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问之道”的三条路径(一)

合集下载

孟子之道学习路径

孟子之道学习路径

孟子之道学习路径孟子的性善论始终都贯穿着一种冷峻的寡欲气息。

说到底,置身于先秦那个特殊的时代,孟子所强调的就是仁义礼智与放辟邪侈、流连荒亡的斗争。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孟子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所以冷峻的义理的思辩,就是他的天职。

在古典哲学的领域,寡欲本来就是哲学的前提。

柏拉图就曾在《斐多篇》中记载苏格拉底的话道:“即使从通俗意义上来理解,自制就是不受欲望的驱使,对欲望保持一种体面的冷漠。

这种品质不是只有那些极端漠视身体、终生献身哲学的人才拥有吗?”①孟子同样拥有这种高贵的品质。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上》)“放心”,就是被丢失了的本心,就是被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各种诱惑,牵引、玷污了的“良知良能”。

所以,“求其放心”就是孟子的“学问之道”。

孟子的“学问之道”已经把孔子“学”的思想,完全实践化,为陆王心学,程朱理学的生发埋下了千里伏笔,也为我们当今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借鉴。

句话,能够说是《孟子》一书的灵魂,所以,后来被陆子静奉为圭皋。

对这个思想的解释,作者认为,赵歧最为透彻:“此乃天所与人情性,先立乎其大者,谓生而有善性也。

小者,情欲也。

善胜恶,则恶不能夺之而已矣。

”②所谓“善性”,就是孟子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四端与生俱来,所以是天命之性,但是发而施为,则为可感可触之情。

在《告子上》中,根据上下文,孟子之具体的“大者”,就是阐扬“天爵”:“有天爵者,有人爵者。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告子上》)“仁义忠信”,其思想的根源来自《论语》之“主忠信”(《学而》、《子罕》、《颜渊》)“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与命与仁。

”(《子罕》)但是,具体在《孟子》的文本中,则为天之所赋予我的“善端”。

孟子“修身”思想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启示

孟子“修身”思想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启示

孟子“修身”思想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启示王长恒【摘要】“修身”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他提出的一系列修身思想启示大学生们在进行自我教育时要从长远着眼,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注意将自我实现与道德规范相结合.【期刊名称】《高校辅导员学刊》【年(卷),期】2015(007)004【总页数】4页(P15-18)【关键词】孟子;修身;大学生;自我教育【作者】王长恒【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淄博255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1“修身”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全过程的综合体现。

尽管目前关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范式说、系统运行过程和阶段说、教育活动和范式说等多种理论观点,但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承认自我教育是主体根据社会和自我发展需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成为能够独立思考、自我实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过程[1]。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他上承孔子的修身理论,下启整个儒家的修身理路,为中国士人树立了成贤成圣的人生目标。

其修身理论内容丰富、体系完整。

系统梳理孟子的修身思想,对大学生自我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不在少数的大学生在人生目标的设定和个人发展过程中充满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之气,集中表现为学业中的投机取巧、生活中的狂热冒失、求职中的眼高手低,缺乏长远着眼的沉稳和耐心,这就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行为的盲目性和认知的偏执性,给大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孟子以性善论为起点的修身之道重视修身的循序渐进,为大学生切实提高自身修养提供了思想借鉴。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在这四种自然情感的基础上,产生了仁、义、礼、智四德的萌芽,即“四端”。

孟子“学问之道”的三条路径

孟子“学问之道”的三条路径

孟子“学问之道”的三条路径孟子得性善论始终都贯穿着一种冷峻得寡欲气息.讲到底,置身于先秦那个特别得时代,孟子所强调得确实是仁义礼智与放辟邪侈、流连荒亡得斗争.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孟子是一位真正得哲学家,因此冷峻得义理得思辩,确实是他得天职.在古典哲学得领域,寡欲本来确实是哲学得前提.柏拉图就曾在《斐多篇》中记载苏格拉底得话道:“即使从通俗意义上来理解,自制确实是不受欲望得驱使,对欲望保持一种风光得冷漠.这种品质不是只有那些极端漠视躯体、终生献身哲学得人才拥有吗?”[①] 孟子同样拥有这种高贵得品质.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咨询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放心”,确实是被丢失了得本心,确实是被充斥在我们得生活中得各种诱惑,牵引、玷污了得“良知良能”.因此,“求其放心”确实是孟子得“学咨询之道”.孟子得“学咨询之道”差不多把孔子“学”得思想,完全实践化,为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得生发埋下了千里伏笔,也为我们当今得道德建设提供了借鉴.一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告子上》)这句话,能够讲是《孟子》一书得灵魂,因此,后来被陆子静奉为圭皋.对这一思想得解释,笔者认为,赵歧最为透彻:“此乃天所与人情性,先立乎其大者,谓生而有善性也.小者,情欲也.善胜恶,则恶不能夺之而已矣.”[②] 所谓“善性”,确实是孟子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WM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四端与生俱来,因此是天命之性,然而发而施为,则为可感可触之情.在《告子上》中,依照上下文,孟子之具体得“大者”,确实是阐扬“天爵”:“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告子上》)“仁义忠信”,其思想得根源来自《论语》之“主忠信”(《学而》、《子罕》、《颜渊》)“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与命与仁.”(《子罕》)然而,具体在《孟子》得文本中,则为天之所给予我得“善端”.值得注意得是,孟子在这个地方讲得非常清晰,天生之质,并非“天爵”本身.并非人人都具有天爵.孟子之所谓“天爵”,是一个追求得过程、修炼提升得过程、是一个不断通过自己得努力而逐渐形成完美人格得过程:“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那个“此”字,指代得是“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而这八个字在孟子思想得体系中,却是一种天与人之间拳拳服膺得摩荡、磨合过程.因此,孟子“天爵”理论得本质,在于人一辈子得追求、道德得实践和上承天命,无所畏惧“大仁”、“大勇”得行动:《滕文公上》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这二者是互动得.性善得提升,必要达到尧舜得境地,方可称之为“大仁”;尧舜必以性善为基础,为民请命,“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才能够称之为“大勇”.[③]至此,我们差不多十分明了,孟子得性善论,实际上是一个性情得提升、充实论,孟子孜孜以求得,是一个伦理得道德建设咨询题,而不是一个心理学得咨询题:“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能够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糵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因此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能够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告子上》)孙奭曰:“凡此(指这个地方所引用得文章)孟子因此言人心性本善,但当有常操而存之者矣.”[④] 人之心性尽管上承于天,有“善端”“萌糵之生”,然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静养修德,洁身自好,存夜气,远利欲,收放心.如此,“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公孙丑上》)也就成就了我们每一个人得善性之美.二孟子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告子下》)孝弟,在先秦儒家那儿,从来确实是一个性情得咨询题:《论语·学而》载有子言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行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又载曾子言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与《孝经》、《大戴礼记》之《曾子本孝》、《曾子大孝》把“孝”宗教化、泛化不同,[⑤] 孟子敏锐地看到,人天生得“赤子之心”,灵改日然,本身确实是善性中得一个重要得组成部分:“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由小及大,由己及人,推而广之,就能够唤醒天命之性(仁、义、礼、智).因此,孟子以舜帝为榜样,大力提倡孝弟得精神:“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能够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万章上》)世界上得一切荣华富贵,都不足以解我心中得忧愁,因为只有顺从于父母,我得心灵才能够感到和乐安康,我得性情才能寻到安身立命得世界,因此,人也才能够真正成其为人.值得专门注意得是,孟子笔下得“孝弟之道”,从全然上来讲,只是一个手段,或者讲只是性情修养得一个时期,绝不是最终得目得.孟子性善论得理论目得确实是要超越“孝弟之道”,只有从道德上克服了“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得状态,仁政得理想才能够真正实现.孟子确乎讲过:“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上》)仁、义、礼、智大概都没有脱离“宗法血亲”得藩篱.然而,言非一端,这个地方得叙述实际上只是孟子性情思想链条中得一个环节,我们应该从思想得整体处着手来把握孟子.《孟子·滕文公上》“世子谓然友”章突出得确实是曾子“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得思想,然而,孟子得用意在于通过发明君主得善心,良心,以教化全国人民得良知.“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是在世子.”落足点在“是诚在我”,以我得哀恸之“诚”来达到移风易俗得效果:“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因此在孔子师徒之间,就超越了各子其子、各家其家得血亲状态,特别注重师友之间得情谊:“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滕文公上》)人与人之间得关系是纯情至性得互动.刚好是尊为天子却“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訢然”(《尽心上》)得舜,恰恰是一位“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与人为善”(《公孙丑上》),超越了亲亲之爱得圣者.因此,孟子对见死不救得人,对不人得灾难无动于衷得人深恶痛绝:“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因此亡者.”(《离娄上》)因此孟子就专门推崇圣王商汤,他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得情怀,“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仇也”,因此,全国人民都支持他,“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滕文公下》)郭齐勇师指出:“儒家伦理是普遍主义得,但同时又是建立在特别主义得基础上且要落实到具体得伦理场景中去得.仁义忠恕得原则和将来、正直等德目有普遍得意义,又有特别得内涵,是具体特别得友爱亲人之情感得推广.道德得知识、情感、意志有着不解之缘.道德得情感如四端等,是道德实践得动力.抽调了特别亲情,就没有所谓普遍得儒家伦理准则;抽调了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理性.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亲情,四端之心等道德情感,正是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得发源地.”[⑥] 舜视天下为草芥、敝屣得缘故关键在于他是儒家理想中得天子,他不仅是那个国家得最高行政长官,而且也是最高得道德教化得楷模.他首先要做一个“得乎亲”、“顺乎亲”得人,才有可能从一家之孝、一身之情,养成天下之“大孝”,化成天下苍生得性情之正.因此,孟子所要造就得一方面是至亲至孝得孝子,另一方面又都使这些孝子升华为为民请命,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得“圣者”.孟子得性善论是其民本主义得基础,仁政得基础,然而,在性善论基础之上得民本主义、仁政理想,最终会演化为没有国界、没有阶级、没有时空限制得人道主义. 三持之以恒,掘井及泉.早在《论语》中,孔子就强调“恒德”:“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述而》)先秦儒家并不仅仅把持之以恒得学习、修炼看作一种方式或方法,而是把它看作一种真正高尚得品德.孟子更是把它与善性得提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孟子以为,修养善性首先是要用心致志,他举了一个生动得例子来讲明那个咨询题:“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用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用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在此基础之上确实是持之以恒,决不可一暴十寒.孟子讲,人之善性得培养,就像植物得生长一样本来是非常容易得情况,然而,假如不持之以恒,“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上》)要生不生,要熟不熟,反倒为害:“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告子上》)什么原因呢?孙奭疏曰:“功毁几成,人在慎终,五谷不熟,荑稗是胜,是以为仁必其成也.孟子言五谷者,是天下种之美者也,苟五谷不成,则不胜荑稗之所奋.夫仁者,亦天下道之美者也,苟为仁不成,则不胜不仁之所害.”[⑦] 故君子修仁,务在成功:“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告子上》)因此孟子最终得要求是:“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决不可半途而废,犹如孔子所言之“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则“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告子上》)为了“掘井及泉”得功夫而提出必须“用心致志”,而“用心致志”实际上又提出了两个相关得重要概念:第一是“诚”,第二是“寡欲”.不寡欲,不足以诚;要诚,就必须寡欲,不为世俗得风吹草动所移.孟子曰:“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离娄上》)在孟子得哲学中,要养就性善得品行,并非短时刻得一蹴之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公孙丑上》)需要长期日积月累得磨练,诚心意,存夜气,真可谓“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因此,颠沛必因此”,(《里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学》)才有可能达到修养得目标.诸葛武侯有一段诫训足以发明孟子思想:“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情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咨询,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大方,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忠武书》卷九)可见,孟子存养夜气、平旦之气,扩充善端得过程中,“诚”与“寡欲”是互为表里、互相支持得.总之,孟子得“学咨询之道”,确实是儒家人格得修养论,它与我们当今脱离生活实际得“学咨询之道”不同,其最大得特点确实是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与人之因此为人得道德情操紧密相连.吾人之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操舍存亡,都关乎学咨询之道,这是值得我们当代学人深思得一个重要咨询题.--------------------------------------------------------------------------------[①] 《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②] 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标点本《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4页.[③] 费希特在耶拿大学《论知识学或所谓哲学得概念》演讲中讲:“我们得一切研究都必须以达到人类得最高目标,即达到人类得改善为归宿.”“现在学者缺乏得往往不是知识,而是行动.”因此,他又在《试论卢梭关于艺术与科学妨碍人类幸福得主张》一文中讲:“行动!行动!——这确实是我们得生存目得.”(见其《论学者得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7、58页)不独有偶,先秦儒家不仅是学者,而且也是行动者.杜维明先生指出:“儒家知识分子是行动主义者,讲求实效得考虑使其正视现实政治(realpolitik)得世界,同时从内部着手改变它.他相信,通过自我努力人性可得以完善,固有得美德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天人有可能合一,使他能够对握有权力、拥有妨碍得人保持批判态度.”(见氏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④] 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标点本),第307页.[⑤]《大戴礼记·曾子本孝》:“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未有长,而顺下可知者,弟弟之谓也;未有治,而能仕可知者,先修之谓也.故曰: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君子一孝一弟,可谓知终矣.”《曾子大孝》:“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故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陳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大戴礼记》之“曾子十篇”明显为《孝经》之流,从文本得风格和思想得深度来看,似非曾子本人所作.[⑥] 郭齐勇著:《也谈“子为父隐”与孟子论舜》,见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编:《中国哲学得制造性转化高级研讨班论文集》(2002年9月),第88页.[⑦] 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标点本),第317页.。

向孟子学习读书的六种方法

向孟子学习读书的六种方法

向孟子学习读书的六种方法刚看了一本书,孟子的阅读方法让我感到似曾相识,但又感觉其中蕴藏着深意,故将之分享给各位读者。

一,循序渐进孟子举出“揠苗助长”的例子,说明了好高骛远的读书方法不仅对我们无益,而且有害。

我大学第一个学期,常常想在图书馆找到一本类似于“万能钥匙”的书籍,以帮助我解决生活中各方面的难题。

当看着琳琅满目的书籍,我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便先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开始读,侦探小说,散文和人物传记等等都是我喜欢阅读的,至今也读了将近四百本书,从中收获颇丰。

我们一定要坚信经过量的积累定会达到质变。

二,贵在自得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这话我也不太懂,但我就知道读书的关键在于自得,每次期末考试后,同学们都只会紧盯着分数的高低,却很少有人意到成绩是由自己的知识所决定,再去学习不懂的知识。

分数本是用于对平时学习效果的一个检测,现在却成了许多同学和家长用于攀比的工具,只关心学习成绩,却很少关注平时是如何学习的,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三,意志锻炼孟子重视对人的意志性格的磨炼。

我觉得读书就应该坐得端正,许多人抱着一本书在学习,但你看其姿势,弓腰眯眼,双手拖住下巴,简直是把阅读看做是一种磨难,这样阅读的效果也是不佳,而应正襟危坐,挺胸抬头,双手按住书本,看书可是一件特别神圣的工作。

四,重思存疑古代的语言文字比较难,一句文字通常会有一大段意思,如果不注重思考,则定难有所得。

信书不如无书”,古代写书之人大都是圣贤之辈,但孟子认为“圣人也是会出错的”,故以此劝解人们不要盲目地相信书籍,毕竟书也是人所写的,不可能句句都是真理。

现在,浅阅读似乎已成为大多数人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经常会让读者误认为掌握了许多知识,但却因为没有细心思考,可能连昨日做看的文章都已忘得是一干二净,如此在浅阅读时须加以思考。

当下的出版事业泛滥,许多人都像在里面插一手,导致许多无用甚至有害的书籍也流向市场,对此,读者务必要细细研究,加以考证,以免误人误己。

朱子诠释《孟子》“求放心”的心路历程

朱子诠释《孟子》“求放心”的心路历程

朱子诠释《孟子》“求放心”的心路历程一问题的缘起钱穆说:“孟子有求放心之说,宋代理学家奉以为进修一重要项目。

朱子于此,亦有其独特之见解。

”又说:“其于孟子论放心章,亦复多有纠挽。

此乃朱子针对当时学弊,尤具苦心,学者不可不深察。

”可见,在钱穆看来,包括朱子在内的宋代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孟子的求放心工夫;朱子对求放心的诠释有着“独特之见解”,并且“多有纠挽”。

那么,钱穆所谓的“独特之见解”和“多有纠挽”指的是什么呢?正如钱穆所说,宋代理学多将孟子的求放心奉为重要的为学工夫。

陆学亦十分推崇孟子的求放心工夫。

在陆象山看来,理不外在于人,心即理,天理内在于人的本心中,本心就是人之真实生命。

因私欲之蒙蔽而导致人失去本心是人之为恶的根本原因;但无论私欲怎样蒙蔽人之本心,人之本心只是暂时隐退不显但并没有消亡,而此并没有消亡之本心便是克服私欲的本源力量,人只要反身以发明本心即可从私欲中超拔出来,进而挺立人之真实生命。

此即陆象山所理解的求放心工夫。

然而,我们知道,朱子极不喜欢陆学那种反身直下求得本心的工夫进路。

所以,如果朱子推崇求放心工夫,其必然不会把求放心理解为陆学所倡导的发明本心一类的工夫。

基于此,我们认为,钱穆所谓的“独特之见解”当是指朱子对求放心理解不同于陆学。

问题是,朱子是如何理解孟子的求放心工夫呢?我们知道,朱子推崇孟子之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孟子》中蕴含着丰富的工夫思想。

在朱子看来,《孟子》中的“反身而诚”“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扩充四端”“养浩然之气”等都是为学工夫,人凭借此为学工夫即可成就圣贤君子人格。

而朱子诠释《孟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孟子》中的“尽心”“反身而诚”一类的工夫都格物致知化,理解为以格物致知工夫实现知理明心。

对朱子而言,为学的关键是存心以识理,即通过正面的主敬工夫以涵养此心,使心保持虚灵明觉之诚敬状态。

在此基础上,以此虚灵诚敬之心去做格物穷理工夫,识得是是非非之所在。

那么,朱子是不是如同把“尽心”“反身而诚”格物致知化那样也把“求放心”格物致知化,把其理解为通过格物致知以知理明心之工夫?朱子最终正是如此诠释求放心的,其晚年把求放心理解为主敬以使心保持虚灵诚敬之涵养工夫,并强调人要以此虚灵诚敬之心进一步做格物穷理之工夫以识义理。

孟子的教育思想精讲课件

孟子的教育思想精讲课件
• 政治主张:“保民而王”,施“仁政”:是 孔子思想的嫡传
• (一)行仁政 孟子认为"霸道"是"以力服人"。虽然可能成 为大国,但任凭暴力就会"失道寡助",众叛 亲离,天下不顺,导致身危国削,亡国无日。 "王道"是"以德服人",人们心悦诚服,众望 所归,对内就会国泰民安,政平人和;对外 就能"得道多助",天下无敌,自然就会统一 天下。
弟子凡事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除继承了孔子的忠恕之道
外,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思想,强调:
“亲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
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
二、教育作用和目的
• 教育的作用就是要把这种可能性最大限度地发 展、扩充开来。只有经过学习和教育把四端扩 充起来,这固有的善性就会象燎原之火,难以 扑灭;象喷勃而出的泉水,川流不息,终将汇 成江河。 教育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求放心",即把因后天 环境等不利因素而失去的善性重新寻找回来。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那就得反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仁”?我管理别人,可是没有管好,
那就得反问自己是否做到了“智”?我有礼貌的对待别人,可是得
不到相应的回报,那就得反问自己是否做到了“敬”?总之,当行
动未达到期望目的时,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此外,闻过则喜,改过迁善等都是孟轲倡导的修养方法,这些
修养方法已经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有其旺盛

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新解

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新解

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新解作者:张传燧陈艳君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13年第05期摘要:针对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的传统解释,从文字训诂学、哲学解释学、情意心理学、教育哲学等多个角度表达了不同的独特看法,并多角度地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性阐释。

认为传统解释并不完全符合孟子原意,也不符合孟子的个性人格和学术追求。

应该被理解为:读书学习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追求心灵的旷达、高远、超越与自由境界。

这种解释既符合孟子这句话的本意,也符合孟子的个性人格及其学术追求,更符合儒家所倡导的为学的真正目的和修身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孟子;学问之道;求放心;个性人格;学术追求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5-0095-06收稿日期: 2013-06-20基金项目:2006年湖南省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课程教学改革的传统及其现代转化研究”(06JD04)作者简介:张传燧(1956-),男,贵州石阡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教育、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学、教育基本理论等学科领域的研究。

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出自《孟子·告子上》。

这是很能代表孟子的思想学问及其个性人格的一句名言。

向来学界都把这句话解释为“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善良之心找回来罢了”[1]。

各家解释大同小异。

兹摘取几段以说明于后。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把迷失了方向的‘善良的心’寻找回来。

”[2]《教育大辞典》第九卷:“谓做学问的目的是找回自己已散失的善良之心。

”[3]毛礼锐等《中国古代教育史》:“学问之道,就在于找回已经散失的善良的本心。

”[4]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要把那丧失了的善心找回来罢了。

”[5]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教育的作用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

”[6]我曾对这些解释深信不疑。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轲《孟子》中的教育思想孟轲(约前372一前289),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轲3岁丧父,幼年得力于母教。

"孟母三迁"及"断机劝学"故事,成为家教佳话,广泛流传。

孟轲"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曾游学于齐都稷下学宫。

40岁以后,游说各国,到过宋、鲁、滕,梁等国,虽倍受礼遇,终因其政治主张与时势不合,"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而先后离去。

最后再到齐国,被齐宜王聘为客卿,"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 。

齐宣王不肯实行孟子建议,孟子遂告老还家。

孟子一生从事教育工作。

他第一次到齐都稷下时,可能已开始聚徒讲学。

而最后一次到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 ,已是学生众多名躁一时的大师了。

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晚年还乡,专意讲学,与弟子公孙丑、万章等编成《孟子》一书。

孟子对孔子推崇备至,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叹息自己出生太晚,"未得为孔子徒也。

" 司马迁说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子思是孔子嫡孙。

子思的老师又是孔子高足曾参。

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子思之儒"与"孟氏之儒"实为师承关系,后世称之为思孟学派。

战国时期,先有思孟学派,后有荀子学派,儒学得以大张。

唐代韩愈倡儒学道统说,自尧舜以至于孔子,接续孔子的则只有孟子,这是韩愈有意扬孟抑荀。

至此孟子为儒学正统传人成为定论。

孟子被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而孟子本人也是以孔子继承人和捍卫者自许的。

孟子在新形势下发展了孔子思想。

他在"诚"本体基础上,构筑起包括天道观、性善论、仁政说、英雄史观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孔孟之道"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根基。

观心--万缘放下

观心--万缘放下
并且,于此念头的起落,勉强可分成三节,譬如:“啪”(师大力拍案一记)听到啦?!这个声音,一下没有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而未来的还没有来。那么你这个心念呢?不在外、不在内、也不在中间,很自然的摆著。假使还有个思想,这又是个前念,如电光火石般的过去了!而未来还是没有来。你的心就依目前这个样子平正地摆著,就那么把它看清楚就是了!如此慢慢的连续七天安详自然地看清楚它。这个念头过去了,过去不追;未来的未到,不去引发;而现在呢?不属空也不属有,很自然轻松地坦然而住。如果身上气脉动了,那是感觉,感觉即是思想,别理它。感觉就感觉吧!不必丢掉它,你丢不掉的;也不要抓它,根本是抓不住的。你要睡,你就坐著让它睡好了,睡也是心念在睡啊!睡够了,它自然会醒来,醒也是心念在醒嘛!如此如此,不即不离,每一个心念悠然而逝,丝丝心念了无踪迹!
南怀瑾老师开示:观心--万缘放下
莫以有得心企求无所得法
大家要注意的是,所谓菩提,拿真正的佛法,或用中文一句话来表达,就是如何“明心见性”。
其实不只佛法如此,世界上一切的宗教、哲学,乃至于科学,彻底而言,都有这个共同目标。在此大家都是中国人,又是学佛的,把“明心见性”这一句话往往听得理所当然,习以为常,久而久之,反而搞得糊里糊涂了,以致未能“好学深思”、“追根究底”,其实这四个字本以包括了世界上的一切宗教、哲学、科学的真髓。换句话说,它涵盖了一切世间的学问,关键太重要了。
你看自己心性之流,它在乱流啊!无休无止。然后,轻轻地看著、看著!慢慢、慢慢地,突然“通”一下!把它切断了。前念已是,到了这步田地,就后念不起,当体即空即净,一切便无不成就了。
你们求气脉,只要如此修去,气脉自然就来,不要给气脉骗了。身上任督二脉通了,可以长生不老。你的心性愈定,气脉自然就愈通,有何稀奇?气脉动了,就糊里糊涂跟著气脉走,那不是个大笨蛋吗?虽曰“坦然而住”,但念头还真有所住吗?别忘了金刚经有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如此住,不住而住,住而不住。

论语孟子选读之学问之道

论语孟子选读之学问之道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孔子开创了平民教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教师。

他以极大的爱心、非凡的智慧和对人性的精微体察创立了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与师道理想。

和孔子一样,孟子的一生也在为“道”而游走、讲学,以他的方式丰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观念。

他们的教育目标是共同的,那就是培养真正的君子。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去做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学问之道”这一专题的第一板块《古之学者为己》。

首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翻译文句,读懂内容。

[自学为主,准备交流]
1.一词多义
(1)就⎩⎪⎨⎪⎧
就有道而正焉动词,临近、靠近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动词,趋、赴连辟公府不就动词,赴任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动词,成就
瞬息可就动词,完成、成功就地取材介词,因、随
(2)让⎩⎪⎨⎪⎧
当仁,不让于师动词,谦让
公使让之动词,责备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动词,辞、拒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动词,让与、转让入其境,则耕者让畔动词,退让
2.古今异义 (1)就有道而正焉 古义:靠近,临近。

今义:连词,表示假设让步。

(2)古之学者为己 古义:学习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居!吾语女 古义:学习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4)好仁不好学 古义:爱好学问。

今义:爱好学习。

(5)其蔽也贼。

为人大须学问文言文翻译

为人大须学问文言文翻译

世之君子,若欲立功名于天下,必先求学问。

学问者,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也。

夫学问之道,深不可测,广不可量,故君子宜虚心以求之。

夫学问之道,有三要:一则博学,二则审问,三则慎思。

博学,谓广博地学习,无所不通;审问,谓详审地询问,无所不明;慎思,谓周密地思考,无所不精。

三者兼备,然后可以言学问矣。

博学者,必能广纳众长,融会贯通。

如孔子,学无常师,不耻下问,故能集古圣先贤之大成。

审问者,必能洞察秋毫,明辨是非。

如孟子,问惠施、公孙丑,辨杨墨、墨翟,故能阐明仁义之真谛。

慎思者,必能深思熟虑,不轻信流言。

如荀子,问苍蝇之飞,答以“有风”,问蜈蚣之步,答以“无足”,故能独抒己见,不为时人所惑。

学问非一日之功,须臾不离,终身不懈。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此乃学问之极致,亦为人生之至境。

然学问非为学问而学问,乃为立身处世,治国平天下。

孔子曰:“学而优则仕。

”此言学问之用,在于治国安邦。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此言学问之用,在于育才兴邦。

夫学问之道,虽广博而难,然君子不畏难,勇往直前。

故曰:“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夫学,非独读书而已,亦须躬行实践。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此言学问之要,在于学思结合。

夫为人大须学问,学问非独有益于己,更有益于家国。

学问使人明智,明智则能识大体;学问使人宽容,宽容则能容天下;学问使人坚强,坚强则能任天下之重。

故学问者,君子之器,治国之资。

今夫学者,当以孔子、孟子为师,以博学、审问、慎思为法,以立身处世、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如此,则学问之道,可得其真;立身之道,可得其大;治国之道,可得其平。

夫如是,乃为真学问,真君子也。

【译文】世上的君子,如果想要在天下立功成名,必须先追求学问。

学问,是立身的基础,成事的根本。

学问之道,深不可测,广不可量,所以君子应该虚心去追求它。

学问之道,有三个要点:一是博学,二是审问,三是慎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3《孟子》三章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3《孟子》三章课件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 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 门口,警告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 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准则,是妾妇之道。(大丈夫应该)住在天 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 确的道路——义。能实现其志愿,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 其志愿,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 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学法推举
1.儒学经典时代久远,意蕴深厚,如何深入地学习?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朱熹
2.提炼:学法——熟读、精思;目标——若出于口、若出于心。
熟读篇
问答式朗读 1.检验自读的成果——根据提示选择性朗读文句; 2.轮流边读边译,教师适时点拨重点字词; 3.最后采取连贯的问答情势集体吟诵。
熟读篇
比较下列改动前和改动后的句子,哪个好?好在哪里?
原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不多也,委而去之…… 改句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 原句更有气势,从城、池、兵革、米粟四个方面说,更能强 调条件的优越,使论证更加有力。
熟读篇
比较下列改动前和改动后的句子,哪个好?好在哪里?
思想碰撞
2.“大丈夫”不在于身份高低,而在于他高尚的道德品质。结 合自己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思想碰撞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妾妇之道”。并谈谈你 对此种思想的看法。
女子出嫁,接受母亲的劝诫,对夫君言听计从,不敢有半 点违逆。像这样一味顺从、不知进言劝谏的做法,就是“妾妇 之道”。

孟子的文论观1

孟子的文论观1

二、孔子之后,他作为“文学”代表人物的弟子子游、子夏正好代表了孔子学说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也开启了文学思想发展的两个不同路径。

子游偏重于内在修养以求圣人之本的一派,被人视为传道之儒;而子夏则颇拘小节,在礼仪上肯下功夫,传授儒家典籍最为卖力,被人视为传经之儒。

孟子出于子游氏一派,而荀子则出于子夏之门。

同被孔子以“文学”相许的子游、子夏,一重心性修养,一重典籍学习,他们的不同思想倾向对孟子、荀子形成不同的文学思想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孟子将注意力集中在士人的内心,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以为学问之道就是“求放心”,因而不甚注重外在形式,对文学也就未予特别关注,这显然不利于文学的独立发展。

盂子将文学作为人格的一面镜子,有利于加重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水平。

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知言养气”等命题,也给后来文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野和思想经验,同样是值得重视的。

三、孟子的文学思想孟子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两个原则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以意逆志”说和“知人论世”说。

⑴ “以意逆志”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上》⑴ “以意逆志”说孟子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以意逆志”说的批评方法。

这方法影响很大。

他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我们认为,这里的“文”指文字或文采;“辞”指言辞、辞句;“志”是指作者的思想意图。

孟子在这里要求读诗或解说诗的人,不要拘泥于文学作品中的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孟子这段话对如何正确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提出了比较好的理解,并且也用这种方法对《诗经·小雅·北山》一诗的主题的理解也是完全正确的。

孟子认为,拘泥于作品的个别字句,把作品解得太死、太实,反而不能抓住作品的真正含义。

《孟子》谈学习: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谈学习: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谈学习: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前372—前289 年),名轲,字子舆(待考,说字子车或子居)。

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思想家、教育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读书勤力,学而有方,在求学的过程中,他探索总结出独到的学习方法,最终成为一代儒学大师。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孟子的读书之道!【诵读】方明著名播音艺术家)选好典范和规矩我们要分几方面来看。

首先,一个人学习,他不但是指念一些书本而已,他还要选择典范以及规矩。

所谓的典范就是你要向谁学,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伟大杰出的人物,你要把谁当做典范。

那么以孟子来说的话,答案很清楚,他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他就是要向孔子学习。

孟子广泛地搜罗学习,就他所能把孔子所有说过的话,言行方面的记载全部加以了解,那么以孔子作为典范的话,使孟子成为儒家的一位忠实的学者,并且总是增华,不断地加以发展推广。

后来成就为儒家的第二位代表人物,成为亚圣。

那么除了学孔子之外,他还有一个方法,他说你在一个乡里面,就要跟同乡的人,杰出的人物交往。

你是哪一国人,就跟那一国的杰出人物交往,你是这个时代的人,就跟天下所有杰出的人物来往。

换句话说,学习就是要像孔子说的“乐多贤友”,乐于跟杰出的朋友来往。

这样一来自己也会得到很大的帮助。

如果你说我都学过了,那还怎么办,往上在历史上寻找古人来跟他们交往。

所以孟子能够有这样的一种表现,跟他所选择的典范非常完美是有关系的。

典范之外还需要规矩。

他特别提到两个情况,第一个他说古代有一位射箭最有名的高手,叫做羿。

羿教别人射箭的话,他规定规矩很严,古代说殼。

殼这个字也就是拉弓要拉满,你不能说我现在去学射力量不够,拉一半,那不行的。

你没有把弓拉满的话,这个规矩你没做到,就不要谈你的技巧了。

他接着说,大的工匠就是盖房子,或者造很多精美的家具大的工匠,教人避规矩,规矩两个字是从此而来。

22课《孟子》三章知识梳理

22课《孟子》三章知识梳理

22课《孟⼦》三章知识梳理22课《孟⼦》三章⽂学常识作者:孟⼦:名轲,字⼦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物。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和孔⼦⼀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了唐代已将孔⼦和孟⼦并称;元、明时孟⼦被称为“亚圣”。

《孟⼦》是⼀部记录孟⼦及其弟⼦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念和政治活动的书。

“四书”:《论语》、《孟⼦》、《⼤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时令,⽐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上作战中的⼈⼼所向、内部团结。

⼀座⽅圆三⾥的⼩城,有⽅圆七⾥的外城,四⾯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四⾯包围的⽅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时令⽐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供给也并不是不充⾜啊,但是,守城⼀⽅还是弃城⽽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不上⼈⼼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民定居下来⽽不迁到别的地⽅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的强⼤。

能⾏“仁政”的君王,帮助⽀持他的⼈就多,不施⾏“仁政”的君主,⽀持帮助他的⼈就少。

⽀持帮助他的⼈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持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要么不战⽃,战⽃就⼀定会取得胜利。

⼆、重要字词注释环(huán):包围。

城⾮不⾼也:城墙并不是不⾼啊。

⾮:不是。

池:护城河坚利:坚固精良。

利:精良。

委:抛弃。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封,划定。

封疆:疆界、边境。

固:使巩固。

兵⾰:本意是“兵器和铠甲”,⽐喻“武⼒、军事”。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者,什么的⼈,此处特指君主。

孟子三章论证思路

孟子三章论证思路

孟子三章论证思路
《孟子·公孙丑上》的三章,分别是:“尽信书”、“古之道”和
“不害於人”。

“尽信书”一章,主要论证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以及信守协议的必
要性。

孟子援引典籍中的例子,以典籍中的大臣敬辞的忠贞和先祖们尊重
书约的实例来论证有信义的重要性,以劝导时下的社会遵守社会约定,按
照书面约定严格履行承诺。

“古之道”一章,主要是指出古代皇帝们能够自我抑制和节省,从而
保持大局稳定。

孟子援引历史古代老百姓的实例,以及古代国家礼仪教育、封建制度实行以及古代礼乐文教的来持其言说,以劝导时下的社会从礼仪
和文教角度加强自身的实践,从而凝聚整个社会的力量,以谋求大局的长治。

“不害於人”一章,主要是从道德角度指出,不要害人,不要苛求他人,不要贪婪无度,不要借机害人的态度。

孟子援引古代人们的规矩,以
典籍中的例子和古代贞观之治维护社会秩序的举例,以劝导时下的社会遵
守社会道德,不可以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他人,更不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
害人。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5年第2期孟子(前372- 前289),战国时期鲁国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 被称为" 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孟子的思想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比较大,但在其基础上又有很多独到的思想。

孟子比孔子更加注重“ 以民为本”,因此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更加基于平民的基础。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这样一句话:“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的这段话就阐明了只有人民都接受教育,懂得礼仪,国家才可以安定和谐,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其实就是在主张推行全民教育,这样的教育思想即使放在今天都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孟子特别强调人伦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哪些是应该做的事。

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也就是父子之间有亲情,君臣之间有道义,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次序,朋友之间有诚信。

这就叫五伦。

孟子认为,五伦使得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社会因此而稳定发展,这就是教育的作用。

孟子发现人们有一些通病,比如他说:“人之患宰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上》)——人们都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一个人遇到了问题,旁边的人都给他建议,似乎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每个人说的都对,但是这个人是不是就应该接受呢?你们所说的道理自己就能够做到吗?不一定。

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我们给别人出主意、提意见似乎很有办法;可是到我们自己碰到问题时却总是一筹莫展。

所以孟子提醒我们,如果自己没有准备好,就不要随便去当别人的老师。

他还说,现在很多人的毛病就是放弃自己的田地,去替别人耕田。

自己的田不耕,反而去替别人耕田算什么呢?对别人要求很严格,自己承担的责任却很轻;希望别人变成好人,却忘记了自身修养的重要,这样给别人提建议,别人会听吗?亚圣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身为一名教师到底应当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呢?孟子在几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问题的答案:首先,“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中盈科而进的教学原则

孟子中盈科而进的教学原则

孟子中盈科而进的教学原则摘要:一、孟子提出的教学原则1.深造自得2.盈科而进3.循序渐进二、盈科而进的含义及体现的教育原则1.盈科而进的含义2.体现的教育原则:循序渐进三、孟子的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启示1.孟子的教学方法2.现代教育的启示正文:一、孟子提出的教学原则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领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教学原则。

其中,深造自得、盈科而进和循序渐进是较为突出的三个方面。

1.深造自得:孟子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自觉、主动的过程。

学习的目的在于深入挖掘知识的本质,从而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形成自己的见解。

这一原则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2.盈科而进:这一原则源自孟子的名言:“盈科而进,循序而渐。

”意指学习应遵循一定的顺序,步步为营,不急不躁。

这一原则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循序渐进:孟子认为,教学应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这一原则与盈科而进的思想相呼应,强调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盈科而进的含义及体现的教育原则1.盈科而进的含义:盈科而进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意味着学习要在不断填满坑洼的过程中,才能向前发展。

这一原则强调学习要扎实、稳步,不可急功近利。

2.体现的教育原则:循序渐进。

盈科而进的思想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循一定的顺序,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

这一原则有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三、孟子的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启示1.孟子的教学方法:孟子主张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学生思维。

他通过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孟子还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现代教育的启示:从孟子的教学方法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2)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孟子的儒家之道

孟子的儒家之道

孟子的儒家之道一、人之初性本善?专家的看法是:人之初性向善。

向是一种趋势,是客观存在并无法改变的。

比如:水可以通过泼洒飞的很高,但依然会落下来;改变水的渠道走向会使水流向不同的地方,但是水从高处往低处流的规律和趋势是永恒不变的。

所以人性不是天生就善,只是具有行善的趋势和潜能,这也是客观存在的。

是否行善,还要看后天(出世之后)的行为。

二、如何行善?现代社会诱惑很多,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多元化价值取向充斥着整个社会的思想体系。

其中不乏鱼龙混杂、鱼目混珠之类蛊惑人心,让人真假难辨。

如何行善,简言之有两个步骤:一是选择何为善;二是固执地做下去。

通俗地讲就是选择对的,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通过量变到质变,达到不凡和超越。

如雷锋坚持助人为乐,成为人们永远向之学习的标杆;关羽义字当头,忠诚一生,成为人们公认的正义之神。

那么每个平凡的人怎样才算行善?我觉得就是保持一个好的习惯,坚持做下去。

比如,每天坚持学习,提高自己的觉悟,长久以往必能超凡脱俗。

坚持锻炼身体,日久天长身体素质也会日渐提高。

行善对我们平凡人来说,就是做好身边事。

三、如何选择?上边提到选择何为善,那么如何选呢?关键是要认清小体和大体的关系。

小体即为自身所需要满足的各种欲望。

如,食欲、贪欲、色欲等。

大体即为心之所欲,就是行善之欲。

如何择善的原则就是:必须限制或克服小体而成就大体,即顾大体而舍小体。

在现实生活中,这和选择的取舍难度不小。

四、如何与人相处?要做到三点:一是真诚。

真同诚,是宇宙运动之客观存在。

要真,不伪。

真心、真实、诚实、诚恳与人相处,不掩饰,不虚伪。

二是沟通。

语言是情感的桥梁,沟通增进了解,情感才能共荣。

三是遵守公共秩序。

可以是人们公共的交往规则或习惯,比如熟人见了面问声好。

可以是工作上的必须往来,比如下属对上级的请示汇报等。

也是法律、制度、规范等必须人人遵守。

五、如何与人正确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失落:为什么我对人真诚,人家对我不真诚?这里就涉及到人对人的期许问题。

高考语文《问说》阅读理解附答案

高考语文《问说》阅读理解附答案

高考语文《问说》阅读理解附答案(清)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书》不云乎?“好问那么裕。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那么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如是,那么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那么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那么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那么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非学无以致疑致:招致,取得B.忌之而不愿问焉忌:防止戒除C.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轻:轻视D.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度:揣测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问焉以求一得问之人以试其能B.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取其有益于身而已C.不然,那么所问非所学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D.好学而不勤问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3.以下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勤问的重要性的一组是①非问无以广识②《书》不云乎?“好问那么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学问之道”的三条路径(一)
孟子的性善论始终都贯穿着一种冷峻的寡欲气息。

说到底,置身于先秦那个特殊的时代,孟子所强调的就是仁义礼智与放辟邪侈、流连荒亡的斗争。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孟子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因此冷峻的义理的思辩,就是他的天职。

在古典哲学的领域,寡欲本来就是哲学的前提。

柏拉图就曾在《斐多篇》中记载苏格拉底的话道:“即使从通俗意义上来理解,自制就是不受欲望的驱使,对欲望保持一种体面的冷漠。

这种品质不是只有那些极端漠视身体、终生献身哲学的人才拥有吗?”①]孟子同样拥有这种高贵的品质。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上》)“放心”,就是被丢失了的本心,就是被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各种诱惑,牵引、玷污了的“良知良能”。

所以,“求其放心”就是孟子的“学问之道”。

孟子的“学问之道”已经把孔子“学”的思想,完全实践化,为陆王心学,程朱理学的生发埋下了千里伏笔,也为我们当今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借鉴。


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告子上》)这句话,可以说是《孟子》一书的灵魂,所以,后来被陆子静奉为圭皋。

对这一思想的解释,笔者认为,赵歧最为透彻:“此乃天所与人情性,先立乎其大者,谓生而有善性也。

小者,情欲也。

善胜恶,则恶不能夺之
而已矣。

”②]所谓“善性”,就是孟子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四端与生俱来,所以是天命之性,但是发而施为,则为可感可触之情。

在《告子上》中,根据上下文,孟子之具体的“大者”,就是阐扬“天爵”:“有天爵者,有人爵者。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告子上》)“仁义忠信”,其思想的根源来自《论语》之“主忠信”(《学而》、《子罕》、《颜渊》)“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与命与仁。

”(《子罕》)但是,具体在《孟子》的文本中,则为天之所赋予我的“善端”。

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在这里说得很清楚,天生之质,并非“天爵”本身。

并非人人都具有天爵。

孟子之所谓“天爵”,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修炼提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而逐渐形成完美人格的过程:“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这个“此”字,指代的是“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而这八个字在孟子思想的体系中,却是一种天与人之间拳拳服膺的摩荡、磨合过程。

所以,孟子“天爵”理论的本质,在于人生的追求、道德的实践和上承天命,无所畏惧“大仁”、“大勇”的行动:《滕文公上》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这二者是互动的。

性善的提升,必要达到尧舜的境界,方可称之为“大仁”;尧舜必以性善为基础,为民请命,“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才可以称之为“大勇”。

③]
至此,我们已经十分明了,孟子的性善论,实际上是一个性情的提升、充实论,孟子孜孜以求的,是一个伦理的道德建设问题,而不是一个
心理学的问题:“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糵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惟心之谓与?”(《告子上》)孙奭曰:“凡此(指这里所引用的文章)孟子所以言人心性本善,但当有常操而存之者矣。

”④]人之心性虽然上承于天,有“善端”“萌糵之生”,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静养修德,洁身自好,存夜气,远利欲,收放心。

如此,“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公孙丑上》)也就成就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善性之美。


孟子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告子下》)孝弟,在先秦儒家那里,从来就是一个性情的问题:《论语·学而》载有子言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又载曾子言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与《孝经》、《大戴礼记》之《曾子本孝》、《曾子
大孝》把“孝”宗教化、泛化不同,⑤]孟子敏锐地看到,人天生的“赤子之心”,灵明天然,本身就是善性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尽心上》)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由小及大,由己及人,推而广之,就可以唤醒天命之性(仁、义、礼、智)。

因此,孟子以舜帝为榜样,大力提倡孝弟的精神:“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

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

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

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

大孝终身慕父母。

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万章上》)世界上的一切荣华富贵,都不足以解我心中的忧愁,因为只有顺从于父母,我的心灵才能够感到和乐安康,我的性情才能找到安身立命的世界,因此,人也才能够真正成其为人。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孟子笔下的“孝弟之道”,从根本上来讲,只是一个手段,或者说只是性情修养的一个阶段,绝不是最终的目的。

孟子性善论的理论目的就是要超越“孝弟之道”,只有从道德上克服了“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状态,仁政的理想才能够真正实现。

孟子
确乎说过:“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上》)仁、义、礼、智似乎都没有脱离“宗法血亲”的藩篱。

但是,言非一端,这里的叙述实际上只是孟子性情思想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从思想的整体处着手来把握孟子。

《孟子·滕文公上》“世子谓然友”章突出的就是曾子“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的思想,但是,孟子的用意在于通过发明君主的善心,良心,以教化全国人民的良知。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草上之风,必偃。

是在世子。

”落脚点在“是诚在我”,以我的哀恸之“诚”来达到移风易俗的效果:“五月居庐,未有命戒。

百官族人可,谓曰知。

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所以在孔子师徒之间,就超越了各子其子、各家其家的血亲状态,非常注重师友之间的情谊:“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

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

”(《滕文公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情至性的互动。

刚好是尊为天子却“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尽心上》)的舜,恰恰是一位“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与人为善”(《公孙丑上》),超越了亲亲之爱的圣者。

所以,孟子对见死不救的人,对别人的灾难无动于衷的人深恶痛绝:“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

”(《离娄上》)于是孟子就特别推崇
圣王商汤,他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情怀,“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仇也”,因此,全国人民都支持他,“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

(《滕文公下》)
郭齐勇师指出:“儒家伦理是普遍主义的,但同时又是建立在特殊主义的基础上且要落实到具体的伦理场景中去的。

仁义忠恕的原则和诚实、正直等德目有普遍的意义,又有特殊的内涵,是具体特殊的亲爱亲人之情感的推广。

道德的知识、情感、意志有着不解之缘。

道德的情感如四端等,是道德实践的动力。

抽调了特殊亲情,就没有所谓普遍的儒家伦理准则;抽调了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理性。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亲情,四端之心等道德情感,正是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的发源地。

”⑥]舜视天下为草芥、敝屣的原因关键在于他是儒家理想中的天子,他不仅是这个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而且也是最高的道德教化的楷模。

他首先要做一个“得乎亲”、“顺乎亲”的人,才有可能从一家之孝、一身之情,养成天下之“大孝”,化成天下苍生的性情之正。

所以,孟子所要造就的一方面是至亲至孝的孝子,另一方面又都使这些孝子升华为为民请命,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圣者”。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民本主义的基础,仁政的基础,但是,在性善论基础之上的民本主义、仁政理想,最终会演化为没有国界、没有阶级、没有时空限制的人道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