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和通缩将同时存在
中国为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共存
【 摘 要】 通货膨胀 ; 通货紧缩 ; 社会 ; 企业 ; 银行
中国作 为世界上最大 的第三经济体 ,它 的经 济发 展一直以
济的不断变革 , 我 国政府投资在全社会投资 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 ,
来 都得到 了世界 的瞩 目,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迅速实 现了经济 但是政府投资在重大项 目 方面 占 有主导地位 , 政府投资的行业主 的复苏 ,在探索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的路上取得 了巨大的成 要涵盖了绝大多数 国民经济行业诸如交通运输 、电力、水 的生产 就。当然纵观 中外 ,事实证明实现经济的繁荣并没有捷径可走 , 与供应、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等规模较大的行业 。这些行业的投 必须一步一个脚 印,打好基础 。在发展经济 的过程中 ,中国也 资规模巨大 ,回收期长 ,收益缓慢 ,由于这些工程常常是作为弥 存在着各种需要解决 的问题 。通货膨胀 与通货 紧缩是 一直存在 补市场失灵 的公共产品出现的 ,具有非价格性的特征 ,而且这些 于经济发展 中的 ,各国政府都努力想要平衡 的矛盾。概括来说 , 公共工程 的信息获取难度很大 ,再加上政府投资缺乏竞争性 ,缺 通货膨胀效应就 是货 币贬值 ,物价上升 ,预期收入看好 ,经济 乏追逐利润的直接动力 , 还有近年来 “ 形象工程” 、“ 豆腐渣工程 ”
l 鲨
中国为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共存
屈帆帆
河南省郑州大学
【 摘 要】 近年来 中国社会的通货膨胀 已经引来 了 各界的思索,这直接 关系着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增 长,但是企 业与银行的通缩也称为不可忽视的事实。本文力图通过对社会 、企业、 银行三方面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做最基本的分析,研究社会通胀
宏观经济基础知识之通货膨胀(inflation)和通货紧缩(deflation)
宏观经济基础知识之通货膨胀(inflation)和通货紧缩(deflation)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宏观经济中重要的经济现象,它们对经济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inflation)1.定义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中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和普遍上升。
这意味着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因为你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
2.原因通货膨胀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货币供应量增加、需求增长超过供给、生产成本上升(如工资上涨)、或是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结合。
3.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如每年2-3%)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正常现象,因为它可以激励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消费。
然而,高通胀或失控的通胀(如两位数或三位数的年通胀率)可能导致经济过热、资产泡沫和生活成本的显著增加,对低收入、固定收入和债权人群体尤其不利。
二、通货紧缩(deflation)1.定义通货紧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中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和普遍下降。
这意味着货币的购买力上升,因为你可以用较少的货币购买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2.原因通货紧缩可能由需求减少、生产过剩、技术进步、货币供应量减少、或是债务减少等因素引起。
3.影响消费者和企业推迟消费和投资:预期未来价格会更低,消费者和企业可能会推迟购买和投资,这会导致需求下降,进一步减少企业的盈利和收入,可能导致更多的破产和失业。
债务负担加重:由于货币的购买力上升,债务人需要用越来越贵的货币来偿还债务,这实际上增加了债务负担。
如果债务人无法偿还贷款,银行的不良贷款就会增加。
资产贬值:随着资产价格下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也会下降,这可能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影响其信贷能力和稳定性。
信贷收缩:银行为了减少风险,可能会收紧信贷标准,减少贷款,这会导致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减少,进一步加剧通货紧缩。
经济衰退:长期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甚至引发经济衰退。
在严重的通货紧缩中,经济可能会陷入长期的萧条。
中国未来会是通缩还是通胀
中国未来会是通缩还是通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经济学领域的常见名词。
然而,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向,是否会处于通胀或通缩的状态呢?这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
过去十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明显下降,直接导致了贸易摩擦、国际市场萎缩以及外部关系紧张。
近年来,中国政府强调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结构调整和改革。
为了应对经济方面的各种挑战和威胁,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等,旨在控制经济波动和保持经济的稳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前的中国通货膨胀率表现还是较为平稳的。
数据显示,2019年的通胀率为2.9%,处于合理的区间内。
而联合国也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通胀率仍将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这意味着,未来在一定时间内,中国不太可能陷入通胀的阶段。
然而,反观中国的经济结构以及现有的经济政策,未来通缩的风险仍然存在。
随着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企业利润空间逐渐收窄,而且产能过剩等问题也日益严峻。
这表明中国正经历着一段经济转型期,这个时期的通缩压力很大,尤其是在制造业、工业等传统领域中。
此外,中国当前的经济政策也会对通缩产生一定的短期影响。
2020年初,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
由于疫情的爆发和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政府难以再度推出大规模的宏观政策,这使得经济的复苏与增长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策导向出现失误,可能会导致投资下滑和增长放缓,最终可能诱发通缩的风险。
综上所述,中国未来仍有可能面临通缩的压力。
不过,通胀和通缩其实都是经济形态的常态,中国在经济层面上仍有许多可行的政策调整和战略选择。
这包括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扩大内需、加快转型升级等措施。
如此一来,中国经济将能更好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健康的发展也能够为我们的社会创造更多的繁荣和福祉。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经济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市场和个人经济决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别讨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原因和影响。
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并且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需求过剩、供给不足、成本推动、货币供应量过多等。
首先,需求过剩是通货膨胀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消费者需求激增,超过了市场供应能力时,企业会提高价格以应对需求,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其次,供给不足也是通货膨胀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市场供给不足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时,企业会调高价格以保持利润,从而推动了通货膨胀。
此外,成本推动也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企业面临着成本上涨,如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等情况时,它们通常会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最后,过多的货币供应也会引发通货膨胀。
当央行过度发行货币,造成货币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时,通货膨胀现象就会出现。
因为货币供应的过剩导致了购买力的贬值,进而推高物价。
通货膨胀对经济和个人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经济层面上,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导致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企业的成本上升,投资回报率减少。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引发预期通胀,导致市场预期不确定,增加投资风险。
对个人而言,通货膨胀会降低个人购买力,使人们的储蓄价值减少。
尤其是固定收入人群和储蓄者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导致利率上升,使贷款成本增加。
二、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不足,导致货币的购买力增加,并且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下降的现象。
通货紧缩通常由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成本下降、货币供应减少等因素引起。
需求不足是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消费者购买欲望下降,需求不足以刺激市场时,企业可能会调低价格以提高吸引力,从而导致通货紧缩。
供给过剩也是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
当市场供给超过消费者需求时,企业可能会降低价格来促使销售,导致通货紧缩。
中国经济--通缩还是通胀?
中国经济--通缩还是通胀?
邢磊
【期刊名称】《中外企业家》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中国目前面临的较高的通胀压力。
通缩方面,过量的债务形成巨大的违约风险,一旦违约事件系统性爆发,信贷快速萎缩,经济增长就将放缓。
通胀和通缩,两种看似对立的经济风险,却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那就是中国经济中不可持续的债务规模。
本文就我国所面临这种通胀和通缩双重风险作以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总页数】2页(P21-21,25)
【作者】邢磊
【作者单位】山东莱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经济复苏:既要防止通缩又要防止通胀 [J], 石建勋
2.中国经济最大的危机不是通胀是通缩 [J], 叶檀
3.20%中国经济走出通缩阴影恶性通胀可能性不大 [J],
4.中国经济怎样走出“泥潭”与“沼泽”──专家纵论“通缩、通胀、滞胀”怪圈[J], ;
5.中国经济应防通缩而非忧通胀 [J], 高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胀和通缩将同时存在学习资料
通胀和通缩将同时存在通胀和通缩将同时存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非常复杂!如何来认识这种现象?我们已经看见了房价泡沫,而且明知许多国家的房价泡沫最后都归于破灭,而我们不去化解泡沫,却想让泡沫破灭成为可以避免的事。
怎么可能?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起因一般为两种,一种我们称为内生性的,一种我们称为输入性的。
当这两种通胀同时作用一个经济体时,恶性通胀不可避免。
内生性的通胀是由超量发钞引起千万种商品加权指数的上涨,包括房价、食品价格、日用品价格和其他各种商品价格的上涨。
政府部门习惯用行政手段来处理价格问题,结果只能按下葫芦浮起瓢,打下了这个商品价格那个商品又涨起来了,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无法两全。
所以,2010年到处是“辣死你”,“豆你玩”,“蒜你狠”,打来打去,价格越打越高,尤其是房价。
输入型通货膨胀就不一样了,可以说在人类自有经济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输入型通胀将发生在中国。
这件事的起因就是中美贸易。
中国加入WTO以后,就开始进行汇改。
汇改当时,美元对人民币为1∶8.2,当时的中国的M2为28万亿元,2005年以后,中国加快发钞速度,M2翻了一倍多,余额从28万亿元直接到了现在的68.7万亿元;而美联储的M2只是平稳增长,5年只增长24.3%,为8.6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万亿。
中国的M2竟然超过美国大约10万亿人民币。
两国币值自然发生了变化。
体现在贸易上,自然产生巨额逆差。
由于中美两国货币总量的巨大变化,人民币货币总量增长了160%,而汇率变化仅为22.4%,两国的贸易实在无法进行。
而变动汇率,也就是美方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那将导致整个人民币资产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动摇中国经济的根基。
所以,中美两国不可能就汇率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矛盾一触即发。
2010年,美国加快施压人民币升值,迫于压力,中国央行实行二次汇改,让人民币汇率实行一篮子货币兑换,兑美元直接升值了1.08%。
由1∶6.83升值到1∶6.7就赶紧刹车,道理很简单,大量的出口企业要政府补贴才能生存,再升值下去,将不堪重负。
通胀之后必然通缩
通胀之后必然通缩对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一大早挎个菜篮到菜市场买菜,是一天生活的开始。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嘛!然而,今天这一篮子菜花了多少钱?明天花相同的钱是否还能买到这一篮子菜?相信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带着朴素情感的普通大众当然希望听到肯定的回答。
不过大家可能会失望,由于这些年全球经济一体化,宽松货币刺激的结果使全球的资产被泡沫化,老百姓的钱被稀释,通胀吞噬了人们的购买力。
于是大家纷纷购买股票、房产、黄金、白银等资产,以期抵抗通货膨胀。
我在加拿大时结识了一个当地的朋友,前些年,他的钱基本都投入了股市,几年玩下来是赢少输多。
我多次劝他不要跟风,股市早就不是什么经济的晴雨表了,而是被人为地过度干预,极度扭曲,“那只看不见的手”几乎失去了应有的功效。
而且财经新闻的水分又很多,所有的利好消息在他买入股票时都已经反映在股价上了,待他买入时已“高处不胜寒”。
当他卖出股票时却恰恰相反,市场一片坏消息,所有的利空已出尽,股价上已经反映了出来,该跌的也跌够了,只是他心理承受不住,想卖出“止损”。
像他这样的普通散户,犹如羊群被赶来赶去,“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是早晚的事。
于是从前年开始,他“金盆洗手”不再玩股票,但也不愿把钱老老实实存在银行里。
加拿大的利率开创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撑住了房市,但跑不过通胀率,搞得存钱者好似傻瓜一般。
而投资房市看似是不错的选择,他周围几个前些年开始炒房的都赚大发了。
经不起诱惑,他在老婆的怂恿下,买下一套楼花。
后来听说加拿大央行将要加息,即使暂不加息,银行也已收紧房贷审批制度,并纷纷提高房贷利率,这些消息都暗示着房价要回调。
而据他自己计算,炒房的回报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理想。
他问:究竟要怎么办,他的钱才能保值并增值?欧美国家的人寄望于政府刺激计划,比如推出QE3来振兴经济。
请大家仔细想一下,靠政府救助有用吗?显然没用。
要是有用的话,欧美经济就不会糟糕到今天的地步了。
有人说,只要一直刺激着不就行了吗?可是,政府哪来的钱?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多只能救急,无法救穷。
通胀和通缩为何将同时存在
通胀和通缩为何将同时存在中国经济为什么复杂?究竟复杂在什么地方?如何来认识这种现象?我们已经看见了房价泡沫,而且明知许多国家的房价泡沫最后都归于破灭,而我们不去化解泡沫,却想让泡沫破灭成为可以避免的事。
怎么可能?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起因一般为两种,一种我们称为内生性的,一种我们称为输入性的。
当这两种通胀同时作用一个经济体时,恶性通胀不可避免。
内生性的通胀我就不再重复了,它是由超量发钞引起千万种商品加权指数的上涨,包括房价、食品价格、日用品价格和其他各种商品价格的上涨。
政府部门习惯用行政手段来处理价格问题,结果只能按下葫芦浮起瓢,打下了这个商品价格那个商品又涨起来了,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无法两全。
所以,2010年到处是“辣死你”,“豆你玩”,“蒜你狠”,打来打去,价格越打越高,尤其是房价。
而输入型通货膨胀就不一样了,可以说在人类自有经济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输入型通胀将发生在中国。
这件事的起因就是中美贸易。
中国加入WTO以后,就开始进行汇改。
汇改当时,美元对人民币为1∶8.2,当时的中国的M2为28万亿元,2005年以后,中国加快发钞速度,M2翻了一倍多,余额从28万亿元直接到了现在的68.7万亿元;而美联储的M2只是平稳增长,5年只增长24.3%,为8.6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万亿。
中国的M2竟然超过美国大约10万亿人民币。
两国币值自然发生了变化。
体现在贸易上,自然产生巨额逆差。
由于中美两国货币总量的巨大变化,人民币货币总量增长了160%,而汇率变化仅为22.4%,两国的贸易实在无法进行。
而变动汇率,也就是美方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那将导致整个人民币资产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动摇中国经济的根基。
所以,中美两国不可能就汇率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矛盾一触即发。
2010年,美国加快施压人民币升值,迫于压力,中国央行实行二次汇改,让人民币汇率实行一篮子货币兑换,兑美元直接升值了1.08%。
由1∶6.8276升值到1∶6.6992就赶紧刹车,道理很简单,大量的出口企业要政府补贴才能生存,再升值下去,将不堪重负。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经济领域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分别指的是货币购买力相对不断下降和相对增加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于个人、企业和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首先,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购买力逐渐下降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需求拉动、成本推动以及货币供应增加。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消费者需求增加、企业利润提高等主观因素导致物价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客观因素推动物价上涨。
货币供应增加型通货膨胀则是由中央银行放松货币政策、印钞等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从而引发经济通胀。
通货膨胀对个人、企业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于个人来说,通货膨胀意味着同样数量的货币购买力下降,个人的消费能力减弱,生活质量下降。
对于企业来说,通货膨胀会导致成本上升,企业利润减少,从而可能造成生产的减少和失业率的上升。
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损害民众的利益,严重的通货膨胀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相反,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不断减少,货币购买力相对增加的现象。
通货紧缩往往是由货币供应不足、需求不足以及金融危机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货币供应不足是由于央行缩小了货币供应量,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
需求不足是由于个人和企业预期低迷,消费和投资减少。
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市场失灵,信贷收紧导致的经济困境。
通货紧缩对于个人、企业和国家的经济运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个人在通货紧缩期间,货币购买力相对增加,物价下降,个人的消费能力增加。
对企业来说,通货紧缩会导致成本下降,企业利润增加,但也可能造成市场需求不足。
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下降,降低了通货膨胀给经济带来的压力,但也可能造成通缩风险,阻碍经济增长。
面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政府和央行可以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以稳定经济。
通胀和通缩为何将同时存在
通胀和通缩为何将同时存在经济领域里的两个重要概念是通胀和通缩。
通胀指的是物价的普遍上涨,货币购买力的下降;而通缩则是指物价的普遍下降,货币购买力的增加。
通常情况下,通胀和通缩被认为是互斥的,因为当经济出现通胀时,较高的物价会导致货币更不值钱,而通缩则相反。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通胀和通缩可能同时存在,本文就将讨论通胀和通缩为什么会同时存在的原因。
首先,通胀和通缩同时存在的原因之一是供求失衡。
供求失衡是通胀和通缩共同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市场上供应大于需求时,物价就会下降,导致通缩;而当市场上需求大于供应时,物价就会上涨,导致通胀。
在实际情况中,供求失衡可能同时存在于不同的市场,从而同时导致通胀和通缩的出现。
其次,货币政策的影响也是通胀和通缩同时存在的原因之一。
当中央银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会减少利率并增加货币供应量。
这种情况下,由于货币供应增加,需要消费的人会增多,导致通胀。
然而,与此同时,这种增加了货币供应和需求的行动也可能导致某些行业的生产能力超过需求,进而导致通缩。
第三,外部冲击也可能导致通胀和通缩同时存在。
外部冲击可以是原油价格、汇率或其他全球性事件等的变动。
当发生外部冲击时,如果这些冲击对经济的不同部分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即同时出现一些行业通胀和其他行业通缩,就会导致通胀和通缩的同时存在。
第四,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也会对通胀和通缩同时存在起到一定影响。
当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时,求职者的竞争会增加,导致工资下降,从而对整体物价产生通缩压力。
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的某些行业可能会出现供需失衡,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从而导致通胀。
最后,通胀和通缩同时出现也可能是由于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结构性因素是指经济中长期的基本因素,包括劳动力技能、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等。
如果某些行业出现了较高的生产率提高或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就会导致这些行业的物价下降,出现通缩。
与此同时,其他行业可能会面临劳动力短缺或较高的成本,导致物价上涨,出现通胀。
金融学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金融学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 引言在金融学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两个关键概念。
通货膨胀指的是货币供应增加,导致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而通货紧缩则是货币供应减少,导致货币价值上升,物价普遍下降。
这两个现象对经济发展和金融政策制定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常见应对措施。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总供应量增加,导致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病态的经济状态,因为它会导致购买力减弱,储蓄价值减少,投资意愿下降。
通货膨胀通常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需求拉动:当经济处于高增长阶段时,需求上升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
此时,人们的购买力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供应,推动了价格上涨。
•供应不足:当商品和服务的供应不足时,通货膨胀也可能发生。
这可能是由于生产能力不足、原材料短缺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
•货币供应增加:中央银行通过扩大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如果货币供应增加过快,超过了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增长速度,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
它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激发消费和投资。
然而,过高的通货膨胀也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并对固定收入群体造成压力。
因此,对于通货膨胀的管理和控制非常重要。
3. 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总供应量减少,导致货币价值上升,物价普遍下降的经济现象。
通货紧缩通常发生在经济衰退或者金融危机期间,由于投资下降、需求疲弱和信贷紧缩等原因,货币供应减少。
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复杂的。
高水平的通货紧缩可能导致恶性通缩,造成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
然而,适度的通货紧缩有助于降低通胀压力,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复苏。
4. 应对措施针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进行干预和管理。
常见的应对措施包括:•货币政策调整: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改变存贷款准备金率和发行政府公债等方式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以达到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研究 西方学者的理论观点 需求拉上型 认为当经济中需求扩张超出总供给增长时所出现的过 度需求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产生通胀的主要原因. 度需求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产生通胀的主要原因. 用下图加以表示: 用下图加以表示:
设总供给不变 纵轴P代表物价水平; 纵轴 代表物价水平; 代表物价水平
—— 我国的畸形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形成了对经济增长的瓶 颈约束: 哑铃型" 颈约束:"哑铃型"社会财富分配结构的阻滞效应
有购买力而消费倾向低, 有购买力而消费倾向低,形成 富有阶层 政策着力点在于打 通货币积累需求转 向市场消费的通道 货币积累需求
中产阶层 消费倾向高的群体但没有购买力, 消费倾向高的群体但没有购买力, 缺乏需求能力
物价水平, 第一节 物价水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一,通胀的定义和类型 物价水平是测度通胀的主要标志. 物价水平是测度通胀的主要标志. 通胀的定义 在纸币流通和物价自由浮动的条件下, 在纸币流通和物价自由浮动的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超 过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量, 过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 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完整的定义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完整的定义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货币的过量发行 物价上涨 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通胀的表现形式
二,通缩的定义和类型 通缩的定义:普遍的,持续的物价下降 通缩的定义:普遍的, 我国学者的观点 单要素论 双要素论 三要素论 通缩的类型 长期性 伴随经济增长率减缓的通缩 按照持续时间分 伴随经济增长率上升的通缩 短期性 伴随经济负增长的通缩 伴随经济正增长但增长率减缓 伴随经济增长率上升的通缩
货币紧缩政策下的通缩 按照通缩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货币扩张政策下的通缩 中性货币政策下的通缩
中国为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共存
中国为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共存作者:屈帆帆来源:《中国经贸》2014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中国社会的通货膨胀已经引来了各界的思索,这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但是企业与银行的通缩也称为不可忽视的事实。
本文力图通过对社会、企业、银行三方面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做最基本的分析,研究社会通胀与企业通缩共存的原因,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摘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社会;企业;银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第三经济体,它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得到了世界的瞩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在探索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当然纵观中外,事实证明实现经济的繁荣并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中国也存在着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一直存在于经济发展中的,各国政府都努力想要平衡的矛盾。
概括来说,通货膨胀效应就是货币贬值,物价上升,预期收入看好,经济过热,失业率降低,但过快的膨胀之后是必然的紧缩;通货紧缩效应是价格下降,币值上升,企业利润减少,个人预期收入降低,宏观经济悲观衰退,金融秩序混乱等。
两者会带来相反的经济效应,但是中国却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共存。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具体来看,就是社会闲置资金巨大,但是企业和银行却缺乏资金。
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从社会来看大部分人的生活观念保守引起的消费萎靡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无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等刺激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实现了经济的飞跃,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是中国人节约的消费观念并没有很大改观,中国的市场巨大,同时处在经济的上升期,消费欲望应该是强烈的,但是实际上中国的消费却并不强势,人们基于对未来的各种担忧还是倾向于将大量的钱存起来。
而且也确实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有“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这样的普遍问题,甚至房地产投资对居民消费明显的挤出效应已经是无法忽视,所以消费一直处于萎靡的形态。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经济领域两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货币的购买力变动的不同趋势。
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而通货紧缩则指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通货膨胀往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引起的。
当政府或央行过度印制货币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会增加,超过了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量,导致物价上涨。
此外,需求的增加、成本的上升和供给的不足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导致消费者减少购买力并降低生活水平。
其次,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可能会降低利润率或陷入困境。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影响国际贸易,导致对外贸易不利。
因此,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通货膨胀,维护经济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二、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影响通货紧缩是指一段时间内普遍价格下跌的现象,通常由于货币供应不足所引起。
通货紧缩往往会导致经济活动的减少,企业产出的下降,以及人们对投资和消费的消极态度。
通货紧缩的原因可以是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或者是需求不足,造成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过剩。
此外,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现象也可能引发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对经济和社会同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企业的利润率下降,市场需求减少,可能会导致企业裁员和倒闭。
其次,通货紧缩会导致投资和消费者信心降低,经济活动放缓。
此外,通货紧缩还可能导致债务负担加重,对人民币资产产生负面影响,引发经济衰退。
三、应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策略针对通货膨胀,央行可以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措施,以抑制通货膨胀。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控制成本、加强监管、推动结构性改革等方式来控制通货膨胀。
对于通货紧缩,央行可以通过放松货币政策来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活动。
此外,政府可以采取财政刺激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推动经济增长。
通胀和通缩将同时存在
通胀和通缩将同时存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壮大,通胀和通缩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通胀和通缩是两种相对的货币现象,虽然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同时存在。
首先,要了解通胀和通缩的含义。
通胀是指货币流通中总量的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通缩则是相反的情况,指货币流通中总量的减少,导致物价普遍下降,货币购买力增加的现象。
通胀和通缩的同时存在是由于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首先,供求关系的变动是通胀和通缩同时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经济供需失衡时,会引起物价的上涨或下跌。
例如,在供应短缺的情况下,物价会上涨,这就是通胀的表现。
而当供应过剩时,物价下跌,就是通缩的表现。
因此,在供求关系的变动下,通胀和通缩可以同时存在。
其次,经济政策的调控也是通胀和通缩同时存在的关键原因之一。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影响经济的运行,进而对通胀和通缩产生影响。
例如,当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会增加货币供应量,促使通胀的出现;而当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会减少货币供应量,导致通缩的出现。
因此,由于经济政策的调控不同,通胀和通缩可以同时存在。
再次,国际经济的影响也是通胀和通缩同时存在的重要原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快时,会吸引来自其他国家的资金流入,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从而促使通胀的发生。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经济相对落后,会导致资金外流,货币供应量减少,引发通缩。
因此,由于国际经济的影响,通胀和通缩可以同时存在。
综上所述,通胀和通缩将同时存在是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动、经济政策的调控和国际经济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的。
通胀和通缩虽然有着相对独立的定义,但在现实经济中往往并非彼此互斥。
因此,在管理经济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运用经济政策,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充分理解通胀和通缩的同时存在的原因和影响下,才能更好地应对经济变化,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影响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影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宏观经济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经济运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以及它们对经济和个人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以下是一些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当经济增长导致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价格会上涨。
这可能是因为人民收入增加、个人和企业信心提振,或者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需求增加。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当生产成本上升,企业为了维持利润率,会提高产品价格。
这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或者税收负担上升等原因引起的。
3.货币供应过度型通货膨胀:当货币供应超过实际需求时,人们持有过多的货币,导致物价上涨。
这可能是由于央行过度放宽货币政策或政府财政赤字导致货币供应增加。
二、通货紧缩的原因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下降,货币购买力增强的经济现象。
以下是一些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1.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当经济活动减弱,总需求不足以支持产品价格时,物价会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经济衰退、消费者信心下降或者政府减少支出等原因造成。
2.供给冲击型通货紧缩:当重要的原材料供应中断、自然灾害或者技术创新使得生产成本下降时,物价可能下降。
这会导致通货紧缩。
3.政策导向型通货紧缩:政府通过紧缩货币供应或者加大税收等手段来抑制通胀,但过度的政策干预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影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经济和个人都有重要的影响。
1.经济影响: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增加企业的成本压力,减少投资和经济增长。
而通货紧缩则会增加实际工资,提高购买力,但也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下降,抑制投资和经济活动。
2.个人影响:通货膨胀使得人们的储蓄贬值,购买力下降,特别是对于固定收入人群造成较大压力。
通货紧缩则会提高购买力,但也可能导致长期恶性通货紧缩,引发经济衰退。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有不同的原因和影响。
中国经济走在通胀与通缩之间?
涨价原因特殊,应对措施必须合适
专家们说,此轮价格上涨的原因和性质,与前几轮不同,应作全面分析,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赵晓雷教授指出,统计数据显示, 2000年—2009年,中国居民实际工资 (扣除了物价上涨因素)年平均增长率为12.64%,同期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0.28%,以CPI指代的通货膨胀年平均增长率为1.87%。 2010年前三季度,实际工资增长率13.6%,GDP增长率10.6%,通货膨胀率为2.9%。也就是说,不论是从十年的周期考察,还是2010年当年,实际工资增长率远高于通货膨胀率,也高于GDP增长率。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如果居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幅度上涨,那么通货膨胀对实际收入或实际生活水平没有影响,中国的现状是实际工资增长率比通货膨胀率高很多。
年终岁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直被视为来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 “定调会”,备受关注。今年12月12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传递出怎样的信息?经济专家们的解读,或许也能为越来越关注经济走向的普通百姓指出点道道来。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昨天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通胀话题成为热议焦点。与会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已经非常清楚地转到管理通胀的轨道上来了。
政策手段有限,调控空间不是很大
“现在看起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好像比美国好,实际上,正面临和发达国家同样大的风险,游走在通胀和通缩之间。”正因为如此,在周振华看来,治理通胀的政策,如果药下得太猛,经济就会陷入通缩。现在准备金率已经很高,提高过程中出现了存款大搬家,事实上也抵消了一部分政策效应;加息加了一次就不敢再加,内外两难,因为连续加息,既会出现热钱套利,也会使生产能力收缩;与此同时,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效应也明显降低,所以政策手段有限,调控空间不是很大。 “这几个月,实际投资增长是不断往下走的,而且工业投资增长率已经到了历史低位,再低,经济就会处于下滑状态。”他表示,我们一方面要防通胀,一方面要防经济停滞,中国经济增速明年定位7.5%,已经降了很多,再低,就会出现大量失业问题。
通胀和通缩压力并存,宏观政策宜保持“中性”
作者: 牛秀起[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出版物刊名: 浙江金融
页码: 19-20页
主题词: 中性财政政策;通缩压力;宏观政策;通胀;存款准备金率;通货膨胀压力;政策组合;市场危机
摘要:面对全球性金融市场危机输入的通缩压力.央行在不到两月内连续三次降息并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宏观政策导向明显向“保增长”倾斜。
但同时。
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却并未完全消除。
面对通胀和通缩压力并存局面,如何选择适宜的宏观政策组合,是管理层急需考虑和决策的。
本文通过中国对通胀和通缩的内生机理的分析.认为中性货币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下阶段宏观调控的最优政策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胀和通缩将同时存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非常复杂!如何来认识这种现象我们已经看见了房价泡沫,而且明知许多国家的房价泡沫最后都归于破灭,而我们不去化解泡沫,却想让泡沫破灭成为可以避免的事。
怎么可能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起因一般为两种,一种我们称为内生性的,一种我们称为输入性的。
当这两种通胀同时作用一个经济体时,恶性通胀不可避免。
内生性的通胀是由超量发钞引起千万种商品加权指数的上涨,包括房价、食品价格、日用品价格和其他各种商品价格的上涨。
政府部门习惯用行政手段来处理价格问题,结果只能按下葫芦浮起瓢,打下了这个商品价格那个商品又涨起来了,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无法两全。
所以,2010年到处是“辣死你”,“豆你玩”,“蒜你狠”,打来打去,价格越打越高,尤其是房价。
输入型通货膨胀就不一样了,可以说在人类自有经济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输入型通胀将发生在中国。
这件事的起因就是中美贸易。
中国加入WTO以后,就开始进行汇改。
汇改当时,美元对人民币为1∶,当时的中国的M2为28万亿元,2005年以后,中国加快发钞速度,M2翻了一倍多,余额从28万亿元直接到了现在的万亿元;而美联储的M2只是平稳增长,5年只增长%,为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万亿。
中国的M2竟然超过美国大约10万亿人民币。
两国币值自然发生了变化。
体现在贸易上,自然产生巨额逆差。
由于中美两国货币总量的巨大变化,人民币货币总量增长了160%,而汇率变化仅为%,两国的贸易实在无法进行。
而变动汇率,也就是美方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那将导致整个人民币资产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动摇中国经济的根基。
所以,中美两国不可能就汇率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矛盾一触即发。
2010年,美国加快施压人民币升值,迫于压力,中国央行实行二次汇改,让人民币汇率实行一篮子货币兑换,兑美元直接升值了%。
由1∶升值到1∶就赶紧刹车,道理很简单,大量的出口企业要政府补贴才能生存,再升值下去,将不堪重负。
美国国会众议院当即通过中国汇率方案,要对中国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
奥巴马在和中国总理温家宝会面时,也直接提出了汇率问题。
那么,美国为什么一定要让人民币升值20%~50%呢除了我上面讲的人民币货币发行过多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大家知道,美国是一个低通胀高福利的国家,最近几年,一直维持低通胀高福利与中国的贸易很有关系。
几年来,中国在美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高达万亿美元,按照2005年后的综合汇率约为1∶7左右,折合人民币为万亿元。
也就是说,在中美贸易中,美国从中国拿走了万亿美元的货品还没有付钱,而这些货品已经被美国民众消费完了,而且价格异常低廉。
试想,我把你的商品消费完了还不给钱,现在一看币值不对,我还要你向我付利息,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但是,这在中美两国间成为一种客观的实在。
现在的情况是,人民币在国内确实贬值很厉害,而对美元比值变化不大。
由于这万亿虽然是没有收回的货款,但是,中国央行已经加印钞票支付给了中国的企业。
就这笔钱而言,中国央行已经实实在在加印了钞票,并且投放了出去。
因为如果央行不支付这笔巨款,很多企业根本无法支撑下去。
但是,钱发出去了,就会转移到消费市场上。
如果这笔钱没有变动,还是万亿,那么,对商品价格影响不大。
现在美国要变动的是这笔钱的总额,对中国国内的商品产生的影响就非常大。
比如,如果汇率按照美国政府的要求,升值20%~50%,我们取其中间值,实际汇率升值到1∶5,那么,这笔钱中国只能收回12万亿,万亿就不见了。
那么,中国央行就多加印了万亿人民币用以对冲汇率的损失,这万亿将全部传导到商品价格上。
考虑到中国的外汇储备占货币总量的1/3不到,我们就按1/3来算,升值10%,我们的CPI就要涨3%;升值30%,我们的CPI就要涨9%。
这就是输入型通胀的基本路径,并且无可避免,而美国就一直可以保持低通胀和高福利。
所以,未来中国即使控制了内生性通胀,也不可能控制得了输入型通胀。
穷人买什么什么涨价的局面不会得到改观。
那么,为什么又会发生通缩呢看上去是个悖论,实际上一点也不奇怪,那就是中国城乡居民个人负债总额和他们的收入比例毫不相称。
这么多年,政府一直使用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刺激消费,拉动生产,促使了大量的城市居民拼命贷款消费,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因此,他们拼命投资赚钱才能支付高昂的生活成本,一旦无力支付这种生活成本时,经济就是一片萧条。
这不是一个人和一群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2008年前,这种负债现象,主要产生在政府、企业和城市居民家庭,2008年后,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推动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和建材下乡,促使了47%的农民家庭开始负债。
宏观地来看,中国负债情况很不乐观。
根据审计署前期对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的审计,其中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本级债务率超过100%,最高达%。
从全国债务情况来看,截至2009年年末,中国政府总负债为万亿元,约占2009年GDP的48%,日本2010年2月该比例达到229%,2009年年末欧元区16国平均水平也达到%。
到2012年,初步预算,中国政府的总负债要突破28万亿元,由于人民币升值,折合美元计算,中国负债总水平也要突破GDP的80%,超过欧元区平均水平,货币危机无法避免。
而我们的城乡居民个人贷款数额十分庞大。
2010年8月,人民币贷款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比上月末高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个百分点。
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452亿元,同比多增1348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01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89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14亿元;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343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6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30亿元,票据融资减少205亿元。
城乡居民贷款总额数次突破20万亿元。
初步预测,到2012年,全国城乡居民总负债要突破25万亿元。
政府负债加上个人负债占当年GDP的160%,超过国际警戒线。
由于实体产业没有得到消费的拉动,大量的人成为专业投资人。
他们平常看上去很有钱,一旦投资无法盈利时,债务就将暴露。
也就是我们说的,到了富人投资什么都不赚钱的时候,也就是央行进入加息通道的时候。
富人,进入了通缩的时代。
我们多次呼吁,政府要拉动内需,而不是提高生活成本。
因为提高生活成本必定压抑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一旦被压抑,在外贸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时,中国社会就没有回旋余地。
在人民币升值和惩罚性关税的双重挤压下,所有产品均出现大量过剩,而即使大量过剩,也没有谁会去降价,因为,最后会把这些已经拉高价格的商品抵押给银行,其中最突出的商品就是住宅。
所以,大量有钱人的感受是通货紧缩。
这便是穷人通胀,富人通缩。
泡沫一捅就破,不捅也会破。
事情、矛盾、焦点都摆在这里。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三思,这是对一个民族的警示,也是我们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个反思,提醒我们要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才能在国际上全面提高竞争力,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经济的软肋国内的经济状况正在进一步恶化。
一方面是人民币升值,全面提升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一方面是房价泡沫迅速膨胀,政府所作出的努力基本徒劳。
现在的外贸企业生产繁荣,订单饱满。
但是很多订单都是亏钱的。
亏钱为什么还在做只有一个原因,亏的钱都有政府采取出口退税等多种方式补齐。
有的地方政府直接给企业补钱,只要你开工,一切OK。
地方政府为什么这么做乌纱帽!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逻辑:保就业---稳定压倒一切---虚假繁荣---顺利升迁。
这下问题就来了,我们出口究竟是为了什么很简单,为了赚外国人的钱,把全球财富吸引来中国,为中国创造财富,同时解决中国就业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企业都在亏钱,政府给补贴。
临时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种措施那是可以,然而,人民币升值是长期的,企业长期靠政府补贴,办这个企业有何意义政府长期补贴企业,这不是搞反了吗这是明显违背经济规律、甚至是违背逻辑的事。
看上去违背逻辑,但是,这对应的是另外一种逻辑。
我们先来看看,除了出口退税,政府还能补贴,这笔钱从何而来所以,不要小看地方政府。
比方说,杭州市政府2009年卖地收入1200亿元,对杭州政府来讲,补贴所有企业也不过10来个亿,不是一个零头的零头吗而卖地的收入如此之高,对应的又是另外一种逻辑。
为什么卖地收入这么高呢因为人民币巨幅贬值。
我们的货币供应量M2早已经是全球第一,2010年8月份M2达到万亿元,而美国目前的M2为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万亿元,中国的M2竟然超过美国大约10万亿元人民币。
M2的高速增长与我国资产规模和经济活动规模的增长是相关的,但我国的M2占GDP比重达到180%(假设今年的GDP达到38万亿元),而美国只有60%左右。
换一句话来说,这是中央政府采用货币贬值的方式让地方政府赚钱。
那么,钱从何来,又向何去真正创造社会财富的恰恰是底层的民众,通过的是千千万万中小企业。
那么,仅仅来看这些出口型中小企业,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钱有两个流向,一个是被外国企业赚走了,尽管外国企业拼命压低价格,我们就是亏钱也要生产,很显然,这些劳动创造的价值部分很大一块被外资拿走。
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还有一部分要被住宅拿走,政府卖地之所以能卖这么多钱,是因为开发商要买地,而开发商之所以要买地是因为开发商卖房子赚钱,赚的是谁的钱普通城市居民。
现在中国经济的软肋暴露了出来,一部分财富被外国人赚走,而另一部分财富转移支付到了房地产上。
支撑房地产的,其实是中央银行的货币。
失去了货币的增长,中国经济等于没有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如果美国要来掠夺中国的财富,采取的办法就是首先让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然后在国内大幅贬值,一升一贬之中,搜刮中国民众创造的财富。
而且,他们是从2005年开始运作,2012年开始收获,前后长达8年,我们一步一步走进美元设置的套子中,无法回头。
中国的M2高增长与资产规模的扩张是同比例的关系,打破这种关系,单靠汇率是不行的,还必须靠利率。
双向运作,房价泡沫会被挤破。
预期中国人民币2010年8月开始升值,年底前升值到1∶。
然后,美联储开始加息。
预期美联储加息的时间节点在2011年6月、7月,而且是持续地加息。
使2011年以前进入中国的热钱回流进美国,中国央行只有加大基础货币的投放才能维持货币正常流转,人民币贬值开始。
2012年6月后,中国房价泡沫开始破灭。
这时,中国的房地产在过去10年中也已经涨了5倍以上,城乡住宅总市值超过15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大约为360%,而美国目前只有200%左右。
巴西的经济泡沫破灭时,房地产占GDP的比重为290%,日本房价泡沫破灭时,房地产占GDP的比重为310%,待这个比重在中国占到了360%,美元才开始动手,泡沫焉能不破作为底层默默奉献的劳动大众,我们的未来在哪值得我们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