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系统——路政、运政、海事
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海事航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系统设计解决方案(一)系统开发商:成都世帆科技有限公司1、项目概述1.1、执法现状目前全市全县的交通行政执法,执法管理水平虽然进行一些提升,但仍然处于较相对较低的位置,主要表现为以下现状:(1)办案效率仍然低下,一份完整卷宗至少需要3小时左右完成。
如出现错误,修订装订时间更长。
人工签字盖章,手工案卷送达时间长,基本上都需要1天左右,群众办事有时候要等几个小时,很多时候甚至要等一两天,部门流转不方便,领导审阅不方便,盖章时间长,相关人员为了上报文书、文书盖章,每天要来回奔波,整体算下来,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精力、交通成本。
(2)案卷文书不规范,手工填写容易描述不准确,书写不规范甚至错误,图案制作粗糙,甚至引用法律法规条款不准确,有些时候还事后手工篡改。
有的案卷是盖章后空白文书放到一线办案人员,如流失到社会,风险很大。
无法查询违法记录历史信息,自由裁量不准确。
人工处理没有流程点记录,如果没有在卷宗留下记录,很多重要信息将无法保存。
虽然有些单位已经可以使用word来制作文书,但是采用传统的word文字替换办法,这就完全可能出现道路信息、人员信息、时间信息、车辆信息、违法事实替换不完整,一套案卷瑕疵很多,完全经不起推敲、检查。
(3)办案流程不规范,因为大部分时间,执法单位领导都不在办公室,所以目前全市的案件都是一线办案人员把整个案子办完后,再让领导签字。
所以即便是前面办的案件不规范、处罚不适当、自由裁量不适当,单位领导也只有默认认可。
由于卷宗是人工送达,由于时间,人员,签章各方面原因,很多卷宗走了非正常流程,风险很高。
(4)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如果要达到完整的、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则需要引入安全隐患排查闭环管理模式,至少要做到排查、整改、复核、销号四个环节。
但实际上目前的排查大部分只能做到前面两个环节,那么这就会造成安全排查有被遗漏的,或者未跟踪后续整改后,造成整改不到位不彻底,如果一旦因安全隐患造成交通安全事故,执法单位是无法推卸责任的。
智慧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平台总体建设方案
智慧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平台是智慧交通运输的重要 组成部分,能够实现对交通运输的全面监管和规范 执法。
建设目标
实现对交通运输领域的 全面监管,及时发现和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 和堵车等情况。
06
总体规划与未来发展
总体规划
01 02
建设目标
构建一个集信息共享、监管、执法和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交通 运输综合执法平台,提升交通运输管理和执法水平,实现高效、公正、 公开的交通运输管理。
建设内容
包括基础硬件设施建设、软件开发与集成、数据共享与交换、业务应用 系统开发等。
03
建设步骤
分为前期准备、方案设计、建设实施、测试与验收等阶段。
考虑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合理的权限管理、数据加 密、防火墙等安全策略。
实施步骤
需求分析
深入了解业务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 非功能需求。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技术实施方案。
系统开发
按照方案设计,进行系统开发,包括数据库建立 、前后端界面和接口开发等。
系统测试
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智慧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平台 总体建设方案
汇报人:xxx
2023-12-07
目
CONTENCT
录
• 建设背景与目标 • 建设内容与功能 • 技术方案与实施 • 安全保障措施 • 效益评估与风险控制 • 总体规划与未来发展
01
建设背景与目标
建设背景
当前交通运输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如违法违规行为 、监管不到位、效率低下等,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治 理。
基本版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3.2 整合资源 应用共享
2、全省任意车辆、业户、人员的电子档案是数据共享的
从业人员
营运车辆 经营业户 本 省 运 政 数 据 全 国 运 政 数 据
从业人员
营运车辆 经营业户
支持 查询
全国运政数据
道路运政管理系统
支持 访问
多种终端
3.2 整合资源 应用共享
3、人车户档案共享
从业人员 经营业户 营运车辆 列表
互联网
安全边界
运政专网
VPDN
运政系统
移动办公
2.6 系统关系图
统一的内网门户入口
PORTAL
模块化系统插件
运政管理 信息系统
从业人员 管理
安全监管 系统
统一的基础架构
工作流 引擎
权限 管理
单点 登录
报表 引擎
消息 管理
数据 交换
2.7 系统部署图
优点: 1、全省业务协同
2、维护管理便利
3、可扩展性好
交通运输部
运政 数据 联网 联控 数据
交通部414、 415、697、
809标准
数 据 资 源 体 系
道路运输业务 体系
政 府
公 众
企 业
应 用 系 统 体 系
国道条、
省道条、规
范性文件
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安全运维体系
3.1 顶层设计 统筹规划
依据交通运输部2014年9
月19日正式印发《道路运输管
基本版等,免费提供各地 使用。
主要内容
1
2 3
建设背景 建设方案 系统特点 3 系统功能介绍
4
2.1 建设思路
整体规划、统一接入
重在主体、兼顾个体
交通运输系统基层行政执法行动方案
交通运输系统基层行政执法行动方案交通运输系统基层行政执法是确保交通秩序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为了提高基层行政执法的效果和效率,特提出以下行动方案。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1. 完善人员选拔机制,组建专业化执法队伍。
建立合理的选拔标准和考核制度,选拔具备专业知识和执法素质的人员参与基层行政执法工作。
2. 实施培训计划,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
定期组织交通法规、手册和技术培训,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
3. 加强队伍管理,激发人员积极性。
建立健全评价制度,综合考核执法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业绩,及时进行奖惩,激发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优化执法手段和工具1. 提升执法设备的科技含量。
加大投入,引进先进的监控设备和仪器,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
2. 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提升执法水平。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交通违法信息管理系统和智能巡查系统,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执法效果。
3.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动合作。
与公安、城管、环保等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共同开展执法行动,提高执法效率和整合资源。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交通法律意识。
通过微博、微信、电视和报纸等多种形式,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2.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行为规范。
定期组织交通规则宣传教育活动,向驾驶员和行人普及交通规则,引导公众养成文明交通习惯。
3. 建立健全法治环境,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加强对交通法规的研究和修订工作,改进执法标准和程序,提高执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四、加强检查和监督机制1. 设立行政执法检查和监督部门。
建立独立的行政执法监察机构,对基层行政执法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执法行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开展定期自查和互查工作。
组织成立专门的执法检查组,对各地的执法行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举报制度,鼓励公众对不法行为进行举报,及时处理和反馈。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前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部省共建、联网运行的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
本工程将按照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执法队伍管理、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和执法服务为主线,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
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确建设容和建设要求,确保系统建设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集约性,按照《“十三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交办法〔2016〕118号)确定的总体框架,制定本指南。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需的数据元、数据交换、服务接口、设备技术要求等标准规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
目录第一章总体要求 0一、建设目标 0二、建设原则 0三、建设任务 (1)第二章系统架构 (3)一、业务架构 (3)二、数据架构 (3)三、应用架构 (5)四、技术架构 (6)五、系统布局 (8)第三章建设容和系统功能 (11)一、部级系统工程 (11)二、省级系统工程 (14)第四章信息资源 (21)一、数据中心 (21)二、信息容 (21)三、信息采集 (22)四、信息共享 (23)第五章基础条件 (33)一、通信网络 (33)二、软硬件平台 (33)三、安全系统 (36)四、配套场所 (37)第六章标准规 (38)一、标准体系 (38)二、标准管理 (40)三、参考依据 (41)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 (42)一、建设管理 (42)二、需求管理 (42)三、运维管理 (42)第一章总体要求一、建设目标通过组织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以部省两级数据中心和信息交换平台为核心,覆盖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海事行政、质量安全监督、综合执法等执法门类的协同执法与联网监管体系,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能便捷的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实现执法队伍管理规化、执法办案智能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同化、监督管理精细化、执法服务优质化。
综合执法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
综合执法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综合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法执行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并协同其他部门及社会组织合力治理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公共秩序混乱等问题的综合治理行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执法信息化系统已成为各级行政机关加强综合执法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综合执法信息化系统意义1.提高执法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了执法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和执法质量,有效保障了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2. 提高工作效能:系统化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应用提高了数据和资源的共享、整合和比对能力,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信息的精准分析,帮助决策工作得到更科学、更合理的支持。
3. 提升服务水平:信息化手段可以帮助行政机关实现业务规范、科学化、证据化,进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保障公共安全和群众健康等环节上,系统化手段可以精准预警,并快速处置,提高了服务质量。
4.减轻执法人员负压:信息化系统可以解决大量数据的管理问题,归纳分析执法信息,降低工作中的复杂度,使执法人员平常工作更加简单、方便,大大减轻了执法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劳动强度。
二、综合执法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技术实现1. 构成:综合执法信息化系统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综合执法管理平台、智能采集设备、信息化平台。
2. 技术实现:系统技术实现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查询和数据服务等七个方面。
三、综合执法信息化系统的关键技术1.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通过视频监控、GPS定位、自动警报等技术,实现对公共安全、环境污染等综合执法的采集、处理、传送等工作,提高执法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2.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综合执法信息化系统能够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对大量执法信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从而消化执法机关遇到的业务难点和疑难问题,提高综合执法工作效率。
3.网络安全技术:综合执法信息化系统同样需要具备较高的网络安全性保障,实现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到数据存储全过程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数据交换的不正当操作。
交通运输系统行政指导方案范文(二篇)
交通运输系统行政指导方案范文为贯彻落实区政府办公室《___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局《___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不断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提高行政效能,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结合我区交通运输系统工作实际,经研究,制定如下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认真落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创新行政监管模式,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公共服务,实现监管和指导并举,全面推进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各项工作向依法规范、依法管理和依法运行转变,促进我区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___领导为保障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有序推进,成立由局分管领导侯红光任组长,各执法单位负责人、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局推行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法规科,陈爱喜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各项事务。
三、主要内容(一)重点项目行政辅导。
各执法单位根据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对重点项目进行行政许可、实施重点辅导,引导行政相对人强化发展战略,增强竞争力,为全区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提供行政指导和服务,重点抓好重大事项的行政许可的辅导、创新服务机制等。
(二)服务发展建议。
各执法单位根据服务职能,在日常监管中为行政相对人出主意、指方向,引导其合法经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自身行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三)执法事项提示。
各执法单位根据对群众___投诉情况和日常执法数据的分析,在某一违法行为易发时段到来之前,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管理相对人宣传、解释法律法规,提前告知行政机关各项监管要求,提示、引导、督促其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履行义务,加强自律,尽可能减少违法行为发生。
实行执法事项提示,可以采取集中提示或者个别提示的方法。
(四)轻微违规警示。
各执法单位对管理相对人违法情节较轻,无主观故意并能及时纠正的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应警示其立即纠正,并告知其应明确知晓的行为规范和要求,而不再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系统
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海事航道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管理系统系统设计解决方案系统开发商:成都世帆科技有限公司网址:2016年6月6日1、项目概述1.1需求分析在全市建设统一、规范的交通综合执法文书制作系统、网络办案系统,为交通执法部门的案件处理提供标准的处理程序以及为执法单位的公文处理提供极大的方便;集中存放和管理全县交通行政执法案件;为外勤执法人员远程提供案件相关信息;向公众全面公开各类交通执法信息和数据,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度。
将市县级执法单位、基层执法单位的日常工作纳入到交通综合执法系统体系中,外勤人员通过系统提供的信息开展远程执法检查工作,内勤人员通过系统完成行政处罚流程。
基层执法部门使用交通综合执法系统情况可分为以下两大类,案件处理和远程执法,案件处理相关业务:包括案件登记、案件调查、处罚决定等案件处罚流程,听证通知、听证会议、听证结果等案件听证流程等。
远程执法相关业务:在线查询、离线查询、车牌识别自动查询等。
交通综合执法系统的建设应该是开放的、长期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
随着交通管理机构改革的深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讯方式多样化、公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决定了交通综合执法系统是一个不断扩充不断完善的系统。
本期项目交通综合执法系统只完成公路路政综合执法的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及网络办公。
交通综合执法系统通过在执法车辆顶端安装高清晰半球摄像机、手持执法记录仪全角度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在车载硬盘录像机保存纪录的同时可通过电信、移动4G无线传输至监控指挥中心。
系统还配备了车辆动态监管卫星定位、远程指挥操控、语音对讲、远程配置设备、车辆轨迹回放等多项功能,完全满足行车状况下全天候执法取证工作的需求,为有效处置各类公路突发事件、规范公路日常巡查行为打下基础。
1.2系统特点本系统在设计开发时,就与自治区交通厅公路局路政处、运管局、法规处、执法支队、执法大队一线的执法人员等单位进行了深入沟通,特别是路政业务部分既参考了交通部的一些文件与法律规定,又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交通综合执法文书格式、同时执法文书模板可以随时更换。
2024年公路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方案(2篇)
2024年公路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行政执法是维护公路秩序、保障公路交通安全、保护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保障公路交通畅通有序,进一步加强对公路法规的依法执行,制定2024年公路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公路行政执法工作水平,确保公路交通安全和公众的出行权益。
二、工作重点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1)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公路行政执法知识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确保执法人员熟悉公路法规及最新执法标准。
(2)队伍建设:加强对公路行政执法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执法人员激励机制,加强队伍内部交流与合作,提高执法团队整体素质。
2.加强执法力量配备(1)设备更新:优化执法设备,提升执法效率和准确性。
购置先进、高效的执法仪器设备,提供更好的执法保障。
(2)技术支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执法技术支持,提高执法效能。
开发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执法水平。
3.加强执法监督和纪律建设(1)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定期执法检查制度,组织对执法行为进行督查,防止执法不规范、不公正的情况发生。
(2)加强纪律建设:严格执法纪律,依法查处违反执法规定的行为。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自律意识。
4.加强执法工作协同配合(1)建立协调机制:加强与公安、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公路执法与其他部门的联动机制,共同维护公路秩序。
(2)信息共享: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公路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
5.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进行公路行政执法工作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
(2)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工作措施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1)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公路行政执法知识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
基本版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3、安全监管
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
安全协同监管
交
通
公
安
运
安
监
输
监
监
监
管
管
管
安全监管闭环管理
安全监管报表直报
联网联控子系统
危
安 全 监 管 工 单
源 头 监 管
险 品 电 子 运 单 安 全 监
包 车 运 单 安 全 监 管
客 运 线 路 安 全 监 管
报 表 填 报
管
报 表 汇 总
报 表 查 询 统 计
管
站 管
管管
站 管
管管人 管
管 执 分管
理 理 理 理 理 理 理 员 理 理 法 析理
许日 可常 管管 理理
许日 可常 管管 理理
许日 可常 管管 理理
许日 可常 管管 理理
许日 可常 管管 理理
许日 可常 管管 理理
许日 可常 管管 理理
许日 可常 管管 理理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总 共42个大模块,共计881个 功能菜单,功能已全部实现。
统一开发、复制推广
•部组织基础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形成成果后,以复制推广的形式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深化应用,避免重复建设,确保行业管理标准化、规 范化和跨部门、跨地区业务协同。
重在主体,兼顾个体
•统一共性的业务功能需求,同时尊重并包容个性的业务功能需求,确保 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确保个性需求与共性需求的有机 结合。
县
县级运管、客
县级运管、客
县级运管、客
县级运管、客
管机构
管机构
管机构
管机构
2.4 系统服务对象示意图
行业管理
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系统——案件录入、生成、上传
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海事航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系统设计解决方案(三)系统开发商:成都世帆科技有限公司3.1、案件基本信息录入三种执法门类,可以自主选择业务类别公路路政案件基本信息录入:文书制作系统主界面(案件的道路、驾驶员基本信息)(案件的车辆基本信息、货物信息、检测基本信息)车辆基本信息界面:车辆型号和颜色可以手工选择,限定值、超限量、超限率可以自动计算,系统同时可以设置超限率与超限量是否可以自主修改。
其中建筑控制区的案件,录入长宽等相关数据后,可以自动生成相关的违法事实内容。
其勘验情况可以自动生成,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超限运输、污染公路路面、建筑控制区、堆放物品、平交道口设置、强行通过检测站、故意堵塞检测站)匹配不同的内容(同时可以自主修改)。
案件附件信息上传,其上传后,会自动匹配在相关文书页面。
同时本软件支持对当事人的指纹采集,以作为案件证据备份或文书的当事人手印。
道路运政案件基本信息录入:(文书制作系统主界面)特点:司机年龄自动计算,身份证号码错误会提醒,可以查询其历史信息。
驾驶员与案件关系,则预制了几个选项:当事人、雇佣(司机)、厉害关系人。
如果当事人是车主,则其信息可以自动生成,同时案由也可以自动匹配,而且可以自主修改。
车辆基本信息界面:车辆型号和颜色可以手工选择,超限量、超限率可以自动计算,系统同时可以设置超限率与超限量是否可以自主修改。
其法律法规的选择、处罚的上限、下限一目了然,同时还可以对减轻处罚做相关的说明,下面的违法依据和处罚依据可以手工选择。
对于每个文书的时间信息录入:其中录入案件的案发时间后,其余相关时间自已自动生成,为办案人员大大提高了效率。
违法条款与处罚依据条款选择界面:其中法律条款可以事先录入,以供执法时使用;或者也可以下载网站最新的法律条款到客户端。
海事行政(港口行政)文书制作软件主界面:(略)3.2、案卷文书生成选择需要生成的文书,然后一键生成95%以上的文书内容(除一些比较灵活的、随机的内容除外,其余的都可以自动匹配)。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前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部省共建、联网运行的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
本工程将按照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执法队伍管理、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和执法服务为主线,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
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确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确保系统建设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集约性,按照《“十三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交办法〔2016〕118号)确定的总体框架,制定本指南。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需的数据元、数据交换、服务接口、设备技术要求等标准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
目录第一章总体要求 (1)一、建设目标 (1)二、建设原则 (1)三、建设任务 (2)第二章系统架构 (5)一、业务架构 (5)二、数据架构 (5)三、应用架构 (7)四、技术架构 (8)五、系统布局 (10)第三章建设内容和系统功能 (13)一、部级系统工程 (13)二、省级系统工程 (16)第四章信息资源 (23)一、数据中心 (23)二、信息内容 (23)三、信息采集 (24)四、信息共享 (25)第五章基础条件 (35)一、通信网络 (35)I二、软硬件平台 (35)三、安全系统 (39)四、配套场所 (40)第六章标准规范 (41)一、标准体系 (41)二、标准管理 (43)三、参考依据 (44)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 (45)一、建设管理 (45)二、需求管理 (45)三、运维管理 (45)第一章总体要求一、建设目标通过组织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以部省两级数据中心和信息交换平台为核心,覆盖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海事行政、质量安全监督、综合执法等执法门类的协同执法与联网监管体系,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能便捷的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实现执法队伍管理规范化、执法办案智能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同化、监督管理精细化、执法服务优质化。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前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部省共建、联网运行的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
本工程将按照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执法队伍管理、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和执法服务为主线,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
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确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确保系统建设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集约性,按照《“十三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交办法〔2016〕118号)确定的总体框架,制定本指南。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需的数据元、数据交换、服务接口、设备技术要求等标准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
目录第一章总体要求 (1)一、建设目标 (1)二、建设原则 (1)三、建设任务 (2)第二章系统架构 (5)一、业务架构 (5)二、数据架构 (5)三、应用架构 (7)四、技术架构 (8)五、系统布局 (10)第三章建设内容和系统功能 (13)一、部级系统工程 (13)二、省级系统工程 (16)第四章信息资源 (23)一、数据中心 (23)二、信息内容 (23)三、信息采集 (24)四、信息共享 (25)第五章基础条件 (35)一、通信网络 (35)I二、软硬件平台 (35)三、安全系统 (39)四、配套场所 (40)第六章标准规范 (41)一、标准体系 (41)二、标准管理 (43)三、参考依据 (44)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 (45)一、建设管理 (45)二、需求管理 (45)三、运维管理 (45)第一章总体要求一、建设目标通过组织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以部省两级数据中心和信息交换平台为核心,覆盖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海事行政、质量安全监督、综合执法等执法门类的协同执法与联网监管体系,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能便捷的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实现执法队伍管理规范化、执法办案智能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同化、监督管理精细化、执法服务优质化。
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制度信息系统执法人员与证件管理制度子系统执法人员与证件管理制度要求(20160
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执法人员与证件管理子系统执法人员与证件管理要求(20160120)————————————————————————————————作者:————————————————————————————————日期: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执法人员与证件管理子系统执法人员与证件管理要求(2016.1.19)一、系统概况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交通运输部组织统一开发建设,交通运输部和各省分级部署,以实现部、省、市三级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对执法人员与证件(海事管理门类除外)、执法人员在线培训与考试、执法机构、执法文书远程评查等功能的综合管理系统。
我省作为系统建设试点单位之一,目前已顺利实现新旧系统切换,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全省已分配系统登录账号的各市、县交通运输局(港口局)操作人员应认真学习系统操作手册,熟练掌握系统赋予本级权限的有关功能和操作流程,准确、规范填报执法人员基础信息,并严格按照流程和管理要求进行审批。
已参加各类岗前培训,并通过资格考试并符合持证资格的人员,均须在系统内按要求准确录入个人信息,并完成逐级审批后,方可进入制发执法证件的环节。
执法人员个人信息进入审批阶段后,各级账号都无权修改,因信息填报错漏等原因导致未通过审批的人员,由省厅从系统内退至人员信息录入阶段,待执法人员信息符合填报要求后须重新点击申请审批。
二、执法人员证件管理系统要求1、为严格管理,明确各级单位责任,目前本系统已为厅属各执法单位(含苏北处、省高管局),各市交通运输局、港口局及其行业管理处,各省管县交通运输局(港口局),各县交通运输局统一分配了系统登录账号。
各单位须制定专门的系统操作人员,并在进入系统后将登录密码修改为6位以上含大小写字母和数字组合的新密码,以防被盗用。
严禁将上一级执法单位的系统登录账号和密码擅自交给下一级单位使用。
2、各单位应对执法人员所提供的本人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加强审核,凡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执法证的,提供执法人员信息的个人、出具各类证明材料的单位及信息录入者均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3、系统在正常投入使用后,如本辖区(或系统)内执法单位名称发生变化或需要新增、删除的(含本单位执法门类总类有变化),各单位系统操作人员须及时将相关情况统一汇总至市级(含省管县)交通(港口)运输主管部门,并提供编办批复等证明材料,由省厅在系统内进行修改。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前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部省共建、联网运行的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
本工程将按照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执法队伍管理、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和执法服务为主线,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
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确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确保系统建设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集约性,按照《“十三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交办法〔2016〕118号)确定的总体框架,制定本指南。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需的数据元、数据交换、服务接口、设备技术要求等标准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
目录第一章总体要求 0一、建设目标 0二、建设原则 0三、建设任务 (1)第二章系统架构 (3)一、业务架构 (3)二、数据架构 (3)三、应用架构 (4)四、技术架构 (6)五、系统布局 (8)第三章建设内容和系统功能 (11)一、部级系统工程 (11)二、省级系统工程 (13)第四章信息资源 (19)二、信息内容 (19)三、信息采集 (20)四、信息共享 (20)第五章基础条件 (31)一、通信网络 (31)二、软硬件平台 (31)三、安全系统 (34)四、配套场所 (35)第六章标准规范 (36)一、标准体系 (36)二、标准管理 (38)三、参考依据 (38)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 (40)一、建设管理 (40)二、需求管理 (40)第一章总体要求一、建设目标通过组织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以部省两级数据中心和信息交换平台为核心,覆盖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海事行政、质量安全监督、综合执法等执法门类的协同执法与联网监管体系,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能便捷的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实现执法队伍管理规范化、执法办案智能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同化、监督管理精细化、执法服务优质化。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前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部省共建、联网运行的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
本工程将按照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执法队伍管理、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和执法服务为主线,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
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确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确保系统建设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集约性,按照《“十三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交办法〔2016〕118号)确定的总体框架,制定本指南。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需的数据元、数据交换、服务接口、设备技术要求等标准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
目录第一章总体要求 (1)一、建设目标 (1)二、建设原则 (1)三、建设任务 (2)第二章系统架构 (5)一、业务架构 (5)二、数据架构 (5)三、应用架构 (7)四、技术架构 (8)五、系统布局 (10)第三章建设内容和系统功能 (13)一、部级系统工程 (13)二、省级系统工程 (16)第四章信息资源 (23)一、数据中心 (23)二、信息内容 (23)三、信息采集 (24)四、信息共享 (25)第五章基础条件 (35)一、通信网络 (35)二、软硬件平台 (35)三、安全系统 (39)四、配套场所 (40)第六章标准规范 (41)一、标准体系 (41)二、标准管理 (43)三、参考依据 (44)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 (45)一、建设管理 (45)二、需求管理 (45)三、运维管理 (45)第一章总体要求一、建设目标通过组织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以部省两级数据中心和信息交换平台为核心,覆盖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海事行政、质量安全监督、综合执法等执法门类的协同执法与联网监管体系,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能便捷的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实现执法队伍管理规范化、执法办案智能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同化、监督管理精细化、执法服务优质化。
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
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执法需求,提高执法效果,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强化执法力量建设1. 完善执法人员培训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培训体系,将执法知识、执法技能、执法道德纳入培训内容,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
2. 增加执法人员数量:根据执法需求和任务量,合理配置执法人员,确保执法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3. 提升执法装备水平:采购先进的执法装备,包括监控设备、交通违法识别系统、执法工具等,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
二、优化执法机构设置1. 设立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指挥中心:统一协调和指挥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行动,提高执法效率和统一性。
2. 建立区域化执法机构:根据不同地区的执法需求和特点,设立分支机构,加强地方执法力量建设。
3. 建立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统一的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执法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执法协作能力。
三、完善执法法律法规1. 修改和完善现行执法法律法规:根据实践经验和执法需求,对现行执法法律法规进行修订,确保执法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推动立法工作:针对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中的重点问题,提出立法建议,并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进程。
四、加强执法监督和评估1. 建立执法监督机制: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保证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开展执法评估工作:定期对执法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提高执法效果。
五、加强执法协作与国际交流1. 加强执法协作:与相关部门建立密切的执法协作机制,共享执法资源和信息,形成力量合一的执法合力。
2.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执法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执法经验,提升我国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水平。
以上是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
通过强化执法力量、优化执法机构、完善执法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和评估以及加强执法协作与国际交流,将提高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效果性,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交通运输系统基层行政执法行动方案范文(二篇)
交通运输系统基层行政执法行动方案范文第一部分:行动目标和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系统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违法违规行为层出不穷,给交通秩序和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基层行政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率,协调解决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各类问题,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本行动方案的目标是加强基层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效能;完善行政执法体系,提升行政执法工作的全面监督和协调能力;强化执法过程中的法治思维和服务意识,增强基层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和实效性。
第二部分:行动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本行动方案制定以下措施:1.加大基层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力度。
通过加大人才培养、选拔和晋升力度,提高基层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组织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执法技能。
加强人员配置和资源投入,确保基层执法队伍的正常运转和高效工作。
2.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执法规范,明确执法权限和执法程序。
制定相关执法手册和操作指南,规范执法行为和执法程序。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执法公正、公正和合法。
3.加强协调解决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问题。
建立健全横向纵向执法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治理能力。
定期召开交流会议,分享经验和案例,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
4.加强执法过程中的法治思维和服务意识。
执法人员要树立法治思维,依法办事,公正执法,切实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和群众的服务意识,确保执法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和服务。
5.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
建立健全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
推动执法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执法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执法装备的正常运转。
第三部分:预期成果和措施评估通过上述行动措施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成果:1.基层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履行交通运输系统的执法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前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部省共建、联网运行的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
本工程将按照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执法队伍管理、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和执法服务为主线,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
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确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确保系统建设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集约性,按照《“十三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交办法〔2016〕118号)确定的总体框架,制定本指南。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需的数据元、数据交换、服务接口、设备技术要求等标准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
目录第一章总体要求 0一、建设目标 0二、建设原则 0三、建设任务 (1)第二章系统架构 (4)一、业务架构 (4)二、数据架构 (4)三、应用架构 (6)四、技术架构 (7)五、系统布局 (9)第三章建设内容和系统功能 (12)一、部级系统工程 (12)二、省级系统工程 (15)第四章信息资源 (22)一、数据中心 (22)二、信息内容 (22)三、信息采集 (23)四、信息共享 (24)第五章基础条件 (34)一、通信网络 (34)二、软硬件平台 (34)三、安全系统 (38)四、配套场所 (39)第六章标准规范 (40)一、标准体系 (40)二、标准管理 (42)三、参考依据 (43)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 (44)一、建设管理 (44)二、需求管理 (44)三、运维管理 (44)第一章总体要求一、建设目标通过组织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以部省两级数据中心和信息交换平台为核心,覆盖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海事行政、质量安全监督、综合执法等执法门类的协同执法与联网监管体系,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能便捷的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实现执法队伍管理规范化、执法办案智能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同化、监督管理精细化、执法服务优质化。
二、建设原则(一)部省联动、协同推进。
以“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部省联动、分类实施”为指导思路,采取部省共建方式,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推进实施相结合实施。
部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一指导,制定行业统一的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业务规范和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规范,确保全国上下“一盘棋”。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部确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遵循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阶段性任务目标、工作步骤和具体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二)整合资源、信息共享。
共享使用交通运输行政许可、行业管理、动态监管等系统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成果,按照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比对分析,新建或升级完善现有各类执法信息系统,进行本地化扩展开发,完善其个性化业务功能,开发数据接口,共享各业务领域的执法数据,切实避免重复建设。
(三)分步实施、逐步联网。
按照省级先行、示范引领、稳步推进的思路,分批次推进省级执法信息系统的实施应用,先期实现区域性执法系统联网,不断积累经验、推广运用,最终实现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一张网”的目标。
(四)深化应用、注重实效。
坚持以交通运输基层执法需求为导向,以深化应用和服务实战为重点,优化执法业务流程,减轻基层数据采集负担,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便捷高效。
三、建设任务部在“十二五”时期组织实施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一期建设。
在部级层面,建设了执法机构、执法人员、执法监督、执法案件四大数据库,初步搭建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数据交换平台和部级执法综合应用系统。
在省级层面,采取“全面推广+试点示范”方式,全国范围统一推广应用了执法人员综合管理系统和执法信息服务系统,在试点省份示范应用了“行政执法协同办案系统”、“执法监督与评议考核管理系统”两大应用系统。
“十三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工程,将在“十二五”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完善系统功能,整合现有资源,扩大覆盖范围,推进跨区域、跨部门信息交换与共享,强化执法数据分析研判,实现协同执法与联网监管。
部级系统工程重点围绕“数据交换与共享、大数据分析研判”两个方面开展,建设内容概括为“一中心、一平台、三应用”,即:完善部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数据中心;基于部级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平台,建设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数据交换与共享分平台;建设完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数据分析研判系统、执法监督与评议考核系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管理系统。
省级系统工程重点围绕“执法案件电子化、非现场执法智能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业务协同化”开展,建设内容概括为“一中心、一平台、五应用、多终端”,即:完善省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数据中心;基于省级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平台或者其他数据资源交换平台,建设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数据交换与共享分平台;建设完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协同办案系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和服务系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数据分析研判系统、移动执法综合管理系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和配置多种智能化执法终端。
各省可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和建设条件,合理选择或者进一步丰富省级工程建设任务。
第二章系统架构一、业务架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架构按照管理层级、管理对象、管理业务领域、管理职能进行划分。
管理层级包括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
管理对象包括行政相对人(经营业户、从业人员、营运车辆、营运船舶等)和执法队伍(执法机构、执法人员、执法装备等)。
管理业务领域包括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海事行政、质量安全监督、综合执法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门类。
管理职能包括执法队伍管理(执法人员资格准入、执法人员培训和考试、执法人员绩效考核和年审、执法证件发放和管理等)、行政检查、调查取证、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法监督、评议考核、执法服务、决策分析等。
二、数据架构基于业务架构,各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管理机构需使用和采集的数据按照采集、存储、用途、性质进行如下分类:(一)按照采集进行分类。
数据采集包括系统内采集和系统外交换。
系统内采集由各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在日常业务办理过程中通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录入或者通过智能化执法终端自动采集。
系统外交换分为交通运输行业内、外两类。
行业内交换是指通过与行业内其他相关业务管理系统的共享交换实现数据采集;行业外交换是指与行业外执法相关系统的交换共享实现数据的采集。
(二)按照存储进行分类。
数据存储需至少满足部、省两级数据中心建设要求,省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数据中心实现全省数据的集中存储,有条件的地市也可建设本地区数据中心。
(三)按照用途进行分类。
系统数据按用途可分为基础数据、业务数据、主题数据三种类型。
基础数据主要包括执法人员、执法机构、执法装备、执法案件等基础属性信息,业务数据主要包括执法人员考试培训、执法案件全过程办理、执法监督与评议考核等业务工作中产生的数据,主题数据主要是基于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产生的统计分析和对外服务数据。
(四)按照性质进行分类。
系统数据按照数据性质可划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结构化数据指二维数据,采用结构化数据库进行存储;非结构化数据指图片、视频、电子文档等信息。
三、应用架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包括部级系统和省级系统,两级系统通过部省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平台进行数据交互。
两级系统应用架构图如图2-1 所示。
图2-1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架构图部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部级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交换共享与开发应用平台横向与行业内相关部级信息系统实现执法信息归集与共享,与行业外相关系统实现执法案件信息共享;纵向对接省级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交换共享与开发应用平台,实现省级执法信息采集及数据交换。
省级系统纵向向部级系统归集执法信息,获取跨省执法信息;横向与省内相关行业内系统实现执法信息归集与共享,与省内行业外系统实现执法案件信息共享。
四、技术架构技术架构承载系统的业务和数据架构,包括系统用户层、应用展现层、应用系统层、应用支撑层、信息资源层、基础支撑层和与之配套的标准规范、信息安全、建设运行管理三个保障体系。
技术架构各层级之间相对独立,采用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实现层次间的松耦合,同时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具体技术架构如图2-2所示。
图2-2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架构图(一)系统用户层。
系统用户包括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行政执法机构、交通运输管理业户、从业人员、社会用户等。
(二)应用展现层。
应用展现层是面向系统内外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窗口,包括政务网站、移动APP、广播媒体、可变情报板、车/船载执法终端等多种展现方式。
(三)应用系统层。
应用系统层包括部级和省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不同子系统共享数据层的业务数据,通过调用服务提供给数据中心。
(四)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在整个架构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处于应用系统层和信息资源层之间,为实现信息共享、应用系统功能、业务协同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是构建核心应用系统的基础。
应用支撑层主要包括应用中间件、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统一用户认证系统等。
(五)信息资源层。
信息资源层是总体架构的核心,包括基础信息资源、主题信息资源、业务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和目录信息资源五类。
本系统信息资源层以执法人员、执法机构、执法案件信息资源为核心,建立规范的、可扩展的数据中心,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汇总、交换和信息服务。
(六)基础支撑层。
基础支撑层提供了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的基本条件和基础环境,应按照集约化原则组织建设。
主要包括系统软件、执法装备、网络及安全设备、主机存储设备和配套设施等。
(七)保障体系层。
保障体系层包括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与运行保障体系等。
五、系统布局按照“1+32”的总体架构(1个部级执法系统,32个省级执法系统)分级负责系统建设,部级、省级系统布局方式如下:(一)部级系统部署方式。
部级系统应根据部交通运输信息化规划及建设条件,按照部统一确定的布局方案进行部署。
(二)省级系统部署方式。
省级系统应根据省级交通运输信息化规划及建设条件,按照资源集约的原则,合理确定系统的布局方案。
各地可结合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综合比较集中式和分布式部署方式的优缺点,自行选择采用集中式或分布式部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