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中国近代史部分外交
中国近代史部分高三历史备课组2013-2-20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1)背景:①新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民族独立。
②世界上两极格局形成。
(2)外交方针: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崛起)这一方针沿用至今。
外交政策:①“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重新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②“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的是苏联,毛泽东、周恩来出访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苏联建立结盟关系 (但仍保持国家的独立自主)(2)1953年,周恩来在与印度代表团谈判是,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积极发展与周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外交关系。
这一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有深远影响。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并为推动会议取得进展作出贡献。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又称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亚非会议),周恩来“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同:历史命运相同,反帝反殖民斗争对象相同,谋求独立发展的目标相同。
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异)意义:亚非多国与中国建交,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地位打下基础。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背景:(1)60年代世界两极格局发生变化:①美苏力量对比、中苏关系发生变化。
②第三世界力量崛起。
(2)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1)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2)第三世界的支持;(3)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恢复的标志: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提案。
意义:(1)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打破美国队中国的遏制政策。
专题17 现代中国的外交及科技成就
专题十七现代中国的外交及科技成就【考纲要求明确方向】2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25.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自主预习知识准备】——对照课本及考试说明解读进行填空考点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1)的和平外交方针(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内容:即"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
③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2、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1)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4)1955年,新中国参加会议。
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________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1)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
(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
毛泽东抱病会见尼克松。
周恩来同尼克松举行会谈。
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
以下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
1. 建交打破孤立,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先后与各国建交,拓宽了外交空间。
1990年代,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国际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参与全球治理,积极推动多边主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治理。
中国还提出了南南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3. 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对外开放。
中国在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进行谈判时,坚持维护本国利益,促进双边合作。
同时,中国积极主张“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和承包建设。
4. 友好邻邦,加强周边合作。
中国与大量邻国签署了特别关系协议,加强经贸和安全合作,促进地区稳定和繁荣。
与此同时,中国对周边国家积极帮助,提供援助和支持。
5. 应对挑战,维护国际和平。
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性威胁,如朝核问题、非洲疫情、气候变化等,努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中国还积极推动各国间和平解决争端,实现以和平方式“互利共赢”。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学案4(人民版必修1)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内容标准】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学习要求】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2.认识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
3.树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贡献的理想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
【考试说明】(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
【考点解读】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1)原因:联合国是二战后期建立的战后国家合作组织, 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 中国作为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地区冲突加剧,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在缓解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中国在维和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前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表现: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地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②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立场.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会晤文件中加入了五个常任理事国承诺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安理会权威和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重要内容.(4)影响:①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一)原因(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开展.(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安定的周边环境,中国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有利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3)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中国国际影响的需要.(二)活动(1)促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①1993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自1989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以来举行的最高级别的会议.②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行了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中,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强合作,使各个成员国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受益的目标,促进了亚太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2)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①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共同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相互信任的协定,确立了“上海五国机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五六单元)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五六单元)对于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
当你学到某个历史事件的时候,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楚它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等等,做到理解记忆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现代的开端)自查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十月革命的历程和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2.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3.实践: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俄国十月革命过程: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标志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包括26课)(现代:中国)自查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标志、意义?建国初期民主法制的建设的内容?1966-1976的原因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容?“一国两制”的内涵、理论形成过程和实践表现?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的表现、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中央政府针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外交政策?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标志?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有哪些?一、新中国的民主建设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大职责,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现代中国政治外交(解析版)Word版含答案
2022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03现代中国政治外交考点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01.(2022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2)对于即将参与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这次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A【考点定位】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日内瓦会议【名师点睛】新中国初期外交去年考到万隆会议,今年考查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是近两年高考考查重点。
可以用图示法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及成就。
02.(2022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答案】B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猎取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力量。
本题以20世纪60年月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为切入点,深化考查了考生对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月外交活动的生疏和理解。
新中国建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严密封锁,很多西方国家迫于美国压力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坚决的实行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打破了欧美的外交封锁。
进入六十年月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削减了对中国的救济和支持,并且由于意识形态和领土问题与中国爆发争端和冲突,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往来。
这就要求同学在备考时要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生疏到在国家交往中,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基础和底线,以此来看待国际交往中的行为和准则。
高中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丰富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在历届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上,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中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中国十分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积极参与联合国和有关多边国际机构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工作。
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积极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了解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中国在注重参与联合国的外交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中国与欧盟各国的关系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中国外交的发展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践: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作用: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
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
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
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实践: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
(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21世纪初.
国际格局变动对现代中国外交的影响
主干整合
专题十三
(1)1949~1955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支持、援助 中国,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加入社会 主义阵营,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接受苏联的经 济技术援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苏中 关系开始恶化,美中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既 反苏也反美。 (3)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 国处于守势。苏中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 (4)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 联处于守势。苏中关系走向缓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 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5)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 强权政治。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 .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D.①三大战役胜利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新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辨别选项 《共同纲领》 颁布时新中国尚未成立, 排除 B 项; 21 世纪初,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才形成,排除 C 项; 《共同纲 领》规定国家性质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排除 D 项。 答案 A
主干整合
2.“一国两制”的理论、含义与实践
专题十三
(1)理论: 1984 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 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 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 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3)实践 ①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②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③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两 岸交流不断增强。
13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21世纪初)
专题十三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21世纪初)【考点导图】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1.民主与法制建设(1)“依法治国”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颁布了1982年宪法,并进行了多次修订。
③相继出台了《选举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④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2)恢复与完善民主: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基层民主选举: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2.“一国两制”的理论、含义与实践(1)理论: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3)实践①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③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两岸交流不断增强。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1)政策调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2)中美建交: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①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②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展开反恐外交。
(4)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①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②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⑴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那一天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最突出的成就: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对于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⑶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⑷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万隆精神” 指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⑴第一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⑵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⑶意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②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③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④同时,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重大成就(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原因: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③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史实: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影响:①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问点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清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成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根底上另建新的同等外交关系使我国变更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清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消退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稳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同等互利外交关系的根底。
一边倒坚决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问点二:和平共处五项根本原那么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和缅甸,两国相同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根本原那么2.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内容:相互敬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扰、互不干预内政、同等互利、和平共处。
3.实践: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与,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②1955年的万隆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胜利做出了巨大奉献。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4.意义:①标记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因为它是在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前提下提出的,既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加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根本原那么。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莫定了根底。
②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根本准那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涵性和开放性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时间成就意义1949.101950.10 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标记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4年参与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与1955年参与万隆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问点三:中国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睬的常任理事国。
高中历史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建国后,对外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50年代初,大力发展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并走向国际舞台;70年代初,实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外交出现突破;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同时推进区域合作,如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加入WTO等等,中国不断融入世界。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成就(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等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二、国际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1)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2)20世纪70年代,伴随国际格局的变化,美苏争霸的态势互换,中国调整对外政策,先后同美国、日本建立起正常的友好关系.(3)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采取“全方位”不结盟的无敌国外交政策。
三、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1)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国家结盟.(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3)实行无敌国外交: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
(4)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5)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4)中国积极参与_______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主张并采取了积极行动。 中国积极参与_______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主张并采取了积极行动。 _______工作
(5)主张在_________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_________。 主张在_________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_________ _________的基础上 _________。
70年代上半期,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是什么? 70年代上半期,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是什么?有哪三个 年代上半期 突破性成就?其中最重大的成就是什么? 突破性成就?其中最重大的成就是什么?当时的主要国际因 素是什么? 素是什么? 重大调整:重视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 重大调整:重视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 三个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三个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 常化; 常化;中日建交 最重大的成就: 最重大的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 主要国际因素: 主要国际因素: (1)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 (2)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建国以来,我国在外交政策上做出过哪些重大调整?调整的 建国以来,我国在外交政策上做出过哪些重大调整? 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外交活动? 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外交活动?
1、从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中期:受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立 从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中期: 的影响,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确立“一边倒”等方针, 的影响,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确立“一边倒”等方针,即坚定 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具体活动: 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具体活动:…… 2、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由于中苏关系趋于紧张,中国采取“一大片” 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由于中苏关系趋于紧张,中国采取“一大片” 外交政策,即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联系。具体活动: 外交政策,即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联系。具体活动:…… 3、20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加上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 20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加上第三世界的崛起, 世纪七十年代 采取“一条线”政策,即重视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具体活动: 采取“一条线”政策,即重视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具体活动:……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中国采取不结盟政策,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中国采取不结盟政策,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 好合作关系。具体活动: 好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关系: 发展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关系: (1)中国积极参与_________组织的活动。 中国积极参与_________组织的活动。 _________组织的活动 (2)重视发展与_________的关系,并于1997年底双方确立_________关系。 重视发展与_________的关系,并于1997年底双方确立_________关系。 _________的关系 1997年底双方确立_________关系 (3)保持与欧盟的良好发展势头,双方于1998年建立_________关系。 1998年建立_________关系 保持与欧盟的良好发展势头,双方于1998年建立_________关系。 (4)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并创立“_________”。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并创立“_________”
高二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试题
高二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试题1.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年、1972年、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
下列史实与三次建交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瓦解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各阶段外交事业发展的成就。
紧随苏联之后,社会主义阵营呈现出承认新中国的高潮。
进入70年代后,随着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及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掀起第二次建交高潮;从90年代起,中国先后同周边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此外,中国积极发展同亚非拉和东中欧国家的关系。
通过分析判断BCD三项错误,事件与三次建交高潮不能一一吻合。
B项当中,“求同存异”----1955年、《中美建交公报》-----1978年。
C项中,日内瓦会议------1954年、万隆会议----1955年、上合组织-----2001年。
D项里面,不结盟运动----1961年、重返联合国----1971年、加入WTO——2001年。
因此选择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创外交新局面•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动各种国际交流和合作。
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A.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环境D.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只有一个: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环境。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而中国的中心工作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所以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和平环境。
高考二轮复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72年 新 增 建 交 数 1992年 1949年
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中国重 1949 1959 1979 1989 1999 2008 年份 1969 返联合国,国际地位提高。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1)据图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哪三次 建交高峰? (2) 指出三次建交高峰的国际因素和中国因素。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1999
2008 年份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 (1) 据图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哪三次 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政 建交高峰 ? 策,与苏联等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 指出三次建交高峰的国际因素和中国因素。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开放) 1、经济特区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海南岛 2、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决定开放南通、连云港等14个沿海城市
3、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开始: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 4、内地 5、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0年) 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建立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1、1949—1956年,私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1956—1978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3、1978年以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1996年,中俄哈吉塔
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中俄哈吉塔乌
上海合作组织:
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性 质: 特 点: 成员国结伴而不结盟 合作模式: 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16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讲解-高中历史必修一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解读考点提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知识经纬知识清单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背景:二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内容外交方针内容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改变了过去的__①____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一边倒”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____②____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3)成就: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意义: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
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内容:__③___、互不侵犯、___④____、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在世界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以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___⑤___。
2013——2014学年高三历史协同导学案:第20讲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1)在美国的阻挠下,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
(2)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3)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经过: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民党集团的代表被从联合国驱逐出去。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二历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①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②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③共同点就是指双方如何处理台湾问题④新的开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称:“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课题:——第20讲开创外交新局面姓名:
【学习目标】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课前预习】
3.意义: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件大事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件大事1、辛亥革命: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3、改革开放这三件事情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历史(党史)上的三次重大转折1、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1、1978年底,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发展才是硬道理等。
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5、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因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坚持这一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二、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1)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
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
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读题干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实行相对封闭的对外政策,而20世纪70年代末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反映了中国由思想禁锢逐渐转向对外开放,C项符合题意。
2.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
从以上材料中不能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B.积极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
C.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
D.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 C
解析中国在安理会投票中的立场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这说明了中国是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中坚力量,也说明中国在新时期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指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使用非武力方式帮助冲突各方维持和平、恢复和平并最终实现和平的一种行动。
维和行动主要有两种形式:军事观察团和维
和部队,中国在联合国投反对票显然不属于两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故C项符合题意。
易错题: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认识不清
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
”由此可见()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错解] C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正确把握建国后中国的外交。
[正解] D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恢复后,美国代表的感叹。
“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突出了国际地位提高后的中国赢得了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支持,因为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此可知D 项符合题意。
仅就材料信息难以得出A项;B项史实出现于1972年,材料只能表明针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问题,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与美国意见不同,但难以说明其在所有国际问题上都反对美国,C项对史实有所夸大。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