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传

合集下载

杜甫传原文及翻译

杜甫传原文及翻译

杜甫传原文及翻译杜甫传原文及翻译《杜甫传》摘自《新唐书》,详细介绍了诗圣杜甫的一生及成就。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传原文及翻译,希望能让大家对诗圣杜甫有更多的了解!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人物生平家世背景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

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

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年少优游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一带晋国故地)。

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

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

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

天宝七年(748年)秋,杜甫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

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杜甫传文言文翻译

杜甫传文言文翻译

杜甫传文言文翻译杜甫传》摘自《新唐书》,详细介绍了诗圣杜甫的一生及成就。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传文言文翻译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原文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曾祖依艺,位终巩令。

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

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

天宝末,献《三大礼赋》。

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

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

明年春,琯罢相。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

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

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

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

既至而适卒。

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

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

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翻译杜甫,字子美,本是襄阳人,后来搬迁到河南巩县。

曾祖父杜依艺,官位最终到巩县县令。

祖父杜审言,官位最终到膳部员外郎,另有传记。

父亲杜闲,官位最终到奉天县县令。

杜甫天宝初年应考进士没有考中。

天宝末年,献上自己写的《三大礼赋》。

玄宗认为这赋写得很奇妙,就召唤他来考作文,并授给他京兆府兵曹参军一职。

《杜甫传》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杜甫传》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杜甫传》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杜甫传》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本名著后,你⼼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篇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编整理的《杜甫传》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杜甫传》读后感800字1 《杜甫传》,显⽽易见,记述的就是⼀代诗圣杜甫的⽣平。

“杜甫”这⼀名字,如雷贯⽿,我们都不陌⽣。

想必⼤家从⼩都学了不少杜甫的诗歌:《春夜喜⾬》、《绝句》、《江畔独步寻花》、《⽯壕吏》、《卖炭翁》……但我们熟悉的,都只是杜甫的诗歌,对他的⽣平也并不是很了解。

在冯⾄先⽣笔下,我看到了⼀个独⽴于诗歌之外的杜甫,⼀个虽然⾃⼰尚在苦难中挣扎仍关⼼民间疾苦的杜甫。

追溯1000多年前,唐代杜甫⼀⽣跨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于是在万⽅多难中成就了“诗圣”的⼤名。

“诗圣”的名号家喻户晓,“诗圣”的诗歌更是被千千万万的后世⼈诵读和传承。

⽽这⼀巨⼤影响的背后是杜甫那坎坷、颠簸的⼀⽣。

就像屈原纵⾝⼀跃汩罗江,让后⼈记住了那坚毅断绝的⾝影。

杜甫也相类似。

“塞翁失马,焉知⾮福”,混乱的时代给予杜甫以痛苦,也以动⼒,使他创造出众多名流千古的诗⽂,让后⼈记住了这么⼀位⼼系百姓,博学多才的⼤⽂豪。

或许杜甫并不是⼗全⼗美的,他也曾为名利谋划、奔波。

长安⼗年⾥,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的潇洒⽣活,但依旧不肯放弃谋取⼀官半职的想法;尽管他明⽩官场的⿊暗,甚⾄亲⾝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然对那些权贵极尽奉承之词。

在这⿊暗混乱的时代,杜甫也不得不随波逐流。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

《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么⼀个后来的杜甫。

逐渐步⼊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依然想着“安得⼴厦千万间,⼤庇天下寒⼠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哀叹“天地中⽆情”,仍为“积⽊草⽊腥,流⾎川原丹”⽽“塌然摧肺旰”。

杜甫传读后感50字

杜甫传读后感50字

杜甫传读后感50字
杜甫传读后感
读完杜甫传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悲壮与豪情。

这本传记以杜甫的一生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他的成长历程、创作风格和对社会的关注。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承载了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追问。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他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社会、政治、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批判社会不公,关注民生疾苦。

在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战乱和苦难的揭示和痛心疾首。

他热衷于亲身体验民生,走遍大江南北,聆听人民的疾苦。

他的诗作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诗中画面感十足,令人为之动容。

读完杜甫传,我对杜甫的人格特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是一个有着丰富阅历和广博知识的文人,自幼勤学好问,并与时俱进。

他保持着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和思考,以笔耕不辍的勤奋写作态度坚持表现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为民谣的创作争取空间。

他的做法在当时的诗坛上引起了轰动,被誉为“河南冤屈族”,对大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这本书也把杜甫的诗歌作品与他的生活经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揭示了他的创作源泉和灵感。

在书中,我了解到了杜甫的创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诗歌不仅流露出对战乱和苦难的揭示,还有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追问。

总之,读完《杜甫传》,我对杜甫这位伟大的诗人更加敬佩和钦佩。

他的作品如长江奔流,无尽深情,通过他的笔,我见证了他在动荡时
期的精神坚守和力量释放。

这本书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了杜甫,也让我
对文学和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杜甫传》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杜甫传》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杜甫传》读后感800字《杜甫传》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传》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杜甫传》,显而易见,记述的就是一代诗圣杜甫的生平。

“杜甫”这一名字,如雷贯耳,我们都不陌生。

想必大家从小都学了不少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石壕吏》、《卖炭翁》……但我们熟悉的,都只是杜甫的诗歌,对他的生平也并不是很了解。

在冯至先生笔下,我看到了一个独立于诗歌之外的杜甫,一个虽然自己尚在苦难中挣扎仍关心民间疾苦的杜甫。

追溯1000多年前,唐代杜甫一生跨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于是在万方多难中成就了“诗圣”的大名。

“诗圣”的名号家喻户晓,“诗圣”的诗歌更是被千千万万的后世人诵读和传承。

而这一巨大影响的背后是杜甫那坎坷、颠簸的一生。

就像屈原纵身一跃汩罗江,让后人记住了那坚毅断绝的身影。

杜甫也相类似。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混乱的时代给予杜甫以痛苦,也以动力,使他创造出众多名流千古的诗文,让后人记住了这么一位心系百姓,博学多才的大文豪。

或许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曾为名利谋划、奔波。

长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潇洒生活,但依旧不肯放弃谋取一官半职的想法;尽管他明白官场的黑暗,甚至亲身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然对那些权贵极尽奉承之词。

在这黑暗混乱的时代,杜甫也不得不随波逐流。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

《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么一个后来的杜甫。

逐渐步入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连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依然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中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旰”。

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

杜甫传读后感6篇

杜甫传读后感6篇

杜甫传读后感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学习总结、实习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learning summary, internship report, work plan, experien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杜甫传读后感6篇通过读后感,读者可以表达自己对书籍的喜爱和推荐,通过读后感,读者可以发现书籍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魅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杜甫传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人物小传-杜甫

人物小传-杜甫

人物小传-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被誉为“诗圣”。

杜甫的诗作以真实、深沉而蕴含社会关怀著称,他的作品深入揭示了唐代社会的贫富差距和政治腐败,展示了对人民疾苦和忧患的感慨与思考。

杜甫生于陕西河东(今属河南)一个贫困的家庭,但他自幼机智聪慧,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

年少时,他曾拜名士韦端为师,接受他的教导和影响,使他学识渊博、视野开阔。

然而,杜甫的人生充满了挫折和坎坷。

他曾历经战乱和流亡的苦难,失去了许多亲人,并多次面临贫困和困顿的境地。

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遒劲雄浑,充满激情和力量。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对自然风景的描写,又有对人民悲惨遭遇和社会风气的抨击,以及个人的忧伤和疾苦的抒发。

他的诗歌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富有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反映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反思。

他的作品既展现了诗人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又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常表达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他不满于时政,深感民生之艰辛。

他的诗中充满了对贫困农民、被压迫人民的呼唤与悲叹。

他在作品中对贪官污吏和社会不公进行了鞭挞和抨击,展示了他对社会正义的维护和公平的追求。

杜甫的一生饱经沧桑,但他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和解脱之道的思考从未停止。

他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出关于人生和社会的独立见解,成为了一个仁人志士和社会观察家。

他的诗歌作品流传千古,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化与文学创作。

杜甫被称为“诗圣”,不仅因为他的创作造诣,更因为他在诗歌中表达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社会不公平的坚决抗议。

他的作品揭示了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残酷现实,同时也充满了对人类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怀。

总之,杜甫是一位具有广阔胸怀和深刻洞察力的文学家与诗人。

他的诗歌成就和杰出贡献,让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他的作品反映了时代、触动了人心,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与启示,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杜甫传简介

杜甫传简介

杜甫传简介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

祖父杜审言是初唐四杰之一。

父亲杜闲曾做过江南西道观察使判官,因此杜甫是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中长大的。

他的童年生活相对无忧无虑,父亲是一个颇有才干、热情豪爽、喜欢结交朋友的人,这也为杜甫提供了广泛交友的机会。

在他十二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了。

杜甫失去了生活来源,只好投靠母亲的堂弟杜闲。

在他二十岁那年,母亲病故。

他安葬了母亲后,便离开家乡到洛阳去求取功名。

但由于他的生活来源断绝了,只得在洛阳租房子住下去,靠写诗来维持生活。

天宝三载(744年)秋天,杜甫离开洛阳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

由于他的诗得到了唐玄宗“文章太守”的称号而被录用为右拾遗。

—— 1 —1 —。

诗圣杜甫传记优秀读后感心得作文

诗圣杜甫传记优秀读后感心得作文

诗圣杜甫传记优秀读后感⼼得作⽂ 在了万⽅多难造就的诗圣杜甫这⼀课之后,你对杜甫⼜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下⾯店铺为⼤家整理推荐了诗圣杜甫读后感,欢迎⼤家前来参阅。

诗圣杜甫读后感篇⼀ 杜甫,字⼦美,⾃号少陵野⽼,盛唐⼤诗⼈,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代表作《新安吏》《⽯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别》《⽆家别》。

杜甫⽣在“奉儒守官”并有⽂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杜审⾔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不得志,只做过⼀些左拾遗等⼩官,虽然后世被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唐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们的重视。

有⼀⾸《戏为六绝句(其⼆)》就是写“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哂未休;尔曹⾝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其中不乏也有诗⼈的⾃⽐。

杜甫的⼀⽣是充满磨难的,他曾经读书、漫游;困居长安;陷贼、为官;西南漂泊。

他传奇的⼀⽣对他的成长产⽣了巨⼤的影响。

不经历风难见到彩虹,古⼈已深悟了这⽅⾯的道理。

你看那吴承思写《西游记》让唐僧师徒四⼈经历九九⼋⼗⼀难⽅把真经取到说。

这难道不是作者的弦外之⾳吗?脍炙⼈⼝的散⽂《海燕》的作者⾼尔基,五岁边浪迹天涯,但可贵的是他把艰难困苦的环境当作⼀所社会的⼤学,孜孜不倦,滴⽔穿⽯,终于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代⽂豪。

正如⼀位哲⼈所说:“⼤海就是布满暗礁,越是以险恶出名,我越觉得通过重重危难寻求不朽是⼀种开⼼乐事。

” 正因为杜甫有这样的⼼态和⾯对⼈⽣的精神,才能铸就他“诗圣”的伟⼤成就!当今由于物质⽔平提⾼了,在⼀些青少年中滋⽣了不同程度的好逸恶劳的思想,遇到困难绕着做,贪图安逸坐想其成、⼼理脆弱、承受不了挫折。

⼀些家长更是处处包办代理,把风⾬留给⾃⼰,把彩虹让给孩⼦,这⾥⾯潜藏着⼀种危机。

⼀种失去承受⼈⽣磨难的能⼒危机,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谨记,风⾬彩虹的⼈⽣哲学,在⼈⽣的道路上⽤于⾯对挫折,成就⼈⽣事业。

诗圣杜甫读后感篇⼆ 闲坐岩⽯,穿倚翠⽵,仰望晴空,⾝绕清风,⼀个逍遥的诗⼈。

关于杜甫的介绍及事迹

关于杜甫的介绍及事迹

关于杜甫的介绍及事迹关于杜甫的介绍及事迹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杜甫的介绍和他的事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杜甫的介绍及事迹1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河北),因曾祖父杜依艺当过巩县县令,于是就定居在巩县(今属河南),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生于巩县。

远祖杜预是西晋名将,又是注释《春秋左氏传》的学者。

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膳部员外郎,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的诗人。

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终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

杜甫对这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又有诗歌创作传统的家庭,是很引为骄傲的。

母亲崔氏,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

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所谓“舅氏多人物”,“吾舅尽知名”,他一生中曾多次和亲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

杜甫自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壮游》)杜甫到十四五岁,就“出游翰墨场”。

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府中,遵化里玄宗宠臣崔涤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声;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

这些经历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

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

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

看来他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不是吹牛。

杜甫生在唐王朝的辉煌盛世时期,当时农村经济繁荣,交通也很发达,所谓“九州道路无豹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许多积极追求功名的青壮年读书人中,盛行着全国漫游的风气。

杜甫从二十岁左右到三十五以前,也曾经三次出游。

第一次是南游吴越,江浙的山水人物,引发他无限想象。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他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却名落孙山,于是他又带着蔑视考功郎的傲气,与苏源明等一起,来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

杜甫小传范文

杜甫小传范文

杜甫小传范文杜甫小传。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

他出生在益州(今四川成都),家境殷实,自幼酷爱文学,喜欢读书写字。

他的父亲杜审言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对杜甫的文学修养有很大的影响。

杜甫自幼聪慧过人,天资聪颖,很快就学会了写诗,他的诗才在当时就已经显露出来。

杜甫年轻时曾经历过家庭的贫困和流亡的艰辛。

他的父亲杜审言因为参与了安史之乱而被贬谪到了荆州,杜甫也随之流落异乡。

这段流亡生活,让他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也让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民的热爱。

在流亡的岁月里,杜甫不断地写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的诗歌也因此变得更加深刻和真挚。

杜甫的诗歌以其豪放、慷慨、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愤慨,同时也表现出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他的诗歌中有很多描写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的作品,如《登高》、《春望》等,这些作品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杜甫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典范,被后人传颂不衰。

他的诗歌也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杜甫的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无数的读者,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杜甫一生坎坷,饱经沧桑,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他的诗歌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典范。

杜甫的诗歌以其豪放、慷慨、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愤慨,同时也表现出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他的诗歌中有很多描写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的作品,如《登高》、《春望》等,这些作品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杜甫传》知识点归纳(强化版)

《杜甫传》知识点归纳(强化版)

《杜甫传》知识点归纳(强化版)杜甫传知识点归纳(强化版)成就与贡献- 杜甫(712年-770年),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

- 杜甫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数量众多,题材广泛,涵盖政治、战争、社会、人情等方面。

- 杜甫的诗歌以真实反映社会民生、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和感人的艺术表达。

- 杜甫的诗歌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人物形象- 杜甫在文化形象上被塑造成为一个忠诚、坚定、豪情壮志的诗人形象。

- 杜甫的诗作大多洋溢着激情与情感,富有个性和感染力,给人以奋发向前、挑战困难的力量。

- 杜甫的诗歌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无奈和关切,反映了其为人民抒发愤懑之情和对民生发展的思考。

诗歌主题与意境- 杜甫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包括山水田园、历史典故、时事政治、社会风俗等多个方面。

- 杜甫的诗歌意境独特,通过细腻而深刻的描写手法,展现了美妙的自然景色、人物形象的生动感和社会情境的深刻感。

- 杜甫的诗歌思想深邃,言辞犀利,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抨击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人生感悟- 杜甫的诗歌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体悟,表达了对命运波折、人生坎坷的思考和对现实逆境的坚守与奋斗。

- 杜甫主张时事、关注社会民生、为百姓谋福祉,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 杜甫的诗作中融入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体现了人文关怀和崇高的人性追求。

杜甫的影响- 杜甫的诗作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后世文人研究的范本。

- 杜甫被文人们尊称为“诗圣”,被誉为唐诗三大家之一,他的诗歌被广泛传颂,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

- 杜甫的诗歌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对《杜甫传》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杜甫传课件ppt课件

杜甫传课件ppt课件

04
杜甫晚年漂泊于江南、 湖南、岭南等地,最终 病逝于湘江舟中。
杜甫的文学成就
01
02
03
04
杜甫的诗歌内容广泛,题材深 刻,语言精练,风格沉郁。
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中期社会 的真实面貌,表达了人民的心
声和时代的苦难。
杜甫的诗歌被誉为“诗史”,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的诗歌创作在唐代文学史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尊为“
诗圣”。
杜甫的影响和地位
杜甫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广泛传颂和传承。
杜甫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 杜”。
杜甫的诗歌对后世的诗人和文学创作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
杜甫的诗歌和影响不仅限于中国,也 受到了世界各地文学爱好者和专家的 关注和赞誉。
天人合一
生死观
杜甫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 生的关系,他的诗歌中经常 出现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
悟。
在面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时 ,杜甫表现出了豁达和超脱 的态度,他认为生与死都是 自然规律,应该顺其自然。
历史观
人性论
杜甫对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 和思考,他认为历史的演变 是必然的,但人的命运却掌
握在自己手中。
在思考人性的善恶时,杜甫 认为人性本无间,环境和教 育才是决定人性向善或恶的
杜甫传课件ppt
目录
• 杜甫简介 • 杜甫的诗歌 • 杜甫的思想 • 杜甫与其他文学家的关系 • 杜甫的文学评价
01
杜甫简介
杜甫的生平
01
杜甫(712年-770年) ,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
02
杜甫出生于京兆杜氏, 自幼聪颖好学,七岁能 作诗。

读杜甫人物传记作文

读杜甫人物传记作文

读杜甫人物传记作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读杜甫人物传记作文读杜甫人物传记作文(精选23篇)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传》的读后感(精选15篇)

《杜甫传》的读后感(精选15篇)

《杜甫传》的读后感(精选15篇)《杜甫传》的读后感(精选15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杜甫传》的读后感(精选1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杜甫传》的读后感篇1杜甫,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代诗人。

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当代称为“史诗”《杜甫传》的作者冯至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

就是他在思考中的节选。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

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

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

这几年的流亡生活,也让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其是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当时社会状态、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绪与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犹如凤凰涅盘般重生!从官宦世家的公子到为在长安谋职而不择手段的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忙碌的士人到忧国忧民的沉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进入“诗圣”,一步步迈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困顿转而进入民生之境。

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杜甫传》的读后感篇2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

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杜甫人物小传600字

杜甫人物小传600字

杜甫人物小传600字杜甫人物小传600字1他出生唐朝,它是唐代伟大的现代主义诗人,他与李白合称“李杜”,他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他就是远近闻名的——杜甫。

说起杜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被后人称为“诗圣”,它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他为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为杜少淩、杜草堂。

他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2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诗一个现代主义诗人,但它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饭中入八仙》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十五年的青春游历,携手诗仙,醉饮山林,你说:“决眦入归鸟。

”见证了一段浪漫的青春年代,你说:“一览众山小。

”潇潇风雨中,你在风中游荡,拾起一片花朵,听雨露的滴答声,你说:“润物细无声。

”见证了多少无私的行为,你说:“花重锦官城城。

”慢慢的,我陷入了想象之中:在唐朝,我进入了一座山林之中,我看到了一座茅屋,从里面走出了一个人,他就是——杜甫,我看向他眼睛望向的地方,只见:“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欢快的歌唱,一行鹭鸶飞上了高远的蓝天,小小的窗内容不了那些千年不化的积雪,家门外的河水里停泊着来自东吴一带的万里航船。

一旁的杜甫不禁吟诵道:“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林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你写过的诗让后人牢记,不会被遗忘,杜甫,我敬佩你!杜甫人物小传600字2李白和杜甫两人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他们俩是非常好的朋友,可是最近却为一件小事,大吵起来。

一天,李白收到了杜甫的'一封挑战信。

内容如下:李白,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诗写得好,下午南湖,不见不散。

李白看完,默默地收下了挑战信,心想:“我堂堂诗仙还会怕你不成。

”下午,杜甫请来了当朝有名的白居易,让他当这次的出题人。

白居易想:“这两位可都是当朝诗坛最有名的诗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圣传》介绍王维唐代诗人、画家。

字摩洁。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

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佛--王维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

开元九年(721)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后归至长安。

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

王维被擢为右拾遗。

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

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

次年贬荆州长史。

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

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在《寄荆州张丞相》中说:“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表示了归隐之意。

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

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

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曾说:“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

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

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

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天宝十五载(756)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

服药佯为疾,仍被送洛阳,署以伪官。

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王维买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年轻时不仅文才出众,而且仪表堂堂。

因此,许多名门望族、达官显贵,都希望王维能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有的托媒前去说合,有的亲自登门求亲,但都被王维一一婉言谢绝了。

那年刚入冬,忽然下起雨来,天气骤然变冷,王维受了风寒,感到有些发烧,身上难受,便去找郎中诊治,郎中给王维开了几味草药,让王维拿上药方速去药店买药。

且说药店的掌柜有个独女,名叫紫云,芳龄二九,长得貌若仙女,精通诗词联谜,是镇上有名的才女。

那天正巧掌柜的有事外出,紫云代父打理药店。

王维来到药店,见紫云虽非大家闺秀,却别有一番风姿,一时竟看呆了。

而紫云却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地问王维道:“公子有何贵干?” 王维这才回过神来,连忙答道:“昨日偶染风寒,特买几味草药疗疾,不知贵店有无?”姑娘微微一笑,又问:“有药方吗?”王维素闻紫云颇有才华,决定试她一试,灵机一动,说:“来得慌张,药方忘带了。

”紫云道:“还记得药名吗?”王维说:“记得,头一味是——酒阑宴毕客何为?”紫云不由一怔,但马上明白过来:此人借口买药,实为前来考试姑娘我的才学。

便将身子一扭,背对着王维,面对着药橱,道:“酒阑宴毕客当归,当归当然有了。

”王维一惊,暗暗钦佩紫云果然才思敏捷,又说道:“夜深月黑路不迷。

”姑娘又马上猜中,仍然背对着王维,以问作答:“…熟地‟要多少?”“再要百年美貂裘。

”“…陈皮‟也有。

”“还要夫妇偕白头。

”“…百合‟是新进的。

”……王维被紫云姑娘的才思折服了,一种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买药回去之后,心里久久平静不下,觉得紫云正是自己所希望的未来伉俪。

但他不知道人家意下如何,又不便直接去问,决定重新试探姑娘一回,便提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然后折叠几下,唤来书童,吩咐他道:“我方才前去买药,买得少了,你拿上这个药方,速去再买两服来。

”书童来到药店,言称王公子派他前来买药,说罢将药方递给了紫云。

紫云展开一看——哪是什么药方?原来是一首谜诗:二者缺一真可叹,书房偏又无石砚,金童身边少玉女,晴天无日烦心添。

紫云斟字酌句,原来是个四字成语:一见钟(钟)情。

不禁两腮飞红,连忙假装取药转过脸去,问书童道:“那位王公子叫什么呢?”书童忙答道:“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王维呀!”啊?原来他就是王维!其实,紫云姑娘也对那个英俊潇洒、才华不凡的买药书生产生了爱意,一听那人就是王维,心中更加欢喜,低头一想,便对书童谎称王维所买之药本店已经不全,让他明日再来。

说罢也给王维回了首谜诗,然后叠好,让书童带了回去。

王维接到紫云的回信,急忙展开看去——一月一日喜相逢,二人结缘去问僧,竹林深处见古寺,伊刚张口人无踪。

王维乍一看,顿时凉了半截,再一琢磨,不由会心地笑了。

不仅唐代诗人受道教影响深刻,一些皇室成员也受其影响。

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就曾在青城山修炼;李白自叙“与逸人东严于隐于岷山之阳(即青城山)”,“东严子”就是与他“弱龄”订交、结为“异姓天伦”的道友元丹丘;他们三人在青城山结识,故后来李、元二人均由玉真公主推荐入朝。

《玉真仙人词》:“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就是李白在开元十七年时,和玉真公主见面时所作。

“鸣天鼓”、“腾双龙”、“弄电行云”之类的,把玉真公主写得像九天玄女一般浪漫,比起王维那篇《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

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

此地回鸾驾,绿溪转翠华。

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

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

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

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

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

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

”要浪漫得多。

太白本性桀骜不驯,生来就是个飞扬跳脱、风流多情的人物,不像王维那样腼腆。

不知后来玉真公主冷落王维也有着这方面的因素。

当时,元丹丘和玉真公主之间有相当牢固的信赖关系,蔡玮《玉真公主受道灵坛祥应记》天宝二载:“西京大昭成观威仪臣元丹丘奉敕修建”。

元丹丘到天宝二载仍然担任昭成观威仪。

昭成观在长安皇城的西边,旁边是长安最大的道观——玉真观。

元丹丘为了玉真公主修建纪念碑。

而李白通过元丹丘的介绍得到玉真公主的支持。

魏颢的《李翰林集序》云:“(李)白久居峨眉,与丹丘因持盈法师达。

白亦因之入翰林。

”这里的持盈法师指的就是玉真公主。

李白和玉真公主之间,除了有元丹丘作用和才华因素之外,道教也在其中起了不少作用。

玉真公主和李白之间对道教,尤其是上清道的知识上有不少的共鸣。

因此,当李白和玉真公主相遇后,如同风筝遇上风,肯定会发生一些故事。

只是事不凑巧,开元十七年时,王维正好也回到了长安,而且很可能就正是他回心转意,和玉真公主生活在一起的时候。

王维有才,有貌,精书画,擅琵琶,少年得意,21岁高中状元。

据说开元八年(720年),诗佛王维尚未进仕,但王维善于奏乐,因音乐而结识了歧王,他常在宁王、歧王府中出入,王爷对他相当好——“待之如师友“。

歧王把王维介绍给皇妹玉真公主,王维替玉真公主弹琴,玉真公主听了王维演奏的《郁轮袍》后,让宫婢将王维带入室内,换上华丽无比的锦锈衣衫。

然后置办酒宴,安排王维入宴,坐在宾客的上首。

席间,众人谈笑之际,公主觉得座中王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不禁一再瞩目。

于是第二年,王维就顺顺当当地进士及第。

王维进士及第后,被封为太乐丞(八品)。

品级虽然不高,但是这却是个为皇室宫廷宴乐培养乐队伶人的官。

玉真公主这样安排,肯定是为了让他方便进出宫禁及皇家苑观之类的。

但王维几个月后就因“伶人舞黄狮子”一案,被贬出京,远去山东济州做个看粮仓的九品小官——司库参军。

“伶人舞黄狮子”据说依唐代律令,舞黄狮子节目,是专门为皇帝而演的,不得私自娱演,否则当以犯律处置。

王维一下子被贬到济州,这一去就是四年半的时间。

这事在当时也算不上什么大罪,难以得此重罚?答案很明显,正是王维不再愿意到床上侍侯公主,又“私自”(未经公主同意)娶了妻子,于是玉真公主动怒,就找借口贬他到穷乡僻壤“劳动改造”一番。

在济州熬了四年多后,王维终于熬不住,辞去了在济州的官职,潜回了长安。

但他在长安闲居了七八年,根本没有实授什么官职。

于是有了开元十七年的另一个故事。

当时孟浩然到长安来求官找差事,他和王维意气相投。

孟浩然和王维正在聊天儿,突然唐玄宗就驾到了,吓得孟浩然钻到床底下去了。

后来唐玄宗也没有生气,还让孟浩然吟诗。

按理说,孟浩然和王维是朋友,一起谈谈诗文,为何要往床底下钻?皇帝有那么可怕吗?人家还削尖了脑袋找机会拜见呢,你大大方方地让王维引见一下不正中下怀?再者,皇帝为何突然到王维家去串门?而且皇帝还像是学生公寓里查宿舍卫生的似的,来个突然袭击,因此有人断定,王维此时定是住在玉真公主居处,或成了玉真公主的“外宅”。

可能这天正好公主不在,王维就私自请了他来,所以皇帝一来,他才吓得朝床底下钻。

李白和王维同岁,文才相当,又同是孟浩然的好友,但历史文献中找不到一星半点有关他们之间友谊的记载,答案就在这里,——王维和李白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既有这层关系,不争风吃醋可能有些不容易。

不过李白有个致命的毛病,那就是嗜酒如命。

李白曾在《赠内诗》里对妻子表示歉疚:“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太常妻说的是东汉有个叫周泽的官封太常,可能性功能有些问题,经常借口要洁身敬祖睡在斋宫里。

他老婆跑去看望他,他怒骂妻子冒犯斋禁,把妻子关到牢里监禁起来。

时人讥曰:“生世不谐,为太常妻”。

李白可能因嗜酒如命,在这方面也亏待了妻子。

故赋诗道歉。

在玉真公主那儿,必定也是美酒不缺,猫改不了偷腥的德行,李白必定做不到有酒不喝,时常烂醉如泥的李白,在玉真公主眼里,肯定渐渐不如和她花间弹曲、镜前写真、黄昏联句、清晨画眉的王维好。

于是,玉真公主渐渐把感觉超好青莲居士李白晾在终南山下的“玉真公主别馆”里不管不问了。

玉真公主贵为公主,住处自然不只一处,玉真观、安国观、山居、别馆等等都是她的。

玉真公主不愿意嫁人,自愿出家为女道士。

但却没有“缁衣顿改昔年妆”,过青灯黄卷下的日子。

她的宫观之华丽一点不逊于皇宫,甚至尚有过之。

当时就有大臣上书嫌太过奢糜。

被冷落的李白,后来发了一通牢骚后写诗云:《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

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不知是诗起了作用,还是玉真公主对李白仍忘旧情。

到了天宝年间,玉真公主又对王维渐渐疏远。

王维一生情境清寂自苦,在妻子死后,孤居三十年不再续娶,实在罕见。

有人说王维学佛,这学佛未必就完全像出家人一样完全四大皆空,白居易不也是一边诵经拜佛,一边左手搂着“杨柳腰”小蛮,右手抱着“樱桃口”樊素,其中的种种原因,不便揣测。

我们只知道王维的心中一直是存在着一种苦闷的。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不知王维是不是因为这难以启齿的羞辱之事,他的内心才一直处在忏悔中,寻求着解脱。

反正,这时候李维是去了蓝田辋川别墅和裴迪吟诗钓鱼去了,后来又被打发到榆林等边塞之地作侍御史,这才有了我们千古传唱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