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试题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8d398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3.png)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哪个波段的辐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表反射?A. 微波波段B. 红外波段C. 可见光波段D. 紫外波段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遥感数据的常用处理方法?A. 辐射校正B. 大气校正C. 几何校正D. 光谱分析答案:D3.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点对点校正B. 线性校正C. 非线性校正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什么是遥感图像的光谱特征?A. 指图像的分辨率B. 指图像的色调C. 指图像中物体的反射或发射特性D. 指图像的对比度答案:C5. 以下哪个传感器是用于获取夜光遥感数据的?A. LandsatB. Sentinel-2C. MODISD. VIIRS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作物生长监测B. 土壤湿度评估C. 病虫害监测D. 土地利用分类答案:ABCD7.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图像的质量?A. 大气条件B. 传感器分辨率C. 地形起伏D. 光照条件答案:ABCD8. 遥感数据的分类方法包括哪些?A. 监督分类B. 非监督分类C. 半监督分类D. 机器学习分类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地球表面的监测。
()答案:错误10.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其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少。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包括监测森林覆盖变化、监测水质污染、评估城市扩张、监测自然灾害如洪水和火灾等。
12. 描述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是如何产生的?答案: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主要是由于传感器的视角、地球的曲率、大气折射、地形起伏以及传感器本身的误差等因素造成的。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假设某遥感图像的像素分辨率为30米,计算该图像覆盖的地表面积。
遥感测试题及答案
![遥感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d908b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5.png)
遥感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的电磁波波段是?A. 无线电波B. 微波C. 可见光和红外光D. X射线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A. 农业监测B. 城市规划C. 天气预报D. 深海探测答案:D3.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指的是什么?A. 图像的清晰度B.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C. 图像的光谱分辨率D. 图像的时间分辨率答案:B4. 遥感卫星通常运行在哪种轨道上?A. 地球同步轨道B. 太阳同步轨道C. 极地轨道D. 月球轨道答案:B5.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传感器数量B. 光谱分辨率C. 空间分辨率D. 时间分辨率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中,_________是指遥感图像上一个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面面积。
答案:空间分辨率2. 遥感图像的_________是指图像中不同波段数据的组合。
答案:假彩色合成3. 遥感数据的_________是指数据获取的时间间隔。
答案:时间分辨率4. 遥感图像的_________是指图像中不同波段数据的波长范围。
答案:光谱分辨率5. 遥感技术中,_________是指遥感图像上一个像素所代表的光谱信息。
答案:光谱分辨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答案:遥感技术是利用传感器从远距离接收地球表面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获取地表特征和变化情况的技术。
2.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监测森林覆盖变化、监测水体污染、评估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自然灾害等。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 论述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作物种植面积监测、作物生长状况评估、病虫害监测、灌溉管理等。
其重要性在于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大面积农田信息,从而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a7e66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1.png)
遥感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遥感"一词的英文缩写是:A. RSB. GISC. GPSD. AI2. 以下哪项不是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A. 农业监测B. 城市规划C. 军事侦察D. 电影制作3.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是指:A. 图像的清晰度B. 图像的尺寸C. 图像中每个像素所代表的地面面积大小D. 图像的色彩数量4. 关于光谱分辨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光谱分辨率越高,图像的色彩越丰富B. 光谱分辨率越高,图像的清晰度越高C. 光谱分辨率越高,图像的噪声越低D. 光谱分辨率越高,图像的覆盖范围越广5. 以下哪种传感器是主动式传感器?A. CCD相机B. 红外扫描仪C. 激光雷达D. 多光谱扫描仪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领域。
2. 遥感数据的获取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_和______等设备。
3. 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分辨的最小光谱范围,它影响着图像的______和______。
4. 空间分辨率是指图像中每个像素点所覆盖的地面面积,它与______和______有关。
5.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______和______等步骤。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 描述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过程及其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多时相遥感数据在农业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2. 论述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某地区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请分析以下遥感图像,并回答以下问题:- 图像中显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如何通过遥感图像识别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 该地区在过去十年中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是什么?注意事项:-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遥感地质学试题
![遥感地质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2527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5.png)
遥感地质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遥感主要利用的是地面特征的 ____________ 信息。
A. 穿透B. 探测C. 辐射D. 发射2. 遥感图像中颜色的变化通常代表不同的 ____________ 特征。
A. 温度B. 光谱C. 高度D. 纹理3. 遥感数据分为 ____________ 遥感数据和 ____________ 遥感数据。
A. 有源,无源B. 主动,被动C. 有线,无线D. 红外,紫外4. 遥感技术最早应用于 ____________ 领域。
A. 军事B. 水利C. 医学D. 地质5. 遥感数据的 ____________ 可以反映地物的光谱信息。
A. 时态B. 分辨率C. 时间D. 空间6.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的是 ____________ 在大气和地面之间传播的性质。
A. 电磁波B. 热能C. 水分D. 重力7. 遥感图像最常用的增强方法是 ____________。
A. 直方图均衡化B. 滤波处理C. 空间分析D. 反演算法8. ____________ 是遥感图像的一项基本运算,用于抽取和获取图像的有用信息。
A. 遥感分类B. 数据融合C. 辐射校正D. 特征提取9. 遥感技术中的 ____________ 通常是指选择合适的像元进行特定地物的识别和分析。
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时间分辨率D. 光谱分布10. 遥感技术在地质学研究中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方面?A. 矿产资源勘查B. 土壤侵蚀分析C. 断层活动监测D. 土地利用规划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遥感地质学是将遥感技术与地质学相结合,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质研究和地质__________。
12. 红外遥感是通过探测地面物体的 ____________ 辐射来获取图像信息。
13.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决定了图像的 ____________。
14. 遥感数据的扫描模式包括横摆扫描和 ____________ 扫描。
基础遥感试题及答案
![基础遥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5f146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4.png)
基础遥感试题及答案1. 遥感技术中,卫星轨道高度在600-800公里的遥感卫星属于哪种类型?A. 低轨道卫星B. 中轨道卫星C. 高轨道卫星D.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答案:C2. 以下哪种传感器不属于光学遥感传感器?A. 多光谱传感器B. 红外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高光谱传感器答案:C3.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系统几何校正C. 相对几何校正D. 绝对几何校正答案:B、C、D4. 以下哪种数据格式不是遥感影像常用的数据格式?A. GeoTIFFB. JPEG2000C. PNGD. CSV答案:D5. 遥感影像的大气校正的目的是什么?A. 消除大气对影像的影响B. 增强影像的对比度C. 转换影像的颜色D. 增加影像的分辨率答案:A6. 多时相遥感影像分析的主要应用是什么?A.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B.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C. 城市规划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A. 监督分类B. 非监督分类C. 半监督分类D. 人工分类答案:D8.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的目的是?A. 消除传感器本身的系统误差B. 消除大气对影像的影响C. 消除地形对影像的影响D. 消除传感器的非线性响应答案:A9. 以下哪种传感器不是用于海洋遥感的?A. 海洋色温传感器B. 合成孔径雷达C. 红外传感器D. 微波辐射计答案:C10. 遥感影像的融合技术主要解决什么问题?A. 提高影像的空间分辨率B. 提高影像的光谱分辨率C. 提高影像的时间分辨率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
遥感GIS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遥感GIS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ca0c6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9.png)
遥感GIS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1 遥感常用数据格式为:A. JPEGB. TIFFC. GIFD. BMP1.2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通常以什么单位表示?A. 米B. 厘米C. 毫米D. 微米1.3 遥感影像解译的一般步骤包括以下哪些?A. 数据获取、预处理、信息提取、结果解译B. 数据获取、图像处理、信息提取、结果解译C. 数据采集、图像处理、信息提取、结果解译D. 数据采集、预处理、信息提取、结果解译1.4 遥感中的NDVI指数主要用于:A. 海洋表面的植物分布研究B. 农作物生长监测C.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D. 地表温度测量1.5 遥感技术常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气象B. 地质勘探C. 环境监测D. 全部都是2. 填空题2.1 遥感是通过_______获取地面信息。
2.2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决定了其对_______大小的分辨能力。
2.3 遥感影像预处理常包括_______、大气校正等步骤。
2.4 遥感中的DEM表示_______的分布情况。
2.5 遥感数据的时间解析度指的是其获取地表信息的_______。
3. 简答题3.1 简述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提供一个案例说明。
3.2 解释遥感图像的波段,并说明不同波段在遥感应用中的重要性。
3.3 通常情况下,遥感影像处理需要进行哪些预处理步骤?简要叙述每个步骤的作用。
3.4 什么是遥感数据融合?列举两种常用的遥感数据融合方法,并说明其优缺点。
3.5 简要描述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关系,并阐述遥感与GIS结合应用的优势。
4. 答案1.1 B1.2 A1.3 A1.4 B1.5 D2.1 无人机、卫星等扫描仪器2.2 物体2.3 数据获取、预处理、信息提取2.4 地面高程2.5 时间间隔3.1 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识别病虫害和病变、进行灌溉监测等。
一个案例是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农田土壤水分,通过获取遥感影像中植被指数来分析土壤的湿润程度,为农民提供合理的灌溉方案。
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66b5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e.png)
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无法获取全球范围的数据b) 可以获取地表信息,不受地面条件限制c) 仅适用于农业领域d) 不需要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答案:b) 可以获取地表信息,不受地面条件限制2. 遥感技术中,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a) 获取遥感数据b) 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c) 分析遥感图像d) 操作遥感平台答案:a) 获取遥感数据3. 遥感技术中的遥感图像分为几种类型?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答案:c) 三种4. 遥感技术常用的图像分类方法有哪些?a) 主成分分析b) 二值化c) 全色合成d) 目视解译答案:a) 主成分分析、b) 二值化、d) 目视解译5.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包括以下哪些领域?a) 农业b) 水资源c) 矿产资源d) 交通运输答案:a) 农业、b) 水资源、c) 矿产资源、d) 交通运输第二部分:填空题1.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获取______的信息来进行地表观测和分析。
答案:电磁辐射2. 遥感技术中的遥感图像通常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答案:光学图像、雷达图像3. 遥感图像的______是指图像中一个像素代表的实际地物的大小。
答案:空间分辨率4. 遥感技术中的遥感数据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信息。
答案:光谱信息、空间信息、时间信息5. 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
答案:农作物监测、土壤质量评估、灾害监测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遥感图像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答案:遥感图像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无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
无监督分类是指基于图像中像素的相似性将图像划分为不同的类别,适用于目标不明确或类别较多的情况。
监督分类是指事先确定好一些代表不同类别的样本,并通过计算机算法将图像中的像素归类到这些类别中,适用于已知类别和样本的情况。
遥感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遥感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74523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f.png)
遥感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1. 什么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或其他载体上的传感器,从远距离收集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2.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是什么?遥感技术在农业中主要用于监测作物生长状况、评估作物产量、监测土壤湿度和土地利用变化等。
3. 简述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的区别。
光学遥感依赖于可见光和红外光,适用于白天和晴朗天气条件下的地表观测。
雷达遥感则利用微波信号,可以穿透云层和植被,适用于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观测。
4. 什么是多光谱遥感?多光谱遥感是一种技术,它使用多个不同波长的传感器来获取地表的光谱信息,从而可以分析和识别不同物质和物体。
5. 简述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过程。
几何校正是指将遥感图像与地面坐标系进行匹配的过程,通常包括图像的平移、旋转和缩放等步骤,以确保图像的几何精度。
6. 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是什么?大气校正是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以消除大气对数据的影响,如大气散射、吸收和反射等,从而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7.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通过分析遥感图像中的热红外波段,可以检测到森林火灾产生的高温区域,从而实现火灾的早期发现和监测。
8.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哪些?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包括土地利用分类、城市扩张监测、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估等。
9. 什么是遥感图像的分类?遥感图像的分类是指将图像中的像素分配到预先定义的类别中,如农田、森林、水体等。
10. 简述遥感数据的解译过程。
遥感数据的解译包括图像的可视化分析、特征提取、分类和验证等步骤,目的是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答案解析1.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或其他载体上的传感器,从远距离收集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2.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主要用于监测作物生长状况、评估作物产量、监测土壤湿度和土地利用变化等。
3. 光学遥感依赖于可见光和红外光,适用于白天和晴朗天气条件下的地表观测。
雷达遥感则利用微波信号,可以穿透云层和植被,适用于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观测。
遥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c5a98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d.png)
遥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红外遥感主要用于:A. 地形测绘B. 植被分析C. 水质监测D.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数据的常用分辨率类型?A. 空间分辨率B. 时间分辨率C. 光谱分辨率D. 颜色分辨率答案:D3.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数据量大小B. 光谱波段数量C. 传感器成本D. 应用领域答案:B...(此处省略16道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遥感数据的______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分辨地面上两个相邻物体的最小距离。
答案:空间2. 遥感技术在______、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答案:环境监测...(此处省略8个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主要应用于监测植被覆盖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水体污染、大气状况等,通过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2. 解释什么是遥感数据的光谱分辨率,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答案:光谱分辨率是指遥感传感器能够区分不同波长范围的能力。
高光谱分辨率的传感器能够捕捉到更细致的光谱信息,有助于识别和分类不同的物质和现象。
例如,在植被研究中,高光谱遥感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植物,甚至检测植物的健康状况。
...(此处省略2个简答题)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假设一个遥感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为10米,计算该传感器在1000米高度时的地面覆盖范围。
答案:地面覆盖范围 = 空间分辨率× 传感器高度 = 10米× 1000米 = 10000平方米。
2. 给定一个遥感图像的光谱反射率数据,如何计算该图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答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计算公式为:NDVI = (NIR - R) / (NIR + R),其中NIR代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R代表红波段的反射率。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https://img.taocdn.com/s3/m/22f5ac4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4.png)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哪种波长的电磁波对植被的反射率最高?A. 可见光B. 近红外C. 中红外D. 远红外2. 下列哪个不是遥感数据的常用分辨率类型?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时间分辨率D. 波长分辨率3. 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增强”是指什么?A. 增加图像的对比度B. 增加图像的亮度C. 增加图像的饱和度D. 增加图像的清晰度4. 以下哪种传感器类型通常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A. 被动传感器B. 主动传感器C. 多光谱传感器D. 超光谱传感器5. 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主要用于解决什么问题?A. 消除地形影响B. 消除大气影响C. 消除云层影响D. 消除噪声影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7. 解释遥感中“光谱特征”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8. 描述遥感图像分类的基本步骤,并说明其在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9. 假设你有一个遥感图像,其空间分辨率为30米,覆盖面积为100平方公里。
计算该图像包含的像素总数。
10. 给定一个遥感传感器的光谱响应曲线,如何计算特定波长下的反射率?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1. 论述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 近红外2. D. 波长分辨率3. A. 增加图像的对比度4. D. 超光谱传感器5. B. 消除大气影响二、简答题6.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检测、土壤肥力评估等,其重要性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确保粮食安全。
7. 光谱特征是指不同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反射或发射特性。
在环境监测中,通过分析特定物质的光谱特征,可以识别和监测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
8. 遥感图像分类的基本步骤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选择分类算法、训练分类器、分类执行和后处理。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fbaf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3.png)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遥感技术的特点?A.大范围获取信息B.实时获取信息C.针对性强D.数据更新快答案:C.针对性强。
遥感技术具有大范围获取信息、实时获取信息、数据更新快等特点,而针对性强并不是遥感技术的特点。
2、下列哪一项不是遥感技术的应用?A.环境监测B.土地资源调查C.交通流量监测D.医学诊断答案:D.医学诊断。
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环境监测、土地资源调查、交通流量监测等领域,而医学诊断并不是遥感技术的应用。
3、下列哪一种遥感图像的分辨率最高?A. LANDSAT图像B. SPOT图像C.气象卫星图像D.资源卫星图像答案:B. SPOT图像。
SPOT图像的分辨率最高,可以达到2.5米左右,优于其他的遥感图像。
4、下列哪一项是遥感技术的核心部分?A.传感器B.数据传输设备C.数据处理设备D.数据分析设备答案:A.传感器。
遥感技术的核心部分是传感器,它能够感知地面景物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息。
二、简答题1、什么是遥感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什么?答: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传感器对目标物所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进行远距离感知的技术。
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散射、透射等特性,获取目标物的信息。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目标物的高分辨率、大范围、实时观测,具有快速、便捷、经济等优势。
2、遥感技术有哪些主要应用领域?请举例说明。
答: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土地资源调查、城市规划、交通流量监测、农业管理、地质调查、气象观测等领域。
例如,在环境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在土地资源调查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资源分布等;在城市规划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获取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交通状况等信息;在交通流量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获取道路交通状况、车辆行驶状况等信息;在农业管理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监测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状况等;在地质调查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获取地质构造信息、矿产资源分布等;在气象观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来获取云层分布信息、气候变化趋势等。
遥感应用分析考试试题
![遥感应用分析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f0843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c.png)
遥感应用分析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 遥感技术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地物信息?A. 人工采样B. 无人机观测C. 遥感传感器D. GPS定位系统2. 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是指?A. 遥感数据的采集时间B. 遥感数据的像元大小C. 遥感数据的投影系统D. 遥感数据的云量和云状况3. 下列哪种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是基于统计学原理的?A. 监督分类B. 无监督分类C. 混合分类D. 目视解译4. 遥感应用中,多光谱遥感数据可以用来获取下列哪种信息?A. 地表温度B. 水质状况C. 土地利用类型D. 植被高度5. 遥感数据融合是指将不同传感器或不同波段的遥感数据进行?A. 抽样B. 重叠C. 压缩D. 组合6. 遥感技术在哪些领域具有广泛应用?A. 气象预报B. 地质勘探C. 环境监测D. 农作物种植二、简答题(共40分)答案请用简要的语言回答。
1. 请简要解释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 什么是遥感数据的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它们在遥感应用中有什么作用?3. 请简要描述监督分类和无监督分类的区别。
4.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有哪些实际应用?5. 请简要介绍遥感数据融合的方法和作用。
6. 请列举三个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三、论述题(共30分)请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对遥感技术应用的了解,自由论述以下题目。
请遵循论述题的格式要求,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
题目: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请在下方回答题目,篇幅不限)【正文】【结论】四、案例分析题(共50分)请根据自己对遥感技术的理解和运用经验,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结合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请按照案例分析题的格式要求,包括背景介绍、技术应用、结果分析和结论等部分。
【背景介绍】【技术应用】【结果分析】【结论】五、实验设计题(共50分)请根据以下题目描述,设计一个适合的遥感实验。
包括实验目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等内容。
遥感物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遥感物理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ad24c7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8.png)
遥感物理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中,用于获取地表信息的主要手段是:A. 红外辐射B. 可见光C. 微波辐射D. 声波探测答案:C2. 卫星遥感数据中,通常用于植被指数计算的波段是:A. 蓝波段B. 绿波段C. 红波段D. 近红外波段答案:D3. 以下哪种传感器类型不适用于夜间遥感观测?A. 光学传感器B. 红外传感器C. 雷达传感器D. 微波传感器答案:A4.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主要解决的是:A. 影像的辐射误差B. 影像的几何误差C. 影像的光谱误差D. 影像的时间误差答案:B5. 遥感数据的分类方法中,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主要区别在于:A. 算法的复杂性B. 计算速度C. 是否需要训练样本D. 数据的分辨率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A. 作物种植面积估算B. 病虫害监测C.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 土壤湿度测量答案:A, B, C, 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影像的分辨率?A. 传感器的类型B. 传感器的高度C. 影像的放大倍数D. 传感器的像素尺寸答案:A, B, D3. 遥感数据预处理包括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几何校正C. 噪声滤波D. 特征提取答案:A, B, C4. 遥感影像的解译可以采用哪些方法?A. 目视解译B. 计算机辅助解译C. 专家系统D. 机器学习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波段属于遥感卫星常用的波段?A. 紫外波段B. 可见光波段C. 红外波段D. 微波波段答案: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地球表面信息的获取。
(错误)2.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是为了消除传感器自身的误差。
(正确)3. 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可以消除地形起伏带来的误差。
(正确)4. 遥感影像的分类结果完全取决于所使用的分类算法。
(错误)5. 遥感技术无法用于海洋环境的监测。
遥感导论试题及答案
![遥感导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e6ef7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7.png)
遥感导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卫星遥感属于以下哪种类型?A. 地面遥感B. 航空遥感C. 航天遥感D. 空间遥感答案:C2. 遥感影像中,波段数最多的是哪种传感器?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热红外传感器D. 微波传感器答案:B3. 以下哪种遥感数据的分辨率最高?A. 全球覆盖B. 区域覆盖C. 国家覆盖D. 地方覆盖答案:D4.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不包括以下哪项?A. 辐射校正B. 投影转换C. 地形校正D. 配准答案:A5. 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中,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主要区别在于?A. 算法复杂度B. 计算速度C. 需要的训练样本D. 影像的分辨率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某一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面面积。
答案:空间分辨率2.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不同波段之间的相关性。
答案:光谱分辨率3.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不同波段之间的相关性。
答案:时间分辨率4.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某一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面面积。
答案:光谱分辨率5.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不同波段之间的相关性。
答案:空间分辨率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植被覆盖度分析、水体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等。
2.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有哪些步骤?答案: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步骤包括影像配准、投影转换、地形校正和影像镶嵌等。
3.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传感器本身的不均匀性、大气影响以及地形起伏等因素对影像辐射值的影响,以获取更加准确的地物反射率信息。
4. 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有哪些?答案: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包括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面向对象分类、机器学习分类等。
遥感期末试题及答案
![遥感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e3a85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9.png)
遥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遥感是指通过无需直接接触物体,利用___识别、感测、测量地球表面及大气等对象的一种手段。
A. GPS技术B. 遥感卫星C. 电磁波辐射与相互作用D. 航空摄影答案:C2. 遥感分辨率是指___。
A. 遥感影像的大小B. 遥感影像的质量C. 遥感系统观测地物的能力D. 遥感定位精度答案:C3. 遥感应用领域中的热红外遥感在___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A. 农业监测B. 水资源调查C. 气象预测D. 矿产资源勘测答案:A4. 遥感影像解译中,利用不同波段反射率的差异来判断地物类型的方法称为___。
A. 海岸线解译B. 植被指数法C. 影像地学特征解译D. 多时相遥感解译答案:C5.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___。
A. 大气污染监测B. 土壤侵蚀状况评估C. 水质监测D. 森林覆盖变化监测答案:A、B、C、D二、简答题1. 请解释遥感中的分辨率指标。
答案:分辨率指标是遥感影像中能够分辨出的最小地物大小,也可以理解为遥感系统观测地物的能力。
分辨率分为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两种,空间分辨率是指一个遥感系统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所能区分的地物最小尺寸;光谱分辨率是指遥感系统在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观测中所能区分的不同波段的能力。
2. 请列举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有以下应用:- 农田面积统计与变化监测:通过遥感影像可以对农田的面积进行统计,并监测农田面积的变化情况。
- 农作物生长监测:通过遥感影像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包括生长阶段、病虫害情况等。
- 土壤水分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情况,为农田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 农作物遥感遥感图像分类:利用遥感影像中的光谱信息可以对农田进行分类,识别不同的农作物类型。
- 土壤养分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土壤的养分含量,为合理施肥提供指导。
三、论述题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对环境状况进行监测与评估。
遥感试题及答案
![遥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c77ca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5.png)
遥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用于获取地表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
A. 声音B. 电磁波C. 红外线D. 无线电波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遥感传感器的类型?()A. 光学传感器B. 红外传感器C. 微波传感器D. 超声波传感器答案:D3.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通常指的是()。
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辐射分辨率D. 时间分辨率答案:A4. 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主要用于解决()。
A. 大气影响B. 地形影响C. 传感器误差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遥感数据的常用处理方法?()A. 辐射校正B. 几何校正C. 增强处理D. 信号放大答案:D6. 多时相遥感数据可以用于()。
A.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B. 植被生长监测C. 灾害评估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种遥感技术主要用于海洋监测?()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遥感答案:C8.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主要应用不包括()。
A. 土地覆盖分类B. 交通流量分析C. 城市规划设计D. 环境影响评估答案:C9. 以下哪种遥感平台不属于航空遥感平台?()A. 无人机B. 高空气球C. 卫星D. 飞机答案:C10.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包括()。
A. 作物种植面积估算B. 病虫害监测C. 土壤肥力评估D. 天气预报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环境监测B. 军事侦察C. 城市规划D. 交通管理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图像的质量?()A. 大气条件B. 传感器性能C. 地形起伏D. 云层覆盖答案:ABCD3. 遥感数据的光谱分辨率指的是()。
A.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波长间隔B. 传感器能够检测的波长范围C.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大波长间隔D. 传感器能够检测的光谱带的数量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方法?()A. 直方图均衡化B. 对比度拉伸C. 空间滤波D. 波段合成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方法?()A. 仿射变换B. 多项式变换C. 正射校正D. 透视校正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只能获取地表的静态信息。
遥感考试试题库
![遥感考试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3c8908b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3.png)
遥感考试试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农业监测B. 城市规划C. 军事侦察D. 个人娱乐2. 以下哪个波段属于红外遥感的范畴?A. 可见光波段B. 近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3.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通常指的是什么?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辐射分辨率D. 时间分辨率4. 以下哪种传感器类型不是被动遥感传感器?A. 辐射计B. 扫描仪C. 雷达D. 光谱仪5.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B. 辐射校正、光谱校正、几何校正C. 大气校正、光谱校正、时间校正D. 几何校正、时间校正、辐射校正6.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传感器的重量B. 光谱波段的数量C. 传感器的分辨率D. 传感器的制造成本7. 以下哪个术语与遥感图像的分类无关?A. 监督分类B. 非监督分类C. 半监督分类D. 多级分类8. 遥感数据的时间分辨率是指什么?A. 传感器获取数据的时间间隔B. 遥感图像的更新频率C. 遥感数据的存储周期D. 遥感数据的采集时间9. 以下哪个不是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方法?A. 仿射变换B. 投影变换C. 线性变换D. 非线性变换10.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监测大气污染B. 监测水体污染C. 监测土壤侵蚀D. 所有以上选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不同的空间尺度。
12. 遥感数据的光谱分辨率决定了数据能够区分的______。
13.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通常需要使用______作为参考。
14.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可以提供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信息。
15. 遥感数据的辐射校正的目的是消除______对数据的影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遥感试题及答案
![遥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b34e1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1.png)
遥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遥感是指通过什么方式获取地面信息?A) 地面调查B) 卫星遥感C) 实地观测D) 飞机遥感答案:B) 卫星遥感2. 遥感系统中的主要器件是什么?A) 光学传感器B) 红外传感器C) 多光谱传感器D) 雷达传感器答案:A) 光学传感器3.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代表着什么?A) 地面图像的清晰度B) 数据的传输速度C) 遥感卫星的高度D) 数据的采集频率答案:A) 地面图像的清晰度4. 遥感技术在以下哪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A) 农业B) 矿产资源勘查C) 城市规划D) 灾害监测答案:B) 矿产资源勘查5. 遥感影像处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图像B) 对图像进行增强和分类C) 选择最佳的传感器D) 进行图像地理校正答案:B) 对图像进行增强和分类二、填空题1. 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并对地球表面进行________。
答案:监测和分析2. 遥感数据的获取主要依靠________和遥感平台。
答案:遥感传感器3. 遥感图像分辨率越高,代表图像中每个像元所表示的地表区域越________。
答案:细致4.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可以及时获取并分析洪水、火灾等灾害的________,从而做出有效应对。
答案:信息5. 遥感图像的地理校正是指将图像与真实世界地理坐标相对应的________。
答案:过程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遥感技术的分类及其主要应用领域。
遥感技术可以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方式。
主动遥感是指利用雷达或激光等主动传感器发射能量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主要应用于地形测量和遥感影像获取。
被动遥感是指利用接收自然辐射的被动传感器,如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主要应用于地表覆盖分类、环境监测等领域。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植被监测、农业资源管理、气候变化研究、城市规划、矿产资源勘查以及灾害监测等领域。
2. 解释一下遥感图像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遥感图像分类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图像中像素的光谱信息、空间特征和上下文信息对地物进行分类。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db928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c.png)
遥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遥感技术通常用于以下哪个领域?
A. 医学成像
B. 气象预测
C. 地质勘探
D. 通信技术
2. 以下哪项不是遥感数据的类型?
A. 光学影像
B. 雷达影像
C. 声纳数据
D. 红外影像
3. 遥感卫星的轨道类型通常包括哪些?
A. 极地轨道
B. 太阳同步轨道
C. 地球静止轨道
D. 所有选项都是
4.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 分辨率
B. 光谱范围
C. 成像速度
D. 成本
5. 以下哪个是遥感数据的后处理技术?
A. 辐射校正
B. 光谱分析
C. 空间分辨率增强
D. 所有选项都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遥感技术在农业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2. 描述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过程及其目的。
3. 解释什么是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并说明其重要性。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假设你有一个遥感影像,其空间分辨率为10米,覆盖面积为100
平方公里。
计算该影像的像素总数。
2. 给定一个遥感影像的反射率值,如何计算其对应的地表温度?请列
出计算公式和所需的参数。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某地区发生森林火灾,遥感卫星捕捉到了火灾区域的热红外影像。
请
分析影像数据,确定火灾的大致位置、范围,并提出相应的灾害评估
方法。
五、论述题(20分)
论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综合分析。
遥感试题及答案
![遥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e8b3e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19.png)
遥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通常所说的“遥感”是指:A. 通过遥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B. 通过卫星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C. 通过飞机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D. 通过无人机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遥感传感器的类型?A. 光学传感器B. 微波传感器C. 红外传感器D. 声纳传感器答案:D3.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主要分为几种?A. 2种B. 3种C. 4种D. 5种答案:B4. 遥感图像处理中,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图像的对比度B. 增加图像的像素数量C. 改变图像的颜色D. 减少图像的噪声答案:A5.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作物种植面积监测B. 森林火灾预警C.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 城市规划设计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环境监测B. 军事侦察C. 城市规划D. 气象预报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图像的质量?A. 传感器的分辨率B. 传感器的波段选择C. 云层的遮挡D. 地形的影响答案:ABCD3. 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投影转换C. 配准D. 去畸变答案: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获取地球表面信息。
()答案:错误2.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越高,获取的信息就越详细。
()答案:正确3. 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仅限于矿产资源的探测。
()答案:错误4.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
()答案:正确5. 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球表面的变化。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要说明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环境监测、污染源追踪、生态评估、灾害预警等方面。
通过遥感图像,可以监测森林覆盖变化、水体污染状况、土地利用变化等,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空间拓扑关系2.地址匹配3.元数据4.栅格数据结构5.空间数据精度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30分)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2.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构建与应用3.叠加分析三、问答题(任选二,每个25分,共50分)1.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趋势2.时空动态数据结构研究3.结合你的专业,论述GIS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
2000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生入学考试(RS)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1.高光谱遥感2.空间分辨率3.大气纠正4.色度空间5.小波变换二、论述题:(任选三,每个25分)1.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
2.多源数据复合的方法及关键技术。
3.遥感的发展及前沿综述4.结合你的专业,谈谈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2001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一、名词解释1. 地址匹配2. 地图精度3. 关系数据库4. 四叉树二、简答题1. Internet GIS的特点及应用2. GIS的结构及功能3. 空间分析方法及应用三、论述题1. GIS的发展趋势2. GIS与RS、GPS的集成方法3. GIS空间分析功能的缺陷及改进方法2002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GIS)一、名词解释1. 地理空间2. 行程编码3. 地址匹配4. 拓扑关系5. 空间数据元数据二、简答1.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特点3. 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三、问答1. GIS的发展历程2. 结合你的专业,谈一谈gis的应用与关键点2002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RS)一、名词解释(20分)1. 波谱分辨率2. 密度分割3. 全球定位系统4. 遥感制图5. 监督分类二简答(40分)1. 多源数据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2. 雷达遥感的主要特征3. 纹理特征提取的方法4. 遥感信息地学评价标准三问答(40分)1. 成像光谱仪的基本原理2. 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3. 结合您的专业,谈谈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2003地理所GIS考博题名词解释(5*4):栅格数据结构数字高层模型元数据平移变换TIN简答(3*10)GIS互操作空间拓扑分析GIS组成问答(3选2,50分)GIS的发展简史与趋势WebGIS组成联系本专业,说GIS应用的关键与可发展潜力(记不清了,大概就这意思)。
1995年博士生(GIS概论)入学试题一、简述题(40分)1.地理住处系统的主要功能。
2.图形数据输入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3.地理住处系统的主要数据源及其特征。
4.空间数据库主要特征。
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地理住处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应用。
2.土地管理住处系统与城市管理住处系统的比较。
3.地理信息系统与相互关系。
4.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
1995年博士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简答题(40分)1.遥感地学评价标准。
2.LandsatTM数据特征。
3.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主要通道及特征。
4.遥感信息处长合分析。
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评述我国遥感应用的发展特点。
2.遥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3.举例说明遥感在地学研究中应用与作用。
4.遥感监测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1996年博士生(GIS)入学试题一、简述题(40分)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地理信息输入方法及其特点3.地理信息数据结构的类型4.空间拓扑叠加二、问答题(任选二题,60分)1.综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2.度论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网络的关系及其综合应用。
3.结合你的经验,谈GIS应用前景1996年博士生入学试题(遥感地学分析)(任选四题,每题25分)1.遥感地学分析樗及其意义2.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特点3.论述遥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作用4.遥感信息增强方法5.专题遥感住处提取的方法与应用1997年GIS一、名词解释拓扑关系缓冲分析关系数据模型空间叠加二、简答题1、GIS的主要功能(略)2、企业GIS系统的特色三、问答题(选2)1、GIS基本组成与主要应用领域2、地理科学数据集成与管理3、结合你的专业,谈GIS应用发展前景1998-1999 GIS概论一、简答:1.地理信息的基本特征。
(99)2.数字地形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99)3.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
(99)4.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分析方法。
(99)5.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制图关系剖析。
(99)6.矢量与栅格数据的优缺点。
(98)二、问答(任选二)1.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科学。
(99)2.专业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连接方式比较。
(99)3.结合你的专业,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特点。
( 99 )4. GIS产生、发展过程及前景。
(98)5. RS与GIS结合。
(98)1997-1999 遥感概论:一、简答与名词解释:1.混合像元(98)2.高光谱(98)3.监督与非监督分类(97)4.最大似然法(97)5.纹理特征用于信息提取(98)6.主成分分析(99)7.TM的七个波段(97)8.高光谱遥感(99)9.遥感影象的特征(99)二、论述1.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公式及应用。
(98)2.结合工作,谈遥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99)3.遥感地学评价基础。
(97)1998年试题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GIS——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缩写。
指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的,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超出、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从而为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政府各部门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识,为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决策服务。
数据词典——空间拓扑叠加——即overlap,指针对多种类型输入数据层的某种函数的叠加运算,把分散在不同层上的空间、属性信息按相同的空间位置叠加到一起,合成新的一层,是GIS中最常见的模型分析方法。
叠合过程往往是对空间信息和对应的属性信息作集合的交、并、差、余运算,并可进一步对属性作其它的数学运算。
包括面与面、线与面、点与面的叠合。
也可分为简单的视觉信息叠合和较复杂的分类模型叠合。
数字地形模型——即Digital Terrain Model, 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描述地面特性的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
节点匹配容差——二、简答1、GIS构成答:它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1)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部分包括数据输入设备(数字化仪等)、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中央处理机CPU和磁盘驱动器)、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等)。
软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GIS系统软件和应用分析软件。
(2)地理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实体(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空间位置坐标数据、地理实体间的拓扑关系以及相应的属性数据)和地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人员和组织机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员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成功的关键,而强有力的组织是系统运行的保障。
另外,从系统的数据处理看,GIS由5个基本模块组成:数据输入子系统、数据存储与检索子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和数据输出子系统组成。
1、关系数据库构成答:2、栅格与矢量结构优劣比较答:矢量结构是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用点、线、面等基本要素尽可能精确的来表示各种地理实体。
具有定位明显、属性隐含的特点。
栅格结构是将地面划分为均匀的网格,每个网格作为一个像元,像元的位置有所在行、列号确定,像元所含有的代码表示其属性类型或仅是与其属性记录相联系的指针。
矢量结构的优点是:n 显示图形的质量高,可视性好;n 存储数据量较小;n 应用网络分析可建立完整的拓扑关系;n 显示数据精度高n 可对图形及其属性进行检索、更新和概括。
其不足之处在于:n 数据结构较为复杂;n 多图叠加操作较困难;n 由于拓扑关系的不同,使得模拟操作较困难;n 数据输出的费用较高;n 难于进行某些空间分析运算。
栅格结构的优点是:n 数据结构简单;n 易于与遥感影象和数字测量影象等数据结合;n 易于进行各种空间操作和空间分析;n 易于进行模拟操作;n 有发展潜力。
其缺点为:n 图形数据量大;n 减少数据量要以牺牲精度为前提;n 图形显示的可视性不如矢量结构;n 网络分析较难;n 投影变换较为耗时。
三、问答1、GIS发展简况与趋势答:(1) GIS发展简况国际:GIS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60年代的开拓期,注重于空间数据的地学处理,如美国人口调查局建立的DIME用于处理人口统计数据;70年代的巩固期,注重于空间地理信息的管理,充分利用了新的计算机技术,但数据分析能力仍然很弱,在地理信息技术方面未有新突破;80年代的技术大发展期,注重于空间决策支持分析,应用领域迅速扩大,商业化实用系统进入市场;90年代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时代,以来微机的发展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普及,GIS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其应用领域从资源管理、环境规划到应急反应,从商业服务区域划分到政治选举分区等,涉及到许多学科和领域。
许多国家制定了本国的GIS发展规划,启动了若干科研项目,建立了一些政府性、学术性机构,如中国于1985年成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于1987年成立了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
现在,GIS已成为许多机构必备的工作系统。
社会对GIS的认识也普遍提高,需求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GIS应用的扩大与深化。
国内:我国GIS的发展虽然较晚,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1970-1980)、准备(1980-1985)、发展(1985-1995)、产业化(1996以后)阶段。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自80年代初开始。
以1980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全国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为标志,在几年的起步发展阶段中,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在理论探索、硬件配制、软件研制、规范制订、区域试验研究、局部系统建立、初步应用试验和技术队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积累了经验,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进入发展阶段的标志是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作为政府行为,正式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科学研究、应用实验和工程建设工作。
自90年代起,地理信息系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执行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联合科技攻关计划,强调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用化、集成化和工程化,力图使地理信息系统从初步发展时期的研究实验、局部实用走向实用化和生产化,为国民经济重大问题提供分析和决策依据。
总之,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正逐步形成行业,具备了走向产业化的条件。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表现为GIS系统技术和应用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