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

合集下载

空调负荷 新风量的计算方法

空调负荷 新风量的计算方法

空调负荷新风量的计算方法一、空气调节、冷(热)负荷概念通过对空气的处理,使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噪音、压力、气流速度、新鲜度和洁净度等参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称为空气调节(简称空调)。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舒适性空调(或称民用空调)和工艺性空调(或称工业空调)。

中央空调就是由一台主机通过风道送风或冷热水管(冷媒管路)接多个末端的方式来控制不同的房间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目的的空调。

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建筑冷负荷;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建筑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建筑湿负荷。

二、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依据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3)用于计算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和新风冷负荷;4)夏季计算经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时,应按不稳定传热过程计算5)夏季空调室外空气设计日的逐时温度:式中:tsh——室外计算逐时温度(℃);twp——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β——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下表确定;△tr——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twg——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相对湿度1)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2)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3)冬季采用空调设备供暖时,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用于计算建筑围护结构的热负荷和新风热负荷;4)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用于计算冬季新风的加湿量;3.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相对湿度1)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2)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3)用于消除余热余湿的通风及自然通风中的计算;当通风的进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时,其进风冷负荷计算也采用这两个参数。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是一种具有恒温恒湿功能的空调系统,通过控制空调系统内的温度和湿度参数,使得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能够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

为了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满足用户的需求,需要进行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是指通过对建筑物的热负荷、湿负荷、人体负荷以及设备负荷等方面的计算,确定空调系统的运行需要的制冷量和制热量。

首先,热负荷是指建筑物在室内外温差、太阳辐射、墙体、窗户、屋顶等部分的传热作用下产生的热量。

热负荷计算可分为传导热量、传热表面与空气间传热量、辐射热量和间接热量等部分。

传导热量是指由建筑物的墙体、窗户、屋顶等部分向室内传递的热量;传热表面与空气间传热量是指由建筑物内外表面与空气间的传递和辐射的热量;辐射热量是指由太阳辐射向室内传递的热量;间接热量是指由设备与管道等部分产生的热量。

其次,湿负荷是指建筑物内部产生的湿气对室内内部温度、湿度的影响。

湿负荷计算可分为人员湿负荷、设备湿负荷和墙体湿负荷等部分。

人员湿负荷是指人体呼吸产生的湿气对室内湿空气的影响;设备湿负荷是指设备、灯光等产生的湿气对室内湿空气的影响;墙体湿负荷是指由建筑物内部墙体等部分产生的湿气对室内湿空气的影响。

最后,空调负荷计算还需考虑人体负荷和设备负荷等因素。

人体负荷是指人体的代谢热量、运动热量等对室内温度的影响;设备负荷是指室内设备、灯光等产生的热量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需要对热负荷、湿负荷、人体负荷和设备负荷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计算。

通过对建筑物内外温度、湿度、人员数量、设备数量和功率等参数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结合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使用需求,可以得出空调系统需要的制冷量和制热量。

在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例如国家标准《建筑给排水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等,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热负荷、湿负荷、人体负荷和设备负荷等因素。

恒温恒湿空调计算

恒温恒湿空调计算

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空气工况处理过程如下:一、已知条件1、工程地点:宝山区2、夏季室外工况:设计温度35℃,设计相对湿度75%。

3、冬季室外工况:设计温度-0℃,相对湿度25%4、工程概况:喷漆涂装车间5、温湿度控制要求:夏季供风:送风工况:27±2℃,相对湿度65%±5%。

冬季供风:送风工况:23±2℃,相对湿度55%±5%。

6、机组形式要求:洁净式全新风恒温恒湿组合风柜。

二、全新风机组工况处理过程分析1、夏季工况空气处理过程图见下(详细焓湿图附后——夏季工况图)室外点P参数:t=35℃,¢=75%,h=104.6KJ/kg,d=27.0g/kg送风点O参数:t=27℃,¢=65%,h=64kJ/kg,d=14.6g/kg冷水盘管后工况点Q参数:t=19.87℃,d=14.6g/kg,h=57kJ/kg2、冬季工况空气处理过程图见下(详细焓湿图附后—冬季工况图)室外点W参数:tw=-0℃,¢=25%,hw=2.3KJ/kg,dw=0.94g/kg送风点N参数:tn=23℃,¢=55%,hn=47.8kJ/kg,dn=9.7g/kg热盘管后工况点L参数:tl=16.95℃,dl=1.21g/kg三、机组参数确定:控温控湿供风机组:此供风机组30000m3/h风量1、机组制冷量确定:机组冷量要求:Q=1.2*30000*(Hp-Ho)/3600=1.2*30000*(119-70)/3600=490KW;2、冬季机组的加热量:热盘管段加热量:Q热= L×ρ×Cp(Hn-Hw)/3600=30000*1.05*1.2*(0-22)/3600=231KW;3. 冬季机组的加湿量:加湿量D=1.1*1.2* 30000*(10.8-1.5)/1000=368Kg/h.控温控湿供风机组:此供风机组45000m3/h风量1、机组制冷量确定:机组冷量要求:Q=1.2*30000*(Hp-Ho)/3600=1.2*45000*(119-70)/3600=735KW;2、冬季机组的加热量:热盘管段加热量:Q热= L×ρ×Cp(Hn-Hw)/3600=45000*1.05*1.2*(0-22)/3600=347KW;3. 冬季机组的加湿量:加湿量D=1.1*1.2* 45000*(10.8-1.5)/1000=552Kg/h.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摘要:分析了目前采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针对该类系统空气处理过程常采用的再热方式进行优化设计。

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

4、新风量
室外新鲜空气是保障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关键,故空调 系统中引入室外新鲜空气是必要的,由于夏季室外空气焓值比室 内空气焓值要高,空调系统为处理 新风势必要消耗冷量,据调查, 空调过程中处理新风的能耗大致要占总能耗的25%~30%,对于高 级宾馆和办公建筑可高达40%,
空调处理新风所消耗的能量是十分可观的,所以,空调系统 要在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小、必要的新风 量,否则,新风过多,将会增加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的容量,
Kw —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 m2·K ;可查表;
பைடு நூலகம்
tc τ —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可查表,
2、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Qc τ 按下式计算:
Q C A C C DC c ()
aWS i j•ma L xQ
式中
Qc τ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w; Aw —窗口面积,m2; Ca —有效面积系数,可查表; Cs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可查表; C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可查表; Cz —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无因次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总风量的10%,以确保卫生和 安全,
新风量可按如下所示的框图来确定,
局部排风量Gp1
满足卫生要求Gw
系统总风量G
维持正压所需的 渗透风量GO
最小新风量Ⅰ Gw1=Gpl+Go
最小新风量Ⅱ Gw2=nxgw
最小新风量Ⅲ Gw3=0.10G
最小新风量Gw=Max (Gwl,Gw2,Gw3)
﹡新风量确定的一般原则:
①满足卫生要求 为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必须向空调房 间送入足够的新风,一般是以稀释室内产生的CO2,使室内CO2浓度 不超过1×106为基准,确定常态下的每人新风量为30m3/h,

新风负荷计算公式

新风负荷计算公式

新风负荷计算公式
新风负荷计算可用来计算公共空调系统的空调量。

它是一种将新风量、室外温度和空气处理量转换为空调量的参考计算方法。

下面就来详细
介绍一下新风负荷计算公式:
1. 新风量计算公式:新风量(m3/h)=室内环境空气量(m3/h)×新风
比例。

2. 空气处理负荷计算公式:空气处理负荷(kW)=室内空气空调负荷 ×空气处理比。

3. 空调量计算公式:空调量(kW)=室内环境空气量×空调性能系数。

4. 冷却量计算公式:冷却量(kW)=新风量×吹出温度×性能系数-室
内环境温度×环境处理空气量×性能系数。

通过以上计算公式,可以容易地计算出所需要的空调量和冷却量,更
加精确地满足室内空调需求。

新风负荷计算公式能有效提高空调系统
的使用效率,降低系统能耗,还可以为室内环境提供更加舒适的空间。

在进行空调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新风系统的各个负荷状况,并专业使
用新风负荷计算公式计算空调量和冷却量,以便更准确地满足空调系
统的需求。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是确定空调系统所需供暖或制冷的能力的过程。

该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热量散失、人员活动产生的热量、设备和照明产生的热量以及气象数据等因素。

本文将针对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进行详细介绍。

1.建筑面积:确定建筑物的总体积和热量散失的范围。

2.建筑用途:不同的建筑用途会对空调负荷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住宅、商业、办公楼等。

3.建筑外墙的特性:建筑外墙的材料、电缆穿越墙壁的情况以及建筑的保温性能等。

4.建筑的朝向:确定建筑面对的方向,以便考虑外界气候对建筑物的影响。

5.建筑的外部环境条件:包括周围的气候条件、海拔、风速等。

6.建筑物的热辐射:通过测量墙壁、屋顶和地板的热辐射来确定建筑物内部的热量散失。

7.室内设备和照明的热负荷:考虑建筑内部的设备(例如电脑、照明设备等)产生的热量。

8.人员活动:将人员数量和活动水平考虑在内,以确定他们产生的热量。

获取了上述参数和数据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1.确定室内设计温度和湿度: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全年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

2.计算传热负荷:计算建筑物表面的传热负荷,包括传导和辐射传热负荷。

3.计算室内设备和照明的热负荷:根据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计算室内设备和照明的热负荷。

4.计算人体热负荷:根据人员数量和活动水平,计算人体热负荷。

5.计算全新风量: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人员活动,计算所需的全新风量。

6.计算空调负荷:将传热负荷、设备和照明热负荷以及人体热负荷和全新风量相加,得到空调系统的总负荷。

7.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根据计算得到的空调负荷,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来满足热量需求。

总结起来,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特性、气象数据、人员活动以及设备和照明等因素。

通过准确计算空调负荷,可以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的过程。

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

0.48 0.52 0.51 0.43 0.39 0.28 0.14 0 -0.1 -0.17 -0.23 -0.26
6
空调负荷计算
1、设计计算参数
两种措施计算成果比较:
空调负荷计算 室外逐时干球温度(°C)
余弦法
日较差法
35
33
31
29
27
25
23
2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时间
空调负荷计算
22
1、设计计算参数
在一样旳热环境条件下,人与人旳热 感觉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应该采用 平均热感觉指标旳概念。
23
空调负荷计算
1、设计计算参数
❖ 在一样热环境条件下,人与人之间旳热感觉会 存在差别,而人与人对热环境旳反应旳差别除 了热感觉旳不同之外,还体现在对环境满意是 否旳差别。所以,Fanger又提出预测不满意百 分数来表达人群对热环境不满意旳情况,常简 写为PPD(Predicted Percent Dissatisfied)。
从图中能够看到,重型构造旳蓄热能力比轻型构造旳蓄热 能力大得多,其冷负荷旳峰值比较小,延迟时间也比较长。
图 不同质量围护构造旳蓄热能力对冷负荷旳影响 33
空调负荷计算
2、空调负荷计算
(4)空调冷负荷计算措施
冷负荷系数法友好波反应法
冷负荷系数基本原理:建立在传递函数法旳 基础上,只与系统本身特征有关,而与输出 量、输入量无关 。
PPD(Predicted Percent
Dissatisfied) :对热环境不满意旳百分数
21
空调负荷计算
1、设计计算参数

如何计算恒温恒湿热负荷

如何计算恒温恒湿热负荷

如何计算恒温恒湿热负荷如何计算恒温恒湿机房内所需的冷量为了确定空调机的容量,以满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送风速度的要求(简称四度要求)。

必须首先计算机房的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机房内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室内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发热量,机房辅助设施和机房设备的发热量(电热、蒸气水温及其它发热体)。

这些发热量显热大、潜热小;照明发热(显热);工作人员的发热(显热小、潜热大);由于水分蒸发、凝结产生的热量(潜热)。

其二是机房外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传导热。

通过建筑物本体侵入的热量,如从墙壁、屋顶、隔断和地面传入机房的热量(显热);放射热(也称辐射热)。

由于太阳照射从玻璃窗直接进入房间的热量(显热);对流产生的热量。

从门窗等缝隙侵入的高温室外空气(也包含水蒸气)所产生的热量(显热、潜热);为了使室内工作人员减少疲劳和有利于人体健康而引入的新鲜空气所产生的热量(包括显热和潜热)。

总之,人体放出的热量、缝隙风侵入的热量和换气带进的热量,不仅使室温升高,也会增加室内的含湿量,因此需要除湿。

这部分热负荷称为潜热负荷,而机房内所有设备散发的热量只是室内的温度升高,这种热负荷称为显热负荷。

与一般宾馆、办公室、会议室等潜热占有相当大比例所不同的是,计算机、程控机机房内的热负荷是以显热负荷为主。

因此对于热负荷状况不同的场合应选用不同类型的空调机。

通常用显热比(SFH)作为空调机的重要指标。

概略计算(也称为估算)在机房初始设计阶段,为了较快的选定空调机的容量,可采用此方法,即以单位面积所需冷量进行估算。

计算机房(包括程控交换机房):楼层较高时,250~300kcal/m2h楼层较低时,150~250kcal/m2h (根据设备的密度作适当的增减)办公室(值班室):90kcal/m2h简易热负荷计算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及机房设备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以上,其次是照明热、传导热、辐射热等,这几项计算方法与一般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相同。

空调冷热负荷与新风负荷估算指标

空调冷热负荷与新风负荷估算指标

空调冷热负荷与新风负荷估算指标空调冷热负荷与新风负荷估算指标是评估和计算建筑物需要的空调冷热负荷以及新风换气量的方法和指标。

这些指标在建筑设计、能源管理和空调系统运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空调冷热负荷与新风负荷估算的相关指标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空调冷热负荷的估算指标。

空调冷热负荷是指空调系统需要提供的冷热量,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估算:1.总冷负荷:总冷负荷是指建筑物在冷却模式下需要的冷量。

它包括了建筑物的传导、对流和辐射热量损失,以及人员、照明、设备和太阳辐射等产生的热负荷。

总冷负荷可以通过热传导方程、热阻和传热系数来计算。

2.人员热负荷:人员热负荷是指建筑物中人员产生的热量。

它可以通过人员数量和每人的热负荷系数来计算。

一般情况下,人员热负荷系数为60-100W/人。

3.设备热负荷:设备热负荷是指建筑物中设备产生的热量。

它可以通过设备功率和每个设备的热负荷系数来计算。

常见的设备热负荷系数为100-200W/m24.照明热负荷:照明热负荷是指建筑物中照明产生的热量。

它可以通过照明功率和每个照明设备的热负荷系数来计算。

常见的照明热负荷系数为12-15W/m25.太阳辐射热负荷:太阳辐射热负荷是指太阳辐射对建筑物产生的热量。

它可以通过建筑物的朝向、玻璃窗的面积和太阳辐射热负荷系数来计算。

在进行空调冷负荷估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项指标,并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调整。

除了空调冷热负荷,新风负荷也是重要的估算指标。

新风负荷是指建筑物需要的新鲜空气量,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估算:1.人员新风负荷:人员新风负荷是指建筑物中人员所需要的新鲜空气量。

它可以通过人员数量和每人的新风负荷系数来计算。

常见的人员新风负荷系数为30-40m3/h·人。

2.设备新风负荷:设备新风负荷是指建筑物中设备产生的需氧量。

它可以通过设备功率和每个设备的新风负荷系数来计算。

常见的设备新风负荷系数为50-150m3/h·kW。

空调冷负荷、热负荷和新风负荷计算准则

空调冷负荷、热负荷和新风负荷计算准则

空调冷负荷、热负荷和新风负荷计算准则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冷负荷、热负荷和新风负荷的计算准则。

它们在空调系统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工程师合理确定设备容量以及实现节能。

冷负荷计算
空调冷负荷计算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热量负荷特点、设计要求和室内外温度差等因素,确定空调系统所需要的制冷能力。

常用的冷负荷计算方法有传热平衡法、等效负荷法和逐时负荷法等。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建筑的热量特性和使用情况,通过计算得到准确的冷负荷值。

热负荷计算
热负荷计算是指根据建筑物周围环境条件、室内外温差、建筑材料热传导系数等参数,确定空调系统所需的供热能力。

热负荷计算主要包括建筑外墙、屋顶、窗户等传热方式的计算,以及空调系统本身的热能消耗等因素。

合理的热负荷计算能够帮助工程师评估供热设备的排序、容量和节能效果。

新风负荷计算
新风负荷计算是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使用活动、室内空气质量要求等参数,确定空调系统所需的新风量。

新风负荷计算通常包括人体释热、室内设备的释热、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等因素的考虑。

合理的新风负荷计算可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性,并为节能提供依据。

总结
空调冷负荷、热负荷和新风负荷计算准则对于空调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合理的计算方法和准确的负荷值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设备容量,避免过度消耗能源。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热特性、环境条件、人员活动等因素,以达到良好的舒适性和节能效果。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空气工况处理过程如下:一、已知条件1、工程地点:上海宝山区2、夏季室外工况:设计温度35℃,设计相对湿度75%。

3、冬季室外工况:设计温度-0℃,相对湿度25%4、工程概况:喷漆涂装车间5、温湿度控制要求:夏季供风:送风工况:27±2℃,相对湿度65%±5%。

冬季供风:送风工况:23±2℃,相对湿度55%±5%。

6、机组形式要求:洁净式全新风恒温恒湿组合风柜。

二、全新风机组工况处理过程分析1、夏季工况空气处理过程图见下(详细焓湿图附后——夏季工况图)室外点P参数:t=35℃,¢=75%,h=104.6KJ/kg,d=27.0g/kg送风点O参数:t=27℃,¢=65%,h=64kJ/kg,d=14.6g/kg冷水盘管后工况点Q参数:t=19.87℃,d=14.6g/kg,h=57kJ/kg2、冬季工况空气处理过程图见下(详细焓湿图附后—冬季工况图)室外点W参数:tw=-0℃,¢=25%,hw=2.3KJ/kg,dw=0.94g/kg送风点N参数:tn=23℃,¢=55%,hn=47.8kJ/kg,dn=9.7g/kg热盘管后工况点L参数:tl=16.95℃,dl=1.21g/kg三、机组参数确定:控温控湿供风机组:此供风机组30000m3/h风量1、机组制冷量确定:机组冷量要求:Q=1.2*30000*(Hp-Ho)/3600=1.2*30000*(119-70)/3600=490KW;2、冬季机组的加热量:热盘管段加热量:Q热= L×ρ×Cp(Hn-Hw)/3600=30000*1.05*1.2*(0-22)/3600=231KW;3. 冬季机组的加湿量:加湿量D=1.1*1.2* 30000*(10.8-1.5)/1000=368Kg/h.控温控湿供风机组:此供风机组45000m3/h风量1、机组制冷量确定:机组冷量要求:Q=1.2*30000*(Hp-Ho)/3600=1.2*45000*(119-70)/3600=735KW;2、冬季机组的加热量:热盘管段加热量:Q热= L×ρ×Cp(Hn-Hw)/3600=45000*1.05*1.2*(0-22)/3600=347KW;3. 冬季机组的加湿量:加湿量D=1.1*1.2* 45000*(10.8-1.5)/1000=552Kg/h.5、湿膜加湿器的计算选型1)根据加湿量选型●求加湿量的公式W=Q·P·1.2·(d2-d1) (全新风)W=Q·P·1.2·新风比·(d2-d1) (部分新风)公式中:W:有效加湿量(kg/h)Q:空调机风量m3/hP:空气容量1.2 kg/m3d1:加湿前空气含湿量kg/kg(需查焓湿图)d2:加湿后空气含湿量kg/kg(需查焓湿图)1.2:安全系数●举例某工况:Q=15000 m3/h(全新风) 加湿前 t1=40℃Φ1=15%RH表冷器尺寸 1000mm×1600mm 加湿后 t2=28℃Φ2=50%RH根据公式求加湿量:W=Q·P·1.2·(d2-d1)W=15000×1.2×1.2×(0.012-0.007)=108 kg/h以计算结果查第八项快速选型表中得出对应的湿膜厚度为200mm。

空调冷负荷、热负荷和新风负荷计算指南

空调冷负荷、热负荷和新风负荷计算指南

空调冷负荷、热负荷和新风负荷计算指南1. 背景随着现代人们对舒适生活要求的提高,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有效设计和运行空调系统,冷负荷、热负荷和新风负荷的计算变得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为设计师、空调工程师以及相关人员提供关于如何计算空调冷负荷、热负荷和新风负荷的基本指导。

2. 冷负荷计算方法空调冷负荷是指建筑所需的制冷功率,用于维持室内环境的舒适温度。

常用的冷负荷计算方法包括:- 空调负荷手算法:基于建筑结构、功率需求、室内供暖设备和风量等因素进行计算。

- 空调负荷计算软件: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冷负荷计算,考虑建筑的热传递特性、室内热源的数量和种类等因素。

3. 热负荷计算方法热负荷是指建筑所需的供暖功率,确保室内温度在寒冷的季节保持舒适。

常用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包括:- 冷负荷方法:针对新建筑或整体改造的供暖系统进行计算,考虑建筑外墙的热传递、室内的热源和散热等因素。

- U值法:根据建筑外墙、屋顶和地板等部位的U值,计算建筑的传热损失,然后确定所需的供暖功率。

4. 新风负荷计算方法新风负荷是指建筑所需的新鲜空气供应功率,用于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常用的新风负荷计算方法包括:- 定风量法:根据建筑的使用人数、活动强度和新风换气次数,计算所需的新风供应功率。

- 能量平衡法:综合考虑建筑的绝对和相对温湿度、人体代谢热、室内设备热和外部换気热等因素,计算所需的新风负荷。

5. 结论准确计算空调冷负荷、热负荷和新风负荷对于设计和运行空调系统至关重要。

在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结构特点、活动强度、人员数量和使用要求等因素。

本指南提供了常用的计算方法作为参考,但具体的计算过程和参数设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建议在设计或改造空调系统前,首先进行详细的负荷计算,以确保舒适和能耗的平衡。

欲了解更多关于空调冷负荷、热负荷和新风负荷的计算指南,建议参考相关规范和文献,或咨询专业的空调工程师。

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

一.空调负荷计算: (2)(一)、空调负荷计算依据 (2)1.人体的舒适性及空调室内空气的设计参数 (2)2.空调室外空气的计算参数 (4)(二)、空调负荷计算 (5)1、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包括 (5)2、冷负荷计算 (5)3、民用建筑空调负荷的概算指标 (9)2、新风量负荷的计算 (10)二.双变多联空调机组的设计 (12)1.负荷计算 (12)2.机型选择 (12)3. 室内机能力校验 (15)4.施工设计 (17)5.冷凝水管设计 (26)三.冷水机组系统设计: (29)(一)、概述: (29)(二)、空调水系统: (29)(1)开式和闭式 (29)(2)同程和异程: (30)(3)分为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热水系统。

(31)(三)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32)3. 冷冻水泵: (33)(四)冷冻水系统设计: (36)(五)冷热水系统的补水: (37)(六)冷却水系统设计: (38)(七)冷却塔的选择 (39)(八) 水质处理: (39)(九)水系统的定压: (39)(十) 水系统的泄水与排气: (40)(十一)集水器、分水器、压力表、温度计、压差旁通阀: (40)(十二)锅炉: (40)(十三)换热设备: (41)(十四)中央空调机房布置 (41)四.风管设计 (42)4.1风管设计的方法 (42)4.2风管设计流程 (42)4.3气流组织 (44)4.4风口 (49)4.5 换气 (52)一.空调负荷计算:(一)、空调负荷计算依据1.人体的舒适性及空调室内空气的设计参数一.人体的舒适性空气调节建筑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为其使用人员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娱乐或购物等的环境空间。

因此,也可称为人工环境工程的一部分,这一点对于高层高级民用建筑尤为突出。

通常来说,在高层民用建筑空调中,影响人体舒适性的环境因素有以下内容。

1.室内温度室内温度是影响人员舒适性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空调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空调房间冷湿负荷计算方式

空调房间冷湿负荷计算方式
对外扰的分解: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tz () = tzp+ tz () = tzp+ tzn sin(n + n) = A0+ An sin(2n/T + n)
对外扰的响应形式:围护结构对不同频率外扰有一定的衰减
n=An/Bn与延迟n,响应也是傅立叶级数形式: tin,n () = An/nsin(2n/T+n-n)]
度值,称为“冷负荷温度”
对302种墙体和324种屋顶结构进行归纳,根据其热 工特性,分成六种类型,按不同类型给出逐时冷负荷 温度值。
2.4 冷负荷系数法
冷负荷温度: 一个当量温度
tcl()
KF
室内温度
tin
Qcl()
围护结构传热冷负荷基本计算式
Qcl() = KF [ tcl() – tin ] tcl()为冷负荷温度逐时值,与围护结构类型、气象条件、朝向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为了实际计算方便,以成年男子为基础,考虑各类人 员组成比例的系数,称群集系数
2.4 冷负荷系数法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 子显热散热量
冷负荷系数
表2-4
室内全部人数
群集系数
2.4 冷负荷系数法
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 男子潜热散热量
自室内带走的热量称为“除热量。
2.3 空调房间冷、湿负荷计算方法
2.3 空调房间冷、湿负荷计算方法
在计算空调负荷时,必须考虑围护结构的吸热、蓄热和 放热效应
根据不同的得热量,分别计算得热量所形成的冷 负荷,然后取各冷负荷之和
2.3 空调房间冷、湿负荷计算方法
冷负荷计算发展过程
稳定传热计算

如何正确计算空调负荷与送风量

如何正确计算空调负荷与送风量

如何正确计算空调负荷与送风量为维持某一环境,单位时间内,从某一空间除去(或加进)的热量(显热和潜热),称为空调负荷。

空调房间的负荷来源于房间外部和内部:如:温差传热、太阳辐射热、设备散热散湿、人体散热散湿等。

空调负荷是空调工程设计中最基本的、也是最紧要的数据之一,它的数值直接影响到空调方案的选择,空调和冷热源等设备容量的大小,进而影响到工程投资费用、设备能耗、系统运行费用以及空调的使用效果。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在设计一个中央空调系统时,首先要明确设计目标和设计的条件,即:空调系统要将室内空气掌控在什么状态之下(表示这个状态的空气参数称为空调设计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空调系统需要在什么气象条件下运行(表示这个气象条件的空气参数称为空调设计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要除去空调房间内部和外部干扰源所造成的影响也与室内外空气参数有关,因此在讨论空调负荷的计算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空调设计计算用的室内外空气参数及确定方法。

(一)空调室内空气参数的确定:室内空气计算参数重要是指作为空调工程设计与运行掌控标准而采纳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等室内空气的掌控参数。

与空气有关的因素影响人的热舒适性原因:1)温度——人体对于温度较为敏感,而室内温度对人的热舒适性的影响是通过与人体表面皮肤的对流换热和导热来实现的。

2)相对湿度——出汗是人体在任何气温下都存在的生理机能,只是在气温较低时出汗量较少,往往感觉不到出汗。

而相对湿度重要影响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即影响蒸发散热量的多少。

相对湿度过高不仅会使人感到气闷,而且汗液不易蒸发;相对湿度过低又会使人感觉干燥,引起皮肤干裂,而且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3)气流速度——气流速度对人的热舒适性最明显的影响是在夏季送冷风时,假如冷空气的流速过大,造成吹冷风的感觉时,会极不舒适,严重时还会致人生病。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可分为两类:1)在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辅佑襄助建筑中以保证人体舒适、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舒适性环境空气参数”;2)在生产厂房以及一些讨论、试验环境或设施中以侧重充足生产工艺过程和试验过程的空气环境需求为目的的“工艺性环境空气参数”。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选型计算书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选型计算书

恒温恒湿空调选型计算书一、设计参数1.全新风喷漆房净化级别:静态一万级;2.恒温恒湿控制要求:夏天25±3℃,相对湿度45-75%;冬天20±3℃,相对湿度45-75%;3.外气参数(*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查询当地气象参数)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5℃,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0%(依据夏季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计算),焓值h0:92.5KJ/kg,含湿量:22g/kg,露点温度:30.39℃冬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0:7℃,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5%,焓值:17.9KJ/kg,含湿量G0:4.3g/kg,4.室内参数条件:夏季:室内温度t2:25℃,室内相对湿度55%,焓值h1:58KJ/kg,含湿量:12.6g/kg, 露点温度t1:17.9℃,室内参数露点状态下的焓值(RH取95%)h2:58KJ/kg;冬季:室内温度t3:18℃,室内相对湿度50%,焓值:34.58KJ/kg,含湿量G1:6.47g/kg5.设计风量:40000CMH 全新风工况(循环风工况需根据循环过程中新风占比,车间负荷等综合考量)6.摆放位置:1台组合式恒温恒湿送风机组+1台水冷螺杆机组+冷却塔安装在室外钢构平台之上;二、设计计算过程1.夏季空调冷量计算:Q=m*(h0-h1)=1.2kg /m3*40000 m3*(92.5-58) KJ/kg /3600s=1189.4 KJ /s=460kw(约137RT)2.冬季空调加热量计算:Q=c*m*(t3-t0)= 1.03 KJ/kg℃*1.2kg /m3*40000 m3*(34.58-17.9) ℃ /3600s=229.072 KJ /s=229kw3.冬季空调加湿量计算:G=m*(G1-G0)=1.1*1.2kg/m3*40000m3/HR*(6.47-4.3)g/kg/1000=115KG/HR综上计算得出:所需冰水总量为137RT,因外气参数抓取的为极端气候,故无需再抓取设计余量,机组选型采纳R22系列干式水冷螺杆机组,依据维克/台冷冰水机设备作为参照:选取型号为:VWSW-13511,机组蒸发器端水量为:83 m3/HR(即为冰水泵的水流量),因冰水系统为闭式循环系统,水泵扬程不考虑高度落差,水泵扬程=机组蒸发器压损+空调设备换热器压损+阀组及管路压损=6m+6 m +8 m =20 m,机组冷凝器端水量为:100 m3/HR,因考虑到外气湿球温度高于水塔厂家的28℃,故冷却水泵及水塔需抓取1.2的安全系数,冷却水泵流量为:120 m3/HR,因冷却水系统为开式循环系统,水泵扬程需考虑高度落差,水泵扬程=机组冷凝器压损+冷却水塔喷头压损+阀组及管路压损+高度差=6m+5 m +8 m+6m =25 m,冷却水塔选取菱电的圆形逆流冷却水塔CT系列,温度取5℃温差(37℃-32℃),设备型号CT-150(*本计算书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复制转载!)。

空调总负荷计算公式

空调总负荷计算公式

空调总负荷计算公式
空调总负荷计算公式如下:
1. 制冷负荷=房间面积×空调匹数-开启时间。

2. 制热负荷=房间面积×空调匹数-开启时间。

3. 电负荷=房间面积×空调匹数。

4. 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差=制冷量(冷负荷-制热量)/供冷量。

5. 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差=房间面积×室温。

6. 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差=制冷量(冷负荷-制热量)/电功率。

7. 制冷量=制冷设备容量×每小时使用冷却水的次数。

此外,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CL=KF(),其中K为传热系数,一般由建筑节能计算给出,F为传热面积,tn为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温度,为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如需获取更具体的空调负荷计算方式,可以查阅关于空调负荷计算的书籍、资料或咨询专业的空调工程师,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负荷计算
空气工况处理过程如下:
一、已知条件
1、工程地点:上海宝山区
2、夏季室外工况:设计温度35℃,设计相对湿度75%。

3、冬季室外工况:设计温度-0℃,相对湿度25%
4、工程概况:喷漆涂装车间
5、温湿度控制要求:
夏季供风:送风工况:27±2℃,相对湿度65%±5%。

冬季供风:送风工况:23±2℃,相对湿度55%±5%。

6、机组形式要求:洁净式全新风恒温恒湿组合风柜。

二、全新风机组工况处理过程分析
1、夏季工况空气处理过程图见下(详细焓湿图附后——夏季工况图)
室外点P参数:t=35℃,¢=75%,h=104.6KJ/kg,d=27.0g/kg
送风点O参数:t=27℃,¢=65%,h=64kJ/kg,d=14.6g/kg
冷水盘管后工况点Q参数:t=19.87℃,d=14.6g/kg,h=57kJ/kg
2、冬季工况空气处理过程图见下(详细焓湿图附后—冬季工况图)
室外点W参数:tw=-0℃,¢=25%,hw=2.3KJ/kg,dw=0.94g/kg
送风点N参数:tn=23℃,¢=55%,hn=47.8kJ/kg,dn=9.7g/kg
热盘管后工况点L参数:tl=16.95℃,dl=1.21g/kg
三、机组参数确定:
控温控湿供风机组:
此供风机组30000m3/h风量
1、机组制冷量确定:
机组冷量要求:
Q=1.2*30000*(Hp-Ho)/3600=1.2*30000*(119-70)/3600=490KW;
2、冬季机组的加热量:
热盘管段加热量:Q热= L×ρ×Cp(Hn-Hw)/3600=30000*1.05*1.2*(0-22)/3600=231KW;
3. 冬季机组的加湿量:
加湿量D=1.1*1.2* 30000*(10.8-1.5)/1000=368Kg/h.
控温控湿供风机组:
此供风机组45000m3/h风量
1、机组制冷量确定:
机组冷量要求:
Q=1.2*30000*(Hp-Ho)/3600=1.2*45000*(119-70)/3600=735KW;
2、冬季机组的加热量:
热盘管段加热量:Q热= L×ρ×Cp(Hn-Hw)/3600=45000*1.05*1.2*(0-22)/3600=347KW;
3. 冬季机组的加湿量:
加湿量D=1.1*1.2* 45000*(10.8-1.5)/1000=552Kg/h.
5、湿膜加湿器的计算选型
1)根据加湿量选型
●求加湿量的公式
W=Q·P·1.2·(d2-d1) (全新风)
W=Q·P·1.2·新风比·(d2-d1) (部分新风)
公式中:W:有效加湿量(kg/h)
Q:空调机风量m3/h
P:空气容量1.2 kg/m3
d1:加湿前空气含湿量kg/kg(需查焓湿图)
d2:加湿后空气含湿量kg/kg(需查焓湿图)
1.2:安全系数
●举例
某工况:Q=15000 m3/h(全新风) 加湿前 t1=40℃Φ1=15%RH
表冷器尺寸 1000mm×1600mm 加湿后 t2=28℃Φ2=50%RH
根据公式求加湿量:
W=Q·P·1.2·(d2-d1)
W=15000×1.2×1.2×(0.012-0.007)
=108 kg/h
以计算结果查第八项快速选型表中得出对应的湿膜厚度为200mm。

选定湿膜厚度后还要计算出迎面风速,计算如下:
V=Q ÷(S×3600)=15000÷(1.6×3600)=2.6m/s
V:迎面风速(m/s)
S:加湿器有效面积(m2)
注:迎面风速(V)应≤2.8m/s,如>2.8m/s,应加装挡水板。

2、根据饱和效率选型
●求饱和效率的公式
η:饱和效率
η=(d2-d1)÷(dmax-d1)×100%
d1:加湿前绝对湿度(kg/kg)
d2:加湿后绝对湿度(kg/kg)
dmax:饱和绝对湿度(kg/kg)
●举例
工况同上,根据公式求饱和效率:
d2-d1
η= (d2-d1)÷(dmax-d1)×100%
=(0.012-0.007)÷(0.013-0.007)×100%
=83%
以计算结果查第七项风阻及饱和效率表中得出对应的湿膜厚度为200mm。

选定湿膜厚度后同样还要计算出迎面风速,计算方法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