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一体化

合集下载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 引言1.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

立德树人既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宗旨,也是教育事业的使命。

立德树人要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德育的全面性,注重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和道德自我约束的建设。

立德树人要把德育与教学相结合,把德育与教学一体化,把德育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德育贯穿教育全过程,体现教育成果。

立德树人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道德观念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注重学生的青年心理健康和良好发展。

【2000字内容已完成】2. 正文2.1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的必要性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只有通过德育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学生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德育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提升道德修养,更好地应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还能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长远意义,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举措。

2.2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的具体内容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融合德育元素,将道德修养、社会实践、思想道德教育等内容贯穿于各个学科之中,不仅在德育课程中进行教学,也要在其他学科中引入相关内容,形成全面的德育教育体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总体要求1.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坚持德育课程一体化,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

3. 坚持德育课程实践性,注重课程实施与评价,提高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具体措施1. 完善德育课程体系(1)明确课程目标。

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明确各学段德育课程目标,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课程目标体系。

(2)优化课程内容。

整合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内容,加强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课程内容。

(3)创新课程形式。

采用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2. 提高德育课程实施质量(1)加强德育课程师资培训。

提高德育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研究,提高德育课程教学水平。

(2)改进德育课程教学方法。

注重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完善德育课程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德育课程学习过程和实际表现,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

3. 加强德育课程资源建设(1)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

挖掘校内外德育资源,搭建德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德育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开发特色德育课程。

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具有地域文化、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丰富德育课程内容。

四、组织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2. 落实责任分工。

明确各部门、各学段、各学科在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中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3. 加强监督检查。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学校通过德育课程的建设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体化德育课程是指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门学科课程中,使学生在各个学科中都能接受德育教育。

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也有利于提高学科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实施一体化德育课程的关键是要建立适应德育课程融入的教育教学改革机制。

要修订和完善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德育要素的融入要求,确保德育内容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能够有效实施一体化德育课程的优秀教师。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主动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

实施一体化德育课程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安排德育内容和学科知识的融合。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对于中学生来说,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途径,引导他们了解社会伦理、家庭伦理等方面的知识,促进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发展。

在一体化德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校可以组织父母参与德育教育的活动,引导家庭关注孩子的德育发展。

与此学校还可以与社会组织和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和德育主题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社会实践经验。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通过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学科课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实施一体化德育课程还需要建立适应德育课程融入的教育教学改革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安排德育内容和学科知识的融合。

还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一体化具体内容【德育一体化总结】

德育一体化具体内容【德育一体化总结】

德育一体化具体内容【德育一体化总结】
德育一体化是指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科教育中获得道德教育的目标
与效果。

德育一体化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在学科教育中融入德育内容,例如将道德、伦理等相关知识融入到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2. 教育活动:安排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如班级文化节、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
服务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习惯:通过学科教育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社交习惯,激发
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考核学生的学科成绩的同时,也要评价学生的道
德品质和行为表现。

5. 师德建设: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积极参与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
确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总的来说,德育一体化的具体内容是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相互融合,通过课程设置、教
育活动、培养习惯、评价制度和师德建设等方面来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全面发展,形
成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

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为全面深化中小学德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相关文件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旨在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系统化、科学化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实施原则1. 全程育人:将德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各学段、各学科德育内容的有机融合。

2. 全方位育人: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构建协同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3. 分类指导: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心理发展等,实施分学段、分层级、有针对性的德育指导。

4. 评价激励:建立科学、多元、动态的德育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促进德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课程体系构建1. 德育课程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围绕道德素养、公民素养、法制素养、心理健康等方面,构建德育课程内容体系。

2. 德育课程结构:分阶段设置德育课程,小学阶段注重养成教育,初中阶段注重品德教育,高中阶段注重公民素养教育。

3. 德育课程实施: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实现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四、师资队伍建设1. 加强德育教师培训:提高德育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2. 完善德育教师激励机制:鼓励德育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3. 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德育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保障措施1. 组织领导:成立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2. 经费保障:加大德育工作经费投入,确保课程改革、教师培训、设施设备等需求得到满足。

3. 监督评估: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工作进展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价。

4. 宣传推广:总结提炼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的经验和成果,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德育一体化心得体会

德育一体化心得体会

德育一体化心得体会德育一体化是指将德育与其他学科、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全面的道德培养。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德育一体化的重要性和优势。

首先,德育一体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道德教育常常是将德育与其他学科分割开来,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接受不同的教育和培养,导致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够综合。

而德育一体化将德育融入到各个学科、活动中,使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能接受到道德教育,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体魄等各方面的素质。

其次,德育一体化可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通过将德育融入到学科教育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知识。

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解题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

这样,德育不再只是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践。

再次,德育一体化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道德教育多是以灌输为主,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引导。

而德育一体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和创新,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学生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道德问题。

最后,德育一体化可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扰,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德育一体化通过触碰学生内心深处的敏感问题,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困惑和诱惑,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例如,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就化学实验的安全问题加强教育和引导;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公平竞争和团队合作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团队精神。

总之,德育一体化是一种德育教育的创新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将德育融入到各个学科、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德育一体化的实践,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素养,为社会和家庭做出贡献。

德育课程一体化心得体会

德育课程一体化心得体会

德育课程一体化心得体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一项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实践,这个经历让我对德育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收获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实践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方式。

传统的德育课程往往只注重对道德理论的传授,而缺乏实践的环节。

而通过一体化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的内涵,通过实际行动去体验与实践道德准则。

在实践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但通过反思与讨论,他们能够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

其次,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这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实践中会有许多挑战和难题需要学生去解决,这促使他们发展了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执行力。

再者,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在实践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需要情感投入的场景,比如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等。

这些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帮助他们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感受。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帮助他人的习惯,这对他们的情感发展非常重要。

同时,实践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和挫折,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坚韧精神。

最后,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实践具有长期影响力。

通过实践,学生不仅仅是知道什么是道德准则,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其转化为行动,并坚持下去。

实践中的经历和体验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成为他们日后行为的指导。

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实践可以提供学生全面的人生体验,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他们成为有担当、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总的来说,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实践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的意义,并将其融入到生活中。

实践中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小学德育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一代,我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体化的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将德育内容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形成全面、系统、有效的德育教育格局。

二、实施原则1. 整体性原则:德育课程一体化要贯穿于小学各年级、各学科,形成全面育人的格局。

2. 层次性原则:德育课程内容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分层次、有序推进。

3. 实践性原则:德育课程要注重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将道德观念内化为行为习惯。

4. 协同性原则: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德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三、课程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2. 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团结友爱、尊重他人等优良品质。

3. 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4.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5.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等习惯。

四、实施路径1. 课堂教学: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将德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

2.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3. 实践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 班队活动:加强班队建设,发挥班队活动的德育作用。

5. 家庭和社会协同: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五、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德育课程一体化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

2.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德育课程一体化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3. 师资保障:加强德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

4. 资源保障: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为德育课程一体化提供支持。

5. 评价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激发学生道德成长的内在动力。

六、总结与反思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和完善方案。

德育课程一体化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德育课程一体化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德育课程一体化开展情况工作总结近年来,德育课程一体化开展成为各级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积极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近年来我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工作背景面对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德育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德育课程一体化开展的目的是通过将德育教育纳入到课程中,使其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工作目标1.与学科知识融合:将德育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接受道德教育,提高道德素养。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3.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开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工作内容1.制定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教育方案:根据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和学科教学的特点,制定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教育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

2.教师培训和研讨:组织教师参加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3.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根据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教育方案,设计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施。

4.评价与总结:建立完善的德育课程一体化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道德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并及时总结经验,优化工作。

四、工作成效1.与学科知识融合效果显著:通过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施,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注重道德修养,课堂上出现了很多融入道德教育元素的学科知识。

2.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明显:通过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学生发展得到了促进: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开展,为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许多学生在德育课程中展示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2024年德育课程一体化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2024年德育课程一体化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2024年德育课程一体化开展情况工作总结一、引言2024年是我国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重要节点年份。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各级学校积极响应,深化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本文将对我校2024年德育课程一体化开展情况进行工作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改革提供经验和思路。

二、工作目标2024年,我校的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工作明确了以下目标:1. 加强课程整合,形成全校各学科紧密联系、相互支撑的德育课程体系。

2. 达到学科知识与德育目标的有机融合,在学生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工作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了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个成员的具体职责。

2. 完善制度,建立档案。

制定并印发了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并建立了相关档案,供今后参阅和评估使用。

3. 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能力。

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开展研讨活动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4. 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

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科,制定了具体的教学计划,明确了德育目标,并与学科目标相融合。

5. 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更有活力。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6. 加强课程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定期组织教学评估,分析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工作成果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在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 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新突破。

通过培训和交流,教师提高了德育意识,增强了教育教学能力。

部分教师还参与了德育课程教材编写和研究工作,提升了自身的学术水平。

2. 德育课程体系初步建立。

各学科间建立了德育课程联系机制,形成了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德育课程体系。

各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也得到了更新和完善。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已成为各级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通过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仅是教育的需要,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从立德树人的内涵、一体化德育课程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立德树人要从教育目标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立德树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立德树人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立德树人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

二、一体化德育课程的作用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体化德育课程不仅是立德树人的需要,更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体化德育课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一体化德育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

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

通过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可以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促进教育的公平和质量。

通过一体化德育课程,可以促进教育的公平和质量,为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一体化德育课程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促进教育的公平和质量。

明确课程理念和目标。

要建设一体化德育课程,首先要明确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即要明确课程的核心理念和目标,为课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德育课程一体化心得体会

德育课程一体化心得体会

德育课程一体化心得体会德育课程一体化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富有道德素养、有思想品质的人才。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德育课程一体化旨在将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学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

我在参与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践中,深感到这一课程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德育课程一体化有助于形成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是在教室中单独进行的,孤立于学科教育之外。

德育课程一体化将道德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渗透了道德教育的内容。

这不仅使得道德教育更具实效性,也促进了学科教育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将学科知识与道德要求结合起来,教授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明确了专业技能与做人的道德规范。

其次,德育课程一体化有助于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

在学科教育中,学生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往往缺乏对于道德情感的培养。

德育课程一体化通过将道德情感融入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在我的实践中,我通过教授学生社会学知识,引导他们去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道德背景,通过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意识到道德与社会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再次,德育课程一体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

在学科教育中,学生学习的是如何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但是对于道德判断和行为能力的培养却往往忽视。

德育课程一体化通过将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融入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行为能力。

在我的实践中,我通过教授学生历史学知识,引导他们去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道德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辩证和判断,形成自己的道德观点,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恰当地运用道德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

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困境。

因此,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一体化实施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目标通过一体化实施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施方案1. 完善课程设置结合学校实际,将德育课程融入到各学科课程之中,形成有机整合,加强课程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提升教师的德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增强教师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能力。

3. 发挥家庭作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强化学校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和教育实践,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

5. 加强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德育评价体系,全面分析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为进一步完善德育课程提供依据。

四、预期效果经过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预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

特殊应用场合1: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针对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时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增加以下条款:1.增加民族文化元素:在德育课程中增加部分民族文化元素,以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

2.加强家校共同合作:加强家长对德育课程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与学校建立起积极协作的关系,提升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效果。

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1.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如何平衡教学?–可以通过在德育课程中融入公共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和互信度。

2.民族文化元素的纳入调研难度大,如何解决?–可以通过与当地民族文化专家合作,获取更多文化元素并进行整合,同时邀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家、歌手等进行现场演示和助教。

特殊应用场合2:乡村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针对在乡村地区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时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增加以下条款:1.积极开展文明乡村建设教育活动:把德育课程和文明乡村建设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育活动的实施,帮助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和环保意识。

德育一体化具体内容【德育一体化总结】

德育一体化具体内容【德育一体化总结】

德育一体化具体内容【德育一体化总结】
德育一体化是指将德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与教学: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德育内容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德育素养。

2. 学校管理与环境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学生行为
和品德的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 社团和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4. 家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5. 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专业素养,通过自身言传身教的方式,引领学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德育一体化的总结可以说是将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并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
生活中。

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
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成为有良好人格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
者和可靠接班人。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一、背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现,德育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但现有的德育课程往往存在学科割裂、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问题。

二、方案目标通过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方案内容1. 融入学科将德育内容融入学科课程中,突破学科壁垒,促进德育与学科的有机结合。

2. 校本课程设计结合学校实际,编制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包括德育主题活动、个别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3. 课程整合对现有的德育课程进行整合和调整,形成系统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确保各个层次的德育内容贯穿课程始终。

4. 实施路径通过制定实施方案、教师培训、课程监测评估等措施,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实施步骤1.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实施内容、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

2.教师培训: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

3.课程监测评估:建立健全的课程监测与评估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预期效果1.学生德育素养水平显著提高。

2.学生自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3.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六、总结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

希望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特殊应用场合1:小学德育教育增加的条款1.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设置德育主题活动和体验式教育,并将其融入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等学科中;2.加强家长、班主任、德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1:小学生主观能动性有限,难以自主参与德育主题活动;解决办法:德育教师可以通过教育游戏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性。

问题2:小学生德育教育难以与家长和班主任紧密结合,学校的德育教育难以延伸到家庭。

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需要制定一体化的德育课程工作方案,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方案内容1.设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组–由学校领导任命相关教师组成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德育课程工作方案。

2.制定课程标准和目标–结合学校教育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德育课程标准和目标。

3.整合各科课程–各学科老师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德育元素,使德育工作贯穿到各个学科和各个年级。

4.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在校园举办各种德育主题活动,如德育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德育主题演讲比赛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建立激励机制–针对优秀德育课程工作和学生表现,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和老师积极参与德育课程工作。

6.加强与家长沟通–学校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总结和评估–定期对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方案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方案,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实施步骤1.学校领导任命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组成员2.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组制定德育课程工作方案3.各学科老师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德育元素4.组织德育主题活动5.建立激励机制并进行宣传6.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协作7.定期评估和调整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方案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信学校的德育工作将会取得显著成效。

特殊应用场合如下:场合一:小学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德育课程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文明友好的人际关系。

在制定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条款:1.设立专门的德育导师团队,由优秀的小学教师组成,负责指导学生德育成长。

德育一体化心得体会

德育一体化心得体会

德育一体化心得体会德育一体化是指将德育纳入教育整体的规划和管理中,将德育与学科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相互渗透、互为支撑的德育格局。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德育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实施的必要性。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德育一体化能够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传统的德育方式主要侧重于在课堂上进行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修养的灌输。

而德育一体化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对学科内容的探究和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语文课上,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其中的道德信念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品德修养。

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体验到知识的乐趣,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接受德育的教育。

其次,德育一体化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德育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而德育一体化将德育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科学课上,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科学知识,还可以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学科学习中全面发展,不仅仅是道德方面的培养,更是学科知识及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三,德育一体化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抉择能力。

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传授,更是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判断。

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需要通过判断和抉择来选择正确的行为。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认识,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境时能够正确的选择和行动。

综上所述,德育一体化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课程一体化方案

德育课程一体化方案

德育课程一体化方案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和社会的变迁,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

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然而,传统的德育教育仅仅是简单地进行德育知识的讲解,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我们提出了德育课程一体化方案,旨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方案设计1.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

实施步骤1.制定德育课程教学计划,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中;2.设计德育教育实践项目,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建立德育实践基地,提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机会;4.强化德育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方案。

具体内容教学计划1.选修课程模块:将德育教育融入到选修课程中,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进行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制定。

2.主课程模块:将主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融入到德育课程,加强德育意识的培养。

3.德育课程模块: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等能力。

德育实践项目1.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校园义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园义卖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商的过程,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3.安全教育宣传:开展各种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德育实践基地1.社区基地:与社区合作,组织社区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2.企业基地: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接触实际工作,并参与企业公益活动;3.学校基地:利用学校资源,建立校内园林绿化、文化墙、宣传栏等实践基地。

德育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1.制定学生德育素质评价标准和方法;2.通过教学评估、德育实践情况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3.及时调整方案,推动德育教育的持续发展。

德育课程一体化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安全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融入到教学中,提高了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是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育课程一体化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德育课程一体化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德育课程一体化开展情况工作总结我校的高度重视。

我们将“主题教育、节日活动、经典诵读、劳动技术、思品课堂”等活动纳入德育课程,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和礼仪,引导他们学会尊重、感恩、做事和做人。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法制教育,通过专业法律工作人员的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为了更好地推进德育课程的建设,我们加强了德育课程队伍建设。

我们建立了德育课程管理网络,实行校长总负责,教导处具体负责,少先大队操作执行,学校其他科室和年级能同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

我们还调整了班主任、辅导员例会内容,鼓励他们多研究、多吸取好的经验和做法,并融入自己的工作中,促使班主任注重实践、注重思考、注重质量,互相启发,深入研究,确立更先进的育人理念,掌握更科学的育人方法。

在日常德育管理方面,我们重视学生研究惯、行为惯的养成教育,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主题班会制度》《一日常规量化考核制度》等常规管理制度。

通过板报比赛、学生作品、主题班会等展现各班集体创建特色,以学生教育学生,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研究生活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还评选了优秀班集体、礼仪值周先进班级等评优评先项目,激发了学生管理班级的热情,推动了班风、学风、校风的优化。

总之,我们将继续坚持“德育优先,全面发展”原则,注重基础道德建设,规范德育管理,完善工作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整合德育资源,将德育课程系列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礼仪等的情感,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

本学年,我们注重德育活动的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在主题教育方面,我们进行了主题队会课、班级宣传栏、校外实践活动等活动,旨在传播学校的文明与和谐,凸显德育课程目标。

我们侧重于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通过班级轮流演讲机制进行国旗下讲话,进一步规范升旗流程,认真执行每一项内容。

同时,我们抓住班级主题宣传栏、黑板报、中队角、雏鹰争章等进行主题教育。

德育一体化实施方案

德育一体化实施方案

德育一体化实施方案一、背景德育一体化是指将学校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全面推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综合素质教育。

在当前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实施德育一体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目标1.建立健全德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鼓励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为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提供保障。

三、实施步骤1. 建立德育课程体系•设立德育核心课程,将道德教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中。

•开设德育课程,围绕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展德育教育。

2. 教师培训与支持•组织德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

•给予教师充分支持,鼓励教师进行德育实践探索。

3. 德育课程与学科教育融合•在学科课程中融入德育要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鼓励学科教师参与德育教育,带动德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4. 德育评价体系建立•设立多元化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德育综合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成长规划,引导学生全面成长。

四、资源保障•搭建德育教育资源平台,汇聚德育教育相关资源。

•向社会各界积极争取支持,为德育一体化提供资源保障。

五、预期效果1.学生道德品质提升,社会责任感更强。

2.学生全面素质得到提高,综合能力更强。

3.学校整体教育水平得到提升,教育质量更加优秀。

六、总结与展望德育一体化的实施是学校全面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将积极落实各项措施,不断完善德育一体化实施方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特殊应用场合1. 德育一体化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实施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在德育一体化的实施上,需要加强以下条款:1.设立特殊教育德育课程,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自我管理和社交能力。

2.设立特殊教育教师德育能力培训,提高教师在德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3.加强家长教育,与家长紧密合作,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际操作中,特殊教育学校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案(试行)我校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动力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二是实验性、示范性、带动性的学校定位;三是九年一贯制办学体系的需求;四是生源区域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特点。

一、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为指导,根据德育论、德性论、系统论基本原理,贯彻落实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指示精神,对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德育评价进行系统化研究,确立并实施学校德育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工作原则1、充分认识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学校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循序提升,课程、教师、学校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三块基石。

2、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是“引导者”,是“身教者”,负有作为学生榜样的责任。

教师要有道德教育意识和不断提高道德教育能力,要做高尚德行的践行者。

3、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作用。

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从儿童和少年的生活出发,要实施体验德育,不要任意拔高德育目标,不要把目标当成起点。

4、学科教学与德育专业课程具有同样重要的德育价值。

这种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学科教学中存在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还体现在学科教学的学习过程也是学习道德的过程。

因为其中既有个体生命能量的投入、积极情绪的感受、自我尊严的确认,又有群体交往的合作与分享、奖励与惩罚、信守与承诺等。

5、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是对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探索,它不可能也不必要包含所有的学校德育工作内涵,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部分为纬,以低年段(小学1——3 年级)、中年段(小学4——6年级)、高年段(7——8年级)三个学段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工作课程体系。

(一)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目标体系1、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者在将来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奠定基础。

目标体系要体现学校 特色。

我校以“弘公养正、开明启智”为 校训,必须使“公正坦荡、正 大光明”成为学生的德性标志。

要重点关注个体生命的发展,关注人文精神的建构,关注美好心 灵的塑造,促进学生 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使工作、学习在公明实验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具 有“公实特色 ”。

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目标体系 的原则。

1) 总体目标,一以贯之(总体目标涉及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健康,学段和班 级目标不必要面面俱到,但必 须坚持正确启蒙、始终如一的原 则。

此外要注意形成特点,坚 持“回 归传统,注重人伦;营造环境,注重和谐;务求实效,贵在创 新”的 工作理念)。

2)学段目标,各有侧重 (参考目标体系要点 )。

3)年级目标,具体明确 (自行分解 )。

4)情意兼顾,知行统一 (情意不能偏废,言行必须一致 )。

3、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目标体系要点 。

低年段:文明礼仪教 育、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中年段:行为习惯和 学习习惯的养成、健康心理的养成。

高年段:健康心理的 养成、意志品质的形成。

(二) 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 研究的内容 体系1、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 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

德育内容的性质 和构成由德 育目标所决定;德育 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年龄特征和 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 容的针对性从学生成 长的需要和现实社会的要求出发。

德育是教师和学生双 主体(所有的德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 是主体)在实践活动(课程) 中 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 纪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学生个 体的 政治素质、思想 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 教育。

德育内容包括“五大要素 ”, 即政 治教育、思想教 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

这 “五大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 但又 互相联系,互相 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 内容的统一体。

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内容体系的原则。

生身心发展规律。

的内容细目。

现,具体内容必须层次清楚。

,要分学段循序渐进。

3、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 究内容体系的细目在本方案的第四部 分。

(三) 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 研究的途径 体系1、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 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 ,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

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 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

学校 德育主要途径包括:思想品德和思 想 政治课、其他各科 教学、学校管理和后勤服务、班主任工作 、党团队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 会实 践、学校文化建 设、心理咨询和心里辅导、家庭与社会教 育,就我校而言,还包括个性拓展 课程、 大课间活动、 学生社团活动等。

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 实践研究途径体系的原则。

1)德育途径要对应德育内容,德育活动要 有明确目的。

1)德育内容必须符合学2)要形成规范、成序列3)“五大要素”要有体4)要注意内容上的衔接2)相同的德育教育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落实。

3)德育途径有主有辅,要突出主要途径,利用好辅助途径,注重协调配合。

4)德育工作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必须要目标一致,形成合力。

3、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途径研究重点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改造、班主任工作、家庭与社会教育。

四)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方法体系3、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在实施德育方案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方法,为德育一体化实践研究贡献智慧。

以下分类和方法仅供参考。

1)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

2)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

3)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

4)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

(五)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管理体系1、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之间、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增强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

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

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包括领导体制、法规政策、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项内容。

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管理体系的原则。

3、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管理体系的策略。

1)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以学校行政为核心,大队部、团委、德记、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以及其他教职工共同参与管理的学校德育群体。

2)营造“教师身正,人人为导师;学生乐学,人人受关爱”的良好育人氛围。

3)以校本研修为契机,4)创办《公明实验学校体,宣传德育要求等。

集思广益,定期为班主任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

教科研》月刊,建立班主任工作思想交流阵地,表扬德育先进个人和集5)以常规为本,把常规教育落到实处,尤其抓好细节教育:爱校爱班、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清洁卫生、公物、礼仪、课间操、乘坐校车等等。

6)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浓郁的文化氛围。

具体措施如建设一面学生展示自由空间的民主墙,或主题1、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1)德育方法要对应德育2)要善于组合多种方法3)德育方法的运用要注4)德育方法贵在创新。

目标的手段。

实践研究方法体系的原则。

途径和德育内容。

落实德育内容。

意倾注情感。

1)健全和理顺德育工作2)增强教师队伍德育工3)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4)形成学校、家庭、社领导体系。

作意识和德育工作能力。

会德育立体网络。

育处为龙头,大队长、团书空间乐园;建设“心语即时帖”交流平台,软性开展心理教育、生命教育、观念教育;校务公开栏建设团务宣传栏、表扬栏;办好广播站、黑板报、校报等。

7)开展“大手牵小手,互助共成长”活动。

8)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9)在家长委会的支持配合下,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家校互动。

(六)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评价体系1德育评价是根据德育目标,对德育工作的条件、过程和绩效进行的价值判断。

德育评价对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体化实践研究的评价体系包括校长对班级德育工作和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价、班主任及教师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品德评价两部分内容。

2、评价体系既要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难点是量化的指标体系。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评价体系将根据以上原则另行制定。

1、三段一体低段德育内容细目惯的培养2、三段一体中段德育内容细目1.遵守《交通规则》:靠右侧通行,红灯停,绿灯行;走人行天桥或斑马线,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不在路上跑和玩;向周围的人宣传不能骑车带人。

自我保护2.不能在马路铁路附近游戏、追逐打闹。

与态度相关的习惯勤奋刻苦仔细认真积极主动1.每天坚持预习。

2.每天独立、按时完成作业。

1.专心听讲,适当做笔记,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2.仔细、认真完成作业,不马虎。

3.认真预习,不敷衍。

1.主动质疑,主动自学2.积极参与讨论,善于思考,主动发言。

3.遇到问题,要不耻下问。

4.别人有问题,耐心解答。

3、三段一体高段德育内容细目附件1:高段分年级德育教育主题七年级德育主题:豆蔻年华,我选择用健康的身心去体验学习的快乐!八年级德育主题:束发之际,我喜欢用感恩的心去感受世间所有的美好九年级德育主题:雨季来临之时,我能够用勇敢的心为自己撑起一方晴空附件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一、小学低段儿童生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特点在我国,一般规定一年级的学生年龄为6 到7 岁,他们刚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便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即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和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