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波比与回波损耗的换算关系

合集下载

驻波比和回波损耗的关系

驻波比和回波损耗的关系

驻波比和回波损耗的关系
驻波比和回波损耗是固体物体或空气中声波、电磁波等传播过程
中的两个重要指标。

驻波比代表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反射情况,是
反射波与入射波幅度比值的负对数,代表了信号传输质量的好坏。


波损耗则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能量损失,也是衡量信号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物理原理,驻波比越小,回波损耗就越大。

因为驻波比小代表反射波弱,相对会有更多的能量
传输到接收端,而反之则相反。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
虑两个参数,以达到最好的传输效果。

总结一下就是,驻波比和回波损耗是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两个重
要指标,驻波比越小,回波损耗就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
两者,以达到最优的传输效果。

驻波比回波损耗单载波功率换算方法及辅助软件

驻波比回波损耗单载波功率换算方法及辅助软件

驻波比回波损耗单载波功率换算方法及辅助软件驻波比回波损耗换算(绿色免费3K小软件) (此WORD文档内嵌软件可以双击打开)驻波比回波损耗换算.rarzhaogmkmyn 的答案 ( 采纳时间: 2011-06-04 13:32 )回波损耗RL它是反射系数的倒数,以分贝表示。

RL的值在0dB到无穷大之间,回波损耗越小表示匹配越差,反之则匹配越好。

0dB表示全反射,无穷大表示完全匹配。

在移动通信中,一般要求回波损耗大于14dB(对应VSWR=1.5)。

回波损耗它是反射系数绝对值的倒数,以分贝值表示。

回波损耗的值在0dB 到无穷大之间,回波损耗越小表示匹配越差,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好。

0表示全反射,无穷大表示完全匹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回波损耗大于14dB。

RL=10lg(入射功率/反射功率)驻波比VSWR=(1+ 反射系数)/ (1- 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反射波幅度/入射波幅度。

如果馈线接头良好:反射系数为,(无反射),如果接头最差反射系数为,(以上可从反射系数的式中可以看出)所以VSWR范围=,,?,VSWR此值越大,说明接头处连接不好。

如楼上所述,驻波一般小于,.,,就馈线而言,驻波一般小于,.,,也有考虑工程余量,为,.,以下,GPS馈线要求VSWR小于,.,单载波功率计算器(此WORD文档内嵌软件可以双击打开)单载频功率计算器.rar一般来讲,基站输出的载频功率为20w,但是目前有些厂商可以提供高功率的载频设备。

但是由于每个扇区不只一个载频,因此需要载频合路模块,一般有1:2合路模块和1:4合路模块。

1:2合路模块可以将2载频的信号合路在一起,1:4合路模块可以将4载频的信号合路在一起,1:2合路模块的插损为3dB,1:4合路模块插损为6dB。

因此,以20w(43dBm)为例, 1载频,机顶功率为43dBm,2载频,机顶功率为40dBm,3载频、4载频机顶功率为37dBm,。

载频再大时,则将1:2合路模块和1:4合路模块混搭。

回波损耗和驻波比

回波损耗和驻波比

回波损耗和驻波比在不匹配的情况下,馈线上同时存在入射波和反射波。

两者叠加,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方振幅相加最大,形成波腹;而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反的地方振幅相减为最小,形成波节。

其它各点的振幅则介于波幅与波节之间。

这种合成波称为驻波。

反射波和入射波幅度之比叫作反射系数,也叫做回波损耗。

反射波幅度(Z-Z。

)反射系数Γ=───── =───────入射波幅度(Z+Z。

)驻波波腹电压与波节电压幅度之比称为驻波系数,也叫电压驻波比(VSWR)驻波波腹电压幅度最大值Vmax (1+Γ)驻波系数S=──────────────=────驻波波节电压辐度最小值Vmin (1-Γ)终端负载阻抗和特性阻抗越接近,反射系数越小,驻波系数越接近于1,匹配也就越好。

什么叫驻波比什么叫驻波比呀?2019-10-20 13:15 19832600驻波比全称为电压驻波比,又名VSWR和SWR,为英文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的简写。

在无线电通信中,天线与馈线的阻抗不匹配或天线与发信机的阻抗不匹配,高频能量就会产生反射折回,并与前进的部分干扰汇合发生驻波。

为了表征和测量天线系统中的驻波特性,也就是天线中正向波与反射波的情况,人们建立了“驻波比”这一概念,SWR=R/r=(1+K)/(1-K)反射系数K=(R-r)/(R+r)(K为负值时表明相位相反)式中R和r分别是输出阻抗和输入阻抗。

当两个阻抗数值一样时,即达到完全匹配,反射系数K等于0,驻波比为1。

这是一种理想的状况,实际上总存在反射,所以驻波比总是大于1的2019-10-20 13:34 mm@驻波比:表述端口的匹配性能,即天馈线与基站(收发信机)匹配程度, 驻波比的定义:VSWR=(1+|r|)/(1-|r|) 或VSWR=Umax/Umin>=1.0Umax——馈线上波腹电压;Umin——馈线上波节电压。

r :为发射系数=反射波幅度/入射波幅度=(ZL-Z0)/(ZL+Z0) {其中ZL为输入阻抗,Z0为理想阻抗}驻波比的产生,是由于入射波能量传输到天线输入端B未被全部吸收(辐射)、产生反射波,迭加而形成的。

电压驻波比与回波损耗的关系

电压驻波比与回波损耗的关系

电压驻波比与回波损耗的关系
本文主要探讨电压驻波比与回波损耗之间的关系。

电压驻波比(VSWR)是描述电传输线上反射波与正向波之比的参数,它通常用于评估电路的质量和匹配程度。

回波损耗(RL)是描述电传输线上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被反射所损失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它通常用于评估电路的损耗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VSWR与RL往往是密切相关的。

VSWR越小,表示反射波越小,匹配度越好,此时RL也会越小,损耗就会越小。

相反,VSWR越大,表示反射波越大,匹配度越差,此时RL也会越大,损耗就会越大。

因此,在设计和调试电路时,需要对VSWR和RL进行合理的折衷。

在匹配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VSWR,这样可以减小反射波,降低损耗。

而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下,如天线等,需要考虑到回波损耗,因此可能会适当放宽VSWR的要求,以达到更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总之,VSWR与RL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权衡和调整,才能达到最佳的电路性能。

- 1 -。

驻波比计算公式

驻波比计算公式

驻波比的计算公式
说明:对RFE进行诊断测试,该测试可以直接输出回波损耗;
天线驻波比(VSWR)是表示天馈线与基站匹配程度的指标。

它的产生是由于入射波能量传输到天线输入端后,未被全部辐射出去,产生反射波迭加而成的。

假设基站发射功率是 10 W,反射回 0.5 W,由此可算出
回波损耗:RL=10lg(10/0.5)=13 dB
反射系数:由于 RL=-20lg℘,所以反射系数℘=10-(RL/20)=10-0.65=0.0224驻波比:VSWR=(1+℘)/(1-℘)=1.57
一般要求天线的驻波比小于 1.5。

驻波比是越小越好,但工程上没有必要追求过小的驻波比。

据测算,VSWR=1.3 和 VSWR=1.5 相比,功率损失仅为 0.23 dB。

射频中的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以及S参数的含义和关系

射频中的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以及S参数的含义和关系

射频中的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以及S 参数的含义和关系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 S11这几个参数在射频微波应用中经常会碰到, 他们各自的含义如下:回波损耗(Return Loss): 入射功率/反射功率, 为dB数值反射系数(Г):反射电压/入射电压, 为标量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n): 波腹电压/波节电压S参数: S12为反向传输系数,也就是隔离。

S21为正向传输系数,也就是增益。

S11为输入反射系数,也就是输入回波损耗,S22为输出反射系数,也就是输出回波损耗。

四者的关系:VSWR=(1+Г)/(1-Г)(1)S11=20lg(Г)(2)RL=-S11 (3)以上各参数的定义与测量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其它各端口都要匹配。

这些参数的共同点:他们都是描述阻抗匹配好坏程度的参数。

其中,S11实际上就是反射系数Г,只不过它特指一个网络1号端口的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描述的是入射电压和反射电压之间的比值,而回波损耗是从功率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而电压驻波的原始定义与传输线有关,将两个网络连接在一起,虽然我们能计算出连接之后的电压驻波比的值,但实际上如果这里没有传输线,根本不会存在驻波。

我们实际上可以认为电压驻波比实际上是反射系数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至于用哪一个参数来进行描述,取决于怎样方便,以及习惯如何。

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以及S参数的物理意义(2009-06-08 20:58:00)转载标签:回波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s参数电子科技大学以二端口网络为例,如单根传输线,共有四个S参数:S11,S12,S21,S22,对于互易网络有S12=S21,对于对称网络有S11=S22,对于无耗网络,有S11*S11+S21*S21=1,即网络不消耗任何能量,从端口1输入的能量不是被反射回端口1就是传输到端口2上了。

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用到以二端口网络为例,如单根传输线,共有四个S参数:S11,S12,S21,S22,对于互易网络有S12=S21,对于对称网络有S11=S22,对于无耗网络,有S11*S11+S21*S21=1,即网络不消耗任何能量,从端口1输入的能量不是被反射回端口1就是传输到端口2上了。

VSWR驻波比与RL回波损耗

VSWR驻波比与RL回波损耗

电压驻波比(VSWR):电压驻波比是行波系数的倒数,其值在1到无穷大之间。

驻波比为1,表示完全匹配;驻波比为无穷大表示全反射,完全失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驻波比小于1.5。

只有阻抗完全匹配,才能达到最大功率传输。

这在高频更重要。

发射机、传输电缆(馈线)、天线阻抗都关系到功率的传输。

驻波比就是表示馈线与天线匹配情形。

不匹配时,发射机发射的电波将有一部分反射回来,在馈线中产生反射波,反射波到达发射机,最终产生为热量消耗掉。

接收时,也会因为不匹配,造成接收信号不好。

2; 在RF中阻抗匹配是很重要的,一般用反射系数、行波系数、驻波比和回波损耗四个参数来衡量匹配状况,四个参数之间有固定的数值关系,使用那一个均出于习惯。

通常用的较多的是驻波比和回波损耗.1、驻波比:是行波系数的倒数,其值在1到无穷大之间。

驻波比为1,表示完全匹配;驻波比为无穷大表示全反射,完全失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驻波比小于1.5。

2 、回波损耗:它是反射系数绝对值的倒数,以分贝值表示。

回波损耗的值在0dB到无穷大之间,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好。

0表示全反射,无穷大表示完全匹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回波损耗大于14dB。

相关公式1)驻波比: VSWR=电压最大值/电压最小值=Umax/Umin;2)行波系数: K=电压最小值/电压最大值=Umin/Umax=(入射波振幅-反射波振幅)/(反射波振幅+入射波振幅)3)反射系数: T=反射波振幅/入射波振幅=(Zl-Z0)/(Zl+Z0)Z0:传输线特性阻抗Zl:负载阻抗4) 回波损耗:IL=-20LOG(1/|T|)=20LOG(︱(ZL+Z0)/(ZL-Z0)︱)5)驻波比与反射系数:VSWR=(1+|T|)/(1-|T|)回波损耗表示反射数据的最简便的方式是回波损耗。

回波损耗以dB表示,且是一个标量(仅有幅值)。

可将回波损耗视为反射信号低于入射信号的绝对值或dB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驻波比
驻波比全称为电压驻波比,又名VSWR和SWR,为英文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的简写。

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方,电压振幅相加为最大电压振幅Vmax ,形成波腹;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反的地方电压振幅相减为最小电压振幅Vmin ,形成波节。

其它各点的振幅值则介于波腹与波节之间。

这种合成波称为行驻波。

驻波比是驻波波腹处的声压幅值Vmax与波节处的声压Vmin幅值之比。

在驻波管法中,测得驻波比,就可以求出吸声材料的声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

在无线电通信中,天线与馈线的阻抗不匹配或天线与发信机的阻抗不匹配,高频能量就会产生反射折回,并与前进的部分干扰汇合发生驻波。

为了表征和测量天线系统中的驻波特性,也就是天线中正向波与反射波的情况,人们建立了“驻波比”这一概念,
SWR=R/r=(1+K)/(1-K)
反射系数K=(R-r)/(R+r)
(K为负值时表明相位相反)
式中R和r分别是输出阻抗和输入阻抗。

当两个阻抗数值一样时,即达到完全匹配,反射系数K等于0,驻波比为1。

这是一种理想的状况,实际上总存在反射,所以驻波比总是大于1的。

射频系统阻抗匹配。

特别要注意使电压驻波比达到一定要求,因为在宽带运用时频率范围很广,驻波比会随着频率而变,应使阻抗在宽范围内尽量匹配。

驻波比与回波损耗的换算关系
驻波比(VSWR):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回波损耗(RL) :Return Loss
换算公式:RL=20*log10[(VSWR+1)/(VSWR-1)]
换算表格:
驻波比回波损耗(dB) 驻波比回波损耗(dB)
1.01 46.064 1.26 18.783
1.02 40.086 1.27 18.493
1.03 36.607 1.28 18.216
1.04 34.151 1.29 17.949
1.05 3
2.256 1.30 17.692
1.06 30.714 1.31 17.445 1.07 29.417 1.32 17.207 1.08 28.299 1.33 16.977 1.09 27.318 1.34 16.755 1.10 26.444 1.35 16.540 1.11 25.658 1.36 16.332 1.12 24.943 1.37 16.131 1.13 24.289 1.38 15.936 1.14 23.686 1.39 15.747 1.15 23.127 1.40 15.563 1.16 2
2.607 1.41 15.385 1.17 22.120 1.42 15.211 1.18 21.664 1.43 15.043 1.19 21.234 1.44 14.879 1.20 20.828 1.45 14.719 1.21 20.443 1.46 14.564 1.22 20.079 1.47 14.412 1.23 19.732 1.48 14.264 1.24 19.401 1.49 14.120 1.25 19.085 1.50 1
3.9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