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完整版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程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程一、背景和目的为了保护组织的信息资产不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修改、破坏、丢失等风险的影响,制定本规程旨在确保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估和管理,以减少信息安全风险对组织带来的损害。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组织内的所有信息系统、网络设备和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系统等。
三、定义和术语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根据信息资产的价值、威胁与漏洞,结合相关安全措施,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量化和评级的过程。
2. 信息资产:组织拥有的用于处理、存储和传输信息的任何设备、系统和资源。
3. 威胁:指不同的人、事物、事件,对信息资产带来潜在危害的可能性。
4. 漏洞:指存在于信息系统中的弱点或缺陷,可能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
四、评估方法和流程1. 确定评估范围:明确评估的对象,包括信息系统、网络设备等。
2. 收集信息:收集与评估对象相关的信息,包括资产分布、威胁情报、漏洞信息等。
3. 确定评估指标:根据信息资产的重要性、威胁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评估指标,如资产价值、威胁等级、漏洞严重程度等。
4. 进行威胁分析:分析威胁的潜在影响和可能性,评估对信息资产的威胁级别。
5. 进行漏洞分析:分析漏洞的严重程度和可能被利用的风险,评估漏洞的危害程度。
6. 进行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威胁和漏洞的评估结果,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量化。
7. 评估报告编写:编写评估报告,包括风险评估结果、风险等级、建议的安全措施等内容。
8. 安全措施实施:根据评估报告中的建议,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加以实施。
9. 监测与反馈: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监测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
五、责任和权限1. 信息安全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2. 各部门应配合信息安全部门进行评估相关的信息收集和数据提供工作。
3. 信息安全部门有权对评估结果进行保密,并及时向管理层报告风险状况和建议的安全措施。
信息系统保护风险评估管理规范
信息系统保护风险评估管理规范1. 引言信息系统的保护是企业安全的关键,风险评估是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制定信息系统保护风险评估的管理规范,以确保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在信息系统保护风险评估方面的管理流程和技术要求,确保风险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同时,通过风险评估,提供决策者对信息系统保护的决策支持,减少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3. 管理流程3.1 风险评估策划阶段在风险评估策划阶段,需要明确评估的范围、目标和方法,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安排。
同时,评估团队的组建和人员角色也需要确定。
3.2 风险辨识阶段在风险辨识阶段,评估团队需要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辨识潜在的风险。
此阶段需要收集企业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和文档,并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和交流,以确保全面地辨识潜在的风险。
3.3 风险分析阶段在风险分析阶段,评估团队对辨识出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风险的严重性、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同时,需要基于评估结果排序和优先处理风险,以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3.4 风险评估报告编制阶段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阶段,评估团队将风险评估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风险辨识结果、风险分析结果、风险评估的详细信息和建议措施。
报告需要清晰地阐述评估团队的评估方法、假设和限制,以确保决策者能够理解和应用评估结果。
3.5 风险监控与控制在风险监控与控制阶段,企业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并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
同时,需要定期对风险评估进行更新和追踪,及时控制和管理新出现的风险。
4. 技术要求4.1 评估工具和方法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保护风险评估时,可使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如威胁建模、风险评估矩阵等,以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2 评估人员素质要求评估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熟悉信息系统保护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具备风险评估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1. 引言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信息系统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减少安全风险对组织和个体的影响,本文将介绍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2. 定义2.1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指的是可能导致信息系统遭受损失或被破坏的各种可能因素。
2.2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是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分析、检测和评估,确定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其可能带来的影响的过程。
3.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3.1 评估目标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目标是识别和了解信息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安全威胁、漏洞和弱点。
3.2 评估步骤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分为以下步骤:3.2.1 计划阶段在评估之前,需要建立一个明确的评估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评估的范围、目标、方法、资源以及相关的时间框架。
3.2.2 收集信息阶段在这个阶段,评估人员需要收集和整理与信息系统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系统配置、网络拓扑、业务流程等。
3.2.3 分析和评估阶段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评估人员对信息系统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包括确定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风险等级。
3.2.4 编写报告阶段评估人员应编写评估报告,详细描述发现的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建议的改进措施等内容,并提交给相关部门或管理层。
3.3 评估工具和技术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和技术来辅助完成,例如:- 漏洞扫描工具:用于扫描系统中的漏洞和弱点。
- 安全事件日志分析工具:用于分析安全事件日志,发现异常活动。
- 安全评估框架:提供各种评估方法和指南,辅助评估过程。
4.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意义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意义在于:- 识别和理解信息系统中的安全风险,有助于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 减少信息系统被攻击的风险,降低信息泄露和系统瘫痪的可能性。
- 提供决策依据,确保信息系统与组织的业务目标保持一致。
信息安全评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主机、数据库、应用系统等。
第三条信息安全评估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覆盖所有安全领域;(二)客观性:评估过程应客观、公正,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三)动态性:根据信息系统变化和外部环境变化,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四)针对性:针对不同信息系统,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案和措施。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公司信息安全评估领导小组,负责信息安全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信息安全评估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信息安全评估管理制度;(二)确定信息安全评估范围和内容;(三)审批信息安全评估方案;(四)监督信息安全评估工作的实施;(五)对公司信息安全评估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第六条信息安全评估小组负责具体实施信息安全评估工作,其职责如下:(一)制定信息安全评估方案;(二)组织开展信息安全评估;(三)分析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四)跟踪整改情况,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第三章评估范围与内容第七条信息安全评估范围包括:(一)公司内部网络;(二)主机系统;(三)数据库系统;(四)应用系统;(五)外部接入系统;(六)其他涉及信息安全的系统。
第八条信息安全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一)物理安全:包括设备安全、环境安全、人员安全等;(二)网络安全:包括网络设备安全、网络拓扑安全、网络访问控制等;(三)主机安全:包括操作系统安全、应用软件安全、安全策略等;(四)数据库安全:包括数据库访问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加密等;(五)应用系统安全:包括应用程序安全、业务逻辑安全、数据安全等;(六)其他安全:包括密码学、安全审计、安全意识培训等。
第四章评估方法与程序第九条信息安全评估方法包括:(一)文档审查:审查相关制度、流程、配置等文档;(二)现场检查:实地检查信息系统安全设施、设备、操作等;(三)技术检测:使用专业工具检测系统安全漏洞;(四)访谈:与相关人员交流,了解信息系统安全状况。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防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安全,规范员工的信息使用行为,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员工以及与本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外部单位和个人。
全部相关人员都应遵守本制度。
如有违反,将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纪律处分。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含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原则、流程,以及信息安全防备的管理措施等。
第四条信息安全的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系统、通信网络、数据存储和传输设备,以及与企业合作的外部系统和网络。
第五条信息安全工作应遵从合法、合规、合理、科学的原则进行。
第二章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第六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以确定风险等级,并订立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第七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提前预警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为企业信息安全防备和掌控供应科学依据。
第八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原则包含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及时性原则、规范性原则。
第九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应包含对信息系统的以下方面进行评估:系统网络架构、系统软硬件配置、系统运行环境、系统数据传输与存储等。
第十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应由专业的信息安全团队或安全专家进行,其评估报告必需真实、准确、全面、可行。
第十一条评估结果应依据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确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预警措施。
第十二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应定期进行,具体的评估频率依据企业情况和风险等级确定。
第十三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应及时向企业管理人员报告,并订立相应的风险处理方案。
第三章信息安全防备管理措施第十四条为了防备信息安全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含组织结构、责任分工、制度规范等。
第十五条企业应订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知识水平。
第十六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制度,实施权限的分级、分级,确保员工的信息访问权限与其工作职责相符。
信息技术安全风险评价管理规定
信息技术安全风险评价管理规定1. 引言为了确保企业/机构的信息技术安全,防范各类安全风险,本文档旨在规范信息技术安全风险评价管理流程,为企业/机构提供相关指导。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信息技术系统的部门/团队。
2. 定义- 信息技术安全风险:指信息技术系统面临的各种威胁和可能发生的潜在损害。
- 风险评价:指对信息技术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的定量或定性评估,以确定其对企业的影响和可能性。
3. 评估流程3.1. 风险识别- 根据企业/机构的信息技术系统的特点,明确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 收集相关数据,如历史安全事件、系统漏洞报告等。
3.2. 风险分析- 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对企业/机构的潜在影响和可能性。
- 评估风险的频率、危害程度和易受攻击程度,为下一步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3. 风险评估-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对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
- 确定风险的等级,即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
3.4. 风险控制-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 确定控制措施的实施责任人和时间表,并监控其执行情况。
3.5. 风险监控- 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企业/机构的信息技术系统安全情况。
- 监测风险的变化和新的威胁,及时调整和更新风险控制措施。
4. 相关责任- 信息技术部门/团队负责风险评估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 各部门/团队需配合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 高层管理人员需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预算和资源支持。
5. 结论本管理规定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机构建立有效的信息技术安全风险评价管理机制,减少可能的安全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各部门/团队应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信息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信息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确保信息系统、网络等相关设施安全可靠,保护信息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
二、辨识与评估1. 信息安全风险辨识应遵循以下原则:- 全面辨识:针对公司涉及到的各个业务应用及信息系统,全面辨识可能出现的威胁和弱点。
- 合理分类:将辨识出的风险按照种类和级别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 及时更新: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辨识评估工作,及时发现新的风险。
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应遵循以下原则:- 综合评估:审慎评估各项风险,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行和有效的处理措施。
- 风险分级:将风险根据其威胁等级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制定相应的防范及处理措施,明确责任人。
- 及时跟踪:对评估结果进行跟踪,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有效性。
三、管控与管理1. 信息安全风险管控应遵循以下原则:- 原则上避免风险:避免有安全风险的委托业务,避免购买不安全的软件和硬件产品,并对信息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系统漏洞及时修复。
- 强化安全保护:对三个等级的风险分别进行防范及处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到位。
- 健全检测机制:对信息设备及软、硬件的网络和电力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防范有可能的安全风险。
2.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全员参与:全员参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建立信息安全意识,维护公司信息安全。
- 责任明确:明确各部门的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 持续改进: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各部门和员工共同努力,持续完善和改进安全管理制度。
四、总则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项业务,各部门和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如有违反,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公司设有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对此制度进行解释和管理。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信息安全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威胁和安全漏洞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保护企业和个人的敏感信息不被泄露、篡改或丢失,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概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机构为了保护其信息系统和相关设备安全,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指导方针。
该制度的目的是识别和评估信息系统中的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流程1. 建立评估目标和范围首先,企业或机构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和范围。
评估目标可以是整个信息系统,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应用程序或环境。
而评估范围可以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架构、数据存储等。
2. 识别潜在风险在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潜在的安全风险。
这包括对系统漏洞、网络攻击、恶意软件、身份认证问题等进行辨识。
3. 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根据识别出的潜在风险,需要对其进行评估,确定其发生的概率和对企业或机构的影响程度。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
4. 评估风险的等级根据潜在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对每个风险进行等级评定。
常用的等级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高风险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规避,中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低风险可以接受或者继续监控。
5.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这包括防范措施,如加强网络防火墙、使用安全密码、定期更新补丁等,以及事故应对预案,如备份关键数据、建立灾难恢复计划等。
6. 实施和监控措施根据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实施相应的安全措施,并监控其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安全管理团队,负责对信息风险进行定期的监控和评估,并及时调整和完善风险管理策略。
三、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1. 风险防范与减少损失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或机构找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以减少信息泄露、数据丢失和计算机病毒等事件对企业的损失。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公司的信息安全,合理评估和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高信息资产的保护水平,依法合规运营企业,订立本《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第二章:评估管理机构第一节:评估管理机构的组织设置1.公司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评估管理机构的组织设置和日常工作协调。
2.评估管理机构由信息技术部门安全团队负责,成员包含信息技术部门员工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代表。
第二节:评估管理机构的职责1.组织和协调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2.研究、订立和完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流程和方法。
3.监督和检查各部门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4.帮助各部门解决评估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
5.定期向公司领导层报告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情况。
第三节:评估管理机构的权利和义务1.评估管理机构有权要求各部门供应相关评估料子和数据。
2.评估管理机构有权对各部门的评估工作进行抽查和复核。
3.评估管理机构应当乐观搭配其他部门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4.评估管理机构应当保守评估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对评估结果保密。
5.评估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评估流程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改进。
第三章:评估工作流程第一节:评估目标确定1.各部门依照公司确定的评估周期和要求,订立评估目标。
2.评估目标应当明确、具体、可衡量,涵盖系统、网络、应用、设备和数据等方面。
3.评估目标应当与公司的信息安全政策和目标相全都。
第二节:评估范围确定1.各部门依照评估目标,确定评估范围。
2.评估范围应当包含系统、网络、应用、设备和数据等关键要素。
3.评估范围应当掩盖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安全风险。
第三节:评估方法选择1.各部门综合考虑评估范围和目标,选择适合的评估方法。
2.评估方法包含但不限于自查、抽查、外部审核等方式。
3.评估方法应当科学、合理、公正,确保评估结果准确有效。
第四节:评估过程实施1.各部门依照评估方法,组织评估过程的实施。
2.评估过程应当全面、细致、严谨,确保掩盖评估范围的关键要素。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安全,防范信息安全风险,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水平,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以及企业内部相关规定等依据。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全部员工、外包人员及合作伙伴。
第二章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第三条定义1.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对企业的信息系统及信息资产进行识别、评估、排序和管理的过程,以确定信息安全的风险程度。
2.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指企业所拥有和使用的全部涉及信息的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软件、数据文件及其他信息资料。
3.风险等级:依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以引导后续的风险应对措施的订立。
第四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流程1.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包含以下步骤:–确定评估范围:确定评估的信息系统、信息资产范围,包含涉及的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等要素。
–识别信息安全风险:对所评估的信息系统、信息资产进行全面、系统地识别信息安全威逼,包含内部和外部威逼等。
–评估风险等级:依据信息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评估,划分风险等级。
–订立风险应对措施:依据风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含风险防范、事故应急预案等。
–定期更新评估:定期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更新,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应由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团队或专业的安全机构进行,必需时可以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参加。
第五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要素1.影响因素:包含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的紧要性、敏感性、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等。
2.威逼因素:包含自然祸害、恶意攻击、人为疏忽等。
3.风险评估方法:可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各种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进行评估分析。
第三章信息安全风险应对管理第六条风险防范措施1.基础设施保护:加强对信息系统和信息资产的物理和逻辑安全措施,包含设备的安全管理、网络隔离、数据备份等。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风险评估”)及其管理活动,保障信息系统安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配套的设施、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的运行体系。
本办法所称重要信息系统,是指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信息系统。
本办法所称风险评估,是指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及由其存储、传输、处理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活动。
第四条县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险评估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跨省或者全国统一联网运行的重要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可以由其行业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涉密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由国家保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
第五条风险评估分为自评估和检查评估两种形式。
自评估由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营或者使用单位自主开展。
检查评估由县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依法开展,也可以由信息系统建设、运营或者使用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标准和规范组织进行,双方实行互备案制度。
第二章组织与实施第六条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本行政区域内重要信息系统目录,制定检查评估年度实施计划,并对重要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开展相关培训。
第七条江苏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为本省从事信息安全测评的专门机构,受省信息化主管部门委托,具体负责对从事风险评估服务的社会机构进行条件审核、业务管理和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全省重要信息系统的外部安全测试。
第八条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营或者使用单位可以依托本单位技术力量,或者委托符合条件的风险评估服务机构进行自评估。
信息安全评估管理规定
信息安全评估管理规定
信息安全评估管理规定是指组织在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过程中,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管理规定。
以下为一般的信息安全评估管理规定内容:
1. 评估目标:明确评估的目标,包括评估的范围、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需求等。
2. 评估标准:确定评估所使用的标准,如国家和行业规范、国际标准等。
3. 评估计划:制定评估的时间表和计划,确定评估的具体步骤和内容。
4. 评估团队:组建评估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5. 评估方法:确定评估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如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安全代码审计等。
6. 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编制评估报告,包括评估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7. 评估结果的处理: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制定相应的安全改进计划,并跟踪改进的进度和效果。
8. 评估管理:对评估过程进行管理,包括评估的跟踪和监督,以及对评估结果的验证和审查。
9. 评估的周期性:规定评估的周期,确保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10. 评估的保密性:明确评估过程中的保密性要求,保护评估结果和涉及的敏感信息的安全。
以上只是对信息安全评估管理规定的一般内容进行概括,实际情况可能根据组织的具体需求和行业特点有所不同。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完整版)
• 3个阶段8个过程。3个阶段分别是建立企业范围内的安全需求、识别 基础设施脆弱性、决定安全风险管理策略。
> 完整性(confidentiality): • 保护信息及处理方法的准确性和完备性; • 不因人为的因素改变原有的内容,保证不被非法改动和销毁
> 可用性(availability): • 当要求时,即可使用信息和相关资产。 • 不因系统故障或误操作使资源丢失。 • 响应时间要求、故障下的持续运行。
> 2005年,国信办在全国4个省市和3个行业进行风险评估的试点工作,根 据试点结果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进行了修改。
> 2005~2006年,通过了国家标准立项的一系列程序,目前已进入正式发 布阶段。正式定名为:信息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 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6
> ISO/IEC TR 13335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南 • 提出了风险评估的方法、步骤和主要内容。 • 主要步骤包括: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已有控制措施确 认、风险计算等过程。
> NIST SP800-30:信息技术系统风险管理指南 • 提出了风险评估的方法论和一般原则, • 风险及风险评估概念:风险就是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管理是 评估风险、采取步骤将风险消减到可接受的水平并且维持这一风险级 别的过程。
-9-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6
信息安全风险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保障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信息安全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组织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
第三条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合法、合规。
(二)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护,降低信息安全风险。
(三)全面覆盖:全面覆盖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信息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四)持续改进: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提高信息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第四条组织和个人应加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第二章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第五条组织和个人应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信息资产识别:识别组织和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系统、网络、设备等。
(二)威胁识别:识别可能对信息资产造成威胁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攻击、恶意软件、人为错误等。
(三)脆弱性识别:识别信息资产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缺陷。
(四)影响评估:评估信息安全事件可能对组织和个人造成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损失、声誉损失、业务中断等。
第六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应遵循以下步骤:(一)制定评估计划:明确评估目的、范围、方法、时间安排等。
(二)信息收集:收集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相关的资料,包括信息资产、威胁、脆弱性、影响等。
(三)分析评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信息安全风险等级。
(四)报告编制:编制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包括评估结果、风险等级、建议措施等。
第七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评估背景:说明评估目的、范围、方法等。
(二)评估结果:列出信息安全风险等级、风险点、可能造成的影响等。
信息安全与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与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确保企业的信息安全,保障企业各类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范和降低信息安全风险,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包含本公司全部部门和分支机构。
第三条定义1.信息安全:指信息系统及其相关技术和设施,以及利用这些技术和设施处理、存储、传输和管理的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损害、访问、泄露、干扰、破坏或滥用的状态。
2.信息系统:指由硬件、软件、网络等构成的用于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和管理信息的系统。
3.信息资产:指有价值的信息及其关联的设备、媒介、系统和网络。
第四条职责1.企业管理负责人应确立信息安全的紧要性,订立信息安全战略,并供应必需的资源支持。
2.相关部门负责人应依据本制度订立相关的细则与操作规范,并监督执行情况。
3.全体员工应遵守信息安全制度,妥当处理信息资产,乐观参加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活动。
第二章信息安全掌控要求第五条信息资产分类与保护等级评定1.信息资产应依据其紧要性和保密性对其进行分类,并评定相应的保护等级。
2.不同保护等级的信息资产应依照相应等级的掌控要求进行处理和保护。
第六条访问掌控要求1.针对不同角色的员工,应订立相应的访问权限规定,确保信息资产的合理访问。
2.离职、调离或调岗的员工应及时撤销其相应的访问权限。
第七条安全配置要求1.企业信息系统应依照安全配置要求进行设置,包含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等软硬件的安全配置。
2.对于紧要系统和关键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配置检查和更新。
第八条密码安全要求1.强制要求员工使用安全性高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2.禁止员工将密码以明文形式存储或透露给他人。
第九条网络安全要求1.网络设备和传输设备应定期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网络应用程序应遵从安全开发规范,定期对其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
第十条数据备份和恢复要求1.紧要数据应定期备份,并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XX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第一节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尽可能的发现企业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降低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描述了信息安全风险识别、评估过程,适用于信息安全风险识别、评估管理活动。
第三条定义信息安全风险:指在信息化建设中,各类应用系统及其赖以运行的基础网络、处理的数据和信息,由于其可能存在的软硬件缺陷、系统集成缺陷等,以及信息安全管理中潜在的薄弱环节,而导致的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
第四条角色职责一、信息部负责组织建立风险评估小组,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管理。
二、风险评估小组负责对公司各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工作。
三、其他相关业务部门负责组织对各自分管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控制。
第二节管理规程细则第五条管理规定一、风险评估流程二、风险评估准备信息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做好风险准备工作,包括:(一)确定风险评估方法及接受准则;(二)确定风险评估计划;(三)确定风险评估小组人员。
三、风险识别信息安全风险识别包括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三部分内容。
(一)资产的识别1. 信息部每年按照要求负责本公司信息资产的识别,确定资产价值。
2.资产分类根据资产的表现形式,可将资产分为人员、软件、硬件、电子数据、文档、服务、人员、物理区域七类。
3. 资产(A)赋值资产赋值就是对资产在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上的达成程度进行分析。
(1)机密性赋值根据资产在机密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机密性上的应达成的不同程度或者机密性缺失时对整个组织的影响。
(2)完整性赋值根据资产在完整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完整性上的达成的不同程度或者完整性缺失时对整个组织的影响。
(3)可用性赋值根据资产在可用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可用性上的达成的不同程度。
4.资产赋值结果计算根据以上赋值结果,选择对资产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最为重要(分值最高)的一个属性的赋值等级作为资产的最终赋值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管理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总则
第1条公司安全评估管理办法是指导公司进行周期性的信息安全评估,目的是评估出公司信息网络范围内的弱点,并指导进一步的安全修补,从而消除潜在的危
险,使整个公司的信息安全水平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第2条安全评估的范围包括公司范围内所有的信息资产,并包括与公司签订有第三方协议的外部信息资产。
安全评估的具体对象包括服务器、网络和应用系统,以及管理和维护这些对象的过程。
风险的概念
第3条资产:资产是企业、机构直接赋予了价值因而需要保护的东西。
它可能是以多种形式存在,有无形的、有有形的,有硬件、有软件,有文档、代码,也有服务、企业形象等。
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价值属性和存在特点,存在的弱点、面临的威胁、需要进行的保护和安全控制都各不相同。
第4条弱点:弱点和资产紧密相连,它可能被威胁(威胁的定义参见威胁一章)利用、引起资产损失或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弱点本身不会造成损失,它只是一种条件或环境、可能导致被威胁利用而造成资产损失。
弱点的出现有各种原
因,例如可能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也可能是系统管理员配置方面
的,也可能是管理方面的。
但是,它们的共同特性就是给攻击者提供了机会。
第5条威胁:威胁是对系统和企业网的资产引起不期望事件而造成的损害的潜在可能性。
威胁可能源于对企业信息直接或间接的攻击,例如非授权的泄露、篡改、删除等,在机密性、完整性或可用性等方面造成损害。
威胁也可能源于偶发
的、或蓄意的事件。
一般来说,威胁总是要利用企业网络中的系统、应用或服务的弱点(弱点的定义参见弱点一章)才可能成功地对资产造成伤害。
从宏观上讲,威胁按照产生的来源可以分为非授权蓄意行为、不可抗力、人为错误、以及设施/设备错误等。
鉴于本项目的特点,将威胁的评估专注于非授权蓄意行为上面。
第6条风险:风险是一种潜在可能性,是指某个威胁利用弱点引起某项资产或一组资产的损害,从而直接地或间接地引起企业或机构的损害。
因此,风险和具体的资产、其价值、威胁等级以及相关的弱点直接相关。
第7条安全评估:安全评估是识别被保护的资产和评价资产风险的过程。
安全评估过程
第8条安全评估的方法是首先选定某项资产、评估资产价值、挖掘并评估资产面临的威胁、挖掘并评估资产存在的弱点、评估该资产的风险、进而得出整个评估目标的风险。
第9条安全评估的过程包含以下4个步骤:
1.识别资产并进行确定资产价值赋值:在确定的评估范围内识别要保护的资
产,并对资产进行分类,根据资产的安全属性进行资产价值评估。
2.评估对资产的威胁:评估在当前安全环境中资产能够受到的威胁来源和威
胁的可能性。
3.评估资产威胁相关的弱点:评估威胁可能利用的资产的弱点及其严重程
度。
4.评估风险并排列优先级:根据威胁和弱点评估的结果,评估资产受到的风
险,并对资产的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列。
第10条根据安全评估结果,制定对风险实施安全控制的计划。
安全评估策略
第11条公司的安全评估需要周期性地进行,并通过实施风险安全控制使公司的整体安全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第12条全面的安全评估每年进行一次。
安全评估的执行者可以是公司信息安全部门或者是在信息安全部门的组织下由安全服务提供商执行。
第13条公司各业务网络每年至少执行两次安全评估。
安全评估由各业务部门自行执行或者由安全服务提供商执行。
第14条当引入新的业务系统或者网络或者业务系统发生重大改变时,需要立刻进行局部或者整体的安全评估。
审计和执行
第15条各部门领导及管理员应当对本部门的安全评估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对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要及时指正,对严重违反者要立即上报。
第16条公司安全审计小组应当对定期对安全评估执行进行审计,对违反管理规定的情况要通报批评;对严重违反规定,可能或者己经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要立即汇报公司最高领导。
第17条本策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