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第十二章化湿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温脾,善治脾寒泄泻。
❖ 不同点:
1. 白豆蔻偏入中上二焦,又能入肺经以化饮止咳,并走
肌表以除湿温;
2. 砂仁偏入中下二焦,又能达下焦以安胎。
小结
❖ 1、功效比较: 藿香与佩兰、苍朮与厚朴、砂仁与白豆蔻 ❖ 2、特殊功效: 外感风寒兼内有湿阻者,宜—藿香与佩兰 湿阻气滞者,宜--砂仁与白豆蔻 消除腹胀之要药—厚朴 苦温燥湿之要药—厚朴与苍术
采收加工
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 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 ”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时,蒸软取出 ,卷成筒状,干燥。姜汁制用。
处方用名
用生姜、苏叶煎汁, 趁热拌入,烘燥后用, 以增强温中散寒之功。
厚 朴
凹 叶 厚 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靴朴
根朴
耳朴
性味归经
苦、辛、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应用:①脾胃气滞证, ②防止补药妨碍胃气, ③湿浊困脾证。
温脾止泻 脾虚腹泻。
理气安胎 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
○豆 蔻 《别录》
【来源】 姜科草本植物白豆蔻 或爪哇白豆蔻的成熟 果实。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由绿色转成 黄绿色采收。晒干。 用时打碎生用。
处方用名
产印度尼西亚爪哇
原豆蔻
因其色较
爪哇/印尼豆蔻
功效
化湿
解暑 止呕
藿香
主治
特点:芳香化湿浊、醒脾健胃。 应用:湿阻中焦之证。症见脘腹胀闷、胃纳不馨
、身体倦怠、口甘多涎、大便溏薄(舌苔浊者 最捷)。
特点:解暑,又兼发表。 应用: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恶寒发热、头
痛、脘闷、呕恶吐泻(胃肠型感冒)。
湿浊中阻之呕吐。
按语 藿香芳香而不猛烈,温而不偏 燥热,故为临床常用药物。 藿香与紫苏,均有和中止 呕作用,藿香长于化湿醒脾, 又能止呕;紫苏长于散寒解表, 又能行气、安胎、解鱼蟹毒。 藿香与香薷,均有解暑化湿 之功,但藿香的化湿和中、 醒脾开胃作用较佳,又能止呕; 香薷则发汗解表功能较佳, 且能利水。
辛温香燥-入脾胃-
健脾燥湿
辟秽解暑
适应范围 芳香之品能醒脾化湿,温 燥之药 可燥湿健脾,故本
类药物适用于湿浊内阻,脾
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
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
1.湿阻脾胃证。
薄、食少体倦、口干多涎、 舌苔白腻等证。
2.湿温、暑湿等证。
此外,本类药物有 芳香解暑之功,湿温、 暑湿等证,亦可选用。
佩 兰 《本经》
来源
菊科多年生植物佩兰的地上部分。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分两次采割。切段鲜用或 晒干生用。
处方用名
鲜佩兰
佩兰 陈佩兰
晒 干, 切碎用
性味归经
辛,平。归脾、胃、肺经。
功效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
佩兰之按语
❖ 佩兰《本经》称兰草,性味辛平,气味方香,
专入脾胃,有化湿悦脾之效,又能解暑,为治疗 暑湿内蕴之药;
❖ 其为治疗脾瘅要药,亦去化湿之功;
❖ 鲜品用于夏令作用尤佳。
藿香与佩兰功效主治异同
❖ 相同点:化湿,解暑,同治湿浊中阻证、暑湿感 冒(胃肠型感冒);
❖ 同中之异: 1. 藿香发表之力大于佩兰,治暑湿感冒效捷; 2. 佩兰性平,化湿之功优于藿香,治湿滞中焦尤佳
。 ❖ 不同点: 1. 藿香兼能止呕; 2. 佩兰又能辟秽浊,除中焦陈腐之气,治疗秽浊中
部湿疹
湿与脾胃
▪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 1. 喜燥而恶湿,爱暖而悦芳香; 2. 易为湿邪所困,湿困脾胃(又称湿阻中焦)
则脾胃功能失常。 ▪ 化湿药能宣化湿浊,醒悦脾胃而使脾运复健
,故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含义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 燥,具有化湿醒脾作用 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性能
化湿浊
舒畅气机
配伍
1.伴脾胃虚弱者,配补脾健胃药。 2.湿阻气滞甚者,配行气药。 3.偏于寒湿中阻者,配温里药。 4.偏于湿热中阻者,配清热燥湿药。
使用注意
化湿药多辛温香 燥之品,易于耗 气伤阴,故阴虚 血燥及气虚者慎 用。
1.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
2.入煎剂宜后下。
又因其芳香,多含挥发 油,系其有效成分,故入 煎剂宜后下,以免降低疗 效。
使用注意
阴虚有热,大便燥结及多汗者不宜应用。
文献摘录
1.《珍珠囊》:“能健脾安脾,诸湿 肿,非此不能除。
2.《本草正义》:“苍术,气味雄厚 ,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燥湿而 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 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
★厚 朴 《本经》
来源
木兰科落叶乔木植物厚朴或凹 叶厚朴的干皮、根皮及枝皮。
★藿 香
来源
唇形科草本植物广 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 分。
采收加工
夏秋季枝叶茂盛时 采割。趁鲜切断,鲜 用或阴干生用。
《别录》
处方用名
鲜藿香
藿香 土藿香
新鲜者,切
晒干, 切碎用
广藿香
碎用。主要 用于解暑。
产于广东,一般
认为功效较好。晒
干,切碎用。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
芳香化湿,发表解暑,和中止呕
小结
❖ 3、止呕诸药之区别 温中止呕—生姜—胃寒呕吐; 清胃止呕—芦根、黄连—胃热呕吐 化湿止呕—藿香—湿阻呕吐 行气止呕—紫苏—气滞呕吐
❖ 4、特殊用法 本章药入煎剂宜后下
草豆蔻白, 故名“白豆
蔻”
产于泰国、柬埔寨
白豆蔻
❖ 【性味与归经】 辛,温。 归肺、脾、胃经
❖ 【功效】 化湿行气, 温中止呕, 开胃消食。
砂仁与豆蔻功效主治异同
❖ 相同点:姜科。辛温,化湿行气,开胃,温中,治疗
湿浊中阻证、脾胃气滞证,脾胃寒湿证等,均当后下。
❖ 同中之异:
1. 行气以白豆蔻为优,开胃以砂仁为佳; 2. 同能温中,但白豆蔻重在温胃,善治胃寒呕吐,砂仁重
厚朴与苍术比较
厚朴
燥湿
燥湿行气, 除满消胀之力为佳, 又能下气平喘
苍术
燥性较烈, 其燥湿健脾作用较强, 又能去风湿,明目。
○ 砂 仁 《药性论》
来源
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阳春砂或绿壳砂或海南砂 的干燥成熟果实。
采收加工
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 收,晒干或低温干燥。用 时打碎生用。
海 南 砂
砂 仁
七版
第十二章 化湿药
湿邪的致病特点
性质 类水,阴
邪 重浊
粘滞
趋下
致病特点
易伤阳气, 尤易伤脾阳
沉重感, 分泌物、排泄物 秽浊不洁
易阻气机 起病缓、发病长、反复
发作
易伤阴位(腰以下)
病症特点
恶寒、腹泻 不思饮食 头重、身困重 大便溏泻、小便混浊 湿疹流水、妇女带下 胸闷、腹胀、便溏不
爽
下肢水肿、妇女带下 小便混浊、泄泻,阴
41
处方用名
缩砂仁
产广东阳春县,质 佳。打碎用。
西砂仁 春砂仁 阳春砂
带壳的西 砂仁,打碎 用。
产于越南、泰国、印
度尼西亚等地,质较差。 砂全
去壳,打碎用。
壳砂
阳春砂 绿壳砂
海 南 砂
缩砂仁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砂仁
功效
主治
芳香化湿 行气开胃
特点:行气效强。
阻之口甜口腻等。
★苍 术 《本经》
来源
菊科植物茅术或北苍术 的根茎。
采收加工
晒干。水或米泔水润 透切片,炒微黄用。
茅 苍 术
北苍术
处方用名
制苍术 用米泔水浸透,再蒸黑,减少它辛
燥之性。
炒苍术 用麸皮拌炒至味黄色为度,也是减
少其辛燥之性,但较制苍术稍强。
生苍术 用米泔水浸润,切片,晒
干。药性较辛燥
厚朴
功效
燥湿行气
行气消积 降气平喘
主治
特点:为消除食滞痞满的要药。
应用:湿滞中焦证。
上除胸满,中消脘闷,下治腹胀、便秘
。
气逆之咳喘。
特点:除无形之胀满,如气滞胸满、腹满;
又除有形之胀满,如食积、湿阻之便秘、 脘闷等。
厚朴
❖ 注意:孕妇及气虚、阴虚者慎服 。
苍术 苦温燥湿
厚朴
麻黄 平喘
厚朴
宣肺平喘 下气平喘
❖ 苍术—脾胃湿盛—实证 ❖ 白术—补益脾胃—虚证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苍术
功效 燥湿健脾
主治
特点:燥性明显,燥湿力强。 应用:湿阻中焦之呕吐呃逆;
湿浊上蒙之头重如裹。
祛散风湿 风湿痹痛,湿热下注之足膝肿痛、痿弱 (配黄柏)
发汗解表 表证夹湿
特点:除一身上下内外之湿。
❖ 不同点:
1. 白豆蔻偏入中上二焦,又能入肺经以化饮止咳,并走
肌表以除湿温;
2. 砂仁偏入中下二焦,又能达下焦以安胎。
小结
❖ 1、功效比较: 藿香与佩兰、苍朮与厚朴、砂仁与白豆蔻 ❖ 2、特殊功效: 外感风寒兼内有湿阻者,宜—藿香与佩兰 湿阻气滞者,宜--砂仁与白豆蔻 消除腹胀之要药—厚朴 苦温燥湿之要药—厚朴与苍术
采收加工
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 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 ”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时,蒸软取出 ,卷成筒状,干燥。姜汁制用。
处方用名
用生姜、苏叶煎汁, 趁热拌入,烘燥后用, 以增强温中散寒之功。
厚 朴
凹 叶 厚 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靴朴
根朴
耳朴
性味归经
苦、辛、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应用:①脾胃气滞证, ②防止补药妨碍胃气, ③湿浊困脾证。
温脾止泻 脾虚腹泻。
理气安胎 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
○豆 蔻 《别录》
【来源】 姜科草本植物白豆蔻 或爪哇白豆蔻的成熟 果实。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由绿色转成 黄绿色采收。晒干。 用时打碎生用。
处方用名
产印度尼西亚爪哇
原豆蔻
因其色较
爪哇/印尼豆蔻
功效
化湿
解暑 止呕
藿香
主治
特点:芳香化湿浊、醒脾健胃。 应用:湿阻中焦之证。症见脘腹胀闷、胃纳不馨
、身体倦怠、口甘多涎、大便溏薄(舌苔浊者 最捷)。
特点:解暑,又兼发表。 应用: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恶寒发热、头
痛、脘闷、呕恶吐泻(胃肠型感冒)。
湿浊中阻之呕吐。
按语 藿香芳香而不猛烈,温而不偏 燥热,故为临床常用药物。 藿香与紫苏,均有和中止 呕作用,藿香长于化湿醒脾, 又能止呕;紫苏长于散寒解表, 又能行气、安胎、解鱼蟹毒。 藿香与香薷,均有解暑化湿 之功,但藿香的化湿和中、 醒脾开胃作用较佳,又能止呕; 香薷则发汗解表功能较佳, 且能利水。
辛温香燥-入脾胃-
健脾燥湿
辟秽解暑
适应范围 芳香之品能醒脾化湿,温 燥之药 可燥湿健脾,故本
类药物适用于湿浊内阻,脾
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
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
1.湿阻脾胃证。
薄、食少体倦、口干多涎、 舌苔白腻等证。
2.湿温、暑湿等证。
此外,本类药物有 芳香解暑之功,湿温、 暑湿等证,亦可选用。
佩 兰 《本经》
来源
菊科多年生植物佩兰的地上部分。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分两次采割。切段鲜用或 晒干生用。
处方用名
鲜佩兰
佩兰 陈佩兰
晒 干, 切碎用
性味归经
辛,平。归脾、胃、肺经。
功效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
佩兰之按语
❖ 佩兰《本经》称兰草,性味辛平,气味方香,
专入脾胃,有化湿悦脾之效,又能解暑,为治疗 暑湿内蕴之药;
❖ 其为治疗脾瘅要药,亦去化湿之功;
❖ 鲜品用于夏令作用尤佳。
藿香与佩兰功效主治异同
❖ 相同点:化湿,解暑,同治湿浊中阻证、暑湿感 冒(胃肠型感冒);
❖ 同中之异: 1. 藿香发表之力大于佩兰,治暑湿感冒效捷; 2. 佩兰性平,化湿之功优于藿香,治湿滞中焦尤佳
。 ❖ 不同点: 1. 藿香兼能止呕; 2. 佩兰又能辟秽浊,除中焦陈腐之气,治疗秽浊中
部湿疹
湿与脾胃
▪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 1. 喜燥而恶湿,爱暖而悦芳香; 2. 易为湿邪所困,湿困脾胃(又称湿阻中焦)
则脾胃功能失常。 ▪ 化湿药能宣化湿浊,醒悦脾胃而使脾运复健
,故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含义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 燥,具有化湿醒脾作用 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性能
化湿浊
舒畅气机
配伍
1.伴脾胃虚弱者,配补脾健胃药。 2.湿阻气滞甚者,配行气药。 3.偏于寒湿中阻者,配温里药。 4.偏于湿热中阻者,配清热燥湿药。
使用注意
化湿药多辛温香 燥之品,易于耗 气伤阴,故阴虚 血燥及气虚者慎 用。
1.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
2.入煎剂宜后下。
又因其芳香,多含挥发 油,系其有效成分,故入 煎剂宜后下,以免降低疗 效。
使用注意
阴虚有热,大便燥结及多汗者不宜应用。
文献摘录
1.《珍珠囊》:“能健脾安脾,诸湿 肿,非此不能除。
2.《本草正义》:“苍术,气味雄厚 ,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燥湿而 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 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
★厚 朴 《本经》
来源
木兰科落叶乔木植物厚朴或凹 叶厚朴的干皮、根皮及枝皮。
★藿 香
来源
唇形科草本植物广 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 分。
采收加工
夏秋季枝叶茂盛时 采割。趁鲜切断,鲜 用或阴干生用。
《别录》
处方用名
鲜藿香
藿香 土藿香
新鲜者,切
晒干, 切碎用
广藿香
碎用。主要 用于解暑。
产于广东,一般
认为功效较好。晒
干,切碎用。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
芳香化湿,发表解暑,和中止呕
小结
❖ 3、止呕诸药之区别 温中止呕—生姜—胃寒呕吐; 清胃止呕—芦根、黄连—胃热呕吐 化湿止呕—藿香—湿阻呕吐 行气止呕—紫苏—气滞呕吐
❖ 4、特殊用法 本章药入煎剂宜后下
草豆蔻白, 故名“白豆
蔻”
产于泰国、柬埔寨
白豆蔻
❖ 【性味与归经】 辛,温。 归肺、脾、胃经
❖ 【功效】 化湿行气, 温中止呕, 开胃消食。
砂仁与豆蔻功效主治异同
❖ 相同点:姜科。辛温,化湿行气,开胃,温中,治疗
湿浊中阻证、脾胃气滞证,脾胃寒湿证等,均当后下。
❖ 同中之异:
1. 行气以白豆蔻为优,开胃以砂仁为佳; 2. 同能温中,但白豆蔻重在温胃,善治胃寒呕吐,砂仁重
厚朴与苍术比较
厚朴
燥湿
燥湿行气, 除满消胀之力为佳, 又能下气平喘
苍术
燥性较烈, 其燥湿健脾作用较强, 又能去风湿,明目。
○ 砂 仁 《药性论》
来源
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阳春砂或绿壳砂或海南砂 的干燥成熟果实。
采收加工
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 收,晒干或低温干燥。用 时打碎生用。
海 南 砂
砂 仁
七版
第十二章 化湿药
湿邪的致病特点
性质 类水,阴
邪 重浊
粘滞
趋下
致病特点
易伤阳气, 尤易伤脾阳
沉重感, 分泌物、排泄物 秽浊不洁
易阻气机 起病缓、发病长、反复
发作
易伤阴位(腰以下)
病症特点
恶寒、腹泻 不思饮食 头重、身困重 大便溏泻、小便混浊 湿疹流水、妇女带下 胸闷、腹胀、便溏不
爽
下肢水肿、妇女带下 小便混浊、泄泻,阴
41
处方用名
缩砂仁
产广东阳春县,质 佳。打碎用。
西砂仁 春砂仁 阳春砂
带壳的西 砂仁,打碎 用。
产于越南、泰国、印
度尼西亚等地,质较差。 砂全
去壳,打碎用。
壳砂
阳春砂 绿壳砂
海 南 砂
缩砂仁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砂仁
功效
主治
芳香化湿 行气开胃
特点:行气效强。
阻之口甜口腻等。
★苍 术 《本经》
来源
菊科植物茅术或北苍术 的根茎。
采收加工
晒干。水或米泔水润 透切片,炒微黄用。
茅 苍 术
北苍术
处方用名
制苍术 用米泔水浸透,再蒸黑,减少它辛
燥之性。
炒苍术 用麸皮拌炒至味黄色为度,也是减
少其辛燥之性,但较制苍术稍强。
生苍术 用米泔水浸润,切片,晒
干。药性较辛燥
厚朴
功效
燥湿行气
行气消积 降气平喘
主治
特点:为消除食滞痞满的要药。
应用:湿滞中焦证。
上除胸满,中消脘闷,下治腹胀、便秘
。
气逆之咳喘。
特点:除无形之胀满,如气滞胸满、腹满;
又除有形之胀满,如食积、湿阻之便秘、 脘闷等。
厚朴
❖ 注意:孕妇及气虚、阴虚者慎服 。
苍术 苦温燥湿
厚朴
麻黄 平喘
厚朴
宣肺平喘 下气平喘
❖ 苍术—脾胃湿盛—实证 ❖ 白术—补益脾胃—虚证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苍术
功效 燥湿健脾
主治
特点:燥性明显,燥湿力强。 应用:湿阻中焦之呕吐呃逆;
湿浊上蒙之头重如裹。
祛散风湿 风湿痹痛,湿热下注之足膝肿痛、痿弱 (配黄柏)
发汗解表 表证夹湿
特点:除一身上下内外之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