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关于《左传》的作者比较可信的是:()。

[A] 刘向[B] 杜预[C] 左丘明[D] 司马迁
2、《康熙字典》里所采用的汉字排列方法是:()。

[A] 部首排列法[B] 音序排列法
[C] 四角号码排列法[D] 部首兼音序排列法
3、“庄公寤生”中的“寤”字,正确的通假字应是:()。

[A] 无[B] 勿[C] 毋[D] 牾
4、“冬,十二月丙子朔”中的“朔”表示的时间是:()。

[A] 月首第一天[B] 月末第一天[C] 月中第一天[D] 月首第二天
5、“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出自:()。

[A] 《庄辛说楚襄王》[B] 《江乙对荆宣王》
[C] 《赵威后问齐使》[D] 《冯谖客孟尝君》
6、下列对“解”和“释”辨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A] “解”和“释”都有“解开”的意思
[B] “解”和“释”都有分析的意思
[C] “解”和“释”还有各自的习惯用法
[D] “解”和“释”的意义古代和现代完全一致
7、“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中的“烹醢”是:()。

[A] 食物[B] 一种刑法[C] 上供的礼品[D] 无具体含义
8、“见兔而顾犬”中的“顾”可以解释为:()。

[A] 兼顾[B] 照顾[C] 回头看[D] 注意
9、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动词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叫做:()。

[A] 使动用法[B] 意动用法[C] 词类活用[D] 词类借用
10、根据字形分析,“时”字的本义应该是:()。

[A] 时机[B] 时常[C] 时间[D] 季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句子中用到通假字的是:()。

[A]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 夫晋,何厌之有
[D] 秦伯说,与郑人盟
12、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 蔓,难图也。

[B]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C]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D] 身非木石
13、下列句子中有古今字的是:()。

[A] 衮职有阙[B] 宣子田于首山[C] 舍其半[D] 亡不越竟
14、下列“无”的义项中,表示动词“没有”的是:()。

[A]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B]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
[C] 政事无巨细
[D] 无使滋慢
15、下列句子中的“而”字是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是:()。

[A] 长驱到齐,晨而相见。

[B]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D] 任重而道远。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京城大叔”中的“大”后来写作“太”。

()
17、“食舍肉”中的“舍”后来写作“涻”。

()
18、春秋时的五等爵是“公”、“侯”、“伯”、“子”、“男”。

()
19、“秦伯说,与郑人盟”中的通假字是“说”。

()
20、古者昭穆相承,左为穆,右为昭。

()
21、“君将不堪”中的“堪”意思是“忍受”。

()
22、兵车一乘有甲士十人,步卒三十人。

()
23、“晋灵公不君”中的“君”在这里是个名词。

()
24、“困”除困难的意思外,还可以表示“无路可走”。

()
25、“乏”的意思只有一个,指疲倦。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
号处。

26、请翻译下面的话: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27、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人”、“民”之间的差别:
(1)《尚书·秦誓》:“惟人,五物之灵。


(2)《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


(3)《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4)《说文》:“民,众萌也。


(5)《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8、“说(yuè)”和“悦”之间,是通假关系还是古今关系?
29、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哪些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0、上古汉语中的疑问词分为哪两类,请举例说明。

31、辨析“盗”和“贼”的异同。

32、辨析“坚”、“硬”、“刚”、“强”的本义。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26、标准答案:
俗话说:“脸颊和牙齿相挨着,嘴唇没有了,门牙便受冷。

”这恐怕是说虞国和虢国的密切关系。

考核目标:考察“者……也”判断句的翻译。

(复习范围:第三单元 > 通论学习 > 判断句、叙述句 > 知识点一:判断句)
27、标准答案:
“人”、“民”两词所指都是属于人类的社会成员,但是两者的范围广狭有不同。

“人”与禽兽相对,是人类社会成员的统称,如例句(1)(2)皆为此义。

“人”可以用来指称不同阶级、不同职业以及在其他方面有所区别的社会成员,如例句(3)。

“民”的外延比“人”小,它的词义范围仅指人当中愚昧无知的部分,即被奴役者,被统治者。

例句(4)(5)皆表示了这个意思,由此可见两者的区别。

考核目标:同义词“人”、“民”之间的差别。

(复习范围:第一单元 > 通论学习 > 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28、标准答案:
“说”和“悦”之间是古今关系,因为在上古,所有表示喜悦的字都用“说”来表示。

考察目标:古今字的关系。

(复习范围:第二单元 > 通论学习 >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 知识点二:古今字、异体字)
29、标准答案:
表示比喻;表示处所;表示工具或依据;表示对人的态度
考察目标:名词作状语的一般用法。

(复习范围:第四单元 > 通论学习 > 词类的
活用 > 知识点二:词类活用的类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30、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盗”和“贼”异同的掌握。

(复习范围:第一单元 > 通论学习 > 古今词义的异同)
32、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考察同义词本义之间的区别。

(复习范围:第一单元 > 通论学习 >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知识点一:词的本义)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二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郑伯克段于鄢》出自:()。

[A] 《左传》[B] 《春秋》[C] 《战国策》[D] 《史记》
2、“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中“乏”的意思是:()。

[A] 疲倦[B] 困乏[C] 缺乏[D] 乏味
3、“恤孤独”中的“孤”指的是:()。

[A] 老年无妻[B] 年老无子[C] 壮年无夫[D] 年少丧父
4、“老臣贱息舒祺”中的“贱息”是指:()。

[A] 谦称自己的家里人[B] 谦称自己的儿子
[C] 对别人儿子的称呼[D] 谦称自己的妻子
5、“六书”中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指的是下面那种构字方法:()。

[A] 象形[B] 指事[C] 转注[D] 假借
6、下列句子中,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是:()。

[A] 五年卒亡其国[B] 故不如先斗秦赵
[C] 梁以此奇籍[D]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7、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古代汉语判断句在谓语后面一般用来帮助判断的语气是:()。

[A] 者[B] 也[C] 矣[D] 耶
8、“民贵君轻”这一主张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提出来的:()。

[A] 孔子[B] 庄子[C] 孟子[D] 韩非子
9、“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中的“舍”的意思是:()。

[A] 房屋[B] 放弃[C] 舍得[D] 舍命
10、下列各词的古今词义没有发生转移的是:()。

[A] 走[B] 宫[C] 狱[D] 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各句属被动句的是:()。

[A]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 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C]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12、下列各句中,“比”字用其本义的有:()。

[A]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B] 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之于天下也
[C] 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D] 食之,比门下之客
13、“家”在古代的常用义有两个,分别是:()。

[A] 诸侯统治的区域[B]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C] 天子的后宫[D] 家庭
14、下列句子中的“反”字表示“回来”的意思的是:()。

[A] 反不讨贼
[B] 辗转反侧
[C] 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
[D]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15、下列属于辞书的是:()。

[A] 尔雅[B] 《广韵》[C] 《词诠》[D] 《康熙字典》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词的意义包括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
17、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
18、“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的“共”同“供”。

()
19、“失其所与,不知”中的通假字是“知”。

()
20、“江”在古代指各类大江大河。

()
21、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叫“宫”,并不一定专指皇家的宫殿。

()
22、“辗转”在古汉语里属于合成词。

()
2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的“竟”表示的意义是竟然。

()
24、“坟”的词义由“土堆”演变成“坟墓”,属于词义的缩小。

()
25、“齐其闻之矣”中的“其”是句中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辨析“谁”和“孰”。

27、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句中“少”和“轻”的意义和用法。

2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29、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说明句中“东”的意义及用法。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0、辨析“颜”和“色”的异同。

3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分析该句句型。

32、辨析“视”、“望”、“观”、“看”、“见”、“睹”的意义?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26、标准答案:
这两个词是同义词,但也有细微的区别,“谁”专指人,“孰”则兼指物,“孰”用于选择问,而“谁”不用于选择问。

考察目标:掌握“谁”和“孰”的区别。

(复习范围:第一单元 > 通论学习 > 古今词义的异同)
27、标准答案:
少、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之为少、以之为轻。

考察目标:掌握“少”和“轻”意动用法的具体使用。

(复习范围:第四单元 > 通论学习 > 词类的活用 > 知识点二:词类活用的类型)
28、标准答案: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考察目标:掌握“令”字的具体应用。

(复习范围:第三单元 > 文选学习 > 《学而》《里仁》 > 知识点一:《论语》介绍)
29、标准答案:
“东”,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进攻,向东发展。

考察目标:掌握词类活用中名次作动词的具体运用。

(复习范围:第四单元 > 通论学习 > 词类的活用 > 知识点二:词类活用的类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30、标准答案:
颜指额,色指脸上的表情,二字有密切联系,所以常常连用,但色在上古可以当色
彩讲,颜不能当色彩讲,“女色”也不能称为颜。

考察目标:掌握“颜”和“色”的异同(复习范围:第一单元 > 通论学习 > 古今词义的异同)
31、标准答案:
判断句,主语是“制”,谓语是“岩邑”。

考察目标:掌握判断句的具体应用。

(复习范围:第三单元 > 通论学习 > 判断句、叙述句 > 知识点一:判断句)
32、标准答案:
“视”是近看,“望”是远看,“观”是有目的的看,“见”是“视”和“望”的结果,“睹”是“见”的同义词,“看”在早期是访问、探望的意思。

考察目标:掌握同义词之间的区别。

(复习范围:第一单元 > 通论学习 > 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三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出自:()。

[A] 《郑伯克段于鄢》[B] 《齐桓公伐楚》
[C] 《宫之奇谏假道》[D] 《烛之武退秦师》
2、“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中对“归”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归来[B] 归去[C] 离开[D] 送还
3、对“天”的本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帝[B] 天下[C] 天空[D] 人的头顶
4、“夸父与日逐走”中的“逐”用的是该字的:()。

[A] 本义[B] 引申义[C] 假借义[D] 常用义
5、《中原音韵》的作者是:()。

[A] 许慎[B] 陈彭年[C] 周德清[D] 陆法言
6、“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7、“共其乏困”中“共”的今字是:()。

[A] 供[B] 珙[C] 恭[D] 栱
8、中国古代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

[A] 《汉语大字典》[B] 《中华大字典》
[C] 《康熙字典》[D] 《新华字典》
9、下面几个形符,能表示与斧头有关意义的是:()。

[A] 弓[B] 刀[C] 支[D] 斤
10、“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是许慎给()所下的含义。

[A] 会意[B] 形声[C] 假借[D] 转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句子中,“以”充当连词的是:()。

[A] 齐因趁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B]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C] 险以远,则至者少
[D]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
12、下列句子中“乱”字当没有秩序讲的是:()。

[A] 以乱易整,不武[B]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C] 欲洁其身乱大伦[D] 关雎之乱
13、下面各组汉字,全为象形字的有:()。

[A] 日三禾止[B] 竹女衣册
[C] 牛贝户斤[D] 马子引目
14、下列句子中的“夫”属指示代词的是:()。

[A]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B]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C] 不致夫五尺童子[D] 横眉冷对千夫指
15、下列属于疑问代词的是:()。

[A] 安[B] 胡[C] 焉[D] 奚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曾不能疾走”中的“走”古代和现代意思是一致的。

()
17、象形字的特征是字形整体上描摹了某一事物的特征和轮廓。

()
18、“先王之制”中的“制”是动词,可以解释为制定政策等。

()
19、“欲与大叔”中的“大”的今字是“太”。

()
20、“无生民心”中的“生”属动词使动用法。

()
21、古代的“社稷”指的是土神。

()
22、“冬,晋文公卒。

”属于判断句。

()
23、“虽然,必告不榖。

”中的“虽然”和现代的虽然意思一致。

()
24、“饭”的本义是名词,指食物,而不是动词吃饭。

()
25、“粮”的本义是随身携带的干粮。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什么是古今字?
27、“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说明句中“隧”的意义及用法。

28、“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该句属于什么句型?
29、“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该句属于什么句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赦之,以劝事君者。

31、辨析“恭”和“敬”。

32、何谓“宾语前置”,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26、标准答案: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考察目标:古今字的一般常识。

(复习范围:第二单元 > 通论学习 >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 知识点二:古今字、异体字)
27、标准答案:
隧,名词用为动词,挖隧道。

考察目标:词类活用中名词作动词的具体运用。

(复习范围:第四单元 > 通论学习 > 词类的活用 > 知识点二:词类活用的类型)
28、标准答案:
被动句,“见”表被动,“于”引出主动者。

考察目标:掌握“见”字被动句的用法。

(复习范围:第四单元 > 通论学习 > 词类的活用 > 知识点二:词类活用的类型)
29、标准答案:
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之”前置。

考察目标:掌握宾语前置的基本句型。

(复习范围:第四单元 > 通论学习 > 词类的活用 > 知识点二:词类活用的类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30、标准答案:
此人不惜冒死使其国君逃脱,杀了他不吉利。

赦免他,以鼓励做臣子的人。

考察目标:掌握使动用法的具体运用。

(复习范围:第四单元 > 通论学习 > 词类
的活用 > 知识点二:词类活用的类型)
31、标准答案:
“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在内心方面,“敬”的意义比恭的广泛,往往指一种内心的修养,严肃对待自己。

考察目标:掌握“恭”和“敬”的异同。

(复习范围:第一单元 > 通论学习 > 古今词义的异同)
32、标准答案:
宾语通常是用在动词或介词后面的。

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前面,这就叫“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情况主要有四种。

1)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前置。

如:《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如:《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

’”《国语•晋语》:“昔君之惠也,未之敢忘。


3)用代词“之”、“是”等复指的前置宾语。

如:《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左传•僖公五年》:“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4)无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

如:《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老夫其国家不能恤,敢及王室?”
考察目标:掌握宾语前置的基本类型。

(复习范围:第四单元 > 通论学习 > 词类的活用 > 知识点二:词类活用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