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系统
关于启用新版《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督察证》的公告

关于启用新版《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督察证》的公告佚名
【期刊名称】《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04(000)019
【摘要】为加强对行政执法督察证件的监督管理,规范政府行政执法监督行为,根据《广东省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和《广东省各级人民政府受理行政执法投诉办法》的规定,现就启用新版《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督察证》(下称《督察证》)事项公告如下:一、新版《督察证》自公告之日起启用,旧版《督察证》自2004年7月1日起停止使用。
【总页数】1页(P42-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1
【相关文献】
1.关于停止使用旧版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的公告 [J], ;
2.5月1日启用新版农业行政执法证 [J],
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启用省政府行政复议专用章和行政应诉专用章的公告粤府函[2020]319号 [J],
4.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公告(粤府[2021]8号) [J],
5.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启用新版行政执法证件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2.07•【字号】粤府办〔2023〕21号•【施行日期】2023.1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粤府办〔2023〕21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计划(2023—202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司法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2月7日广东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计划(2023—2025年)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我省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贯彻实施《行动计划》为抓手,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更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23年底,我省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普遍建立,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2024年底,行政执法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2025年底,《行动计划》部署的各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显著提高,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大幅上升。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等行政执法工作制度的通知-粤府办〔2021〕13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等行政执法工作制度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等行政执法工作制度的通知粤府办〔2021〕13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广东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广东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司法厅反映。
省司法厅要加强指导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和跟踪评估,重要情况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5月21日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公示的范围第三章公示管理第四章责任追究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文字记录第三章音像记录第四章责任追究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审核范围第三章审核规范第四章责任追究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执法公示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18号)等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执法公示工作。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主体,是指本省各级人民政府、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执法权的组织。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执法主体依法履行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等行政职责的行为。
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2.05.07•【字号】粤司办〔2022〕135号•【施行日期】2022.05.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正文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粤司办〔2022〕135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实施办法》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财政厅2022年5月7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配发范围第三章配发种类及标准第四章配发管理和监督第五章责任追究第六章附则广东省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推进规范文明执法,根据财政部、司法部《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农业、文化市场、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适用本办法。
在更大范围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的,其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省司法厅、省财政厅在省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省级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本领域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司法行政、财政部门负责本地区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配发制式服装和标志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纳入本级预算管理,列入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部门预算。
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要提前做好供应配发计划,严格按照实际执法人数、标准额度和指导价格等编制经费预算。
第五条制式服装和标志的采购,原则上由省级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执行政府采购政策。
国家部委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条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配发范围、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在预算定额标准以内配发制式服装和标志。
广东省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粤司〔2019〕20号-2019年1月9日

广东省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粤司〔2019〕20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有关单位: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要求,为了适应“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加强行政执法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行政执法中的基础性、支撑性、服务性作用,现将《广东省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单位,请予执行。
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档案局2019年1月9日广东省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行政执法中的基础性、支撑性、服务性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广东省档案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执法档案的形成与收集、整理与归档及其他管理工作。
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部委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执法主体依法履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登记、行政裁决、行政检查等行政职责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档案,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在实施行政执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反映执法活动情况、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行政执法文书、证据等历史记录,包括通过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形成的行政执法电子档案。
第三条县级以上档案主管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对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各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制度,负责本单位行政执法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将行政执法活动纳入行政执法信息化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逐步实现行政执法案件网上办理、行政执法档案存量数字化和增量电子化管理。
广东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信息系统手机安卓版App使用手册资料

广东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信息系统手机安卓版App使用手册广州通易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5月21日1.手机app登录在wifi或GPRS打开的情况下,打开手机app,输入账号密码即可登录手机app。
如图1。
2.手机App说明移动智能终端子系统APP应用程序,支持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移动智能终端安装完应用程序后,便可以使用“终端定位传送”、“历史违章查询”、“疑似非营黑名单查询”、“信息提醒”等功能。
如图2。
图1 图2辆3.1.黑名单车辆功能介绍执法人员可以对执法过程中,需要全局注意监管的对象录入黑名单,执法人员可以使用android智能终端的APP,实时查看黑名单。
3.2.添加黑名单车辆通过执法系统添加黑名单。
如图3。
○1登录系统后,打开黑名单车辆管理。
○2点击“添加”按钮,填写黑名单车辆信息。
3.3.查询黑名单车辆○1打开手机菜单键,点击“位置上传开启”,如图4。
○2位置上传开启后,黑名单车辆的信息就会同步到手机上,点击相应的车辆就可以看到登记的信息。
如图5。
图3 图4 图5位置用于查询旅游包车、客运班车、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实时位置(简称:两客一危)。
○1输入上述车辆的车牌号码,点击查询。
○2可以查询车辆的实时位置及运政信息。
5.查看推送消息○1外勤执法员开启手机app开启位置上传,如图4。
○2领导或高度人员通过执法系统,向外勤执法员发送调度信息,如图7。
○3外勤执法员打开“查看推送信息”查看调度信息,如图8。
图6图7 图86.案件辅助功能案件辅助功能包括了运政案件录入,路政案件录入,违章历史查询,从业人员查询,经营业户查询,经营车辆查询,港口企业许可证查询,水运企业许可证查询,船舶营业证查询。
为一线执法人员提供运政信息核查。
如图9。
6.1.登记道路运政案件用于录入道路政案件。
录入基础信息后,保存为案件即可,如图10。
图9图106.2.登记公路运政案件用于录入道路政案件。
录入基础信息后,保存为案件即可,如图11。
广东省《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doc

广东省《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发文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号: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5号发布日期:1997-6-9执行日期:1997-7-1生效日期:1900-1-1第一条为加强对行政执法证件的监督、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证行政执法机构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政执法证》是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行政执法的行政机关、法定授权组织或者行政委托组织以及行政执法队伍(以下统称行政执法机构)的执法人员从事行政执法的身份证明。
第三条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机构的执法人员申领《行政执法证》的,适用本办法。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执法证件的名称、核发机关作出统一规定的,从其规定;由持证机关统一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其印制、申领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行政执法人员只在其管辖的地域、执法时间以及职责范围内从事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执法时,应当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对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的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被管理人有权拒绝。
第五条《行政执法证》由省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加盖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件专用章。
第六条广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本省《行政执法证》的核发和对《行政执法证》发放、使用的监督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本辖区《行政执法证》发放工作的协调和监督。
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负责本部门《行政执法证》的申领、下发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申领《行政执法证》的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在编的行政执法人员,并能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部门的业务知识;(三)秉公执法,不谋私利,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四)自觉接受执法监督和群众监督。
行政执法人员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行政复议条例》等法律、法规培训考试,经考核合格,方能申领《行政执法证》。
广东省《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

广东省《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以下简称《行政执法证》)的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执法机构的行政执法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应当持有《行政执法证》或者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执法证件。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机构是指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依法受委托实施行政执法的组织。
第三条《行政执法证》的申领、核发、制作、使用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行政执法证》由省人民政府统一制发,加盖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件专用章;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行政执法证》的核发及使用的监督工作。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行政执法证》的审核及使用的监督工作。
行政执法机构负责本机构《行政执法证》的申领、下发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行政执法证》应当载明以下信息:(一)证件编号;(二)持证人的照片等基本信息及所属行政执法机构名称;(三)执法区域;(四)证件有效期;(五)执法权来源。
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确定《行政执法证》的版式,并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申领《行政执法证》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属于所在行政执法机构的在编在职人员;(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三)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四)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执法业务,经综合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考试合格。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统一核定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内容、方式、标准,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变更及时调整。
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实行网上统一考试。
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组织省人民政府及省人民政府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机构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法律知识考试;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行政执法机构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法律知识考试。
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培训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组织;行政执法人员专业知识培训考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管理系统

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管理系统
新用户申请审批表
报省法制办(单位盖章)年月日
单位联系人:职务:联系电话:
省
法
制
办
批
准
意
见
填表说明:
1、单位名称需填写法定行政主体,单位性质分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组
织和授权组织,职权来源分为依职权、依授权、依委托;有多个被委托单位的,需增加被委托表格栏逐一填写,并提供委托书和word电子文档。
2、法律依据需填写某某法律(法规)某条某款,无需提供法律文本;三定方案
需填写文件名与文件号,并提供纸质文本和word电子文档,纸质文本为复印件的需加盖单位公章(含被委托单位三定方案)。
3、各级法制机构需认真核准申报单位性质、职权来源、法律依据与准予办证人
数,仔细校对各类纸质文本与word电子文档的一致性;准予办证人数不得大于执法岗位数,执法岗位数不得大于本单位编制人数。
4、该申请表格与各种纸质文本一式两份,一份报省法制办审批,一份各级地市
法制机构存档。
执法类别编码对应表(表四)。
行政执法证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7
办证申请——在步骤3对所发申请进行批准通过操作
进入菜单路径:执法证管理—>办证申请—>步骤3批准通过
查询待批准通过的申请人员列表
退回按钮——根据单位领导批复,对单个人——剩余的人员被统一提交到下一审核单位。
各单位初始化的登录密码统一为“123456”,各单位用户第一次登录后,需要先行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3
系统首页介绍
系统的功能菜单体系共分三层次
消息管理功能
回到首页功能
修改用户信息功能(用户在此修改登录密码)
点击问号打开网页版用户手册功能
点击叹号注销,退出系统
待审事项提醒
过期警告提醒
退回警告提醒
4
进行常用配置管理
行政执法证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序号
要 点 描 述
1
访问行政执法证管理系统登录界面
进入省法制办门户网站:
首页右侧导航栏点击“行政执法证管理系统”入口
打开IE浏览器输入地址:http://210.76.65.114/gdlcsp
可登录培训测试服务器进行练习:http://210.76.65.114:8080/gdlcsp
请注意此培训测试系统地址与正式环境地址的区别
用户名:湛江市赤坎区执法单位测试(其中,用户名为湛江市霞山区执法单位测试、遂溪县执法单位测试、吴川市执法单位测试等各县(市、区)执法单位测试都可以登陆) 密码统一为:123456
2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正式环境用户名为各使用单位的单位名称:如“湛江市法制局”等
常用承办人(含职务)新增、删除
常用批准人(含职务)新增、删除
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报告

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报告行政执法监督指的是负有监督职责的国家机关对行政执法主体实施行政执法行为,是否符合行政法律规范进行监察与督促,并且对违法行为予以纠正的活动。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几篇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报告,一起看一下吧!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报告篇1根据县政府办、县监察局《关于开展行政执法行为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立即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该文件精神,并组织力量对全局政执法行为情况进行了自查。
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工作部署到位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效能,规范执法行为是建设“法治工商”,树立工商执法形象的重要体现。
为此,我局领导组织召开专项工作会,就开展行政执法行为专项检查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
一是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法制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各股所室队负责人为成员的行政执法行为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职能股所具体抓落实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要求各办案单位及执法人员强化“胸中有大局,执法讲政治”的意识,端正执法动机,增强政治敏感性,严格按照文件要求逐项对照开展自查,并以此次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我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执法水平。
二、对照清查内容、全面开展自查我局以“执法主体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执法方式规范”等为内容,从行政处罚行为规范、行政许可行为规范、行政强制措施规范、规范性文件制定规范等方面全面展开逐项进行了自查。
一是在规范执法主体资格方面。
我局以新申领执法证为契机,重新审查执法人员执法证,严禁未取得执法证的人员上岗执法,目前全局19名执法人员,全部具备执法资格。
同时,按照年初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行政执法,尤其是行政指导、行政调解方面的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执法技能。
二是在规范执法程序方面。
我局将行政执法程序中的各个环节和执法岗位职权责任明细化,绘制了行政执法流程图、行政许可流程图、受理投诉流程图等三个方面的执法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在服务大厅上墙公示。
执法人员资格规章制度

执法人员资格规章制度〈div style='padding:10px 5px 0px 20px;margin:10px 0px 0px —15px;'1。
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2。
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3。
揭阳市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规章制度4。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1、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第一条、市商务局依法为履行行政执法主体职责,应申报取得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第二条、履行商务行政执法义务的工作人员应依法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
没有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件的,一律不得从事行政执法活动。
第三条、本局要适时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并定期参加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年审工作。
第四条、新进、换岗、轮岗人员,要从事行政执法工作,须先参加学习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依照有关程序申请领取行政执法证件,方可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第五条、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直至申报法制行政主管部门吊销行政执法证件。
1、不依法履行职责,玩忽职守的;2、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3、越权执法,造成严重后果的;4、违反法定程序,给被管理人造成损失的;5、将行政执法证件交给其他人使用的;6、仪容不整,酒后执法,造成不良影响的;7、持未经年审或未能通过年审的证件进行行政执法活动的.第六条、本制度与上级相关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按上级机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本制度由政策法规科负责组织落实。
第八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一、为不断提高行政执法队伍执法水平,严格对执法人员的管理,依据有关规定,制定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是指为适行行政执法职能的要求,对行政执法人员上岗资格进行审查和考.三、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基本条件是: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遵纪守法。
2、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和同等文化程度,除合同制工人以外的在编在岗人员。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30•【字号】东府办[2009]96号•【施行日期】2009.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通知(东府办〔2009〕9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九年六月三十日东莞市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我市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法定授权组织、依法接受委托的组织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证件,是指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统一颁发的,在本市指定行政区域内使用的《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以下简称《行政执法证》)。
第三条市属各行政执法单位申领、换领(补办)《行政执法证》由市政府法制局审核后统一向省政府法制办申请办理;实施委托执法的,委托单位负责把受委托单位行政执法人员的办证资料报送市政府法制局审核。
实行垂直领导的本市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执法证》可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统一向省政府法制办申请办理,其证件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应接受市政府法制局的监督。
第四条各行政执法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对本单位执法人员的持证情况建立档案。
第二章《行政执法证》申领与资格审查第五条申领《行政执法证》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属于行政机关、法定授权组织或者依法接受委托的组织的行政或者事业编制的在编人员,并能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二)必须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部门业务知识;(三)具有高中毕业以上的文化程度;(四)已参加市政府法制局组织的法律培训并考试合格。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结果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结果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3.02.28•【字号】粤市监规字〔2023〕3号•【施行日期】2023.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结果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粤市监规字〔2023〕3号各地级以上市市场监管局,省市场监管局各处室、派出机构、直属单位:《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结果信息公开办法》已经省市场监管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2月28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结果信息公开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局)行政执法结果信息公开,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依据《行政处罚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规定》《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行政机关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局行政执法结果信息公开工作。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是指省局依法履行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行政职责的行为。
第三条公开行政执法结果信息应当遵循主动、全面、准确、及时、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省局实施行政执法的业务机构、派出机构应当按照“谁执法谁公示”的要求,公示行政执法结果信息。
省局委托实施行政执法的,由受委托的行政执法主体负责录入行政执法结果信息。
第五条行政执法结果信息除应当在广东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公开外,还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公开:(一)省局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二)省局办公场所设置的公示栏或者电子显示屏;(三)国家、省级开发建设的行政执法业务数据公示系统。
广东省行政执法证办理指南

广东省《行政执法证》办理指南一、行政执法人员实行持证上岗,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或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执法证件。
二、《行政执法证》由省人民政府统一制发,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核发和对《行政执法证》发放、使用的监督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法制机构负责本辖区《行政执法证》申领、发放和日常管理监督。
三、申领《行政执法证》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在编的行政执法人员,并能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部门的业务知识;(三)秉公执法,不谋私利,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四)自觉接受执法监督和群众监督;(五)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六)经过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培训考核合格。
四、申领、换发《行政执法证》应提交以下材料:(一)单位出具申领、换发《行政执法证》的函;(二)行政执法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岗位、姓名、性别、职务、文化程度、出生年月)及执法依据并报送纸质文本和用EXCEL输入的电子文本各1份;(三)《数码相片采集表》的电子文本;(四)单位的“三定规定”复印件;(五)执法人员的学历证明及按规定参加法律、法规和规章培训合格的证明;(六)被委托执法的单位还应提供委托执法的《委托书》;(七)对换证、遗失补办的,要附上旧执法证,或在当地报刊刊登遗失声明的资料。
五、申领、换发《行政执法证》程序:(一)市直行政执法部门直接向市法制局提出申领、核发,由市法制局审核同意后,向省人民政府申领、核发;(二)县(市、区)行政执法部门向本级政府法制机构提出申请,由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初审后报市法制局审核,市法制局审核同意后,向省人民政府申领、核发;(三)市法制局在收到省人民政府核发的《行政执法证》后3个工作日发还给申领单位。
六、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暂扣或注销其行政执法证件:(一)不依法履行职责,玩忽职守的;(二)滥用职权,越权执法,徇私舞弊的;(三)违反法定程序的;(四)将行政执法证件交给其他人使用的;(五)持未经审核或未能通过审核的行政执法证件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
执法证管理指引

第四部分组织实施执法责任制一、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职能、职权和依据的界定和公告(一)法制机构职责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制机构负责组织各业务部门对本级工商机关依法实施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行政执法权限和依据进行逐项清理。
清理结果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准后公告。
(二)主要依据1.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3.《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
(三)工作规范1.办理程序。
(1)拟定清理工作方案,明确清理重点、要求和办理期限等,报分管局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2)各业务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分工,按照要求对由本部门负责实施的执法权限和依据进行清理;对清理对象有争议的,由法规部门指定业务部门办理或者直接办理。
(3)对各业务部门提交的清理结果进行审核,报局领导审批。
(4)将清理结果发文报本级人民政府核准公告;对经人民政府核准后的清理结果应按照政务公开的程序和要求,交由办机关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部门负责予以公开。
2.办理要求。
清理结果按照以下表格形式上报和公告:(1)《行政执法职权依据一览表》(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部门规章、地方法规、政府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类别,列出执法依据名称、颁布机关及施行时间);(2)《行政处罚一览表》(列出“行政违法行为”及其对应的“处罚种类”和“依据”(包括印发机关、时间、条款项内容,下同)项目);(3)《行政许可一览表》(列出“许可项目”、“办理时限和依据”和“依据”项目)(4)《行政征收一览表》(列出“征收项目”、“征收标准”和“依据”项目);(5)《行政强制一览表》(列出“行政强制措施及对象”和“依据”和“批准人”项目);(6)《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列出“行政行为项目”和“依据”,主要包括行政备案和行政认定等其他行政行为)。
(四)注意事项1.在审核时要注意各业务部门的清理结果是否有重复、矛盾和遗漏之处;2.清理结果应实行动态管理。
行政执法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v0.6

目录目录 (2)1 系统描述 (3)1.1 系统概述 (3)1.2 访问配置 (3)1.3 问题反馈 (3)2 操作说明 (3)2.1 系统登录 (3)2.1.1 功能综述 (4)2.2 首页 (4)2.2.1 个人工作台 (4)2.2.2 功能综述 (5)2.3 测绘机构管理 (10)2.3.1 测绘机构登记 (10)2.3.2 测绘机构查询 (14)2.4 执法证管理 (16)2.4.1 执法单位管理 (16)2.4.2 执法人员管理 (24)2.4.3 执法证申请管理 (29)2.4.4 执法证注册管理 (50)2.4.5 执法证补发管理 (71)2.4.6 执法证注销管理 (92)2.4.7 执法证吊销管理 (112)2.4.8 执法证制作管理 (133)2.5 信息平台 (137)2.5.1 通知公告 (137)2.5.2 留言咨询 (141)2.6 统计查询 (143)2.6.1 执法单位查询统计 (143)2.6.2 执法人员查询统计 (145)2.6.3 执法证查询统计 (147)2.7 系统管理 (150)2.7.1 管理单位维护 (150)2.7.2 管理人员维护 (156)2.7.3 基础信息维护 (167)2.7.4 日志查询 (177)1系统描述1.1系统概述《行政执法管理系统》可以将国家、省、市、县四级行政执法基础信息形成互联互通的数据库,并随时对其中相关要素进行汇集、存储、统计、分析等。
通过该系统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以及法律法规建设的基本状况,还可以在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对案件办理程序的监督。
运用该系统,可以使测绘地理信息行政执法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能够有效提高测绘地理信息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对测绘地理信息行政执法工作的内外监督,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测绘地理信息行政执法工作效率。
1.2访问配置访问本系统需要个人工作电脑能访问互联网,IE浏览器在IE7.0及以上版本。
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2009年修订)

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2009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9.07.30•【字号】•【施行日期】2009.10.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1999年11月27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09年7月30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指依法确认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明确行政执法职责、实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等规范、监督行政执法活动的制度。
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主体,是指本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和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执法权的组织。
本条例所称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执法主体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给付、行政检查等行政行为。
第三条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
省人民政府领导全省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工作,市、县(区)人民政府领导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工作。
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依法指导和监督下级人民政府相应部门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工作。
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部门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工作,由其上级部门领导,并受同级人民政府的监督。
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行政监察权。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实施本条例的具体工作;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承担本部门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应当遵循职权法定、权责明确、公开公正、奖惩分明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建立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广东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

《广东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
第一章总则
一、评查依据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评查标准
案卷评查标准分为合法性标准和规范性标准。
1.合法性标准是行政执法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
2.规范性标准是卷内文书的基本要素是否齐备、填写是否规范的标准。
三、评分办法
1.合法性标准不设具体分数。
不符合其中任何一项标准内容的,该案卷为不合格案卷。
2.规范性标准采用百分制的评分方法。
根据文书种类等确定评查类别,并逐项记分。
规范性标准得分=100×参与评查类别得分之和/参与评查类别标准分之和。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