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材料

合集下载

新课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培训(ppt 45页)

新课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培训(ppt 45页)
26
一线老师要做到
一、积累好的案例。 二、认真地研究学生。 三、探索经验形成的途径
27
数学思想
抽象: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建 立了数学学科。 推理:进一步得到更多的结论,促进数学内部的 发展。 建模: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沟通了数学与 外部世界的桥梁。
28
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 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
●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 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
13
评价建议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 ●评价结果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 ●情感态度的评价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恰当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 ●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
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8
4.新的理念表述(理念“6条”改“5条”)
实验稿: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 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2011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新增)——教学 活动(合并)——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 活动”。
9
6.新的数学教学观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 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 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 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稿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稿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稿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
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掌握新
课标内容,本次培训将重点围绕小学数学新课标展开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第二部分:数学新课标概述
1. 新课标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和综
合素质的培养,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

2. 新课标内容
新课标内容包括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等。

具体包
括数的认识、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加减法、有关图形、时间和金额等内容。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和示范
1. 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新课标要求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教师设计任务导向的教学
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案例示范
教师们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设计数学教学案例进行示范。

通过案例教学,展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和实际问题解决。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和反馈
1. 教学评价方式
针对新课标要求,设计合适的教学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发展。

2. 反馈和改进
教师们将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查找差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结语
通过本次数学新课标培训,相信参与培训的老师们将更好地掌握新课标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稿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讲义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讲义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讲义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讲义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目标和内容,以便更好地实施教学。

以下是讲义的主要内容:1.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新课标强调数学教育的全面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2.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四则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等。

- 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 课程内容- 数与代数:包括数的认识、运算和应用,以及代数表达式的理解和运用。

- 图形与几何:涉及平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测量和性质。

- 统计与概率:教授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概率的初步概念。

- 综合与实践:通过项目学习、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4. 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和讨论来学习数学。

-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 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5. 评价方式-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参与度、合作态度和探究精神。

-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和项目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6. 教师角色- 引导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 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索数学知识,共同解决问题。

- 反思者: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效果。

7.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选择和使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材。

- 社区资源:利用社区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丰富教学内容。

- 网络资源: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和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通过这些内容的培训,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新课标的要求,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课标培训发言稿(3篇)

小学数学课标培训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做一次小学数学课标培训的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数学教师,对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接下来,我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今天的培训: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概述1. 课程性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为目标的课程。

它旨在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 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包括数的认识、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2)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空间想象等能力。

(3)问题解决: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1. 课程内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

(2)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变换、几何证明等。

(3)统计与概率:统计调查、数据分析、概率初步等。

(4)综合与实践:数学游戏、数学探究、数学应用等。

2. 教学要求(1)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确保学生掌握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

(2)注重数学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4)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与评价1. 课程实施(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 课程评价(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标课程标准学习资料(一)

小学数学新课标课程标准学习资料(一)

小学数学新课标课程标准学习资料(一)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 )性质。

A基础性、普遍性、整体性B基础性、一致性、发展性C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D发展性、整体性、普及性正确答案: C2主要针对学习内容和达成相关核心素养提出的教学建议是指()。

A内容要求B学业要求C教学提示D成果评价正确答案:C3.运用数与字母表达数量关系,通过运算或推理解决问题,形成与发展学生的()。

A模型意识、推理意识、初步的创新意识B模型意识、推理能力、初步的创新意识C符号意识、推理能力、初步的应用意识D符号意识、推理意识、初步的应用意识正确答案:D4.为了体现义务教育课程的整体性与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学段。

A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B心理特征和生活经验C发展规律和生活经验D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正确答案:D5.发挥评价的()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A素养立意B育人导向C教学评一致性D多元化正确答案:B6.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发展水平不同,是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A四基B四能C数学思维D核心素养正确答案:D7.培训应面向全体教师,坚持()。

A先实施后培训B先实施后总结C先培训后实施D先培训后总结正确答案:C8.新课标建议在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交流研讨等教研活动基础上,积极开展()的校本教研。

A实践一问题一研究一改进B问题一研究一改进一实践C实践一研究一问题一改进D问题一实践一研究一改进正确答案:B9.图形的测量重点是确定图形的大小,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过程。

A感知立体图形B感知平面图形C统一度量单位D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正确答案:C10.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中的()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A数与代数B图形与几何C统计与概率D综合与实践正确答案:D11.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的认识。

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材料

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材料

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材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培训材料各位老师,下午好!很高兴在休闲十几天之后能和大家在网上相聚。

今天,我们主要针对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进行简单学习。

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陪同下,我们已经走过十个年头。

十年来,以实验稿课标为依据,以课标实验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我们都在不断的探究、追求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XX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修订课标将是我们今后开展教研活动、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实施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评价等的重要依据。

今天,我们先来针对修改稿做个浅显了解。

一、修改的主要内容有:1. 体例与结构的修改。

重新撰写了“前言”;术语解释与案例汇总作为附录,统一放在正文后面,使正文更加简洁清晰;“实施建议”统一表述,不分学段,减少了重复和繁琐,便于教师阅读和实施。

2. 基本理念的修改。

对数学的意义、数学教育作用的表述做了调整,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做了一些修改,力图使得表述更加准确、易于理解、便于实施。

如将数学课程的性质与目标表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 课程设计思路的修改。

进一步明确数学课程的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目标与内容,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有关核心词(如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等应用和创新),便于教师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的核心思想。

4. 课程目标的修改。

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改革方向。

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

培训将更加注重 与实际教学相结 合,提高教师的 实际教学能力
未来小学数学新 课程标准培训将 更加注重与国际 接轨,引进国际 先进的教学理念 和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加深对数学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 习需求。
信息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和效率。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 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 评价与反馈的关系:评价是反馈的基础,反馈是评价的延伸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案例分 析
第五章
优秀案例展示与分享
案例一:鸡兔同笼问题 案例二:相遇问题 案例三:追及问题 案例四:植树问题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案例 案例分析: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讨论环节: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分享教学经验与心得 总结与反思:对案例分析与讨论进行总结,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方法与评价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多元评价等 评价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评价工具:量表、问卷、观察记录等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策 略
第四章
教材编写与使用
教材编写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 注重实践性和
创新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总 结与展望
第六章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师培训教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师培训教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师培训一、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与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行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育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容以与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数学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3和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具体设计:1、学段划分: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一学段:(7~9年级)2、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

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

数学新课标培训资料

数学新课标培训资料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资料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各个学科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蓝本。

各学科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学习和掌握程度, 直接关系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目标的确立、方法的选择, 也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 最终影响到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课程标准》从体例结构、文本表述、具体内容和实施建议等方面都做了修改。

主要修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例与结构的调整。

在保持《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体例不变的前提下, 在结构上做了以下调整。

(1)重新撰写“前言”在“前言”部分重点阐述了《标准》的指导思想、意义与功能。

明确了《标准》应以《义务教育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依据。

明确了《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在前言中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还特别强调了“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在提高公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2)整合三个学段的“实施建议”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进一步突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完整性, 《课程标准》将原来分三个学段撰写的实施建议进行了整合, 统一撰写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 并增加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3)将“行为动词”和“案例”等统一放入附录增加了课程目标中的有关“行为动词”的解释, 这些行为动词分为两类, 一类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 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一类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 包括“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

《课程标准》将这些行为动词和相关的同义词的解释统一列入附录, 同时将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中的“实例”也统一列入附录中, 分别形成附录1和附录2。

2024年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

2024年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2024年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出台,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课标,特举办此次培训,旨在帮助教师们把握新课标的精髓,提升教学水平。

一、新课标的背景与意义2024年小学数学新课标是在国家教育政策指导下,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经过广泛调研和专家论证后制定的。

新课标不仅是对原有课程标准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新时代教育需求的积极回应。

它强调数学教育的核心素养培养,重视学生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课标的结构与内容新课标在结构上分为总则、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实施等几个部分。

在内容上,新课标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同时,新课标还增加了对数学文化、数学史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新课标的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方面,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师应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了评价的多元化,鼓励教师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新课标的挑战与应对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此外,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讨新课标的实施策略,实现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

五、新课标的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新课标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落实。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含义和加减法规则。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课件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课件
实验稿:在数学课程中,培养学 生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 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2011版:在数学课程中,应注重 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运算 能力、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 能力(合情推理、演绎推理)、模
(三)数学“课程目标”的变化 1、总目标
2、“双基”变“四基”: 实验稿:“双基”。基础知识、基
功能: 《课程标准》提出的
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 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 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 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 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 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 前言 ( 基本性质、基本理念、设计 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学段目标)
◆课程内容的分类名称有所修改。 实验稿:“数与代数”、“空
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应用”。
2011版 :“数与代数”、“图 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每个学段一样)
◆课程内容结构
对于三个学段的具体内容 进行了适当调整。对“数与代 数”,“图形与几何”的内容 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增加了一 些论证的要求;对“统计与概 率”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增强 了三个学段内容的层次性。
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 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 分析数据; 第二,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 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 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 第三,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 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
4、“教学活动”——
B、关于学习途径
实验稿:……主动地进行观 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 交流等数学活动。

新课标小学数学培训

新课标小学数学培训

新课标小学数学培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师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对新课标小学数学培训的详细内容。

一、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启发式、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

教师应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二、课程内容与结构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

每个领域都强调了基础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

2. 探究式学习: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实验等方式,主动探究数学问题。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信息技术的运用: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

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教材的多样化:选择或开发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2. 利用社区资源:结合社区资源,如图书馆、科技馆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3. 网络平台的运用:利用网络平台,如在线课程、教育APP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六、教师专业发展1. 持续学习: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2. 教学研究:参与或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3. 交流与合作: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七、家校合作1. 家长教育:向家长传递新课标的理念,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培训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的一项专业发展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提升教学质量。

以下是培训内容的概要:
1. 新课标概述:介绍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框架,以及它与
旧课标的主要区别。

2. 数学核心素养:探讨新课标中强调的数学核心素养,如数学思维、
问题解决能力、数学交流等,并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

3. 教学内容与方法:分析新课标下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
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并讨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指导教师如何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教具、信息技术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

5. 评价与反馈:介绍新课标下的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
评价,以及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6. 跨学科教学: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元素,如科学、艺术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 教学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
应用新课标的理念和方法。

8. 教师专业发展:讨论教师如何通过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不断提升
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9. 互动研讨:组织教师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0. 总结与展望:总结培训的主要内容,并对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实施新课标提出建议和展望。

通过这样的培训,教师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新课标的要求,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新数学课标培训笔记摘抄(3篇)

新数学课标培训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为我国数学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课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新数学课标培训。

以下是我对培训内容的摘抄和总结。

二、新课标概述1. 指导思想:新课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课程目标: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3. 课程内容:新课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更加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

三、课程内容解读1. 数与代数:- 小学阶段:注重学生数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初步的代数思维能力。

- 初中阶段:深化数与代数的概念,引入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 图形与几何:- 小学阶段: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 初中阶段:进一步研究图形的性质,引入坐标系,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 统计与概率:- 小学阶段:通过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

- 初中阶段:深入探讨统计与概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4. 综合与实践:- 注重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实施建议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4. 评价方式多样化: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学数学课《分数的认识》- 教师通过创设“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数的加减法。

小学新课标解读培训材料

小学新课标解读培训材料

小学新课标解读培训材料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是指导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新课标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以下是对小学新课标的解读培训材料的主要内容:1.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小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目标具体包括:-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2. 课程内容新课标对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合,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主要学科包括:- 语文:强调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 数学:注重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 英语:注重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 科学: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

- 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 体育:强调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3.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学习知识。

- 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 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 项目式学习: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整合和应用知识。

4. 评价方式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全面性,提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具体包括:-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表现、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5. 课程资源新课标鼓励教师和学校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包括:- 教材:选择和使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材。

- 教学辅助材料:如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 社区资源: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2024年小学数学培训主题新课标

2024年小学数学培训主题新课标

在设计2024年小学数学培训主题新课标时,我们应紧密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特别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和要求,同时考虑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以下是一份关于小学数学培训主题新课标的建议,旨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

一、培训目标1.理解并贯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将之融入教学实践。

2.掌握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能够在教学中有效落实。

3.熟悉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4.提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培训内容1.新课标解读与教学改革趋势△深入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变化和特点。

△探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和实践策略。

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培养策略△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

△学习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研究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化设计。

△学习如何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4.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设计数学问题解决的情境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5.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如在线学习平台、教育软件、虚拟现实等。

△学习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数学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6.数学教学评价与反思△探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持续改进教学效果。

三、培训方式1.专家讲座:邀请教育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2.工作坊: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笔记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笔记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笔记第一章:新课标背景介绍小学数学新课标自2021年开始实施,旨在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探究数学知识。

第二章:新课标中的数学思维培养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乐中掌握逻辑思维。

老师可以设计趣味性强的数学游戏或解决问题的活动,引导学生自发地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2.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学科,新课标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提供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鼓励,让他们尝试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培养其创新能力。

第三章: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新课标提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非灌输者。

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多元化教学手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教学视频、互动课件、实验活动等,提升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第四章: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实践反思1. 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标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需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角色定位,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2.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手段,如日常记录、测验、项目评价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实施为数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共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山西新课标培训小学数学

山西新课标培训小学数学

山西新课标培训小学数学
山西新课标培训小学数学课程旨在提升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在这次培训中,教师们将学习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新课程标准解读:深入理解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包括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知识的结构化以及数学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方法与策略:探讨和实践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3. 课程内容与教材分析:分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结构,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领域,以及如何有效整合教材资源。

4. 学生评价与反馈: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及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调整。

5.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探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如利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使用在线平台进行互动学习等。

6. 教学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让教师们了解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新课标的理念和方法。

7. 教学反思与专业发展: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同时提供专业发展的路径和资源,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这次培训,教师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新课标的要求,掌握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修改稿)解读一、前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

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

《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

二、设计理念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为此,制定了《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基本理念。

(一)六大理念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

3、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5、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改进教师的教学;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情感态度。

6、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二)六大理念的解读: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关于数学课程的功能(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当是适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的数学。

怎样理解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价值的数学应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有价值的数学应对未来学生从事任何事业都有用。

(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首先要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样的数学无论是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3)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积累,每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

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2、关于数学的意义(1)数学教育的目的不能仅限于“智力或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能把智力价值看得过分重要。

(2)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要作为一项人类活动来看待。

(3)数学课程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和结束。

(4)数学课程应展示数学文化的魅力。

要展示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要展示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展示数学家的探索精神,要展示数学文化的美学价值。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3、关于数学学习(1)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

(做数学体现过程、感觉数学发现的乐趣)(2)数学学习的方式应当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关于数学教学活动(1)数学课程应当让学生感到亲切(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

(2)数学教学活动就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角色的新期待: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3)用教材:结合“境材”(周围的环境资源)和“人材”增删、重组、包装“教材”,考虑“人材”特点,摄取“境材”组成“大教材”。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关于数学教学评价(1)把过程纳入评价的视野:过程评价和结果相结合、认知评价和情感态度评价相结合、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注意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注意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2)多元的评价目标和方法:观察法、档案袋法、三方协商考评法、学期及学年报告法。

(3)数学教学评价的一个目的是改进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以及所具有的优势,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6、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1)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的观念的影响。

(2)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设计思路(一)关于学段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标准》统筹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

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二)关于目标《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标准》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等认知目标动词表述知识技能目标的不同水平。

依据“基本理念”,数学学习必须注重过程,《标准》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学习活动的不同程度。

使用这些动词进行表述是为了更准确地刻画上述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在《标准》中,这些动词的具体含义如下。

了解(认识):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景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运用: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

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经验。

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理性认识。

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三)关于学习内容在各个教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1.数与代数“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树立模型思想。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

符号意识(原称符号感)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运算是基于法则进行的,通常运算满足一定的运算律。

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理解运算律,培养运算能力。

模型也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都是基本的数学模型。

从现实生活或者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是建立模型的出发点;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是建立模型的过程;求出模型的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是求解模型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