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章节题库(第七讲 新闻法)【圣才出品】
第七讲新闻法一、概念题1.新闻法规[复旦大学2013年研]答:新闻法规是以立法形式通过的法律条文和行政颁布的规定、规则,是国家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
它要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保护新闻自由,同时必须防止滥用新闻自由,从而在确保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体满足公众需要,促进国家发展。
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有三种形式:①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②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③有些国家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专用法律条款中。
2.新闻纪律[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研]答:新闻纪律是新闻媒介的控制者(政党、组织、财团等)为维护所属新闻媒介的性质、工作秩序,实现预期的传播目的而制定的工作制度和行为准则。
主要内容包括:履行自己的职责,执行有关的决议和命令,遵守特定的规章制度,保守规定范围内的秘密等。
宣传纪律有三个明显的特征:①强制性,对所辖从业人员有着普遍的组织约束力;②阶级性,具体体现新闻媒介所从属的阶级的利益、意志和追求;③随动性,即随着传播目的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增删和调整。
3.新闻法治[人大2009年研]答:新闻法治是争取民主与自由的产物,同时又是促进民主与自由、实行正当新闻自由的强制性规范。
把新闻活动纳入一定的法理体系,即纳入法的正义与公平,构成新闻法治的理念。
新闻活动的法律规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制定专门的新闻法(又称成文法),另一种是在宪法、刑法、民法、保密法、著作权法、判例法等法律中含有适用于新闻出版的法律条款(又称条文法),对媒介行为进行必要的保障和限制。
新闻活动的法治,既是新闻自由的重要保障,也是新闻控制的主要手段。
4.隐私权[南开大学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清华大学2007、2005年研;南开大学2006年研]答: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
新闻采访 新传考研
考研资料, 威 信:幺齐齐伞耳幺齐耳齐耳灵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用书 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用书 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用书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用书
334
440
1.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2011-2020考研真题加真题讲解和答案
2.陈力丹 新闻理论十讲 笔记
3.方汉奇 中国新闻史 考研考点讲义
视觉采访与视觉新闻: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 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 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实面貌。这样,新 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 电视发达的时代。
【书面采访】是指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 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
四、采访的七个环节
① 报道策划 ② 采访前准备 ③ 访问气氛 ④ 采访提问 ⑤ 现场观察 ⑥ 采访记录 ⑦ 采访核实
Q:为什么在采访前要进行准备? A:为了确保事实的真实性、报道的时效性、内容的深刻性、
材料的生动性。
Q:需要准备什么? A:政策、背景、知识、采访对象、方案、提问、设备。
为什么说临时性的采访准备和经常性的采访准备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怎样在【因特网上采访】 1、了解最新信息。 2、拓展消息来源。 3、运用网络进行调
查。 4、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采访。 5、收集背景资料。
应该树立的几种观念 首先树立“补课”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一要加强对
信息技术的掌握。二是掌握外语,提高外语阅读能力。 其次,树立“法制”观念,了解并遵守与网络相关的法规。 最后,树立“网络规范”的观念,有序操作。
采访准备工作有临时性和经常性的两种。所谓临时性的,指在接受 某项具体报道任务时,根据具体报道任务的需要所进行的准备工 作。这样的准备工作,目标明确,具体;所谓经常性的,指平时 的积累,比如跑工业的记者,对工业生产的情况就要经常关心, 经常积累,至于工业方面的政策和知识,也要注意学习。跑其他 战线的记者亦然。这样的准备工作和临时性的准备工作比较起来, 目标虽然不那么具体,但却是报道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一 旦某项报道任务到来,再围绕具体的任务做准备,那就称得上是 “锦上添花”了,是打有准备的仗了。如果碰到紧急任务,立即 就要奔赴新闻发生的现场,没有时间去慢慢准备,也不会感到两 手空空。还应该看到,记者的采访任务是一个接一个的,采访前 的准备工作也是一次接一次的,这些临时性的准备工作日积月累, 年复一年,反过来又充实了经常性准备工作的内容。这表明,临 时性准备工作和经常性准备工作之间存在着辨证关系,它们是相 辅相成的。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整理
陈⼒丹《新闻理论⼗讲》重点整理新闻理论⼗讲第⼀讲新闻——叙述事实⼀.新闻≠宣传1. 新闻是对客观发⽣的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的是让对⽅了解⼀件事,只要对⽅知道了这件事,新闻传播的任务就完成了。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2. 宣传是运⽤各种符号传播⼀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们的态度、控制⼈们⾏为的⼀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宣传是要传播观点,它的⽬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们的态度、控制⼈们的⾏为,所以宣传⾏为的中⼼不是接受者,⽽是传播者,它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宣传者只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任务就完成了。
宣传分为两类:政治宣传、商业宣传3.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新闻和宣传结合起来说呢?因为新闻和宣传都是⼀种传播⾏为,可以相互渗透,⽽且有交叉的地⽅。
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的是其中⼀种,即使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4.从表现⽅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体现在以下⼏个⽅⾯:⼆.新闻≠舆论1. 舆论是社会中⾃然产⽣的、⾃在的意见形态。
在⼀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这是,这种意见可能开始对全局产⽣影响:如果持某种意见的⼈数接近总数的三分之⼆,可以说这种舆论已经掌控了全局。
2. 舆论和新闻的关系:A.新闻可以反应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个⼀个⾮常具体的事实,⽽且往往与⼤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应了舆论,这是新闻和舆论的⼀个关系。
B.理论上可以说媒体是舆论的载体。
但是传媒是否真地代表了舆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
新闻反应了舆论的时候,就与舆论有了关系,但是新闻也可能没有反应舆论,两者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是不是⼀回事,不能等同。
三.欧洲⽂明中“新闻”是指新鲜的信息四.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彩五.中国传统的传播体系如何限定“新”的内涵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体系中国古代⽣活传播结构有⼀下⼏个特征:1、信息内敛,⽂化内聚⼒是社会群体⽣存发展的依托。
新闻学硕士
北京大学新闻史论(614)+新闻实务(847)<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1-2003年新闻学基础知识,2002年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2001-2006年新闻学,暂无答案。
(本项不单卖,购买全套赠送此项)注: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考研论坛,真题会随时在网站更新,大家下载即可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7页¥402-2《外国新闻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50页¥502-3《新闻事业简史》笔记。
本科生课堂笔记,手写版,共28页¥402-4中国新闻史辅导笔记。
手写版,共56页¥60注:报名辅导班请登录跨考网进行详细咨询。
全套资料包含以上所有资料,套餐优惠价:¥168指定参考书目此科目没有提供参考书目适用学院/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05030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史论(612)<跨考胜经>全套考研资料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答案1-12000年-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由于出题老师固定,历年真题参考价值很大。
该专业近几年学校官方不出售历年试题,最新真题更新请大家关注跨考论坛,只要收集到我们即会在网站更新,大家可下载使用。
第二部分专业课笔记、讲义等内部资料2-1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本科生笔记。
出题老师授课,非常全面和清晰。
手写版,共29页¥402-2新闻传播考点精要汇集。
内部参考资料,介绍了传播理论考点、外新史考点等众多考试点。
打印版,共39页¥402-3外国新闻史复习要点。
陈立丹版《世界新闻传播史》复习要点,条理性好,重点突出。
打印版,共17页¥302-4新闻史硕士课程大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研究生资料,硕士课程同样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的重点,内容详实,包括中国史和外国史两部分,主题分明。
打印版,共58页¥352-5新闻学重点笔记。
《新闻理论研究》题库题目与答案
课程名称:新闻理论研究课程代码:152601✧考点分类:1.(了解)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本源、过程及当代新闻传媒的一般状况2.(认识)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及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价值传递及其规律3.(掌握)新闻传受活动的基本法则及心理机制4.(掌握)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规律及其性质、特征和功能5.(理解并掌握)新闻媒介有机运行的一般状况,新闻自由和传播控制的特点及规律6.(认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7.(初步掌握)运用新闻传播原理分析当前新闻现象和新闻理论是非的能力✧答题要点(共99道题):1.名词解释(44题)——关键词组句,4-5句即可2.简答题(31题)3.论述题(24题)✧答案来源:1.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1、2版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统考大纲及指南》第三版3.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第2版4.程曼丽、乔云霞主编《新闻传播学辞典》第一版5.互联网搜索6.群共享已有题库答案一、名词解释(44个)MA1. “三贴近”杨保军第1版p295“三贴近”是贯彻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业党性原则、实现正确舆论引导的具体原则和重要方法,主要内容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重在事;贴近群众,重在人;贴近生活,重在事与人的统一。
事情是人做的,事实是人创造的,生活是人的生活,人是通过做事而生活的,因此,人是“三贴近”中最重要的因素。
“三贴近”的根本点就是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利益出发,群众的利益是出发点,是贴近点,是归宿点。
这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
这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化。
它体现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方向,概括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本质要求,凝练了正确舆论导向的丰富内涵,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新闻宣传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实现途径,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新闻理论》题集
《新闻理论》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
A. 新闻传播的过程与规律B. 新闻媒体的经营管理C.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D. 新闻受众的心理特征2.下列哪项不属于新闻的基本特性?( )A. 真实性B. 时效性C. 客观性D. 娱乐性3.新闻价值的主要构成要素中,强调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小及其满足受众需求程度的是( )。
A. 时新性B. 重要性C. 显著性D. 接近性4.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效果之间的关系构成了( )。
A. 传播系统B. 传播网络C. 传播模式D. 传播链条5.下列关于新闻自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闻自由是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B. 新闻自由是相对的,需在法律框架内行使C. 新闻自由仅适用于传统媒体,不适用于网络媒体D. 新闻自由只保护记者的采访权,不包括报道权6.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中,通过提供信息帮助人们了解周围环境,消除不确定性的是( )。
A. 环境监测功能B. 社会协调功能C. 文化传承功能D. 娱乐休闲功能7.下列哪项是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A. 追求最大经济效益B. 尊重事实,客观公正C. 迎合公众所有需求D. 忽视个人隐私权8.在新闻报道中,采用第三人称叙述,避免直接表达个人情感或立场的方式,体现了新闻的( )。
A. 真实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全面性原则D. 公正性原则9.下列哪项不属于新媒体的特征?( )A. 交互性强B. 传播速度快C. 内容生产门槛高D. 受众参与度高10.新闻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主要体现为( )。
A. 新闻内容的地方化B. 新闻传播的跨国界C. 新闻媒体的单一化D. 新闻受众的局限性一、选择题答案1. A. 新闻传播的过程与规律2. D. 娱乐性(注:娱乐性并非新闻的基本特性,此选项为干扰项)3. A. 时新性(注:虽然时新性是新闻价值的一个要素,但在此题中更贴近题意的可能是“重要性”或“接近性”,考虑到题目要求选择“信息量大小及满足受众需求程度”,可理解为重要性更贴切,但按照题目给出的选项,时新性也是新闻价值的一个关键要素,且在此情境下可被视为与信息量相关,故选择A。
新闻采访 新传考研
【书面采访】是指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 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
五、如何建立采访基点
要选择好点。点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要下本钱。 要抬头看 面。 要和基点保持密切联系。
【交叉采访】就是记者在采访第一条新闻的同时,就顺便为 第二条、第三条新闻搜集材料。待到第一条新闻采访结束, 第二条、第三条新闻的材料已搜集了一部分或大部分。
跨行业采访 两种情况:一种是,记者的采访任务涉及到另一 个行业,需要跨行业采访。另一种情况是,记者在采访中 发现了非本行业的重要新闻,只要时间允许就应该跨行业 采访。
【直面采访】 是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或称面对面采访。
特点:记者通过口头提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 况,搜集新闻素材。
类型:一是直接面对个体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即个别采访; 二是直接面对群体采访对象进行采访。
原则: 一、平等 二、因人而异 三、主动权
【视觉采访】就是用眼睛采访。
认识和发挥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1、接受信息;2、发现线 索;3、识别美丑;4、辨别真伪;5、洞察本质;6、捕捉 情景
三、采访的地位与作用
1、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新闻事实转向新闻报道的唯 一桥梁。理解采访与新闻本源的关系。
2、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采访决定写作。 3、采访是新闻事业存在的基础。
四、采访的性质
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其特殊性在于: 1、特殊的目的——向大众传播新闻。 2、特殊的活动方式——社会活动。主要不靠行政的手段进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真实)
第三章 新闻真实2.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 1.不同的领域或学科都讲真实 (1)哲学的真实,在于探究事物的本质。
哲学家都有一种探究事物本质真实的内在驱动力。
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传媒呈现的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类型化 传播者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影响新闻真实 礼仪化权势的选择标准使得传媒很难完全真实地反映事实 传媒对事实的命名、定义 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造成对事实的误读 文学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体制性失实 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记者报道科学事实与科学研究的性质存在天然差异 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请记者用理性来审视事实警惕科学新闻背后可能站着的利益集团 四种情形中要特别警惕科学假新闻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建立失实后的更正与答辩机制 新闻真实(2)文学的内容大多是虚构的,但是它必须来自生活,是生活与感受的真实。
文学真实,从欣赏者角度看,一类要求生活的真实(小说、故事片等),一类:要求感情的真实(诗歌、散文等)。
(3)宗教真实是指信仰的真诚,有句话叫“诚则灵”,便是指这种情形。
(4)司法要求真实,这是以法律为准绳、以证据为依据的非常严格的真实要求。
在司法上,没有确凿的证据,就不能确认它是事实,这是司法工作特有的要求。
新闻的真实,远没有司法真实那样严格。
2.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理论上讲,记者的叙述与事实必须完全相符,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的标尺。
(1)新闻毕竟只是关于事实的叙述,不是事实本身,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根据生活经验,如果这个距离适当,大家都会认为某篇新闻报道是真实的,不会苛求。
(2)具体的事实本身是非常复杂的,而记者在报道的时候,篇幅、时间都是有限的,说得大体差不多,受众就会认为报道是真实的,这是新闻真实与司法关于事实真实要求的不同点。
《新闻理论》题集
《新闻理论》题集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新闻学的研究对象?A. 新闻传播活动B. 新闻传播媒介C. 新闻传播效果D. 市场营销策略答案:D解析: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者和受众、新闻传播效果等,而市场营销策略属于市场营销学的研究范畴。
2. 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哪方面的影响?A. 政治因素B. 经济因素C. 科技进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解析: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点是?A. 新闻自由B. 党性原则C. 群众路线D. 客观公正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在于坚持党性原则,认为新闻工作应当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4. 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中,强调要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放在哪个位置?A. 经济建设B. 政治建设C. 文化建设D. 社会建设答案:B解析:习近平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5. 新闻学研究的意义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提升新闻传播效果B. 促进媒体融合发展C. 指导新闻实践活动D. 推动科技创新答案:D解析:新闻学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提升新闻传播效果、促进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新闻实践活动等方面,而推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领域的研究任务。
二、简答题1. 简述新闻学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答案:新闻学的产生背景主要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新闻业的兴起,社会对新闻传播规律和新闻业务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
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早期新闻学的经验总结阶段、新闻学的学科体系形成阶段、新闻学的理论深化和多元化发展阶段。
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有: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认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认为新闻应当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新闻的阶级性,认为新闻具有阶级性,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职业道德)
第四章 新闻职业道德3.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一般理解1.什么是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职业道德,或新闻传播业的行业道德,要求传媒遵循一般的社会道德和本行业的专业标准,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1)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容①一般社会道德在新闻传播职业领域的运用,诸如要体现人性、尊重人格、不说谎等, 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一般理解新闻自律与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现状 体制转型造成职业道德和规范缺失的主要原因 商业利益 行业内混岗传媒人的劳动保障不到位、人员流动率过高 目前在新闻职业道德方面首先要做的事情中国新闻职业规范概述有偿新闻财经记者利用职业之便获取利益 几类违反职业道德和规范的情形 媒介审判制造“传媒假事件”报道缺乏人性 新闻职业道德即“什么不能做”的道德责任。
不要伤害别人,不要偷窃,不要说谎,尊敬他人……这些,也即新闻职业道德的底线。
②职业规范,即“应该如何做”的专业技术方面要求。
(2)新闻自律①作为名词,是指职业道德和规范的成文条款,或公认的不成文惯例。
②作为动词的“自律”,即自我约束。
这里的自我,除了个人对自己的约束外,行业内的自律组织对行业内人的违规行为的处罚,也是自律,即行业内的自律。
(3)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4)记者在遵守一般道德上存在的问题①除了新闻行业的技术规范外,我国记者在遵守一般道德上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为采访到需要的素材而随意说谎。
不说谎,也是人的基本的道德底线,人人都说谎,结果必然是大大增加每个人确认真实的成本,这是一种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最低道德保障”。
“底线”根植于人最基本的道德信念中。
“说谎”或“造假”这样由记者制造的看点,如果不坚决加以制止,传媒的公信力将丧失殆尽。
②职业道德与一般道德性质一样,是一种内心认同,如果没有这种认同,可能会走回到行政他律方面。
新版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
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8)新闻传播史论(817)互联网信息实务参考书目为1.《中国新闻史》哈艳秋2.《外国新闻史》李磊3.《新闻理论》雷跃捷4.《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5.《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6.《传播学总论》胡正荣、段鹏7.《中外广播电视史》郭镇之8.《新媒体概论》宫承波9.《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10.《媒介批评》雷跃捷1.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2.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3.段鹏:《中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研究》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5.宋凯:《社会化媒体:起源、发展与应用》6.彭兰:《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7.喻国明:《社交网络时代的舆情管理》8.[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9.[美]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10.[西]曼纽尔·喀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11.[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12.[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13.[美]凯文凯利:《失控》《科技想要什么》《必然》14.[以]赫拉利:《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关于英语复习的一些小方法英语就是平时一定要做真题,把真题阅读里面不会的单词查出来,总结到笔记上,背诵单词,在考试之前,可以不用大块的时间,但一定要每天都看最起码2小时英语,把英语当做日常的任务,真题一定要做,而且单词要背熟,我在考试之前背了3遍的考研单词,作文可以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在考场灵活运用。
新闻评论新传考研
四、新闻评论的分类
一、 按其主要性能来分。
1、 带有全面部署性的。通过对全局性的问题进行发言,及时传达 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指示精神,阐述当前政府在某一时期或某一 阶段的方针、政策、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指出方向和道路,交 代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对各行各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 带有说理启发性的。对党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大部 署和重要工作,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典型和倾向性问题,主要 从理论上和思想上启发读者觉悟,提高人们的认识,文章有一定 理论色彩。
编者按可放文前、文后,也可放文中。
【编后】
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多因 事抒感,借题发挥,用于一些已作过多次宣传的主题, 从新的角度或用新的材料、新的论证方法,给以简单 的必要的新说明。 一般都配合新闻报道、文章发表, 起深化主题,强调重点的作用。可拟标题,也可不拟。
几种由个人著名发表的评论形式
三、新闻评论概述
学习评论写作应有的态度
一、打破“评论神秘”的观念,树立苦战能过关的志向 二、克服“评论无学”的思想,认清评论与政治及理论的
关系 三、改变“眼高手低”的状况,做评论园地里坚持练笔的
耕耘者
新闻评论的多重属性
一、人们意见传播与交流的实用工具 二:应用文——实用文体 三、议论文 四、大众传播的新闻媒体这个近代条件下的特殊规定性
五、新闻评论的要素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 所持的态度。论点是经过提炼和浓缩了的观念、思想, 是作者站在正确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对客观实际做了周密的 调查和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 看法、主张和观点,它集中地反映着作者对某个事物 或某个问题的基本见解。
2019成功录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吧,我本科是人大新闻学院的。
去年9月开始备考,复习大概三个月,初试成绩实务130,史论128。
如果你目前是人大新闻学院大三的同学,师姐这里有一点小小的建议。
不管你是非常有希望能够保研还是处于两可之间,还是需要考研,你现在都可以开始复习专业课知识点了,比如看看新闻理论传播理论,看看中国新闻史,同时不要忘了老师们近两年的论文,了解新闻传播学界研究前沿的东西,毕竟我们院保研夏令营竞争还是很大的。
废话不多说,现在就进入正题。
【参考书目】中国新闻史,我建议看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我个人因为复习时间较少,只看了这一本,但根据我的经验,这一本已经足够了,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背到你怀疑人生。
外国新闻史,我看的是陈力丹和王辰瑶编的《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内容不是非常全,建议再看程曼丽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作为补充。
外国新闻传播史内容真很多,个人觉得可以划重点,有所取舍,不然光是各国的报纸就能让你背到找不到北。
新闻理论,我看的是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和杨保军的《新闻理论教程》。
我建议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反复看反复记,除了里面的案例,最好能将书本内容烂熟于心。
杨保军的《新闻理论教程》比较偏哲学,看起来很是要命,但是书的框架结构非常好用,掌握了里面的内容框架有助于答题,对于重点知识也要熟记。
还有陈力丹的《新闻理论教程》,我时间紧没来得及看,听之前的师兄师姐说也很好,建议看看。
传播理论,我看的是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刘海龙的《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和陈力丹的《传播学纲要》。
郭庆光老师的这本书相对通俗易懂些,比较方便记忆,而且结构清晰,理论罗列的比较全面,建议最先看。
刘海龙老师的这本书理论性很强,没有传播学基础知识有点看不懂,很难学,但是真的很重要,建议要有耐心,一点一点啃完啃透。
陈力丹老师的这本书通俗易懂,很浅显,会涉及到一些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新理论,建议作为补充。
除了这些,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也很好,我当时因为来不及看,就看了一下彭兰老师最近几年的论文,对考试答题也非常有用。
2021中央民族大学新闻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中央民族大学考研——新闻学考研那些事儿结果终于出来了,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下了,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以崭新的面貌和状态去迎接我那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
别说,说到这里我还挺期待我的研究生生活呢。
嘿嘿!既然我的考研生活已经结束了,我就想着来high研写一下自己一年以来的感触,也给后来的小伙伴们以参考,因为当时我在备考的时候也是有很多疑问都在论坛里得到答案的,让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努力的。
今天我就以学姐的身份给你们也写点东西。
当然都是自己的经验,大家辩证的看待就好,觉得有用可以参考一下,毕竟每个人的套路都是不一样的。
我本科新闻学,报考了民大的新闻学,初试成绩还算满意,不过复试有些紧张,但最后的结果还算可以。
一年以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踏实下来,好好背书,结果不会差。
关于报考专业及院校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兴趣点为导向,准确为自己定位,要遵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所在,挖掘自身的潜力,这样读研才会快乐,找对专业方向考研才有意义。
现在考研人数逐年增加,考研市场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
虽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这样,但考生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全面的分析,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或只偏重于热门学科,忽略冷门专业。
其实热门与冷门是相对的,是一个比较功利的概念,不是绝对性的;也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同时在选择院校的时候,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问题:比如考研成功的概率是多少、考取的难易程度、需要经历哪些阶段、付出多少精力;再者了解学校的专业信息,如,欲报考院系的名气、专业背景、学术氛围、历年分数线、报录比、就业方向、导师情况、综合实力等,这些信息希望大家在报考前能够想清楚。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学校公费和自费的比例,这关系到现实的经济利益。
因为有的学校可能公费的比例比较小,如果说经济实力有限,恰好考上自费了,因为生活压力,而不能安心地去做学术和研究,就得不偿失了。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十三章 亚洲(西亚除外)新闻传播业历史发展概述【圣才出品】
第四篇第十三章 亚洲(西亚除外)新闻传播业历史发展概述1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东南亚1.东南亚早期的印刷新闻业(1)在西方人16世纪初到来之前,东南亚存在着许多历史悠久的较小的文明国家。
公元七世纪,苏门答腊岛上有室利佛逝王朝,留下了6块石刻碑文,有些可以视为印尼古代的新闻传播。
(2)荷兰人1602年将荷属东印度公司设在印度尼西亚,1615年,他们在爪哇岛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出版官方“公报”性质的荷兰文《新闻纪要》(Memorie des Nouvelles )。
是为亚洲最早的现代新闻刊物。
(3)西班牙人早在16世纪末就将印刷机带到了菲律宾。
东南亚 各国新闻政策差异较大 南亚 新闻传播业总体水平落后 东亚概况 东亚 总体较为发达的新闻传播业 两种不同的新闻体制 中亚传播业历史发展概述亚洲(西亚除外)新闻(4)18世纪,印尼出现面向社会的报纸《巴达维亚新闻》;到19世纪初,菲律宾出现定期新闻刊物,而葡萄牙人1807年在中国领土澳门创办了第一家葡文报纸《消息报》。
后来澳门又出现一家葡文报纸《蜜蜂华报》,是葡人内部党派斗争的产物,与社会性的新闻传播关系不大。
(5)马来半岛的第一家报纸(英文)出现于1805年,最早的现代中文期刊也是在同一时期(1815)由英国传教士在这里创办。
泰国最早的报纸(英文)由一位美国传教医生创办于1844年。
越南最早的报纸(法文)是法国人于1861年创办的。
2.广播电视业这个地区的广播出现很早,大多是在20世纪20年代,但发展很慢,电视则出现于60年代以后。
这个地区的国家都是“东盟”成员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居世界前位,但也不够平衡,其中柬埔寨由于连年战争、老挝由于所处的内陆封闭环境,不仅经济发展较弱,新闻传播业也很弱。
越南正处于经济改革的运动中,新闻传播业发展相对好些。
其他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则处于高涨时期。
3.二战中的新闻传播事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南亚各国大多被日本侵占,日本迅速在占领地建立了法西斯主义的新闻传播业,其中泰国成为法西斯轴心国成员。
2021辽宁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辽宁大学——新闻学1.关于为什么要考研我希望这个答案是明确的,就算是为了一个功利化的学历,我希望这不是一场长达一年的跟风,或者说放弃就放弃的试一试。
因为时间太宝贵了,尤其是在我们20出头的年纪。
从你考研的那一刻开始,请你不要再任性了。
2.公共课篇我的政治在考前依然很担心它会过不了线,因为我在专业课的投入精力过大,有些忽视了政治的学习。
其实政治的复习不用很早,大纲出来之后就可以开始了。
大概八月份左右。
大纲解析的话我哪有怎么看,粗粗看了一遍,因为内容太多,知识点太分散。
政治的选择题普遍比较难,大题则比较中规中矩,其实差距主要在选择题上面,所以一定要多做,推荐资料是肖秀荣系列,他的辅导书建议都要买,而且要至少看3遍,这个老师真的很好,大家可以去关注他的微博,没什么废话,却总能给考生一剂强心针,另外,蒋中挺出的选择题也是不错的,大家可以买来做一做。
敲重点了!!!一定要买李凡政治新时器这本书,10月份出,一定要多看多记忆,如果你很擅长背诵的话能背下来最好,我差不多把这本书翻烂了,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这本书知识点整合的比较好比较清晰,很适合我。
11月份各个老师都会出预测模拟题,大家要买来做一做,大题的话跟着一个老师背一背就好了,其实时政热点很明确,老师们的答案也都大同小异,选取关键词记忆就可以。
不要妄想会出原题,就算材料内容相似,答案也是不一样的,但都是相关的,所以肚子里要有存货,背大题答案的目的就在于此。
接下来说说英语吧,很多人应该会很杵头英语,前几天就有几个学妹问我四级不过真的不会影响考研英语嘛,对此我想说,你之前的任何一场考试的结果都与你的考研结果没有什么关联,只要你踏踏实实学,你肯定能够有所成。
考研英语是一个很应试化的东西,因为不考查口语和听力,所以你是可以在短期内提高的,大家都好像已经在开始背单词了,其实我并没有背单词,并不是因为背单词不对不好,而是因为我不太能够集中精力背下去,所以我就选择了别的学习方法。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客观性原则)
第四章 新闻客观性原则2.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1.三方面的情形为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形成提供了环境条件客观性的理念并非是哪个阶级或哪个阶级的代表人物提出来的,而是伴随以下三方面的情形。
(1)19世纪中叶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转变。
新闻传播业要满足尽可能多的受众的共同需求和兴趣,而不再是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同一党派的人群。
新闻客观性的确是商业报纸所为,但是为了政治功能——公共利益的保护和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对事实的信奉和对价值的不信任 作为新闻职业理念的客观性原则 作为职业理念的新闻客观性的内涵 新闻客观性原则长期生存于悖论之中 客观性原则的一般操作要求 作为报道方式的“新闻客观性”不同新闻体裁如何表现新闻报道的客观 “客观主义”在我国特有的负面内涵防止过于明显的新闻主观操控:媒介审判要求新闻旗帜鲜明与要求客观公正的不同背景影响新闻客观传播的自然而无形的因素 新闻客观性原则监督——的发挥。
便士报这种保护自然权利和公共利益的要求,是建立新闻客观性结构的持久性基础。
(2)19世纪中叶,“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这一观点占上风,而客观叙述便是一种被认可的认识方法。
19世纪晚期,人们对于科学的认识起了变化,进化论成为科学的范式,它意味着科学不只是事实材料的汇集,更是事实的历史联系。
关于科学知识的这种标准性观念,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是明显的。
(3)传播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还原的。
19世纪后半叶那种对现实精确、准确并能被广泛辨认的照相复制理念,影响了后来的新闻客观性。
在上述社会条件下,大众传媒有意识地建构了它的职业理念的基石——新闻客观性原则。
它们通过主动调整新闻业同政党、商业的关系,并结合传媒市场的情形进行自我建构,确立了传媒自身的职业逻辑,即通过提供事实吸引受众,通过广告扩充商业利益,实现了与政治保持距离的目的。
19世纪后半叶那种对现实精确、准确并能被广泛辨认的照相复制理念,影响了后来的新闻客观性。
新闻理论教程名词解释及简答
新闻理论教程名词解释及简答第一章新闻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起源:(第一节)新闻的传播活动和发展的最早动因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他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声查劳动实践,是适应当时的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当人们学会自觉地进行信息交流的时候,就有了原始的新闻传播活动,它是长期的劳动实践是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对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彼此需要社会沟通信息.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一求取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别根据以取得的认识规划自己的行动,进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新闻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品经济的出现,当新闻传播活动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宾产生了近代报刊的时候,报刊便成为新闻事业最基本的新闻手段了.资产阶级新闻学认为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于人类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源于人的群居本能.2.新闻的本源(第二节)新闻的基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1)坚持事实的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2)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他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我门必须尊重事实,背离事实就是失实.3)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描写事实.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等,也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在新闻的本源问题上,唯心论者或是颠倒事实与新闻的源流关系或是把新闻看作某种"性质"本身.正确处理事实与新闻关系,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3.新闻的来源指供应新闻的媒介.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新闻来源有以下几种1)记者采访 2)通讯社发稿 3)资料社发稿 4)读者来信 5)通讯员及群众投稿 6)广告 7)社会宣传品及内部简报,总结,文件等等.指新闻出处,即新闻提供者.对不愿透露姓名或单位名称的新闻提供者,一般应予保护或在新闻中略去或采用间接暗示法,如"从有关方面获悉","某权威人士告知"等.新闻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之别.4.好奇说(第一节)资产阶级新闻学关于新闻的起源的观点.他们单纯从人类的好奇心理甚至心理出发,认为人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甚至心理需要出发,认为人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人长着两只耳朵,就爱打听新闻,长着一张嘴巴就爱传播新闻,新闻传播活动就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出现的.换言之,是人的新闻欲促成了新闻活动. (这种把产生新闻这种一种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现象,心理现象;把新闻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说成了是为了本能的需要的观点,脱离物质生产时实践去分析新闻的起源,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物质与竟声的关系,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这是唯心主义思想观在新闻起源观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承认和尊重人的好奇心和新闻欲,但认为主要是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推动了新闻的产生和发展.5.群居说(第一节)一种关于新闻起源的观点始于西方新闻说.该观点认为,由于人类结群居住,相互间需要信息的沟通和经验的交流,于是产生的新闻活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群居有着深刻的社会物质原因.因为太初时代人类面临着洪水.猛兽等强大的自然灾害和部落战争,为着生存和发展,他们必须结成群体,共同居住,协同劳动和斗争,正式这种社会性的劳动实践和石灰生活促进了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和发展.6.新闻欲(99考题)指人类了解社会或自然界新近变动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是认得社会联系的必然产物,是求知欲的的组成部分.新情况.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集体感.安全感.正义感上进心等是新闻欲的主要内涵.某些西方新闻学者认为,新闻欲是新闻媒介产生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只有人类的社会存在和相互沟通的社会需求才是新闻传播活动产生和演变的根本原因.7.硬新闻(straightnes)和软新闻(soft news)源于西方新闻说的名词硬新闻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技术新闻.观众在阅读或视听这种新闻时只能产生"延缓报酬"(delayed reward)效应,所以称这类新闻为硬新闻.软新闻是指那些人情味较浓的,写的轻松活泼,容易引起受众观感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immediated reward)的新闻.社会新闻大致属于这种新闻.在思想内容健康的前提下,把新闻写的软一些对于强化新闻的传播效果是有益的.现在人们长吧那些登载生活娱乐服务内容的刊物称之为"软新闻刊物".8.易碎品西方对新闻的生命___时效的一种形象的说法,指新闻的生命是短促的,随着时效的逝去而消失.中国新闻界也以"活鱼""鲜花"等比喻新闻时效性的重要性.二.简答题1.新闻的特点(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新闻区别于信息而成为新闻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必须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离不开事实.从内容上说,新闻必须是以事实为根据的真实信息;从形式上说,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没有事实就成不了新闻.可以说,一切以新闻为主体的事业,起基本的内容就是报道和评论事实,起基本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新闻)和就事实说话(评论). 2)笔削有新意.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新意是使某条信息成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原因.新闻的"新",首先是构成新闻的事实有很强的时效性,能满足人们急欲知晓的需要.这种新鲜事实必须具备两个因素:第一,它是人们未知的事实,即构成新闻的根据.因为客观事物的活动和变化是绝对的,所以新闻只有不断的新陈代谢,才能是新闻事业永葆青春的活力.3)必须及时.试问必须注重时效,这是与有新意相联系的一个要求.既然新闻只存在于时间长河的一瞬间,时效或者称为时间性是决定新闻的又一因素.着也是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人形象的把这一要求称为抓"活鱼".(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比较明确简洁的概括了新闻的特点,它强调了事实,新鲜,时效这三个构成新闻最基本的因素.2.为什么说新闻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需要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人们需要而产生的: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能够进行生产劳动,能够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生产资料,以求自身生存与发展,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洪水,猛兽,毒虫,饥荒随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在进行劳动生产活动中,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么逐渐认识到哟想生存和发展必须齐心协力,相互合作.这就要求人们互相联络,沟通的情况下,不断了解客观世界变动的新信息,以变相应的采取行动,因此新闻传播活动相应而生.3.如何理解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早实践中如何坚持这一点新闻的基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1)坚持事实的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2)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他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我门必须尊重事实,背离事实就是失实.3)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描写事实.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等,也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在新闻的本源问题上,唯心论者或是颠倒事实与新闻的源流关系或是把新闻看作某种"性质"本身.正确处理事实与新闻关系,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4.什么是新闻简述新闻新闻定义的不同类型.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他不仅是新闻事业细胞,还是新闻事业的主体.2>新闻的第一可分两大类型:<1>不成文的新闻定义.这些是资产阶级大众化报纸(便士报)星期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做的解释.他们把办报最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企业,把新闻当作一种可以自由销售的的商品.他们往往从赢利的目的出发,以行文的可售性为标准来说明新闻特性,追求新闻对读者的刺激和轰动效应.a> 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主任约翰。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九讲 宣传学)【圣才出品】
第九讲宣传学9.1 复习笔记一、宣传概念的历史和定义1.宣传的历史(1)宣传这个词用于“观点的移植”这个现代概念,起源于17世纪初罗马教皇建立的宣传信仰圣教会。
(2)18世纪以后,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宣传这个概念得到普及,而且运用也很广泛。
(3)“宣传”这个概念的现代含义是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由日本转入中国的,留学日本的人把这个词从日本传回来,要在汉语中找一个词对应,就使用“宣传”这个概念。
2.宣传的定义(1)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态度、控制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2)宣传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括各种符号——有声的符号和无声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达到的目的,一是引导人们的态度,二是控制人们的行为。
(3)它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
传播学者拉斯韦尔1934年对宣传下的定义是:“宣传,从最广泛的含义而言,就是以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动的技巧。
”二、宣传的几个特点(1)宣传的本质是劝服。
强制灌输的行为,严格意义上不是宣传,而是一种以暴力威胁为背景的行为。
(2)宣传形式上总是一个人或一群人(例如各种表演)向特定的多数人传播观点,它以单向传播为主,双向交流在宣传中是辅助性的,因而宣传者始终处于主动者的地位。
(3)宣传的对象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道者,一类是未被卷入宣传的人群。
①对同道者的宣传目的,在于巩固已有的信念,并通过同道者进一步扩大宣传。
②从宣传策略上考虑,宣传重点应在于为被卷入的人群。
(4)宣传者的素养直接影响宣传的效果。
在宣传中,宣传者是施控者,要经常根据宣传对象的反应对宣传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
因而,宣传者需要智慧。
一流的宣传家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宣传目标。
三、几种常见的宣传方法1.西方常用的宣传策略或技巧(1)加以恶名(又称“标签法”)即给一种观点(或人物、事物)贴上坏标签,使人们不经验证就对某种观点、某个人、某一事物持反感态度并加以谴责,例如“民族败类”、“反动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攻重浩-精研学习网提供下载
本书是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
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新闻理论考研(博)真题,这些学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博)参考教材。
所选考研(博)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3)解析课后习题,补充典型题。
本书参考大量新闻理论相关辅导资料,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第一单元新闻理论的简要历史与现状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单元关于“新闻”的理论
第一章新闻与宣传
2.1.1复习笔记
2.1.2课后习题详解
2.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新闻价值
2.2.1复习笔记
2.2.2课后习题详解
2.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新闻真实
2.3.1复习笔记
2.3.2课后习题详解
2.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章新闻客观性原则
2.4.1复习笔记
2.4.2课后习题详解
2.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单元关于“新闻传播业”的理论
第一章传媒的基本职能及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3.1.1复习笔记
3.1.2课后习题详解
3.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新闻出版自由
3.2.1复习笔记
3.2.2课后习题详解
3.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新闻法治
3.3.1复习笔记
3.3.2课后习题详解
3.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新闻职业道德
3.4.1复习笔记
3.4.2课后习题详解
3.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