来自植物的农药和作为农药的植物

合集下载

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

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

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
植物源农药是指由植物或植物成分(如植物碱、植物提取物、植物烷醇)制成的农药,它们具有较强的除草、杀虫、防治病虫害等功能。

它们
是不含化学成分的农药,与传统的化学农药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受到世界
各国政府的重视。

1.有机杀虫剂:有机杀虫剂是以植物或植物萃取物为主要成分的杀虫剂,主要有葡萄糖苷杀虫剂、植物烷醇杀虫剂、苯乙烯类杀虫剂等。

2.有机杀草剂:有机杀草剂是以植物或植物提取物为基础的杀草剂,
主要有天然杀草剂、植物抑制剂杀草剂、植物胺类杀草剂、植物酚类杀草
剂等。

3.植物抗生素:植物抗生素是一类以植物成分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抗生
物质,如植物杀菌素、植物抗性素等,它们可以抑制植物寄生真菌和病原
细菌的生长,从而保护植物免受一些病虫害的侵害。

4.植物抑制剂:植物抑制剂是以植物提取物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抑制剂,如马齿苋、苦草、芥末、黄芩等,它们可以抑制或减少植物被害的发生。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农药原料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农药原料

蒲公英如何成为新型生物农药原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蒲公英或许只是路边那不起眼的小黄花,风一吹,它的种子便随风飘散。

但你可曾想过,这看似平凡的蒲公英,竟然有可能成为新型生物农药的重要原料?蒲公英,学名 Taraxacum officinale,是菊科蒲公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适应性强,无论是在田野、草地还是路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为什么蒲公英能被考虑用作新型生物农药原料呢?这得从它自身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说起。

蒲公英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比如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有机酸等。

这些成分在抵抗病虫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菌的特性。

它们能够干扰病原体的代谢过程,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例如,某些黄酮类物质可以破坏病菌的细胞壁结构,导致其失去活性。

同时,黄酮类化合物还能增强植物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其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萜类化合物也是蒲公英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萜类具有杀虫、杀菌和除草的活性。

一些萜类物质可以直接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杀虫的效果。

在杀菌方面,萜类能够抑制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有机酸在蒲公英的防御机制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有机酸可以调节植物体内的酸碱度,创造一个不利于病原体生长的环境。

此外,有机酸还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降低病原体对金属离子的利用,从而抑制其生长和发育。

除了所含的化学成分,蒲公英的生长特性也使其成为理想的生物农药原料。

蒲公英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能够快速生长和扩散。

这意味着可以大规模地种植和采集蒲公英,为生物农药的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供应。

而且,蒲公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它能够在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生长,不需要过多的人工干预和特殊的栽培条件。

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将蒲公英开发为新型生物农药原料,还具有诸多优点。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对环境更加友好。

通过从自然中提取有毒植物和动物产生新农药

通过从自然中提取有毒植物和动物产生新农药

通过从自然中提取有毒植物和动物产生新农药当今社会,农业的发展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农业作物不受害虫侵害,农民们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然而,传统的化学农药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存在一定的毒性和环境污染问题,对健康和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开发一种低毒、环保的新型农药是十分必要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自然中提取有毒植物和动物,制成新型农药成为了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一、植物来源的新型农药植物自身具有的毒性成分可以为人们所利用,制成新型农药用于防治害虫。

例如,樟科植物的挥发油具有驱除蚊蝇的效果。

研究人员从樟科植物中分离出与防治害虫相关的挥发物,并改良成为了新型杀虫剂,既能防杀虫害,又环保。

同样,菊科植物中含有一种称为菊酯的成分,可以有效杀虫。

研究人员通过提取菊酯并改良,制成了一种新型农药,具有快速杀虫、无毒害等特点。

二、动物来源的新型农药动物体内含有的毒性成分也是制作新型农药的来源之一。

例如,毒蛇的毒液、蚕丝中的毒蛾和蜈蚣中的毒液,都能够被提取和转化为新型农药。

毒蛇的毒液可以用来防治蚜虫和棉铃虫等农业害虫,同时也可以用来制作新型的血栓溶解剂等医药。

蚕丝中含有的毒蛾可以用来制作杀虫剂。

由于该类农药来源于天然的生物毒素,比传统化学农药更具有环保性。

三、新型农药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化学农药,从自然中提取有毒植物和动物制成的新型农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环保。

新型农药使用天然的生物毒素制造而成,不同于化学农药的烷基化合物、含氮杂环系化合物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没有可能出现延迟毒性和累积效应,对生态环境没有危害。

2、低毒性。

化学农药常常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和其他有益动植物造成威胁。

新型农药使用的是天然的毒素,对生态和健康影响相对较小。

3、抗药性较低。

和传统农药不同,使用新型农药对害虫抗药性较低,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害虫抗药性问题对农业安全的威胁。

四、存在的问题与展望尽管新型农药具有以上几大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植物源农药论文

植物源农药论文

植物源农药论文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的关注增加,植物源农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植物源农药是指从植物或植物的部位中提取出来的天然有机物,具有低毒性、低残留、易降解等优点,成为农业生产中替代化学农药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探讨植物源农药的定义、功能、分类、应用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

一、植物源农药的定义植物源农药是指利用植物、微生物等天然生物资源从中提取出来的一类农药,具有广泛的抗虫、杀菌、除草等功效。

相对于传统的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具有成分简单、安全环保、易降解等优点。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源农药来源广泛,有些植物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杀菌、灭虫的作用,人们通过提取和加工就能得到有效成分,这样既保证了农作物的安全性,也保护了自然环境。

二、植物源农药的功能植物源农药具有多种销虫、杀菌、除草等功效,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常见的几类功效如下:1. 销虫:植物源农药中常用的有毒植物、酸性植物和含挥发性成分的植物等。

这类植物通过快速发泡、产生气体和酸性等物质刺激昆虫,使其死亡或逃离。

2. 杀菌:植物源农药中常见的有黄连、大蒜、苦参、马鞭草等。

这些植物中所含的挥发性成分具有特殊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3. 除草:植物源农药中常用的植物有利马豆、感神花、飞燕草、红花等。

这些植物所含有的一些有毒物质能够破坏杂草的细胞膜,影响草内代谢,最终导致草死亡。

三、植物源农药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功效,植物源农药可分为多种类别。

目前,根据其来源和作用机制常见的分为三类:植物提取物类、微生物类和昆虫激素类。

1. 植物提取物类:包括从植物中提取出的各种有效部位,如种子、叶子、根、茎等。

这些部位中所含的活性物质能够快速杀灭害虫、抑制病菌生长繁殖,其中最常见的包括黄莲、苦楝、山楂、连翘等。

2. 微生物类:主要包括病原体、真菌、细菌等,在肠道内侵染或直接塗抹作物表面,产生快速杀菌或抑制病菌生长的作用。

3. 昆虫激素类:指一类属于昆虫自身生长激素的物质,能够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实现不同生长阶段的虫害控制。

来自植物的农药和作为农药的植物

来自植物的农药和作为农药的植物

长期来 , 人类为了保护农作物免遭病虫害的侵 袭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而使用植物源农药无疑也是 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植物农药的使用有着十分悠 久的历史 , 早在公元前 7~ 5 世纪, 中国已开始用莽 草、 嘉草来防治害虫。公元 6 世纪, 我国就使用藜芦 作为杀虫药剂。在 10 世纪中叶, 有用百部根煎汁进 行杀虫的记载。在植物源农药中 , 烟碱可称为最古 老的农药商品之一。在 1690 年, 欧洲就有用烟草萃 取液防治植物害虫; 18 世纪在市场出售烟草水萃取 液和烟草粉作为杀虫剂商品。以后又开发了一大批 植物作为农药, 诸如鱼藤、 除虫菊等。随着有机合成 的发展 , 人们还以植物中具有农药活性的物质为先 导物 , 开发了一批化学农药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植 物与整个农药的发展历史有着戚戚相关的联系 , 植 物原农药是世界农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度文明的今天, 由于人类对环境越来越高 的要求, 以及化学农药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人们势必 将开发注意力转向源于自然的天然源物质上, 其中 包括植物资源。 在我国, 为了适应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即将进 入 WTO 的需要, 也积极开始新农药的创作。本文就 以植物开发的农药及具有农药 活性的物质作 一阐 述, 以作为设计新农药时参考。
天苎葵植物中提取的脂肪酸类物质对软体昆虫如芽虫防治有效摄食产卵引诱物及刺激物植物会散发出特殊的挥发物质成为昆虫摄食产卵的引诱或刺激物人们可利用其来引诱昆虫以baur等从胡萝卜中发现了北美黑凤蝶的产卵引洋葱的挥发物prapanthiol在波斯皂荚及其他许多花香成份中均含有甲基丁子香醇和甲基异丁子香醇剂量即可有效地引诱大实蝇桔科植物中含有桔子苷脱氧肾上腺素和水苏碱等物质能诱使花椒凤蝶蓝凤蝶喜寄栖之上摄食及产卵的忌避物不少植物会产生一些昆虫摄食及产卵的忌避物芥子油配糖体是一种对不少昆虫具有摄食与产卵忌避作用的物质黄薜叶中含有产卵忌避物phellamurin较高时花椒凤蝶及蓝凤蝶就忌避产卵nendo2side100mg时即对墨西哥瓢虫具有拒食作用10010从紫葳科黄金树中分离的catnposidespecio2side对舞毒蛾在时即有强烈的拒食活性

生物农药的三大类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的三大类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的三大类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的三大类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 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主要包括: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凭借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无公害的优势,现已成为绿色生物农药首选之一,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及植物光活化霉毒等。

到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源杀虫剂有杨林股份生产的博落回杀虫杀菌
系列、除虫菊素、烟碱和鱼藤酮等。

动物源农药
动物源农药主要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

目前,昆虫病毒杀虫剂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及印度等国已大量施用,国际上己有40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注册、生产和应用。

微生物源农药
微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作为防治农业有害物质
的生物制剂。

其中,苏云金菌属于芽杆菌类,是目前世界上用途
最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杀虫剂;昆虫病源真菌属于真菌类农药,对防治松毛虫和水稻黑尾叶病有特效;根据真菌农药沙蚕素的化学结构衍生合成的杀虫剂巴丹或杀暝丹等品种,已大量用于实际生产中。

源于大自然的无公害农药,几种植物性农药制作方法

源于大自然的无公害农药,几种植物性农药制作方法

源于大自然的无公害农药,几种植物性农药制作方法家庭种菜最主要就是为了家人的健康了,但有时候不打农药有些蔬菜还真的吃不上,各类害虫分分钟就把菜菜咬光,手动捉只能捉一些大的青虫,但对于蚜虫类的还真是办法不多。

不过有些源于大自然的植物本身就是害虫的天敌,用来制作成天然农药,既可杀虫,还不妨碍健康。

很值得家庭种菜中使用。

NO1:马尾松:取松针5kg,加开水5kg,密闭浸泡2小时后过滤,可防治粉虱、叶蝉。

用松针的30倍水浸液处理球根(茎)花卉,可抑制病害发生。

NO2:侧柏:将叶捣烂后加等量水捣烂,榨出汁液,再加水2倍,配制成喷洒液,可防治蚜虫。

侧柏液的10倍水溶液对防治花木锈病有明显的效果。

NO3:桑叶:将1kg桑叶加入5kg水,文火煮开1小时,将其滤液按1:4比例兑水后喷洒,可有效防治红蜘蛛。

NO4苦楝:将苦楝鲜叶晒半天后切碎,加水,叶水比为1:2,文火煮开50分钟后过滤,并在滤液中加0.3%的中性洗衣粉。

使用时加水1倍,可防治食叶类幼虫。

叶晒干后粉碎,施入盆土中,可防治蛴螬、金针虫地下害虫。

NO5枫杨:取鲜枫杨叶捣烂,埋入土中,一般30cm花盆施用15g左右,既可用作绿肥,又可防治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有效率在90%以上。

NO6:臭椿:取鲜叶1 kg捣烂,加水3kg,浸泡半日后过滤喷洒,可防治蚜虫、菜青虫。

此外,可结合修剪,将剪下的枝干树皮,用15倍重量的水浸泡一天,该浸泡液可叶面喷洒防治花木锈病。

NO7:柳叶:将柳树叶捣烂,加水3倍,浸泡半日,过滤后直接喷洒,可杀灭蚜虫、等花木害虫,有效率可达85%以上。

NO8桃叶:取鲜桃叶5 kg,加生石灰50g,兑水75 kg,浸泡一天后,把桃叶捞出,然后将浸液过滤喷洒,用来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效果良好。

NO9:除虫菊:除虫菊的花中含有的除虫菊素,对昆虫有较强的触杀、胃杀作用,能杀灭蚜虫、叶蝉、介壳虫、毛虫等花木害虫。

将除虫菊的花捣烂加水,花水比为1:5,浸泡一天后过滤,用滤液喷洒受害花木即可。

几种常见植物制作有机农药

几种常见植物制作有机农药

中国有机农业网几种常见植物制作有机农药用植物制作有机农药具有对人体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的环保作用。

可用于制作有机农药的植物有:百部(野天冬):系多年生攀援性藤本植物。

藤长达4~5米,且在阴坡分布较多。

用百部2千克加水2千克在锅.中煎熬数小时后,煎成0.5千克原汁,再加10%的95度的酒精配成原汁,使用时每0.5千克原汁加水20千克喷雾,可杀死红蜘蛛、螟虫、棉蚜及果树上的害虫,尤其是驱杀蔬菜害虫效果较好。

天南星(蛇头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根多含淀粉,有毒。

全株榨汁,即每0.5千克天南星加水1.3千克后榨取1.5千克原汁,再加50克肥皂,搅拌成乳化液后喷雾。

可杀死谷类、蔬菜和果树中的多种软体害虫。

透骨草(蝇毒草):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约1米,叶对生有锯齿。

取全草0.5千克,加水2.5千克浸泡3小时后煎汁喷雾。

对菜粉蝶、天幕枯叶蛾幼虫等有显著的胃毒作用。

半夏(守田、水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半夏矾水浸汁,即用半夏0.5千克加矾200~300克浸泡8小时化解后过滤得原汁,加水1倍喷雾,可杀死蚜虫、青虫、桑蟥、野蚕等。

乌桕叶:是落叶乔木。

将鲜乌桕叶1份捣碎后加水5倍浸泡2天,过滤后喷雾。

可杀死蔬菜蚜虫、金花虫及棉蚜。

苦参:系常绿小灌木,其根、茎、叶均含有苦参碱。

采其叶0.5千克加水2千克煎熬2小时,冷却后捞去叶得原汁,再加水1倍喷雾。

可杀死蔬菜中的多种软体害虫和棉蚜。

辣蓼:属一年草本植物,株高40~60厘米。

将辣蓼草洗净切碎,加水5倍煮1小时,去渣趁热加肥皂100~130克,搅拌溶化后喷雾。

可杀死螟虫、蚜虫、菜青虫、地老虎等,效果I良好。

或用辣蓼苗50千克/667平1方米切碎后撒稻田中,既可杀死螟虫,又可作绿肥。

植物源农药的这些内容,您知道吗

植物源农药的这些内容,您知道吗

植物源农药的这些内容,您知道吗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直接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

据报道,全世界已有6300余种植物被发现具有控制甚至杀害生物的功效。

这一类植物源农药大多数具有低毒、不破坏环境、残留少、选择性强、不杀伤天敌、可利用时间长、用量少、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中,特别是无公害和有机食品生产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植物源农药的分类植物源农药主要分为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三类,现将已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有关产品整理介绍如下。

►植物源杀虫剂:(1)生物碱类。

主要有烟碱、苦参碱、百部碱、藜芦碱、胡椒碱、辣椒碱等。

(2)萜烯类。

主要有印楝素、川楝素、苦皮藤素、茶皂素等。

(3)萘醌和黄酮类。

主要有鱼藤酮、毛鱼藤酮、苦参素等。

(4)精油类:桉树油、薄荷油、百里香油、松节油等。

(5)光活化毒素类。

香豆素类的花椒毒素等。

(6)甾体类。

羊角扭总甙、牛藤甾酮等。

►植物源杀菌剂:(1)抗真菌植物源杀菌剂。

具有该作用的植物主要有细辛、白头翁、穿心莲、大黄、大蒜等。

(2)抗病毒植物源杀菌剂。

这类植物主要有商陆、甘草、小藜、莲翘、大黄、红花马齿苋、红叶藜等。

(3)杀线虫植物源杀菌剂。

这类植物主要有鱼藤酮、穿心莲、苦楝皮、常春藤、烟草等。

(4)抗细菌植物源杀菌剂。

具此种功效的植物主要有大蒜、穿心莲、荆芥、洋葱、仙鹤草、半枝莲等。

►植物源除草剂: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现 30 多个科的植物中具有除草活性的天然化合物近百种,根据除草活性划分主要有天然羧酸类、醌酚类、三酮类、萜烯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噻吩类、二苯醚类。

如万寿菊属植物非洲万寿菊中提取的α-三联噻吩,它除具有除草活性外,还具有杀线虫活性;小麦的颖壳的甲醇洗脱物对白茅的抑制率可达90%。

二、我国已登记的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及使用范围简介►印楝素:单剂有2%水分散粒剂、1%微乳剂、0.3%、0.5%、0.6%和1%乳油、0.3%和0.5%可溶液剂,0.03%粉剂;混剂有0.8%阿维菌素·印楝素乳油、1%苦参碱·印楝素可溶液剂,2%除虫菊素·印楝素微囊悬浮剂等。

农药的分类与毒性

农药的分类与毒性

农药的分类与毒性农药的分类与毒性 1(按农药的来源分类(1)矿物源农药有效成分多由无机矿物简单加工制成,主要有铜制剂(波尔多液、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硫制剂(石硫合剂)。

(2)生物源农药是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包括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用天然植物加工制成,主要有除虫菊和烟碱,此外还有鱼藤、苦参、楝素等。

此类农药一般毒性较低,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药害,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

但来源有限,药效低,用药量大,残效期短,品种单一。

微生物源农药通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

它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工业大规模生产,如阿维菌素、井冈霉素等。

一般对植物无药害,对环境影响小,对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

(3)有机合成农药由人工研制、通过化学工业人工合成的农药。

占农药品种的绝大部分。

一般药效高,作用快,防治效果好,且用量少,用途广。

但有害生物易产生抗药性,且有残留,还污染环境,对人、畜也不安全。

2(按农药的防治对象分类(1)杀虫剂用于防治有害昆虫的药剂。

如灭扫利等。

(2)杀螨剂用于防治有害螨的药剂。

如克螨特、速螨酮等。

(3)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药剂。

如霜脲锰锌等。

(4)杀线虫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药剂。

如米乐尔等。

(5)除草剂用于防除田间杂草的药剂。

如除草通等。

(6)杀鼠剂用于防治害鼠的药剂。

如溴敌隆、敌鼠钠盐等。

(7)杀软体动物剂用于防治有害软体动物的药剂。

如防治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门的灭旱螺等。

(8)-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

如乙烯利(用于催熟)、赤霉素(用于刺激生长)、矮壮素(用于抑制生长)、九二0等。

3. 按农药的作用方式分类(1)杀虫剂的作用方式触杀作用药剂通过昆虫表皮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此类农药用于防治各种类型口器的害虫。

通常只有触杀作用的农药较少,大多数农药还具有胃毒作用。

如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

介绍一种绿色植物农药――鱼藤

介绍一种绿色植物农药――鱼藤

介绍一种绿色植物农药――鱼藤鱼藤属于豆科藤本植物,其根部含杀虫活性物质――鱼藤酮及类似物。

鱼藤酮杀虫谱广,可防治800多种害虫,是三大传统杀虫植物之一。

鱼藤酮主要对害虫起触杀与胃毒作用,进入虫体后干扰害虫的生长发育,使其呼吸作用减弱,得不到能量供应而死亡。

鱼藤酮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安全、对农作物无药害,对蔬菜、水果、茶叶、花卉无残毒。

利用鱼藤可提取鱼藤精、鱼藤粉、鱼藤乳剂、鱼藤水剂等。

鱼藤精的提取办法是,将鱼藤根晒干碾成粉末,用苯或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在50℃下浸提32小时,过滤去渣。

在减压下蒸发浓缩,取底部鱼藤树脂,溶于樟脑油或苯中,加入乳化剂,稍加热至70℃,搅拌均匀形成透明油状液体――鱼藤精。

制鱼藤粉的方法是,将鱼藤根切成薄片,干燥粉碎,过50目筛即成。

制鱼藤乳剂的办法是,用含6%鱼藤酮根粉13.6公斤,倒入136.5升乳化石油中搅匀,置于荫蔽处2~3天即可使用。

制作鱼藤水剂的方法是,用鱼藤根500克,清水5~6公斤,浸泡24小时,搓揉2~3次过滤,即成乳白色鱼藤水剂。

鱼藤制品的使用方法如下:用鱼藤根粉500克加草木灰2.5~5公斤,混和均匀后撒施,可防治黄条跳甲等蔬菜害虫。

用0.5%~1%鱼藤乳剂喷洒,可防治柑桔蚜虫、粉虱及红蜘蛛等。

取鱼藤粉500克,装入布袋,加水150公斤,搓揉。

加入0.3%肥皂液搅拌均匀,制成悬浮液喷洒,可防治柑桔、桃、蔬菜、桑树蚜虫、菜青虫、桑毛虫、红蜘蛛等。

用含1.5%的鱼藤乳剂,加水400~500倍喷雾,可防治柑桔红蜘蛛、锈壁虱、菜青虫、黄条跳甲、二十八星瓢虫等。

用鱼藤粉500克拌干细土3~3.5公斤,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撒施,或喷粉,可防治各种作物上的蚜虫。

用鱼藤水剂1.5~2公斤,加水50公斤,加0.2%洗衣粉喷洒,可防治红蜘蛛。

混合使用。

鱼藤制剂可与除虫菊酯和其它植物杀虫剂、矿物杀虫剂、微生物农药等混合使用。

混合使用可减少药量,防止抗药性,扩大防治对象,提高防治效果。

植物源农药是什么,植物源农药的充分利用.doc

植物源农药是什么,植物源农药的充分利用.doc

植物源农药是什么,植物源农药的充分利用植物源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源农药又通俗为“中草药农药”。

那么植物源农药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植物源农药的充分利用。

植物源农药是指利用植物的某些部位(根、茎、叶、花或果实)所含的稳定的有效成分,按一定的方法对受体植物进行使用后,使其免遭或减轻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为害的植物源制剂。

植物源农药所利用的植物资源为有毒植物。

所以,植物源农药又通俗为“中草药农药”植物源农药来源于自然,一般不会污染环境及农产品,环境和人体中积累毒性的可能性不大,对人和牲畜相对安全,对害虫天敌伤害小,且害虫对其难以产生抗体,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

多数植物性农药成分复杂,能够作用于有害生物的多个器官系统,作用机制多样,有毒杀、麻醉、据食、及干扰害虫生长发育等,有利于克服有害生物的抗药性。

植物性农药的有效成分按其结构和类别有:植物毒素、植物内源激素、植物源昆虫激素、植物源拒食剂、植物源引诱剂、驱避剂、绝育剂、增效剂、麻痹剂、植物防卫素、植物精油、异株克生物质等。

它们一般都包含在生物碱、糖苷、有毒蛋白质、挥发性香精油、单宁、树脂、有机酸、酯、酮、萜等各类物质之中。

中国植物源农药来源极为广泛,已查明近1300多种植物含有杀虫、
杀菌活性物质。

常用的有:苦参、烟叶、苦楝树、藜芦、艾蒿、除虫菊和鱼藤等植物。

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常见的植物也具有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是可充分利用的植物农药。

如:大蒜茎叶,蓖麻叶、侧柏叶、垂柳叶、桑叶、艾蒿鲜草等。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农药该如何选择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欢迎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

无公害农药的种类

无公害农药的种类

无公害农药的种类目前无公害农药包括以下三种。

一、生物源农药指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病虫和其它有害生物的农药。

1.植物源农药常见的有:①烟草。

可防治蚜虫、蓟马、椿象等。

②茴蒿素。

用0.65%水剂450-7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螨类。

③绿保威。

用0.5%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食叶毛虫。

④苦皮藤素。

用0.2%乳油和0.15%微乳剂防治食叶毛虫效果很好。

⑤草木灰。

1份草木灰在5份水中浸泡24小时,过滤后防治蚜虫。

⑥9281。

也叫绿树神医、菌迪,是由中西药和生物液复配而成。

在病疤上划道后涂刷4-5倍液治疗果树腐烂病。

2.动物源与特异性农药主要有:①灭幼脲3号。

用25%胶悬剂2000-3000倍液,防治食叶毛虫;防治金纹细蛾可用1000-2000倍液于成虫产卵前喷雾(叶背喷到);用20%灭幼脲3号1500倍液,对桃小食心虫卵的杀伤率达100%。

灭幼脲类杀虫剂对大多数鳞翅目害虫有特效,对鞘翅目、半翅目多数害虫也有效。

②蛾螨灵。

是灭幼脲3号和15%扫螨净的复配剂。

除灭幼脲3号的防治对象外,还可防治红蜘蛛。

③定虫隆(抑太保)。

用5%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食心虫。

④噻嗪酮(优乐得、灭幼酮)。

用25%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15天后再喷1次,防治介壳虫、叶蝉和飞虱。

⑤卡死克。

防治果树红蜘蛛,可在开花前用5%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夏季用500-1000倍液喷雾。

也常用于卷叶蛾、食心虫的防治。

⑥米满。

可用于卷叶虫、食叶害虫的防治。

⑦抗蚜威。

用50%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⑧灭蚜松。

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螨类、蓟马等。

3.微生物源农药主要有:①农抗120。

4%果树专用型600-800倍液喷雾可防治苹果白粉病、苹果和梨树锈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

用10倍液涂抹病疤防治腐烂病效果很好。

几种植物源农药

几种植物源农药

几种植物源农药几种植物源农药在常规农业中,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它是造成有害物质残留污染的主要原因。

随着农产品贸易国际化的发展和国民对食品安全认识水平的提高,无公害食品生产迅速兴起。

生产无公害食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化学农药的残留污染问题,亦即禁止和限制化学农药的使用。

利用现有植物性农药资源制备杀虫杀菌剂,防治蔬菜病虫害生产无公害蔬菜,无残留,无污染,没有不良影响。

植物农药种类很多,现简单介绍几种廉价易得的植物性农药。

(一)辣椒辣椒广泛生长在我国各地,成熟的果实有杀虫作用,但以外种皮和种子中杀虫物质含量最高。

作用方式:胃毒、驱虫、拒食、熏蒸作用。

防治对象:各种蔬菜蚜虫、粉虱和菜青虫等。

使用方法:辣椒粉成粉末,加50倍水搅拌,放置一夜,用布过滤后喷在作物上。

或将辣椒研成细粉,加水,加肥皂片或液体肥皂,充分搅拌,洒在作物上。

(二)大蒜大蒜广泛种植在田间、花园和庭院内,植株各部分均含有杀菌有效成分大蒜素。

作用方式:杀细菌、真菌和线虫。

防治对象:蔬菜根结线虫、灰霉病、菜豆锈病、黄瓜角斑病、瓜类炭疽病和马铃薯贮藏期病害。

使用方法:将大蒜头1kg去皮捣烂,加水2kg,浸泡0.5小时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时加水稀释20倍喷雾即可。

大蒜加工时有一道去皮工序,去皮时,先将大蒜蒂部切去,浸入缸内用水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去皮。

泡蒜的水中含有大量大蒜素,可将此水澄清去杂,直接喷洒防治各种病害,作到废物利用。

(三)烟草烟草含有烟碱,烟碱具有杀虫作用,并且对人畜及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损害。

我国古代就有利用烟草浸出液防治植物害虫的记载。

烟草的根、叶片和茎秆含有大量烟碱。

卷烟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屑、烟梗、霉变烟叶,烟叶,烟农管理烟草时打下的烟顶、烟杈、老病叶,收获时残留的茎秆和根等,都可用来制备粗提制剂。

作用方式:触杀、胃毒、趋避和熏蒸。

防治对象:各种蔬菜蚜虫、菜青虫、潜叶蝇、螨类、菜螟和葱蓟马等。

配制和使用方法:将1kg切碎的烟草叶子和茎秆在15L水里浸泡24小时,加少量肥皂做乳化剂,24小时后滤去烟草残渣,用小喷片喷雾器喷洒。

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

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

植物源农药主要种类1.植物提取物农药:植物提取物农药是由植物鲜花、叶子、果实、根茎等部分提取的纯化化合物制成的。

例如,矢车菊素是从矢车菊花中提取的,被用作杀虫剂和杀菌剂。

尼古丁是从烟草中提取的,用作杀虫剂。

这些植物提取物农药具有快速杀虫作用和较低的毒性,对环境和人类相对安全。

2.植物杀菌物质:一些植物产生抗菌物质来保护自身免受病原菌的侵害。

这些抗菌物质可以提取并用作农药。

例如,丁香酚是从丁香中提取的杀菌剂,用于控制多种病原菌。

桃叶素是从桃树叶子中提取的杀菌剂,用于预防桃树疾病。

这些植物杀菌物质对作物生长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并且快速有效。

3.植物防虫素:一些植物含有防虫素,可以抵御昆虫的侵害。

这些防虫素可以提取并用于制造农药。

例如,菊酯是从菊花中提取的杀虫剂,用于控制各类害虫。

还有一些植物,如黄连、苦参等,含有苦味物质,可以作为驱避剂或杀虫剂。

植物防虫素可以提供长效的防治效果,并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4.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些植物源农药也可以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整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茉莉酸和茉莉酸甲酯是由茉莉花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

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果树、花卉和蔬菜的生产中,能够增加产量和改善植物的品质。

植物源农药的优点在于它们相对环境友好,容易降解,对人体较为安全,并且不容易产生农药抗性。

然而,由于纯度和稳定性的问题,植物源农药的效果可能不如化学合成农药稳定和持久。

此外,植物源农药的制备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对种植者而言也较不方便。

总的来说,植物源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作为植物保护的一种选择,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以提高其效果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农业害虫、病原菌和杂草的威胁。

我国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及应用

我国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及应用

我国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及应用2011年05月12日09:39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

植物源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对环境友好、毒性普遍较低、不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

为了让广大农民和农技推广工作者能对植物源农药品种有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现把我国开发的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及其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介绍如下,供参考。

1、苦参碱:单剂有0.2%、0。

26%、0。

3%、0。

36%、0.5%水剂,0。

3%水乳剂,0.36%、0.38%、1%可溶性液剂,0.3%乳油,0.38%、1。

1%粉剂;混配制剂有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0。

2%苦参碱水剂+1.8%鱼藤酮乳油桶混剂,0.5%、0.6%、1.1%、1。

2%苦参碱·烟碱水剂,0。

6%苦参碱·小檗碱水剂。

可分别用于防治蔬菜地小地老虎,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小菜蛾、蚜虫,韭菜韭蛆,黄瓜红蜘蛛、蚜虫,茶树茶毛虫、茶尺蠖,烟草烟青虫、烟蚜,小麦、谷子黏虫,棉花红蜘蛛,柑橘树矢尖蚧,梨树黑星病,苹果树红蜘蛛、黄蚜、轮纹病。

2、氧化苦参碱:单剂是0。

1%水剂;混配制剂有0.5%、0.6%氧化苦参碱·补骨内酯水剂.可分别用于防治花卉蚜虫和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蚜虫.3、烟碱:单剂是10%乳油;混配制剂有0.84%、1.3%马钱子碱·烟碱水剂,2.7%莨菪碱·烟碱悬浮剂,27.5%烟碱·油酸乳油,10%除虫菊素·烟碱乳油,9%辣椒碱·烟碱微乳剂,15%蓖麻油酸·烟碱乳油。

可分别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蚜虫,柑橘树矢尖蚧,小麦蚜虫、黏虫,苹果树黄蚜,黄瓜红蜘蛛、蚜虫,菜豆蚜虫,棉花棉铃虫、蚜虫,烟草烟青虫,芥菜蚜虫。

4、鱼藤酮:单剂有2.5%、4%、7。

5%乳油;混配制剂有5%除虫菊素·鱼藤酮乳油.可分别用于防治蔬菜菜青虫、蚜虫、小菜蛾、斜纹夜蛾,柑橘树矢尖蚧,棉花棉铃虫。

植物源农药)产品成份说明及其作用机理

植物源农药)产品成份说明及其作用机理

植物源农药)产品成份说明及其作用机理(植物源农药)产品成份说明及其作用机理中药杀菌剂系列及中药叶面肥系列,理论上适用于所有作物,目前实际主要用于防治5大类作物:蔬菜(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叶菜类等)、果树(苹果、桃、梨、葡萄、猕猴桃及南方柑橘等)、药用作物(白术、三七、金银花等)、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烟草棉花等)。

产品均属植物源生物农药,无公害、无残留、无污染。

一、产品成份说明按物质来源分,包括植物源和矿物质源2种(均为传统中药成份),其中中草药植物源成份包括紫草素、黄柏碱、小檗碱、黄芩素、绿原酸及薄荷酮等;矿物质源成份包括硫磺和石膏等。

(一)中药杀菌剂类产品成份说明按作用分为以下3种:1、天然有效成份:指植物天然形成的对真菌、细菌有直接杀灭和抑制作用的成份,如生物碱、甙类、紫草素、绿原酸及黄芩素等。

2、熬合有效成份:多种单一成分在熬合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可破坏病原菌结构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如多硫化合物,进而杀死病菌;中草药中的纤维素、木质素、色素及树脂等,在熬合过程中产生新的组合,可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保健成份:产品中所含的如鞣质、多糖类及中、微量元素(S、Zn、Ca等),是作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可提高作物光合作用,并具有保花、保果、促进作物毛细根二次发育,从根本上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及抗病性。

(二)病毒抑制剂类产品公开成份说明1)矿物质有效成份粉剂中的高锰酸钾(主要是水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和水剂中的络合碘,均对病毒有抑制和灭活的作用。

2)中草药有效成份中草药中的小檗碱、穿心莲内酯和黄芪多糖可钝化病毒活性、抑制病毒复制。

3)植物提取物干扰素是一种植物提取物,可抑制病毒复制。

4)保健成份中草药中的黄芪多糖及提取物干扰素可增强植株免疫力;高锰酸钾水解产生的锰离子和钾离子是植物必需元素,可促进作物生长。

(三)中药叶面肥产品成份说明1)杀菌、抑菌有效成份:中草药中含的生物碱对真、细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植物农药

植物农药
多数植物性农药成分复杂,能够作 用于有害生物的多个器官系统,作用机
制多样,有毒杀、麻醉、拒食、及干扰
害虫生长发育等,有利于克服有害生物
的抗药性。
(3)原料较易得到,还绿化了环境,可以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制造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4)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除直接利用外,还可作为合 成新农药的先导化合物,为我国创制农药打基础。
麻醉作用 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繁殖 诱集植物性昆虫 引诱昆虫天敌
三、主要的植物
1、印楝 活性成分:印楝素 作用方式:拒食、生长调节与产卵驱避 作用机理:对抑食细胞的的刺激,导致拒食作用; 阻断变态肽类的激素,影响了蜕皮激素 和保幼激素的滴度 商品化:20个国家建厂,十几个产品,防治400余种 害虫 局限性:毒力较低、作用缓慢、持效期短
5)二氢沉香呋喃类化合物,如苦皮藤素V(celangulin V)及雷公藤碱(wilfordine)等生物碱是卫矛科植 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和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fordii)的主要成分,对哺乳 动物的毒性较低,对许多咀嚼式口器害虫,特别是鳞 翅目害虫的胃毒毒杀作用,可有效地防治小菜蛾、菜 青虫、黏虫、槐尺蠖等害虫。 6)谷氨酸类似物软骨藻酸(domoic acid)和红藻氢酸 (kainic acid)是从海藻Chondric armata及 Digenia simplex分离地,具有强烈的杀虫活性。
鱼藤酮对菜粉蝶幼虫、小菜蛾和蚜虫等昆虫具有 强烈的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对日本甲虫有拒食 作用,对某些鳞翅目害虫有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对 一些害虫还有熏杀作用。来自鱼藤酮的两种立体异构体
4、苦皮藤、雷公藤 活性物质:苦皮藤素I-V 作用方式:拒食、麻醉、毒杀 商品化:根皮加工制剂,种油加工制剂 防治对象:菜青虫、稻苞虫、玉米象、猿叶甲等 雷公藤对叶菜类、瓜果类多种害虫具有忌避、拒食、 毒杀、抑制生长发育及产卵忌避作用

可以开发为植物源除草剂的十种植物 颜桂军 朱朝华

可以开发为植物源除草剂的十种植物 颜桂军 朱朝华

可以开发为植物源除草剂的十种植物颜桂军朱朝华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 海南儋州 571737) 摘要 : 综述近几年来国内外植物源除草剂研究和发展现状以及发现的具有他感作用的物质 , 着重介绍了十种具有开发价值的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 :猪毛蒿、烟管头草、核桃、飞机草、豚草、芒萁、蟛蜞菊、胜红蓟、桉树属植物、核桃楸及其各种化感植物的作用物质、产生途径以及生化特点。

展望了一些具有开发成为除草剂的天然先导化合物的物质。

关键词 : 生化他感作用他感物质除草剂植物源应用传统的随机合成筛选模式成功开发新除草剂的几率已越来越小 , 合成化学除草剂的环境毒性及药害问题也日益严重。

天然除草活性化合物具有易生物降解、毒性低、开发费用少、化学结构新奇、作用方式独特、靶标选择性高等合成除草剂无法比拟的优势 , 其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生化他感 (Allelopathy) 现象的观察已有很长的历史 , 但在 1900 年之后才开始真正进行科学的实验和研究。

Allelopathy 一词是由Molisch (1937) 首次提出的 ,通常指一种植物对其它植物的萌发 , 生长发育的毒害作用。

他感物质是植物体在生命活动中和残体分解产生的初级或次级代谢产物。

植物之间通过生化物质 (即他感物质) 相互促进和相互抑制的两方面效应。

已被鉴定的他感化学物质大多数是莽草酸(shikimic acid) 和乙酸途径(acetate pathways) 的产物 , 包括酚类、肉桂酸 (cinnamic acid) 、苯甲酸(benzoic acid) 、单宁、类黄酮 (flavonoid) 、类萜 (terpenoids) 、生物碱 (alkaloid) 、类固醇、甾类化合物(steroid) 和醌。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上百种具除草活性的天然化合物 , 有些已被开发为除草剂推广应用。

环庚草醚 (通用名 : Cin2 methylin) 就是以植物性化合物 1 , 4 —桉树脑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一种新型除草剂 ; 而捷利康公司研制的除草剂 Triketones 则是以植物次级代谢产物 leptospermone 为模板开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
开发成农药的植物较之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则 可谓凤毛麟角。探明这些植物的结构, 并通过结构 改造来创制新农药 , 这无疑是新农药开发的一条有 效途径。大自然中的植物也是人们创制新农药的宝 库之一。 在我国, 经常作为杀虫( 包括拒食、 驱虫、 绝育和 影响激素平衡 ) 的植物有烟草、 樟、 桉、 楝、 肉桂、 檀 香、 薄荷、 土荆芥、 蒜、 夜来香、 玫瑰、 丁香、 番荔枝、 芫 荽、 香附子、 使君子、 花椒、 白果、 鸦胆子、 茴香、 黄皮 芸香、 柑桔、 夹竹桃、 辣蓼、 酒饼叶、 日 本常山、 雷公 藤、 喜树碱、 藿香蓟、 万寿菊、 香茅、 鱼藤、 巴豆、 除虫 菊、 博落回、 罂粟、 菖蒲、 苦皮藤、 苦参碱、 茴蒿等 , 其 中烟草、 鱼藤、 印楝、 川楝、 苦皮藤、 苦参碱、 除虫菊等 被广泛用于农业上杀虫 ; 桉油、 樟油、 薄荷油、 香茅 油、 黄皮油等已被广泛用于驱蚊。另外, 胡黄藤、 黄 柏、 大黄、 连翘、 板蓝根、 蒜、 茶籽等则被作为杀菌剂 应用。商陆、 皂角等被用于灭螺。 在国外 , 对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也十分广泛。他 们不仅发现了许多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 并测定和 分离了不少有效成份 , 主要归纳为下述 3 类。 2. 1 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 2. 1. 1 抑制和灭杀昆虫生长的植物 印楝是国外研究得最为广泛的植物之一。对其 结构虽早已知晓 , 但目前正致力于对其关键母体化 合物的探求及改造。 杜鹃花 科的 Andromeda japonioa 及木 藜芦的 水 提取液中由于含有 acebotoxins 、 木藜芦毒素 ( grayan otox) 等物质 , 故对许多害虫具有活性。 蝇毒草被用于防治蝇类幼虫, 其中之一的杀虫 成份为 haodoxan A。 桃叶、 幼梅果的水提取液中含有能防治害虫的 氢氰酸配糖体。这种物质在蔷薇科植物的未成熟果 实及子房中也存在; 同时在豆科、 泽漆科植物中也广 泛存在。它们在蛋白质形成氨基酸的过程中, 经氧 肟化而成。其可产生氢氰酸以防治害虫。 在玉米幼株、 薏苡、 小麦等作物中含有 6- 甲氧 基苯并口恶 唑 - 2- 酮的化合物, 其可防治和抑制水
1
由植物开发的化学农药
能与现代化学农药竞争的植物源农药 为数不
多。但通过对植物活性物质的剖析 , 使之成为化学
收稿日期 : 2001- 01- 12
作者简介 : 张一宾 ( 1944 年 - ) , 男 , 浙江奉化人 , 高级工程 师 , 从 事农药 科技情 报工作 , 发表 文章百 余篇 , 出版 专著 4 部 , 翻译文章 600 余万字。
( ∀)
人们早已熟知的油菜素 ( brassins) 为 1970 年由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 Mitcehell 从油菜花粉中分 离而得 , 现称为芸苔素内酯。它能明显地促进豆苗 生长 , 已成为一种著名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 已 有不少国家进行了化学合成制得。
42
江 苏 化工
2001 年 4 月
第 29 卷第 2 期
张一宾 : 来自植物的农药和作为农药的植物
43
丁子香醇和甲基异丁子香醇 , 以 0. 01 g 剂 量即可 有效地引诱大实蝇。 桔科植物中含有桔子苷、 脱氧肾上腺素和水苏 碱等物质 , 能诱使花椒凤蝶、 蓝凤蝶喜寄栖之上 , 但 只有混和时才能充分显效。 2. 1. 3 摄食及产卵的忌避物 不少植物会产生一些昆虫摄食及产卵的忌避物 质, 以抗御昆虫对其侵害。 油菜科植物能产生黑芥子苷、 芸苔葡糖硫苷等 芥子油配糖体, 是一种对不少昆虫具有摄食与产卵 忌避作用的物质。 黄薜叶中 含有产卵忌避 物 phellamurin, 当浓 度 较高时, 花椒凤蝶及蓝凤蝶就忌避产卵。 茜草科 的骨木属 植物含 有糖 苷类物 质 nendo side, 当其在 100 mg/ L 时即对墨西哥瓢虫具 有拒食 作用 , 在 100 & 10- 6 会使莎草粘虫拒食而死。 从紫葳科黄金树中分离的 catnposide 和 specio side 对舞毒蛾在 1. 7 mg/ L 和 1 mg/ L 时即有强烈的 拒食活性。从马鞭草科的杨梅状大小的青的根部及 从禾本科高梁属的叶子中分离出的 两种糖苷 myricoside 和 dhurrin 也对昆虫具有拒食活性。 柚木中含有的 2- 甲基- 2- 羟甲基和 2- 甲酰 基蒽醌对白蚁拒食有效; 鼠李科中含有的蒽醌混和 物大黄素对食叶昆虫具有拒食作用 , 橙叶鼠李的叶 子对天幕毛虫有拒食活性。胡桃科的小糙胡桃和山 核桃中含有胡桃酮, 其对多种小蠹拒食有效。而蓝 茉莉也对莎草粘虫有拒食作用。 在紫德槐中分离的萜烯类 , 从松树的松节油中 分离的香芹酮, 它 们对甲虫和棉红 蝽有拒食活性。 在斑鸠属、 洋艾、 银胶菊、 泽兰中均分离出对昆虫具 有拒食作用的倍半萜类物质。东非的白桂皮、 低等 植物欧洲蕨和羽苔属及禾本科臭根子草中也含有倍 半萜类化合物。它也是十分有效的拒食剂。 许多日本学者从海州常山、 蓍、 欧洲龙牙草、 蛇 白蔹、 日本紫珠、 臭茉莉、 苦郎树、 圆锥大青、 褐大青、 单叶蔓荆、 白花吊钟花、 正木、 无花果、 紫花豌豆等分 离出各种二萜类物质, 它们对斜纹夜蛾等害虫均有 活性。另外, 有人从山月桂、 筋骨草中也分离得到对 马铃薯具有拒食活性的二萜类物质。 印楝中存在的三萜类物质, 在假酸浆、 葫芦素、 屈曲花、 美丽尖药木也存在此类具有拒食活性的物 质。另外 , 在缅甸椿中也含有三萜类拒食剂。 不少豆科植物及日本常山、 臭节草等植物中含有
第 29 卷第 2 期
张一宾 : 来自植物的农药和作为农药的植物
41
除上述人们共知的由植物开发的农药外, 还对 其他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进行了结构剖析, 设计并 合成了一些新的农药活性物质。 胡椒中的胡椒碱也是具有农药活性的化合物, 经 结构改造后, 获得了药效提高数 10 倍的新化合物( ! )。
合成农药的先导物则为数不少。人们通过对植物活 性物质的结构改造 , 合成了一系列新化学农药, 其中 不少成为农药市场的主要农药, 有的形成新的农药 系列。 以毒箭用的毒扁豆中的毒扁豆碱为先导物 , 开 发了一系列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使之成为杀虫剂 的一个大类。此也是最早的由植物活性物质开发化 学农药的范例。 1840 年, 由达尔马提亚的一名妇女发现了除虫 菊的杀虫活性, 这是一个很好的杀虫药剂 , 但见光极 易分解, 无法在农田使用。英国的艾列奥特通过结 构改造开发了可用于农业的氯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 类杀虫剂, 由此掀起了拟除虫菊酯的开发热潮, 并开 创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系列, 成为由植物开发新 化学农药的又一典范。 烟草中所含的烟碱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杀虫剂, 但由于烟碱的毒性极高且脂溶性又差、 性质不稳定 等 , 影响了其药效与应用, 近年来 , 人们以其为母核, 通过结构改造, 合成了一批烟碱类农药, 其中包括著 名的杀虫剂吡虫啉、 啶虫脒等。成为继有机磷、 氨基 甲酸酯、 拟除虫菊酯三大类杀虫剂后的又一大类杀 虫剂( 图 1) 。 同样, 鱼藤中的鱼藤酮也是一种很出色的杀虫 剂。但由于其对鱼毒性较高 , 且稳定性又差, 而影响 了使用。有人以它为母体, 通过结构分析与设计 , 开 发了一系列与鱼藤酮具有同样作用机理的模拟鱼藤 酮类的农药 哒螨酮、 唑螨酯等( 图 2) 。
NH X O O
桉树的主要 杀虫成份为 1, 8- 桉树 脑。Muller 等发现其也是鼠尾草等杂草的主要克生植物 , 由此 开发了新除草剂 Cinmethylin ( #) 。
CH3 CH 3 O CH 2
X= CF3 或 Br
CH( CH 3) 2
( !)
( #)
匈牙利植保所的 Vivazy 分离了百合科药用植物 Cheenocaulon officinala 后, 提取了其中 C- 降 - 高类 固醇骨架的 Veratridine。经研究认为 , 其中的 3- 羟 基苯甲酰基与活性关系甚密, 由此合成了几何学上 十分一致的化合物( ∀) , 并发现其与原体一样 , 对美 洲大蠊具有很高的活性。
O N O H 3CO OCH3 N C2H 5 H3C
另外, 从蕃荔枝及苹果中分离出具有高杀虫活 性的 Acetogeninen, 并确定其为十分复杂的长链化合 物。有人以此合成了结构相应简单的杀虫剂( ∃) 。
O OH O ( CH 2) 12 O C6 H13 O OH OH
( ∃)
由美洲大枫子中提取的生物碱 Ryanodine 在美 国 和 加 拿大 被 用 于 防治 苹 果 食 心 虫 ( 用 量 3~ 5 g/ hm2 ) , 但其对人畜毒性极高。为此 , Casida 等人正 试图改变其结构, 以降低它的毒性, 并已获得了一定 的成效。 总之, 植物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次生代谢物质作 为其防御手段。这些代谢物包括生物碱、 三氰萜类、 糖苷、 非蛋白氨基酸、 酚、 黄酮等。其中有不少天然
第 29 卷第 2 期 2001 年 4 月
江苏 化工 Jiangsu C. 29 No. 2 Apr. 2001
应用 开 发
来自植物的农药和作为农药的植物
张一宾
(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 上海 200032)
摘要 : 植物是新农药研究开发的重要资源。介绍了来自植物的农药和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 以作为设计新农药参考。 关键词 : 植物 ; 农药 ; 研究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 : Q949. 96; Q453. 3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号 : 1002- 1116( 2001) 02- 0040- 05
长期来 , 人类为了保护农作物免遭病虫害的侵 袭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而使用植物源农药无疑也是 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植物农药的使用有着十分悠 久的历史 , 早在公元前 7~ 5 世纪, 中国已开始用莽 草、 嘉草来防治害虫。公元 6 世纪, 我国就使用藜芦 作为杀虫药剂。在 10 世纪中叶, 有用百部根煎汁进 行杀虫的记载。在植物源农药中 , 烟碱可称为最古 老的农药商品之一。在 1690 年, 欧洲就有用烟草萃 取液防治植物害虫; 18 世纪在市场出售烟草水萃取 液和烟草粉作为杀虫剂商品。以后又开发了一大批 植物作为农药, 诸如鱼藤、 除虫菊等。随着有机合成 的发展 , 人们还以植物中具有农药活性的物质为先 导物 , 开发了一批化学农药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植 物与整个农药的发展历史有着戚戚相关的联系 , 植 物原农药是世界农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度文明的今天, 由于人类对环境越来越高 的要求, 以及化学农药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人们势必 将开发注意力转向源于自然的天然源物质上, 其中 包括植物资源。 在我国, 为了适应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即将进 入 WTO 的需要, 也积极开始新农药的创作。本文就 以植物开发的农药及具有农药 活性的物质作 一阐 述, 以作为设计新农药时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