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学习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专业成长学习感悟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今天有幸聆听了三位经验丰富的的专家和班主任老师的讲座。第一位是仲广群老师,他主讲的内容为《助学课堂》。第二位是北京八中刘艳老师。她主讲的内容为《将学科素养落实在日常教学与研究》。第三位是浙江杭州的张树青老师。她主讲的内容为《以题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第四位是田丽霞老师。她主讲的内容为《优秀教师是怎样炼成的》。

在四场报告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仲广群老师讲的《助学课堂》。所谓助学课堂,强调三助,学生自学,生生互助,教师帮助。自学:学生自学倡导先学后教,在“一探二学三生疑”的预习指导策略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探是避免把预习等同于看书自学的做法,因为这会使得学生的预备学习编程了被动的接受或简单的模仿。所以,我们一般先安排一道较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先行思考,在探而不得或是探而不明的时候,再安排看书、操作、实验或是收集资料等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探索贯穿预习的始终。

二学是在探索之后的行动,因人而异。这时的学,可能是对“探得”后的进一步“确定”,也可能是“探不得”后的“充电”。总之,学生自主探究后的学,就不是索然无味的、可有可无的学,而是某种带有“揭秘”欲望并伴随着心理预期的学习。

三生疑,是更深层次学习的体现,是学后的反思、质疑与追问,疑问的深度,反映了预习和思考的深度.学生把疑问带到学校,又使得后续的学习变得动力强劲。针对不同的内容,预习的内容和方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如新授类的会增加探究的成分,复习类的会增加整理的成分,体验类的会增加观察、实验的成分,实践类的会增加操作、制作的成分。由于不受时间的制约,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保障,而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常常迫于教学内容和进度的考虑,不得不“走过场”;由于不受空间的制约,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留出余地,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数学理解能力、创造性得到了发挥。

助学:“回馈、释疑、整理、提升”的教学策略。

回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可采用的方法很多。提问,教师设置几个关键性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判读学生的理解程度;汇报,让学生汇报预习的经历、采用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取得的成果等,了解学生预习的深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练习,解几道题来一个小测验,以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交流,将预习的情况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通过全班交流的形式获得信息。

释疑:在反馈的基础上,由学生提出在预习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师生合作共同解答。视问题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教师可灵活选择释。

通过听仲广群老师的讲座,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在新课程理论下的“助学型课堂”富有生命的活力。“助学型课堂”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助学者,主要起到的是“导”的作用。但是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只有通过转变传统教学的思想,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努力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并且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人格魅力,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助学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最终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争取做到:第一,改变教育理念。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锻炼的机会。第二,逐步落实助学课堂模式。学生很多能力在过去没有去好好的培养自学能力,但是比起以后去培养现在开始也不算晚。要做到这种课堂模式,老师先做到熟知课程标准,把握好每节课的前后联系,认真解读教材,精心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助学单。同时,在平时的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他敢说,锻炼学生学会正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次,加强对学生的倾听习惯的培养。坚持每天这样去培养训练他们,终究有一天会让自己看到我们的学生能适应助学课堂。到那时,我们的学生们都真正做到的成为课堂的主人,质疑、争辩、补充、修正等充盈着整个课堂,在师生、生生多维互动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教育所需要做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