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稻草人(一)》(语文长春三上)长春版

合集下载

《稻草人》教案教学设计

《稻草人》教案教学设计

《稻草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稻草人的来历、形象特点以及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稻草人的情感共鸣。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生活,关注农民劳动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懂得感恩的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劳动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分析稻草人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体验稻草人的情感。

3. 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联系自身生活实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场景图片。

4. 学生分组合作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稻草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谈谈自己对稻草人的认识。

引入课文《稻草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稻草人的形象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稻草人形象,体会作者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稻草人的形象描写,分析稻草人的性格特点。

学生发挥想象,体会作者对稻草人的情感。

5.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稻草人在故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交流成果。

6. 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所蕴含哲理的理解。

学生分享感悟,教师总结。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长春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9-1 稻草人(一)【第1课时】 PPT课件

长春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9-1 稻草人(一)【第1课时】 PPT课件
书写指导
“艹”的横要长,“牙” 第二笔撇折的撇短折要长。


书写指导
上下宽中间窄,“日” 扁窄,下边“又”的撇 稍短捺要长。
liú

书写指导
上边扁宽、第一笔是短 撇、第二笔竖提要小, “田”稍窄。
shī

书写指导
左边窄小右边宽高, “土”下横最长,“寸” 稍小。
qiǎng

书写指导
“弓”要窄长,“虽” 上边“口”要窄小,下 边“口”要扁宽。
造句:从外面回来后,我发现弟弟还在酣睡。 不可收拾: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造句:你现在偷工减料,万一出了事,就 不可收拾了。
辨析词语
驱逐 驱赶
相同点:两者都有“赶走”的意思。
不同点:“驱赶”常用于具体的事物,如驱赶家禽等。 “驱逐”范围更大一些,除了可指具体的事 物,还可指政府赶走有害的人物。
(1)如果真有这一笑,在稻草人看来,那就比星星月 亮的笑更可爱,更可( 珍贵 ),因为他爱他 的主人。
(2)朋友,是我们一生中最( 宝贵 )的财富。
6. 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填序号) A.比喻句 B.排比句 C.设问句 D.夸张句 E.拟人句
(1)稻草人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
shuì

书写指导
“垂”首笔是短平撇, 第二横上左右各一竖。
我会认
dào jī fū bí suì
稻肌肤鼻穗
liàn zhēn guì dí pò
恋珍贵敌迫
易读错字
suì zhēn
cuì
稻穗 珍贵 憔悴
多音字
shàn(扇子)
pò(强迫)

《稻草人》教案

《稻草人》教案

《稻草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稻草人》。

本课主要讲述了稻草人在田里守护着稻子,尽职尽责地帮助农民的故事。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稻草人的形象及其作用,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尽职尽责”造句。

3. 了解稻草人的形象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关心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并会用“尽职尽责”造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练习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稻草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稻草人的形象,引发学生对稻草人的好奇心。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稻草人在农田里的作用,引出本课课题《稻草人》。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解决,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课文中稻草人的形象和作用,以及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农民的辛苦。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稻草人的形象及其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同时,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稻草人守护稻子尽职尽责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用“尽职尽责”造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稻草人》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了稻草人的形象及其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农民的辛勤劳动,激发了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上册稻草人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上册稻草人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上册《稻草人》教学设计《稻草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读通课文,熟悉本课生字新词,依照人物情感的转变用适当的语气进行朗诵。

二、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注意作者如何一步一步把稻草人的样子和构造说清楚;注意课文什么地址写的是稻草人的善心。

3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写作目的,读懂童话包括的意义。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一、问题引入课件出示:读叶圣陶的《稻草人》和读郑渊洁的童话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一、郑渊洁,班上的每一个同窗都读过他的童话故事,咱们图书角里有三分之一是他的童话故事书,也是借得最火爆的。

他1955年诞生于河北一个军官家庭,在北京长大。

皮皮鲁、鲁西西、大灰狼罗克、舒克和贝塔都是他笔下文学形象。

他被称为现代“童话大王”。

二、课件出示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闻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诞生于1894年,1988年逝世。

《稻草人》童话集1923年出版,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是中国现代童话的开创篇,童话故事《稻草人》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3、师总结:叶圣陶借稻草人的眼睛,展现给咱们的是一幅二十年代中国农村摇摇欲坠、民不聊生的人世百态。

难怪咱们会感受到真实,感到繁重,悲凉,凄苦……叶圣陶的孙女儿说:爷爷写这篇文章确实是想表达出知识分子想拯救那个社会,却又无能为力的为难的窘境。

固然这一点,你们此刻还很难体会。

二、深切文本一、课件出示阅读提示1:读第一自然段,注意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把稻草人的样子和构造说清楚的。

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稻草人的样子,依照什么顺序进行描述的。

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

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

破竹篮子、残荷叶都能够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

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只是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算了。

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人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成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稻草人》教案

《稻草人》教案

《稻草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稻草人》。

本课主要讲述了稻草人在田地里守护着稻子,尽职尽责地帮助农民的故事。

通过稻草人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辛勤和农民的辛苦,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稻草人的品质。

2. 能够理解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稻草人的品质。

难点:理解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出示稻草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稻草人的样子,引发学生对稻草人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稻草人的品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稻草人的理解和感受。

4.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即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稻草人守护田地爱心负责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答案:例:稻草人守护着田地。

2. 请写一篇关于稻草人的小作文,可以是描述稻草人的样子,也可以是想象稻草人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去了解农民的辛苦,体会劳动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稻草人》。

这是一篇关于稻草人在田地里守护着稻子,尽职尽责地帮助农民的故事。

通过稻草人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辛勤和农民的辛苦,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小学语文《稻草人》第一课时 教案

小学语文《稻草人》第一课时 教案
课题《稻草人》教案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3.帮助学生认识“肤、怠、穗、瘪、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掌握“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 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
5、小结第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稻草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稻草人做事非常尽职尽则。
6、简要说说第一个故事的内容。
7、以第一个故事为标准,略讲第二、第三个故事。
8、思考,交流稻草人看到Biblioteka 事情及想到的内容。让学生们读一读。
9、概括出稻草人的特点及品质。
10拓展:现实生活中,有哪一类人象稻草人?
11、想象说话: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抓住稻草人的特点,它所看到的、想到的去写)
重点、难点:了解在稻田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一
1、认真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认读并组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找出课文中的多音字,并组词。
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理解词语的意思。
4、再读课文,想想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合作探究——
1、指名读课文,检查预习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2、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到稻草人看到了三件事,是哪三件事呢?简要说说这三件事的内容。
展示提升——
1、当稻草人看到饱满的稻穗时,它想到了什么?
2、自读稻草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当小蛾来到田里时,思考:稻草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4、交流:当老妇人离开稻田时,稻草人又是怎样想的呢?

长春版三上语文 9-1 稻草人(一)【第2课时】【新版】

长春版三上语文 9-1 稻草人(一)【第2课时】【新版】
句子) _因_为__稻__子__长__得__好__,__所__以__稻__草_人__替__主__人__高__兴__。___________
3.读完这篇课文,推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
点拨:根据故事情节推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要按照合理的逻辑思维去想象故事的结局。 参考答案:稻田里到处都是小蛾,把稻穗都吃 光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稻﹒田(dǎo dà√o) 珍﹒贵(zh√ēn zēn) 依恋﹒(luán li√àn)
稻草人非常尽责任。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 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 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处去找寻。
作者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作对比?
对比
把稻草人与懒怠的牛、顽皮的狗作对比,突出了稻 草人的勤劳、忠实、尽职尽责。
品析:
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使他的主人——一位 可怜的老太太——笑一笑了。她以前哪里笑过呢?
1 稻草人(一)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通过这首故事的学习,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感情。(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稻草人的尽责、善良、极富同情心表现在什么地方?
四、给多音字组词。
gū( 骨朵)儿 qiáng(


gǔ( 骨)头 qiǎng(
强)壮 勉)强
五、词语巧搭配。 ( 精致 )的乐器 ( 模糊 )的眼睛 ( 啪啪 )的声音 ( 无效 )的警告 ( 美丽 )的风景 ( 夜间 )的情形
六、句子加工厂。 1.稻草人的心里就﹒像﹒刀割一样。(用加点词写句子)

三年级《稻草人》阅读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稻草人》阅读课教学设计

《稻草人》推介课名著简介田野里立着一个稻草人,“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

田野里的一切情形他都尽收眼底。

他亲眼看见老妇人的稻子被飞蛾吃得只剩下光杆,渔妇在寒冷的夜里捕鱼而无暇照顾自己病重的孩子,不禁心如刀割,可又无能为力。

这篇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但是他在创作童话方面的语言特色始终是别具一格的。

他的语言简洁、朴素,用散文来写童话,充满诗意,富有听觉和视觉形象的美。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主要是借助学生已有知识与能力,把读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读交流,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课外阅读的热情。

学习目标1、带领学生初读《稻草人》,帮助学生学会根据书名,内容提要和目录,推测一本书的重点内容。

2、通过本次班级读书会,引导学生学习稻草人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等美好品质,感受童话的美。

3、激发学生看书的欲望,让每个孩子爱看书,爱读书。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一定积累了很多读书名言,能和大家交流你喜欢的读书名言吗?是啊,读书给人快乐,读书给人光彩。

有书相伴我们的生活会散发无限魅力。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让我们共同徜徉书的世界。

二、整体感知1、走近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出示书的封面),请大家响亮地呼唤它的名字,我们一起看封面,猜想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2、猜测想象就是阅读的第一步,像现在这样,我们已经开始读这个故事了。

三、浏览序言、目录师:那拿到这么一本书,你打算怎样下手去读呢?指名学生说。

(方法引领):先看前言,再读目录,然后阅读正文。

师:是的,一本书的前言是对整本书的概括,通过它可以了解到作品、主要内容,人物。

那我们在读书前一定要读读前言,对书有一个全面了解。

师:请大家看这本书的内容简介1、自读内容简介,同桌说说你从内容简介中了解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3、读目录,提出问题或猜想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草人(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语文长春版三年级上册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童话,通过稻草人前后的心理活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

叶圣陶笔下的“稻草人”是一个童话人物,稻草人的心情变化是本文的线索。

他高兴,因为主人的稻子长势喜人;他着急,因为飞蛾在稻田上下了很多的子;他痛心,因为浓绿的稻子只剩下光杆儿。

从中可知他心地善良,对主人忠诚尽职。

稻草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主人笑一笑,可直到最后也没有笑!因为稻田里的稻子永远都是不属于她的,三年……三年……三年……艰辛劳作,颗粒无收。

她看到最后一幕情景时会怎么样?可能会出奇的平静,因为她所剩的只有绝望。

稻草人既是陪伴者,又是见证者,他一直与那可怜的老太太同呼吸、共命运。

童话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我们在享受童话乐趣之时,多一份对现实地追寻,那将是别样神奇的精神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体会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语句,感受稻草人的善良和伟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体会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语句,感受稻草人的善良和伟大。

课前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先听一首好听的儿歌。

(播放儿歌《稻草人,你好》)儿歌中歌颂的主人公是谁?(稻草人)他生活在哪里?(田野里)歌词中作者希望稻草人做什么?(天亮歇歇脚),那么咱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稻草人又有怎样的故事呢?咱们一起走进叶圣陶先生的童话《稻草人》。

(板书)
【设计意图】先入为主,让学生倾听关于稻草人的歌曲,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知识链接
儿童文学体裁的一种。

浅显生动,富于幻想和夸张,多作拟人化描写,以适合儿童心理的方式反映自然和人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3、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中国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绍钧。

江苏苏州人。

曾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做过编辑。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等。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fū dài suì biě cuō
肤怠穗瘪搓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读出正确的读音。

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怠瘪搓
(3)并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勉强:将就;凑合。

丧葬:办理丧事,埋葬死人。

白喉:传染病,多在冬季流行,小儿最易感染。

症状为咽部有灰白色膜,声音嘶哑等。

驱逐:赶走,使离去。

挽救:尽力补救,使之脱离危险的境地。

憔悴: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以及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后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

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

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

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

3、再读课文,尝试分段。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稻草人的样子。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稻草人站在地里,尽职尽责地工作。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追忆稻草人的主人的悲惨经历,说明庄稼收成对主人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第4-9自然段):丰收在望的稻子遭遇蛾害,希望即将化为泡影。

4、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到稻草人看到了哪几件事呢?简要说说这几件事的内容。

【设计意图】分开阅读自然段,可以让学生更快速的了解课文中所讲的事情。

师问:文章讲了稻草人的哪些事?
稻草人非常尽责,他同情孤苦无助的老太太,当他看到灾祸即将发生时,既伤心,又愤怒,却又无能为力,反映了作者对旧社会黑暗的痛恨以及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

三、品读词句,感悟情感。

1、当稻草人看到饱满的稻穗时,他想到了什么?
他想到了主人的凄惨经历,眼看着遇到了好年景,主人的庄稼长势喜人,他发自内心地替主人高兴。

出示句子: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
(1)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比喻。

形象地写出了老太太脸的特点,表现了她以往生活的悲惨,让人同情。

(2)为什么“在稻草人看来,那就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爱,更可珍贵”呢?
因为他爱他的主人,真心替主人高兴。

2、自读描写稻草人心理活动的句子。

3、思考:当小蛾来到田里时,稻草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出示句子: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

师明确:稻草人毕竟只是稻草人哪,他也只能为这些感到心痛罢了。

4、当老妇人离开稻田时,稻草人又是怎样想的呢?
出示句子:他恨不得一下子跳过去,把那灾害的根苗扑灭了;又恨不得托风带个信,叫主人快快来铲除灾害。

他的身体本来是瘦弱的,现在怀着愁闷,更显得憔悴了,连站直的劲儿也不再有,只有斜着扇,弯着腰,成了个病人的样子。

学生齐读这段话,体会稻草人的情感,感受稻草人的善良和伟大。

5、谁能概括出稻草人的特点及品质?
预设
学生甲:稻草人非常善良。

学生乙:稻草人同情自己的主人,说明他有同情心。

学生丙:稻草人还非常尽责。

师明确;是啊,他何止是个稻草人呢?他完全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这样的稻草人你喜欢吗?
6、默读课文,再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让学生抓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理清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把相关的故事情节连贯起来,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分小组讲故事,推荐讲得好的在全班展示。

其他学生提出意见与评价。

7、课下让学生来个小练笔,续写《稻草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稻草人内心的想法,以及老妇人离开时稻草人又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总结。

本文是一篇童话,通过稻草人前后的心理活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

叶圣陶笔下的“稻草人”是一个童话人物,稻草人的心情变化是本文的线索。

他高兴,因为主人的稻子长势喜人;他着急,因为飞蛾在稻田上下了很多的子;他痛心,因为浓绿的
稻子只剩下光杆儿。

从中可知他心地善良,对主人忠诚尽职。

五、布置作业
正确默写本课生字词
板书设计
稻草人
不吃饭不睡觉尽职尽责
心里像刀割
惊恐
急得要命善良
心痛
教学反思:
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稻草人,他们不知道稻草人是什么样子和干什么的。

教学时我从稻草人的歌曲入手,让学生猜一猜它的作用,学生的初步了解可帮助学生理解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从而更加体会到稻草人对主人的忠诚、尽职和善良的心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