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理征

合集下载

诊断学病理征的名称

诊断学病理征的名称

诊断学病理征的名称
诊断学病理征的名称如下:
1、巴彬斯基征:通常在检查时,检查者需呈仰卧状态,且需下肢伸直,医生会手持检查者脚踝,并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缘,由后向前在转变为内侧。

正常人反应是跖屈曲,阳性反应则为拇指背伸,余趾扇形打开。

2、奥本海姆征:检查时医生会使用拇指及食指在胫骨前端用力自上到下进行滑压,阳性表现与巴彬斯基征相同。

3、戈登征:医生会用手适当用力捏压腓肠肌,阳性表现也与巴彬斯基征相同。

4、查多克征(查氏征):查多克征阳性属于病理反射,在检查阳性的情况下,就会表现为拇指背屈,余趾扇形打开。

5、克尼格氏征:一般简称克氏征,常用于神经科检查。

检查时,患者需采取去枕仰卧位,且一侧髋关节及膝关节需保持90度直角弯曲。

同时,检查者会将患者小腿部位上抬直到伸直,正常情况下可以达到135度,如果出现疼痛或遇到阻力,则属于阳性。

6、霍夫曼征:通常一侧霍夫曼征会表现为一侧腱反射亢进,且会提示上肢损伤或病变,多见于脑血管疾病,也可能是颈椎病所致。

但如果是两侧霍夫曼阳性,则不能说明存在病理反射。

病理征的名词解释

病理征的名词解释

病理征的名词解释病理征是指一种疾病或病理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的身体或生理表现。

它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够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了解病情的进展。

病理征的出现通常是由于疾病引起的组织结构或器官功能的改变。

这些改变可以是细胞水肿、炎症反应、组织坏死、增生或肿瘤等等。

不同疾病产生的病理征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医生通过观察病理征可以推断出可能的疾病类型,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例如,肺部炎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导致肺实质受损。

在肺部炎症中,病理征通常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此外,肺部炎症还可以通过胸部X光片或CT扫描显示肺实质出现浸润和炎症灶。

病理征的临床意义在于它们能够提供疾病的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案的依据。

临床医生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病理征并收集相关的临床数据,来进行疾病的判断。

在一些疾病中,病理征的严重程度可以与疾病的进展和预后相关。

例如,在心脏病中,血压、心率、心音和心电图改变等病理征可以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负荷,从而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对于病理学家来说,病理征是他们对疾病发生和发展机制的重要研究对象。

通过观察和分析病理征,病理学家能够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的机制,并为新的疾病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除了在疾病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病理征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健康状况,提醒人们关注潜在的健康问题。

例如,一个健康的心脏通常会有规律的心跳和正常的心音,而一个患有心脏病的人的心脏往往会表现出不规则的心跳或异常的心音。

通过观察这些病理征,人们可以及早发现心脏病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总而言之,病理征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类型、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病理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健康状况并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病理学家来说,病理征是开展疾病研究、揭示疾病本质和发展机制的重要工具。

常见肿瘤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

常见肿瘤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

常见肿瘤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肿瘤的病理特征及相关的诊断方法。

一、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特征包括乳腺组织中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浸润性生长。

通过活检组织检查可以观察到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如核的异型性、核分裂象、细胞间质的改变等。

诊断乳腺癌的方法主要包括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检查以及磁共振成像(MRI)等。

此外,乳腺癌的确诊需要进行活检,包括细针穿刺活检、切除活检和乳腺造影等。

二、肺癌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特征包括肺组织中恶性细胞的增殖和形成恶性肿瘤。

病理学家通过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肺癌细胞的核形态学特征、细胞排列方式以及组织结构的改变。

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片、胸部CT扫描以及痰液细胞学检查等。

对于疑似肺癌的患者,还可以通过支气管镜检查以及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方式进行进一步确诊。

三、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特征为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恶性瘤细胞。

组织学检查可观察到细胞核的异型性、核分裂象以及肿瘤生长的深度等指标。

结直肠癌的常见诊断方法包括结肠镜检查、大便潜血试验以及CT 胸腹腔检查等。

如果怀疑有结直肠癌存在,可以通过活检来确诊,活检包括钳活检、切片活检以及内镜下黏膜剥除术等。

四、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其病理特征为乳腺组织中的纤维组织和乳腺上皮细胞增生形成。

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纤维瘤的结构和细胞组成,一般不具备恶性肿瘤的特征。

诊断乳腺纤维瘤的方法主要包括乳腺超声检查、乳腺核磁共振以及乳腺穿刺活检等。

通过活检可以确定乳腺肿块的性质,进一步明确是否为纤维瘤。

总结:不同类型的肿瘤具有各自特有的病理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病理学家的镜下观察可以揭示肿瘤的形态学特征,结合临床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然而,仅凭形态学特征进行肿瘤诊断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因此常常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X线、CT扫描、超声检查和活检等来进行综合判断。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其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对神经系统的检查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神经系统查体的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介绍神经系统的感觉检查。

感觉检查是通过对患者的触觉、痛觉、温度感觉等进行检查,以了解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皮肤触觉、深反射和温度感觉等。

其次,神经系统的运动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患者的肌肉力量、肌张力、肌肉协调性等进行检查,可以了解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肌力检查、肌张力检查和共济失调检查等。

接着,我们来介绍神经系统的脑神经检查。

脑神经是指从脑部发出的12对神经,其功能涉及到头部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

通过对脑神经的检查,可以了解头部神经功能是否正常。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眼球运动检查、面部表情检查和听力检查等。

此外,神经系统的脊髓检查也是十分重要的。

脊髓是连接脑部和身体各部位的神经通道,其功能对人体的运动和感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脊髓的检查,可以了解脊髓功能是否正常。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腰椎压痛检查、下肢反射检查和腰椎神经压迫试验等。

此外,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人体的内脏功能,包括心脏、血管、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

通过对自主神经的检查,可以了解内脏功能是否正常。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心率变异性检查、动脉压力反射检查和呼吸深度检查等。

最后,我们来介绍神经系统的神经肌肉传导检查。

神经肌肉传导是指神经冲动传导到肌肉的过程,其功能对人体的运动和感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神经肌肉传导的检查,可以了解神经冲动传导是否正常。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神经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和运动单位检查等。

综上所述,神经系统的检查对于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和评估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对神经系统的感觉检查、运动检查、脑神经检查、脊髓检查、自主神经检查和神经肌肉传导检查等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医学影像诊断学病理征

医学影像诊断学病理征

乳腺导管征:表现为乳头下一或数支乳导管增粗、密度增高、边缘粗糙。

可见于乳腺恶性病变,但非特异。

晕圈征:表现为肿块周围一薄的环形透亮带,有时仅显示一部分,为肿块推压周围脂肪组织形成。

酒窝征:增厚的皮肤向肿块方向回缩形成。

漏斗征:乳头后方的癌瘤与乳头间有浸润时,可导致乳头回缩、内陷,即漏斗征呼吸系统轨道征:当扩张的支气管走行与CT层面平行时表现为轨道状。

印戒征:扩张的支气管与伴行的肺动脉共同表现为印戒状。

肺动脉高压征象:肺血管纹理近肺门处增粗,而外围分支细小。

空气支气管征:由于实变肺组织与含气的支气管相衬托,其内可见透亮的支气管影。

碎石路征:磨玻璃样密度影内出现较为广泛的网状影。

原发综合征:肺部原发灶、局部淋巴管炎和所属淋巴结炎三者合称。

卫星病灶:结核球邻近的肺野可见散在的增殖性和纤维性病灶。

空气半月征:由于曲菌球不侵及空洞壁,体积又小于空洞的内腔,在曲菌球与空洞壁之间可见新月形空隙,称空气半月征。

水上浮莲征:肺包虫病中,当内外囊完全分离时,内囊陷落浮于液平面上,致液平面凹凸不平。

蜂窝肺:特发性纤维化中晚期患者,结节状影增大,同时伴有广泛厚壁囊状影,形似蜂窝状。

中央型肺癌的三阻征象:肺癌的生长使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及阻塞性肺气肿。

反S征:右上叶肺不张时,肺叶体积缩小并向上移位,水平叶间裂随之上移,呈凹面向下,与其肺门肿块向下隆起的下缘相连,故形成反置的S状。

手套征:阻塞性支气管扩张表现为带状或条状致密影,当相邻的支气管扩张呈手套状。

胸膜凹陷征:表现为肿瘤与胸膜间的线性或幕状影。

血管造影征:CT增强检查时在肺叶及肺段实变中出现血管增化影。

晕轮征:有略高密度影环绕结节,病变边缘模糊。

袖口征:肺水肿时支气管壁和周围结缔组织内有液体积存,使支气管环形壁影的厚度增加。

蝶翼征:肺水肿时对称性双侧肺门周围的大片状影。

白肺:广泛的肺实变使两肺密度普遍明显增高,两肺肺野呈白色。

韦斯特马克征:肺缺血表现。

病理征五个检查方法图解

病理征五个检查方法图解

病理征五个检查方法图解病理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组织、细胞等病理变化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

而病理检查则是病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直观地观察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下面将介绍病理征五个检查方法的图解,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病理学检查。

1. 组织活检。

组织活检是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式获取患者组织样本,然后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

在手术中,医生会取下一小块组织,送至实验室进行切片染色等处理,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以及病变情况。

组织活检能够直接观察病变部位的细胞结构,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2. 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是通过对细胞进行染色、显微镜观察等手段,来判断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病变情况。

常见的细胞学检查包括涂片检查、细胞脱落液检查等。

通过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细胞的异型性、增生情况等,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3. 免疫组化检查。

免疫组化检查是通过对组织或细胞进行特定抗体染色,来检测特定蛋白或抗原的表达情况。

免疫组化检查可以帮助鉴别肿瘤类型、确定分化程度,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分子病理学检查。

分子病理学检查是通过对基因、蛋白等分子水平的检测,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预后情况。

常见的分子病理学检查包括PCR、蛋白质免疫印迹等技术,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了解疾病的分子水平变化,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5. 病理影像学检查。

病理影像学检查是通过对组织、器官等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 等,来观察病变情况。

病理影像学检查能够直观地显示病变的位置、范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

病理征五个检查方法图解,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病理学检查的重要手段。

这些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疾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病变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因此,对于医学工作者和广大患者来说,了解病理学检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

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

生化检查
免疫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检测血液中各种生化指标, 了解肝、肾、心肌等器官功 能及血糖、血脂代谢情况。
检测免疫系统相关指标, 了解机体免疫状态及自
身抗体情况。
对可疑感染病原体进行 分离培养、鉴定,以确
诊病原体。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利用X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形 成不同密度影像,了解骨骼、 肺部等器官结构。
04
视诊
观察患者体表状况,如皮肤颜 色、形态等,以初步判断病情

触诊
通过触摸了解病变部位的温度 、质地、活动度等,有助于判
断病变性质。
叩诊
通过敲击身体不同部位,了解 脏器大小、位置及是否有异常
回声。
听诊
利用听诊器听取心、肺、血管 等部位的声音,以判断是否有
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判断 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
敏感性不足
某些病理征可能较为隐蔽,不易被发现,导致漏诊或误诊。
特异性不高
某些病理征可能出现在多种疾病中,导致诊断的特异性不高。
检查结果解读的难度
复杂性
01
病理征检查结果的解读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
识,对结果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动态变化
02
病理征是动态变化的,需要多次检查和观察才能准确判断病情。
病理征的检查及意义
目录
• 病理征检查概述 • 常见病理征检查方法 • 病理征检查的临床意义 • 病理征检查的局限性 • 病理征检查的未来展望
01 病理征检查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病理征检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体 格检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与疾 病相关的异常体征。

常见肿瘤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

常见肿瘤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

常见肿瘤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对于准确识别和治疗肿瘤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常见肿瘤的病理特征以及诊断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肺癌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病理特征可以通过组织学和细胞学等方面来确定。

肺癌组织学上可以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等类型,而细胞学上可以通过肺癌细胞形态特征、细胞脱落情况和核分裂象等来进行判断。

诊断肺癌主要采用放射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放射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和CT扫描等,可用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

组织学检查则是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二、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特征可以通过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来确定。

乳腺癌组织学上主要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和乳腺间质肉瘤等类型,而分子生物学上可以通过乳腺癌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来进行判断。

乳腺癌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临床检查包括乳腺B超、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和乳腺核磁共振等,可用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

组织学检查则是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对乳腺癌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三、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之一,其病理特征可以通过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来确定。

结直肠癌组织学上主要分为腺癌和粘液腺癌等类型,而分子生物学上可以通过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的检测来进行判断。

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临床检查包括结肠镜检查和CT扫描等,可用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

组织学检查则是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结语肿瘤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对于准确识别和治疗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诊断学病理征图片

诊断学病理征图片

黄 疸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 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根据病因分为溶血性 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和先天性黄疸, 图为重症肝炎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加压 后褪色,称为肝 掌。与肝脏对雌 激素灭活作用减 弱有关,图为肝 硬化患者肝掌形 成。
极度消瘦
由于摄食不 足或(和)消 耗增多引起营 养不良。当体 重减轻至低于 正常的10 10% 正常的 10% 时称 消瘦,极度消 瘦者称为恶病 质。见于摄食 障碍、消化障 碍、慢性消耗 增多疾病。 增多疾病。
甲 亢 消 瘦
蓝色橡皮血管疱痣综合征
蓝色橡皮血管疱痣综合征,又称 Bean综合征,指存在皮肤和胃肠 道的海绵状或毛细血管状血管瘤, 系胚胎期分化发育障碍所致,呈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病变为 静脉扩张,疝样突出,质软,呈 紫红色或蓝色肿物,肿块上方有 多汗现象。病变性质有三种:一 种是海绵状血管瘤,一种形成血 囊(蓝色橡皮样乳头),另一种 为不规则蓝色斑。
硬皮病嘴唇变薄
硬皮病又称系统性硬化 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弥漫 性结缔组织病。以皮肤和某 些内脏小血管壁增生、管腔 阻塞而造成皮肤广泛的纤维 化和脏器功能不全为主要特 点。面部皮肤受损造成正常 面纹消失,使面容刻板,鼻 翼软小,嘴唇变薄、内收, 口周有邹折,张口变小,称 “面具脸”
还回
胸 部 检 查
甲状腺肿大
地方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大
地方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
干燥综合征疯狂龋齿
干燥综合征是一个主 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 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又由 于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 故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由于唾液腺病变,可出现 多个难以控制发展的龋齿, 表现为牙齿逐渐变黑,继 而小片脱落,最终只留残 根,称猖獗性龋齿,是干 燥综合征的特征之一。

病理征五个检查方法

病理征五个检查方法

病理征五个检查方法病理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疾病的形态学、生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病理征的检查方法则是病理学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将介绍病理征的五个检查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组织活检法。

组织活检法是一种通过取得患者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对肿瘤、炎症、免疫性疾病等病变的诊断。

常见的组织活检方法包括穿刺活检、切开活检和内窥镜活检等。

通过组织活检,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组织的形态学特征,了解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细胞学检查法。

细胞学检查法是通过对细胞进行形态学、生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检查,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对肿瘤、炎症、感染等病变的诊断。

常见的细胞学检查方法包括涂片检查、细胞培养和细胞遗传学检查等。

通过细胞学检查,可以了解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生化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3. 免疫组化检查法。

免疫组化检查法是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对肿瘤、免疫性疾病、感染等病变的诊断。

常见的免疫组化检查方法包括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电镜和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等。

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可以了解病变组织的免疫学特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4. 分子生物学检查法。

分子生物学检查法是通过对病变组织的DNA、RNA、蛋白质等方面进行检查,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对肿瘤、遗传性疾病、感染等病变的诊断。

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检查方法包括PCR技术、蛋白质质谱分析和基因测序等。

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查,可以了解病变组织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5. 影像学检查法。

影像学检查法是通过对患者进行X线、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对肿瘤、炎症、感染等病变的诊断。

主动脉关闭不全的常见病理表现

主动脉关闭不全的常见病理表现

主动脉关闭不全的常见病理表现
主动脉关闭不全的常见病理表现包括:
1.主动脉瓣反流:主动脉关闭不全的主要病理特征是主动脉瓣反流。

主动脉瓣反流指主动脉瓣在关闭时不能完全密闭,导致血液从主动脉流入左心室。

这种反流血流可导致左心室负荷加重。

2.左心室扩大:由于主动脉反流血流的影响,左心室在长期负荷加重下会逐渐扩大。

这是因为心室需要更大的血液容纳量来处理反流的血液。

3.左心室壁肥厚:心室扩大后,为了应对负荷加重,心肌会出现肥厚。

这是一种适应性改变,旨在增加心肌收缩力以推动血液。

4.主动脉壁损伤:长期的主动脉瓣反流血流可以导致主动脉壁的损伤。

这可能包括主动脉壁的炎症、血管瘤或纤维化。

5.其他病理改变:主动脉关闭不全常伴随血液回流进右心室,导致右心室负荷过大,表现为右心室扩大和右心衰竭。

此外,还可能伴随心房扩大、血栓形成等其他病理改变。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理特征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理特征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理特征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理特征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疾病,它们可以是遗传性、发育性或后天获得性,并具有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

这些疾病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上都存在着特定的变化,这些变化被称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理特征。

本文将分析和探讨一些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典型特征。

二、脑卒中与梗死面积扩散脑卒中是由于血液供应到大脑受阻造成的机能损害,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类。

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更为常见的类型。

当大脑供氧供血出现问题时,缺血引起的神经组织坏死最初发生在梗死核心区域。

该区域因为灌注不足而无法得到必要的氧和营养物质供应,在数小时内开始失去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梗死核心扩大并与周边灌注较好的区域形成缺血性带状区,这一过程称为梗死面积扩散。

三、帕金森氏病与多巴胺神经元退化帕金森氏病是一种以运动和神经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退行性疾病。

其特征是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丧失引起了黑质中正常多巴胺含量下降。

根据研究显示,帕金森氏病与许多复杂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

在组织学上,帕金森氏病患者脑内黑质出现明显退变和色素减少,而该区域的多巴胺水平也明显下降。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观察到球部沉积物(所谓的Lewy小体)的聚集。

四、阿尔茨海默病与β-淀粉样斑块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认知功能下降、肢体运动和行为异常。

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神经细胞较正常人出现退化,且神经纤维缠结。

在组织学上,这种疾病与β-淀粉样斑块的形成有关。

β-淀粉样斑块是一些异常蛋白质的聚集,主要包括β-淀粉样前体蛋白和tau蛋白。

这些斑块堆积于神经元周围并对其功能造成损害。

五、多发性硬化症与髓鞘受损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受损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这些髓鞘层是保护和加快电信号传递的重要结构,但在患者中它们被免疫系统攻击导致受损。

在组织学上,可以观察到炎性反应和局部免疫细胞的增生。

病理征名词解释

病理征名词解释

病理征名词解释
病理学征名词解释
1.增生:是由细胞繁殖造成的肿瘤性或非肿瘤性的形成,一般都是细胞群体的增多而不仅仅是单一细胞的增多。

2.凋亡:是指细胞死亡。

凋亡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它的特征是有序的,并按一定的规律发生。

3.滤泡:又称滤泡病变,指病变细胞中出现了滤泡样改变。

其特点是细胞膜附着改变、极少或无核细胞、多环状膜片。

4.核移位:指核细胞抽核现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理结构的特征。

5.真皮层浸润:指真皮层(多为上皮组织)内陆续出现的类囊性小结节,即在真皮层内发生的实质性浸润。

6.炎性细胞浸润:指炎性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浸润的组织,炎性细胞的活动会促进渗出液的形成和维持,而有时也会对组织结构造成影响。

7.出血:是指血液(浆液)从血管壁的裂口处突然流出,造成血肿的病理现象。

8.脓肿:指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脂肪组织受到破坏,形成一种淤血性的肿块病变组织,其中介入了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表现出渗出液的不同程度。

病理征五个检查方法

病理征五个检查方法

病理征五个检查方法病理征是指疾病在人体内所引起的一系列异常变化,通过检查病理征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在临床诊断中,常用的病理征检查方法有五种,包括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分子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电镜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是通过对患者组织标本的镜下观察,结合组织学染色技术,来观察组织的微观结构和细胞形态的一种检查方法。

这种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判断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对肿瘤、炎症、变性、坏死等病变进行鉴别,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免疫组化检查是通过检测组织标本中特定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确定组织中某些特定分子的表达情况。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鉴别肿瘤的来源和类型,评估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分子病理学检查是通过检测组织标本中的DNA、RNA和蛋白质等分子水平的变化,来确定疾病的分子特征和变化。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选择,评估肿瘤的预后和预测治疗效果,对于肿瘤的精准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细胞学检查是通过对细胞标本的镜下观察,来评估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细胞学变化的一种检查方法。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鉴别炎症、肿瘤和其他病变,对于早期诊断和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电镜检查是通过电镜技术对组织和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的一种检查方法。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细胞器的形态和结构,对于一些罕见的疾病和特殊的病变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帮助。

综上所述,病理征的检查方法包括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分子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电镜检查。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ffmann征为上肢的锥体束征,检查方法是用左手托住病人一侧的腕部,并使腕关节略背屈,各手指轻度屈曲,医生以右手食、中两指夹住病人中指远侧指间关节,以拇指迅速向下弹刮病人中指甲,正常时无反应,如病人拇指内收,其余各指也呈屈曲动作即为阳性。

在部分正常人可出现双侧对称性阳性,并无诊断意义。

在物理诊断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此病理征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与腕关节不同屈伸角度有关。

Babinski征为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的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的踝和趾背伸的反射作用.①检查方法: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

②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Oppenheim 征①检查方法: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

②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Gordon征①检查方法: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被检者腓肠肌中部。

②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