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之代入消元法(何志军)
七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之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邻水实验学校何志军本节课是利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我在新课前给出了一个具体情境,让学生观赏NBA赛季精彩片断引出课题,根据篮球比赛规则:赢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在某次中学篮球赛中,某球队赛了10场,共得16分。
通过设一个未知数(设赢了x场,则输了(10-x)场,列出一元一次方程2x+(10-x)=16;通过设两个未知数,设赢了x场,输了y场,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10 216x yx y+=⎧⎨+=⎩。
比较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不难看出,有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得第一个方程可以得到y=10-x,代入方程组中得第二个方程,即得2x+(10-x)=16。
这种比较有利于学生发现未知与已知的关系,同时为学生指明了将未知与已知的一种途径。
接着又通过消去x,进一步检验了学生是否掌握此解法,又在解决同一问题的两种解法中寻求联系,更自然,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思路上,充分重视化归的思想,将二元一次方程组作为化归对象,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化归目标,自然引导学生想到“消元”,这点很重要。
在自主学习这一环节,抽学生在黑板上书写求解过程,结合这个解答过程让学生明确算法步骤。
随后学生一起总结了代入消元法的一般步骤:变形——代入——求解,对于“变形”和“代入”,在“导”这一环节,着重引导学生讨论了操作细节,选哪个方程变形、代入哪个方程更利于简化运算。
按照这样的揭发步骤操作,总可以求解允许范围内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对于初学者来说,有法可循,有效性强,有利于提高学习得积极性,并能初步体会算法的优越性。
但是,程序化解法也有消极的一面——成为一种机械的操作。
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学生遇到特定的情景,就机械的套用程序,或者当问题情境发生变化时,不能相应地变化操作模式适应情境。
例如,对形如⎩⎨⎧=+=219433y -2x y x 的方程组,变形后直接把第一个方程整体代入第二个方程,而有不少学生,为了变形而变形,把第二个方程变了,代入第一个方程,虽然也是整体代入,其实多此一举;或者换成三元一次方程组时,学生就会感到束手无策。
由“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课引发的思考
而解方程的过程就是 寻找所给方程 与 目标方程 的差异 ,设 法消
除 差 异 ,达到 化 归 目标 ,即化 为 最 简 方 程 . 而 ,曹 老 师 并 没 有 然
组. 尽管学生 回答出 了解 方程组 的两种方法 ( 加减消元法和代入 消元法) ,但他1  ̄ 果不是在化归 的思想指导下得到解法 的,就 ' n l f 缺乏对解法本质的认识 ,更难将解法进行迁移.同时 ,教师也失
“ 中学 数学 核心概念 、思想方法结构体 系及教学设计 的理论 去了一次 向学生渗透化归这一重要思想方法的机会.
必 须 始 终 贯 彻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的 引 导 , 易将 数 学技 能 ( 方 程 的 的问题 ,而是直 接让学生 根据等式 的性 质尝试求 解给定 的方程 如
解法等)适度程序化 ,还应 关注技能背后 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 :消 元 ;化 归 ;解 法 程序 化 ; 同解 原 理
程 的程序化 步骤 ( 去分母 一 去括 号 一 移 项 ~ 合 并 同类项 ~ 未 法 ,如 “ 消元 ” “ 降次 … ‘ 有理化 … ‘ 整式 化 ”等 ,都 是为 了将
知 数 的 系数 化 为 1 ,以及 解 方 程 的 理 论 依 据 ( 式 的 性 质 和 运 方程 ( ) 等 组)化为一元一 次方程.或许 人们就是在化 归思想 的指引
算律 ) 此外 ,学生在 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 ,应该接 触了化归 的 下创设这些方法的.因此 ,用化归的思想指导解方程 ( . 组)是方 思想方法. 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在 引导学生利用等式 的 程 ( 组)的解法教学 中不能忽视的.教学 时,可 以将二元一次方 性质解方程 时,有这样 的 “ 分析” :要使方程 +7=2 6转化为 程组作为 化归对象 ,一元 一次方 程作为化归 目标 ,学生 自然 会 :口 ( 常数 )的形式 ,要去掉 方程左 边的 7 ,因此 两边要 减 7 . 想到 “ 消元 ” .再通过创设恰 当的问题情 境 ,使代人消元法 和加 这实际上是 以最 简方程 =n作为解一元 一次方程 的化归 目标 , 减 消 元 法 呼 之 即 出 .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反思四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反思四篇10: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即消去一个未知数,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消元的方法是代入法和加减法,平时,学生都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一次方程组。
而实际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每一个方程不都是最一般的方程形式,可能有分母或括号也或者系数间的特点是丰富多彩的,消元的方法也很多。
在牢牢掌握两种基本消元方法之后,再进行探索特殊方程组特殊的解法,将能大大开阔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
于是在学习了代入法和加减法消元之后,我设计了这节探究课。
本节课实际上是一节复习课,通过对几种类型题进行探究后,让学生知道代入法和加减法的作用不仅仅是消元,还能简化方程组,即使消元,也是灵活多变,技巧性很强的。
启发学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经过再挖掘,不但能巩固已学知识,而且能获得许多的技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首先我以两道古代应用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先复习回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同时由第二道题所列的方程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方程组的特点通过加减法将方程组化简,再通过代入或加减法求方程组的解,学生反思解题带给自己的启示,不仅简化了方程组的解法,还拓展了解题思路,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接下来的巧解难题和触类旁通都可以通过这种巧代入或巧加减将看似较复杂或较麻烦的问题简单化,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反思本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1、本节课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既有教师的讲解,又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讨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本节课还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的渗透。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在整个教学教程中,由课题引入到问题解决至始至终向学生渗透数学应用意识,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揭示了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学习内容,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加减消元法-教案以及反思
8.2.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步骤,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训练学生的运算技巧,养成检验的习惯。
3、情感态度及价值目标: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究精神,进而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步骤,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训练学生的运算技巧,养成检验的习惯。
3、情感态度及价值目标: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究精神,进而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问题1: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如何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它们?学生回顾结果:<1>若a=b,那么a ±c=b ±c<2>若a=b,那么ac=bc让学生思考:若a=b,c=d,那么a+c=b+d 吗?问题2:前面我们学习了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同学们,回想一下,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其一般步骤有哪些?学生回顾回答:基本思路:消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一般步骤:<1>变——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写成b ax y +=或b ay x +=;<2>代——把变形后的方程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3>解——解得出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4>回代——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回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5>联——用“﹛ ”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括起来。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基本概念。
因为学生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对方程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学习起来相对来说难度不大。
同时,本节课在设计时力求由浅入深,同时对比一元一次方程组来学习,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接受和消化。
在教学环节设计时,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原则,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间,使大多数同学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使学生在经历探究、思考、交流、归纳总结,及时练等活动中自然的获取知识。
首先,我通过引用学生感兴趣的篮球赛,赛后需要分析积分这样的事例自然的引出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已有知识进行解决。
通过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这样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更是成为了本节课的主线,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出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它们的解等相关概念。
同时引导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研究思路进行探究。
而这些探究过程也是非常有效的,在探究过程中,老师积极组织课堂提问,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对于本节课重难点的处理,我注重将其分解,逐个突破。
通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而四个跟踪练习环节则更好的帮助学生分解了难点。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表现积极,各个环节都能有序进行,比较成功的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但也有不足,个别学生因计算能力不足,理解能力不够,并不能准确及时的完成相关练习,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尤其是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21、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这种代入消元法的关键是如何选择一个方程,如何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去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所以在教学上要抓住这个关键来讲解。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学会了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但是在结构不同的方程组中,学生就有点不知所措,不懂选择哪个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以至使运算简便。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反思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反思篇1:《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反思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运用不够熟练的问题问题:1. 用代入法解方程时, 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数时容易出错,且在代入时如果有另一个未知数有系数容易不带括号。
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对“同号相减,异号相加”容易混淆,且在减去一个负数时容易出错。
解决问题学生知道该如何去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但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极易发生计算错误,所以我的解决办法时让学生多做题,不断地出错,改正。
最后发现自己的问题,改正自己的问题,达到熟练地目的。
反思: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错很正常,做的题多了,就会知道自己容易在什么地方出错,改正即可。
但作为老师必须要有训练意识, 培养学生严谨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篇2:《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我今天上课的流程:先复习昨天所学的二元一次方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然后直接给出本堂课的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请同学们根据名称思考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呢?请举例说明。
给他们几分钟时间思考以后,就请学生来当小老师,上黑板来讲,也有同学觉得小老师讲的不够清楚,又上来重讲的,一共请了3名同学上来讲。
下面的同学听过以后提出他们的问题,有同学提出的问题很简单,也有同学提出了一个引起大家争议的问题,就是x=3,x+y=4这样的方程组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大家争论以后我给出了正确答案以及这个概念中的注意点。
后来我又请学生根据小老师在黑板上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编应用题。
最后在请学生来总结今天所学到的主要内容和注意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比较成功的地方:利用知识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在新课引入时,提出了上节课所留的问题,老牛背上的包裹数是多少,小马驮的是多少,很自然的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你想知道x、y是多少吗?如何求出来呢?我们解过什么样的方程?是如何解的,能把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变成我们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组吗?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氛围。
初中数学_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加减消元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内容节选自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第二节第2课时。
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另一种消元方法——加减消元,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教材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加减消元法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体会代数的一些特点和优越性。
对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消元法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消元化归思想。
二、教学目标设置: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的学习,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灵活的对方程进行恒等变形使之便于加减消元;3、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经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方法;2、经历个体思考探究、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合作化学习过程理解根据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尝试、比较,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的习惯;2、通过交流学习获取成功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自信心;3、通过知识的学习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以解决问题。
三、学生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基础比较好,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初步养成了合作交流的习惯。
大多数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性格比较活泼,他们希望有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但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很多时候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归纳。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通用5篇)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通用5篇〕《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通用5篇〕《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2课时,是在学习过直接采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根底上,来进一步解决较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问题的。
我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形式,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复习设疑,引发兴趣;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分散难点;自主学习与小组互动、合作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才能、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以学生自学、互学为主,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面向全体,促进课堂动态生成,让学生全面开展,课堂教学生命化,获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得到了教研组听课老师的好评。
但其中也有一些缺乏。
优点:1、组内帮扶作用发挥的突出。
虽然大家都知道加减消元法,但有些同学不太明确怎样变形成可直接加减的形式,而通过组内帮扶,正好能帮助老师分散解决个别问题,从而大大进步了这节课的课堂效率。
2、易错点强调的较好〔这是听课老师的评价〕。
在用减法消元时,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减数位置是一个整体,应该每一项都变号,所以在学生展示时,我让他写出了减的详细过程,也要求大家本节课做题时也要这么做,这样就减少了错误发生的概率。
缺乏:1、课前复习提问不到位。
本节课要继续研究加减消元的方法,在课前我只简单的提问了可直接采用加减消元的条件及如何加减消元,但从学生做题的过程来看,学生更容易在对方程的等价变形中出错,即利用方程的简单变形,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学生往往忽略等式右边的常数项,不过,这一点我在课堂教学中提醒了一下,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中我还要更细致些,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易错点。
2、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出示时间有点早。
我是在学生“先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课后认为在“后教”环节的“更正”、“讨论”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更能表达追求以人的开展为本的“生命化课堂”教育新理念。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15篇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15篇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中很重要的知识,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会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了解“消元”思想。
教学后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二元一次议程组的解法,教学一开始给出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提问: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我们没有学习过怎样解,那么我们学过解什么类型的.方程?答:一元一次方程。
提问:那可怎么办呢?这时,学生通过交流,教师只要略加指导,方法自然得出,这其中也体现了化归思想,教学的最后给出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样也没有学过它的解法,那学过什么类型的方程组,这时又怎么办呢?与教学开始时方法一样,但这时不需点拔、指导,学生按“消元”“化归”的思想,化“三元”为“二元”,化“二元”为“一元”,这对学生今后独立解决总是无疑是种好的方法。
从学生作业反馈,对两种消元法的步骤和方法能很好的掌握。
但是学生解题中错误较多。
问题出现在进行代入消元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错了。
如去分母时忘了用最小公倍数乘遍每一项,移项要变号,数与多项式相乘要乘遍每项。
这样导致整个方程组的解错。
看来需要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次回顾,尤其是解方程中的易错点。
而对于加减法应让学生明确方程组如果既能用加法消元又能用减法消元的情况下尽量用加法。
毕竟加法不容易出错。
对于减法尤其是减数是负号时是学生解题的易错点,除了用正面的解题进行板演讲解外,还应该设置改错题,让学生找出错误所在,加深印象。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认识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它是初中代数学习的重要内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解题的`能力也为学生后期学习其他奠定基础,所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主要通过代入法和加减法将二元一次方程进行“消元”,从而转化为一元方程,再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解。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1常言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数学教学尤其如此。
旨在于对一个数学知识点反复例举、反复引导、反复训练,进而对类似问题能够参考性的对比解决并且不断提升知识的认知水平。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这个课时的思想就是把未知数的个数递减而逐一解决。
我在教学这个内容中得到如下反思。
一、在这节课的开始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关于胜负问题的例子,让学生首先明白两个方程中的x都表示胜的场数,y都是表示负的场数,这个过程就是为了消除学生在以下的“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中为什么能够互换的疑虑。
这是个好的开端。
二、充分强调等式的变化。
虽然这是个复习的问题,但是,让学生反复演练这样的等式变换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它将为后面的“代入法”顺利进行起到铺垫的作用。
三、在进行“代入消元法”时,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并强调学生观察未知数的系数,注意系数是1的未知数,针对这个系数进行等式变换,然后代入另一个方程。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点就是当未知数的系数不是1的情况,教师就应该运用开课前复习的等式变换的知识点:用含有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引导学生熟练进行等式变换,这个过程教师往往忽略训练的深度和广度,要引起注意把握训练尺度。
四、在进行“加减消元法”时,难点是:相同未知数的系数不相同也不是互为相反数的情况。
基于此,教学原则也应该是“由易到难、逐次深入”的原则。
教师应该先让学生熟悉简单的'未知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这类题目的加减消元法则和原理;继而认真展示成倍数关系的未知数的系数;然后出示一些比如:3x-5y=10,2x+10y=1,等等的问题,提示学生怎样使相同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强调遵循求几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原则,使它们相同未知数的系数变成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然后进行加减消元法去解决问题。
这就是我在这个课程教学的一些反思。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教学反思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安阳市第三十二中学刘丽平
代入消元法的消元思想体现了数学学习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在教学时,加强化归思想的总结和提炼,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极有好处。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使用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师生互动相结合的“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手段,打破了以往的老师主宰课堂的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它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达到熟练、准确的程度。
而学生最反感的就是机械的训练。
本课设计充分考虑到这点,因而使练习呈现形式的多样化。
尝试解方程组、应用新知、巩固提高等不时地给学生以新鲜感,而无重复枯燥之感。
学习数学,要不断归纳总结才能事半功倍,借以提高技能,提高才智。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与造新思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一: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常言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数学教学尤其如此。
旨在于对一个数学知识点反复例举、反复引导、反复训练,进而对类似问题能够参考性的对比解决并且不断提升知识的认知水平。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这个课时的思想就是把未知数的个数递减而逐一解决。
我在教学这个内容中得到如下反思。
一、在这节课的开始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关于胜负问题的例子,让学生首先明白两个方程中的x都表示胜的场数,y都是表示负的场数,这个过程就是为了消除学生在以下的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中为什么能够互换的疑虑。
这是个好的开端。
二、充分强调等式的变化。
虽然这是个复习的问题,但是,让学生反复演练这样的等式变换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它将为后面的代入法顺利进行起到铺垫的作用。
三、在进行代入消元法时,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并强调学生观察未知数的系数,注意系数是1的未知数,针对这个系数进行等式变换,然后代入另一个方程。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点就是当未知数的系数不是1的情况,教师就应该运用开课前复习的等式变换的知识点:用含有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引导学生熟练进行等式变换,这个过程教师往往忽略训练的深度和广度,要引起注意把握训练尺度。
四、在进行加减消元法时,难点是:相同未知数的系数不相同也不是互为相反数的情况。
基于此,教学原则也应该是由易到难、逐次深入的原则。
教师应该先让学生熟悉简单的未知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这类题目的加减消元法则和原理;继而认真展示成倍数关系的未知数的系数;然后出示一些比如:3x-5y=10,2x+10y=1,等等的问题,提示学生怎样使相同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强调遵循求几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原则,使它们相同未知数的系数变成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然后进行加减消元法去解决问题。
这就是我在这个课程教学的一些反思。
反思二: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1、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这种代入消元法的关键是如何选择一个方程,如何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去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所以在教学上要抓住这个关键来讲解。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学会了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但是在结构不同的方程组中,学生就有点不知所措,不懂选择哪个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以至
使运算简便。
而是盲目地规定消那个未知数,使得计算量很大。
出现这种问题的
原因是,没有抓住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的关键。
针对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
我会再强调这个解题的关键,甚至还专门利用课余时间,帮他们补回来。
让他们在这方面多
多练习。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觉得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那就是在[活动4]
中,我布置学生做教科书第99页练习的第2题时,学生完成后,再强调第⑴小题,方程不用变形,直接选第一个方程代入第二个方程的原因。
4、我会虚心接受各位老师给我的建议。
那就是,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
反思三: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章中很重要的知识,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了解消元的思想。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与代入法相同,仍是消元化归思想,通过代入法、加减法这些手段,使二元方程转化为一元方程,从而使消元化归这一转化思想得以实现。
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重化归意识的点拨与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理解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后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一开始给出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先让学生用代入法求解,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课题,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明确使用加减法的条件,体会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加减法的优越性。
之后,通过两个例题来帮助学生规范书写,同时明确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接下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加减消元法的应用,并在练习中摸索运算技巧,培养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有个别同学在运算上比较容易出错,运用的灵活性掌握得不太好,解答起来速度较慢,我想只要多加练习,一定会又快又准确的。
反思四: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两节设置,第一节讲代入消元法,第二节讲加减消元法。
从学生作业反馈,对两种消元法的步骤和方法能较好的掌握。
但是学生解题中错误较多。
问题出现在进行代入消元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错了。
如去分母时忘了用最小公倍数乘遍每一项,移项要变号,数与多项式相乘要乘遍每项。
这样导致整个方程组的解错。
对于加减法应让学生明确方程组如果既能用加法消元又能用减法消元的情况下尽量用加法。
毕竟加法不容易出错。
对于减法尤其是减数是负号时是学生解题的易错点,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摸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几个例题比较起来,学生做减法比较容易出错,看来减法的练习应该多些,上课应多花些时间解决减法的问题,
而在加减消元法的引入时我选择了创设情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问题等量关系相对比较
简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可以增加他们对于解应用题的信心,因为有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应用题有畏难的心理。
这样做的效果不错。
在第一课时着重讲解系数相同和互为相反数的加减消元,不要涉及其他的,要巩固前面的知识。
第二节着重观察、整理方程组,要多板书几组规范的解题步骤。
通过本课教学,自己感觉有些方面还是做得不够好:首先对于观察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同一未知数系数的特点的引入过于生硬,并且学生对于何时用同一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的说法不理解,应让学生明确只有在比较同一未知数的系数大小时,引用这样的术语;其次是,学生对于教师引入用加减法的具体过程上缺少必要的过渡,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做好这方面的预设,这一点可以再课前利用多媒体做一个简单的方程组中两个方程两边分别相加减的具体步骤,会更好;最后是本节课的练习的体量上有欠缺,没有达到巩固的目的,只停留在简单的观察、理解、熟悉上,缺少必要的加深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