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
宁波中小型货代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物流管理宁波中小型货代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节奏越来越快以及我国加入WTO,导致国外货代企业入驻中国,中小型货代企业不断涌现,货运代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而与国外货代公司相比,我国的货运代理企业存在的大量的不足,比如,规模小、资金少、信息技术落后,没有较完整的业务网络,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缺乏长远的、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等。
面对这些问题,货代企业必须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抓住机遇,避开威胁,利用优势,克服劣势,准确定位,做出有效的发展战略规划,以求得在激烈的市场集中脱颖而出。
宁波货代市场中大量的中小型货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的重要的抉择。
因此,宁波中小型货代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状况,合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寻求企业发展新支点,从而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
本文以宁波美航物流有限公司为调查对象,调查并研究其经营战略模式,探讨总结该公司内外部的优劣势,并针这些优劣势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使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通过对宁波中小型货代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让企业能够认识到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让企业能够针对自身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这些都对宁波货代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中国进入WTO,货运代理业务已经不断扩大,货运代理企业的经营策略已经发生变化。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必须学会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分析自身优劣势,从而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在安索夫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就是要准确定位自己,走正确的道路,即企业高级管理者需要运用战略管理来确定企业发展的总方向。
关于企业的发展战略Michael E.Porter在他的《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中指出,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之中,只有灵活运用战略才能胜出。
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综合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综合竞争力分析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浙江是港航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宁波- 舟山港既是浙江的主要港口,同时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之一。
不管是在货物吞吐量,还是在集装箱吞吐量上,宁波舟山港都是遥遥领先的。
宁波- 舟山港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对内沟通长江、京杭运河,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对外直达釜山、神户、香港、高雄、新加坡等著名港口,且航程均在1 000 海里以内。
全港规划线总长427.6km,其中深水岸线334.6km,具备规模开发的深水岸线135.6km。
浙江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而宁波- 舟山港又是浙江港口物流的核心,宁波- 舟山港港口码头,这里聚集了很多码头,给宁波- 舟山港在发展港口物流业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因此,分析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综合竞争力对整个港口物流的发展及政府政策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对港口物流理论进行研究,从综合竞争力角度揭示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发展。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关于港口物流的理论研究1、港口物流的定义与内涵Klin(1995)认为港口作为最基本的运输结点,连接着物流网络中的海运和陆上作业,其核心业务是安排货物在各运输方式之间或同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转换,只有具备储存、集散货、制造和贸易这四大功能时,港口才可以从运输结点转变或提升为物流结点。
Khalid Bichou和RichardGray(2004)认为港口物流是以港口作为物流的中心节点提供的综合性多功能服务,对现代港口物流进行概念界定,首先应该体现出物流质的规定性。
港口物流是一个特殊的物流产品。
Gordon (2005)认为传统的港口物流主要是提供装卸、仓储、转运服务,而现代的港口物流是指以建立货运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为目的,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浙江省中小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五篇]
![浙江省中小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0e54f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2.png)
浙江省中小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五篇]第一篇:浙江省中小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浙江省中小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大纲09012643 鲍文祺一.理论概述以及发展背景(1)物流的起源(2)物流的定义(3)发展物流企业的意义(4)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背景二.浙江省中小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1)浙江省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竞争力现状分析(2)浙江省中小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3)浙江省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三.发展对策研究(1)成功物流企业案例分析(2)可行性对策四.结语第二篇:我国中小型旅行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我国中小型旅行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浅探摘要: 随着旅游业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各方面保护壁垒的逐步消除,我国旅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旅行社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中小型旅行社在我国旅行社业里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而其暴露的“竞争力弱、管理水平低”等越来越多的问题使其发展举步艰难,也导致了整个旅行社行业的发展渐入困境。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小型旅行社目前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提出了适应我国中小型旅行社未来发展的若干策略,如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界定自身的发展空间、采取合理的经营模式等等。
为把我国中小型旅行社导入一个良性发展轨道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更为有效地迎接挑战和参与竞争。
关键词:中小型旅行社现状对策我国中小型旅行社现状概述1.1 我国中小型旅行社的发展举步艰难近年来,我国旅行社的行业规模已经基本形成,但尚处于市场化、企业化和法制化进程的初级阶段。
在我国现有的旅行社市场格局中,中小规模的旅行社占了绝大多数。
随着我国旅行社业所面临的竞争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中小型旅行社的发展渐入困境。
1.2 我国中小型旅行社面临困境的原因1.2.1 法规制度不完善,行业分工体系不健全,市场不规范目前我国对旅行社行业管理制定的法规制度大多只是限于暂行和试行的阶段,还不健全,《旅行社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也不完善。
【开题报告】宁波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开题报告会计学宁波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一)背景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现代物流概念以来,我国的物流业快速发展,同时伴随着企业对降低成本及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愿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对物流进行外包,中国物流市场也因此变得空前繁荣,一时间各种各样中小物流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一些从事仓储、运输、配送、报关等物流业务的公司也开始转型。
而成本控制对于企业来说的重要性表现在,它是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目的;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得主要保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的物流发展水平和物流管理水平还较低.对物流利物流成本管理的认识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上存在较大问题。
(二)意义在当前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中国,物流企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物流企业的管理还很不规范,特别是在成本分析与控制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在中小物流企业身上特别体现出来。
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共有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弱等。
同时物流企业也属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资源稀缺造成成本进一步大幅度增加,近段时间的通货膨胀等影响,使这些企业的收入并未显著增加,有些企业甚至“无利可图”,因此出现了物流企业利润微薄的局面。
而物流企业现行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体系又出现了一系列问题:1.对成本的构成认识不清;2.库存控制薄弱,物流周期较大;3.企业成本管理缺乏系统管理、系统控制的整体观念;4.成本控制缺乏以客户为导向的的综合控制观念。
致使中小物流企业利润无法得到保障。
所以,我针对现在中小型物流企业所面临的成本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望有助于其对成本核算、控制、管理有一定了解。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基本内容本文拟在简要分析总结中小物流企业现行的成本核算、控制管理,并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管理进行界定,选取中小物流企业成本控制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采用作业成本法建立控制模型。
宁波港口物流竞争力分析及其发展对策【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物流管理宁波港口物流竞争力分析及其发展对策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专业化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也逐年上升,纵观历史,水路运输则是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这从一定层面上对提供水路运输的基础设施-港口提出了要求。
为顺应世界船舶大型化和集装箱化发展,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延伸。
发展和优化港口物流已成为当务之急。
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
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内外辐射便捷,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
作为中国贸易门户之一的宁波港必须顺应市场化的发展,优化自身的港口物流系统缺陷,开拓出一条创新的竞争力发展道路。
因此研究宁波港口物流的竞争力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能帮助宁波港口认清自己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的优劣势,并以此作为依据找出发展的途径。
本文主要结合宁波市港口物流竞争力发展的情况进行深刻的对比研究及其对策分析,利用自然优势,结合内外资源,为更好地认清宁波市港口物流竞争的优劣势,以及利用优劣势更好地发展其港口物流核心竞争力做一定的理论指导。
2.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侯波(2010)在《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中根据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描述,将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①港口物流营运条件。
包括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②港口物流发展环境。
如果腹地经济水平及其商业运作能力强,以及港口城市GDP,对港口物流的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③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条件。
泊位和航道水深标志着一个港口的承运能力,装卸设备能力和库场容量是港口开展增值服务的基础;④港口物流服务水平,主要是港口作业率、船舶在港延时;⑤港口物流发展潜力.表现为经济腹地GDP增长率,年货物吞吐量的平均增长率和物流增值业务发展水平。
常江(2006)由表及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指出我国的港口物流虽已取得长足进步,但还是有很多不利于竞争力发展的表现。
宁波港物流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我国宁波港的物流发展现状及前景系部名称经济管理系专业班级国贸08-1学生姓名葛永通学号0844050112指导教师吴畏填表时间:2012年4月1日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设计(论文)题目我国宁波港的物流发展现状及前景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其它√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很多产业都经历着一场变革,特别是国际贸易的不断的扩大与成熟,物流对国贸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研究物流的发展尤为重要。
宁波作为沿海开放的港口城市,宁波港也是我国的重要港口,通过物流服务的提升,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及经济的发展,来更好服务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宁波港物流发展现状及前景的分析,找出宁波港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对宁波港乃至整个中国的物流发展做出展望及规划。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1.港口物流的概述1.1港口物流的概念1.2港口物流的特点1.3港口物流的功能2.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历史及过程2.1我国港口物流的起源及背景2.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几个阶段2.3国际主要港口物流的概况3.宁波港的物流发展现状3.1宁波港的发展历程3.2宁波港的现有发展规模4.宁波港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1现在物流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真正科学的认识4.2港区后方堆场功能单一,能够从事物流的较少4.3物流信息网尚未形成,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不高5.宁波港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成因分析5.1为什么存在对物流缺乏科学的认识5.2集装箱堆场的功能为什么单一5.3为何还没有形成物流信息网6.宁波港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6.1结合国际上港口物流的发展,提高科学性认识6.2加强港口物流信息网建设6.3发展多式联运,建立综合运输体系7.结论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1.冯耕中主编现在物流规划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本文主要介绍了物流发展规划的一些理论成果及实践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我们对物流的进一步认识2.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该学说从静态指出两国间运输费用是进行商品贸易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五篇材料)

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五篇材料)第一篇: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管理理论专题目录一中小物流企业目前的发展机遇分析 0二中小物流企业目前的竞争环境分析 1三中小物流企业目前的竞争重点 13.1明确业务模式 13.2专业化经营差别化物流服务 1四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4.1中小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受到影响 14.2技术和设施落后,成为中小物流发展的瓶颈 24.3中小物流企业服务功能单一,粗放经营难于适应市场需求 24.4物流管理人才缺乏,难以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 24.5信息化程度低 24.6经营成本高,信誉度缺乏,缺乏核心竞争力 2五提升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35.1转化物流管理观念,改善物流服务品质,提高整体规划水平35.2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 35.3提高信息化水平,重视供应链管理 35.4创新求稳,有效控制总成本 3六结语 4参考文献:4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摘要:中小物流企业是我国物流产业的主体,其是否可以发展壮大,是我国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的关键。
抓住企业的竞争重点,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尽快培育、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也是中小物流企业当前最为关键的任务。
关键词:中小物流企业;竞争;问题;发展对策;出路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sized logistics enterprise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f it can develop logistics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is the key to rapid growth.Seize the enterprise the competitive key,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cultivation, the strengthened enterprise as soon as possible core competitiveness, to make the enterprise access to 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logistics enterprise currently the most key task.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logistics enterprise;competition;question;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Way out引言:物流业作为我国新兴的行业,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后,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和不确定, 竞争变得日益的激烈。
宁波中小型物流企业战略联盟建立相关问题探讨开题报告(可编辑)

宁波中小型物流企业战略联盟建立相关问题探讨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宁波中小型物流企业战略联盟建立相关问题探讨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社会生产专业化、分工细致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生产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战略联盟随之而生。
战略联盟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竞争模式,良好的战略联盟可以减少企业合作间的不确定因素、增强信息共享度、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合作的一致性、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状况、通过资源的共享节约成本、克服贸易壁垒等,使企业能集中精力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但是很多的中小型企业还是不能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它。
宁波市是一个拥有3600多家物流企业的港口城市,物流需求量很大,但却没有形成全国知名品牌具有带头作用的物流企业,大多物流企业都处在传统的低端物流服务中,宁波物流产业整合势在必行。
使得战略联盟对于影响宁波物流的研究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出于宁波物流企业多、小、散、服务水平低下等现状,通过对全球战略联盟的成功案例和宁波地区的物流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推演宁波中小型物流企业对战略联盟的需求和其采用联盟的具体形式,并深入研究企业在进行战略联盟合作中的风险预防和机理维护,从中寻找出一条加速宁波地区物流行业整合和提升宁波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可行之路。
2.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自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杰尔R?Nigle提出战略联盟的概念以来,战略联盟就成为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紧接着迈克尔?波特1985 就提出了战略联盟是超出正常的市场关系但并非直接合并的长期协议。
联盟是扩展景框而无需扩展企业,一般作法是通过与一家独立的企业签订协议来进行价值活动(如供应协定)或与一家独立的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一些活动(如营销方面的合资企业)。
于是,有了纵向联盟和横向联盟。
物流企业的竞争分析报告

物流企业的竞争分析报告1. 概述物流行业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和推动力。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本报告旨在对物流企业的竞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市场竞争格局在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迅猛,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国有物流企业、外资物流企业、私营物流企业以及电商物流企业等。
其中,国有物流企业拥有较强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垄断优势,具备广泛的覆盖能力;外资物流企业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私营物流企业在客户需求细分和服务运营上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电商物流企业依托电商平台的用户基础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开创了新的物流模式,快速崛起。
3. 竞争因素分析3.1 服务质量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服务质量方面,准时交货、物流追踪、货物安全和损失控制是客户普遍关注的重点。
优秀的物流企业注重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引进先进设备、优化仓储布局和提升员工技能等措施来提高服务水平。
3.2 运营效率物流运营效率是物流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高效的运营能力包括物流成本控制、配送速度、信息透明度以及仓储和运输网络的优化。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运输路线规划和仓储管理等手段,物流企业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成本降低和服务增值。
3.3 创新能力创新是物流企业在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物流过程的优化和自动化,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此外,物流企业还应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挖掘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物流服务。
4. 竞争策略分析4.1 差异化竞争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物流企业需要寻找自身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通过提供独特的服务、创新的物流模式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物流企业可以在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客户并提高客户粘性。
4.2 联盟合作策略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物流企业建立联盟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和互利共赢。
我国企业物流竞争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企业物流竞争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极为迅速,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物流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流的竞争力,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地位,也影响着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研究我国企业物流竞争力的问题,对于优化企业的运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全面分析我国企业物流竞争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出物流竞争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为企业的物流竞争力提升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物流发展的概况和趋势,综合各种研究成果,深入了解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2.问卷调查法:通过结合现有企业的研究案例和问卷调查,掌握企业物流竞争力的评价标准和重要因素,并分析其中的瓶颈问题和薄弱环节。
3.案例研究法:选取几个典型的企业,从它们的物流管理和运作方面入手,探讨它们物流竞争力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改进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增强物流竞争力。
四、拟解决的问题1.我国企业物流竞争力现状及问题2.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影响物流竞争力的因素及其作用4.提高物流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五、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1.研究背景及意义2.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3.国内外物流竞争力研究综述第二章: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物流竞争力概念和含义2.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三章:我国企业物流竞争力现状1.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2.我国企业物流竞争力现状第四章:我国企业物流竞争力问题分析1.物流成本高、效率低2.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3.物流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第五章:提高企业物流竞争力的有效措施1.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2.加强物流信息化,提升企业物流管理水平3.提高物流人员素质,加强物流人才培养第六章:案例分析1.典型企业物流竞争力实践案例分析2.全国物流行业领先企业物流竞争力实践案例分析第七章:结论与展望1.主要研究成果和发现2.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参考文献附录:“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物流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

物流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取得相对优势的能力,对于物流行业来说,竞争力的提升意味着更好的市场地位和更高的盈利能力。
本报告将对物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物流行业是一项基础性产业,为其他产业链的运转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根据数据显示,过去几年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
预计未来几年,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二、竞争对手分析物流行业存在着众多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的物流企业以及国际物流公司。
国内物流企业方面,顺丰、中通、圆通等快递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国际物流公司方面,如DHL、UPS等也在中国市场发展迅速。
三、市场份额分析在物流行业中,市场份额是评估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市场份额主要由几家大型物流企业所占据,如顺丰、中通等。
市场份额的不均衡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小型物流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四、服务质量分析物流行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服务质量上。
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不仅仅是简单的货物运输,还包括信息化跟踪、仓储管理等方面。
优质的服务质量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技术创新分析在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环境下,物流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和智能化设备。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物流行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竞争力。
六、人才培养与管理物流行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人才培养与管理对于提高竞争力尤为重要。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提高整体的人力资源质量。
七、政策环境分析政策环境对物流行业的竞争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府应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八、风险管理分析物流行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如天气因素、交通拥堵、设备故障等。
关于宁波快递公司竞争力的调查报告

关于宁波快递公司竞争力的调查报告——以宁波顺丰速递公司为例摘要:近年来,物流在这个以电子商务为中心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个地区的物流发展状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水平,中国也逐渐着重发展物流产业。
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快运速递业在中国的发展也可谓是十分迅速的,大量的快递公司不断涌现,彼此间的竞争激烈。
快递行业是宁波的优势行业,是宁波现代服务业务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本文就以宁波顺丰快递公司为例,结合问卷调查和资料检索的方式来分析该公司的竞争力来反映宁波快递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并剖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宁波快递业;顺丰速递;竞争优势;发展现状一、引言快递,又名速递,兼有邮递功能的门对门物流活动,即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和空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
作为邮政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递具有带动产业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经济附加值高、技术特征显著等特点。
它将信息传递、物品递送、资金流通和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融合在一起,关联生产、流通、消费、投资和金融等多个领域,是现代社会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
快递业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发展的新兴产业,快递业在30年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尤其在80年代后期,邮政业放开了快递业市场,民营和外资的快递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而且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别是网上购物的逐渐普及,使得民营快递业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
截至2011年底,全国持有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法人企业超过7500家,其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快递业务的网络型企业52家。
从2006年到2012年的6年间,我国快递业务量由10亿件增长至57亿件。
快递业务量年均增幅达到33.7%,规模总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最高日处理量突破3000万件,有8000余家不同所有制企业依法公平竞争。
截止到2010年底,浙江省快递业务量接近2亿件,快递业务总收入达65亿元人民币,形成国际快递和国内快递两大主要细分的市场板块。
提升宁波市龙头物流企业行业竞争力的策略

提升宁波市龙头物流企业行业竞争力的策略摘要:宁波市龙头物流企业主要围绕港口开展业务,以传统型、国有成份为主,缺乏高端、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缺少全程物流提供商。
本文针对性地分析这些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宁波市龙头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提出要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示范作用显著的物流行业龙头企业:要推动龙头物流企业应用先进物流设施设备、信息化技术和组织运营模式,通过资源整合、资产重组、技术进步、人才品牌等策略,从而促使宁波龙头物流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龙头;物流企业;行业竞争力;对策一、龙头物流企业的内涵(一)基本定义龙头物流企业是指具有一定的规模、盈利能力和市场网络控制能力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管理、技术水平比较先进,服务质量和信誉良好,有创新机制和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能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示范作用的企业。
(二)龙头物流企业的分类1.道路运输型龙头物流企业。
以货物运输业务为主,包括货物快递服务或运输代理服务,具备一定规模;可以提供门到门运输、门到站运输、站到门运输、站到站运输服务和其他物流服务;企业自有一定数量的运输设备;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应用信息系统可对运输货物进行状态查询、监控的物流企业。
2.综合服务型龙头物流企业。
从事多种物流服务业务,可以为客户提供运输、货运代理、航运及船舶代理、仓储、配送等多种物流服务,具备一定规模;能够为客户制定整合物流资源的运作方案,提供契约性的综合物流服务;企业自有或租用必要的运输设备、仓储设施及设备,具有一定运营范围的货物集散、分拨网络;企业配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客户服务;具备网络化信息服务功能,应用信息系统对物流服务全过程进行状态查询和监控的物流企业。
3.信息平台型龙头物流企业。
可以实现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中介组织之间的信息变换和共享、商务服务的一体化,范围涵盖海运、陆运、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具备提供政务信息、物流新闻资讯与货源、车源、仓库等信息,并且依靠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和广泛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物流企业。
中小物流企业基于业务延伸的竞争与成长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小物流企业基于业务延伸的竞争与成长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小物流企业是中国物流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规模较小,资源较为有限,竞争压力较大,难以直接与大型国际物流企业进行竞争。
为了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中小物流企业需要通过业务延伸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小物流企业的业务延伸策略进行研究,探讨中小物流企业如何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和成长。
对于中小物流企业而言,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业务延伸建议,协助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对于物流行业而言,可以通过本研究深入了解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现状和成长需求,为制定行业政策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中小物流企业竞争现状分析: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等方式,梳理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现状,包括竞争对手数量、市场份额、服务水平等方面。
(2)业务延伸策略探讨:对当前中小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进行调研和分析,发掘潜在的业务延伸机会,探讨实施业务延伸的策略和方法。
(3)案例研究:选取一些成功实施业务延伸的中小物流企业进行案例研究,深入了解其业务延伸的过程、策略和效果,并提取可供其他中小物流企业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四、研究进展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文献综述和调研:对中小物流企业的现状和业务延伸策略进行调研和分析。
(2)策略探讨和案例研究:基于上述调研结果,对中小物流企业业务延伸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并选取一些成功实施业务延伸的中小物流企业进行案例研究。
(3)数据分析和结论撰写:对调研结果和案例研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撰写结论和建议。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现状和挑战。
(2)中小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发展瓶颈。
(3)中小物流企业可以采取的业务延伸策略和方法。
(4)成功实施业务延伸的中小物流企业的经验和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物流管理宁波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近几年以来,宁波市对物流业日益重视,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改造,物流观念更新等方面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物流企业毕竟还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仍有很多物流企业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但随着宁波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也就对物流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如制造业规模化发展,对物流专业化提出了要求;以一些以大批量进货,大批量销售为特征的超级市场的兴起以及连锁经营的不断发展,零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物流企业提出了规模化配送的要求;另外从物流服务的供给方来看,很多物流企业一时达不到经济规模,成本比较高,导致较高的服务价格使用户难以接受,并且用户很难在市场上寻找到合格的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
宁波的物流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
比如几辆车、十几个人的物流公司比比皆是,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处于原始落后的经营状态。
虽然,宁波市国内也有比较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但是大部分企业服务能力和晶质都不高,制约了物流业的键康、稳定、快速发联。
正是基于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的事实,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对于加快宁波物流业发展,推动宁波经济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提高宁波物流企业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宁波物流的发展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缺乏领导型物流企业。
而中小型物流企业规模不够全面,设施不齐全,以传统物流企业为主,缺乏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高端人才,先进技术,低成本服务等等。
所以发展宁波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预期目标:本文通过对宁波中小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等问题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宁波中小型物流企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针对宁波中小型物流企业竞争力弱存在的问题,为宁波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发展建议和意见。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外研究现状企业竞争力是一个有明确直观含义但又难以准确定义的综合概念。
国外许多专家、学者都曾从不同角度予以阐述。
根据列宁所定义的,这种为共同市场而劳作的独立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叫竞争,竞争力显然是某些独立生产者在共同市场取得优势,而另一些处于劣势地位的表现。
莫夫卓基(Donald G Mcfetridge,1995)认为,竞争力研究可以涵盖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三个层次。
市场结构学派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Porter Michael E.)教授。
其理论和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竞争三步曲”之中。
波特关于企业竞争力来源的观点,实质上是经典的产业组织范式“结构一行为一绩效”。
他认为,决定企业赢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
企业要获取有利的竞争态势就要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战略。
以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 B.)和潘罗斯(Edith Penrose)为主要代表的资源学派是在企业内在成长论,即持续竞争优势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企业内在成长论主要侧重于单个企业内部知识的积累过程。
潘罗斯(1959)对企业成长的研究集中于单个企业的成长过程,认为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的协调与决策会经历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进而能够将其程式化,将企业竞争力理解为以特定的途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的优势。
能力学派强调以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过程中的特有能力为出发点,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目前,有关企业能力理论的学说较多,其中核心能力学说,以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 G)为代表。
Berglund(1990)等认为竞争压力和对核心竞争力的追求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各方因素的作用下,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己经开始走向成熟。
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间,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规律仍然会使得专注于某些服务的企业得以实现更低的成本结构,最终,这样的局面会产生:少数物流方案的提供者作为领头羊将管理运输和仓储网络,他们与客户紧密联系,而大量的服务提供商将作为第二层的服务商与方案提供者相连。
Hoek(2006)指出随着更多工商企业利用推迟战略(Postponement)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个性化服务的质量,工商企业会更加依赖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支持,企业间供应链一体化的管理也将走向更加深入,这些将成为21世纪企业管理的重要特色。
Lieb(1990)和Kendrick(1990)对美国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他们的研究发现:第三方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与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息息相关;在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企业间并购随之而起,且在可以预计的将来还会愈演愈烈;在竞争的压力下,客户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价格、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新的市场机会。
2.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侧重于企业竞争力概念研究,即回答“是什么”。
对于“为什么”还没有很好的涉及,缺少经济学意义上的理论分析。
由于缺乏企业竞争力理论指导下的统计分析方法与工具的深入研究,以及限于数据采集的来源,我国目前对于企业竞争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企业竞争力成长模式的统计分析显得比较空缺,从而对于我国企业竞争力战略的制定还未能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联合课题组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这一定义突出了企业家在培育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1)国内对企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国内学者对企业竞争力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罗国勋(1997)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和企业家在适应、协调和驾驭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我们根据这一定义,企业的竞争包括四个层次:(1)企业内部效率,即企业以最优方式配置经营资源的能力;(2)部门和行业环境及发展态势对竞争力的影响;(3)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或经济体制的状况对竞争力的影响;(4)国际市场状况和国际贸易结构对企业竞争力发挥的影响。
张志强、吴建中(1999)认为,企业竞争力实际上是通过比较而得到的相对的概念。
企业竞争力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企业现实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潜在的和未来可能拥有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将潜在的竞争能力转化为现实,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就企业竞争而言,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比较生产力,而竞争的实质是比较生产力的竞争。
这种对竞争力的定义反映了当代市场经济的本质,即企业竞争力只有通过其在市场上的表现,通过与其他企业的比较来衡量。
范晓屏(2002)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为生存而争夺所需资源时所表现出的状态和能力,具体解释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特有的竞争方式,在不断有效地争夺市场份额、挑战竞争对手、寻找有利地位、扩张经营领域、实现经营效益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与能力”。
显然,这是从竞争力结果来界定的。
金碚(2003)认为,企业竞争力包含五个基本含义:(1)企业竞争力所涉及的产业,是竞争的和开放的市场,在垄断和封闭的市场中,谈不上企业竞争力;(2)企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同其他企业相比较的生产率(或工作效率);(3)企业竞争力体现在消费者价值(市场占有和消费者满意)和企业自身利益(赢利和发展)两个方面;(4)企业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长期存在状态,因此,企业竞争力具有持续性和非偶然性的特点;(5)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所具有的综合性质,决定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对企业的存在状态发生作用。
徐希燕(2003)认为,企业竞争力是蕴涵于企业内部的、与竞争对手相比较而存在的,融合了企业各种能力(包括领导力、创新力、文化力、营销力、生产力、品牌力等)总和的一种综合能力。
席酉民(2004)认为,企业竞争力应从竞争主体(组织的特殊性)、竞争客体(资源的稀缺性及获得途径)、竞争环境(竞争的复杂性)等三个角度来考察。
(2) 国内对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目前国内物流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政策、供应链理论、物流技术与规划、物流信息化、物流管理等方面,有关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属于物流企业管理领域的重要内容,对这一方向的研究目前从文献搜寻结果来看己有所涉猎但总体上显得相对薄弱。
刘维林(2004)在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并提出从制定战略、确立核心要素、内部流程重组和创新企业文化入手培育核心竞争力。
顾武、方晓平则从管理与服务、设施运力、价格和经营状况四个方面设计了多相测度指标体系,建立了模糊评估模型并进行了实际应用。
张亦弛(2004)博士从物流业务、人事制度、财务三方面提出了物流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的理论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提出从客户控制能力、业务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安全经营能力五个方面涉及实际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判定企业的竞争能力中哪种能力属于核心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唐星球(2003)提出成本、客户服务、质量是物流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吴国锋,丁叮(2005)等从经营理念、专业化物流服务、信息化、实体网络建设、加强成本管理五个方面突出了物流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也有学者以大田集团为案例,探讨了我国物流服务企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培育和创新核心竞争力及构筑国际竞争优势等等。
尽管有不少学者对宁波中小物流企业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学术界对宁波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研究还是不多,对如何提高竞争力,在国际上有竞争力优势的战略甚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成为本研究进行搜索的主要方向。
3.参考文献[1]罗国勋.二十一世纪: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M].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张志强,吴建忠.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J].管理现代化,1999(1)[3]范晓屏.关于企业竞争力内涵与构成的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4]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5]徐希燕.企业竞争力的新诠释[J].经济管理,2003(5)[6]席酉民.企业集团竞争力与业绩综合评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刘维林.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4(8)[8]顾武,方晓平.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估体系的构造与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9)[9]张亦驰.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10]唐星球.中国远洋航务[J].期刊论文,2003(03)[11]吴国锋,丁叮.3PL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8)[12](德)Hans-Christian Pfohl.物流前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3]戴勇.国外第三方物流的产业比较和特点[J].物流科技,2002(3)[14]许雯.国外物流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9)[15]李纲.国外物流管理模式及我国企业的正确抉择[J].理论探索,2003(9)[16]Donald G McFetridge.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J].Looking insid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1995(9)[17]Porter.The Contribution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o Strategic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1(6)[18]Wernerfelt B,Edith P.A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19]Prahalad C.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20]Hoek.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Mechanic industry Press.2006[21]Berglund M.Third-party logistics: is there a fu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9(10)[22]Lied,Kendrick.A third party logistics:present and future prospects[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1990(8)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1物流企业竞争力基本理论1.1物流企业竞争力1.2物流企业竞争力内容1.2.1物流人才1.2.2物流服务1.2.3物流成本1.2.4物流成本2宁波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