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物理学革命及其哲学意义

合集下载

物理学对哲学的影响

物理学对哲学的影响

物理学对哲学的影响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物理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千变万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物理学对哲学的影响,阐述物理学对哲学的启示与挑战,以及哲学如何对物理学进行反思和批判。

一、物理学对哲学的启示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科之一,它通过实验、观察和推理的手段,对自然世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物理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为哲学思考提供了启示。

首先,物理学对哲学的启示在于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和秩序。

无数杰出的物理学家通过不断探索,发现了自然界的各种规律和规则,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物体的运动、变形,到电磁、弱核力、强核力等最基本的自然力,都被揭示出来。

这些规律和秩序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界是没有任何偏袒和不公的,充满了秩序和规律,需要我们以谦卑的态度去感受和探索。

其次,物理学还揭示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普遍性。

从相互作用到能量转化,所有自然现象都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物理学规律和原理下的变形。

这些规律和原理在自然界中适用于任何物质和任何场景,可以说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这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现象都有其本质和规律,物理学是可以从宏观到微观来解释自然现象的。

此外,物理学还在哲学思考中启示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来寻找自然界的规律和原则,这也是科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物理学家通过这一方法来减少对假设和臆想的依赖,采用严格的科学方法来描绘和解释自然现象。

这给了哲学思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表明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探索和思考世界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二、物理学对哲学的挑战虽然物理学可以为哲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但也对哲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首先,物理学是形而上学的重要基础,使得哲学无法再像以前一样把一切抽象的、疑难的、存在的东西根据推理组合成一个不可动摇的体系。

在现代物理学的多个领域,没有关键实验结果的物理学推理只是空话。

牛顿科学革命及其哲学意义

牛顿科学革命及其哲学意义

牛顿科学革命及其哲学意义
牛顿科学革命是指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牛顿所创立的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等物理学理论的推动和应用,标志着现代科学的诞生。

牛顿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发现了宇宙的运行规律,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即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结合,即通过实验证实和理论推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

牛顿科学革命对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牛顿科学革命推翻了以前的世界观,尤其是亚理士多德的古典哲学和托勒密的地心说。

牛顿的理论表明,宇宙是运行有规律的,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理解和解释。

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的神秘主义和信仰体系,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以理性和实证为基础的认识世界的方法。

其次,牛顿科学革命拓展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范围。

牛顿的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质运动和交互作用的规律,使人们对宇宙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种认识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从以往的直观和表面现象扩展到更深层次的本质规律。

最重要的是,牛顿科学革命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和方法,即实验验证和理论推演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观察、实验和数学模型的应用,使科学研究更加精确和可靠。

此外,牛顿的定律和引力理论也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框架,不仅在物理学领域有深远的影响,还对其他学科如天文学、工程学和生物学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牛顿科学革命不仅推动了物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的哲学意义在于打破了传统观念,提出了以理性和实证为基础的科学方法,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范式。

这一革命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并对人们的世界观和科学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启示

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启示

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启示回顾百年前发生的物理学革命是令人激动不已的,那一段时期发生的故事可以说是百听不厌,给我们的启示则是既深刻又发人深省的.19世纪末,人类完全掌握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的梦想、似乎已经到了实现的边缘.1894年美著名科学家迈克尔逊兴高采烈的宣称:“尽管谁也不会轻率断言,未来物理科学再也不会提出什么使人惊奇的东西来,未来物理学的真理将在小数点后第六位寻找.”然而物理学大厦却已经山雨欲来风满楼.1900年4月27日,开尔文勋爵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以“19世纪热和光的动力理论上空的乌云”为题的长篇演讲中指出:“动力学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被两朵乌云遮蔽得黯然失色.第一朵是地球如何通过本质上是光的以太这样的弹性固体而运动的,第二朵是麦克斯韦一玻耳兹曼关于能量均分的学说.”经典物理出现的这些灾难性的后果使被某些人认为已经完美无缺的经典物理大厦摇摇欲坠.1900年10月19日,普朗克凭他的丰富经验得出了一个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天衣无缝的公式.随后的两个月工作,普朗克描述为:“经过一生中最紧张的几个星期的工作之后,我从黑暗中见到了光明,一个以前完全意想不到的崭新景象展现在我的眼前.”终于在12月14日,普朗克在“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为题的演讲中提出了能量只能以“能量子”.为最小单元作不连续变化.物理理论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跃变.过了5年,科学巨匠爱因斯坦闪亮登场,立即震惊世人.在1905年,他所完成的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发表在德国《物理学年鉴》的杂志上.成为物理学的一个里程碑.其中指出了“电动力学与光学定律也一定适用于对力学方程适用的坐标系.此外论文又列出了另一重要原理,即光速不变性.同年,爱因斯坦又在利用了两列反向传播的平面光波的假想实验作为开头,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导出了著名的质能公式.由此狭义相对论成功地建立,以大学说被无情地抛到了历史尘埃之中.同年,爱因斯坦在著名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中,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提出了光量子概念,成功解释了1887年赫兹就已经观察到的,经典物理无法理解的光电效应现象.进一步阐释了,不仅吸收或发射辐射时能量是一份份的,而且,辐射本身是量子化的.由于此项重大发现,爱因斯坦在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又过了8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哲学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三部曲”题名“原子构造和分子构造”——1、fi、Ill的3篇论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完满地解释了30年之谜——氢光谱的巴耳末公式.并且成功地解释了元素周期表.把量子观念引人了原子.玻尔理论提出了一个动态原子结构轮廓,揭示了光谱线与原子结构的内在联系.在他发表论文3个月后的英国科学促进协会召开的年会上对玻尔的理论作出了肯定.称赞它为“对光谱线规津的一种最发人深思的……令人信眼的解释”.玻尔由于这一杰出的工作,获得了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此同时,爱因斯坦的思考并没有止步,他认为狭义相对论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刚刚经受住考验的狭义相对论,为什么一用到引力场中就遇到了矛盾?他感到极大的疑惑,他坚信自然界的和谐和统一.终于,有一天,他的脑子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如果一个人正自由下落,他决不会感到有重量.由此新的引力理论诞生了.又经过了几年,爱因斯坦又用柔性度规代替直线度规来度量时间,完成了广义相对论这一20世纪最伟大的创建.让我们再次回到玻尔.在玻尔获奖后一年,为庆祝玻尔的成就,世界物理学中心之一的德国哥丁根举行了玻尔节,玻尔应邀发表演讲,在听众中一位年仅20岁的大二学生海森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演讲厅.一方面他体验到大师的演讲每个字都经过精推细敲,而且背后隐藏着深邃的思考.另一方面他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物理大师,居然敢提出极具挑战性的问题.玻尔立刻感到问题击中要害,而且还包含一种不寻常的概念.会后他邀请海森伯外出散步,作颇为深入的讨论.后来,海森伯不止一次地说,这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散步,决定他命运的散步.“我的科学生涯从此散步开始.”不久,玻尔邀请海森伯去哥本哈根工作一段时间,并让他住在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1965年改名为玻尔研究所)的阁楼上.从此诞生了海森伯的名言:科学扎根与讨论.在海森伯与玻尔相遇10年后因创建量子力学而一人获得1932年诺贝尔物理奖.随后又经过了泡利.薛定谔、狄拉克、波恩等一批人的努力,终于发展成了一门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量子力学.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抛弃了绝对的时空观.量子力学又否定了因果性和决定论.在物理学历史上堪称一场重大的革命.物理学不仅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领域不断推向更基本、更深层次,而且不断从中孕育新的科学思想和新技术,对于人类文明的昌明以巨大推动.20世纪物理学的革命告诉我们:科学的每一次崭新境界的开辟,都必须要有敢于向旧理论旧思想说“不”的勇气.玻尔说过:“一个正确陈述的对立面是一个错误的陈述,而一个深刻真理的对立面则有可能也是一个深刻的真理.”爱因斯坦(1905年时26岁)、玻尔(1913年时28岁)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代.年轻的心、沸腾的血和活跃的头脑使他们走了出来,带领海森伯等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勇敢地向旧理论旧思想挑战.在此期间每一个“不”字的出现都响彻云霄,宛如春雷一般.普朗克提出能量是“不”连续的;爱因斯坦不仅更深人地提出辐射也是不连续的;海森伯更是提出了量子力学中最关键的一个关系式即“测不准关系式”;此外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又向守恒说出了“不”,提出了“宇称个守恒”,每一个“不”字都带给物理学以飞跃,可见挑战孕育着创新,勇气孕育着力量,信心带来了成功.科学的每一次重大的发现和突破的背后都隐藏着激烈的争论.其中最令世人注目的是爱因斯坦和玻尔旷日持久的世界性论战.爱因斯坦拒绝把量子力学接受为终极理论,并对以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的正统解释发动了猛烈的攻击.这场争论使世人明白,量子力学的理论是非局域性的理论.它涉及到类空关系,即比光速还快的信号传播;而狭义相对论则是局域性理论.这场世界性和世纪性的科学争论,无疑对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玻尔和海森伯的散步、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争论都对20世纪的物理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讨论并没有完,现在在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科学怪杰霍金和彭罗斯的讨论还在继续着,物理学还将有着重大发展,因为“科学扎根于讨论.”科学神奇之树的每一次萌芽、成长、开花、结果都有孕育着它的科学土壤.1871年建立的卡文迪什实验室、1921年成立的哥本哈根大学物理研究所,1925年成立的贝尔实验室等等,都为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孕育之地.在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在这里既有22岁当讲师、27岁当教授、31岁获得诺贝尔奖的海森伯,有作为“上帝的鞭子”不断地指出他人论文缺陷的泡利,有开玩笑不讲分寸的朗道,还有“几乎把画漫画和打油诗作为主要职业而把物理当成副业”的伽莫夫.哥本哈根大学的氛围使人感到繁忙、激动、活泼、热血沸腾、无拘无束、和蔼可亲、充满着挑战.在那里能聆听到大师们的演讲,在实验室、办公室、餐厅都有机会和大师们接触,在几次交谈讨论后,他们对你的水平、努力程度、业绩就一清二楚,你自己也就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新的想法和努力方向就印在脑海中.哥本哈根大学的精神已成为物理学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科学那漫长、艰辛、曲折的道路上不无年轻人的贡献和创举.爱因斯坦26岁提出光量子和狭义相对论;玻尔28岁提出原子量子论;薛定谔、海森伯.泡利创建量子力学时分别是37岁、24岁和25岁;狄拉克25岁完成相对论量子力学;汤川秀树28岁建立核力基础理论;朝永振一朗36岁、施温格28岁.费曼29岁完成量子电动力学的基础理论;李政道30岁、杨振宁34岁发现宇称不守恒;格拉肖29岁.温伯格34岁统一了电磁作用与弱作用.可见青年时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年轻人那活跃的头脑、年轻的血液、开拓的精神是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中国的未来、民族的振兴无不需要年轻人的力量.21世纪的钟声已离我们远去,作为世界上仅存的文明古国的中国,5000年的灿烂文化已不能使我们傲视诸国.50多年的奋发与图强,还掩饰不住科技的落后,我们的路还很漫长.两弹一星、长征火箭发射、神州号升空、a磁谱仪的建造、基因组的测序,我们正在努力着.面对新世纪,我们惟一的对策便是“科教兴国”,“创新、创新、再创新”.。

现代物理学的前沿研究及意义

现代物理学的前沿研究及意义

现代物理学的前沿研究及意义第一章:引言现代物理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深入探索和认知,并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揭示了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和本质,从而推动了人类科技、工业、医药、农业等各行业的进步。

本文将从现代物理学的历史背景、基本理论及现代物理学的前沿研究等角度,为读者全面阐述现代物理学在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价值,以及其对人类未来的启示和意义。

第二章:现代物理学的历史背景20世纪初,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极为激动人心的阶段。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和引力的起源,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理论研究的先河;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玻恩、海森堡等人发展的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妙和反直观的性质。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完善,现代物理学已经覆盖了微观粒子、宏观天体、能量传递与转化等各个方向,并且不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理论家,如费曼、霍金、朱棣文等,他们为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思想和成果,推动了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第三章: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和宇宙学等。

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以光速为界限,揭示了时间、空间和引力的本质,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包括GPS卫星定位在内的诸多实际应用。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和性质,其核心是波粒二象性和量子纠缠等。

在信息和计算领域,量子计算机可大幅提升计算速度和效率,为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统计物理:统计物理是研究大量物质的宏观规律,包括热力学、热学和凝聚态物质等。

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领域,研究大规模能源系统和材料的物理性质,可有效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宇宙学:宇宙学是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结构和组成,包括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

在天文观测和空间探测领域,研究宇宙学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本身和地球所处的环境,以及大量星际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现代物理哲学问题

现代物理哲学问题

现代物理哲学问题
【实用版】
目录
1.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及其哲学意义
2.现代物理哲学问题的主要内容
3.现代物理哲学问题的探讨方法
4.现代物理哲学问题的重要性
正文
现代物理哲学问题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及其哲学意义
现代物理学,以其深奥的理论体系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在科学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从 20 世纪初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到后来的粒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等,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也对我们的哲学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物理哲学问题的主要内容
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一系列哲学问题也随之产生。

例如,量子力学中的测量问题,涉及到对量子态的解释以及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争论;相对论中的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概念,引发了对宇宙的本质和物理实在的探讨;粒子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和宇宙学中的暗物质、暗能量等问题,也促使我们思考自然界的规律和本质。

现代物理哲学问题的探讨方法
对于现代物理哲学问题的探讨,科学家和哲学家们采取了多种方法。

一方面,他们尝试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解决或解释这些问题;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对科学方法和科学哲学的反思,来寻求对这些问题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现代物理哲学问题的重要性
现代物理哲学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探索科学真理以及深化哲学思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物理学中的哲学思考

现代物理学中的哲学思考

现代物理学中的哲学思考现代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旨在探索并解释自然界的规律与现象。

然而,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验的深入,一些哲学上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对于物理学本质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物理学中的哲学思考,包括物理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物理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宇宙的起源与意义等。

一、物理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哲学的影响。

在经典物理学时期,牛顿力学采用了一种经验主义的方法,即基于观察事实和实验数据来建立理论,并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和预测。

这种方法论被认为是一种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即只有通过实验和观察才能获得可靠的知识。

然而,随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发展,物理学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量子力学引入了不确定性原理,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这使得物理学界开始重新反思经典物理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哲学家们开始思考物理学如何认识自然界,以及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一些哲学观点,如构造主义、实证主义、认识论等开始被引入到物理学中,以帮助理解物理学的本质和方法。

二、物理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但物理学是否能够完全揭示现实世界的本质成为一个哲学问题。

科学哲学家们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一些科学实证主义者认为,物理学只能描述和预测自然界的现象,而不能解释其本质。

物理学的理论模型只是对现实世界在数学上的一种近似描述,它们只有在经过实验证实时才能被认可。

因此,物理学不能直接揭示现实世界的本质,只能提供一种表征。

另一些科学务实主义者则认为,物理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最可靠描述。

虽然物理学的理论可能只是一种模型,但它在实践中的精确性和预测能力表明物理学对于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理论模型虽然可能不完美,但它们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最佳认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极大的指导价值。

三、宇宙的起源与意义宇宙的起源和存在意义一直是人类思考的课题,而现代物理学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些思考的线索。

第五章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

第五章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

然而,在原子范围内,事情是极不相同的。
原子粒子的性质,如它们的运动、能量和自 旋,并不总是显示出类似的连续变化,而是 可以相差一些离散的量。经典牛顿力学的一 个假设是:物质的性质是可以连续变化的。 当物理学家们发现这个观念在原子范围内失 效时,他们不得不设计一种全新的力学体 系——量子力学,以说明标志物质的原子特 征的团粒性。
广义相对论的建立
1、广义相对论基本原理:广义协变原理 2、等效原理: 在1、2、基础上,借助了黎曼几何,爱因斯坦在
1916年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大厦,进一步揭示 了时间,空间的根本属性及其物质分布,物质运动 之间内在的深刻联系。 引力场是物质产生的,引力场以外的一切物质。 根据广义相对论观点,“引力”不过是时空弯曲的 效应。 例:1919年,观察到日全食时候,经过太阳的星光 传播方向发生偏转。
十九世纪后期,由于光的波动理论的确立,
科学家相信一种叫“以太”的连续介质充满 了宇宙空间,就象空气中的声波一样,光线 和电磁信号是“以太”中的波。
然而,与空间完全充满“以太”的思想相悖
的结果不久就出现了:根据“以太”理论应 得出,光线传播速度相对于“以太”应是一 个定值,因此,如果你沿与光线传播相同的 方向行进,你所测量到的光速应比你在静止 时测量到的光速低;反之,如果你沿与光线 传播相反的方向行进,你所测量到的光速应 比你在静止时测量到的光速高。但是,一系 列实验都没有找到造成光速差别的证据。
原子的量子性发现
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
上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按照这个理论, 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原 子具有确定的能量,它所处的这种状态叫 “定态”,而且原子只有从一个定态到另一 个定态,才能吸收或辐射能量。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与革命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与革命

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与革命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在众多的科学学科中,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最基本和最普遍的规律以及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的学科。

在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不仅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且也在不断地创造新的历史,革命了旧有的思想观念。

19世纪时,物理学开始进入一个新时代,从牛顿力学的经典物理学逐渐向电磁学、热力学和能量守恒等基础理论的发展。

当时最重要的物理现象之一是电学,正是在这个领域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方程式,把宏观电磁现象与微观电荷运动状态联系在一起,彻底地推翻了亥姆霍兹于1820年建立的电流原理。

这样,磁场和电场不再是相对独立的,而是两个方面的统一,形成了电磁波的概念,“光是电和磁的波动”。

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物理观念,并成为近代物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相对论是一种全局统一的理论,它连通了一系列看似毫不相干的独立事实之间的联系,使世界上的各种物理规律都融为一体。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释了物质对世界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提出了“质量-能量平衡”的概念,也就是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一种“固然的能量”。

相对论还证明了所有物理规律都必须适用于所有物理过程。

20世纪的物理学是一个富有成果和变革的时期,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成就是原子核物理学,该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核能的基础并产生军事应用。

鲍尔的量子理论、居里的放射性和钱伯斯的十字射线贡献了很多的突破。

尤其是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费米、玻尔、拉瑞等众多物理学家通过核反应的研究,揭示了不同元素之间的联系,取代了传统的“稳定性”和“可分性”观念。

这种变化不仅革命了物理学,在原子核物理学中更是打开了一扇令人着迷的“奇妙世界”的大门。

此外,在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还涌现了许多其他的重要理论和实验成果,如波恩和海森伯的矩阵力学、薛定谔方程和量子力学等,它们的出现使得物理学从古典物理学变为量子物理学。

现代物理学革命及其意义

现代物理学革命及其意义

现代物理学革命及其意义14英语2班王小妹314789803119世纪末,物理学领域连续发生了三个重大事件,这就是X射线、放射性现象和电子的发现。

这三大发现,使人类的认识第一次深入到了原子内部,彻底打破了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的传统物理学观念。

以太漂移实验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研究中的“紫外灾难”,使经典物理学陷入不可克服的矛盾,成为推动这一时期科学发展的重要机制。

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在以太问题上都遇到了根本性的困难。

在牛顿力学中,任何机械运动都是相对于一个参考系进行的,如果以太弥漫于整个宇宙空间,它就是一个理想的参考系,各种运动都可以看作是相对于以太进行的。

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中,电磁作用(包括光)是靠以太为介质来传递的,以太无所不在。

为了验证以太的存在,物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观测。

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和化学家莫协进行了一项搜索以太风的著名实验,但是没有找到以太风或地球与以太的相对运动。

这个实验被许多人所重复,所得到的是否定以太风存在的“负结果”。

1905年,爱因斯坦针对经典物理学同新的实验事实之间的矛盾,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提出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作为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从而导出一系列重要结论:同时性的相对性、时缓效应、尺缩效应、光速不可逾越以及物体的质速关系式和质能关系式等。

狭义相对论的建立以及1915年广义相对论的建立,从根本上突破了牛顿绝对时空的旧框框,把空间、时间和物质的运动联系了起来,引起了人类时空观的革命和整个物理学的革命。

“紫外灾难”是在研究黑体辐射的能量分布问题中产生的。

1879年玻耳兹曼发现黑体辐射第一个经验定律,1893年维恩发现第二个经验定律。

1900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推算出一个不同的能量分布公式,后经英国物理学家金斯加以修正,合称瑞利—金斯公式:热物体的辐射强度正比于它的绝对温度,而反比于这个发射光线波长的平方。

这个公式与维恩定律相反,只在长波部分才能很好地与实验符合,当波长变短时,这个公式就失效了。

现代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现代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现代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现代科学革命是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以现代宇宙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软科学的产生为重要内容,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互渗透形成交叉学科为特征的一次新的科学革命。

(一)物理学革命的扩展现代物理学革命在产生了研究高速(接近光速)物理现象的相对论和研究微观现象的量子力学两大基础理论之后,迅速向宏观、宇观和微观的更深层次扩展,并向着大统一的方向推进。

天体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和统一场论都是现代物理学中十分活跃的学科。

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宇宙天体物理的探索到物质结构之谜的揭示,都取得了飞速发展。

现代物理学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和发展都广泛而深远地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生产和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能源、信息、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的时代。

1.宇宙射线的新发现1945年,宇宙射线正式成为宇宙线物理学一个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

它使用无线电电子学的技术方法,通过对宇宙天体所发射和反射电波的观测研究,来进一步揭露宇宙天体的奥秘。

1940年以前,人们对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射线开始有所认识。

40年代末,发现混有氦、碳、氮、铁等元素的宇宙射线在银河系内慢慢加速,推测这些能量很高的宇宙射线是超新星爆炸时的飞散物,它们是在银河磁场中加速的。

人们观测到太阳磁暴后地球上宇宙射线增加,说明低能宇宙射线来自太阳。

英国鲍威尔、意大利奥查林尼、巴西拉蒂斯等科学家观察到了宇宙射线的运动轨迹。

6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灵敏度和高分辩率的巨型射电望远镜日益增多,发现并研究了许多新颖奇特的宇宙射电辐射,如微波背景辐射、类星体、脉冲星等。

1963至1974年相继发现星际分子30多种,其中包括多种组成生命结构的有机分子,如羟基(OH)、水分子、氨分子(NH3)、甲醛分子(CH2O)、甲酸分子(HCOOH)等,为探索生命的起源开辟了新的途径。

第四节物理学革命与哲学

第四节物理学革命与哲学

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的质疑
哥本哈根学派的观点,引起了爱因斯坦, 哥本哈根学派的观点,引起了爱因斯坦,薛 定 德布罗意等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的质疑, 谔,德布罗意等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的质疑, 其中以爱因斯坦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其中以爱因斯坦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爱因斯坦的观点: 爱因斯坦的观点: 1、坚持完全的因果性,对统计因果律持有异 、坚持完全的因果性, 议; 2、对观察到的是“物理实在”,而非“客观 、对观察到的是“物理实在” 而非“ 实在”的观点持有异议, 实在”的观点持有异议,他曾说过一句充分表 达内心信念的名言: 你相信掷骰子的上帝, 达内心信念的名言:“你相信掷骰子的上帝, 我却相信客观存在的世界中的完备定律和秩 序。”
波函数统计诠释涉及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观念
哥本哈根学派——爱因斯坦 哥本哈根学派——爱因斯坦 著名论战 —— 玻尔、波恩、海森堡、 爱因斯坦、薛定谔、 玻尔、波恩、海森堡、 爱因斯坦、薛定谔、 狄拉克、泡利、 狄拉克、泡利、费曼 德布罗意等 等 波函数的概 率解释是自 率解释是自 然界的终极 实质 量子力学背后隐藏着还没有 被揭示的更基本的规律,这 被揭示的更基本的规律, 个规律对量子力学有新的解 释。上帝不会掷骰子
一、一场国际性的大论战
1. 量子力学虽然建立了,但关于它的物理 量子力学虽然建立了, 解释却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解释却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波动方程中的所谓波究竞是什么? 2. 波动方程中的所谓波究竞是什么? 如何认识微观领域里的测不准关系? 3. 如何认识微观领域里的测不准关系? 4. 围绕上述问题哥本哈根学派与爱因斯坦 等物理学家之间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论战。 等物理学家之间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论战。
h ∆E ⋅ ∆t ≥ 4π
玻尔互补原理与观测概念之认定

从物理学大革命得到的启示

从物理学大革命得到的启示

从物理学大革命得到的启示我时常在想,这个世界是被如何造就的?一切规律的规律又是什么?在整个物理科学的发展中,我们能观察到一条清晰的脉络,由直观的观察(亚里士多德由重物下落得出力是运动的原因),到理性的推理(伽利略斜坡设想),再到非理性的第三种解释(包括相对论对时空的全新认识和量子力学对于粒子状态非连续性的判断),由这条清晰的脉络,我们发现了思维的愈发抽象化。

如果说,由伽利略建立的科学研究体系具有思维上的直观的话(这样说就好像抽象力成为了我们的双眼用来对世界进行直观观察),那么,非经典力学体系则是思维上也变得十分隐晦。

用更加抽象的思考代替目前,这是当代物理学发展的方向,这也使其不断向东方的神秘主义哲学靠拢。

薛定谔曾说,现代物理学需要得到东方智慧的输血,而在一战之后,日本在理论物理学界上的飞越也被解读为东方智慧对于解释不直观现象的强大。

东方神秘主义强调直觉、领悟,拒绝逻辑的推理,强调在沉思中充分感知自身与自然的联系,从而得到启示。

相比之下,西方思维则是将世界视作玻璃下的实验品,观察者站在一个绝对客观的角度对事物进行研究。

但是,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这是错误的。

观察者不可能绝对独立于观察事物本身,每一个观察都实际上会对所观察的东西造成影响。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作为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了解这个世界。

而目前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个人认为仍旧处于物理史中牛顿经典力学的阶段。

观察者完全独立,给定初态和规律则结果唯一,事物间呈现线性的关系。

在经济学的教科书中,我们经常发现由简单假设推理出的结果。

比如NX=Y-C(Y-T)-G-I 这说的是一国净出口的决定要素。

假如提高国内税率则由此式可得出NX提高。

果真如此?假如提高国内税率导致进口品的相对廉价呢?是否又会减小NX?如此事例,不胜枚举。

我想说的是,是否经济学也需要一场类似于20世纪20年代物理学大革命一样的变革?历史上这样的变革已经发生了很多次。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实质(当然现在这个理论也饱受攻击)。

现代物理学革命

现代物理学革命

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现代物理学革命
34
2、“以太”概念的消除——光速不 变
• 经典物理学绝对空间的根基:以太 • 1887年迈莫实验出现零结果。 • 1889年,菲茨杰拉德提出物体长度沿运动方向收缩。 • 1892年,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也独立地提出了类似的 假说,并给出了著名的洛仑兹变换。 • 1905年,爱因斯坦:以太概念不必要,光速不变,同 时性是相对的 。
• J.J.汤姆生把热电偶接到阳极,测量它的温度变化。 根据温升和阳极的热容量可以计算粒子的动能,再从 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偏转的曲率半径,推算出阴极射线 的荷质比与速度。
现代物理学革命
18
证明电子存在的普遍性
汤姆生还用不同的阴极和不同的气体做实验,所 得荷质比数量级相同,证明各种条件下的粒子流 都是相同的,不因电极材料和气体成分而异。 Thomson被认为是电子的发现者,并因此获得 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他的七个助手先后
现代物理学革命 9
X射线和铀的放射性激发了居里夫人(Marie Curie, 1867-1934)对放射线的研究兴趣。 居里夫人首先证实了贝克勒尔关于铀盐辐射的强度 与化合物中铀的含量成正比的结论,但她不满足于 局限在铀盐,决定对已知的各种元素进行普查。
现代物理学革命
10
钋和镭的发现
1898年7月居里夫妇从铀矿中分离出放射性比铀强 数百倍的物质。向巴黎科学院提交“论沥青铀矿中 的一种新物质”, 命名为“钋” Polonium (Poland) 1898年12月居里夫妇检测出了放射性更强的物质, 并把它命名为镭。 1902年他们经过了无数次的结 晶处理,终于成功地制出0.1克的镭。
现代物理学革命
8
阴天的实验

浅谈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

浅谈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

浅谈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摘要】在20 世纪物理学的上空,弥漫着“两朵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经典物理学体系大厦的根基岌岌可危.拨开物理学上空这“两朵乌云”的任务落到了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及其后来者的身上,由于他们的工作,最终拨开了“乌云”,建立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体系.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这两大科学历史的简单回顾及其带来的物理学革命阐述,讨论了物理学革命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并分析了其中的科学方法.【关键词】物理学革命;相对论;量子力学;科学方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典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均发展到了完善、成熟的阶段,随着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建立以及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经典物理学达到了它的顶峰,当时人们以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物理世界的清晰、完整的图画,几乎能完美地解释所有已经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然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物理学家在庆贺物理学大厦落成之际,科学实验却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次是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出现了两朵“乌云”:“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这些实验结果与经典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有尖锐的矛盾,经典物理学的传统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经典物理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由此引起了物理学的一场伟大的革命.一、拨开20 世纪物理学上空的“乌云”,建立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在经典物理学中,理论必须服从一定的基本原理,首先就是“相对性原理”.这些物理学定律在宇宙中任何地方对做匀速相对运动的一切观察者必须是相同的为什么会有和坐标系没有关系的不变光速呢?这是经典物理学解释不了的问题.麦克斯韦等从经典物理学观点出发,用想象中的“以太”来解释光波的传播.“以太”的存在也被麦克儿孙-莫雷的实验否定.这样以来,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这个问题,它自身的危机日益的加重了.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和乔治•斐兹杰拉德为了弥补新事物和经典物理学之间的裂痕,提出了由于支配变化(运动)磁场产生的电压的定律出现了不一致的问题而修改了关于长度、时间间隔和速度的定义,即洛仑兹变换.但是尽管洛仑兹懂了相对论的数学,却没有读懂其中的物理学的真正意义,也就是没有领悟“同时性”是相对的这个革命性的概念.爱因斯坦则正好相反,他吸取了洛仑兹变换的精髓,同时又有了新的突破,最终建立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把空间、时间、质量、能量联系在一起,是物理学的一场空前的革命.虽然在狭义相对论中,一个系统的匀速运动不可能影响在该系统中所测量的物理定律,但是如果该系统在加速,那么就会出现一种阻碍这种加速运动的明显的力(惯性),使得系统中的物体受到向后的压力,这和狭义相对论是存在冲突的.因此,爱因斯坦有经过十年的努力,在数学家的帮助下,运用非欧几里得几何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表明时间和空间跟引力场有关,空间在本质上是弯曲的,其程度由物质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原理,统一了低速运动的经典力学和高速运动的电动力学;他的广义相对论,统一了狭义相对论和引力理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拨开了20 世纪物理学上空的第一朵“乌云”.20世纪物理学上空的第二朵“乌云”是在研究黑体辐射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灾难”.拨开这朵“乌云”的重大任务首先落到了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Planck)的身上,并且由于他的开始吸引了一大批科学家投入到革命的阵营中去,这其中就有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及其领导人玻尔.正是在众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才拨开了物理学天空中的第二朵“乌云”,建立了量子力学的伟大理论体系.二、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建立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首先,他们都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科学研究离不开想象,尤其是当代科学研究越来越抽象时,想象方法越加显得重要,几乎可以说缺乏想象能力的人,不可能在科学前沿有所突破.20 世纪物理学的两次革命无一例外的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科学家都是在思想中塑造理想模型在纯化的条件下的运动过程,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可以更本质、更生动地演绎出客体的规律.爱因斯坦注重科学想象方法,不管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几乎都难以与经验印验起来,如果没有科学想象方法的运用,简直难以进行研究.如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时曾设计过人以光速跟着光线运行的理想实验,在高速运动的列车上观察闪电的理想实验和自由下落的升降机的理想实验,这些实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大胆的猜测,包含着机敏的直觉和精巧的设计.正是以这些理想实验为前提,才逻辑的演绎出尺缩效应,质量等效等结论.而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也较多的运用了想象的方法,如玻尔.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玻尔对于想象方法的运用达到了完美的境地,如其原子模型提出过程中的大胆想象,既如和爱因斯坦围绕着互补原理而展开的论战,也可以说时两位科学家想象方法能力的较量.再如,“光子箱”理想实验的提出和反驳,是玻尔运用理想实验模型的典型代表.其次,爱因斯坦注重演绎法而玻尔等人注重综合归纳法.爱因斯坦说:“适用于科学幼年时代的以归纳为主的方法,正在让位给探索性的演绎法.”,这确实点出了现代方法论的一个特点.归纳法之所以倍受近代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的青睐,是因为近代科学主要的研究范围是经验世界,而归纳法必须依据大量的经验事实来完成,当科学研究越来越抽象而原理直接的经验事实以后,归纳法的使用便受到了极大地限制.追踪玻尔等人的研究历程,可以发现他们大量的运用了综合的方法.在“玻尔模型”提出之前,卢瑟福、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微观粒子研究的材料,谁的综合能力强,谁就可以站在微观粒子研究的前列.而事实上,玻尔正是以自己高超的综合思维能力,在大量的光谱数据和经验公式,特别是巴耳末公式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原子模型.玻尔的理论表述都带有自己的综合思维的特点.他的理论实质是以经典物理为基础,在加上一些量子化的限制,旧的和新的物理观念好像在他那里找到了和谐的处所.再者,此外海森堡等人也大量的运用了综合的方法,互补原理则是玻尔在综合自己的思想与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而提出来的.第三,爱因斯坦和玻尔等人对数学方法的运用次序是不同的.爱因斯坦注重数学的方法,如果他不注重数学方法的运用,他的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将搁浅.他说:“在物理学中,通向更深入的基本知识的道路是同最精密的数学方法联系着的.”相应的,在量子力学的建立过程中,也广泛地运用了数学方法,但是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即它的数学形式建立在前,物理理论及图景的解释的“澄清”在后.而广义相对论的建立时运用的数学方法,就十分不同,它是对其物理图像的推测在前,数学形式体系建立在后,即先有弯曲时空的概念,后有借助于黎曼几何而建立的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量子力学与之相反是因为“波函数及其所满足的薛定谔方程并不是对微观客体自在状态及其变化状况的直接表述,而显示原子和亚原子现象的依然是宏观仪器.用宏观仪器观测原子和亚原子现象,其结果依然要借用经典物理概念来加以描绘.微观体系服从统计规律,乃在宏观量上反映的便是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及其测不准关系式,对于波函数则赋予玻恩几率波解答.”最后,爱因斯坦无疑是个人研究;而量子力学的研究则是科学家群体的工作.爱因斯坦从事的是个人研究,是在个人的强烈的兴趣的支撑下从事的科学研究;而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与一个科学家群体的努力分不开的,尤其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努力.这也说明现代的科学研究单凭一个人就获得巨大成就是非常不易的,现代的科学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大科学的时代,科学研究变成了科学家群体的活动.三、物理学革命的作用和影响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在哲学思想领域引起了巨大震动.1988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得主李特曼估计,当今世界国民经济总值中25%来自与量子现象有关的技术.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为人类建立了新的时空观,时间、空间和物质成为一体,建立了全新的自然观.量子力学的建立为人类描述微观世界提供了新的表达方法和思考方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突破了牛顿经典力学的局限,为人类探索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为人类探索自然提供了全新的思想工具.新的时间、空间和物质一体的观念,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不再受经典规律的支配,不再遵从“决定论”或严格的“因果律”,而是服从一种统计性的规律的观念对传统的哲学思想有很大的冲击,在哲学思想领域引起了巨大震动,也推动了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术交流的重要性.海森堡的名言“科学扎根于讨论”生动的反映了当时学术交流的情形.从相对论理论的形成到旧量子论的发展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始终有着良好的学术沟通、交流环境.而良好的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氛围为新事物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对比物理学革命的历史,我们的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有必要进行不断的改革,不仅传授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还要塑造和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要营造“勇于提问、勇于探索、勇于争论与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在学科和专业教育中要融入科学技术史的知识,以史为鉴,加强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参考文献:[1]申漳.简明科学技术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M].1980,12.[2]李佩珊,许良英.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3]萧子健主编.简明科学技术史[M].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7,6.[4]潘永样等.物理学简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5]王德云.量子论的建立和发展[J].现代物理知识,1995,(1):38-41.[6]施若谷.20世纪初物理学三大成就及其对现代科学的影响[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35-39.[7]杨福家.量子百年话创新[J].自然杂志,2001,(2):63-68.[8]沈葹.哥本哈根学派量子论刍议.世界科学[J].2004,8.[9]刘道军.广义相对论.科技文萃[J].2004,8.[10]编写组.科学家传记百科全书.上卷.华夏出版社.[11]杨振宁.爱因斯坦对二十一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影响.科技中国[J]2004,创刊号.。

物理学的革命

物理学的革命

物理学的革命“我无论如何深信上帝不是在掷骰子”--爱因斯坦在人类的自然科学史上,恐怕还没有一个争论有比“量子论战”更富有哲学意义。

众所周知,经过20世纪初那场物理学革命,量子理论诞生了。

围绕它延伸的种种物理意义和哲学解释,科学界展开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讨论,论战主要在爱因斯坦和哥本哈根学派之间进行,争论的主题就是微观世界能逃脱自然界的因果性吗?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少数科学家始终坚持微观世界有严格的因果性;而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则把测不准原理做为否定自然界因果性的杰出证据。

那么,这场论战最终的结果如何呢?我想关心自己命运和自然界奥秘的人都非常想知道。

爱因斯坦的苦恼19世纪末,从牛顿力学到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经典物理学形成了一整套严整的理论体系,当时绝大部分物理学家深信,物理学中各种基本问题在原则上都已经得到完善解决,它的理论体系包括了一切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剩下的只是解微积分方程和具体应用的问题了。

然而,正当人们庆祝这宏伟的经典物理学大厦落成的时候,一个个使经典物理学理论陷入窘境的惊人发现接踵而来。

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利用光的干涉效应,试图探测地球在“以太”中的绝对运动,他们得到了否定的结果,从而动摇了作为光波载体的“以太”假说,以“静止以太”为背景的绝对时空观遇到了根本困难。

之后,瑞利和金斯根据经典统计力学和电磁波理论,导出黑体辐射公式。

该公式要求辐射能量随频率的增大而趋于无穷。

当时,物理学权威开尔文把这两个问题比喻为笼罩在物理学睛空的两朵“乌云”。

后来的发展证实,正是这两朵“乌云”促使人们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从低速运动发展到高速运动,诞生了以量子论和相对论为理论基石的现代物理学。

作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的爱因斯坦,在这两个方面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爱因斯坦的一生,除了用主要精力建立和发展了相对论之外,对于量子论的建立和发展,也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1900年,为了解释黑体辐射实验,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设,认为黑体辐射所放出的能量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

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

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

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到19世纪末,经典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成功。

在物理学领域,牛顿的力学体系一度被看作是对科学根本问题的最终解答。

以此为基础,人们统一了声学、热学、光学和电磁学,描绘出了一幅小到原子、大到宇宙天体的似乎是最终和一劳永逸的世界图景。

这样辉煌的成就,使不少科学家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物理学理论已接近最后完成,剩余的工作,只不过是把物理常数测得更精确些,把一些基本规律更加广泛和准确地应用到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去。

然而,正当他们认为物理学已经达到了顶峰,并陶醉于这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之中的时候,出乎意料地爆发了物理学的危机,这场危机是由以太漂移实验和对黑体辐射现象的研究引起的。

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A.A.Michelson,1852~1931)和莫雷(E.W.Money,1836~1923)为了寻找地球相对于绝对静止的以太运动的“以太风”,进行了著名的以太漂移实验,但实验结果却同经典物理学理论的预言完全相反,这使得物理学界大为震惊。

同时,有关气体比热的实验结果也与能量均分定理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这两个问题被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即汤姆孙(W.Thomson,1852~1907)在1990年4月27日的英国皇家学会的讲演中称为物理学晴朗天空中的“两朵乌云”。

其实,在19世纪末,物理学中的一系列新发现——X射线、放射性物质以及电子的发现等,都已向传统的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

总之,物理学恰恰在自己的高潮之中陷入了重重危机。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的转折关头,一些人由于受经典科学思想的束缚太紧,而且不懂得真理的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思想陷人混乱和动摇之中。

然而,恰恰也是这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产生了自己所需要的英雄和巨人,他们推波助澜,掀起了一场空前的物理学革命,把物理学由经典物理学阶段推进到现代物理学阶段,而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是这场物理学革命的最主要的成果,它们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

初中历史知识与概念之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性突破

初中历史知识与概念之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性突破

初中历史知识与概念之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性突破一、引言现代物理学自20世纪初以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突破,这些突破不仅深刻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知,而且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将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个方面,介绍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性突破。

二、相对论:时空观念的革新1. 狭义相对论的创立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中绝对时空的观念。

他提出了两个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相对性原理指出,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参照系中都是相同的;光速不变原理则指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所有参照系中都是恒定的。

这两个原理共同构成了狭义相对论的基础。

2. 广义相对论的诞生1915年,爱因斯坦进一步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将引力解释为时空弯曲的效应。

他提出,物质和能量会弯曲周围的时空,而物体的运动则受到这种弯曲时空的影响。

广义相对论的提出,不仅解释了引力的本质,还预言了黑洞、引力波等奇特现象。

三、量子力学:微观世界的奥秘1. 量子力学的诞生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原子和分子的行为。

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认为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离散的形式存在。

随后,玻尔、海森堡、薛定谔等科学家进一步发展了量子力学理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奥秘。

2. 量子力学的奇特现象量子力学揭示了许多令人惊奇的现象,如量子叠加、量子纠缠、量子隧道效应等。

这些现象表明,微观世界的粒子具有与宏观世界完全不同的性质和行为。

例如,量子叠加使得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量子纠缠则使得两个粒子之间存在一种超距作用;量子隧道效应则使得粒子能够穿越看似不可能穿越的势垒。

四、现代物理学的深远影响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性突破不仅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知,而且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成果被广泛应用于能源、通信、材料科学等领域,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进步。

同时,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对宇宙起源、物质结构等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推动了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物理学革命的哲学思考

物理学革命的哲学思考

物理学革命的哲学思考你知道吗?物理学这玩意儿,有时候就跟一场疯狂的魔术表演似的,一会儿让你看得目瞪口呆,一会儿又让你忍不住挠头琢磨,到底是咋回事儿啊?就拿我上次参加的那个物理科普讲座来说吧。

那天啊,我早早地就来到了讲座现场,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坐下。

周围的人也是形形色色的,有戴着眼镜、一脸严肃的大叔,估计是物理爱好者;还有一群叽叽喳喳的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眼睛里都透着好奇的光。

不一会儿,讲座的教授走上了台。

他是个头发有点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头儿。

他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世界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呀?”这一下,底下就像炸开了锅似的。

那个大叔站起来,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地说:“我觉得啊,世界就是由各种粒子构成的,就像我们学的原子、分子啥的。

”教授笑着点了点头,说:“嗯,这位先生说得没错,不过呢,这只是传统的看法哦。

”接着,教授开始讲起了物理学的革命。

他说啊,以前人们觉得牛顿那一套理论简直就是绝对真理,什么物体运动啊,力的作用啊,都被解释得明明白白的。

大家都觉得,这下物理学没啥秘密啦。

可谁能想到呢,后来爱因斯坦这哥们儿横空出世,提出了相对论。

教授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写着那些让人头疼的公式,还比划着说:“你们想想啊,按照相对论,时间和空间都不是绝对的啦,它们会随着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就好比你坐在高速飞行的飞船上,你的时间过得可能就比地球上的人慢哦。

”这时候,那群学生里有个小姑娘忍不住举手问:“那是不是说,如果我坐飞船飞一圈回来,我还能比我同龄人年轻啊?”教授哈哈大笑起来,说:“理论上是这样的哟,不过这飞船的速度得接近光速才行,现在咱们的科技可还达不到呢。

”大家听了也都跟着笑了起来,现场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好多。

教授接着又讲道,这相对论的出现啊,就像是在平静的物理学湖面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把大家原来的观念炸得粉碎。

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而这,就是物理学革命带来的哲学思考啊。

然后呢,教授又讲到了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与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性变革

量子力学与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性变革

量子力学与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性变革引言:在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量子力学作为一门核心学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通过对微观世界进行深入研究,量子力学揭示了物质的微观本质与行为,颠覆了以经典物理学为基础的科学理论体系,为现代物理学以至整个科学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量子力学对现代物理学的革命性变革,并分析其在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哲学观念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第一部分:物质的微观本质量子力学的革命性变革在于它改变了现有对物质微观本质的认知。

在经典物理学中,物质被认为是由一系列粒子组成的,并且它们的位置和动量可以同时确定。

然而,量子力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观念。

量子力学中,物质被描述为粒子和波的双重性质,并且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确定,存在着不确定性原理。

这种不确定性原理突破了经典物理学中的确定性思维,揭示了微观世界的本质特征。

通过波函数描述粒子的运动状态,量子力学改变了我们对微观粒子行为的理解。

第二部分:测量与观测效应量子力学的另一个革命性变革体现在其对测量和观测效应的描述上。

经典物理学中,测量是完全确定的,而量子力学中,测量结果是概率性的。

这一概率性的测量方法在实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验证了量子力学的正确性。

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就是量子力学测量与观测效应的经典示例。

当实验中使用电子或光子逐个通过双缝时,最终的观测结果呈现出干涉条纹。

这意味着微观粒子在实验过程中具有波粒二象性,并且参与干涉。

这一实验成果揭示了微观粒子的非经典行为,对经典物理学的观念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第三部分:科学研究的突破与应用量子力学的革命性变革不仅是在理论层面,也有深远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影响。

首先,量子力学为今天的物理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研究微观世界的现象和行为,如量子力学中的自旋、超导现象、量子纠缠等,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也为新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次,量子力学的变革性影响在量子信息科学及其应用领域尤为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现代物理学革命及其哲学意义政法学院 11政本一班何玲 1102010113【摘要】到19世纪末,经典力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成功。

当科学家们陶醉于这种“苦善尽美”的境界之中的时候,物理学的万里晴空却飘来了两朵乌云,物流学上出现了一系列新发现。

这些无法用经典物理学解释的新发现,使经典物理学陷入了危机。

并由此掀起了一场空前的物理学革命,把物理学由经典物理学推到现代物理学阶段,而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是这场革命的主要成果。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

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领域。

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

物理学上的一系列新发现,使物理学基本观念发生了根本变革,引发了一些系列关于物理学哲学问题的激烈争论,这些论争的哲学探讨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它对以后物理学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现代物理学革命相对论量子力学哲学意义经典物理学的完美阻挡不了时代的发展和物理学家认识的脚步,不断涌现的物理学新发现引发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这场物理学革命。

这场革命先后延续了30多年,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空间、时间、因果性等基本的认识,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带动了20世纪整个自然科学和技术的革命,为人类文明开辟了新纪元。

促进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使我们更好地掌握世界的发展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指导践我们的实践活动。

一、对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基本回顾。

(1)、过程伊始由G.伽利略和I.牛顿奠定基础的古典物理学理论,到了19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海王星和能量守恒原理的发现、M.法拉第、J.C.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辉煌成就以及分子运动论的建立,而包罗了大至日月星辰,小至原子、分子的物理世界。

这一理论在科学的各个领域中所向披靡,使当时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理论已接近最后完成,今后只需在细节上作些补充和发展,在小数点第六位上做文章。

(2)、危机开始正当古典物理学发展到了顶峰的时候,它本身却开始出现了危机和革命。

危机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以太漂移”实验的“零结果”,到19世纪末出人意料地发现了X射线和放射性,接着又发现了电子和镭等等。

这就使一向被看作天经地义的原子的不可分割性和不变性、物质不灭性和能量守恒性、空间和时间的绝对性、运动的连续性等等,都产生了动摇,物理学领域中许多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都受到怀疑和重新审查。

法国数学家J.H.彭加勒于1905年指出,物理学处于危机之中,并酝酿着一场革命。

(3)、物理学革命爆发物理学革命发轫于量子论和相对论的诞生。

M.K.E.L.普朗克于1900年为解决黑体辐射实验结果同古典理论的矛盾,提出了量子假说,认为在辐射的发射或吸收过程中,能量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有一个最小的单元即量子。

这是一个大胆的假说,它直接违背了G.W.莱布尼茨的“自然界无飞跃”的论断。

因而在1911年以前,老一辈物理学家几乎全部拒绝接受它,就连普朗克自己也惴惴不安,曾于1911年和1914年两度提出以古典概念取代量子假说的新理论。

二、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1、相对论的建立(1)、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光速不变原理和力学相对性原理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与数学论证,爱因斯坦于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认为以太漂移实验的“零结果”与经典力学的矛盾,根本问题在于经典力学的“绝对同时性”。

为此,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一是光速不变原理,即对于任何惯例系,自由空间中的光速都是相同的。

这一原理表明,在这些惯例中,光速与光源和光的接受者的运动状态无关,这叫意味着必须对经典物理学的理论进行修改。

二是相对性原理,即对于任何惯例系,一切自然定律都同样适用。

它表明,绝对静止的参考系是不存在的,没有一种在一个系统中所做的实验能够确定这一系统的“绝对”运动,这些实验对于运动的描写只有相对意义。

狭义相对论的核心内容是洛伦兹变换。

但是,在洛伦兹那里,洛伦兹变换仅仅是由猜测得到的具有纯粹形式意义的假象,他根本无法理解运动参考系中的坐标的真正含义而将其称为“虚时空”,而在物理学的相对论中,洛伦兹变换则是两条基本原理必然的逻辑推论,因此有充分理由将其视为时空内在属性的变化。

以这样的思路去理解洛伦兹变换,就十分自然地得到以下一些结论:物体在运动方向上的收缩,即空间间隔的“尺缩效应”;运动时钟的延缓,即时间间隔的“钟慢效应”;物体的质量随速度变化。

(2)、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认为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必须进一步推广,即自然定律对于任何参考系而言都应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

这一思想被爱因斯坦提升为广义相对论的一条基本原理——广义协变原理。

等效原理是指在一个有限大小的体积范围内,万有引力和某一加速系统的惯性力相互等效,或者说物体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

而广义相对论是把现对论推广到非惯例系,广义相对论建立在等效原理和广义协变原理基础之上,按照这两个原理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论述了空间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证明现实存在的空间不是平坦欧几里德空间,而是弯曲的黎曼空间,空间的曲平取决于引力场的强度。

相对论的建立,深刻地揭示出时间、空间、物质及其运动的统一性,从而改变了人们所习惯的绝对时空观,并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无论是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相对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量子力学的建立(1)、量子假说的提出面对“紫外灾难”,普朗克认为,解决黑体辐射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楚这些“振子”吸收和辐射电磁波的规律。

于是决定放弃经典的能量均分原理,于1900年提出了“能量子”假说,说明振子吸收和辐射能量的过程不是连续进行的,而是以能量子的整数倍即一份儿、一份儿跳跃的方式进行的,从而揭示了微观领域中新的奥妙,迫使人们思考:在微观领域里是否存在着与宏观规律不同的规律?但是由于它与物理学几百年来信奉的关于自然界的连续性的观念直接矛盾,因此受到当时绝大多数的物理学家的拒绝和反对。

(2)、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发现在19世纪末,光被认为是一种波而不是粒子流。

但是,由于光电效应(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的出现,使光的波动说与粒子说之间又重新展开了争论。

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光电效应具有如下实验规律:①每一种金属在产生光电效应是都存在一极限频率,即照射光的频率不能低于某一临界值。

相应的波长被称做极限波长。

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无论多强的光都无法使电子逸出。

②光电效应中产生的光电子的速度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强无关。

③光电效应的瞬时性。

实验发现,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即几乎在照到金属时立即产生光电流。

④入射光的强度只影响光电流的强弱,即只影响在单位时间内由单位面积是逸出的光电子数目。

在光电效应中,要释放光电子显然需要有足够的能量。

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光是电磁波,电磁波的能量决定于它的强度,即只与电磁波的振幅有关,而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

而实验规律中的第一、第二两点显然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

第三条也不能解释,因为根据经典理论,对很弱的光要想使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逸出,必须有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而不可能瞬时产生光电子。

光电效应里,电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于金属表面射出,与光照方向无关,光是电磁波,但是光是高频震荡的正交电磁场,振幅很小,不会对电子射出方向产生影响。

所有这些实际上已经曝露出了经典理论的缺陷,要想解释光电效应必须突破经典理论。

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光子被电子吸收,电子把这部分能量中的一部分用来克服物体表面对它的束缚力,另一部分则离开物体表面后的动能。

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光的这种特征被称为波粒二象性。

(3)、关于原子结构问题1913年波尔为解决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不稳定(按经典理论,原子中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要辐射能量,导致轨道半径缩小直到跌落进原子核,与正电荷中和),提出定态假设:原子中的电子并不像行星一样可在任意经典力学的轨道上运转,稳定轨道的作用量必须为h的整数倍。

玻尔又提出原子发光过程不是经典辐射,是电子在不同的稳定轨道态之间的不连续的跃迁过程,光的频率由轨道态之间的能量差确定,即频率法则。

这样,玻尔原子理论以它简单明晰的图像解释了氢原子分立光谱线。

(4)、物质波概念的提出德布罗意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提出了微观实物粒子也具有二象性的假说。

实物粒子的波称为物质波。

(5)、量子力学的建立1925年,海森伯抛弃了电子轨道的概念及其他相关的不可观察的经典运动学的量,根据可观察到的辐射频率和谱线强度,建立了新的力学——矩阵力学。

薛定谔把德布罗意波推广到非自由态粒子上,于1926年创立了波动力学。

量子力学建立以后,1927年,海森伯发现了不确定原理;1928年,狄拉克得出相对论波动方程;后来,泡利提出不相容原理,从而使量子力学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物理学革命的历程使人们认识到,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科学实验的发展,理论必须不断发展,甚至要彻底更新。

这场革命也带动了其他各门科学的革命,使整个20世纪成为科学技术革命的世纪。

物理学革命也带来了自然观的革命,使几个世纪以来在整个自然科学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终于让位给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哲学意义1、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物理学革命的一系列新发现,否定了经典物理学的传统的哲学观点,对经典物理学造成了毁灭性的冲击。

2、我们应当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是人们认识不断发展的结果。

关于无知无限可分的思想, 不过是人们对物质可分概念的简单化、绝对化的理解, 是人们对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的误解, 是人们认识上的局限造成的。

人对世界的认识,从目前所能达到的成果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终极的、绝对的真理,只能无限地接近真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可知论是正确的,因为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辩证统一的。

人对世界的认识的成果都是相对的,这是从思维按其在每个人和每个历史阶段上来说的。

但是,思维按其本性、使命和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无限的,能达到绝对真理,不可知论只看到思维的非至上性,而没有看到思维的至上性,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其必然会滑向唯心主义。

3、人们对物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每一种理论的建立过程都体现了“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新的事实)——修正理论”,遵循着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