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外科学病因与病机治疗方法教案
医院乳腺癌教案
Ⅰ期T1N0M0
Ⅱ期T0~1N1M0, T2N0~1M0, T3N0M0
Ⅲ期T0~2N2M0, T3N1~2M0, T4任何NM0,任何TN3M0
Ⅳ期包括M1的任何TN。
十、乳腺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⑴传统根治术(Radical mastectomy)
⑵改良根术(Modified radical mastecomy)
四、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
2.早期浸润性癌
五、转移途径
1.局部转移
2.淋巴结转移
3.血运转移
六、临床表现
1.无痛性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大部分肿块是由患者自己发现的。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性差,如果肿块侵犯Cooper韧带而引起皮肤收缩时而发生“酒窝征”或导致乳头回缩。如皮下淋巴管受侵犯受阻,侧发生皮肤的“桔皮样”。
2.晚期肿瘤,可侵犯胸筋膜、胸肌,肿瘤不可推动,或皮肤溃烂、出血、恶臭。
3.肿瘤最初转移到腋窝淋巴结,此时扪及的淋巴结可推动,晚期后转移的淋巴结数目增多增大,最后可融合成团难于推动。此时,可能发生了远处的转移:肺、骨、肝,从而发生上述器官的临床征候。
4.特殊的乳腺癌:①炎性乳腺癌 ②乳头湿疹样乳腺癌(Paget’s)
教学难点: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媒体
主要
课前准备:幻灯片。
思考题
复习
复习题:
1、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2、如何进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3、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方式有那些?
4、乳腺癌的综合性治疗为什么能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教材版本及
参考书目:外科学高等医学院教材(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教材教学课件
监测患者的活动进度和耐受情况,根 据具体情况调整活动计划。
出院后随访计划制定
出院前评估 随访时间与方式
随访内容 问题处理与反馈
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存在的问 题。
制定随访时间和方式,如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等,确保患者出 院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
随访内容包括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生活质量、有无复发或转 移等,同时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支持。
得到有效控制。
上肢功能锻炼指导方案
制定个性化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方式及康复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上肢功能锻炼方案。
注重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锻炼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 锻炼方案。
循序渐进
锻炼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 加锻炼强度和时间。
鼓励患者参与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锻炼,提高自我康复意识。
心理康复支持体系建立
和生活质量。
02 乳腺癌手术治疗原则及适 应症
手术治疗原则
彻底切除肿瘤
确保手术切缘无癌细胞残留,降 低局部复发风险。
保留乳房外形
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尽可能 保留乳房外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腋窝淋巴结处理
根据病情选择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 清扫,以减少术后上肢水肿等并发 症。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பைடு நூலகம்症
新型手术方式展示
保留乳房手术
介绍保乳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技巧及术后美容效果。
乳房重建手术
详述乳房重建的时机、方法及效果评估。
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探讨
分析不同清扫范围对预后的影响。
跨学科合作提高治疗效果
乳腺外科与肿瘤内科的合作
探讨综合治疗模式,提高治疗效果。
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教案
家庭和社会负担
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费用和 时间成本较高,给家庭和 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
乳腺癌的分类
• 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 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 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和早期浸润性小叶癌(癌 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此型仍属于早期,预后较好。
对于疑似病例,需进 行多学科会诊,确保 诊断的准确性。
参照国际通用的乳腺 癌诊断标准,如 TNM分期系统。
03
乳腺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
乳腺癌根治术
切除整个乳房、胸大肌、 胸小肌及腋窝淋巴结,适 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保留胸大肌和胸小肌,或 仅保留胸大肌,适用于临 床Ⅰ期和Ⅱ期乳腺癌患者 。
智能化诊疗技术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与社会支持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在乳腺癌诊疗 中的应用及前景。
关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社 会支持等方面的研究。
提高乳腺癌诊疗水平的措施与建议
加强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
推广乳腺癌筛查项目,提高早期诊断 率。
规范化诊疗流程
制定并推广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 提高诊疗质量。
MRI检查
03
对于高危人群和疑似病例,MRI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组织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用细针穿刺肿块,获取细胞进行病理 学检查。
切除活检
将肿块完整切除,进行详细的病理学 检查。
空芯针活检
用稍粗的针头穿刺肿块,获取组织条 进行病理学检查。
诊断流程与标准
乳腺癌(基础知识和诊疗培训课件
我分析患者可能存在以下心 理问题:第一、“谈癌色
不可在患肢量血压、
变”,对疾病的诊断非常害 注射、抽血。
怕、愤怒,悲观;第二、害
怕手术,第三、对必须切除
的女性性征感到悲观,无法
接受,担心影响家庭等等的
问题。类似这种病人的入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处置应特别注意,要掌握与
病人沟通技巧,避免太多的
说教或要求,不要刺激病人,
5、功能锻炼 第一周
一期乳腺癌90%可以治愈,二、三 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70%或40% 2、病理:见浸润性非特殊癌最常, 转移途径:淋巴转移,直接浸润,血 运转移。
简要回顾:病理、术式
3、治疗原则:尽早施行手术,辅以化学抗癌药物 (CMF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放疗、 激素、免疫等措施
4、手术:①根治术:将整个患侧乳腺连同癌瘤周围 至少5cm公分宽的皮肤、乳腺周围脂肪组织、胸肌、 筋膜、锁骨下所有脂肪组织、和淋巴结整块切除,适 用于ⅠⅡ乳癌。②扩大根治术:在根治术的基础上同 时切除第2、3、4肋软骨和相应的肋间肌。适用于2-3 期③改良根治术:单纯乳腺切除,同时作腋窝淋巴结 清扫,术中保留胸肌。适用于腋窝无或仅有少数尚能 推动的淋巴结者④保留乳房的单纯乳腺切除:姑且性 切除。⑤全乳房切除术
5、麻醉:全麻
3、手术过程:尽量选择横梭形切口,如肿瘤在中央区-横切口,肿瘤 在外周,靠近垂直线,纵切口;靠近水平线,横切口。切口距肿块边 缘3cm以上即可(无瘤手术)。皮瓣厚度以保留少许脂肪组织为宜。 将乳腺连同胸大肌筋膜从胸大肌表面分离,然后将腋窝淋巴组织、脂 肪清除。创面清洗后于腋中线和胸骨旁沿皮瓣弧形各放一根引流管, 尖端6-7个侧孔,引流管负压吸引的同时用纱布按压皮片,促进积液排 出,大纱布填塞,压迫腋窝皮片区,胸带固定,外置外展功能位。为 什么两根引流管?
乳腺癌教案
四、小结与思考
ppt
板书
病例介绍
小结
1.掌握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
2。乳腺癌的诊断与预防。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结合病例和外科手术基本知识,思考乳癌术后双肺转移的原因?
2.结合乳腺癌发病人群和社会现状分析乳癌术后一年局部复发病例
实施情况及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
2。乳腺癌的诊断和预防.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15分组织
2。乳腺癌的诊断和预防。25分钟
3。小结与思考。 3分钟
教学方法:
1。大课讲授。
2。见习示教乳房正确检查方法,结合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和乳腺癌的诊断与预防。
2.乳腺癌的健康教育。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1.视诊
外观:大小、是否对称、皮肤、浅静脉
乳头:是否对称、有无内陷、湿疹样改变
2.触诊
乳房:有无肿块(质地、大小、境界、活动度),触疼
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
乳头溢液:
3.特殊检查
钼靶X线:
超声:
CT:
病理检查:细针穿刺、切取或切除活检
第次课教案完成时间: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外科学
年级
11临床21
专业层次
三年制
任课教师王文青职称讲师授课方式理论讲授
学时
1
授课题目(章、节)
外科--—--—乳房检查、乳腺癌的诊断与预防
基本教材
外科学 张建中主编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二版版
肿瘤学教案乳腺癌
肿瘤学教案乳腺癌肿瘤学教案:乳腺癌引言: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造成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掌握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供一些预防乳腺癌的建议。
一、定义乳腺癌是指起源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浸润性导管癌,占乳腺癌的70-80%。
其他类型还包括乳头状癌、乳腺泡腺癌等。
乳腺癌通常发生于乳房的外上象限,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位置。
二、发病原因乳腺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确定了一些相关因素。
遗传因素是乳腺癌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特别是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
其他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因素包括女性激素水平、年龄、生育、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癌前病变等。
三、临床表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乳腺癌的早期症状较轻微,可能出现乳房的肿块、局部皮肤凹陷、乳头溢液等。
随着病情发展,症状可能进一步加重,如乳房肿块变大、皮肤皱褶、乳头内陷等。
在晚期,乳腺癌可能出现乳房溃疡、皮肤红肿、淋巴结肿大等严重症状。
四、诊断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常见的乳腺癌筛查方法包括乳腺自检、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和乳腺超声。
如果存在异常发现,进一步进行乳腺钼靶检查、核磁共振成像和活组织检查等,以明确肿瘤是否为恶性。
五、治疗乳腺癌的治疗策略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乳腺癌切除术、辅助切除术和乳房重建术等。
放疗通过使用放射线杀灭癌细胞,以防止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
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则通过使用化疗药物和激素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六、预防建议预防乳腺癌的关键在于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避免相关的危险因素。
饮食方面,建议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限制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同时,保持适度运动、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暴露于雌激素等有益于降低乳腺癌风险的行为。
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外科学病因与病机治疗方法
乳房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系源于乳腺的上皮组织(乳癌),少数可源自乳房的各种非上皮组织(各种肉瘤),偶可见到混合性的癌肉瘤。
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在世界上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以西方国家发病率为高(尤其在美国,已占妇女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而东南亚国家的发病率较低;在我国,据统计报导,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人群发病为23/10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一)病因:同全身其它恶性肿瘤一样,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某些发病因素亦仍存在着不少争议。
多数学者认为,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临床资料统计,乳癌的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其中又以45~49岁(更年期)和60~64岁最多见。
动物实验亦证实,过量雌激素注射给小鼠,可诱发乳癌;切除高癌族幼鼠卵巢可预防乳癌的发生,从而说明了雌激素在乳癌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对雌激素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雌酮和雌二醇具有致癌作用,且以前者作用最强,雌三醇无致癌性。
有些学者认为,未婚、未育或未哺乳的妇女乳癌发病率较高,但另有统计结果则否定了上述观点,故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尚存在很大争议。
大量的文献资料说明有乳癌家族史的妇女其乳癌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者15倍之多,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报导,进食高脂饮食和肥胖的妇女,乳癌患病率较高;妇女胸部多次接受X线透视或摄影照射易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此外,某些乳房良性疾病,如乳房囊性增生病、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等亦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二)病理类型:乳癌的病理分类方法较多,从临床实际出发,比较简明,实用的方法是按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分为分化低的和分化高的两大类。
1.分化低的乳癌:特点是细胞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
(1)硬癌:此型最多见,约占总数的2/3。
切片见癌细胞较少,体积也较小,呈条索状和片状排列;其间纤维组织较多。
临床特点是肿块较小,质地坚硬;恶性程度高,早期即有转移。
有关乳腺癌教案归纳总结
有关乳腺癌教案归纳总结一、乳腺癌是啥玩意儿。
乳房里面有乳腺组织,乳腺就像一串葡萄似的,有好多小分支。
乳腺癌常常就是从这些乳腺组织里开始捣乱的。
而且这病可不管你是年轻还是年老,虽然年纪大的女性得的概率相对高一些,但现在年轻女性得乳腺癌的也不少见呢。
二、乳腺癌的症状。
那怎么知道是不是得了乳腺癌呢?这就有好多小信号啦。
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
有时候你会摸到乳房里有个硬块,这个硬块的感觉可不像正常的乳腺组织那样软软的。
它可能是不规则的形状,摸起来还不怎么会动,就像个调皮的小石头在里面一样。
不过呢,也不是所有的肿块都是乳腺癌,有时候可能是良性的增生之类的,但只要摸到不正常的肿块,就得赶紧去看看医生。
乳房皮肤的改变也是个大问题。
如果乳房的皮肤像橘子皮一样,坑坑洼洼的,这就是个很不好的信号。
这是因为乳腺癌的癌细胞阻塞了皮下的淋巴管,导致皮肤水肿,就变成了这种特殊的样子。
还有乳头也可能会有变化,比如乳头凹陷进去了,本来好好的乳头突然就凹下去了,这可不是正常现象哦。
另外,乳头溢液也得注意。
如果不是在哺乳期,乳头却流出了液体,不管是血性的、浆液性的还是水样的,都要提高警惕。
这就好像乳房在发出求救信号一样,可不能忽视。
三、乳腺癌的发病原因。
为什么会得乳腺癌呢?这里面的原因可复杂了。
激素水平的变化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女性的雌激素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正常情况下,它对身体有很多好处,能让女性的身体保持女性的特征,像乳房发育啊这些。
但是如果雌激素水平过高或者紊乱了,就可能会刺激乳腺细胞,让它们容易发生癌变。
比如说有些女性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或者月经来得太早、绝经太晚,这些情况都可能会让身体长时间暴露在高雌激素的环境下,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遗传因素也不能小看。
如果家族里有亲属得了乳腺癌,特别是直系亲属,像妈妈、姐姐、姑姑这些,那自己得乳腺癌的风险就会比别人高一些。
这就好像是身体里有个“乳腺癌基因”在遗传,不过也不是说有这个基因就一定会得,只是风险增加了。
乳腺外科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乳腺外科疾病诊疗进展授课对象:医学本科三年级学生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乳腺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
2. 掌握乳腺外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最新诊疗技术。
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2. 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治疗技术。
3. 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教学难点:1.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
2. 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的适应症和操作要点。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乳腺外科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及危害。
2. 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二、乳腺癌1.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2.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分期。
3.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
4. 乳腺癌的保乳手术及根治术后一期乳房再造术。
三、乳腺良性肿瘤1. 乳腺良性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
2. 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原则:手术、药物治疗等。
3. 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的适应症和操作要点。
第二课时一、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1. 乳腺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切口感染、淋巴漏、上肢水肿等。
2. 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乳腺外科新技术1.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
2. 乳管镜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病例,分析乳腺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治疗方案。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乳腺外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和诊疗技术。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病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考察学生对乳腺外科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乳腺外科疾病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医学院外科乳腺疾病教案
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案首页
装
订
线
三苯氧胺的用量为第天20-80mg,但增加量并不一定能提高疗效,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发热、外阴瘙痒、阴道流血等,偶有脱发、白细胞降低,少数病例可引起卵巢囊肿、肝功能障碍以及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机会。
(四)放射治疗:乳腺癌应用放射线治疗已有100年的历史,但在早年,仅作为术后补充治疗或晚期、复发病例的姑息治疗。
直至1941年MCWhirter首先用单纯乳房切除加放疗来代替根治术,使放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跨进了一步。
指征如下:①病理报告有腋中及腋上组淋巴结转移②阳性淋巴结占淋巴结总数1/2以上或有四个以上淋巴结阳性者③病理证实胸骨旁淋巴结阳性者尤其是腋淋巴结阳性者。
(五)生物学治疗:。
乳腺癌教案
乳腺癌教案
教案:乳腺癌的预防与早期发现
课程:健康教育
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乳腺癌的相关知识,掌握预防乳腺癌的方法以及早期发现的重要性。
时间:1课时(45分钟)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1. 观看一段介绍乳腺癌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知道乳腺癌是什么吗?它对女性有哪些影响?为什么乳腺癌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乳腺癌的定义和病因:讲解乳腺癌的定义,以及与乳腺癌发病相关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等。
2. 乳腺癌的症状:介绍乳腺癌常见的症状,如乳房肿块、皮肤变化、疼痛等。
3. 预防乳腺癌的方法:讲解饮食健康、适量运动、戒烟戒酒以及定期体检等预防措施。
三、讨论与实践(20分钟)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你觉得哪些因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你愿意采取哪些方法来预防乳腺癌?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和互动。
3. 进行自我检查:向学生讲解乳腺癌的自我检查方法,并现场演示示范。
鼓励学生回家后自我检查乳房,并养成定期检查的好习惯。
四、小结与反思(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乳腺癌的定义与病因、常见症状、预防乳腺癌的方法以及乳腺癌的自我检查。
2. 提问:你觉得乳腺癌对女性来说有多么重要?你愿意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3. 总结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了多少新的认识和启发?
(注意: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乳腺癌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乳腺癌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临床思维分析乳腺癌案例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乳腺癌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教学重点:1.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乳腺癌案例分析。
教学难点:1.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2.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引起学生关注。
2. 提问:乳腺癌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诊断?二、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乳腺癌案例分析PPT,内容包括:-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病史等。
- 病史摘要: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
- 体格检查:乳房检查、淋巴结检查等。
-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 诊断结果:乳腺癌诊断依据。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乳腺癌案例,提出以下问题:- 患者的主诉是什么?- 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诊断依据有哪些?- 如何进行心理护理?三、解答与总结1.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强调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的重要性。
2. 总结乳腺癌案例分析的关键点:-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重视乳房自检,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 乳腺癌的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 心理护理:关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
四、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2. 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乳腺癌预防的科普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乳腺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乳腺癌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提高学生对乳腺癌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临床思维分析问题。
2. 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外科护理学教案。13-2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案。
13-2 乳腺癌病人的护
理
教案
第十三章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的:
1.了解乳癌病因、病理、转移途径、治疗原则。
2.熟悉乳癌临床表现。
3.掌握乳癌手术后的护理、并发症防治。
4.指导病人学会功能锻炼。
教学内容:
一、疾病概要
1.发病情况
2.病因:家族史、内分泌因素、部分乳房良性疾病、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
3.病理类型:浸润性特殊癌、浸润性非特殊癌。
4.转移途径:淋巴转移、血行转移。
5.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局部肿块、外形改变、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2.身体状况:恶病质、远处转移表现。
3.分期。
三、护理诊断
四、护理目标
五、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支持疗法、皮肤准备。
2.术后护理:
皮瓣护理。
引流管护理。
潜在并发症防治:患侧上肢水肿、气胸、皮瓣坏死。
功能锻炼:
①术后3天内患侧上肢制动,避免上臂外展。
②术后2-3天开始手指主动和被动活动。
③术后4天活动肘部。
④术后1周开始进行肩部活动、手指爬墙运动,直至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3.健康指导。
参考资料及教具:
教材:___,___.《外科护理学》第三版.___。
参考书:___第一版《外科护理学》。
乳腺癌的诊治与护理教学设计
乳腺自我检查
了解患者年龄、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评估乳腺疼痛、乳头溢液等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评估
对乳房进行全面触诊,检查有无肿块、压痛等异常体征。
体格检查
03
乳腺MRI检查
介绍MRI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优势及适应症,展示MRI图像特点。
01
乳腺X线摄影(钼靶检查)
介绍乳腺X线摄影的原理、适应症及检查方法,展示典型病例影像。
切除活检与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介绍免疫组化检查在乳腺癌病理分型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解读常见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
免疫组化检查
03
CHAPTER治疗方案及来自略选择手术方式包括保乳手术、全乳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等,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选择。
适应证
早期乳腺癌患者,肿瘤未扩散至其他部位,身体状况良好,可耐受手术。
乳腺癌的诊治与护理教学设计
汇报人:XX
2024-02-04
目录
乳腺癌概述诊断方法与流程治疗方案及策略选择护理措施与实践应用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随访监测与康复管理
01
CHAPTER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是指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偶发于男性。
定义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发现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激素、生殖、营养和环境等。
临床表现
根据组织学类型,乳腺癌可分为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两大类。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等;浸润性癌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等。此外,根据免疫组化结果还可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等分子分型。
分型
02
CHAPTER
诊断方法与流程
教授学员如何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包括观察乳房形态、皮肤改变,触摸有无肿块等。
12.肿瘤学教案-乳腺癌
乳腺癌的临床严重征象:肿瘤和胸壁固定、腋窝淋巴结固定、乳房皮肤水肿、皮肤溃疡、腋窝淋巴结>2.5cm。
诊断检查方法
腺x线照片:可见密度增高、边缘不规则的肿块阴影.有时中心可见钙化。
⑥激素受体检查:通常检查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便指导临床选择内分泌佶疗。
⑦肿瘤标记物检查:CA15-3、CA242和CEA增高与乳腺癌有一定相关性。
⑧PCR法癌基因诊断检查:K19和Muc1等检查与乳腺癌相关性较好,此法可检测出存在体内的微小转移灶。
诊断依据(10分钟)
根据《NCCN乳腺癌筛查与诊断指南》,《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七版,美国St.Gallen乳腺癌危险度分层,《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第一版)
患者入院前5个月,洗澡时发现左乳外上部有一约1.5cm左右的肿块,因无疼痛等
不适,故未予以重视。近一周来,自觉肿块明显增大而来院就诊。
入院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2.5cm×2.0cm左右的肿块,边界不清,表面欠光
滑,质地较硬,活动度不佳,与皮肤无明显黏连,肿块表面局部皮肤未见明显异常。双
侧腋窝及锁骨上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图2-4-1)
四、诊断要点(22分钟)
临床表现
房肿块:乳腺肿块常为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为了早期发现,应强调定期作自我检查。
②皮肤桔皮样改变和乳头内陷,为癌侵及皮肤和乳头的表现。
③乳头溢液:可为血性或浆液性,此时可涂片作细胞学检查。
④区域淋巴结转移:常见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融合或固定。
⑤血行转移:多见于肺、肝、骨和脑转移,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乳腺外科讲课教案范文模板
教学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乳腺外科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生理变化。
2. 掌握乳腺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手术方法。
3. 了解乳腺外科疾病诊疗的进展,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教学内容:一、乳腺外科疾病概述1. 乳腺疾病的概念、分类2. 乳腺疾病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变化二、乳腺外科常见疾病1. 乳腺癌(1)临床表现(2)诊断(3)治疗原则(4)手术方法(5)乳腺癌的诊疗进展2. 乳腺良性肿瘤(1)临床表现(2)诊断(3)治疗原则(4)手术方法三、乳腺外科疾病诊疗进展1. 乳腺癌保乳手术及乳房再造技术2.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3. 乳腺纤维导管镜技术4. 静脉输液港技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乳腺外科疾病有哪些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乳腺外科疾病包括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等。
二、讲授新课1. 讲授乳腺外科疾病概述,让学生了解乳腺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病理生理变化。
2. 讲授乳腺外科常见疾病,重点讲解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原则及手术方法。
3. 讲授乳腺外科疾病诊疗进展,介绍乳腺癌保乳手术及乳房再造技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乳腺纤维导管镜技术、静脉输液港技术等。
三、课堂讨论1.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如何提高乳腺外科疾病的诊疗水平?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提高乳腺外科疾病的诊疗水平需要加强医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注重临床实践。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乳腺外科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3. 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乳腺外科疾病诊疗知识的掌握情况。
乳腺癌教案模板范文小学
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乳腺癌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乳腺癌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意识。
3. 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生命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乳腺癌的定义和危害。
2. 乳腺癌的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乳腺癌的严重性。
2. 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乳腺癌?乳腺癌对我们有什么危害?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介绍乳腺癌的定义: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生在乳腺组织。
2. 讲述乳腺癌的危害:乳腺癌会导致乳房疼痛、肿块、乳头溢液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3. 分析乳腺癌的病因:乳腺癌的病因有很多,如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
4. 介绍乳腺癌的预防措施:a.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压力。
b.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热量食物。
c. 保持适度的运动,增强体质。
d.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三、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患有乳腺癌,你会怎么做?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3.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从关爱自己的健康开始。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乳腺癌的严重性,呼吁大家关爱自己和他人健康。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讨论如何预防乳腺癌。
2. 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乳腺癌的科普文章,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乳腺癌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乳腺癌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关爱他人。
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后作业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乳腺癌的教学设计
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 、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激 素受体状态等。其中,激素受体状态 是决定乳腺癌患者能否进行内分泌治 疗的关键因素之一。
02
乳腺解剖学基础
乳房结构与功能
乳房外观
呈半球形或轻度下垂的圆锥形, 上界为第2或第3肋骨,下界为第6 或第7肋骨,内界为胸骨旁线,外
危险因素
乳腺癌的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月经史、生育史、哺乳史、家 族史等。其中,高龄、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或生育后未哺乳等因素均可增 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乳腺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 变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转移症状。
乳房淋巴回流途径
乳房的淋巴液主要回流至腋窝淋巴结 。当乳房发生炎症或肿瘤时,淋巴结 可起到过滤和清除有害物质的作用, 同时也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
乳房神经支配及生理作用
乳房神经支配
乳房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第2-6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这些神经纤维在乳房内形成丰富的神 经末梢,感受乳房的触觉、痛觉和温度觉等。
TNM分期系统
根据肿瘤大小(T)、淋巴结状态(N)和远处转移(M)情况对乳腺癌进行分期,为 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乳腺癌组织形态学特点
癌细胞形态多样
乳腺癌细胞可呈现不同的形态,如导 管内癌的癌细胞呈立方或柱状,小叶 原位癌的癌细胞则呈圆形或卵圆形。
组织结构异常
间质反应
乳腺癌间质中可见炎症反应、纤维化 等间质反应,与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密 切相关。
乳腺癌的教学设 计
汇报人:XX 2024-01-30
目录
• 乳腺癌概述 • 乳腺解剖学基础 • 乳腺癌病理学基础 • 乳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策略 • 乳腺癌治疗原则与方法探讨 • 乳腺癌康复期管理与生活指导
《乳腺癌临床课件:病因、诊断、治疗及护理》
生活方式
饮食、锻炼和肥胖与乳腺 癌的发病率有关。
雌激素水平
雌激素水平的突然变化或 长时间暴露与乳腺癌的发 生相关。
乳腺癌的诊断方法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是关键,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筛查和检测。
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 查方法,能够帮助检测乳腺异 常。
乳腺X线摄影
乳腺X线摄影是常用的筛查工 具,可以帮助发现乳腺肿块。
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 向治疗,以通过靶向癌细胞来抑制 其生长。
乳腺癌患者的护理
乳腺癌患者需要全面的护理和支持,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 身体护理
提供良好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和个人卫生。
2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3 社会支持
建立支持网络,帮助患者融入社会并提供实际的帮助。
乳腺癌临床课件:病因、 诊断、治疗及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本课程将探讨乳腺癌的病因、诊断、治 疗选择以及患者的护理。
病因和发病率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包含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和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了解病因可以帮助预防 和早期发现乳腺癌。
遗传因素
BRCA1和BRCA2突变是乳 腺癌的遗传风险因素。
4 康复护理
提供康复计划和支持,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乳腺核磁共振
乳腺核磁共振是一种高分辨率 的成像技术,可用于检测乳腺 异常。
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因患者的病情和癌症阶段而异。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可以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1
手术治疗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包括乳房保留手术
放射治疗
2
和乳房切除手术。
放射治疗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来杀死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房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系源于乳腺的上皮组织(乳癌),少数可源自乳房的各种非上皮组织(各种肉瘤),偶可见到混合性的癌肉瘤。
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在世界上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以西方国家发病率为高(尤其在美国,已占妇女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而东南亚国家的发病率较低;在我国,据统计报导,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人群发病为23/10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一)病因:同全身其它恶性肿瘤一样,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某些发病因素亦仍存在着不少争议。
多数学者认为,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临床资料统计,乳癌的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其中又以45~49岁(更年期)和60~64岁最多见。
动物实验亦证实,过量雌激素注射给小鼠,可诱发乳癌;切除高癌族幼鼠卵巢可预防乳癌的发生,从而说明了雌激素在乳癌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对雌激素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雌酮和雌二醇具有致癌作用,且以前者作用最强,雌三醇无致癌性。
有些学者认为,未婚、未育或未哺乳的妇女乳癌发病率较高,但另有统计结果则否定了上述观点,故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尚存在很大争议。
大量的文献资料说明有乳癌家族史的妇女其乳癌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者15倍之多,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报导,进食高脂饮食和肥胖的妇女,乳癌患病率较高;妇女胸部多次接受X线透视或摄影照射易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此外,某些乳房良性疾病,如乳房囊性增生病、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等亦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二)病理类型:乳癌的病理分类方法较多,从临床实际出发,比较简明,实用的方法是按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分为分化低的和分化高的两大类。
1.分化低的乳癌:特点是细胞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
(1)硬癌:此型最多见,约占总数的2/3。
切片见癌细胞较少,体积也较小,呈条索状和片状排列;其间纤维组织较多。
临床特点是肿块较小,质地坚硬;恶性程度高,早期即有转移。
(2)髓样癌:此型较少见。
切片见癌细胞较多,体积也较大,排列紧密,索、片状分布;细胞间纤维间质甚少。
临床特点是肿块较大,质地较软,易发生溃疡;恶性程度高,早期常有转移。
(3)弥漫性癌(亦称炎性癌):很少见。
切片见癌细胞呈弥漫性增长,皮肤内的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内充满大量的癌细胞并可形成癌细胞栓子;细胞间纤维间质极少,有明显的水肿及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等。
此型乳癌的临床表现较为特殊,主要特点为皮肤呈明显水肿,色多暗红,肿瘤发展迅速而常累及整个乳房,没有明显的局限性肿块可扪及;有时可表现为患乳皮肤干燥,弥漫性鳞屑,增厚如铠甲,故也有称铠甲癌者。
此型癌多见于青年妇女,恶性程度极高,转移早而且广,往往初诊时就发现有远处转移,预后极差,多在短期内死亡。
(4)粘液癌(亦称胶样癌):很少见。
肿块切面呈胶冻样半透明状;切片见癌细胞数不多,周围伴有多量粘液,临床特点是肿块生长缓慢,转移较晚。
2.分化高的乳癌:特点是肿瘤细胞分化高而恶性程度较低。
(1)腺癌:较少见,起源于腺泡或小乳管。
癌细胞排列呈腺样结构。
临床特点:肿块常偏大,恶性程度中等,转移较晚。
(2)导管癌(亦称管内癌):不常见,起源于中、小乳管。
切片可见很多极度增生的乳管样组织,管腔内充满癌细胞,中心部分癌细胞可发生坏死。
肿块切面可见灰白色半固体状颗粒物质充满小管腔,可挤压出牙膏状物,尤如粉刺内容物,故又名粉刺癌。
此型癌恶性程度低,转移晚。
(3)乳头状癌(亦称乳头状腺癌):不常见,起源于靠近乳头的大乳管。
亦可由乳管内乳头状瘤恶变形成。
此型癌病程较长,肿块较大,有时有囊性变。
恶性程度较低,转移较晚。
(4)湿疹样癌(亦称Paget氏乳头病):很少见,起源于乳头内的大乳管。
癌细胞呈空泡状,在乳头、乳晕的表皮深层浸润发展。
临床特点是乳头、乳晕周围皮肤搔痒、粗糙,或皮肤增厚、轻度糜烂,伴有灰黄色痂皮等。
此型癌恶性程度低,淋巴转移很晚。
(三)转移途径:1.直接浸润:直接侵入皮肤、胸肌筋膜、胸肌等周围组织。
2.淋巴转移:可经乳房淋巴液的各引流途径(图2-6)扩散。
其中主要的途径为:(1)癌细胞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侵入同侧腋窝淋巴结,进而侵入锁骨下淋巴结以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的癌细胞。
又可经胸导管(左)或右侧淋巴导管侵入静脉血流而向远处转移。
(2)癌细胞向内侧侵入胸骨旁淋巴结,继而达到锁骨上淋巴结,之后可经同样途径血行转移。
上述的两个主要淋巴转移途径中,一般以前者居多;后一途径的转移虽较少,但一经发生则预后较差。
据国内有关资料报导,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约为60%,胸骨旁淋巴结转率为30~35%。
另外,乳癌原发部位与转移途径也有一定关系。
一般说来,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原发灶大多(80%)在乳房的外侧象限;有胸骨旁淋巴结转移者,原发灶则大多(70%)在乳房内侧象限。
3.血液转移:乳癌细胞经血液向远处转移者多发生在晚期,但基于对乳癌术后病人远期疗效的调查和统计,有学者认为乳癌的血行转移可能在早期即已发生,其以微小癌灶的形式隐藏在体内,成为日后致命的隐患。
癌细胞除可经淋巴途径进入静脉,也可直接侵入血液循环。
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肝。
在骨转移中,则依次为椎骨、骨盆和股骨。
好发血行转移是乳腺癌突出的生物学特征,这是本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所在,也是乳腺癌防治上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所以有人认为乳腺癌不单纯是乳房的局部病变,也应视为全身性疾病。
(四)临床表现:乳癌最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
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45~50%),其次是乳头、乳晕区(15~20%)和内上象限(12~15%)。
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差。
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
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
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
如癌组织累及连接腺体与皮肤的Cooper氏韧带,使之收缩并失去弹性,可导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因侵及乳管使之收缩,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乳头深部的肿瘤可因侵入乳管而使乳头内陷。
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
癌肿继续增长,表面皮肤可因皮内和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而引起局部淋巴水肿,由于皮肤在毛囊处与皮下组织连接紧密,淋巴水肿部位可见毛囊处出现很多点状凹陷,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
这此都是乳腺癌的重要体征。
乳癌发展至晚期,表面皮肤受侵犯,可出现皮肤硬结,甚者皮肤破溃形成溃疡,此种恶性溃汤易出血,伴有恶臭,经久不愈,边缘外翻似菜花状。
癌肿向深层侵犯,可侵入胸筋膜、胸肌,致使肿块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
乳癌的淋巴转移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初为散在、无痛、质硬,数目较少,可被推动;以后肿大的淋巴结数目增多,互相粘连成团,与皮肤或腋窝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
如腋窝主要淋巴管被癌细胞栓塞,可出现患侧上肢淋巴水肿。
胸骨旁淋巴结位置较深,通常要在手术中探查时才能确定有无转移。
晚期,锁骨上淋巴结亦肿大、变硬。
少数病人可出现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癌的远处转移,至肺时,可出现胸痛、气促、胸水等;椎骨转移时,出现患处剧痛甚至截瘫;肝转移时,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等。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殊形式的乳癌(如炎性乳癌和乳头湿疹样癌),其发展规律和临床表现与一般乳癌有所不同。
炎性乳癌并不多见,一般发生在青年妇女,尤其是在妊娠期或哺乳期。
此型癌发展迅速,病程凶险,可在短期内迅速侵及整个乳房,患乳淋巴管内充满癌细胞栓子。
临床特征是患乳明显增大,皮肤充血、发红、发热犹如急性炎症。
触诊扪及整个乳房肿大发硬,无明显局限性肿块。
癌细胞转移早且广,对侧乳房亦常被侵及。
预后极差,病人常在发病后数月内死亡。
乳头湿疹样癌很少见。
恶性程度低,发展缓慢。
原发病灶在乳头区的大乳管内,逐步移行至乳头皮肤。
初期症状是乳头刺痒、灼痛;呈变性湿疹样改变,乳头和乳晕皮肤发红、糜烂、潮湿,有时覆有黄褐色的鳞屑样痂皮;揭掉痂皮又出现糜烂面。
病变皮肤发硬,边界尚清。
随病变发展,可出现乳头凹陷、破损。
淋巴结转移出现很晚。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乳癌在乳房肿块中所占比例很大,加之不少良性肿块也有恶变的可能,故对女性乳房肿块应倍加警惕,仔细检查,以防漏诊或误诊。
在检诊病情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1)有重要意义的病史述及;(2)肿块的性质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3)有特定意义的局部或全身体征;(4)区域淋巴结的情况等。
对于起源于良性病变的癌肿,临床表现和体征在早期易被掩盖或混淆,应特别注意鉴别(表2-1)。
对于性质待定而高度可疑癌肿的乳房肿块,活组织检查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表2-1几种常见乳房肿块的鉴别纤维腺瘤乳房囊性增生病乳癌肉瘤结核年龄20-25 25-40 40-60 中年妇女20-40病程缓慢缓慢快快缓慢疼痛无周期性疼痛无无较明显肿块数目常为单个多数成串常为单个单个不定肿块边界清楚不清不清清楚不清移动度不受限不受限受限不受限受限转移性病灶无无多见于局部淋巴结转移无脓肿形成无无无无可有冷脓肿乳癌的临床分期,旨在表达乳癌发展的不同程度和阶段;以便有依据地选择治疗措施和概略地估计预后。
目前国内比较经典的外科教科书仍大都沿用1959年全国肿瘤学术座谈会的建议,将乳癌分成下列四期:第一期,癌瘤完全位于乳房组织内,其直径不超过3厘米,与皮肤无粘连。
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第二期:癌瘤直径不超过5厘米,尚能推动,与覆盖的皮肤有粘连,同侧腋窝有数个散在而能推动的淋巴结。
第三期:癌瘤直径超过5厘米,与覆盖的皮肤有广泛的粘连,且常形成溃疡;或癌瘤底部与筋膜、胸肌有粘连。
同侧腋窝或锁骨下有一连串融合成块的淋巴结,但尚可推动。
胸骨旁淋巴结有转移者亦属此期。
第四期:癌瘤广泛地扩散至皮肤,或与胸肌、胸壁固定。
同侧腋窝的淋巴结块已经固定,或呈广泛的淋巴结转移(锁骨上或对侧腋窝)。
有远处转移者亦属此期。
必须指出,以上分期仅凭术前检查的结果为依据,实际上并不完全可靠,应结合手术后不同区域淋巴结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校正,才能较可靠地分析疗效和估计预后。
我国于1978年12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乳腺癌临床与基础理论工作座谈会,正式推荐使用国际抗癌协会1872年修订的乳腺癌临床分期法,简称国际分期法。
在国际上已被世界各国的临床工作者普遍接受,并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和学术交流中统一规范化使用。
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TNM国际分期法:它是国际抗癌协会提出的。
1969年和1972年两次修订,T(原发癌瘤)、N(局部淋巴结)、M(远处转移)三个字母的右下角可再附加0、1、2、3、4等数字以表示其变化的程度和某一癌瘤的目前临床情况。
T0:乳腺内无或未触及癌瘤。
T1:癌瘤直径≤2cm,无乳头内陷,无皮肤粘连、无胸大肌和胸壁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