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分析系统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

一决策分析系统建设的内容及目标

决策分析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决策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数据库和分析模型,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及时、可靠的业务信息,帮助决策者对企业未来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进行量化的分析和论证,从而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科学的决策。

决策分析系统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数据仓库系统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两个方面。其总体目标是利用intetnet技术WEB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构建企业综合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享的“综合信息库”的基本框架;以综合信息资源为重点,对信息进行数字化,数据库化及网络化开发,将分散的综合信息数据库进行标准链接,结构优化,规模扩容,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和综合应用开发,提高综合信息资源的系统性,权威性,适用性,及时性与共享性。形成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加工,交换发布,决策咨询,技术支持中心。逐步形成企业经营监测预警系统,模型预测系统,领导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一批应用系统,为企业管理与调控,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支持。

内容:数据仓库系统包括:①信息资源建设;②数据集市建设;③基本功能建设(包括六项:1.信息查询2.全文检索3.常规统计分析4.联机分析处理5.数据挖掘6.信息发布与服务)。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①建模工具层;②模型集成层;③综合分析层;

二谈信息系统运作效益分析中的显性效益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带来的效益可分为显性效益和隐形效益,显性效益是可以反映在会计账目上的,而隐形效益是不能通过会计账目反映出来的,但却对企业利润有影响。另外,由于成本的降低能导致利润的增长,所以成本降低也是企业效益的一个来源。\\其中,显性效益包括:

①增加销售收入。企业通过信息系统的电子商务功能可以进行网上的新品发布、新品宣传、新品促销、市场需求调研和企业文化传播,还可以方便的管理客户关系,为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的个性化服务,巩固已有客户和吸引更多客户。电子商务的信息收集功能,可以使企业迅速掌握市场、客户需求、政策法规等的变化,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紧紧抓住市场机会,增强市场营销能力,扩大产品销售范围和销售对象,增加销售收入。同时,由于网上广告覆盖面广,持久性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富有感染力,费用比传统媒体要低,所以,能降低市场营销费用。

②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企业信息系统如ERP的实施,更能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和原材料,减少资源闲置和浪费,提高了生产能力,增加有效产能。传统生产过程中,由于只能靠经验确定生产能力、资源配置、产品产量等之间的关系,往往造成能力剩余或产量不足或资源浪费。信息系统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根据订单组织生产,科学确定主生产计划,既能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又能优化原材料、能源和人员之间的配比,达到协调运作的效果。

③消除交易成本使企业有效产量增加。交易成本是在商品分销和批发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它是市场价格高出企业出厂价格的那一部分,是中批发商的利润来源。交易成本虽不反应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中,但它影响了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有效产量。有效产量是在利润最大化下的产出,也是能够销售出去的产出。

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供给将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同时成本也会随着上升。在竞争性市场中,企业只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其边际成本的变化反应了企业供给的变化。随着产品销量的增加,交易成本会增加。交易成本叠加到生产成本上后会使企业的边际成本上升更快,因而当边际成本达到与价格相等时,企业的有效产量会相对较低。

如果企业采用电子商务作为产品销售手段,就可以消除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把交易成本降低到可以忽略为零的程度。这时,企业虽然仍只能接受市场价格,但有效产能将增大,所以,销售收入将增加。

④降低要素配置成本同时使企业效益增加。企业还可以使用电子商务系统作为生产过程中的要素配置手段,进行网上物品采购,供应商关系管理、网上人才招聘、网上技术引进和网是融资等,提高要素配置的方便性和及时性,降低要素配置成本以及要素本身的成本,使企业效益增加。

⑤节省库存成本,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系统缩短投入品采购和成品供应提前期,加快库存周转,维持较低库存,节省库存成本。库存成本包括物品保管成本和资金占压成本,广义上,还包括资金的机会成本以及由于价格和利率波动所带来的资金贬值部分。

⑥降低日常活动费用。企业可以利用基于因特网(Internet)的企业外部网和电子邮件(Email)系统,代替传统的电话和传真,进行企业内部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之间的通信往来,尤其好似与外省地以及国外客户之间的通信往来,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通信费用。

企业内部的文件往来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来进行并在计算机屏幕上阅读,而不必像传统那样在纸上打印出来再分发传阅,这样,就可以对非文本的如声音、视频、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以及超文本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工作状态采取不同的措施,更好地跟踪事物的处理过程。因此,企业信息化在节省大量纸张等费用的同时,更注重于提供信息的共享、交换、组织、监控功能,提供一个良好有效的协同工作的环境。

三如何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企业信息化战略是企业为求得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总体谋划。

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和纲领性的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市场变化速度加快,企业竞争愈加激烈,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已经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企业信息化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实现经营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在企业战略目标对信息化要求分析时可采取自上而下的逐步分解方法

第一步、在企业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目标具有全局性、长期性。还可进一步分解为阶段目标)

第二步、针对战略目标的要求,在企业经营、生产、销售、研发等各方面分解为功能目标,确定实现功能目标需要具备的条件,列出一定期限内的建设内容和采取的措施

第三步、从上述体系中分析信息化的支撑作用,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形成企业信息化建设内容。

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化条件进行分析,(内部条件)搞清楚企业现有的软硬件、应用系统等现状,调查业务应用对信息系统的要求,形成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方案(外部条件)了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把握企业信息化总体发展趋势,研究国际国内知名先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案例,学习企业信息化的各种经验和教训,为本企业信息化实施奠定基础。

信息化战略规划应是企业经营战略指导下的信息化战略,甚至信息化战略本身与企业经营战略是融为一体的;在业务层,信息化建设体现在以一系列业务信息系统建设为主的信息化观念转变、系统建设、业务调整、人员培训等各方面。在确定信息化战略目标和进行了企业内外信息化环境的分析以后,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在战略信息管理理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投资分析技术、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其他相关方法,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做综合评价和设计,把上述调查分析阶段取得的成果固化为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报告,提交企业最高决策层讨论,形成今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环境分析。它是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依据。首先要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需求;明确各关键部门工作,行业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产品的发展趋势,最后要认识企业目前的信息化程度和基础条件。

第二部分,制定战略。首先是根据本企业的战略需求,明确企业信息化的远景和使命,定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企业信息化在实现企业战略过程中应起的作用。其次是起草企业信息化指导纲领,它是有效完成信息化使命的保证。然后是制定信息化目标,它是企业在未来几年内为了实现远景和使命而要完成的各项任务。

第三部分,设计信息化总体架构。它分为组织架构、开发架构、操作架构三个架构,其中开发架构包含了信息技术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

第四部分,拟定信息技术标准。它是对信息化总体架构的技术支持,通过选择具有工业标准、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有前景的信息技术为标准,可以使企业信息化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兼容性、扩展性、灵活性、协调性和一致性,从而提供安全、先进、有竞争力的服务,并且降低开发成本和时间。

第五部分,项目分派和管理,它在第二、第三和第四部分的基础上首先对每一层次上的各个功能模块以及相应的各项企业信息化任务进行优先级评定、统筹计划和项目提炼,明确每一项目的责任、要求、原则、标准、预算、范围、程度、时间以及协调和配合。然后,选择每一项目的实施部门或小组。最后,确定对每一项目进行监控与管理的原则、过程和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