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

合集下载

乳化沥青试验报告

乳化沥青试验报告

残留物含量% 0.1
平均值 (%) 0.1
0.1 容器、玻璃棒及
残留物含量 (%)
329 331 4 第一次冻融 无粗颗粒、无结块情况
379 381 储存时间:5d 第二次冻融 无粗颗粒、无结块情况
330 334
2 6
温度变化范围:25℃-34℃
筛上筛余量(%) 0.1
与矿料粘附性
矿料裹覆面积大于2∕3
矿料裹覆面积大于2∕3

拌合试验 第一次(秒) 乳液稠度 ∕ 空杯质量(g) 杯+乳液(g) 乳液含沥青量 288 274 结论:符合JTJ E40-2004规范要求 588 574
∕ 第二次(秒) ∕ 乳液质量(g) 300 300 杯+残留物(g) 464.3 446.8 平均值(秒) ∕ 残留物(g) 176.3 172.8 沥青(%) 58.8 57.6
四川川交道桥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乳化沥青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 合同号: 委托单位: 监理单位: 试样描述 试样信息 委托项目 三台县北坝镇﹑城北村﹑潼川镇﹑凤凰村﹑长沟村﹑道路 恢复重建工程项目 一标、二标 四川正达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飞红建设工程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PC-2乳化沥青 用途:透层洒布用 筛上剩余量试验、储存稳定性试验、低温储存稳定性试验、与矿料粘附性试验、乳液含沥青量试验 滤筛、金属盘及残留物总质量 (g) 378.6 379.7 容器、玻璃棒及
备注:仅对来样负责
试验:
校核:
审批:
容器、玻璃棒质量(g) 乳液质量(g) 残留物质量(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试验性质: 委托日期: 报告日期: 试验单位: 委托编号 试验依据
监理抽检 2011-8-28 2011-9-2

沥青考试题库

沥青考试题库

沥青题库一、单项选择题石油沥青在烘箱内加热时间过长, 样品老化后, 其延度结果较未老化沥青将( C )。

A. 保持不变B. 升高C. 降低D. 前面三种情况可能都有通常软化点较高的沥青, 则说明其( D )较好。

A. 低温性能B. 热稳定性C. 粘附性D. 塑性沥青薄膜加热试验从放置试样进入烘箱开始至试验结束的总时间不得超过( D )。

A. 12hB. 5hC. 2hD.5.25h沥青延度试验中如果出现沥青细丝沉于水底, 应向水中加( C ), 调整水的密度, 使沥青细丝悬浮于水中。

A. 盐酸B. 氢氧化钙C. 氯化钠D. 乙醇以偏小一般做沥青针入度试验用标准针和针连杆及附加砝码的总重(B )。

A. 100±0.01gB. 100±0.05 gC. 100±5 gD. 120±0.01 g延度试验中, 试件浸入水中深度不得小于( B )。

A. 25mmB. 15mmC. 30mmD. 40mm 通常情况下( B )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最好。

A. 酸性B. 碱性C. 中性D. 都一样软化点试验时, 水温上升速度应维持在( D )。

A. 6℃/minB. 8℃/minC. 7℃/minD. 5℃/min 目前, 国内外测定沥青蜡含量的方法很多, 但我国标准规定的方法是( A )。

A. 蒸馏法B. 硫酸法C. 组分分析法D. 化学分析法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按( A )试验结果将其划分为五个标号。

A. 针入度B. 软化点C. 延度 D. 密度通常情况下AH-70道路石油沥青延度的试验温度是( D )。

A. 15℃±1℃B. 20℃±5℃C. 22℃±1℃D. 15℃±0.1℃用标准粘度计测沥青粘度时,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 流出时间越长, 表示沥青的粘度( A )。

A. 越大B. 越小C. 无相关关系D. 不变沥青密度试验T0603要求使用的比重瓶的容积为20~30mL, 质量不超过( D )。

第二部分乳化沥青

第二部分乳化沥青

八、乳化沥青低温储存稳定性试验(T0656-1993) 乳化沥青低温储存稳定性试验(T0656-1993)
乳化沥青水泥拌和试验(T0657-1993) 九、 乳化沥青水泥拌和试验(T0657-1993) 评价乳液与水泥拌合过程中,乳液凝结的情况
十、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T0658-1993) 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T0658-1993) 乳液试样与规定级配的矿料拌合后,从矿料表面 被乳液薄膜裹覆的均匀情况,判断乳液的拌合效 果,以鉴别乳液是属于快裂、中裂、或慢裂类型
乳化沥青及稀浆封层技术 培训班
第二部分 主讲:唐耀广
第四章
乳化沥青在道路工程 中的应用
第一节


乳化沥青筑路的特点: 乳化沥青与矿料接触后,经过与矿料的粘附、 破乳、析水过程,然后乳液才恢复其沥青性能经 过压实后可以基本形成稳定的路面,再经过行车 的反复碾压,最后形成结实的路面。 乳化沥青的应用 可用于表面处治、贯入式路面、及沥青碎石、 沥青混凝土、等路面结构,还可用作透层油、粘 层油、封层油、稀浆封层等,也可用于旧沥青路 面材料的冷再生及砂石路面的防尘处理。
第四节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
1.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的应用范围 2.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的材料要求 3.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的施工要求 拌合 摊铺 碾压 4.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的早期养护
第五节
乳化沥青混凝土路面
1. 乳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范围 2. 乳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材料要求 3. 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4. 乳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表面 处治 及贯 入式 洒布 用
无粗颗粒或结块
透层油 粘层 用 油用 拌制粗 粒式沥 青混合 料 拌制中 粒式及 细粒式 沥青混 合料 拌制砂 粒式沥 青混合 料及稀 浆封层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记录表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记录表

4
5
上支管部分
下支管部分
试验次 数
试样容 器与 乳液质 量(g)
试样容 器与玻 璃棒及 残留物 质量(g)
蒸发残 留
物质量 (g)
蒸发残留 物含量 PA(%)
试样容 器与玻 璃棒质
量 (g)
试样容 器与玻 璃棒及 乳液质 量(g)
试样容 器与玻 璃棒及 残留物 质量(g)
蒸发残 留
物质量 (g)
蒸发残留 物含量 PB(%)
1 备注:
SS1=∣PA1-PB1∣ =
2
SS2=∣PA2-PB2∣ =
SS12平均值
试验:
校核:
试验日期: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国道G302白城绕越线工程建设项目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记录编号: 委托单编号
JJ0822
样品描述
样品编号
试验条件
试验依据
主要检测设备
品种及代号
适用范围
贮存时间
乳液制造时室温
时间(d)
室温最高温度(℃)
室温最低温度(℃)
乳液是否有分层、沉淀或变 色等情况
1
2
3

31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内部校准规程

31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内部校准规程

CZJL/GLNJ31-2015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试验器内部校准规程本规程是用于新购置的或使用中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试验器的内部校准。

1、技术要求:
1.1玻璃试管的上缘及内壁应光滑、平整、刻度清晰。

1.2玻璃试管有效高度310mm±10mm,标志线250ml,试样装入口Ф32mm±0.1mm。

2、校准方法及数据处理
2.1外观校准:目测和手摸是否光滑、平直。

2.2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装入口的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其内径,取其平均值精确到0.1mm。

2.3用钢直尺测量玻璃试管试样装入口的两个垂直方向有效高度,取其平均值精确到1mm。

2.4将(20±5℃)水注至玻璃试管标志线的刻度,称量水的质量,(水的密度ρ=1g/mL)计算容量筒的容积。

3、校准用参考仪器
游标卡尺(0-300mm)分度值为0.02mm ,钢直尺(0-500mm)分度值1mm,天平(0-1000g)感量0.01g
4、校准结果评定
4.1玻璃试管必须符合1.1-1.2技术要求
4.2校准周期36个月
5、附录
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试验器内部校准记录
表号:CZJL/JSNJ31-2015 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试验器内部校准记录
共页第页
审核: 校准: 校准日期:
仪器编号: 校准编号:。

押题宝典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题库与答案

押题宝典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题库与答案

押题宝典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题库与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某试验检测机构受地方公路管理部门委托对A公路进行技术状况评定工作。

A公路基本情况:公路技术等级为一级,长度10.211km,双方向6条车道,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K2+000-K3+000间有一座中桥,评定为5类桥。

检测机构选择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查系统检测路面指标,不检测路面横向力系数和路面弯沉。

请依据上述条件完成兵面题目。

4)《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将沥青混凝士路面根坏分为()大类,并根据损坏程度分为()项。

A.11,20B.11,21C.10,20D.10,21【答案】 B2、下列有关级配碎石基层的基本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选用质地坚韧、无杂质的碎石、石屑或砂,级配应符合要求B.配料必须准确,塑性指数必须符合规定C.混合料拌和均匀,没有明显离析现象D.碾压应遵循先重后轻的原则,洒水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答案】 D3、用维卡仪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时,规定当试杆距离玻璃板()时,应当适量减水。

A.小于5mmB.小于6mmC.小于7mmD.小于8mm【答案】 A4、在填石路基实测项目中,压实用密度仪法测定时,每()。

A.100m每压实层测1处B.200m每压实层测1处C.400m每压实层测1处D.无此项目【答案】 B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不适用于()工程。

A.新建二级公路B.改建三级公路C.改建一级公路D.高速公路大修【答案】 D6、路基路面的弯沉值可以表征其整体承载能力,是我国路基路面施工质量评定验收和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重要检测项目。

弯沉值检测的方法有:①贝克曼梁法;②自动弯沉仪法;③落锤式弯沉仪法。

试就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弯沉值检测回答以下问题:(23).应用贝克曼梁法测定弯沉值时,正确的做法有()。

A.测试车采用B.ZZ-100的标准车,并检查后轴轮隙宽度是否满足要求B采用3.6m弯沉仪,可不进行支点变形修正C.通常两台弯沉仪测头分别置于左右侧轮隙中心后方3—5Cm处,得2个测点弯沉值D.路面平均温度超出20℃±2℃范围时,弯沉值应进行温度修正【答案】 A7、沥青喷洒法测试施工材料用量方法使用的受样盘面积不小于()cm2。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及粘附性试验记录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及粘附性试验记录
S202线(AB标段)公路路面大修工程项目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及粘附性试验记录
试验依据标准 建设项目 试样编号
委托单编号 试验日期
面试26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
试验次数
1
2
储存日期(d)
储存后上支管部分试样质量(g)
储存后上支管部分试样蒸发残留物质 量(g)
储存后上支管部分试样蒸发残留物含 量PA(%)
监理:
储存后下支管部分试样质量(g)
储存后下支管部分试样蒸发残留物质 量(g)
储存后下支管部分试样蒸发残留物含 量PB(%)
试样的储存稳定性Ss(%)
平均值(%)
备注
所用主要试验仪器设备编号
乳化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
集料
石料颗粒 表面沥青 膜的裹覆

描述 1 2试验:
校核:
审核:

Pickering乳化沥青稳定性初步分析

Pickering乳化沥青稳定性初步分析

Pickering乳化沥青稳定性初步分析马秀良;梁庆【摘要】为了解释新型Pickering乳化沥青的制备与稳定过程中的实验现象,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纳米颗粒湿润性及浓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通过稳定性观察及微观手段得出乳液粒径分布是决定乳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筛上剩余量实验分析乳液粒径分布变化,最后通过数学方法推导出乳液粒径与纳米颗粒湿润性、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推导公式能较好地解释乳液稳定性变化,为Pickering乳化沥青稳定机理分析提供理论基础.【期刊名称】《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年(卷),期】2017(015)002【总页数】5页(P50-53,49)【关键词】Pickering乳化沥青;乳液粒径;浓度;稳定性;数学方法【作者】马秀良;梁庆【作者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4Pickering乳液作为一种固体颗粒稳定的乳液因其高稳定性、环保安全、成本低等优势在食品、涂料、化工、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1],但在道路工程方面的应用尚未成熟,而纳米颗粒改性沥青及乳化沥青路用性能的研究已开展得较为广泛[2-6]。

Pickering乳化沥青是基于Pickering乳液稳定机理制备的具有高稳定性的无机纳米颗粒乳化沥青。

其中,纳米颗粒不仅作为乳化剂来制备乳化沥青,更作为改性剂改善乳化沥青路用性能。

目前已经对Pickering乳化沥青的乳化机理、制备技术及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了稳定的Pickering乳化沥青;验证了纳米颗粒作为乳化剂的可行性且乳液稳定性大大提高,同时纳米颗粒作为改性剂提高了沥青的高温性能。

在此基础上分析乳液稳定机理时发现乳液稳定性呈现不同于普通乳化沥青的情况,乳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层且分层位置各不相同,而没有较好的方法解释这种变化。

为了解释这种变化,下面将基于数学方法分析Pickering乳化沥青稳定性。

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研究

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研究

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研究胶乳类作为改性剂制备改性乳化沥青时,乳化沥青和胶乳在乳化剂的作用下,破坏各自原有的平衡,重新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如果这种平衡不能稳定存在,将会影响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储存和使用。

因此,乳液稳定性是评价改性乳化沥青的关键指标。

而改性乳化沥青的稳定性与制备工艺、乳化剂用量、胶乳与乳化沥青颗粒大小等诸多因素有关。

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任何乳状液都不是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温度的变化或接触介质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乳状液的分层、絮凝和聚集,最终导致乳状液的破坏。

改性乳化沥青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其稳定性是由所添加的乳化剂、乳液稳定剂等产生的各种作用而引起的。

维持乳液稳定性的各种理论主要有吸附理论、膜理论、吸附双电层理论等。

1 试验部分1.1 试验原料基质沥青:胜利90号;乳化剂:JQT,阳离子型,江阴峭歧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改性剂:自制的SBS胶乳:固含量为40.68%,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稳定剂;CaCl2:化学纯;聚丙烯酰胺;盐酸:化学纯。

1.2 试验设备沥青乳化机:温州兴达机械制造厂生产,型号YXD-60。

1.3 制备工艺按胶乳混合状态分类,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通常有3种:二次热混合法、一次热混合法和一次冷混合法。

目前普遍认为二次热混合法的乳化效果较好。

试验采用二次热混合法,其工艺流程见图1。

即先将SBS胶乳和乳化剂的水溶液经混合剪切进行第一次混合,然后再加入热的沥青,在沥青乳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第二次乳化分散的过程。

2 SBS胶乳的制备取25g线型的SBS-792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甲苯溶剂,放置1h,使得SBS充分溶胀;再于烧杯中加入定量的以阳离子为主的复配型乳化剂,此混合液在高分散乳化机作用下,慢慢注入定量的热蒸馏水,在此过程中,乳化机的转速为10 000rpm;待水加入完毕后,调节乳化机转速至16 000rpm,作用30min,得O/W型初级乳液;此初级乳液通过减压蒸馏分出其中的甲苯溶剂,得SBS胶乳。

试验考试资料要点

试验考试资料要点
比重试验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土的比重是土在 105~ 110℃下烘至恒量时质量与同
体积 4℃蒸馏水质量的比值。 本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 5mm的土。
2. 试验步骤 2.1 将比重瓶洗净、烘干,称量,准确至 0.001g 。 2.2 将煮沸经冷却的纯水注入比重瓶。将比重瓶放入 调整至 5℃或 10℃的恒温水槽中,水温恒定后取出、 擦干、称重,准确至 0.001g 。 2.3 以 5℃级差,逐级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瓶、 水总质量, 至达到本地区最高自然温度为止。每个水温进行两次 平行试验,两次的测定差值不得大于 0.002g ,取平均 值。绘制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 2.4 将 15g 烘干土装入 100ml 烘干的比重瓶( 50ml 可 装土 12g),称量。 2.5 瓶中注入一半蒸馏水在砂浴中沸煮, 以排出气体。 煮沸时间:高液限粘土不少于 1h;砂及低液限粘土不 少于 30min。煮沸时,不得使土液溢出瓶外。 2.6 将水加满擦干、称重,准确至 0.001g 。并测定瓶 内水的温度,准确至 0.5 ℃。
颗粒分析试验
筛分法 3.试验步骤 3.1 对于无凝聚性的土 3.1.1 按规定称取试样,将试样分批过 2mm筛。 3.1.2 将大于 2mm的试样从大到小的次序,通过大于 2mm的各级粗筛。将留在筛上的土分别称量。 (粗筛分
分析) 3.1.3 2mm 筛下的土如数量过多,可用四分法缩分至 100~ 800g 。进行筛分。(细筛分分析) 3.1.4 称取每级筛孔的质量。筛后总质量与筛前总质 量之差,不应大于 1%。 3.1.5 如 2mm筛下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 10%,可省 略细筛分分析;如 2mm筛上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 10%,可省略粗筛分分析 3.2 对于含粘土粒的砂砾土 3.2.1 将土样碾散, 拌匀、烘干、取有代表性土样称量。 3.2.2 将试样至于盛有清水的瓷盆中,过 2mm筛冲洗。 将筛上洗净的砂砾风干称重。按上述方法进行粗筛分 析。 3.2.3 将 通 过 2mm 筛 下 的 混 合 料 用 同 样 方 法 过 0.074mm筛冲洗。将筛上洗净的大于 0.074mm净砂风干 称重。并进行细筛分析。 3.2.4 将大于 2mm颗粒及 2~0.074mm的颗粒质量从原 称量的总质量中减去, 即为小于 0.074mm颗粒的含量。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非经注明,乳液的储存温度为乳液制造时的室温,储存时间为5d ,根据需要也可为1d 。

2 仪具与材料2.1 沥青乳液稳定性试验管:玻璃制,形状和尺寸如图 1 ,带有上下两个支管口,开口部配有橡胶塞或软木塞。

2.2 试样容器:小铝锅或磁蒸发皿,300 mL 以上。

2.3 电炉或电热板。

2.4 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

2.5 滤筛:筛孔为1.18 m m 。

2.6 其他:温度计、气温计、玻璃棒、溶剂、洗液等。

3 方法与步骤3.1 准备工作3.1.1 将稳定性试验管分别用溶剂(可用汽油)、洗液和洁净水洗净并置温度105 ℃±5 ℃的烘箱中烘干,冷却后用塞子塞好上下支管出口。

3.1.2 将均匀的乳化沥青试样约300 m L 通过1.18 m m 滤筛过滤至试样容器内。

3.2 试验步骤3.2.1 将过滤后的乳液试样用玻璃棒搅匀,缓缓注入稳定性试验管内,使液面达到管壁上的250 mL 标线处。

注入时应注意支管上不得附有气泡。

然后,用塞子塞好管口。

3.2.2 将盛样封闭好的稳定性试验管置于试管架上,在室温下静置 5 昼夜。

静置过程中,经常观察乳液有否分层、沉淀或变色等情况,作好记录并记录5d 内的室温变化情况(最高及最低温度)。

当生产的乳液计划在5d 内即用完时,储存稳定性试验的试样也可静置一昼夜(24h)。

3.2.3 静置后,轻轻拔出上支管口的塞子,从上支管口流出试样约50g 接入一个已称质量的蒸发残留物试验容器中。

再拔开下支管口的塞子,将下支管以上的试样全部放出,流入另一容器。

然后充分摇匀下支管以下的试样,倾斜稳定性管,将管内的剩余试样从下支管口流出试样约50g ,接入第三个已称质量的蒸发残留物试验容器内。

3.2.4 分别称取上下的两部分试样质量,准确至0.2g ,然后按本规程T0651 “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方法测定蒸发残留物含量P A 及P B 。

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

Ø 改性乳化沥青 Ø 100%破碎集料 Ø 填料 Ø 水 Ø 添加剂
9
16/5/20
五、乳化沥青应用技术-微表处特性
五、乳化沥青应用技术-微表处特性
VS
/ / 2~3 1h >65% Ⅱ Ⅲ Ⅰ Ⅱ Ⅲ
+
五、乳化沥青应用技术-微表处特性
五、乳化沥青应用技术-微表处特性

1/2

使沥青微粒带点
电离的乳化剂分子在沥青与水两相界面上形成吸附层, 水相中的反离子行成扩散层,即“双电层”。
2
16/5/20
二、沥青的乳化-乳化剂类型
二、沥青的乳化-乳化剂与路用性能关系
影响破乳速度(主动破乳、被动破乳) 影响沥青指标
试验项目 1号 2号 53.7 50 79 3号 65.3 49 >150
在规定的容器和条件下储存规定的时间后,
四、乳化沥青的评价方法-低温储存稳定性
乳化沥青遭受冷冻后状态的变化。
以竖直方向上试件浓度的变化程度来判断 乳液在静置状态下的储存稳定性。
静置5d(如果计划5d内用完,也 可静置24h)
-5℃±0.5℃下30min 25℃±0.5℃下10min
重复一次
的粗集料,经碾压而形成的薄层封层。
分类:按层数——单层、双层、多层
按材料、施工工艺等——同步碎 石封层、应力吸收膜封层、应力吸收膜 粘结层等。
五、乳化沥青应用技术-碎石封层
五、乳化沥青应用技术-碎石封层
单层碎石封层
单层碎石封层分两次碾压
双层碎石封层
三明治封层
五、乳化沥青应用技术-碎石封层
碎石封层与石屑封层、沥青表处的区别 1)使用的集料不同; 2)使用的结合料不同; 3)使用场合不同; 4)使用寿命不同。

乳化沥青三大指标

乳化沥青三大指标

沥青乳化三大指标的检测方法一、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T0651-1993 )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乳化沥青中加热脱水后残留沥青的含量。

2 仪具与材料2.1 试样容器:容量1500mL,高约60mm,壁厚0.5mm~1mm 的金属盘,也可用小铝锅或瓷蒸发皿代替。

2.2 天平:感量不大于1g。

2.3 烘箱:装有温度控制器。

2.4 电驴或燃气炉:有石棉垫。

2.5 玻璃棒。

2.6 其他:温度计、溶剂、洗液等。

3 方法与步骤3.1 将试样容器、玻璃棒等洗净、烘干并称其合计质量(m1)。

3.2 在试样容器内称取搅拌均匀的乳化沥青试样300g±1g,称取容器、玻璃棒及乳液的合计质量(m2),准确至1g。

3.3 将盛有试样的容器连同玻璃棒一起置于电炉或燃气炉(放有石棉垫)上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其加热温度不应致乳液溢溅,直至确认试验中的水分已完全蒸发(通常需20~30min),然后在163℃±3.0℃温度下加热1min。

3.4 取下试样容器冷却至室温,称取容器、玻璃棒及沥青一起的合计质量(m3),准确至1g。

4 计算乳化沥青试样的蒸发残留物含量按式(1)计算,并以整数表示。

Pb= (m3- m1/ m2- m1)×100 (1) 式中:Pb—乳化沥青中沥青含量,%;m3—试样容器、玻璃棒合计质量,g;m2—试样容器、玻璃棒及乳液的合计质量,g;m1—试样容器、玻璃棒及残留物合计质量,g; 5 报告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4%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6 精密度或允许差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4%;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8%。

二、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T0625-1993)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乳化沥青的筛上剩余物含量,评定沥青乳液的质量。

非经注明,筛孔尺寸为1.18mm。

2 仪具与材料滤筛:筛孔为1.18mm。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及低温储存稳定性试验记录表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及低温储存稳定性试验记录表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及低温储存稳定性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Hale Waihona Puke 2-13任务单号试验环境
试验日期
试验设备
试验规程
试验人员
评定标准
复核人员
品种及标号试样描述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
试验次数
部位
容器及玻璃棒质量(g)
容器+玻璃棒+试样质量(g)
试样质量(g)
容器+玻璃棒+残留物质量(g)
残留物质量(g)
残留物
含量
(%)
储存稳定性测值
(%)
储存稳定性(%)
1
上PA
下PB
2
上PA
下PB
储存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温度范围
低温储存稳定性
试验
次数
两次冻融后试样过滤情况结果描述
低温储存稳定性测值
低温储存
稳定性
1
2
结论:

简析提高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方法

简析提高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方法

技术与检测Һ㊀简析提高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方法林凯灿摘㊀要:乳化沥青在路面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ꎬ适用于沥青路面的维修养护ꎬ喷洒透层㊁封层㊁粘层等ꎮ储存稳定性对乳化沥青的生产及应用有着很大的影响ꎬ是判断乳化沥青质量好坏的一个很主要的指标ꎮ怎么提高储存稳定性是乳化沥青生产及应用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ꎮ通过研究分析ꎬ确定了影响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因素ꎬ并简要分析了提高其储存稳定性的方法ꎮ关键词:乳化沥青ꎻ储存稳定性ꎻ方法一㊁前言乳化沥青现在被大量用在路面封层㊁粘层和透层中ꎬ并在沥青路面的维修和养护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ꎮ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是判断乳化沥青质量好坏的一个很主要的指标ꎮ怎么提高储存稳定性是乳化沥青生产及应用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ꎮ二㊁影响因素文章从乳化生产制备过程㊁乳化沥青原材料的应用㊁存储过程等有关方面ꎬ对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ꎬ通过一定的试验总结出了影响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相关因素ꎮ(一)乳化生产设备生产乳化沥青的设备主要有胶体磨类乳化机㊁均化器类乳化机㊁搅拌式乳化机等三种ꎮ这些设备生产制备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机械的大功率的搅拌㊁研磨ꎬ将沥青剪切形成微小的颗粒悬浮在乳化剂水溶液中ꎮ沥青的这些微粒研磨的程度越细ꎬ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就越好ꎮ虽然均化器类乳化机㊁搅拌式乳化机等机器的结构比较的简单ꎬ沥青乳化制备相对简易ꎬ但两者的产能都相对较低ꎬ研磨出的乳化沥青微粒较粗ꎬ储存稳定性较差ꎬ目前这两种设备已基本被淘汰ꎮ而胶体磨类乳化机是利用转子和定子间大功率的转动从而产生的大的剪切力对沥青的这些微粒进行了很好得研磨和分散ꎬ其乳化的程度很好㊁粒度的分布很均匀ꎬ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沥青乳化设备ꎮ为分析胶体磨磨体间隙对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的影响ꎬ在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ꎬ调节磨体间隙ꎬ对不同磨体间隙下生产得乳化沥青进行稳定性试验ꎬ试验数据如表1:表1㊀胶体磨间隙与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的试验数据磨体间隙/mm1.41.21.00.80.6恩格拉粘度8.468.678.058.298.45稳定性%1d0.560.480.330.390.325d1.251.301.030.960.91㊀㊀通过试验分析得出ꎬ当胶体磨间隙ɤ1.0mmꎬ胶体磨转速ȡ2400r/min时ꎬ所制备的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较好ꎮ(二)基质沥青乳化沥青中的重要组成是基质沥青ꎬ生产中基质沥青一般占乳化沥青总量的50%~70%ꎬ基质沥青的性能对乳化沥青性能有直接性的影响ꎮ根据有关的研究ꎬ乳化沥青的乳化效果与基质沥青的软硬程度有着很大关联ꎬ乳化沥青的针入度越低ꎬ乳化的制备就较困难ꎮ此外乳化沥青中基质沥青的含量影响着乳化沥青的粘度ꎬ其含量越高ꎬ乳液的粘度越大ꎬ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越好ꎮ但还要考虑沥青含量不宜过高ꎬ否则乳化沥青内部水包油的体系会发生反转ꎬ会变为油包水型ꎬ使得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存在降低的风险ꎮ通过变化几种不同浓度进行生产ꎬ试验不同浓度下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ꎬ结果如表2:表2㊀乳化沥青浓度与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试验数据浓度%5055606570恩格拉粘度5.367.598.058.386.33稳定性%1d0.880.650.400.330.675d4.333.012.510.953.12㊀㊀通过试验分析得出ꎬ基质沥青含量在55%~65%范围时ꎬ沥青含量增加时乳液粘度也大幅度增加ꎬ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越好ꎮ(三)乳化剂品种及皂液pH值乳化剂虽然在乳化沥青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ꎬ但其对沥青的乳化起着关键作用ꎬ乳化剂的性能直接影响着乳化沥青制备㊁存储效果ꎮ它所具备两亲基团有两个关键的作用:其一是吸附或聚集在沥青与水之间的界面上ꎬ从而降低其界面张力ꎻ其二是使粒子产生电荷ꎬ从而使粒子间产生静电斥力ꎬ或在粒子的周边形成一定的保护层ꎮ沥青乳化剂的种类有非离子㊁两性离子㊁阳离子㊁阴离子等型态ꎬ现在在施工中常用的为阴离子或阳离子型等沥青乳化剂ꎬ这两种乳化剂能在水中电离ꎬ从而使沥青微粒产生了正或负电荷ꎬ形成了在沥青微粒周围的双电层ꎬ在双电层的作用下沥青微粒间能产生静电排斥ꎬ从而产生了ξ电位(电势差)ꎬ它是用来表示静电斥力的大小ꎬ这个电位值越大ꎬ所反映出来的排斥力越大ꎬ聚并就比较越难产生ꎬ储存稳定性就越好ꎮ经过有关的试验ꎬ我们得出了不同乳化剂产生的电位值与沥青储存稳定性的相关性ꎬ如表3:表3㊀不同类型乳化剂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乳化剂浓度ꎬ%电位/mv稳定性(5d)ꎬ%木质素11009.33季铵盐11951.21酰胺多胺1>2003.96㊀㊀对沥青乳化有较大影响的还有乳化剂的掺量ꎬ但这种掺量也要通过试验来确定一最佳掺量才能保证效果好并有经131济性ꎮ通过研究分析ꎬ不同品种㊁不同掺量的乳化剂制备的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有较大差异ꎬ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多种乳化剂通过试验比对确认选用品种及其合适掺量ꎮ我们做了季铵盐类乳化剂的有关试验ꎬ当乳化剂用量加大时ꎬ沥青微粒之间的电位也会随之增大ꎬ单我们发现当掺量达到临界浓度附近时ꎬ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效果最好ꎬ再但增加乳化剂掺量后稳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几乎不变定性ꎮ从而ꎬ我们可以得出选择合理的乳化剂的品种和最佳掺量ꎬ能得到较好的乳化沥青的稳定性ꎬ如表4:表4㊀不同浓度乳化剂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乳化剂浓度ꎬ%电位/mv稳定性(5d)ꎬ%季铵盐0.5938.520.81753.161.01951.211.51841.771.81911.32㊀㊀还有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还与乳化皂液的pH值有较大关联ꎮ通过研究分析ꎬ不同品种的乳化剂其适宜的pH值范围不同ꎮ阴离子型乳化沥青需掺加NaOH㊁KOH等碱性化合物ꎬ将皂液pH调整到9~12ꎮ单对于季胺盐类和胺型等乳化剂皂液活性较低ꎬ需添加无机酸或有机酸来增加活性ꎬ使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得到提高ꎮ其中胺型乳化剂皂液适宜的pH值为3~5之间ꎬ季胺盐类乳化剂皂液适宜的pH值在5~6之间ꎮ所以可知ꎬ沥青乳化剂在不同pH值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ꎮ使沥青的乳液效果也不同ꎮ我们根据不同pH皂液下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做了相关试验ꎬ如表5:表5㊀不同pH值下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乳化剂pH值稳定性(5d)ꎬ%酰胺多胺1.5%1.04.362.03.553.04.084.08.77㊀㊀(四)稳定剂乳化沥青的不稳定主要是由于它的成分中水与油存在排斥ꎬ又因水相与沥青相密度的差异ꎬ乳化沥青在存储过程中ꎬ沥青微粒会慢慢下沉ꎮ对乳化沥青存储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沥青微粒的沉降速度ꎮ掺加稳定剂能有效降低沥青相与水相的分离沉降ꎬ提高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ꎮ它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稳定剂都能提高乳液的稳定性ꎬ分别为无机和有机稳定剂ꎬ它们作用原理不同ꎮ无机稳定剂它包含了氯化镀㊁氯化钙和氯化钠等无机盐类ꎮ无机稳定剂是通过减小与沥青相的密度差ꎬ增大水相密度ꎬ从而增强乳液颗粒周围的双电层效应ꎬ提高了电位ꎬ使颗粒之间的相互排斥力也变大了ꎬ从而减缓颗粒之间的凝聚速度ꎬ乳化能力就提高了ꎬ促使乳液的稳定性得到改善ꎬ增强与骨料之间的粘附能力ꎮ而有机稳定剂它是通过形成微粒表面的保护膜ꎬ使乳液稠度变大来使沥青微粒之间的碰撞ꎬ微粒凝聚减少的原理来实现乳化沥青稳定性的ꎮ选用适宜的稳定剂ꎬ能有效提高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ꎬ生产过程应根据实际情况比选应用ꎮ(五)乳化制备温度及储存温度生产乳化沥青时需要将基质沥青加热到一定的流动状态ꎬ通常加热温度一般为130ħ~160ħ间ꎬ取决于基质沥青的品牌㊁标号ꎮ通常沥青温度较高时粘度较低ꎬ流动状态较好ꎬ便于乳化制备ꎬ但沥青的加热温度也不是越高越好ꎬ由于乳化沥青是水包油型的胶体体系ꎬ温度过高时沥青相热量会迅速转移到水相ꎬ形成大量气泡ꎬ造成乳化不良ꎬ从而影响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ꎮ所以在乳化沥青生产制备时ꎬ应根据所采用的基质沥青品种ꎬ通过试验比选出其适宜的加热温度ꎮ乳化沥青制备完成后存储的温度条件对其稳定性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ꎮ由于乳液中的水分会随着储存温度的升高而不断蒸发ꎬ温度越高ꎬ蒸发的越快ꎬ使其稳定性变差ꎬ还会有结团现象ꎮ尤其是表层水分流失严重时ꎬ表层会破乳结皮从而导致分层结团ꎮ而且当乳液的内部温度较高时ꎬ沥青微粒之间的布朗运动加快ꎬ使得微粒之间的碰撞频率加大ꎬ会出现部分乳液破乳ꎬ使得油水产生分离现象ꎬ从而使乳液的机存储稳定性变差ꎮ因此乳化沥青生产制备完成后ꎬ应尽快将乳液降至常温ꎬ从而提高其储存稳定性ꎮ三㊁结束语研究分析表明ꎬ乳化沥青生产设备㊁基质沥青㊁乳化剂㊁皂液pH值㊁稳定剂㊁乳化温度㊁存储温度ꎬ这些对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都有着重要影响ꎬ生产应用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ꎬ并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来提高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ꎮ参考文献:[1]王明锋.乳化沥青技术特点及其稳定性研究现状[J].中华建设科技ꎬ2017.[2]余静.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的影响因素[J].建材世界ꎬ2009.[3]杨炎生.乳化条件对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J].石油炼制与化工ꎬ2017.[4]田俊壮ꎬ孙增智ꎬ武书华ꎬ夏慧芸ꎬ陈华鑫.基于模拟试验的沥青路面层间黏结性能研究[J].公路ꎬ2016(4). [5]王文峰ꎬ张志祥ꎬ潘友强ꎬ牛晓伟ꎬ李锋ꎬ钟钧祥.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的研制及其关键性能研究[J].石油沥青ꎬ2014(2). [6]王红ꎬ王子军ꎬ王翠红ꎬ佘玉成.SBS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ꎬ2013(6). [7]赵品晖ꎬ范维玉ꎬ董爽ꎬ南国枝ꎬ张守杰.阴离子乳化沥青稳定性与油水界面张力的关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2(3).[8]郭寅川ꎬ申爱琴ꎬ张金荣ꎬ孙增智.沥青路面粘层材料性能的试验[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1(6).作者简介:林凯灿ꎬ厦门捷航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ꎮ231。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容器+玻璃棒+试样质量(g)
试样质量(g)
容器+玻璃棒+残留物质量(g)
蒸发残留物质量(g)
蒸发残留物含量(%)
储存稳定性测值(%)
储存稳定性(%) 备 注:
试验:复Leabharlann :日期:年月

第 页,共 页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沥青种类
试验次数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沥青标号
1
2
1
2
贮存时间(d)
1
5
部位
上支管 下支管 上支管 下支管 上支管 下支管 上支管 下支管
容器及玻璃棒质量(g)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方案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方案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方案乳化沥青是将沥青通过添加乳化剂和水形成乳化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施工。

为了确保乳化沥青的质量符合要求,需要进行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

以下是一个针对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的方案,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等。

试验目的:1.评估乳化沥青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

2.确定乳化沥青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3.评估乳化沥青储存期对其性能的影响,为合理控制储存期提供依据。

试验方法:1.光学显微镜观察法2.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法3.力学性能测试法4.贮存试验法试验步骤:1.准备试样:从工程中取得一定数量的乳化沥青试样,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为标准试样。

2.光学显微镜观察法:a.将标准试样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乳化沥青的分散状况和表面结构。

b.对比不同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下的乳化沥青试样,分析其变化规律。

3.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法:a.将标准试样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乳化沥青的微观结构和形貌。

b.对比不同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下的乳化沥青试样,分析其变化规律。

4.力学性能测试法:a.使用万能试验机对标准试样进行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

b.对比不同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下的乳化沥青试样,分析其力学性能的变化。

5.贮存试验法:a.将标准试样分别置于不同储存条件下,如常温、高温、低温等。

b.定期取出试样,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法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乳化沥青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

6.结果的分析与总结:根据试验结果,综合分析乳化沥青的分散状况、表面结构、微观结构、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评估乳化沥青在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总结出乳化沥青的储存条件和储存期的合理控制范围,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通过上述试验方案可以对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估,为乳化沥青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保证道路施工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乳化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乳化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乳化沥青三大指标实验测定乳化沥青三大指标实验之前,要先测定乳化沥青的固含量,即先将乳化沥青中水分蒸发干,测定剩余沥青的含量。

将蒸发完水分的乳化沥青用于测定其三大指标。

乳化沥青针入度实验一、实验目的测定沥青的针入度,以评价沥青的粘滞性,并确定沥青标号。

还可以进一步计算沥青的针人度指数,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计算当量软化点800(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计算当量脆点1.2(相当于沥青针人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二、实验仪器1)针入度仪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砝码一只50g±0.05g,试验时总质量为100g±0.05g。

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解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针及针杆总质量±2.5g±0.05g。

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以免碰撞针尖。

3)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

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200~350)。

对于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试样体积不小于125mL。

4)恒温水浴:容量不小于10L,控温准确度为0.1℃。

水槽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架,位于水面下不小于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处。

5)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小于1L,深度不小于80mm。

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6)温度计:0℃~50℃,分度为0.1℃。

7)秒表:分度为0.1s。

8)盛样皿盖: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口尺寸。

9)溶剂:三氯乙烯。

10)其他:电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埚等。

三、实验过程:1)沥青试样准备方法2)制备试样方法3)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4)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乳化沥青的恩格拉粘度和储存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性

乳化沥青的恩格拉粘度和储存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性

Vol.47,No.56ii J第47卷第5期May,2°21Sichium Building Materials2021年5月乳化沥青的恩格拉粘度和储存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性邓淑雅(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300)摘要:乳化沥青是工程建设领域的关键材料,而恩格拉粘度可用于反映该材料的粘稠状态,是衡量乳化沥青性质的关键指标。

本文以恩格拉粘度和储存稳定性为立足点,探讨两者间所具备的关联,以此加深对乳化沥青的认知,为工程施工中的材料取用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乳化沥青;恩格拉粘度;储存稳定性;关联分析中图分类号:U41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011(2021)05-0032-02DOI:10.3969/j.issn.1672-4011.2021.05.0161乳化沥青概述乳化沥青以沥青熔融状态为前提,取适量含乳化剂的水溶液,并将该状态下的沥青以微滴的方式掺入溶液内,从而形成水包油状的乳化沥青[一刀。

与热沥青等传统材料相比,乳化沥青在常温中具有流动性,能够降低施工门槛,减少资源投入,在绝大部分工程场景中均具有可行性。

乳化沥青的性质将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显著影响。

在其质量技术要求中,粘度是关键控制指标。

在现阶段的工程实践中,通常将恩格拉粘度作为关键分析对象,可以加强其研究的现实意义。

2试验与分析2.1仪器设备Y112M-2国产胶体磨、WSY-07A恩格拉粘度测定仪。

2.2原材料以AH-7号沥青为基质沥青,从多角度展开试验,采集数据,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AH-7号沥青性能指标试验项目试验结果针入度/io"mm71.3PI0.7软化点/弋51.9延度(10T)/cm38.3延度(15T)/cm>100TFOT(163T,5h)后-针入度比,%73延度(10T)/cm7.1延度(15T)/cm53.2在该试验中,乳化剂选用的是atf-n型乳化剂。

根据技术特性可知,该材料属于阳离子中裂型乳化剂,在生产期间可省去调酸的步骤;AA-63D乳化剂,为快裂型,在生产阶段需增添适量盐酸,目的在于调节pH值,使其稳定在2左右,呈酸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非经注明,乳液的储存温度为乳液制造时的室温,储存时间为5d ,根据需要也可为1d 。

2 仪具与材料
2.1 沥青乳液稳定性试验管:玻璃制,形状和尺寸如图 1 ,带有上下两个支管口,开口部配有橡胶塞或软木塞。

2.2 试样容器:小铝锅或磁蒸发皿,300 mL 以上。

2.3 电炉或电热板。

2.4 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

2.5 滤筛:筛孔为1.18 m m 。

2.6 其他:温度计、气温计、玻璃棒、溶剂、洗液等。

3 方法与步骤
3.1 准备工作
3.1.1 将稳定性试验管分别用溶剂(可用汽油)、洗液和洁净水洗净并置温度105 ℃±5 ℃的烘箱中烘干,冷却后用塞子塞好上下支管出口。

3.1.2 将均匀的乳化沥青试样约300 m L 通过1.18 m m 滤筛过滤至试样容器内。

3.2 试验步骤
3.2.1 将过滤后的乳液试样用玻璃棒搅匀,缓缓注入稳定性试验管内,使液面达到管壁上的250 mL 标线处。

注入时应注意支管上不得附有气泡。

然后,用塞子塞好管口。

3.2.2 将盛样封闭好的稳定性试验管置于试管架上,在室温下静置 5 昼夜。

静置过程中,经常观察乳液有否分层、沉淀或变色等情况,作好记录并记录5d 内的室温变化情况(最高及最低温度)。

当生产的乳液计划在5d 内即用完时,储存稳定性试验的试样也可静置一昼夜(24h)。

3.2.3 静置后,轻轻拔出上支管口的塞子,从上支管口流出试样约50g 接入一个已称质量的蒸发残留物试验容器中。

再拔开下支管口的塞子,将下支管以上的试样全部放出,流入另一容器。

然后充分摇匀下支管以下的试样,倾斜稳定性管,将管内的剩余试样从下支管口流出试样约50g ,接入第三个已称质量的蒸发残留物试验容器内。

3.2.4 分别称取上下的两部分试样质量,准确至0.2g ,然后按本规程T0651 “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方法测定蒸发残留物含量P A 及P B 。

4 计算
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按式(1)式计算,取其绝对值:
Ss =|P A -P B|(1)
式中:Ss ———试样的储存稳定性,%;
P A ———储存后上支管部分试样蒸发残留物含量,%;
P B ———储存后下支管部分试样蒸发残留物含量,%。

5 报告
5.1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两次,两次测定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以整数表示。

5.2 试验报告应注明乳液储存的温度变化范围与贮存时间。

6 精密度或允许差
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5 %;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