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何以用文言:炫技还是怀旧

合集下载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艺理论批评话语系统之建立——以《中国小说史略》为例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艺理论批评话语系统之建立——以《中国小说史略》为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 )1 K IN AI.()卜' SH ANDONti NORMAL I \ I \ ERSIT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64卷第3期(总第284期)2019 Vol.64 No.3( Serial No.284)鲁迅与中国现代文艺理论批评话语系统之建立----以《中国小说史略》为例**收稿日期:2019-01-26作者简介:王春宇(1977-),女,山东青岛人,上海大学文学院博七研究生王春宇(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对中国古代小说全面系统评价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虽系文言写成,但在 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批评中,却成功化用了西方的理论方法和文艺批评话语,使之与中国传统文论话语融为一体, 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话语系统构建的典范。

鲁迅对诸多小说的批评论断和对其理论问题的阐释不断被 后人引用和遵奉,成为建设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批评话语系统借鉴的必要资源。

因此,有必要从中国现代文艺理 论批评话语构建这一角度,通过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中国古代小说名著和一系列小说学问题的评价、论 述,梳理鲁迅文艺理论批评话语的特点,并以鲁迅在《儒林外史》的评价中所建构起的“讽刺理论”为例,阐述鲁 迅话语系统构建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鲁迅;文艺理论批评话语系统;《中国小说史略》;讽刺理论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973( 2019)03-0035-19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1)()1) : 10.16456/ki. 1001-5973.2019.03.004—、问题的提出中国古代有发达的文艺理论批评,不仅批评形式多样,而且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魅力 无穷的文艺理论批评话语系统 自西学东渐以来,西方文艺理论批评传入中国.形成了中西文论 碰撞交汇的局面当时的一代学人,如梁启超、王国维、鲁迅等,积极引进新理论、新方法、新词 语,鼓吹文学改良,重新解读、评估传统文学,努力推动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转型,出现了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鲁迅《摩罗诗力说》等新式文论。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缺陷探究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缺陷探究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缺陷探究赵旭【摘要】《中国小说史略》一直被视为集中体现鲁迅小说的史观之作,为学界所称道.但近年来也有学者指出《中国小说史略》存在着知识结构的不足,而且在研究方法上“切开了整体文学史,孤立地谈小说”,比较意识薄弱.针对这些论点进行探究,认为《中国小说史略》在知识结构上的确存在缺陷,但这主要是由文献和精力的不足所造成的,并非单纯的鲁迅本人的知识结构缺陷.而其规避中国小说的说唱传统,则是鲁迅从教学实际出发,并为撰写中国小说专史而有意为之的.【期刊名称】《平顶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0)003【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缺陷;知识结构;教学【作者】赵旭【作者单位】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42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一经问世便受到学界高度评价,如胡适在1928年6月5日作《〈白话文学史〉自序》认为:在小说的史料方面,我自己也颇有一点点贡献。

但最大的成绩自然是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这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裁甚精,断制也甚谨严,可以为我们研究文学史的人节省无数精力[1]。

蔡元培则认为《中国小说史略》“已打破了清儒轻视小说之习惯”[2],并在1936年鲁迅逝世后为其所做的挽联中特别提出“著作最严谨,岂徒中国小说史”。

郭沫若则认为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和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一样,“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

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3]160。

《中国小说史略》之后出现的小说史著作虽然不少,在资料占有和研究方法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却仍然未能超越其基本框架。

但近年来也有学者对其提出了批评,如台湾学者龚鹏程通过“重新研究鲁迅小说研究中的盲点”[4]356,认为《中国小说史略》在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缺陷。

这种观点的提出有助于更全面客观地对鲁迅小说史观进行审视和反思,并对当代中国小说史学科的理论构建产生有益的启示。

浅议《中国小说史略》之“略”

浅议《中国小说史略》之“略”

浅议《中国小说史略》之“略”作者:朱姗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2期[摘要]《中国小说史略》作为中国小说史研究的“第一块基石”,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在《中国小说史略》的题名中,“小说史”何以言“略”,是个极易被忽视的问题。

“小说史”之“略”,既与作者撰写全书的体例、结构有关,也与作者的叙述策略及学术理念、立场有关。

就《中国小说史略》而言,“略”至少包含三层信息:其一,“略”是作者教学的实际需要;其二,“略”是作者撰史的表述策略;其三,“略”是史家对史料和史实的精要提炼。

在小说被纳入中国文学史的过程中,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体现了文学史家的高超眼光,为后代学者撰述中国古代小说史提供了范式。

[关键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学术史;文学史;小说史[中图分类号]I1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2-0091-0420世纪20年代,任教北京大学的机缘,使鲁迅成为首批在大学课堂讲授中国古代小说史的学者之一。

作为鲁迅在北京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小说史的讲义整理稿,《中国小说史略》打破了“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序言》)[1]的局面,引导并影响了后世古代小说研究的进程。

《中国小说史略》长期以来受到学界重视,而对于《中国小说史略》的题名却极少引起学者关注。

“中国”“小说史”二词,明确全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并无疑义;而“略”字却含义深远。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序言》自称“此稿虽专史,亦粗略也”“则疏其大要,写印以赋同人。

”[1]那么,何谓“小说史”之“略”?“略”字背后蕴含了怎样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这是今人解读《中国小说史略》时极易忽略的问题。

《中国小说史略》之“略”,既与作者撰写全书的体例、结构有关,也与作者的叙述策略及学术理念、立场有关,“小说史”之“略”,包含了如下三层信息:其一,“略”是作者实际教学的需要;其二,“略”是作者精要的表述策略,其三,“略”是作者对史料和史实的精要提炼。

小说史略

小说史略

《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中国小说史略》用“记言则玄远泠隽,记行则高简瑰奇”来说明《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

下面就分点叙述《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

1.善于抓住人物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描绘《世说新语》内出场的人物有上百个,但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主角的语言、动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如“曹操捉刀”,反映出曹操猜忌的本性,为人谲诈和“宁可我负天下,决不令天下人负我”的性格。

再如“王蓝田忿食鸡子”的描写,将他急躁的个性活生生的呈现出来。

2.善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世说新语》受到魏晋流行的老庄哲学的影响,因此在用语上,语言虽然短小,可是仍善于借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

如谢安、孙绰等泛海的故事,当面对事情时孙绰等人是“色并遽”、“喧动不坐”,而谢安却是“貌闲意说,犹去不止”,用对比的手法来展现谢安临危不乱的气度。

3.情节具有戏剧性,曲折风趣《世说新语》中每则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读起来有如今日读的极短篇小说,故事有首尾及高潮迭起的情节,如温峤娶表妹为妻的故事,人物对话诙谐,内容极富戏剧性。

又如刘伶假借病酒,骗妻子为他准备好酒肉的故事,情节也是饶富趣味。

4.善于把记言与记事结合起来写如何将一件历史事件做最真实的呈现,又能让读者读起来不枯燥呢?《世说新语》便能将记言及记事巧妙的结合为一,如“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

”这句话是晋孝武帝深夜入园看见彗星后,举杯向星空祝酒所说的话,将他故做旷达的心态,表露无遗。

《聊斋志异》不同于志怪小说之处正在于蒲松龄在创作中所使用的技巧和方法,即与唐传奇的相似之处。

从创作目的上来说,唐传奇与《聊斋志异》都是有意而为小说。

可以说在创作中都融入了作者的虚构与想象。

在作品中,蒲松龄往往融入了主观色彩,加入了自己的情感。

如《叶生》篇,描写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知不偶,困于名场”。

这正是蒲松龄本人最真实的写照。

在作品中,蒲松龄将自己的沮丧与愤恨之情借助谈鬼说狐发泄出来。

对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的评价与探析

对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的评价与探析

对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的评价与探析背景介绍《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时讲稿的基础上增改完成的,这是他唯一一部长篇学术专著,代表了他的最高学术成就。

《中国小说史略》是第一本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小说史的书,书中的许多观点、概念被小说研究者们认同,不少开创性的见解为后学者们袭用。

鲁迅先生写这本书,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改变人们对小说的轻视态度,使人们了解古代小说的价值;二为了宣传社会批判思想,实现改良社会的目的。

《中国小说史略》共二十八篇,上起神话时期,下到清朝末年,完整讲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从写神到写人、从非自觉到自觉、从文言到白话的演变历程。

一、重要学者对《史略》的评价郭沫若认为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和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

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

建国后,学术界更是将《中国小说史略》奉为圭桌。

鲁迅之后出现的小说史著述不少,在资料占有上和研究方法上较之《中国小说史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体例和叙述上仍然未能超越其框架。

台湾学者龚鹏程的《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诠释个案研究——小说文学学科建立的精神史》,通过对《中国小说史略》的分析,重新研究鲁迅小说研究中的盲点,尤其对鲁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质询,认为其存在缺陷。

此观点的提出有助于对鲁迅小说史观进行更全面客观的审视和反思,并对当代中国小说史学科的理论构建产生有益的启示。

二、对《中国小说史略》的看法读完这本具有开山意义的著作,印象最深的一个就是鲁迅先生严谨的治学风格。

鲁迅先生将全书分为二十八章,从远古神话一直到清末谴责小说,对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过程做了第一次系统的梳理。

全书以中国传统目录学原则结构全书,在辑轶、校勘和考证辨伪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书中提到的一些佚失的小说也因此得以再现,如《志怪》、《述异记》、《幽明录》以及《语林》等等。

这不仅使《中国小说史略》的材料更加丰富,而且使论证辨伪也更有力度,也让我们后人有了不少捷径可走。

《中国小说史略》版本探析

《中国小说史略》版本探析

《中国小说史略》版本探析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最初的两个版本都是北京大学的线装本,1920年左右出版。

头一个版本是油印的,是用毛笔蘸了药水写在蜡纸上付印的,所以也可以称为写印本,书名《小说史大略》。

毛边纸印,十六开本,有周树人的署名,篇目只有十七篇,每页两面,由于是手写的,每页行数、每行字数都不等。

另一版本则是用四号铅字排印的,书名仍沿其旧,篇目增至二十六篇,正文每半页十二行,每行字数三十三字,两面为一页,共一百七十二页,用的是竹纸,四周有边线框,二十四开本。

这两个线装的本子一般又被称为“讲义本”,当时在学校里流传多,在社会上流传少。

到了1923、1924年北大新潮社发行了平装本上下两册的《中国小说史略》,篇目已增加到二十八篇,全书基本定型,正式走向了社会。

此后又合订成一本由北新书局出版,中间印行多次,并续有修订。

去年偶然到旧书店走走,突然获见一无作者署名的线装本《中国小说史》(见图2),看看篇目确定是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无疑,为北京女子师范学院的印本。

比起北大的《小说史大略》的开本要大,既宽又长。

真是书海无涯,我一向以为鲁迅先生的这本书只有两个线装本的概念,现在是打破了。

因而想到为什么一些弄版本的过来人常说,一旦涉足此道,便会无尽无休,以至再也拔不出腿来。

北京女子师范学院印的《中国小说史》,是我们见到的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第三个线装本。

版心上部印有书名,中间印有“国三”二字并页码。

“国三”当指国文系三年级的意思。

版心下部印有北京女子师范学院的名称。

正文每半页十三行,每行四十字,四周也有边线框,竹纸单面印,共一百四十二页。

无作者署名。

此本与北大的铅印线装本比较,每面多一行,每行多七个字,篇目多两篇。

我还不及查清它所据的究竟是新潮本还是北新本。

无疑的,这可以算作翻印的一种讲义本。

若要考察它的出版年月倒有一个线索,即本书后面附有《中国小说史参考》十二页,收了俞平伯先生的一篇论文《谈中国小说》。

如何客观对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从欧阳健先生《〈中国小说史略〉批判》谈起

如何客观对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从欧阳健先生《〈中国小说史略〉批判》谈起

如何客观对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从欧阳健先生《〈中国小说史略〉批判》谈起温庆新;朱啟迪【期刊名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7)003【摘要】欧阳健先生所著《〈中国小说史略〉批判》一书,本于"求真务实"之良知、"后来居上"之勇气及反思之意识,从鲁迅撰写《中国小说史略》前后之行状与时代背景、从"熟悉它所揭示的资料"、"领悟它所得出的论断"等视角入手,对《中国小说史略》之文献、观念、体例及评骘等方面予以客观而科学地分析,指正《中国小说史略》若干失当之处,所订甚精,于治小说史者多有裨益。

%The book Critics of 'A Survey of the Chinese Fictional History' by OUYANG Jian is oriented by seeking truth and practicality, the courage of overrunning the predecessors and reflection consciousness. It has objectively analyzed the literature, concepts, examples and comments in A Survey of the Chinese Fictional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writing environment, familiarizing materials used and revealed in the book, and understanding the judgments made by LU Xun. And it also has pointed out some mistakes and corrected them. His corrections are perfect and helpful for those who compile the novel history.【总页数】5页(P10-14)【作者】温庆新;朱啟迪【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791;金阳新区第一小学,贵阳55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1【相关文献】1.从《中国小说史略》看鲁迅先生的研究方法 [J], 王修杰2.求真务实,博大精深——读欧阳健《《中国小说史略》批判》 [J], 曲沐3.自抒新见,补苴罅漏: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研究的新创获——温庆新博士新著《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研究——以中国小说史学为视野》平议 [J], 朱仰东4.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以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为中心 [J], 赵宽熙5.论鲁迅的小说文体意识──从《中国小说史略》谈起 [J], 张向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读《中国小说史略》有感心烦气躁加上才疏学浅却难懂其中真正的精妙,对于他的作品只是抬起头远远的望着,敬仰着,却难以接近的感觉。

鲁迅小说已经让人苦思冥想方知其中内涵旨意,他编撰的《中国小说史》有一种让人敬仰却不敢攀登的敬畏。

初读时文言文式的表达,让人望而生畏,不知从何下手。

觉得行文枯涩,语言晦涩难懂,味同嚼蜡,让人难以靠近去拜读先人留下智慧的旷世之作,如果鲁迅先生的作品是落水三千,我都不想取一瓢饮。

如此的愚拙让人叹惜与见笑。

但却不甘因为我的不才与心浮失去和伟人共饮智慧的泉水,错过品尝知识的甘甜。

所以决定让文学的力量给我这样的人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转变,能够心平气和,稍安勿躁的心态去聆听鲁迅先生的真知灼见。

原来伟大的作品该是要一遍遍的品读就能发现枯燥乏味的背后是一个耀眼光芒的文学瑰宝。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可谓是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前无古人,后无可及。

小说作为当今最为盛行的文学体裁,从明清的繁盛到如今的规模,让人以为只有几百年的光景,但是从小说的渊源萌芽可以追溯到汉代神话与传说,感觉在遥远的时代就孕育了小说的种子,不得不佩服与古人的智慧。

但是我看了第一章节《史家对小说之著和论述》,发现原来最早有“小说”一词出于《庄子(外物》的“饰小说以干县令”,但是这只是文章中的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而且于我们今天所谓的小说相差甚远,不足作为小说的发源。

小说的地位在春秋时期,即使是百家争鸣思想开放的时代,小说家也难免幸逃冠以“九流之末”,因为小说家皆出于稗管,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

那个时代的小说家地位卑微,只不过是个讲野史和民间奇闻轶事的俗人,难以等大雅之堂。

且看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一言以蔽之,虽有优点又不足以成一家之言。

不为大丈夫君子所为,闾里小知者之所及,即使或一言可采,亦狂夫之议。

对于小说的偏见略见一斑,小说家长期处于一个不被认可,视为粗俗的尴尬局面。

对此我感到惋惜,但是想想如此不待见的小说到后来的兴盛与推崇,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取材于民间,采用的俚语,俗语写作,融入民风,给老百姓亲切之感,受到广大下层人民的喜爱,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自考最全保证通过】鲁迅研究精要知识点

【自考最全保证通过】鲁迅研究精要知识点

【自考最全保证通过】鲁迅研究精要知识点1.(史家)手法是鲁迅杂文创作常用的艺术手法。

2.鲁迅在南京求学时,主要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3.鲁迅认为“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儒林外史》)的主要特点。

4.在天物、思理、美化、神思等艺术美的要素中,鲁迅特别强调的是(思理)这一要素。

5.鲁迅认为,文学总是(环境)的产物。

6.(《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一部学术著作。

7.鲁迅指出,幽默应“(有倾于对社会的讽刺)”。

8.(《摩罗诗力说》)被认为是中国比较文学开创时期的杰出之作。

9.鲁迅一生共创作了(16)本杂文集。

10.在欧洲,从事鲁迅研究并有较大影响的是(普实克)。

注;史沫莱特、巴特勒特是美国人。

11.鲁迅小说的悲喜剧交融的特点,既表现了作家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透视力,同时也表现了他所一贯坚持的(为人生)的创作主张。

12.鲁迅的文学史研究著作,主要有(《汉文学史纲要》)。

13.鲁迅的叙事性散文集是( 朝花夕拾)。

14.在《呐喊》、《彷徨》中,鲁迅着重描写的是两类,即一类是农民和农村生活、另一类(是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命运)。

15.鲁迅认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6.主要收入“五四”时期“随感录”的杂文集是(《热风》)。

17.鲁迅的杂文向来有形象与逻辑相统一、(抒情与议论相统一)的特点。

18.鲁迅早期的翻译,曾受(严复)的影响。

19.在谈到文学翻译的信达不可兼得时,鲁迅早年主张(宁信而不达)。

20.鲁迅的抒情性散文集是(野草)。

21.鲁迅认为,(喜剧)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我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的《坟》。

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

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的《野草》。

22.收入鲁迅早期用文言文撰写最多的杂文集是(坟)23.在欧洲,从事鲁迅研究并有较大影响的是(普实克)。

24.1923年,茅盾,沈雁冰在《读〈呐喊〉》一文中,称读鲁迅的小说简直感到“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及其所涵之小说史观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及其所涵之小说史观

.1.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及其所涵之小說史觀國立中山大學碩一楊雅琄壹、文學史觀1概念之說明以形上學而言,文學批評2乃探討文學本身之作品,即「存在」;文學史則是記錄文學作品的轉變,為「存在的活動」;而文學理論研究文學作品的規則,也就是「存在和活動的原理」。

但近代的文學史著作,往往羅列作者生平及綜合各家評論3,只做文學批評和作家傳記的工作,缺乏對文學理論的體察。

此關鍵所在,即因人們無法釐清何謂「歷史」。

歷史,是人類過去活動的紀錄。

當我們用「符號」4去記錄「事件」5時,會受到「符號本性的限制」6。

故文字符號無法體現事件的發展,文字必須在時間的序列裡描述;所以當讀者閱讀文字的記錄時,就必然壓縮事件的發展過程;再經思考轉換之後,事件就有了因人而異的詮釋。

因此,歷史必定是建立在真1本文所指文學史觀乃根據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文學史專題討論課程王金凌老師所講授的內容歸納而成,因王金凌師的文學史觀並不同於其他現有一般的文學史觀,且仍未成書出版,故以上課所做筆記內容為依據。

文學史,有個別作品的歷史,文類史,文學通史三種。

本文以討論魯迅的小說史觀為內容。

2文學的活動包括了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廣義)兩部分,而廣義的文學批評,在角色分離了以後所從事的屬於人我批評的文學活動,又可分成文學批評(狹義)、文學理論、文學史三部份。

這裡的文學批評是指狹義的文學批評。

而文學批評的基本假定都在文學之外。

3如魯迅1932年致臺靜農的信中就稱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為「文學史資料長編」;另外馬幼垣《中國小說史集稿》(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6月)也曾對郭箴一、李輝英做過類似批評。

4基本的符號包括了:語言、文字、音樂、繪畫、舞蹈。

所以用各種符號記錄下過去的活動,都是歷史,如「八佾舞」、「清明河上圖」就都記錄了當時的活動。

5人類過去的活動,就是「事件」。

所謂事件的「現象」,是呈現在力量的交會。

當力量開始交會時,事件發生;當力量消退時,事件開始走向結束。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何以用文言:炫技还是怀旧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何以用文言:炫技还是怀旧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何以用文言:炫技还是怀旧“因为有人讲坏话说,现在的作家因为不会写古文,所以才写白话。

为了要使他们知道他也能写古文,便那样写了;加以古文还能写得简洁些。

”20世纪20年代中期,因五四新文化运动迅速崛起的白话文,已渐成文坛主流,但是一些从旧营垒里发出的夸饰文言同时贬低白话的论调,依旧不绝于耳。

对此,一向为推动白话文进程而大声疾呼并身体力行的鲁迅,给予严厉回击。

他指出:“古文已经死掉了;白话文还是改革道上的桥梁,因为人类还在进化。

”(《古书与白话》)又说:“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

”(《无声的中国》)他断言竭力提倡古文的《甲寅周刊》,“不过以此当作讣闻,公布文言文的气绝罢了”。

即使真将有文言白话之争,“我以为也该是争的终结,而非争的开头”(《答KS君》)。

令人颇有些不可思议的是,就在鲁迅称文言已经“死掉”、已经“气绝”,因而坚决反对复古逆流的同时,他自己精心结撰的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却偏偏使用了奄奄一息、气数殆尽的文言。

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悄然生成———是怎样的社会条件和心理因素促成鲁迅做出这样看似矛盾的选择?这当中又包含着何等的文化信息与学术意义?围绕这一问题,从《史略》问世迄今,不少学者作家乃至莘莘学子,曾发表过若干看法,但多系从不同历史背景出发所进行的文言白话孰优孰劣的工具性论争,而未能涉及其中的深层蕴含与根本旨趣。

近年来,陈平原、欧阳健两位文学史家,沿着不同的学术路径参与了《史略》何以用文言的研究,其开阔的视野、扎实的材料、辟透的分析和超卓的识见,最终使这一研究呈现出崭新的境界。

《史略》日译者增田涉在《鲁迅的印象》中写道,当年,他曾就《史略》为何要用古文请教过鲁迅,得到的答复是:“因为有人讲坏话说,现在的作家因为不会写古文,所以才写白话。

为了要使他们知道他也能写古文,便那样写了;加以古文还能写得简洁些。

”欧阳健恰是依据鲁迅的说法,从特定语境出发,对《史略》的选择文言,作了三方面的解析:第一,《史略》由鲁迅在北大等高校讲授中国小说史的讲义整理而成,其传播对象主要是高校师生以及学界人士,而大学从来就是势利之地,是讲究“出身”和功力的。

2021年江西师大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江西师大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江西师大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俺是一棵老柳李木生总觉有根,能往土里扎,不然怎么就叫木生?莫名地凡树都亲,哪怕在国外,又不用翻译,一下子就能与树熟知起来、情动起来、交流起来,流连忘返。

哪怕是一根斜临于水面的枯木,也会驻足寻思它的前生今世,怜惜得不行。

有些树,高大得仰视也不能尽观,就会围着树细细打量,仿佛面对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

还不能尽兴,又会俯下身子久久地看它贴在地上的树影。

哪怕是荒原上一株孤单的荆棘,低矮在脚踝处,照样能看出它无尽的好来,让心柔软得如融雪一般。

好多年前,在孔子的尼山,见过好多裸露着粗根的柏树,会担心大风或急雨时,吃力的根受不了,让树遭难。

至今,还会在梦里遇到它们,正一锹一锹地为它们培土。

我的前世或者就是一棵树。

如果是,会是一棵什么树呢?有朋友说我是棵岩柏。

想想,岩柏的孤独与岩柏的冷峭,我都不能达到。

自己思量,我就是一棵柳树吧,一棵长在荒野上的老柳。

柳有草性,多,还随和,有点土就能成活。

虽然还叫“杨柳”,其实哪有杨树的直捋与华美?白生生的杨树,还有巴掌大的叶,夏日里能在风里唱好多的歌。

柳树自知粗陋,放任着糙还黑的身子,也不管是道旁沟边,只是随形就势、不分正斜地生长。

实诚处世,倒不实憨,虽不能歌,却也自性自在地细语,窃窃地。

当然不会有凤栖凰居,倒是与老鸹麻雀打成一片,任由它们落脚,造窝,生儿育女。

其实柳树并不只是细语,中年以后,遇到强横的风,也会呜呜地叫着愤怒与悲伤。

不像杨树多在风和日丽时哗哗啦啦地唱赞歌。

童年的时光多是艰辛与苦楚,饥饿伴随着没头没尾的运动,有时会绝望到看不到一点出路。

稀薄的温暖与欢乐里,总会有柳树的影子。

穷日子最怕严冬,柳树通人性般年年干枯了一些枝条,被风摇落,再被村上的小小子小妮子抢到手,就成了灶下最好的烧柴。

我们这些冻得鼻涕老长的小小子,还会有一根或榆林或枣木的“把棍子”,瞄准了柳树上稍稍粗点的干被投掷,我们叫“投干棒”。

从文言小说《怀旧》看鲁迅的初声吟唱 - 副本

从文言小说《怀旧》看鲁迅的初声吟唱 - 副本

一曲《怀旧》哀不幸初声吟唱启天明-----------------从文言小说《怀旧》看鲁迅的初声吟唱摘要:鲁迅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

《怀旧》作为他最早的一篇小说,以其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真实地再现和反映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从此拉开了“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的序幕。

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和创新性,它借小说革新,呼唤着新小说的诞生,为革命思想启蒙作了有力的探索和实践。

从这个意义上讲,《怀旧》是从晚清进步的遣责小说通向五四文学革命,高扬反帝、反封建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之作,具有开启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言小说初声吟唱辛亥革命思想启蒙历史教训《怀旧》作于鲁迅归国次年(即辛亥年)冬,最初发表于1913年4月的《小说月刊》。

它是作者最早的一篇小说,也是唯一以文言文写就的作品。

小说以冷静的现实主义笔法,较为真实地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现实,有着独到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不过,这篇《怀旧》所受到的关注,相对于鲁迅其它的小说篇章,以及众多杂文而言,可谓鲜为人知,备受冷落。

作为中国新文化的先驱,鲁迅把文学看着改良社会、人生和斗争的武器。

其作品一开始便与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关注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对中国旧有封建陈腐思想和传统观念进行深刻的剖析与鞭挞,表现出浓重的民族忧患意识和进行社会变革的强烈要求。

“揭示痛苦,引起治疗的注意。

”作者把向民众进行革命启蒙思想教育,改造国民性、唤起同胞的觉醒作为其小说创作的宗旨。

他的这篇《怀旧》与后来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有着一种剪不断的血脉联系,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抑或艺术风格上,都体现了鲁迅小说的创作特色。

《呐喊》、《彷徨》的许多篇章在内容题材的构成,以及表现手法上,都可以从《怀旧》中找到渊源。

一一九一一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民国。

小说《怀旧》并没有盲目陶醉于这场革命的胜利喜悦之中,它通过描写辛亥革命风声在中国南方某偏僻小镇激起的微澜,反映出了那场资产阶级革命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势力这一历史事实。

鲁迅的小说,到底好看在哪里

鲁迅的小说,到底好看在哪里

鲁迅的小说,到底好看在哪里作者: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34期他是预言家、革命者;是手握钢枪的勇猛战士,也是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他更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迅哥儿”,他的轶事、照片甚至已经被解构成了一种幽默的符号,戳中了无数人的笑点。

但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复杂,让鲁迅距离我们远了一点儿。

所以,我们不妨先忽略掉各种光环,来思考一个小问题:“我们该如何认识鲁迅?”有句话形容被天赋眷顾的人:“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是有些人就生在罗马。

”但到了鲁迅这里,这句话应该改成:“有些人生在哪里,他出生的地方就叫做罗马。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就展露出了极高的天赋,这篇小说叫《怀旧》,是用文言文写的,借一个在乡村私塾里就读的9岁男孩的视角,写了辛亥革命在乡间不同人群之间引发的反应。

很多人都以为《狂人日记》(收录在《鲁迅文集》,右二)是鲁迅的第一篇小说,其实不是。

不过这也不奇怪,因为这篇发表于《狂人日记》7年前的小说,有一段时间连鲁迅自己都忘记了。

因为实在没有太在意这篇小说,所以鲁迅连名字都没有给它起,就搁置在了一边,还是弟弟周作人在兩年后发现了它,为其加上了题目与署名,寄给了《小说月报》。

鲁迅的小说,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读者应该都能举出不少的例子。

比如迄今为止,再也没有任何一位作家对于中国人的洞察和概括,能比鲁迅还要透彻犀利:假洋鬼子、阿Q精神、冷漠的看客、虚伪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沽名钓誉的文人……又或者,是鲁迅的作品里蕴含着厚重而广博的悲悯、“打破铁屋子”的革命精神、超越了时代的关怀,如长枪般尖锐,直插入骨的批判和嘲讽。

但你有没有觉得,这些似乎都是在“小说之上”东西,如果把这些意义都暂时忽略掉,作品本身值得一读再读吗?是的,在所有中国现当代小说家里,鲁迅的文笔绝对是战斗力最强的那一档。

极少的文字就能表现出极大的意境。

往往只用简单几句清晰而敏捷的描述,就书写出了其他作家可能连篇累牍才能表现出的内容。

作家余华说过一件事,自己上学时因为厌恶学校里对于鲁迅的刻板教学,一直不怎么读他的作品。

野鹤--中国小说史略

野鹤--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小说史略
半月余终将《中国小说史略》读完,此间颇费周章,懒惰之性甚浓,不弱将省时间耳。

鲁迅先生之于我,初,讨厌,在于文章语句不通,不知所云,然不得不读之。

以而至今,年长,遇些事,明些理,再观先生之文章,惊为天人。

古今骂先生之人大有,然不足以撼先生之位。

喜者,奉若至宝;恶者,谈之蔽缕。

小说,古之文学末者也。

《中国小说史略》根据鲁迅先生讲授的中国小说史授课讲义整理,但文中并不见先生行文样式,但要颇具文言功底,不然亦不知其所云。

书中内容较为详细的介绍“小说”发展各期特点,以例举证,符合“略史”。

然吾以为《中国小说史略》固然难得,亦有两点不足。

其一,结论较少。

文中更多呈现历朝小说介绍,举例详当,对小说的各版本也进行了比较,主偏“叙”。

其二,无“同性”小说。

“断袖龙阳”之风,古之盛行。

小说既已描绘世风,必当涉及。

然文中并未企及,无此类之叙述实属遗憾。

究其原因,想是“断袖龙阳”之好者必在少数,应者难以启齿,社会闭塞亦不被世人所容。

此类小说更为狭邪小说之末末,多为避讳。

今人之读无古人之偏,能接受不同观点。

然因时间、兴趣等因素,没有更多的精力去阅读古代小说,同时古代小说材料也并不完备,大部分遗失。

使现代人更是无法接触到古代小说。

这其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遗憾。

想大致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朋友推荐阅读《中国小说史略》,古代小说中的一些故事,现在读读也是蛮逗的。

2016/2/10
午后2点25分
大风。

高一下学期起始质量检测试题

高一下学期起始质量检测试题

实验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起始质量检测试题范围:必修三、必修四第二单元;分值:150分;时间是:150分;命题: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鲁迅历时十余年完成的?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是中国学术史上较早的古代小说专门史之一。

除了继承中国传统学术的校勘考证方法之外,?史略?还对西方近现代学术方法进展了有效借鉴。

②首先,鲁迅重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尝试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中国古代小说的某些现象。

对于?世说新语?,鲁迅认为“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正因为这样的社会环境,?世说新语?才会“成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关于宋传奇与唐传奇的不同,鲁迅认为前者“大抵托之古事,不敢及近〞,因为“宋好劝惩,摭实而泥,飞动之致,眇不可期,传奇命脉,至斯以绝〞。

正是由于宋朝较唐朝重理念,尚说教,好教训,所以宋传奇必然立论“高尚〞,强求劝诫,缺少世俗气和人情味,缺少唐传奇的生气和活力。

③其次,鲁迅重视核心概念的阐释。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中,他在考证的根底上率先说明了小说概念的内涵。

他认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概念到了唐传奇时才真正孕育成熟,“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表达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那么始有意为小说〞。

鲁迅认为唐传奇真正具备了小说“有意识地讲故事〞的特征,而且为了讲好故事,开场注重语言和修辞的“文辞华艳〞“叙述宛转〞等“主体性〞元素,并成为一种HY的文学文体。

④再次,鲁迅运用西方近代科学研究的归纳方法,对中国古代小说进展较为科学的分类并总结其特点。

对于魏晋六朝小说,鲁迅用“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进展分类;对宋代的短篇白话小说,用“话本〞和“拟话本〞予以命名;对明清小说,那么用“人情小说〞“神魔小说〞“挖苦小说〞“狭邪小说〞和“谴责小说〞分类。

2021年重庆市綦江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1年重庆市綦江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1年重庆市綦江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抗战十四年,修改有深意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

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扰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并要求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的“14年扰战”概念,主要是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至“七七事变”之前东北军民的六年抗战也包含在了“扰日战争”这一历史概念中。

这一修改可以说是对抗战问题认识的巨大进步,也更为符合历史事实。

“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

首先,中国抗战第一枪在1931年沈阳北大营就已经打响;第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1931年至1937年之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付出了大量牺牲。

在1931年至1937年间,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就在积极部署抵抗,9月19日还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在共产党领导下壮大成为东北抗日联军,发动广大民众参加抗战。

在此期间,国民党方面也有东北军余部继续进行对日抗战,还有十九路军参加的淞沪抗战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确立“14年抗战”,无疑有利于全面有效还原我国当年抗日战争的基本历史事实。

有助于消除此前人们在认识上的混乱,同时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

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

8年抗战不能将为民族而战的大量英烈包含在内,特别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流血牺牲,“南有杨靖宇,北有赵尚志”,世界闻名,特别是我们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这些不被算作抗战历史,是极大的不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何以用文言:炫技还是怀旧“因为有人讲坏话说,现在的作家因为不会写古文,所以才写白话。

为了要使他们知道他也能写古文,便那样写了;加以古文还能写得简洁些。

”20世纪20年代中期,因五四新文化运动迅速崛起的白话文,已渐成文坛主流,但是一些从旧营垒里发出的夸饰文言同时贬低白话的论调,依旧不绝于耳。

对此,一向为推动白话文进程而大声疾呼并身体力行的鲁迅,给予严厉回击。

他指出:“古文已经死掉了;白话文还是改革道上的桥梁,因为人类还在进化。

”(《古书与白话》)又说:“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

”(《无声的中国》)他断言竭力提倡古文的《甲寅周刊》,“不过以此当作讣闻,公布文言文的气绝罢了”。

即使真将有文言白话之争,“我以为也该是争的终结,而非争的开头”(《答KS君》)。

令人颇有些不可思议的是,就在鲁迅称文言已经“死掉”、已经“气绝”,因而坚决反对复古逆流的同时,他自己精心结撰的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却偏偏使用了奄奄一息、气数殆尽的文言。

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悄然生成———是怎样的社会条件和心理因素促成鲁迅做出这样看似矛盾的选择?这当中又包含着何等的文化信息与学术意义?围绕这一问题,从《史略》问世迄今,不少学者作家乃至莘莘学子,曾发表过若干看法,但多系从不同历史背景出发所进行的文言白话孰优孰劣的工具性论争,而未能涉及其中的深层蕴含与根本旨趣。

近年来,陈平原、欧阳健两位文学史家,沿着不同的学术路径参与了《史略》何以用文言的研究,其开阔的视野、扎实的材料、辟透的分析和超卓的识见,最终使这一研究呈现出崭新的境界。

《史略》日译者增田涉在《鲁迅的印象》中写道,当年,他曾就《史略》为何要用古文请教过鲁迅,得到的答复是:“因为有人讲坏话说,现在的作家因为不会写古文,所以才写白话。

为了要使他们知道他也能写古文,便那样写了;加以古文还能写得简洁些。

”欧阳健恰是依据鲁迅的说法,从特定语境出发,对《史略》的选择文言,作了三方面的解析:第一,《史略》由鲁迅在北大等高校讲授中国小说史的讲义整理而成,其传播对象主要是高校师生以及学界人士,而大学从来就是势利之地,是讲究“出身”和功力的。

鲁迅没有太多的学院背景,但古文修养深厚,选择漂亮的文言述学,带有炫技的意思,足以令侪辈和后生咋舌。

第二,复古派文人既然嘲讽新派学人,是写不了古文才写白话,那么鲁迅以精彩的文言写《史略》,便是对这种谬说的强力回击与有效拨正。

第三,胡适考证《红楼梦》、《水浒传》,撰写《论短篇小说》,勾勒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线索,用的都是白话,鲁迅用文言写《史略》,可谓另辟蹊径,正好显示自己治学非“用胡适之法”。

此外,欧阳健还深入《史略》文本,结合具体例证,分析和阐发了全书因使用文言所带来的多种优长,当然也包括某些缺陷(《〈中国小说史略〉批判·体例篇·文字辨》,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初版),从而在效果上肯定了鲁迅的主体追求。

显然,这样的阐发知人论世,有理有据,自有较高的说服力。

与欧阳健的紧扣语境,条分缕析有所不同,陈平原阐释《史略》的文言述学,更注重从鲁迅的精神走向与主体追求入手。

为此,他将《史略》的文言选择置之于鲁迅特有的创作观念、学术理想、文体意识、语言趣味、以及其怀疑立场与抵抗精神等多维视线之下,特别是将其与鲁迅笔下不时出现的文言写作、一贯主张的直译原则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分析与周密考察,进而揭示了鲁迅作为文体家在文学语言问题上的独特思路:“对应现实人生的…小说‟或…杂文‟,毫无疑问应该使用白话;至于谈论传统中国的…论文‟或…专著‟,以文言表述,或许更恰当些。

”而在这一思路的背后,则是鲁迅更为幽远的文化目光———用一种更讲究“体式”(论文、杂文)与“文体”(文言、白话)相协调,同时也更注重民族传统与现代意味相结合的语言实践,为社会剧变中的文学史写作乃至整个汉语表达,积累有效经验,探索可行之路(《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应当承认,这样的分析高屋建瓴而又见微知著,其中所指出的《史略》文言述学的核心旨趣和根本动因,不仅还原了一代文宗极为宝贵的精神遗产,而且对抵制和扭转今日文史学界已成病患的“洋八股”倾向,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

当然,陈平原、欧阳健对《史略》之所以用文言的阐发,似乎也有可以继续讨论之处。

这集中表现在他们都认为:鲁迅自己所说的《史略》选择文言的另一原因,即《史略·序言》所谓“又虑钞者之劳也,乃复缩为文言”的说法,恐怕不属实情。

理由是:当年老北大有教师课前提交讲义,校方统一印制发给学生的规定,教师本人无需为讲义印制而操心,因此,鲁迅“又虑钞者之劳”的说法有些无从谈起。

其中陈平原还指出:现存的小说史油印讲义,内容虽然相对粗略,但使用的仍是文言而非白话,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复缩为文言”,则容易让人误解为存在着更为繁复的白话底稿。

这里,两位学者的推理有些简单化了。

事实上,围绕《史略》(讲义本称之为《小说史大略》)讲义的书写与印制,至少有三个环节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斟酌:一、鲁迅1920年8月6日接北大聘书,同年12月24日开始授课。

这期间的4个多月是他备课的时间,且一定会有最初的讲义形成。

而这时的讲义因为要考虑新式课堂的要求,所以一般应当使用白话而非文言。

沿着这样的思路推理,鲁迅在油印讲义时,出于减少承印者工作量的考虑,将原来比较繁琐的白话缩为相对简约的文言,并非全无可能。

二、鲁迅的小说史课程在北大和北高师几乎同时开讲。

从鲁迅日记看,他的讲义稿最先寄往的不是北大,而是北高师,具体的邮寄时间是1921年1月21日。

这份讲义用的是白话还是文言?北高师是否先于北大油印了小说史讲义,我们不得而知。

而当年听过鲁迅小说史课程的荆有麟则另有说法:“先生当时所用讲义稿,根本不曾要各校印过。

是给先生出版的印刷所,依照了所排的版本样,用中国出产的水廉纸,单面印起来(水廉纸正面有亮光,背面粗糙)。

”(《鲁迅在北平教书》)所有这些当然不无矛盾与疑窦,但至少可以提醒我们,鲁迅小说史讲义的印制过程,多有模糊朦胧之处,并不是凭一条老北大校方代印讲义的规定,就可以否定鲁迅自己某些说法的。

三、限于当时的办学和印刷条件,北大为教师和学生印制讲义,也不是件毫无难度的事情,至少鲁迅小说史讲义的初期印制便颇费周折。

关于这点,曾在北大选修小说史课程并帮助鲁迅印过讲义的常维钧,留下了很具体的回忆(参见常维钧《回忆鲁迅先生》和马蹄疾《鲁迅与常维钧》)。

其中所披露的印制讲义所经历的麻烦和辛苦,是足以让鲁迅“又虑钞者之劳也,乃复缩为文言”的。

更何况这“复缩为文言”与增田涉转述鲁迅所谓“古文还能写得简洁些”的说法,自有一种内在的衔接和呼应。

陈平原、欧阳健围绕《史略》文言述学所作的阐发,大大拓展了该问题的研究空间与认识深度,不过却没有穷尽其全部意义。

在我看来,鲁迅之所以用文言写《史略》,除了以上自己所说和他人领略的原因之外,还有另外的驱力与寄托,这就是被鲁迅深埋于心底,但又几乎是无法消除的一种精神复调与文化纠结———尽管这些对于鲁迅而言,未必都有完全清醒和自觉的省察。

在《写在〈坟〉后面》中,鲁迅较多地谈到了文言与白话夹缝中的自己。

其中有云:“……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

”“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窃以为,这“中间物”的概念,正可以拿来诠释鲁迅身上存在的语言选择的两重性。

作为汉语发展变化的“中间物”,一方面,鲁迅深知自己的任务“是在有些警觉之后,喊出一种新声”,或“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

为此,他勉励青年“不必更在旧书里讨生活,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

”然而,另一方面,在心灵的纵深处,尤其是在潜意识里,鲁迅又无法从根本上清除曾经孕育了自己文化血脉、奠定了自己精神根基的古文言;相反,它像一种生命的底色或元气,不仅“耳濡目染,影响到所做的白话上”,而且潜移默化,无形中酿成了一种奇特记忆场景。

请看鲁迅文言小说《怀旧》里的文字:彼辈纳晚凉时,秃先生正教予属对,题曰:“红花。

”余对:“青桐。

”则挥曰:“平仄弗调。

”令退。

时予已九龄,不识平仄为何物,而秃先生亦不言,则姑退。

思久弗属,渐展掌拍吾股使发大声如扑蚊,冀秃先生知吾苦,而先生仍弗理;久之久之,始作摇曳声曰:“来。

”余健进。

便书绿草二字曰:“红平声,花平声,绿入声,草上声。

去矣。

”余弗遑听,跃而出。

秃先生复作摇曳声曰:“勿跳。

”余则弗跳而出。

多年之后,同样的场景又出现在鲁迅杂文《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之中: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

他却决不说坏处在那里,作文要怎样。

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

但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

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以算作“通”。

这两段文字一为描写,一为讲述,体式虽有区别,但内容却异曲同工:均把作家当年经历的私塾教育,表现得妙趣横生,暖意融融。

而这种妙趣和暖意分明透显出作家对文言的眷恋与深情———要知道,在某种意义上,私塾教育就是文言教育啊!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即可断定,鲁迅用文言写《史略》是包含了一些怀旧成分在内的,是他那一代人的“集体无意识”在外界多重诱发下的正常流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只是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这一点被匆匆赶路的现代人忽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