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翻译、简答、阅读

合集下载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简答、阅读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简答、阅读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⑥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又有个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的人,就去开导他,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重点句子翻译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重点句子翻译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重点句子翻译
班级:姓名: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又有个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的人,就去开导他,
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翻译: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翻译: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文言现象、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文言现象、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②其人舍.然大喜:③及.其家穿井:④丁氏对.曰:⑤穿.井得一人:⑨国人道.之:⑩闻.之于宋君:⑪奈何..忧其坏?:..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②国人道之:③闻之于宋君: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⑤得一人之使:⑥求闻之若此: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⑧因往晓之:⑨晓之者: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舍:①太丘舍去:②其人舍然大喜:若:①若屈伸呼吸:②未若柳絮闲风起:其:①及其家穿井:②其人曰:③何忧其坏: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闻①有闻而传之者:②闻之于宋君:③求闻之若此:④不若无闻也: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①闻之于宋君: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④告人曰:二、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三、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穿井得一人》原文及翻译

《穿井得一人》原文及翻译

《穿井得一人》原文及翻译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穿井得一人》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穿井得一人》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原文注释:①选自《吕氏春和·慎行览·察传》。

②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

溉:音gai,浇灌。

汲(ji),从井里打水。

③及——等到。

④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

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⑤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

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

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

宋君:宋国国君。

⑥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

于:介词:当“向”讲。

⑦使——使用,指劳动力。

《穿井得一人》译文: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

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穿井得一人》启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

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作者简介: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

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穿井得一人》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2、《穿井得一人》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3、《穿井得一人》文末“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有什么作用?4、《穿井得一人》中,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讹言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5、《穿井得一人》中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6、《穿井得一人》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7、《穿井得一人》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8、《杞人忧天》杞人反复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9、《杞人忧天》文末“其人”“大喜”的原因是什么?“晓之者”“大喜”的原因则是什么?10、《杞人忧天》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11、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你同意哪一种理解?12、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13、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14、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四、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甲】《穿井得一人》【乙】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①夔②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

穿井得一人翻译及原文

穿井得一人翻译及原文

穿井得一人翻译及原文穿井得一人翻译及原文《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

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穿井得一人翻译及原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因此常有一人在外专管打水。

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

”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全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问明情况,丁家人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基本信息出典故,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还可以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提水。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

收入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改名为《穿井得一人》,2016年收入人教社新版语文教科书中(与两篇《伊索寓言》及列子作品《杞人忧天》同属《寓言四则》[1] ,本则录音由梓君朗读[2] )。

启示:这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

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对于传言应开动脑筋思考,仔细辨别,不能轻信谣言,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部编版七上)《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部编版七上)《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1、说话要防止歧义。
2、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 考查的话。 3、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如果 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 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 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更不能以讹传讹。
3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杞人“忧天地崩坠”,“晓之者”的话你赞成 吗?为什么?
不赞成。因为“晓之者”的话不符合 科学依据。日月星辰都是天体,属于物质, 不仅仅是会发光的气体,如果真的掉下来, 肯定会伤害人类。
其次,地壳也是在运动的,地震、火 山爆发就是实例,所以地是有可能陷落的。
一个地方没有气体。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在
止天,空奈里何活忧动崩,坠为什乎么?担”心天会崩塌地会陷落呢?”
果真
应当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这个人说:“天果真是聚积的气体,那么 日月星辰不就应当坠落了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只是聚积
1、杞人在“忧”什么?“忧”到什么程 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杞人“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容身。 “忧”到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的程度。
后来经过别人的开导,杞人才放下心来。
开导他的人是如何开导他的?
1 晓之者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 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2 晓之者曰:日月星辰,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寓意是庸人自扰,毫无 根据的瞎担心。 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字词批注古今对照翻译知识点考点整理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字词批注古今对照翻译知识点考点整理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字词批注古今对照翻译知识点整理●原文译文对照翻译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

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这个人,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开导这个人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其人曰:“奈地坏何?”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开导这个人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这个人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简答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简答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⑨晓之者:代词,代杞国人。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的。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常常有一人停留在外面。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及(待、等到)穿(挖掘、开凿)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道(讲述)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于(被)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于(向)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问明情况。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对(应答、回答)于(在)丁家人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亡(无,没有)寄(依附、依靠)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彼(这,这个)因(于是,就)晓(告知,开导)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

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耳(罢了)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若(你)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果(果然,果真)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只使(纵使,即使)中伤(伤害)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其人曰:奈地坏何?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四虚(四方)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若(你)躇步跐蹈(踩、踏)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文言现象、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文言现象、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⑨晓之者:代词,代杞国人。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的。

舍:①太丘舍去:舍弃。

②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

若:①若屈伸呼吸:你。

②未若柳絮闲风起:像,如。

其:①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

②其人曰:代词,那。

③何忧其坏:代词,它。

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

闻①有闻而传之者:知道、听说。

②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③求闻之若此:消息。

④不若无闻也:知道、听说。

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①闻之于宋君:被动句,“于”表被动。

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判断句+倒装句(状语后置),翻译: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倒装句,状语后置。

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重点字词句翻译(有答案)

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重点字词句翻译(有答案)

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重点字词句翻译(有答案)在XXX一个人,他担心天地会崩塌,以至于他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不再吃不再睡。

2、又有一个人担心那个人所担心的事情,就去找他,告诉他:“天空只是一堆气体,不会崩塌。

如果你呼吸,走动,一整天都在天空中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天空崩塌呢?”3、那个人说:“但是日月星辰也在天空中,它们不会掉下来吗?”4、那个解释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中的光辉,即使掉下来,也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5、那个人问:“那地球崩塌怎么办?”6、解释的人说:“地球是一块固体,填满了四周的空虚,只有地球消失了,它才会坍塌。

如果你走路、跳跃,整天在地球上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它坍塌呢?”7、那个人感到非常欣慰,解释的人也感到非常欣慰。

2、天中积气,若不屈伸呼吸,终日行走在天空中,会有忧虑崩坠的风险。

3、这个人问:“天空中的气体积聚,日月星宿会不会掉下来呢?”4、日月星宿也是积聚在空气中的光辉,即使掉下来,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吧?5、这个人又问:“那地球坏掉了怎么办?”6、地球中也有积聚的物质,如果不停地在地上行走,会有忧虑地球坏掉的风险。

7、这个人非常高兴,告诉了其他人,其他人也非常高兴得知了这个消息。

22、这个故事讲述了XXX家没有井,只能从外面取水。

后来他们挖了一口井,XXX说:“我们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这个消息传开后,XXX问XXX,XXX回答:“得到的是一个人的帮助,而不是一个人掉进井里。

”如果没有这个消息,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人问起这个事情了。

XXX一个人担心天地会崩塌,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另外一个人听到了他的担忧,于是告诉他:“天只是聚积的气体,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体的。

你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会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问:“天果真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那么日月星辰就不应当坠落了吗?”另一个人回答说:“日月星辰,也只是聚积在一起的气体之中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阅读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阅读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⑨晓之者:代词,代杞国人。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的。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人》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24课】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溉】,【汲】,4、【及】5、【国人】5、【道】6、【闻之于宋君】【闻】,7、【对】9、【得一人之使】《杞人忧天》11、【亡】13、【晓】14、【积气】15、【若】16、【行止】17、【奈何】18、【只使】19、【中伤】20、【积块】21、【四虚】22、【躇步跐蹈】23、【舍然】【舍】,二、重点句子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翻译: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翻译: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甲】《穿井得一人》【乙】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①夔②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

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

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注】①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地位的官员。

②夔:我国记载最早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正夔一足,信.乎(相信)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推荐,荐举)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关键)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从井里取水)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夔能和之,以平天下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C.有闻而传之者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文言现象、注释、翻译、简答、阅读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文言现象、注释、翻译、简答、阅读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4课】班级:姓名: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身亡.所寄/亡.处亡.气:通假字,通“无”,无,没有。

②其人舍.然大喜:通假字,舍通“释”,解除、消除。

③及.其家穿井:古今异义,古义:待,等到;今义:连词,和。

④丁氏对.曰:古今异义,古义:应答,回答;义:正确。

⑤穿.井得一人:古今异义,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⑨国人道.之:古今异义,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⑩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这里使知道。

⑪奈何..忧其坏?:固定用法,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奈何⑫奈.地坏何.?:固定用法,奈……何:固定用法,对……怎么样,怎么办。

2、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

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

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

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

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

⑥求闻之若此: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⑦又有忧彼之所忧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⑧因往晓之:代词,代杞国人。

⑨晓之者:代词,代杞国人。

⑩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的。

舍:①太丘舍去:舍弃。

②其人舍然大喜:舍通“释”,解除、消除。

若:①若屈伸呼吸:你。

②未若柳絮闲风起:像,如。

其:①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

②其人曰:代词,那。

③何忧其坏:代词,它。

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

闻①有闻而传之者:知道、听说。

②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③求闻之若此:消息。

④不若无闻也:知道、听说。

3、判断文言特殊句式:①闻之于宋君:被动句,“于”表被动。

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判断句+倒装句(状语后置),翻译: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倒装句,状语后置。

④告人曰:省略句,省略主语。

(丁氏)告人曰。

二、重点课下注释默写:《穿井得一人》3、【溉汲】打水浇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译文及知识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译文及知识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译文及知识点《穿井得一人》吕不韦〔先秦〕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就外面打水浇地,经常派一人停留在外面专管打水。

等到他家挖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听了的人就去传播这件事:“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这件事被宋国的国君听说了。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询问这件事,丁氏回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使唤,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啊。

”寻听到的事情是如此,还不如不听啊。

注释1.居:停留。

2.及:等到…时候4.于: 被、向、在,5.国:国都6.道:讲述。

7.闻之于宋君:**闻:“使…知道”。

8.对:应答,回答。

9.使:使唤,古今异义词1.及.其家穿井,及:古义:待,等到…时候;今义:连词,和。

2.丁氏对.曰,对:古义:应答,回答;今义:正确。

3.穿.井得一人,穿:古义:挖掘、开凿;今义:破、透。

4.国人道.之,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道:古义:讲述;今义:道理。

闻.之于宋君:*闻: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知道。

一词多义:之:①有闻而传之.曰:(代词,代这件事)②国人道之:(代词,代这件事)③闻之于宋君:(代词,代这件事)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代这件事)⑤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的)⑥求闻之若此:(代这件事)其:①及其.家穿井:(代词,他的。

)②其.人曰:(代词,那。

)③奈何忧其.坏:(代词,它)注意:其,主要用作代词于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②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③闻之于.宋君(介词,被)④于.我如浮云(介词,对)闻①有闻而传之者:(知道、听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穿井得一人》
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
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2、吾家穿井得一人。

翻译: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4、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6、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翻译: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又有个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的人,就去开导他,
8、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翻译: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9、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翻译: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10、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穿井得一人》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2、《穿井得一人》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
3、《穿井得一人》文末“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有什么作用?
4、《穿井得一人》中,原来是一场误会,造成这个误会讹言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5、《穿井得一人》中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
6、《穿井得一人》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7、《穿井得一人》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8、《杞人忧天》杞人反复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9、《杞人忧天》文末“其人”“大喜”的原因是什么?“晓之者”“大喜”的原因则是什么?
10、《杞人忧天》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11、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你同意哪一种理解?
12、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穿井得一人》
【乙】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①夔②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

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

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注】①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地位的官员。

②夔:我国记载最早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乐正夔一足,信.乎(相信)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推荐,荐举)
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关键)
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从井里取水)
【解析】A确实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B )
A.夔能和之,以平天下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
C.有闻而传之者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解析】A代词,这件事。

B助词,的。

C代词,这件事。

D代词,这件事。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翻译:所以说“夔一足”,并不是说“夔只有一只脚”啊。

4、“穿井得一人”和“夔一足”虽然都使人产生了误解,可是原因不一样。

你能
分别说出产生这两种误解的原因吗? 答:“穿井得一人”错在“得一人”的解释,应是“得到一个人的使唤”,而非“挖
到一个人”;“夔一足”错在“足”的解释,应是“足够”,而非“脚”之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