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常用几种计算方式

合集下载

交换机选型计算方法

交换机选型计算方法

交换机选型计算方法
在选择交换机的时候,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端口数量: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端口数量,包括上行端口和下行端口。

上行端口用于连接到核心交换机或路由器,而下行端口用于连接到终端设备。

2. 数据传输速率:根据网络中设备的传输速率需求,选择支持相应速率的交换机。

常见的速率包括10/100 Mbps、1 Gbps 和10 Gbps。

3. 网络拓扑: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总线型等),选择适合的交换机类型。

4. 功能需求:根据网络的需求,考虑是否需要支持VLAN、QoS、链路聚合、安全特性等功能。

5. 可靠性和可管理性:考虑交换机的可靠性、可管理性和故障恢复能力,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交换机选型计算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需求:明确网络的规模、拓扑结构、设备数量和数据传输速率需求。

2. 列出功能需求:根据网络需求,列出所需的功能特性,如VLAN、QoS、安全特性等。

3. 选择端口数量:根据网络中设备的数量和布局,确定所需的上行端口和下行端口数量。

4. 确定速率需求:根据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需求,选择适当的速率。

5. 考虑可靠性和可管理性:根据网络的要求,考虑交换机的可靠性、可管理性和故障恢复能力。

6. 预算和成本:根据以上需求,选择适当的交换机型号,并考虑预算和成本。

7. 与供应商沟通:最后,可以与交换机供应商沟通,了解他们对于您特定需求的建议和推荐。

在实际进行交换机选型时,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未来的扩展性、兼容性、供应商支持等。

最终的选型决策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满足网络的需求并在预算范围内。

交换机容量计算公式考研王道

交换机容量计算公式考研王道

交换机容量计算公式考研王道摘要:一、交换机容量计算的重要性二、交换机容量计算公式详解1.端口数计算2.背板带宽计算3.吞吐量计算4.延迟计算三、实战应用: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交换机四、总结与建议正文:交换机作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因此,正确计算交换机容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析交换机容量计算公式,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公式,从而选购到合适的交换机。

一、交换机容量计算的重要性交换机容量计算是为了确保网络设备能够满足预期的性能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交换机容量计算有助于避免网络拥堵、延迟等问题,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正确的交换机容量计算还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避免购买过度或者性能不足的设备。

二、交换机容量计算公式详解1.端口数计算交换机的端口数是衡量交换机容量的重要指标。

在计算端口数时,需要考虑交换机的实际可用端口以及所连接设备的数量。

计算公式如下:可用端口数= 交换机总端口数- 已使用的端口数2.背板带宽计算背板带宽是交换机内部传输数据的速度,也是衡量交换机性能的关键指标。

在计算背板带宽时,需要了解交换机的吞吐量以及背板总带宽。

计算公式如下:背板带宽= 吞吐量× 2(因为背板带宽通常是以双向计算的)3.吞吐量计算吞吐量是指交换机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数据量。

计算吞吐量时,需要了解交换机的端口速率以及端口数量。

计算公式如下:吞吐量= 端口速率× 端口数量4.延迟计算延迟是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计算延迟时,需要考虑交换机的传输速度以及网络中的其他设备。

计算公式如下:延迟= 传输距离× 传输速度/ 光速三、实战应用: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交换机在选择交换机时,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端口数量:根据网络设备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数量的端口。

2.背板带宽:选择背板带宽足够的交换机,以确保网络性能稳定。

3.吞吐量:选择吞吐量较高的交换机,以满足大量数据传输的需求。

交换机背板带宽的计算方法

交换机背板带宽的计算方法

交换机背板带宽的计算方法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

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

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

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内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中央内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交换机内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

二是交叉总线结构,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

三是混合交叉总线结构,这是一种混合交叉总线实现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将一体的交叉总线矩阵划分成小的交叉矩阵,中间通过一条高性能的总线连接。

其优点是减少了交叉总线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总线争用;但连接交叉矩阵的总线成为新的性能瓶颈。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

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64×1.488Mpps=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

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x1.488Mpps =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交换机背板带宽包转发率的计算方法

交换机背板带宽包转发率的计算方法

交换机背板带宽包转发率的计算方法
一、交换机背板带宽的计算方法:
1.计算接口总带宽:
交换机的接口总带宽等于各个接口速度的总和。

例如,一个24口千兆交换机,每个接口的速度为1Gbps,则接口总带宽为24Gbps。

2.计算内部数据总线速度:
交换机内部的数据传输是通过数据总线进行的,数据总线的速度将限制交换机的背板带宽。

根据设计规格,可以得到数据总线速度。

3.计算交换机背板带宽: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等于接口总带宽与数据总线速度中较小的一个。

这是因为交换机的接口速度不能超过内部数据总线速度,否则会导致数据堆积和丢包的情况发生。

例如,一款24口千兆交换机的每个接口速度为1Gbps,数据总线速度为48Gbps,那么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为48Gbps。

二、交换机包转发率的计算方法:
交换机包转发率是指交换机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数据包的数量。

它是评估交换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1.计算交换机的包处理能力:
交换机的包处理能力取决于其硬件设计和处理数据包的方式。

这一数据通常由交换机制造商提供。

2.计算交换机的包转发率:
交换机的包转发率等于交换机的包处理能力除以数据包的平均大小。

通常,数据包的大小(单位为字节)可以通过从网络中捕获并分析数据包
来统计得到。

综上所述,交换机背板带宽和包转发率是评估交换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计算交换机背板带宽时,需要考虑接口总带宽和内部数据总线速度。


在计算交换机包转发率时,需要考虑交换机的包处理能力和数据包的平均
大小。

这些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评估交换机的性能。

交换机的各种参数的计算

交换机的各种参数的计算

交换机的各种参数的计算交换容量是如何计算的?交换容量是如何计算的?华为系列交换机均采用存储转发模式,华为系列交换机均采用存储转发模式,交换容量的大小由缓存(量的大小由缓存(BUFFER)的位宽及其总线)频率决定。

即:频率决定。

交换容量=缓存位宽某缓存总线频率交换容量=缓存位宽缓存总线频率例如:例如:S2026,缓存位宽,缓存位宽96bit,缓存总线频率,缓存总线频率133M交换容量=交换容量=96某133=12.8Gbp端口容量是如何计算?端口容量是如何计算?华为公司低端LSW端口均支持全双工,因此交端口均支持全双工,华为公司低端端口均支持全双工换机端口容量是其能够提供端口之和的两倍。

换机端口容量是其能够提供端口之和的两倍。

即,端口容量=(端口容量=2某(n某100Mbp+m某1000Mbp))n:表示交换机有个100M端口,m:表示交换端口,::表示交换机有n个端口机有m个机有个1000M端口端口例如:例如:S2026,可提供个100M端口,端口,,可提供26个端口端口容量=(端口容量=2某(26某100Mbp)=5.2Gbp)转发能力是如何计算?转发能力是如何计算?华为公司全部以太网交换机均为线速转发,考验转发能力以能华为公司全部以太网交换机均为线速转发够处理最小包长来衡量,对于以太网最小包为64BYTE,加上帧开销20BYTE,因此最小包为84BYTE。

对于1个全双工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对于个全双工1000Mbp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个全双工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转发能力=转发能力=1000Mbp/((64+20)某8bit)=1.488Mpp=对于1个全双工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对于个全双工100Mbp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个全双工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转发能力=转发能力=100Mbp/((64+20)某8bit)=0.149Mpp=例如:例如:S3026,可提供个100M端口和个1000M端口,端口和2个端口,,可提供24个端口和端口转发能力=转发能力=24某0.149+2某1.488=6.55Mpp。

交换机常用几种计算方法[整理版]

交换机常用几种计算方法[整理版]

交换机常用几种计算方式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

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1)线速的背板带宽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

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那么,1.488Mpps是怎么得到的呢?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

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 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

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快速以太网的统速端口包转发率正好为千兆以太网的十分之一,为148.8kpps。

*对于万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千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快速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0.1488Mpps。

交换机背板带宽的计算方法

交换机背板带宽的计算方法

交换机背板带宽的计算方法1.理论计算方法:(1)交换机吞吐量:吞吐量是指交换机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数据量。

交换机的吞吐量取决于其工作模式、交换芯片、流量控制算法等因素,一般以Gbps(千兆位每秒)为单位。

计算交换机吞吐量的公式为:吞吐量=端口数*单个端口速率(2)单个端口速率:单个端口速率是指交换机每个端口的最大传输速率,通常以Mbps (兆位每秒)为单位。

常见的端口速率有10Mbps、100Mbps、1000Mbps (1Gbps)等。

交换机内部端口的速率可能不同,需要将每个端口的速率累加起来得到总的端口速率。

(3)总的带宽:2.实际测试方法:实际测试方法较为简单,可以通过使用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来测试交换机的背板带宽。

(1)选择测试工具:常见的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包括iperf、Netperf、IXIA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测试工具。

(2)准备测试环境:在测试之前,需要搭建一个包括交换机、测试设备和计算机的测试环境。

测试设备可以是其他计算机、服务器等。

(3)进行测试:将测试设备连接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上,使用测试工具对不同端口之间的带宽进行测试。

测试工具会模拟大量数据流进行传输,通过测量传输速率来测试背板带宽。

(4)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获得交换机不同端口之间的实际传输速率,将这些速率进行累加即可得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

总之,交换机背板带宽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或实际测试两种方式来进行。

理论计算方法基于交换机的吞吐量和端口速率,而实际测试方法则通过使用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来测试不同端口之间的传输速率。

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得到更准确的交换机背板带宽。

关于交换机线速转发计算方式

关于交换机线速转发计算方式

背板带宽计算方法方式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

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交换机转发数据包能力的大小,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百万个数据包(Mpps)。

就像道路交通一样,想通过能力高的话,要么路要宽(同时通过的能力强),要么通过速度快。

而背板带宽就相当于路宽,带宽越高,同时通过的数据包就越多,意味着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使得包转发率越高。

交换容量是背板带宽的另一叫法。

1)设备:RG-NBS1824GC公布的背板带宽:48Gbps接口:24个1000Base-TX 以太网端口(就是24个1000M)计算:24G*2=48Gbps结果:48Gbps ≤公布的背板带宽:48Gbps:满足整机吞吐容量“线速转发”2)设备:RG-NBS1808C公布的背板带宽:1.6Gbps接口:8个100base-TX 以太网端口,(就是8个100M)计算:8*200M=1.6Gbps结果:1.6Gbps≤公布的背板带宽:1.6Gbps:满足全端口“线速转发”包转发率的计算方法方式100Mbit/s的以太网络,100M换算成byte则是100/8=12.5M byte/s,换算出来就是12500000bytes。

以太网的数据包中,最小的数据包的大小是64byte/s,加上8个byte的前导字节以及12个byte帧间间隙,合计就是84byte。

那么用12500000/84=148809,所以就可以得到在100M吞吐量单向环境下的每秒最大的包转发个数148809,换算成k即为148.8k pps,也就是0.1488M pps。

下面,按这个数值来验证一下锐捷的交换机在其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是否满足全端口“线速转发”。

1)设备:RG-NBS1824GC公布的包转发率:35.7Mpps接口:24个1000Base-TX 以太网端口(就是24个1000M)计算:1.488Mpps*24=35.712Mpps结果:35.712Mpps <公布包转发率:35.7Mpps:满足全端口”线速转发“2)设备:RG-NBS1808C公布的包转发率:1.19Mpps接口:8个100base-TX 以太网端口,(就是8个100M)计算:0.1488Mpps*8=1.1904Mpps结果:1.1904Mpps<公布的包转发率:1.19Mpps:满足全端口“线速转发“。

交换机性能计算公式

交换机性能计算公式

交换机性能计算公式交换机的性能可以通过多种指标来进行衡量,其中两个重要的指标是背板带宽和转发率。

1. 背板带宽(Backplane Bandwidth)是指交换机内部用于传输数据的物理通道的总带宽。

背板带宽决定了交换机在处理数据时的吞吐量。

通常情况下,背板带宽越大,交换机的性能越好。

背板带宽的计算公式如下:背板带宽=单个接口带宽x接口数量例如,假设一个交换机有24个千兆以太网接口(每个接口的带宽为1Gbps),则背板带宽可以计算为:背板带宽 = 1Gbps x 24 = 24Gbps2. 转发率(Forwarding Rate)是指交换机每秒能够处理和转发数据包的数量。

转发率决定了交换机的数据转发能力。

通常情况下,转发率越高,交换机的性能越好。

转发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转发率=接口速率x接口数量例如,假设一个交换机有24个千兆以太网接口(每个接口的速率为1Gbps)转发率 = 1Gbps x 24 = 24Gbps需要注意的是,转发率并不完全等同于背板带宽。

转发率是指交换机处理和转发数据包的能力,包括包头的处理、决策和数据包的转发,而背板带宽仅仅是指交换机内部传输数据的物理通道的带宽。

除了背板带宽和转发率,交换机的性能还可以通过其他指标来进行衡量,如缓存大小、数据包转发延迟等。

这些指标一起综合考虑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交换机的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背板带宽和转发率并不是唯一决定交换机性能的因素,还受到交换机硬件设计、芯片集成度、软件算法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交换机时,需要综合考虑交换机的多个性能指标,并根据实际需求作出选择。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怎么算?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怎么算?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怎么算?在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下交换机背板带宽究竟是啥东东先。

交换机背板带宽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处理器或接⼝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数据量。

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Gbps到上百Gbps不等。

⼀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

先来认识⼀下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包转发率: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包)的个数作为包转发率计算基准的。

对于千兆以太⽹来说,计算⽅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

故⼀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端⼝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处理器或接⼝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数据量。

背板带宽交换机背板带宽计算端⼝数*相应端⼝速率*2(全双⼯模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能提供的总带宽。

计算公式为端⼝数式),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式)第⼆层包转发率=千兆端⼝数量×1.488Mpps+百兆端⼝数量*0.1488Mpps,速率能≤标称⼆层包转发速率,交换机是线速。

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数量×1.488Mpps+百兆端⼝数量*0.1488Mpps,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交换机是线速。

案例1、桌⾯型交换机带20台电脑上⽹。

设备:桌⾯型交换机(俗称傻⽠交换机)公布包转发率:35.7Mpps 接⼝:24个10/100/1000Base-TX以太⽹端⼝, (就是24个1000M)。

计算:1.488Mpps*24 =35.712Mpps 包转发率:结果35.712Mpps =公布包转发率:35.7Mpps,满⾜全端⼝“线速转发”。

交换机背板带宽计算方法

交换机背板带宽计算方法

交换机背板带宽计算方法一、计算公式说明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

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1)线速的背板带宽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

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所以说,如果能满足上面三个条件,那么我们就说这款交换机真正做到了线性无阻塞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

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

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内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中央内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交换机内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二是交叉总线结构,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三是混合交叉总线结构,这是一种混合交叉总线实现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将一体的交叉总线矩阵划分成小的交叉矩阵,中间通过一条高性能的总线连接。

交换机背板与容量计算

交换机背板与容量计算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b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

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 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

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 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1.背板带宽:指所有业务板与交换路由引擎之间总的通信带宽(比较虚)2.交换容量:对机箱式交换机而言,它表示某种引擎在某种机箱上所能发挥出来的最大交换能力计算方式:箱式的由引擎决定低端的交换容量的大小由缓存(BUFFER)的位宽及其总线频率决定。

即,交换容量=缓存位宽*缓存总线频率3.包转发率:它是指每秒种交换机整机所能转发的数据包数量,以太网以64字节的最小包为标准,当然计算的时候要加上20字节的帧计算方式:对于1个全双工1000Mbps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转发能力=1000Mbps/((64+20)*8bit)=1.488Mpps对于1个全双工100Mbps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转发能力=100Mbps/((64+20)*8bit)=0.149Mpps例如:一台8*100M/1*1000M口的交换机包转发率为2.68M4.端口容量:全双工下是交换机端口容量的两倍计算方式:端口容量=2*(n*100Mbps+m*1000Mbps)(n:表示交换机有n个100M端口,m:表示交换机有m个1000M端口)例如:一台8*100M/1*1000M口的交换机端口容量为3.6G核心交换机应当全部采用模块化结构,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插槽,具有强大的网络扩展能力,以保护原由的**。

交换机背板带宽

交换机背板带宽

1、交换机:包转发率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

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 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

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对于万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千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百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0.1488Mpps如:一台24个千兆端口的桌面交换机(连接电脑),其最大吞吐量应达到24*1.488Mpps=35.712Mpps,才能保证所有端口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

例:桌面型交换机带20台电脑上网设备:桌面型交换机公布包转发率:35.7Mpps接口:24个10/100/1000Base-TX以太网端口,(就是24个1000M)计算:1.488Mpps*24 =35.712Mpps包转发率:结果35.712Mpps =公布包转发率:35.7Mpps,满足全端口“线速转发”。

公布背板带宽:48Gbps计算:24*1000x 2(Mbit/s) /1024(Mbit/s)= 46.875 (Gbit/s)背板带宽:结果46.875 (Gbit/s)<公布背板带宽:48Gbps,满足全端口例:某个公司有300台电脑上网,三层核心怎么选。

初步预计要用15个千兆交换机。

通过上面的实验已经证实,每一个交换机的包转发率要达到35.712Mpps,背板带宽要达到46.875 (Gbit/s)。

核心交换机背板带宽:接入交换机数量15X46.875 (Gbit/s)=703.125 Gbit/s吞吐量包转发率:接入交换机:1.488Mpps*2 =2.976Mpps(解释:一个端口上联到核心,但是有上行和下行。

交换机性能计算公式

交换机性能计算公式

交换机性能计算公式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设备,用于在多个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交换机的性能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关键指标之一、交换机的性能包括背板带宽和转发率两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交换机性能的计算公式。

1.背板带宽计算公式背板带宽是指交换机在内部数据传输时所能支持的最大带宽。

它是衡量交换机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以Gbps(千兆位每秒)或者Tbps(万兆位每秒)为单位。

背板带宽的计算公式如下:背板带宽=单个端口带宽×端口数量其中,单个端口带宽是指一个端口所能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以Gbps为单位。

端口数量是指交换机上的端口总数量,包括所有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

例如,一个交换机的单个端口带宽为10Gbps,端口数量为48个,则该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为:背板带宽= 10Gbps × 48 = 480Gbps2.转发率计算公式转发率是指交换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数据包数量。

它是衡量交换机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以pps(每秒包数)为单位。

转发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转发率=端口带宽×平均数据包大小/数据包处理时间其中,端口带宽是指一个端口所能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以Gbps为单位。

平均数据包大小是指传输中的数据包平均大小,一般以字节为单位。

数据包处理时间是指交换机处理一个数据包所需的时间,一般以微秒为单位。

例如,一个交换机的端口带宽为10Gbps,平均数据包大小为500字节,数据包处理时间为100微秒,则该交换机的转发率为:转发率= 10Gbps × 500字节 /(100微秒)= 50,000,000 pps综上所述,交换机性能的计算公式有背板带宽和转发率两个方面。

背板带宽是指交换机在内部数据传输时所能支持的最大带宽,计算公式为背板带宽=单个端口带宽×端口数量。

转发率是指交换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数据包数量,计算公式为转发率=端口带宽×平均数据包大小/数据包处理时间。

交换机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计算方式

交换机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计算方式

[交换路由] 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之间什么关系[复制链接]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之间什么关系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如下:--------------------------------------------------------------------------------我总结一个公式:转发带宽=包转发速率*8*(64+8+12)=1344*包转发速率我的公式推算:假设交换机有A、B、C三种接口各一个,它们的包转发率分别是X、Y、Z64+8+12的意思为:基于64字节分组测试(以太网传输最小包长就是64字节);8以太网中,每个帧头都要加上了8个字节的前导符;帧间隙最小为12字节。

再乘8是转换为Bit 为单位。

所以得:交换机转发带宽=X*8*(64+8+12)+Y*8*(64+8+12)+Z*8*(64+8+12)=(X+Y+Z)*1344;=交换机包转发率*1344----------------------------------------------------------------------------------------------------------------第二种计算方法:-----------------------------------------------------------------------------------------------------------------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那么,1.488Mpps是怎么得到的呢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

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

交换机路径开销计算方式

交换机路径开销计算方式

交换机的路径开销计算方式主要取决于链路带宽、数据包大小、链路利用率等因素。

具体来说,交换机在转发数据包时,会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选择最优的路径,这个最优路径的计算过程就是基于路径开销的。

路径开销的计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计算所有可能的路径:交换机首先会考虑所有可能的路径,包括每一条链路以及每一条链路上可能存在的阻塞点。

2. 评估链路带宽:对于每一条链路,交换机会根据链路的带宽计算出链路的最大数据包转发速率。

如果一条链路的带宽是1Gbps,那么理论上这条链路可以同时转发1024个大小为512字节的数据包。

3. 评估数据包大小:交换机还会考虑到数据包的大小。

例如,以太网支持的最大数据包大小是1518字节(其中包含IP头和TCP/UDP头以及其他开销),如果一个数据包的长度超过了这一数值,那么这条链路转发该数据包时的开销就会比较大,因此在选择最优路径时可能会被舍弃。

4. 链路利用率:交换机也会考虑每一条链路的利用率。

如果一条链路的利用率已经非常高,那么这条链路在转发数据包时的性能就会受到影响,可能成为阻塞点。

综合以上因素,交换机会选择那些能够提供最优数据包转发性能的路径。

这种选择是基于数据包的转发速率、数据包大小和链路利用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的结果。

其中,链路带宽越大、数据包越小、利用率越低,则路径开销越小,即越有利于数据包的快速转发。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实际的交换机路径开销计算方式可能会因为具体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网络管理软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具体操作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交换机常用性能参数计算方法说明

交换机常用性能参数计算方法说明

交换机常用性能参数计算方法一、背板带宽:盒式交换机是没有背板的,所以不存在背板带宽的说法。

中高端模块化交换机(如S65/S85系列)的背板带宽是硬件设计时固定的。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

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

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背板相对大,吞吐量相对小的交换机,除了保留了升级扩展的能力外就是软件,专用芯片电路设计有问题;背板相对小,吞吐量相对大的交换机,整体性能比较高。

不过背板带宽是可以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可吞吐量是无法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因为后者是个设计值,测试很困难,并且意义不是很大。

二、交换容量交换容量=缓存位宽*缓存总线频率,因为我们的交换机都是存储转发的,交换容量的大小由缓存(BUFFER)的位宽及其总线频率决定。

三、端口容量端口容量=2*(交换机所有端口的速率相加),因为端口是全双工的,所以需要乘以2。

四、包转发率包转发率的计算方式:若交换机可提供24个100M端口和2个1000M端口,则转发能力=24*0.149+2*1.488=6.55Mpps ,为什么这么算?我们的交换机全部为线速转发,考验转发能力以能够处理最小包长(64Byte)来衡量,根据Ethernet的CSMA/CD的工作原理,报文在发送之前,要先侦听一段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线路空闲,则可以发送。

交换机芯片容量计算公式

交换机芯片容量计算公式

交换机芯片容量计算公式
交换机芯片容量是指交换机所能处理的数据流量大小。

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评估
交换机的性能和容量需求。

下面是常用的交换机芯片容量计算公式。

1. 基本计算公式:
交换机芯片容量 = 每个端口的最大带宽 ×端口数量
这个计算公式基于每个端口的最大带宽和交换机的端口数量。

其中,最大带宽
是指单个端口所能支持的最大速率,通常以千兆位/秒(Gbps)或百兆位/秒(Mbps)表示。

通过将每个端口的最大带宽与端口数量相乘,可以得出交换机芯片的总容量。

2. 考虑双工模式的计算公式:
交换机芯片容量 = (每个端口的最大带宽 ×双工模式) ×端口数量
对于全双工模式的交换机,每个端口的最大带宽需要乘以双工模式(2),以
考虑同时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的能力。

在计算交换机芯片容量时,将每个端口的最大带宽乘以双工模式,再与端口数量相乘,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容量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计算公式仅仅是一种评估交换机芯片容量的方法,实际容
量需求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间的数据流量、应用负载等。

此外,不同厂商的交换机可能采用不同的芯片架构和算法,对交换机的性能有直接影响。

因此,在选择交换机时,除了使用计算公式评估容量需求外,最好参考厂商提
供的性能指标和实际的网络需求,以确保交换机能够满足网络的容量和性能需求。

总之,交换机芯片容量计算公式可以作为评估交换机性能和容量需求的一种参考,但在具体应用中,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选择适合的交换机。

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

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

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摘要:1.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的定义2.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的计算方法3.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的应用场景4.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的重要性正文: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是用来衡量交换机端口负载情况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网络通信中,交换机的端口负载情况直接影响到网络的稳定性和通信效率。

因此,了解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对于优化网络结构和提高网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的定义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Port Load Unit)是指交换机端口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数据包数量。

通常用来衡量交换机端口的负载情况,以保证交换机端口在高负载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通信性能。

2.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的计算方法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如下:(1)平均负载单位:平均负载单位是指一段时间内,交换机端口处理的数据包总数除以时间(单位为秒)。

计算公式为:平均负载单位= 数据包总数/ 时间。

(2)峰值负载单位:峰值负载单位是指一段时间内,交换机端口处理的最大数据包数量。

计算方法为:在统计时间内,找到数据包数量的最大值。

(3)平均峰值负载单位:平均峰值负载单位是指一段时间内,交换机端口处理的平均最大数据包数量。

计算公式为:平均峰值负载单位= (统计时间内的最大数据包数量之和)/ 统计时间。

3.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的应用场景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性能优化:通过监测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可以了解网络中各个端口的负载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性能优化,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2)故障排查:当网络出现故障时,通过分析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定位故障原因,提高故障排查效率。

(3)网络规划与设计:在网络规划与设计阶段,通过分析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可以为网络设备选型和网络结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4.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的重要性交换机端口负载单位是衡量交换机端口负载情况的重要参数,对于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和保障网络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交换容量,包转发率量详解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交换容量,包转发率量详解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交换容量,包转发率量详解知识储备(一)K、M、Gbps (kbit/s)就是bitspersecond,涉及的是传输速率,k表示1000,M表示1000000,G表示1000000000,如1kbps=1000bps正确。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有:kbit/s, Mbit/s, Gbit/s。

其中:kbit/s=103bit/s, 1Mbit/s=106bit/s,1Gbit/s=109bit/s而涉及存储量(文件大小)以8bit字节计时才用k表示1024,M表示1024x1024,G 表示 1024x1024x1024。

(二)背板带宽与交换容量背板带宽:交换机背板总线或交换矩阵的总吞吐能力,如同高速公路的设计总宽度。

交换容量:某种引擎在某种机箱上能发挥出来的最大交换能力,如同高速公路实际可用的车道宽度,比设计总宽度更有参考价值。

交换容量可以看做是交换机当前的一个整体性能指标,而背板带宽则说明了该机框具备的未来性能提升的空间。

但是在好多产品技术手册上,常将两者等同。

一、背板带宽1.交换机背板带宽含义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也叫背板容量,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

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2.交换机的内部结构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

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

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内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中央内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交换机内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

二是交叉总线结构,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模块类型。毫无疑问,支持的模块类型(如LAN接口模块、WAN接口模块、ATM接口模块、扩展功能模块等)越多,交换机的可扩展性越强。仅以局域网接口模块为例,就应当包括RJ-45模块、GBIC模块、SFP模块、10Gbps模块等,以适应大中型网络中复杂环境和网络应用的需求。
转发速率
网络中的数据是由一个个数据包组成,对每个数据包的处理要消耗资源。转发速率(也称吞吐量)是指在不丢包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数据包数量。吞吐量就像是立交桥的车流量,是三层交换机最重要的一个参数,标志着交换机的具体性能。如果吞吐量太小,就会成为网络瓶颈,给整个网络的传输效率带来负面影响。交换机应当能够实现线速交换,即交换速率达到传输线上的数据传输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交换瓶颈。对于千兆位交换机而言,若欲实现网络的无阻塞传输,要求:
模块冗余
冗余能力是网络安全运行的保证。任何厂商都不能保证其产品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发生故障。而故障发生时能否迅速切换就取决于设备的冗余能力。对于核心交换机而言,重要部件都应当拥有冗余能力,比如管理模块冗余、电源冗余等,这样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网络稳定运行。
路由冗余
利用HSRP、VRRP协议保证核心设备的负荷分担和热备份,在核心交换机和双汇聚交换机中的某台交换机出现故障时,三层路由设备和虚拟网关能够快速切换,实现双线路的冗余备份,保证整网稳定性。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背板相对大,吞吐量相对小的交换机,除了保留了升级扩展的能力外就是软件效率/专用芯片电路设计有问题;背板相对小。吞吐量相对大的交换机,整体性能比较高。不过背板带宽是可以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可吞吐量是无法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因为后者是个设计值,测试很困难的并且意义不是很大。
吞吐量(Mpps)=万兆位端口数量×14.88 Mpps+千兆位端口数量×1.488 Mpps+百兆位端口数量×0.1488 Mpps
如果交换机标称的吞吐量大于或等于计算值,那么在三层交换时应当可以达到线速。其中,1个万兆位端口在包长为64 B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 Mpps, 1个千兆位端口在包长为64 B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 Mpps, 1个百兆位端口在包长为64 B时的理论吞吐量为0.1488 Mpps。那么这些数值是如何得到的呢?
========================================================================
如何考察交换机背板带宽是否够用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b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 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计算方式:
对于1个全双工1000Mbps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转发能力=1000Mbps/((64+20)*8bit)=1.488Mpps
对于1个全双工100Mbps接口达到线速时要求:转发能力=100Mbps/((64+20)*8bit)=0.149Mpps
例如:一台8*100M/1*1000M口的交换机包转发率为2.68M
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
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那么,1.488Mpps是怎么得到的呢?
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 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快速以太网的统速端口包转发率正好为千兆以太网的十分之一,为148.8kpps。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
可扩展性应当包括两个方面:
1、插槽数量。插槽用于安装各种功能模块和接口模块。由于每个接口模块所提供的端口数量是一定的,因此插槽数量也就从根本上决定着交换机所能容纳的端口数量。另外,所有功能模块(如超级引擎模块、IP语音模块、扩展服务模块、网络监控模块、安全服务模块等)都需要占用一个插槽,因此插槽数量也就从根本上决定着交换机的可扩展性。
1)线速的背板带宽
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
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1.背板带宽:指所有业务板与交换路由引擎之间总的通信带宽(比较虚)
2.交换容量:对机箱式交换机而言,它表示某种引擎在某种机箱上所能发挥出来的最大交换能力
计算方式:
箱式的由引擎决定
低端的交换容量的大小由缓存(BUFFER)的位宽及其总线频率决定。即,交换容量=缓存位宽*缓存总线频率
3.包转发率:它是指每秒种交换机整机所能转发的数据包数量,以太网以64字节的最小包为标准,当然计算的时候要加上20字节的帧
背板带宽=端口数量×端口速率×2
提示:对于三层交换机而言,只有转发速率和背板带宽都达到最低要求,才是合格的交换机,二者缺一不可。
四层交换
第四层交换用于实现对网络服务的快速访问。在四层交换中,决定传输的依据不仅仅是MAC地址(第二层网桥)或源/目标地址(第三层路由),而且包括TCP/UDP(第四层)应用端口号,被设计用于高速Intranet应用。四层交换除了负载均衡功能外,还支持基于应用类型和用户ID的传输流控制功能。此外,四层交换机直接安放在服务器前端,它了解应用会话内容和用户权限,因而使它成为防止非授权访问服务器的理想平台。
4.端口容量:全双工下是交换机端口容量的两倍
计算方式:
端口容量=2*(n*100Mbps+m*1000Mbps)(n:表示交换机有n个100M端口,m:表示交换机有m个1000M端口)
例如:一台8*100M/1*1000M口的交换机端口容量为3.6G
核心交换机应当全部采用模块化结构,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插槽,具有强大的网络扩展能力,以保护原由的投资。模块化结构拥有更强劲的性能、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可以根据现实或者未来的需要选择不同数量、不同速率和不同接口类型的模块,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网络需求。
例如,对于一台拥有24个千兆位端口的交换机而言,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8×1.488 Mpps=35.71 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实现无阻塞的包交换。同样,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位端口,那么其吞吐量至少应 Mpps),才是真正的无阻塞结构设计。
事实上,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 B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以千兆位以太网端口为例,其计算方法如下:
1,000,000,000 bps/8 bit/ (64+8+12) B =1,488,095 pps
以太网帧为64 B时,需考虑8 B的帧头和12 B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由此可见,线速的千兆位以太网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 Mpps。万兆位以太网的线速端口包转发率,正好为千兆位以太网的10倍,即14.88 Mpps;而快速以太网的线速端口包转发率,则为千兆位以太网的十分之一,即0.1488 Mpps。
*对于万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千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快速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0.1488Mpps。
*对于OC-12的POS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17Mpps。
*对于OC-48的POS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4.68MppS。
背板带宽
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就像是立交桥所拥有的车道的总和。由于所有端口间的通信都需要通过背板完成,所以背板所能提供的带宽,就成为端口间并发通信时的瓶颈。带宽越大,提供给各端口的可用带宽越大,数据交换速度越大;带宽越小,给各端口提供的可用带宽越小,数据交换速度也就越慢。也就是说,背板带宽决定着交换机的数据处理能力,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因此,背板带宽越大越好,特别是对那些汇聚层交换机和中心交换机而言。若欲实现网络的全双工无阻塞传输,必须满足最小背板带宽的要求。其计算公式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