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印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_MTI_研究生学制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关于翻译专业硕士(MTI)课程教学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关于翻译专业硕士(MTI)课程教学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关于翻译专业硕士(MTI)课程教学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希望本国的语言、文化能在国际上得到传播,从而增强其影响力。

为顺应这种趋势和需求,2007年,15所高校开始开设MTI的课程,以培养专业化的翻译人才。

通过市场调查和相关研究发现,“懂”外语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能满足市场需求的MTI人才极其缺乏。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MTI课程教学中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标签:MTI 课程教学人才培养解决策略一、从宏观角度看MTI课程教学中的人才培养2005年3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提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想,两年后,国务院于2007年1月正式通过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1]。

同年五月,包括北京大学等在内的15所高校申请MTI教育试办点,并成功获得试办资格,随即该专业的招生工作便开展起来。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成功之举,无疑给中国的翻译教育事业开辟了新天地,也为培养MTI专业人才开拓了新渠道。

近年来,申请MTI硕士专业学位点的高校越来越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学者还是教育部门对该专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可极大地促进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和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但现实却存在深刻矛盾——一方面,高校走出的MTI毕业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市场上高层次、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存在极大的缺口。

这一矛盾急需解决。

二、从微观角度看MTI课程教学中的人才培养(一)MTI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文规定,MTI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2]。

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翻译教学目标则为:在学生双语交际能力基础之上,对其进行职业翻译技能训练。

此外,翻译教学以职业需求为出发点,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知识、百科知识(尤其是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等)和翻译技能训练(翻译职业知识)。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我国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

然而,在翻译需求不断攀升的同时,我国翻译人才却十分紧缺,特别是专业化翻译人才高度紧缺。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7年3月30日发布了“关于下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在中国高校的设立的几年里,取得的很大的进步与发展。

自2007年获准设立,2008年开始招生以来,招生院校从最初的15所增加到现在的159所。

本文从当前形势出发,首先分析了我国翻译硕士专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其次对MTI今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思考和建议。

一、我国翻译硕士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MTI在我国的设立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虽然在当今的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下,MTI的培养必将成为重点。

但由于MTI教育模式目前在中国并不成熟,MTI教育也尚未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1. MTI的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根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翻译硕士学位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其中必修课又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方向必修课。

目前,多数MTI培养单位并没有明确的特色专业方向,只是很笼统粗略地将翻译硕士分为笔译和口译两大方向。

由于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这导致了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大多雷同。

各大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一般是三门:政治理论、中国语言文化和第二外国语(部分高校未开设这一课程)。

专业必修课一般有:翻译概论、基础笔译和基础口译。

就笔译方向而言,方向必修课大多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

关于方向选修课,问题更是突出。

各培养单位完全可以根据本校优秀专业特色和师资特色,同时结合本区域的翻译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开设有特色的选修课。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面的探讨及反思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面的探讨及反思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面的探讨及反思作者:高艳宏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34期摘要:社会对翻译顾问,翻译人员等职业的需求增大,国内出现了专门的翻译硕士专业。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翻译硕士课程设置、教学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该论文通过探讨以及反思翻译硕士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面的问题,同时给出一定的建议,旨在对相关院校以及人员有些许启示关键词:MTI培养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引言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地位的持续上升,世界各国领导人关于贸易对话达成新的共识,站在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跨国公司的贸易交流逐渐频繁,相互不断填补市场空白,走向国际化市场的大舞台,促使翻译需求空前高涨。

翻译硕士专业从此快速而蓬勃向前发展,而在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面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探讨以及反思。

[1]一、MTI课程设置及其培养问题1.课程设置(1)课程设置陈旧学术型专业方面的培养重在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术钻研能力,强调培养从事翻译研究工作和发现语言研究客观规律的科研后备人才,比专业型硕士更强调基础的扎实。

其课程设置更重视翻译的实践性,并且在课程内容上加大与其他学科文化的联系。

(2)不够重视语言文化课程翻译首先是语言的转换和文化的沟通,连语言关都没有过的人,很难相信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

我国各培养单位虽有入学考试,但基本上都是自己命题,缺乏统一而又具有公信力的语言文化要求标准,难以准确掌握学生语言文化的真实水平。

2.培养方案,缺乏对学生个体需求的认识在研究生招生志愿上,一些高校写着“本专业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具备一定的双语根底,有一定口笔译工作经历者优先照顾;支持跨专业学科的学生报考,最终是择优录取”。

这一方面扩大了MTI招生规模,鼓励相关专业人才进入翻译行业,同时,非英语专业学生未接受专业培训,缺少相关专业素养,但很多学校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学生主体差异。

[2~7]3.专业教材质量有待提升同时数量不足:在考取研究生时,很多学校不会指定考试教材,但武汉大学出版的MTI教材还是比较经典,涵盖范围广、知识点密集、通俗易懂,受到大家的追捧,从在某些方面上推动了我国翻译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但是其教材建设仍然不能满足各个学校的培养计划。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51)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翻译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完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参照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特制定上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缩写:MTI)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当前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口笔译人才。

(一)学制与修业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原则上为2-3年。

对于在规定时期内未完成课程学习、专业实习或学位论文答辩者,各培养单位可自行确定学习年限延长事宜。

(二)学位与学分要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完成不少于38 学分的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通常每周1课时为1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4学分,专业选修课程由各校设定,体现各培养单位特色的课程不少于6学分,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翻译口笔译硕士学位。

鼓励各培养单位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课程体系。

专业必修课程建议如下:口译基础4学分笔译基础4学分翻译概论2学分翻译简史2学分学位论文写作2学分二、专业方向(一)会议口译方向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全球事务、掌握会议口译技能(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会议口译员,并能为国际和地区组织、政府机构、企事业部门举行的公开和闭门会议提供完整、准确的同声传译服务。

(二)笔译方向旨在培养熟练掌握笔译技能和计算机辅助工具,满足跨语言文化交流需要的专业笔译人才,能为公共服务领域、商务领域、科技领域、法务领域等提供专业笔译服务和本地化服务。

(三)口笔译方向旨在培养能满足社会公共事务和商业交流活动要求、具备与公/商务活动相关交替传译技能和公/商务文本笔译能力的专业口译员,能够胜任公/商务领域的口译工作,能够胜任一般文本的笔译工作。

国内翻译硕士专业学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讨

国内翻译硕士专业学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讨

摘要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在国内的迅猛发展是翻译产业市场刚性需求的结果。

制定翻译行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行业规范是翻译硕士专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另外国内各高等院校应该基于各自的专业优势和所在区域的本地特色进行翻译硕士专业学科规划和课程设计,并同时探索和研究行业需求的发展趋势,从而找到适合各自特色的MTI人才培养机制和学科发展路径。

关键词翻译硕士专业(MTI)学科发展特色专业On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in 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of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MTI)Program in China//Jiang LiAbstract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MTI)Program in China is the outcome of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the translation industry.Setting a clear goal and formulating detailed guidelines for the industry will provide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TI program. Additionally,Chinese universities will find an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route for their MTI program through the marketing explo-ration,discipline planning and curriculum design.Key words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MTI);disci-pline development;superior programs1国内翻译硕士专业(MTI)发展的现状自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首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至今,全国获批的翻译硕士试点院校的总数量已由2007年最初的15家扩大到截止2015年最近的一批206家。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为例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为例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以15所高校首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MTI)毕业生的学位论文为案例,深入探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的调研与写作过程。

翻译硕士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重要学位,其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这批具有代表性的毕业生学位论文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MTI毕业论文的一般特点、调研方法、写作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MTI毕业论文撰写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首先介绍MTI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明确MTI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要求。

接着,将详细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选择标准、调研内容、数据分析方法等。

然后,通过对15所高校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的深入剖析,总结MTI毕业论文在调研和写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提出改进MTI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的建议和对策,旨在提高MTI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促进MTI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MTI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毕业论文的调研与写作要求,也有助于MTI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优化教学和管理模式,推动MTI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MTI学位论文的总体特征与要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

在这一教育目标的指导下,MTI学位论文的撰写不仅是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其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综合考量。

通过对15所高校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的分析,可以发现MTI学位论文在总体特征和要求上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MTI学位论文在选题上要求紧密结合翻译实践,强调实际应用价值。

论文主题往往围绕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翻译方法的创新、翻译技术的探索等方面展开。

我国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为例

我国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为例
— —
以翻译 硕 士专业 学位 ( I为 例 MT)
裴 强
( 南大学 河 党政 办 公 室 , 南 河 开封 4 50 ) 7 0 1

要 : 代 专 业 学 位制 度 在 我 国的 历 史较 短 。翻 译 硕 士 专 业 学位 的设 置 , 社 会 职 业 分 工 细 化 和 高 等 现 是
21 00—17 ) 22 最终 成 果 。
作者 简 介 : 强 (92一) 裴 17 ,男 , 南 淮 滨 人 ,河 南大 学党 政 办 公 室 副 日新 月 异 ,当今 世 界 对 职 业 分
见》 教研 [0 9 l ) ,旨在促进攻读 专业学位学 ( 20 ] 号 等
示。 叶宏的《 学术学 位与专业 学位研究生 培养模式 比 较研究》 杨 宁的硕士学位论文《 国全 日制专业学位 、 我 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胡玲琳的《 、 学术性学位与
专业 学 位 研 究 生培 养 模 式 的 特 性 比较 》 对 学 术 性 学 均
略见一斑 。 相关政策文件 主要有《 位与研究 生教育 学
专业 学 位 的发 展 , 整 和改 善 了 学 位 结 构 体 系 , 变 调 转 了人 才 培 养 目标 及 培 养模 式 , 大 了应 用 型人 才 培 养 加
专业 学 位 在 我 国 的发 展 历 史 较 短 , 于专 业 学位 对
力度 ,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 的适应性 和竞争
士研究 生的培养》 穆雷 的《 ,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 职业 化教育 的新 起 点 》 ,仲伟 合 的 《 译 硕 士专 业 学 位 翻
( T) M I教育点的建设》 翻译硕 士专业 学位( T ) 、《 M I 及 其对 中国外语教学 的挑 战》 和庄 智象 的博 士学位论文 《 国翻译专业建设—— 问题与对策》 我 等文 , 对翻译硕

翻译硕士学制几年

翻译硕士学制几年

翻译硕士学制几年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研究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真题,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对于报考翻译硕士的同学们,大家都很担心翻译硕士学制几年的问题,我想就这个问题说说南开大学的制度。

你好,我是南开大学MTI笔译的,翻译硕士是专业硕士,与学硕不同,它多实践,就业前景比学硕好,学制短,一般是两年,其实上了研你就知道了,两年就足够了,三年有点浪费时间学费因学校而异,南开是9500/年翻译硕士固然是翻译最重要了,一定要努力练翻译,给你推荐本书,二级,三级笔译实务,人事部的,卢敏编的,很好翻硕一般没有参考书,翻译,看以上的书即可,百科多关注新闻,时事,尤其是女生对新闻部感冒,呵呵,英语基础一般比较简单,政治买任汝芬系列教材就可以了,不用报班,呵呵不过各科也是因学校而异的,不过多练翻译总是没错的还有要是考翻硕,一定要考名牌大学,要不就是浪费时间,就业也不好以上就是就南开大学翻译硕士学制几年的问题来说的,其他院校的应该就该院校而定,希望同学们能够查查自己相关院校的信息。

2016年考研专业课复习安排及方法问题一:专业课复习的复习进度及内容安排回答一:专业课的复习通常在9月或者更早就要开始了,集中复习一般放在11月-12月左右。

在复习的初期主要是对课程的大致内容进行了解,大概要拿出一个月的时间对所有的内容进行一下梳理,最好所有的章节的大概内容都在脑中留有印象,然后再结合历年试题,掌握命题的重点,把考过的知识点以及考过几遍都在书上做出标记,把这些作为复习的重点。

接下来的就是熟记阶段,这个阶段大概要持续两个月的时间。

在这段日子里要通过反复的背记来熟练掌握专业课的知识,理清知识脉络。

专业课的辅导班也通常会设在10月初或者11月,如果报了补习班,可以趁这个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复习结果,并且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点的印象。

在面对繁多的复习内容的时候,运用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5101 学科门类:文学(05)一级学科:翻译硕士学分要求:50一、学科、专业简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英文简称MTI,是在遵循翻译学研究生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通过借鉴、吸收国外高层次翻译专门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而设立的具有我国特色的专业研究生学位。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职业指向性明确,即培养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及国家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需要,具备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该专业学位强调培训高水平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职业道德,综合培养学生独立承担专业领域翻译工作的能力。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教学大纲设定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

我校外国语学院于2010年9月获得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授予权,2011年开始招生。

目前,本硕士点共有英语笔译和英语口译2个专业。

外国语学院共有导师1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师资力量雄厚,指导经验丰富。

学院汇聚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健全的学术梯队、富有特色的学科方向以及良好扎实的科研基础,近年来取得了卓越的教学和科研成绩。

目前拥有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品牌与特色专业、4门精品课程、6门优秀课程,获得2项省级教学优秀成果奖,并承担30多项校级和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近三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译著近20部,获得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8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以及12项省市级科研成果奖。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_MTI_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探讨_曹莉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_MTI_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探讨_曹莉

2012 .4
专业学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国内 MTI 课程设置存在着 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的翻译方向未有明显区 别、课程结构不合理、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一、目前 MTI 课程设置中的问题
1.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别不明显 MTI 教育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同于英语 语言文学专业下设的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的翻 译方向研究生教育。 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侧重理 论、学术研究,强调培养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 科研后备人才。 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 学位类型,“与学术型学位虽处于同一层次,但专业 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指向性非常明确,设立专业学 位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社会职业的专业人才需求, 专业学位表征的主要是其获得者具备了特定社会职 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具备了从业的基本条 件,能够运用专业领域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有效 地从事专业工作,合理地解决专业问题”[1]。 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 课程设置有明显的学科化、理论性、专业性特征,即 课程设置一般遵照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 的方式进行组织,而作为有明确职业导向的专业学 位,MTI 的课程设置则应注重实践性,并在课程内容 上加大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 但在调 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培养单位显然没有深刻把握专 业学位的内涵,基本上仍沿用翻译方向研究生教育 的课程组织模式,课程体系要素相对局限于本学科 范围之内,或者即使加大一些偏重技能培训和实践 性的选修课比重,但从根本上看也是换汤不换药,学 科化、学术化的倾向非常明显,更像是在学术型学位 教育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而已。 表 1 是某 MTI 培养单位笔译方向的课程表,可 以看出其必修课的构成与学术型翻译研究生的基本 相似,构成要素多为本学科学位基础课和专业课。选 修课中除翻译研究方法论、计算机辅助翻译、国际政 治翻译和法律翻译等研究方法类课程和交叉学科课 程较好地体现了 MTI 专业学位的特色外,设置的其 他选修课与学术型翻译研究生课程并无大的区别。 2.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结构指课程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等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等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等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生的培养已有30 余年,但是由于其将理论置于实践之前,又没有对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做出具体要求,故而这一模式既没有培养出响当当的理论大师,也没有培养出翻译巨匠[1],因而教育家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更具有实践意义的专业硕士培养。

自2007 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ater of Translation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 在学位委员会第23 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到今日国家批准的MTI 专业学位授予高校已达到159 所,全国MTI 在校生已超过 2 万人。

MTI 专业学位的设置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批专业翻译人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对翻译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设有MTI 专业院校数量迅速增加这一现象并不值得乐观。

这其中不乏一些为了完善自身学科体系而匆忙申请的学校,也有一些学校为了赶MTI 招生的热潮,在培养体系并未完善的情况下就开始招生培养,正是这些原因,导致MTI现阶段的教育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MTI 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现阶段翻译硕士专业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理念不清人才培养方案不妥教学方式方法不新实践基地不用教学管理方法不变职业资格证书不接等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2],导致MTI 人才就业也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翻译职业知识欠缺[3]、缺乏高端人才和专业性人才等问题[4]。

为了解决翻译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众多学者从学校、社会、市场等角度进行了研究。

仲伟合( 2014) 认为培养过程应着重厘清理念,探索模式,突出实践,顺应市场,打造队伍。

朱波( 2011) 提出翻译硕士教育中导师应该充当多重角色,即设计者角色、导者角色、研究者角色以及管理者角色。

[5]从行业本身出发,苗菊认为,MTI 教育应紧密联系翻译产业,突出培养职业能力,注重实用性课程的设置。

对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论文

对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论文

对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论文对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探析论文[论文摘要]结合国内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学制改革的起因及部分重点高校学制改革的现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学制改革对研究生培养、就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对部分高校学制回改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围绕目前学制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学制质量随着近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快速增加,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年限等内容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种新的形势要求研究生教育必须改革原有的管理模式,实行更加灵活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

1998年《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提出,研究生学习年限在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前提下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

在2002年之前,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都是2.5年或3年。

2002年制定的《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要逐步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取消对研究生培养年限的统一规定,实行弹性学制。

自此之后,国内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高校就逐步迈出了研究生学制改革的步伐。

关于学制改革的许多问题,学者们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但对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带来的问题并没有深入的分析。

本文围绕目前国内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现状,通过对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带来的实际问题的调查统计,剖析了部分高校进行硕士研究生学制回改的原因,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国内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现状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在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硕士研究生,学制长短起着关键作用。

在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过程中,重点大学成为改革的主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1994年在全国率先开始了两年制硕士生培养模式,学校通过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等改革,探索出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硕士生两年制培养模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近些年,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经历频繁变革,从长学制到短学制再到弹性学制,期间有长短学制反复更迭。

为了培养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的高等教育人才,研究生教育面临巨大挑战,而学制是研究生教育变革的切入点,是提升研究生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探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问题;对策前言: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教育现代化要稳中求进,顺应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要求。

在坚持巩固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积极解决当下硕士研究生学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保障高等院校教育人才的输出门槛,同时激发高等院校突破固有模式,探索出实现技术知识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径。

将实践经验引入国际,提高我国教育的影响力,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存在的问题(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高从近几年招生情况看,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明显低于学术性硕士研究生质量,究其原因在于全日制专业硕士报考生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认识和信心不足,没有充分了解,片面认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门槛低、含金量不高。

同时,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果只是缩短学制年限,不对课程安排及师资力量进行调整,会使学生课业压力繁重,并受课时限制,无暇顾及实践部分。

这样不仅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还使研究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轨[1]。

(二)未有效贯彻落实实践环节全日制专业硕士具有职业性特质,这就决定了其培养方向,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通过对我国全日制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课程设置理论性偏多,实践指导课程严重不足。

课程模式和实践模式比较单一,二者之间联系程度也不高。

同时实践环节的考核体系弱化,较短的学制不足以支撑必要的实践教学。

(三)不同专业学制出现“一刀切”学制的过渡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各高校自身师资状况,做详细的分析,循序渐进地进行学制的调整。

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MTI)教育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MTI)教育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翻译论坛General Serial No.1102021No.11许志钰(1996-),男,湖北襄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2耿殿磊(1967-),男,山东淄博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MTI )教育的优势、问题及对策许志钰1耿殿磊2(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5)摘要:近年来,为了满足国内翻译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大量理工类院校设置了翻译硕士(MTI)专业,以培养专业型翻译硕士为目的,向社会输送各行业急需的专业翻译人才。

此文从专业特色、实习基地情况、专业建设力度、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讨论了理工类院校在翻译硕士教育方面的优势与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MTI)教育;优势;问题;对策1.引言当今社会,全球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为打破各国之间的交流障碍,翻译作为一种消除语言障碍的工具,其作用越发重要。

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自2007年以来,我国众多高校陆续设置了翻译硕士(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简称MTI )专业学位以培养社会急需的翻译人才。

目前,我国已有200余所高校获得了翻译硕士学位的招生资格,其中理工类院校所占比例最大,此类院校设置翻译硕士学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虽然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学位的设置起步较晚,但在专业特色方面优势明显,符合当今翻译市场专业化的需求,这是此类院校翻译硕士学位兴起的主要原因。

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的发展逐步得到重视,反映出市场对掌握理工类专业知识的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同时也给理工类院校施加了压力。

这些高校要想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翻译硕士教育体系。

本文旨在讨论理工类院校翻译硕士教育中的优势与问题,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理工类高校翻译硕士教育事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星期一场口译) 的要求。到了第 4 学期,找工 作和毕业答辩是最重要的任务,实习几乎形同虚设。 《指导性培养方案》只给实习分配了 2 学分,也反映 出专业实习在整个 MTI 课程体系中所占的 分 量。 相比之下,台湾辅仁大学翻译学研究所和美国蒙特 雷高级翻译学院则是 4 学分( 何瑞清,2011) 。两年 下来,真正在翻译实践中去磨练的时间和机会都十 分不足。实践不足,翻译能力又怎能提高呢? 如果 翻译能力不能够明显提高,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
四、调整学制的作用 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学习 年限调整为 3 年,并且实行 3-5 年弹性学制,可以起 到以下作用: 一、增开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性课程, 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并在 各自选择的专业方向( 例如口译、法律翻译、经贸翻 译、典籍翻译、医学翻译等) 上有所深入,奠定继续 发展的基础。二、开设或增开语言基础课,如高级英 语、汉语写作等,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使语言能力 成为翻译能力提高的有力保证,而不是其障碍。三、 更重要的是,将基本学制改为 3 年,可以保证学生有 半年以上的专业实习时间。在这半年内,他们必须 完成至少 5 万字的笔译任务或 30 小时的口译任务。 这将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翻译操作能力,让大部分 学生达到或 接 近《指 导 性 培 养 方 案 》设 定 的 培 养 目 标,提高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几年以前就有报道说, 两年制的学术硕士抱怨“与三年的‘大硕士’相比, 无论是 理 论 基 础 还 是 研 究 水 平 往 往 都 落 在 下 风 ” ( 邱瑞 贤,2006 ) 。在 职 场 上 根 本 不 能 和 三 年 制 竞 争,因为有的用人单位明确宣布“不要两年制硕士” ( 邹汉青,2007) 。于是,为了保证质量,在 2002 年
三、调整学制的必要性 要回答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培养目标, 根据《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的目 标 是“培 养 德、智、体 全 面 发 展、能 适 应 全 球 经 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 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 口笔译人才。”按照这一标准,MTI 培养的是一支职 业化的翻译队伍,他们承担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 各行各业的口笔译任务,从餐馆菜单翻译到国际会 议的同声传译,都必须能够胜任。这是一个理想的、 然而又是必须的标准。可是,两年时间,能达到吗? 除了少数翻译师资力量强、生源好、有区位优势的学 校之外,其余培养单位恐怕很难达到。原因如下:
性培养方案》规定的全日制两年学制,只有极少数院校采用 3 年制或弹性学制。笔者认为,由于受到师资、生源和实践条
件的限制,两年制翻译硕士很难达到《指导性培养方案》和翻译市场对 MTI 毕业生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建议将全日
制 MTI 基本学制延长为 3 年,并且实行 3 - 5 年弹性学制。
[关键词] 翻译硕士; 学制; Fra bibliotek讨·52·
英语专业,“他们的英语功底主要在四、六级”( 文 军、穆雷,2009) 。连年扩招,来者不拒。不管背景 如何,只要上了录取线,一般都要录取。录不满就接 受调剂。因而翻译硕士的“入学分数往往比传统学 术型英语硕士低。”造成“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生源 质量下降”。( 何瑞清,2011) 于是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翻译硕士班上,只有少数经常做翻译的英语教师 或其他在职人员能够基本完成你交给他们的翻译任 务,但你还必须进行大量的修改,否则达不到客户的 要求。至于其余的大部分学生,没有翻译经验倒还 在其次,语 言 基 础 差 是 最 大 的 问 题,尤 其 是 英 语 基 础,有时差得让人难以置信,具体表现为: 没有句子 成分的概念、不 会 使 用 关 联 词、不 会 使 用 非 谓 语 动 词、标点符号混乱、不知道一个句子怎样才叫完整。 至于词汇的正确用法和作文的修辞手段,那就更谈 不上。由于“学 生 基 础 参 差 不 齐,需 要 进 行 补 课。” 因此“许多院校把语言基础课作为选修课”。( 何瑞 清,2011) 基础语言课程的开设,占用了本该用于翻 译技能训练的宝贵时间。这样就更不利于在两年内 达到《指导性培养方案》确立的培养目标。
[收稿日期] 2013 -02 -20 [作者简介] 李昌银,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后殖民文学。
·51·
( 一) 师资问题 有论者指出,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存在的问 题之一是“MTI 的培养基本上沿用了翻译方向 MA 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在教学和管理上是一套人 马两个班子,致使不能很好地体现专业型和学术型 两种翻译硕士培养体系的差异,背离了 MTI 设立的 初衷”( 董洪学,2012) 。如果问题仅仅是“一套人马 两个班子”,那倒是容易解决。翻译师资是现成的, 只需要让老师们根据 MTI 的特点把教学重点调整 到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上来即可。但是,更严 重的问题还在于,一些培养单位在招收 MTI 学生之 前就没有翻译方向 MA,甚至连英语专业的硕士授 权点都没有。其翻译师资属于申报 MTI 时拼凑而 成。在这支师资队伍中,有在教学之余长期从事翻 译研究或翻译实践活动的外语教师,他们自己就是 经验丰富的翻译专家,有能力指导 MTI 的学生。但 是,这样的人太少。相当一部分担任 MTI 教学的老 师,只做过零星的翻译,没有足够的翻译实践,教课 时要么照本宣科,要么虽有案例分析却缺乏说服力, 不能有效的组织讨论。即使在开办 MTI 之前已经 有过培养翻译方向 MA 研究生经验的学校,也或多 或少存在 MTI 师资准备不足的问题,原因是很多学 校只是象 征 性 地 开 了 一 两 门 翻 译 课 程,翻 译 方 向 MA 研究生的大部分学分靠修读文学或语言学课程 来完成。换句话说,翻译方向 MA 的教学并不具备 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现在,突然面对 MTI,要开出 将近 20 门翻译课程,而且要拿到翻译市场上去检 验,原来的师资,无论是质还是量,都显得捉襟见肘。 “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要求,恐怕 MTI 的教师 都未必人人能够达到,又怎能要求学生在短短两年 之中达到呢? ( 二) 生源问题 自研究生扩招以来,生源质量总的趋势是在下 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首先,本科扩招导致教育质量的整体下 降。而本科生的毕业质量直接影响着翻译硕士的入 学质量。研究表明,“截至 2010 年 9 月,翻译专业硕 士试点培养高校从最初的 15 家增加到 158 家,应届 大学毕业生代替高校教师和一线翻译人员成为入学 学生中的大多数”。( 何瑞清,2011) 其次,本科毕业 生中,优秀 的 未 必 考 研,选 择 出 国 和 工 作 的 不 在 少 数。考研的未必优秀: 相当一部分考生是为了延缓 就业压力才被迫考研。再则,还有一部分考生属于 自考、夜函大、专科的背景。甚至有部分考生来自非
[中图分类号]H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9358( 2013) 02-0051-03
一、引言 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 自 2007 年开始 实施以来,获准招生的学校已经猛增到 159 家,在培 养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翻译人才方面发挥了巨大 的作用,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译界 学者们及时地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 的解决方案。有的从大处着眼,探讨翻译硕士专业 学位的学 科 建 设 与 远 景 发 展 ( 仲 伟 合,2007; 黄 友 义,2010) ,有 的 着 眼 于 培 养 模 式 的 研 究 ( 李 军 等, 2007; 仲 伟 合,2008; 裴 强,2010; 穆 雷,王 巍 巍, 2011) ,有 的 研 究 毕 业 学 位 论 文 的 写 作 ( 穆 雷, 2011) ,有的关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 翻译产业之结合( 唐继卫,2010; 许钧,2010) 。另外 一些则把重点放在课程设置 ( 文军,穆雷,2009; 何 瑞清,2011) 和课程教学( 徐彬,2010) 上。然而,学 制问题在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论文 中虽有提及,但没有专门研究。由于绝大部分 MTI 培养单位 坚 持 实 行 两 年 制,少 数 院 校 改 为 三 年 制。 笔者拟对此做一个初步探讨。
上海翻译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3 No. 2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 研究生学制问题探讨
李昌银 (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昆明 650500)
[摘要] 目前我国 159 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 研究生培养单位绝大多数实行教指委《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
如果以上三个方面都没问题,既有合格的 MTI 师资队伍,又 有 高 质 量 的 生 源,还 有 充 足 的 实 践 机 会,那么两年制也许合适。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 备,则应考虑调整。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学习年限 不应少于同一领域的学术硕士,有时甚至更长。以 美国为例,学术硕士的学习年限为 1-2 年,而专业硕 士的学习年限为 1-3 年①。基于以上多种理由,本人 建议全日制 MTI 和非全日制一样,实行弹性学制。 基本学制和学术硕士保持一致,定为 3 年,绝大部分 学生都应在 3 年内毕业。因特殊原因而不能达到毕 业要求的,可以最多延长两年,即总共在校时间最多 为 5 年。
3-5 年,2-5 年,2-4 年,2 年。其中,3-5 年占大多数。 全日制: 2 年,2. 5 年,3 年( 例如厦门大学) ,2-3 年, 2-4 年( 例如暨南大学) ,2-5 年( 例如北京外国语大 学) ,3-5 年( 例如西安外国语大学) 。其中又以 2 年 制占绝大多数。可以看出,虽然多数培养单位采用 了《指导性培养方案》建议的学制,但也有部分院校 做了调整。尤其是全日制 MTI 的学制,《指导性培 养方案》定 为 两 年,缺 乏 弹 性,致 使“培 养 单 位 没 有 多少回旋余地”。( 文军、穆雷,2009) 但有的学校却 将其改为 2. 5 或 3 年,甚至干脆改成弹性学制。与 此同时,笔者也发现,有少数学校第一届招生时采用 3 年制,旋即又改为两年。问题是,全脱产班两年是 否太短? 是否也应该实行弹性学制? 为什么有的学 校坚持 3 年制或 2-5 年弹性学制? 这些问题值得 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