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合集下载

非遗法

非遗法
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保护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避免遭受破坏。
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地村镇或者街区
空间规划的,应当由当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制定专项保
护规划。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遗产保护工作。4
第十条 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
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
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由文化主管
部门负责进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
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境外个人违反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
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调查中取得的实物、资料;情节
严重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办法,
性项目。
第三十七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
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
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
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图片、资料复制件,应当汇交给同级文化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文章标题: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目录I. 引言II.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III.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价值IV.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V. 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的个人观点VI. 结语I.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是我国政府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愈发凸显,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当务之急。

II.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在2002年通过并正式颁布,旨在加强对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该法规明确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与合理传承。

法律还规定了相关部门和组织的职责,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和传承。

III.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种特定社会和群体内相传相习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还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进而推动社会和谐的发展。

IV.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

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和认定工作,建立保护名录和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保护政策和措施,以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和培训,都是该法规为了实现其宗旨所做出的努力。

V. 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的个人观点作为一个关心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个体,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持肯定态度。

该法规在明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工作要求。

这不仅有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更有助于培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的历程及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的历程及意义

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的历程及意义一立法背景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全球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文化多样性”[1]价值日益为各国所重视。

作为文明古国,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

但是,随着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正在逐渐失去其原生境,并因为传承人的逐渐减少而遇到困境[3]。

同时,面对国际文化物品流通和交换所存在的失衡现象,务必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团结,使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能够开办一些有活力、在本国和国际上都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

因此,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在国际与国内层面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

在国际层面,国际法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源于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保护民间文学国际通用规则中技术、法律和行政方面的初步研究》文件。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五届大会通过《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建议》,对此予以重申强调。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九次全体全议通过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决议。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4]。

此外,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文件还包括:《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防治荒漠化公约》等。

在国家层面,最早涉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的是日本。

1950年,日本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并经多次修订,逐渐形成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

此后,韩国在1962年仿效日本立法,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并在日本立法的框架之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完善。

二立法历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始自20世纪90年代,至2011年2月2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代表人类无形创造活动的实践和传统,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有形的节日庆典、手工艺技术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非常重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

中国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制定,积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基础。

该法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标、保护措施和保护机构的职责,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其次,中国政府设立了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国家文物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相关部门和组织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他们负责制定保护政策、组织研究和调查、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和评审等工作,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第三,中国政府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记录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项目,通过项目的认定和宣传,提高人们的认识和重视,激发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同时,中国政府还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捆绑保护政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旅游、教育等领域发展,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价值和活力。

第四,中国政府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培训工作。

政府鼓励传统艺术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承担人通过培训和传承活动传授他们的技艺和经验。

并设立了相关的经费专门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和继承。

第五,中国政府加强了国际合作和交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重要倡导者和推动者,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法规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法规介绍

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

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开始放弃了原始的生活方式,那些代表着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非物质渐渐湮灭在了历史的边缘,下面就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就会流失于指缝。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特别是那些历史上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或是创立较晚的众多少数民族,他们的历史,则是在创世神话中表述,在民间传说中记载,在群众口头上流传。

民族传统文化乃是各民族依存的前提,传统文化的消失,便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解体。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民族处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要而又急迫的问题,因为这些文化消失后就不可再生了传1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严重。

楼兰古城最完整的资料不在中国,而是在大英博物馆;敦煌文书最完整的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日本;最早出现的湖南滩头年画是在德国和日本的收藏家那里发现的。

我国又有多少历史档案及国宝外流,历史上有,当代仍不断发生。

对此,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绝不应该让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二、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历经数千年而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它长期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受历史条件、经济形态、生产、生活方式及群众思想观念的局限,必然要打上某一时代与阶级的烙印,其中既有金砾玉石,亦有残渣败絮;既是精神动力,亦是沉重的包袱。

我们在对其研究时,首要的是要分清这两种界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颁布的现实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颁布的现实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颁布的现实意义从1998 年起, 文化部就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国内外立法调研的基础上, 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

2003 年10 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我国于2004 年8 月正式加入该公约。

为借鉴该公约的基本精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也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

2011 年 6 月 1 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开始实施。

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上和文化法制建设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流传至今的各种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礼仪、节日、民族体育活动,如百花争艳,似群星灿烂。

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

通过立法设定相关制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第十条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进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

第十二条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收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代表性实物,整理调查工作中取得的资料,并妥善保存,防止损毁、流失。

其他有关部门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应当汇交给同级文化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

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

第十四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第十五条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结束后,应当向批准调查的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

境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

第十六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对通过调查或者其他途径发现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立即予以记录并收集有关实物,或者采取其他抢救性保存措施;对需要传承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传承。

第三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十八条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框架与政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框架与政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框架与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非物质形式的文化表达和传承,如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消亡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框架和政策。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框架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构成。

该法于2002年颁布实施,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政府的责任。

根据该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当尊重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和纯正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认定、保护、传承等具体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法律框架,中国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例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中国政府实施的一个重要项目,旨在保护和传承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该项目通过资金支持、培训和宣传等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中国还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基金,用于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和活动。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在国际层面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机构。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成为国际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法律文书。

该公约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要求各国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是该公约的签约国之一,积极履行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责任。

然而,尽管有了法律框架和政策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参与,而目前参与保护工作的人力和物力还远远不足。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的说明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的说明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的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文化部•【公布日期】2010.08.23•【分类】立法草案及其说明正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的说明--2010年8月23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文化部部长蔡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作说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亟须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我国已于2004年8月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称《公约》)。

《公约》要求缔约国采取法律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弘扬和展示。

为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也有必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文化部在总结实践经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送审稿)》(以下称送审稿),于 2006年9月报请国务院审议。

收到此件后,国务院法制办先后5次征求有关部门、单位和部分地方政府以及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到云南、福建、新疆等地调研,了解地方保护、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4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就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

在此基础上,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文化部对送审稿进行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以下称草案)。

草案已经国务院第11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传人异地申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传人异地申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传人异地申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以下简称《保护法》)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高法律,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涉及非遗传人的异地申请问题,于20XX年X月X日正式颁布实施。

一、背景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反映我国民族特点、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传承功能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非遗传人的深度参与与传授。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以及人口流动的加剧,许多非遗传人已经离开自己的故乡,背井离乡异地生活,这给非遗传承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问题分析众所周知,非遗的传承需要时间、精力和场所的支持。

对于异地的非遗传人来说,他们可能面临以下问题:1. 传统技艺失传:非遗传人在异地生活,无法与自己的学生面对面指导,导致技艺传承的中断和流失。

2. 缺乏资金支持:异地的非遗传人往往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无法租赁场所、购买材料和工具,制约了非遗技艺的继承和发展。

3. 组织交流不便:在异地,非遗传人缺乏与其他非遗传人交流和互动的机会,缺少切磋和学习的平台。

三、非遗传人异地申请法的重要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传人异地申请法应运而生。

该法律的实施将重塑非遗传人的传承环境,促进异地非遗传承工作的开展。

1. 保障传统技艺的传承:非遗传人可以通过异地申请,找到拜师学习的机会,保持与传统技艺的深度联系。

2. 提供资金支持:异地非遗传人可以通过非遗传承基金、政府扶持政策等获取经济补贴和资金支持,用于场所租赁、材料购置等方面的费用。

3. 促进交流互动:通过实施异地申请法,建立非遗传承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和学习机会,加强异地非遗传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四、异地申请法的实施细则1. 申请条件:异地非遗传人需要满足《保护法》中的相关标准,具备该非遗项目的实际传承经验和技术水平。

2. 申请流程:异地非遗传承者需要提交申请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技艺传承经验和作品集等,经过评审机构的审核后进行注册和备案。

黄山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

黄山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
市、县(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商务、科技、财政、教 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健康、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管、乡村振兴、知识产 权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要求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第十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法认定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 称代表性项目),建立本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项目每三年认定一次并向社会公布。
市、县(区)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对列入本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应当同时确定保护单位。
市、县(区)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代表性项目可以 认定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人每三年认定一次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 对存续状态受到威胁、濒临消失的代表性项目,实施抢救性保护。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重点加强对濒临消失的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建立抢救性保护 清单。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抢救性保护方案,优先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 金,招募人员学艺,修缮建(构)筑物和场所,记录、整理、保存项目资料和实物。
第十七条 对受众较为广泛、活态传承基础较好的传统戏剧、传统舞蹈等代表性项目, 实施
传承性保护。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传承性保护清单。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当会同 相关部门加强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为代表性传承人及其表演团体提供免费或 者低价排练演出场所,培育或者扶持建设传承基地。
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群众实际需要,将 传统戏剧、传统舞蹈等代表性项目作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 围。

非物质遗产保护法

非物质遗产保护法

非物质遗产保护法简介非物质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传承发展的各种非物质文化资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日等。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法律和政策。

中国也不例外,于201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法》)。

本文将对《非物质遗产保护法》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包括背景、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情况等。

背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而独特的非物质遗产,各国开始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传承。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

为此,中国政府于2011年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加强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目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法》的目的在于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通过法律手段,确保非物质遗产得到妥善保护,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主要内容《非物质遗产保护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非物质遗产的界定和分类《法》对非物质遗产进行了明确定义,并将其分为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日等四大类。

这一界定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

2. 非物质遗产保护责任《法》规定了各级政府对非物质遗产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中央政府应制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地方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并配套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3. 非物质遗产保护措施《法》明确了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

这包括开展非物质遗产调查和登记工作,建立非物质遗产名录,制定保护方案和计划等。

同时,《法》还规定了对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进行培训和资助的政策,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

4. 非物质遗产保护经费《法》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列入预算,对非物质遗产保护进行经费投入。

中央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非物质遗产保护,地方政府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经费支持。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律法规有哪些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威胁和挑战,如非法盗掘、破坏、不当开发等。

为了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它明确了文物的范围、保护原则、保护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重要内容。

该法规定,一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都受到法律保护,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

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如古建筑、古遗址等,法律规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包括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等。

对于可移动文物,如书画、陶瓷、青铜器等,法律对其收藏、交易、出入境等方面都进行了规范。

同时,《文物保护法》还对破坏文物、盗掘文物等违法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以起到威慑作用。

除了《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法律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这部法律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等方面的内容。

它强调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和支持,鼓励他们开展传承活动,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在法律体系中,还有一些相关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对《文物保护法》中的一些原则性规定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使其更具操作性。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则专门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进行了规范,明确了保护规划的编制、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遵守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协定。

比如,《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我国作为缔约国,有责任和义务按照公约的要求保护好本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保护非遗的法制措施

保护非遗的法制措施

为了保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制定了多项法制措施,其中一些包括:
文化遗产保护法:该法律于1982年颁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进行了规定。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该法律于2011年颁布,主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进行了规定。

文化部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名录是由文化部主持编制的,列出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名录由国家文化部批准,列出了代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项目,并为这些项目提供专项保护和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该名录是由地方政府或文化部门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有权进行相关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惩罚性赔偿机制:如果有人侵犯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益,相关部门可以要求其承担惩罚性赔偿,以加大保护力度。

总之,这些法制措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同时,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共同努力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10月1日颁布
实施,是中国国家立法机关依法制定的一部专门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法律。

该法共分七章五十八条,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保护原则、保护措施、保护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该法明确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述和表演的传统文化、物质文化和自然文化遗产等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以及社会文化习俗、庆典活动、表现形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该法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包括尊重传统、保护创造、保护传承等原则,旨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

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该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责任做出了详细规定。

其中,包括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登记、保存和传承等方面的工作,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具体措施。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包括国家、地方和各级政府应承担的保护责任,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的保护责任。

同时,该法规定了违反保护规定的法律责任,对于非法侵犯或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

总的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中国政府为了保护、传承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制定的一部专门法律,旨
在保护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同时明确了相关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责任。

保护风俗的法律规定(3篇)

保护风俗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风俗习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来保护风俗。

以下将从不同层面探讨我国保护风俗的法律规定。

一、宪法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保护风俗具有根本性指导意义。

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这一规定为保护风俗提供了基本法律保障。

同时,宪法还强调:“国家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这一原则对于维护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保护法律1.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该法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旨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其中,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传承性。

”此外,该法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保护、传承、利用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该法于1982年11月公布施行,后经过多次修订。

该法规定,国家保护文物,防止文物被盗、损毁、破坏。

对于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国家实行保护、利用、修复、研究、展示等措施。

三、民族地区保护法律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该法于1984年5月31日通过,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权、自治机关的组织和职权、自治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的权力。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该法于2005年5月通过,旨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该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地方性法规各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保护风俗的地方性法规。

如《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

五、具体措施1.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评审,将其列入保护名录。

守护文化遗产法律规定(3篇)

守护文化遗产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精神和民族特色。

保护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主要法律法规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1. 宪法层面我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保护文物古迹,保护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实行特殊保护。

”这一规定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宪法依据。

2. 法律层面(1)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3. 行政法规和规章《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文物拍卖管理办法》、《文物出境审核管理办法》等。

4.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北京市文物保护条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

三、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法律,于1982年颁布,2002年、2017年两次修订。

该法明确了文物保护的范围、原则、措施和法律责任,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颁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

该法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保护原则、保护措施和法律责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颁布,其中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包括:规划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等。

非物质遗产保护法

非物质遗产保护法

非物质遗产保护法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知识与实践技能等方面的传承,它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为此,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旨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二、法律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是中国政府为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制定的一部法律。

该法于2011年6月1日正式施行,共计10章53条。

三、法律目的该法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其传承与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多样性。

四、法律内容1. 法律适用范围:该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内所有具有代表性、传承性、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参与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该法规定了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三方面的责任。

国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地方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社会公众应当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该法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包括口头传授、实践操作、现场观摩等方式。

同时,还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必须进行申报和评审,并建立了相关评审机构。

4. 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该法规定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时需要尊重其原有形式和特点,并且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同时,对于商业利用等行为也进行了限制。

5. 法律责任:该法规定了违反本法规定而造成损失或者危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还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监督和检查机制。

五、法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加强。

该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第三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第四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

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第七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九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十条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进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

第十二条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收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代表性实物,整理调查工作中取得的资料,并妥善保存,防止损毁、流失。

其他有关部门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应当汇交给同级文化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

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

第十四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第十五条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结束后,应当向批准调查的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

境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

第十六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对通过调查或者其他途径发现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立即予以记录并收集有关实物,或者采取其他抢救性保存措施;对需要传承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传承。

第三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十八条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本行政区域内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第十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向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

推荐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名称、历史、现状和价值;(二)传承情况介绍,包括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三)保护要求,包括保护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应当采取的措施、步骤、管理制度;(四)有助于说明项目的视听资料等材料。

第二十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议。

第二十一条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形式和内涵在两个以上地区均保持完整的,可以同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二十二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推荐或者建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初评和审议。

初评意见应当经专家评审小组成员过半数通过。

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初评意见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

评审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十三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将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二十日。

第二十四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公示结果,拟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第二十五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保护规划,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保护规划,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

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应当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重点保护。

第二十六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

确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避免遭受破坏。

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地村镇或者街区空间规划的,应当由当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制定专项保护规划。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保护规划未能有效实施的,应当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第二十八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

第二十九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参照执行本法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的规定,并将所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予以公布。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二)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四)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二)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三)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三十三条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

第三十四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第三十五条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

第三十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三十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单位予以扶持。

单位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三十八条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九条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侵犯调查对象风俗习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违反本法规定,破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一条境外组织违反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调查中取得的实物、资料;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