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类疗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宫廷理筋术:
我中心(基地)目前传承并使用的推拿手法主要为“宫廷理筋术”它历史悠久,理论丰富,手法疗效显著,此含30余种传统套路,手法别具一格,不仅轻盈、柔和而且在继承了传统套路的基础上,将核心技法,即轻、柔、透、巧四字诀充分体现和发扬。

“筋喜柔不喜刚”的观念,要求在施治中必须顺其生理,以柔治刚,切不可盲目粗暴,强拉硬扳;必须遵循“准备、治疗、结束”三阶段进行,并创制了“戳、拔、捻、捋、归、合、顺、散”治筋八法,以“按摩舒筋,复其旧位”,手法看似轻巧柔,实则力透筋骨,功及内脏。

2、腿浴棒疗术:
腿足部棒疗手法依《黄帝内经》“开枢阖”为依据,通过施治可以使毒素排出体外,正气内入、平衡阴阳、通畅气血、调节脏腑经络。

经络腿浴棒疗术对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脏腑器官的调节有着很好临床效果。

同时对于颈肩腰腿的退行性病变及久治不愈的骨伤、筋伤疾病也有着意想不到的临床效果。

3、中华中医刮痧术
刮痧术是依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用刮痧器具在体表进行手法刮拭,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也是中国民间传统自然疗法之一,已沿用千百年。

中医认为,含有体内毒素的离经之血即是“痧”,“痧”存在于皮肤和肌肉之间。

刮痧的目的是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理筋通络、益气扶正。

4、中华中医拔罐术
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拔毒泻热等作用。

常用于感冒、头痛、不寐、肩凝症、腰痛病、项痹病、胃脘痛病、痛经及带状疱疹等疾病。

拔罐通过负压的吸拔,对神经、肌肉的牵拉和神经节段的反射途径,促进血液循环和引起自身性溶血等,作用于病变的脏腑,起到调整机体功能,消除病变的作用。

5、中华中医捏脊术
捏脊术又称捏积,是中医推拿疗法之一种,主要是术者手法作用于患者脊背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等部位的一种治疗方法。

捏积术以中医阴阳五行、经络学说为指导,通过捏拿脊背,刺激督脉及膀胱经腧穴,振奋其阳气,推动全身气血运行, 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6、中华中医艾灸术
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通过施灸透热、扩热、传热作用,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常用于寒湿痹痛、脏腑虚寒、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经络瘀阻等证及亚健康调理。

7、中华中医穴位贴敷术
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通
过腧穴刺激疗法和药物渗透的共同作用,起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常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以及久咳久喘、腹泻、痹证、口疮、小儿遗尿等方面的病证。

8、中华中医推拿术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等,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基础指导下,运用推拿手法或借助于一定的推拿工具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目前推拿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与各种骨伤科疾病、周围神经疾病及一些内妇儿疾病,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一些骨伤疾病,例如退行性脊柱病变、肩周炎、膝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上,推拿疗法已经成为第一首选疗法。

9、中华推脊整复术
推脊整复术也称“整脊”,意在“正脊”,是一种古朴简便的民间医术。

脊柱正中为督脉主线,总督一身之阳气。

适宜于长期伏案学习工作、电脑操作、驾驶、看电视等引发的颈背部肌肉僵硬、疼痛,记忆力下降,思维反应迟钝,以及颈椎病,头风头痛,外感风寒,中风后遗症,阳痿,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腰痛,尿频等。

10、中华药浴术
中药药浴术源远流长,是中医独特的外治疗法。

药浴术亦称“水疗”,是一种独特的给药途径,系指中草药加水煎煮,取药液洗浴局部或全身。

药浴能湿润肌肤,开宣腠理,其药效通过人体皮肤、俞穴到达经络脏腑。

能够提高组织的温度,舒张毛细血管,改善循环,使血液加速,且通过皮肤组织吸收后,调节局部免疫状态,抑制和减少生物活性物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安全有效的目的。

11、中华中医耳压术
耳压术是指使用丸状物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耳压疗法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炎症性疾病如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等;功能紊乱性病症如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癔症等;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

12、中华民间尾椎整脊术
尾椎整脊术来源于尾椎复位手法,是民间中医对传统中医伤科用以治疗尾骶椎外伤手法经改良而来的按摩复位手法。

通过手法纠正尾椎,刺激督脉, 除去不良因素对尾神经的刺激, 使气血经络流通,尾椎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起到“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13、中华穴位刺血术
穴位刺血术是用刺血的针具刺人体的一定穴位、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血络,运用挤压或拔罐等方法放出适量血液,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穴位刺血术具有退热、抗炎、镇静、止痛、消肿、降压、止晕、明目、清脑、急救、抗风湿、抗过敏等作用,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急症等病症。

通过刺血法以强令血气通行,逼邪气随血外出,以祛瘀通闭,疏通经络,使经气
通畅,起到血行气通、血气调和,促进气血正常运行。

14、中华藏医盐敷术
藏医盐敷疗法是传统藏医特色外治疗法之一,采用食盐炒热后在肾区椎骨热敷,利用青盐可吸收黄水、畅通阻塞,结合热敷排汗去除疾病。

适宜于消化不良,风湿性关节炎和胃脘痛,腰腿痛,盆腔积液,痛经等疾病。

15、中华藏医金针火灸术
它以金针尾撺进艾灸,针尖刺入穴位,用火灸加热为媒介,通过刺激穴位作用于机体,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目的。

适合于脑溢血、脑梗塞稳定期引起的半身不遂、肢体功能障碍导致行走困难、身虚、大小便失禁、记忆力低下、语言吐字不清,以及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症等引起的经常性头晕等疾病有独特的疗效。

16、中华藏医药浴术
藏医药浴术是将全身或部分肢体浸泡于药液中,通过物理与药效发挥治疗作用的治疗方法。

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扭伤、咽炎、高血脂、神经衰弱、失眠、胃炎、胆襄炎、坐骨神经痛、偏瘫、产后风、荨麻疹、四肢僵直、弯腰、静脉曲张、黄水病、陈旧性疾病,各种皮肤病等。

17、中华壮医药线点灸
通过浸泡过药物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在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借助药力和火力温通作用,以热引热,迅速缓解疼痛、畅通经络气血,达到通痹、止痛、止痒、祛风、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作用。

18、壮医药罐术
通过将秘制的壮药浸煮竹罐后,利用竹罐拔罐负压作用在体表一定的部位吸拔刺激(可配合针刺、药液热熨),配合药力热力作用,达到疏通三道两路,温通血脉,行气活血,化瘀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调动人体自身调控机能,增强保护性反应,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预防保健作用的医疗技法。

19、壮医经筋术
壮医经筋术是一种采取经筋查灶,并以“筋结”病灶作为治疗穴位,采用理筋--针刺—拔罐来疏解“结灶”,同时通过固灶行针消除病灶达到舒筋止痛、通痹愈病之功。

20、中华土家医三百棒棒击术
三百棒棒击术是土家族民间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疗效确切的一种特色外治法。

以土家族聚居地区特产植物三百棒为原材料,制作成推拿棒和圆针,运用特殊的治疗手法,在相关穴位施以点揉、敲击。

具有消肿,定痛,止血,化瘀作用。

21、中华土家医赶酒火术
土家医赶酒火术是土家医的一种传统外火攻疗法,主要是利用介质和
人体外表接触,以各种手法疏通经脉气血达到治病的目的。

该技术采用分筋、拨筋、松解等手法,可解除肩周筋腱退变、粘连、挛缩等病理变化。

利用酒疏通气血经络、温散寒邪、化解瘀滞,运用火的温热刺激作用,达到疏通气血经络、散瘀滞止疼痛。

22、中华中医火针术
火针术源于民间火针点刺技术,古称“焠刺”法。

《灵枢官针》记载:“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本技术依据中医经筋理论,结合拔罐方法,以“查找筋结、火针消结、按结拔罐”三个步骤,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有很好疗效。

23、热敏灸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性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方法。

运用热敏灸,通过对部位、手法的探查使患者有热敏灸感,达到清热利湿、理气活血的作用。

具有1 取穴独特、辩证论治2 疗程短,见效快,采用外治法,无痛苦,无副作用,疗效持久,不易反复的优势。

24、清肺排痰疗法
该疗法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与基础医学院专家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联合研究开发的一款新型保健技术“养肺护理”项目。

1通过经络腿浴:刺激穴位、温通肺脉
2雾化吸入药物:润肺化痰
3振动引流:用特殊的温热振动仪,使稀化后的痰液和浊气引流到咽喉部位。

引4嚏引涕排浊:运用中医引嚏法,吸入中药粉,促使痰液和浊气排出体外。

5益气养肺:在背部施以宫廷理筋术按摩手法,起到补益肺气,养护肺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