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对策

合集下载

中国南方喀斯特发育特征与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研究

中国南方喀斯特发育特征与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研究

三、案例分析: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中国南方喀斯特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学价值,还为 人类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这些地区拥有形态各异的石灰岩地貌、丰富 的动植物资源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全球自然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三、案例分析: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南方喀斯特地区的保护 和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未来,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平衡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让更多人领略到南方喀斯特的神奇与美丽之处。 还需要加强科研力度,深入研究喀斯特地形的形成和演化规律, 家森林公园
三、案例分析: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代表性景区之一,于1992年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里保存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喀斯特 原始森林,包括独特的石峰、石柱、石墙等形态各异的石灰岩地貌。
三、案例分析: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发育特征
其次,南方喀斯特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这里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为各种 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以贵州省为例,其 境内已发现的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总数的1/3以上,其中许多是稀有物种。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发育特征
最后,南方喀斯特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遗迹。例如,湖南省的凤凰古城和 贵州省的镇远古镇等,这些古城的建筑和风景名胜完美融合,充分展示了中华民 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发育特征
南方喀斯特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在湖南省,著名的张家界、猛洞河、黄龙 洞等景点都位于南方喀斯特地区。在湖北省,宜昌的百里画廊、恩施的清江画廊 等也属于南方喀斯特。在贵州省,黄果树瀑布、龙宫、荔波小七孔等著名景点都 是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喀斯特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质地貌,特点是地表上多为石灰岩、石膏岩等岩石,溶蚀作用明显,地下水循环不畅,河流水源缺乏。

这种地形条件导致喀斯特地区容易发生石漠化现象,即土壤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稀少。

石漠化对环境、农业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治理。

以下是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一些常用方法:1. 林业措施:在喀斯特地区种植各类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尤其是一些能够适应石质土壤环境的植物。

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土壤固结和水源涵养能力,减缓土壤侵蚀。

合理的林业管理措施,如定期修剪、补栽和病虫害防治等,也能够提高植被的稳定性和覆盖率。

2. 土壤保持措施: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如合理耕地整理、水土保持种植结构调整等,以减缓土壤侵蚀和水的流失。

还可以采用梯田、隔沟保留等技术手段来改善流域的水土保持条件。

3.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喀斯特地区常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有梯田、植被带和防护林等。

梯田能够减缓坡面径流速度,减少泥沙侵蚀;植被带和防护林能够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4. 建设水库和拦河坝:由于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水循环不畅,常常面临着水源紧缺的问题。

在治理喀斯特石漠化的过程中,可以修建水库和拦河坝来调节水资源,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

5. 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喀斯特地区的水土保持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探索适合该地区的治理方法。

也需要进行广泛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土保持意识。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包括林业措施、土壤保持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建设水库和拦河坝以及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

通过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缓石漠化现象,保护环境和农业生产,促进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论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论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论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我国喀斯特溶洞是一类特殊的地下自然景观,由于其形成过程特殊、洞穴内部环境独特而受到广泛关注,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地质遗
迹之一。

但是随着喀斯特洞穴资源的逐渐被利用,其所面临的破坏和
污染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做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喀斯特溶洞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地方
旅游业发展水平,增加就业机会,但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

开发
者在设计喀斯特洞穴游览线路及游览功能点时,需要遵循“先保护、
后开发”的原则,同时还需遵守国家的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合
理的开发模式,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见建议,以充分保障喀斯特洞穴资源的环境安全。

另一方面,保护喀斯特溶洞资源,也是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和
生态环境的需要。

保护喀斯特洞穴资源,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上加强。

技术上,需要在开发和利用时采用低影响和可持续的方式,加强地形
勘测和水文地质调查,增强自然修复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管理上,需
要强化文件法规和地方领导主导下的管护机构建立,增强专项资金的
投入,加大对开发者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大力推广宣传,让广大民众
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筑牢保护喀斯特洞穴资源的法治保障。

总之,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宏大的科学价值,它们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须相辅相成,并尽全力保障其资源丰富、
独特和永久存在的价值。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喀斯特石漠化是特有的地貌类型,其地表覆盖多为石灰岩、石灰土和砾石等形成的石质地表,土层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世界上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法,包括开展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工程、水源涵养工程等。

一、植被恢复措施1. 树木种植: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树木种植是保持水土的重要手段,大树可以形成覆盖物,减少水土流失。

可以选择抗旱、适应性强的树种种植,如白刺、黄杨、油松等,进行生态恢复和水源涵养。

2. 灌木植被的选择:选用深根、耐旱、耐寒、抗风、能累积有机物质的乔、灌、草等植物,如紫薯云杉、岩松、小叶金丝桃、黄瓜、寒旱金丝桃等。

3. 草本植物的种植:适当引进和培育一些适用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草本植物,推广沙生植物如沙拐枣、翁草、黄砂易迷草等耐旱灌木。

二、水土保持工程1. 建造盖沟、梯田: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陡坡,用机器或人工方力修筑盖沟或梯田,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源稳定。

2. 坡面整治:按照科学的坡面整治标准进行改造,加固山地坡面,增加水土保持力,减少水土流失量。

3. 换草换土:通过向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盖土,并进行植物种子的播撒等方法,逐渐形成一定的植被封盖程度,减少水土流失。

三、水源涵养工程1. 林地建设水源涵养区:在喀斯特石漠化的山地地区,建设林地,不仅可以预防水土流失,还可以大量吸收雨水并进行蓄水,逐步形成一定的水资源。

2. 建设水库、坝塘:通过修建水库、坝塘等水源工程,以保留水源,储存泄洪,逐步恢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水文循环。

综上所述,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应采取多种综合措施,促进、促进植被的恢复,减少水土流失,提高生态环境水平,保障人类健康和地区可持续发展。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对策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对策
1047
旅游资源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0 26( 11)
558 种、哺 乳动 物 46 种、鸟类 174 种、爬行 动物 和 两栖 动物 48 种、鱼类 64 种。
3 中国南方喀斯特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对比 人类历史与地球历史紧密相连, 自 然遗产本 身就是各种 生
1 前言 世界遗产是指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 文化与自然 遗产, 是
大自然和人类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 是全人类 的共同财富。 自 1972 年 11 月联合国教 科文组 织在 巴黎通 过了 保护世 界文 化 和自然遗产公约 (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以来, 截 止到 2010 年 7 月 25 日至 8 月 3 日在巴西首 都巴西 利亚 召开 的第 34 届世 界遗 产大 会, 全 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 遗产有 911 项, 其 中包括 文 化遗产 704 项、自然遗产 180 项和混合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 遗 产) 27 项, 分布在 151 个缔约国中。
马来西亚
Gunung Mulu National Park, 位 于沙 捞 越州 的 婆罗洲岛, 占地面 积 52864 hm2, 以生物 多样 性和 喀 斯 特 地 貌 而 著 称, 符 合 遴 选 标 准 ( vi i) 、( viii) 、( ix) 和( x) , 2000 年 被列入 世界 遗产名录
普里特 维采湖 国家公 园
皮林国 家公园
卡尔斯 巴德洞 穴国家 公园
菲律宾
Puerto - Princesa Subt erranean R iver Nat ional Park, 位于巴 拉望省, 占地 面积 5753 hm2, 以 喀斯特地貌和地下河而著称, 符合 遴选标准 ( vii) 和( x) , 1999 年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自然遗产面临的威胁及保护措施

自然遗产面临的威胁及保护措施

世界自然遗产面临的威胁及保护措施自然遗产是指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域。

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有中国的南方喀斯特,南美洲的伯利兹堤礁,法国的科西嘉等等。

它们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遗产遭受了较大的破坏,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它们。

自然遗产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比如气候变化对自然遗产的影响。

尼泊尔萨加玛塔国家公园位于珠穆朗玛峰南侧,它的景色无与伦比,风景及其秀丽,但全球变暖导致珠穆朗玛峰尼泊尔一侧的冰山融化,正对拥有大量冰川的尼泊尔萨加玛塔国家公园构成威胁。

再比如人为因素对自然遗产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武装冲突和战争。

2.偷猎和砍伐。

3.过度旅游与城市化。

其中我认为“过度旅游与城市化”是造成自然遗产面临破坏的最严重的原因。

以中国为例,这种几近蚀本的旅游开发对自然遗产的破坏是相当惊人的,这些破坏有些是旅客造成的,有些游客自身素质不高,没有保护意识,在石头上乱涂乱画,随地扔垃圾,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另一些则是管理当局缺乏科学规划造成的,如九寨沟的“沟内游,沟内住”,泰山的索道工程,庐山的楼堂管所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

针对气候变化对自然遗产的影响,其中二氧化碳排放对于气候的影响最为巨大,所以我们应该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具体措施:1.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2.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3.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加强用能管理。

4.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

5.实行二氧化碳排放税。

针对武装冲突和战争。

可以选一天作为保护世界遗产不受战争日,提醒世人战争造成的破坏。

针对偷猎和砍伐。

国家可以加强立法和监管,设立保护区和监管人员,全方面保护自然遗产。

而针对过度旅游与城市化。

我们可以寻求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利用旅游业对遗产保护进行投资,以保持遗产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可以对社会团体进行教育和技能培训,从而正确引导从事遗产保护和旅游业的人员。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发育有许多坑洼、溶洞和峰丛组合的地貌形态,主要由于石灰岩等溶蚀性岩石受水溶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地质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石漠化现象的发生。

石漠化是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等。

石漠化的治理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和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一、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喀斯特地区进行植被恢复,可以通过人工造林、草本植物种植、草坪铺设等方式,增加土壤的抗蚀能力,减轻水土流失的程度。

植被的恢复还可有效地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率,改善土壤质量,保护地下水资源,促进土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水土保持林网在喀斯特地区进行石漠化治理时,可以通过建立水土保持林网,种植针叶树、阔叶树等植被,形成自然屏障,阻止雨水冲刷土壤,减轻水土流失的破坏性。

水土保持林网不仅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壤的冲刷,还可以减少地表径流,提高地下水位,形成水源涵养功能,减少地表径流对水源的破坏。

三、构筑护坡喀斯特地区的地貌多为峭壁陡崖,容易发生坡面侵蚀、坍塌等现象。

为了加强土地的稳定性,减轻水土流失,需要在喀斯特地区进行护坡工程,构筑护坡、护坡梯田等措施,增加坡面的抗蚀能力,减少坡面水土流失,改善地表植被覆盖率,保护土壤资源,使土地保持稳定。

四、开展梯田工程在喀斯特地区进行梯田工程是一种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梯田工程可以改善土地的水土保持性能,增加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开展梯田工程,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地,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五、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在喀斯特地区进行石漠化治理时,水土保持的监测与管理非常重要。

要根据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加强对水土保持工程的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水土保持工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保护喀斯特地貌的措施

保护喀斯特地貌的措施

保护喀斯特地貌的措施
喀斯特地貌保护的措施
一、法律法规的制定
1、制定和完善喀斯特地貌的保护制度,明确保护和管理的要求,同时完善激励机制,尽可能放宽相关限制。

2、各级政府都要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和执法力度,妥善处理好行政许可、环评审批等问题,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遏制破坏行为。

3、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喀斯特地貌遭受破坏的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以及在处置过程中落实有效监测措施。

二、建立保护网
1、把喀斯特地貌纳入保护范围,建立起完整的保护网,通过体系完善的立法和管理,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

2、设立公园,在喀斯特地貌区域内保护和合理经营濒危物种,阻止人为破坏,以期待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3、开展培育和种植中华草本植物的活动,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群众的环保意识。

三、各地加大力度
1、实施市场化激励措施,加大对喀斯特地貌保护的投入,加强喀斯特地貌的开发利用,进而激励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2、设立护林、游憩功能区护林站,实行24小时巡护,监测和报告对喀斯特地貌的破坏情况,遏止破坏行为。

3、加大宣传力度,进行社会宣传,普及环境保护意识,强调喀斯特地貌的价值,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活动中来,从而有效减少破坏行为。

四、科技服务
1、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深入剖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为保护和整治活动提供依据。

2、开展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等相关研究,为防治、抗震及灾后恢复和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3、研发针对喀斯特地貌的“智能”监测技术,大大提高了观测与保护的效率,为建立更加有效的保护机制提供技术支持。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喀斯特地貌是中国西部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类型,其表面通常呈现出裸露的石灰岩地表,被誉为“石漠化”的代表。

由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加剧,植被枯死,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给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和恢复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引导植被恢复,合理利用水资源。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是当前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

通过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降低水土流失,减轻土地退化的程度,维护土壤肥力,促进植被生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合理利用水资源,能够提高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当地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希望为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问题意义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严重,土地退化严重,植被稀少,水资源短缺,造成了生态系统崩溃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土地质量,恢复植被,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率。

深入研究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法,对于改善环境状况,保护生态系统,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工作,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以提高地表覆被和水土保持效果,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并最终实现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

通过系统分析研究现有的治理方法和技术,探讨其应用效果和局限性,为喀斯特石漠化区域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研究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升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意识,实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喀斯特地貌是岩溶地貌的一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

由于岩溶特殊的地质构造和环境条件,喀斯特地貌容易发生石漠化现象,给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治理喀斯特石漠化,保护水土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一、植被恢复和重建植被是土壤水分的最大保持者,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植被破坏。

要治理喀斯特石漠化,就要从植被恢复和重建入手。

要进行大面积的植被恢复工程,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逐渐恢复喀斯特地区的植被覆盖率。

要对植被进行重点保护和建设,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进行引种和培育,形成良好的植被覆盖保护带。

要进行合理的植栽密度和配置,提高植被的整体覆盖率和连续性。

通过植被的恢复和重建,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有效地治理喀斯特地貌石漠化。

二、构筑坝堰和排水系统在治理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需要构筑坝堰和排水系统,以实现水土保持的目的。

坝堰是为了拦截和蓄存降水,减缓水流速度,从而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

在喀斯特地貌区域可以利用山间河谷、沟壑、低洼地等地形条件,设置坝堰,形成小型的水库,以蓄存雨水和引导水流,为植被生长和土壤水分提供充足的水源。

要合理规划和建设排水系统,引导和排除地表和地下的多余水分,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盐碱化的发生。

通过构筑坝堰和排水系统,可以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减少土壤侵蚀和石漠化的程度。

三、合理利用农田和林地在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中,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农田和林地,来有效地保护水土资源。

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农田,选用适宜的耕作方式和耕作措施,避免耕地的过度使用和土壤侵蚀。

在喀斯特地貌区域可以采用梯田、梯台、梯栽等耕作方式,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程度。

在喀斯特地貌区域可以大力发展林果业和林木经济,通过种植树木和果树来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利用农田和林地,可以增加土地的保持力和生产力,有效地治理喀斯特石漠化。

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世界遗产保护:挑战与对策》引言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大自然的杰作,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和自然的奥秘。

它们跨越时空,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程和地球的沧桑巨变。

然而,在当今全球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使其得以传承给后代,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1.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冲击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世界遗产面临着被破坏的风险。

城市扩张、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等因素,都对世界遗产的周边环境和本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例如,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设中,古建筑被拆除,传统街区被改造,历史风貌遭到破坏;一些自然遗产地周边的工业开发,导致水质污染、生态破坏,影响了遗产地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

2. 旅游开发的压力旅游开发是世界遗产保护的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们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过度的旅游开发也会给世界遗产带来巨大的压力。

大量游客的涌入,超出了遗产地的承载能力,导致文物古迹受损、生态环境恶化、游客体验下降。

此外,一些不恰当的旅游开发行为,如商业化过度、建设性破坏等,也对世界遗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3. 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是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极端气候事件等气候变化现象,都对世界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例如,一些古建筑在地震中倒塌,一些自然遗产地在洪水和台风中遭受重创;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威胁着沿海地区的世界遗产。

4. 保护资金不足世界遗产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文物修复、环境保护、监测管理等方面。

然而,由于资金来源有限,很多世界遗产地面临着保护资金不足的困境。

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实力较弱,难以承担世界遗产保护的高昂费用;而一些发达国家虽然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也面临着资金分配不均、投入不足等问题。

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喀斯特地区是指由喀斯特地貌所构成的地区,喀斯特地貌是指由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类型,以岩溶作用和溶蚀作用为主要特征,其地质构造特殊,地貌形态独特。

喀斯特地区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

然而,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环境保护。

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质构造使其对环境的敏感性较高,一旦遭受人类活动的破坏,恢复起来将十分困难。

因此,应采取措施保护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环境,限制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工业项目,加强水土保持工程,推广可持续的农业和林业管理模式,以保护地区的生态环境。

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由于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许多地方依赖地下水供水。

然而,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形成地下水塌陷,严重影响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应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和监测,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方案,同时鼓励节水措施的实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重视生态旅游的发展。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貌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也会影响游客的体验。

因此,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规划,加强生态保护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推动旅游业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

喀斯特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因此,应加强对喀斯特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教育活动,培养更多的文化传承人才,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只有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传统文化,才能实现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喀斯特地貌区域中,覆盖着石灰岩等易溶性岩石的土地被风蚀等自然因素侵蚀,表面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石漠化区域。

石漠化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土地的水土保持功能,加速了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的进程。

为了解决喀斯特石漠化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法来治理这一现象。

一、“林草地治理法”1、引进优质草种和树种来增加绿化覆盖率。

2、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种植防风固沙树种如柞树等,减轻风蚀和水流侵蚀的影响。

3、在不毁坏地形的前提下,使用生物工程方法来修复受损的土地。

二、“纵横路治理法”1、通过种植草坪、树木等来增加绿化覆盖,减缓雨水流速,降低水土流失量。

2、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建设统一规划的道路,减少大面积开荒,避免过度采矿等对环境的破坏。

3、在地形起伏地区进行梳子坑和拦土坎工程,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土保持措施的成效。

三、“水资源治理法”1、开展深层大量灌溉来补充土地的水分,增加土壤的湿度和肥力。

2、通过灌溉来改良荒漠、石漠化的沙质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水土保持的作用。

3、在开发喀斯特地区水利资源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的原则进行开发,防止过度开采导致水源枯竭。

四、“循环经济治理法”1、在生产企业中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建立农林废弃物的收集和利用系统来减少石漠化对土地的影响。

2、利用农林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等资源,建立废弃物处理厂,将废弃物变成有用的物质进行再利用。

3、通过废弃物资源变成的再利用,能够缓解喀斯特地区土地的继续石漠化利用,同时能够达到“减排”和节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我们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引进优质草种和树种、种植防风固沙树种、建立统一规划的道路等方式来增加绿化覆盖,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在梳子坑和拦土坎工程方面,能够提高水土保持措施的成效。

同时,在开发水利资源和建立循环经济等方面,也能够有助于治理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问题。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CU RR EN T S T A TE.P R O B L EM S A ND CO U N T ER M E AS U R E S OF TH E WORLDHERITAGE PRO TEC TIO N I N C H I N A李如生LI R u s h e n g【摘要】中国世界遗产的发展有4个特点,即世划,严格来说并不包括在世界遗产的范畴内。

本界遗产的数量在逐年增加,遗产类型以世界文化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指前4类。

遗产为主,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世界遗产项目的后备资源充裕。

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1中国世界遗产的发展现状存在着认识错位、规划失位、管理乱位、制度缺位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法1.1 世界遗产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律法规、科学编制规划、分级分类管理、提高监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管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等相应的遗产公约》.1986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2007年管理和保护对策。

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

中国从1996年至【关键词】世界遗产;问题;对策今.几乎每年都有世界遗产申报成功.截至2010年8月.中国已拥有包括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A B S T R A C T:T h e w o r l d h e r it a g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in 名城、古典园林、古村落等在内的40项,65处世8一博旧憎旧H㈤怖”旧K㈨M一懂C h i n a ha s four features:the number is i ncre asin g,界遗产地,世界遗产数量仅次于意大利(44项,most a r e cult ural heritages,the spatial distribution含跨国项目)和西班牙(41项.含跨国项目).位c.r)一”01抖真享u们赫罐狮鉴<o广z∞互A Y N。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旅游景区的管理问题与对策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旅游景区的管理问题与对策

数量和质量得出的每个项目加权因子,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分析
得出。例如:两者各取0.5加权得出的最终加权系数ωi(也可以认
1 定数量占3,质量占
2 3
),在此仅提供一种计算形式;Si是依据质量
体验报告得出每个项目计分情况;n表示考虑评价的项目总数;Fi
是第i个项目最后的度量分数。
根据Fi的值对照评分度量系统可以确定哪些项目需要改进,
(作者单位:伯明翰大学学院)
(上接第55页) 给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增加了难度。相比之下,美国作为世界自 然遗产数量排名第二的国家,在自然遗产的管理方面有很多可借 鉴之处。美国世界自然遗产采用的是垂直管理与单一管理模式, 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国家公园实行垂直管理,由联邦政府负责, 其他自然遗产由内政部下设的公园管理局负责,其他机构没有管 理权限。我国需要依托国情,建设世界自然遗产统一管理机构, 理顺管理体制。
需要,对游客进行限流,确保游客不成为景区管理的负担。同 时,景区要加强游客的管理,针对游客在观赏中出现的不文明行 为乃至违法行为,要及时纠正,必要时报送公安机关,从而彻底 改善景区的旅游生态。
(四)优化配套服务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出现了爆炸式的 增长。但在游客数量增加以及旅游收入增长的同时,旅游业内部 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游客服务中,更是如此。配套 服务的欠缺对游客旅游体验以及满意度均有重要影响。因此,世 界自然遗产旅游景区要秉持人文化的旅游发展理念,在不损害自 然遗产的前提条件下,加强各项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游 客反映最为强烈的配套设施建设,比如卫生间、休息室等,以提 高景区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
(三)旅游负担日益加大 世界自然遗产旅游景区因其风光秀美、景色宜人,深受国内 外游客的青睐。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推动住宿、娱乐、 餐饮和文化等行业的发展,积极利用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打造区 域旅游名片。但旅游经济在发展中却由于管理不到位,出现了负 担过重的现象,给旅游景区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世界自然 遗产旅游景区每日的游客承载量有一定的限制,超出此一限制便 会给景区管理以及保护带来风险,从而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文化以 及生态平衡造成破坏。然而,当前世界遗产旅游景区“超负荷” 运营已成常态,特别是在小长假、黄金周期间,游客摩肩接踵的 现象极为常见,以四川九寨沟景区为例,2017年7月以来,入沟 人数连续5天超过12 000人,给景区生态人文环境带来巨大负担。 旅游过度开发、游客数量激增都加剧了游客管理难度,游客不文 明现象得不到有效的制止,破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现象屡见 不鲜,如古墙砖面被涂抹刻画等。 (四)配套服务建设滞后 世界自然遗产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行业的重点景区,每年均 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因此,做好配套服务的建设就成为景 区更好地服务游客的客观需要。但当前自然遗产旅游景区在管理 中存在着过度开发与配套服务建设不足的双重问题。一方面,大 量华而不实,对自然遗产保护有害的项目大量上马,另一方面, 与游客切身利益相关的配套服务建设却长期停滞不前,严重影响 了游客的观感与满意度,这对于景区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以最为基础的卫生间为例,自然遗产旅游景区面积通常很大, 卫生间数量稀少,且分布不均,难以满足游客的需要。而其他体 现旅游景区人文关怀的配套服务要么处于空白状态,要么名不副 实,比如母婴室、医疗救助站、矛盾仲裁处等,给游客的旅游出 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论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论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论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的旅游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而喀斯特溶洞作为一种自然地质景观,其独特的地貌特征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了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之一。

然而,在开发利用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其保护,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

本文将就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进行探讨。

一、喀斯特溶洞资源的特点喀斯特溶洞是一种以石灰岩、石膏岩等为主要岩石类型的地下溶洞,其形成是由于长期的化学侵蚀和物理侵蚀所造成的。

喀斯特溶洞因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和地貌特征,具有重要的地质、生态和文化价值。

在喀斯特地区,溶洞的形成和发展与地表水循环、土壤、植被、动物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溶洞内还存在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如地下河流、地下湖泊、地下瀑布等。

此外,喀斯特溶洞还具有文化、历史和科学价值,如壁画、化石、遗址等。

二、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喀斯特溶洞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旅游观光、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等方面。

其中,旅游观光是喀斯特溶洞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喀斯特溶洞的独特地貌和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形成了旅游产业链。

在旅游观光方面,可以开发出游览线路,设置导览牌、标识牌等,为游客提供便利。

同时,也可以开发出一些特色项目,如地下漂流、探险等,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提高旅游的吸引力。

另外,喀斯特溶洞也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场所。

喀斯特溶洞的形成和发展与地质、水文、生态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

通过对喀斯特溶洞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历史和演化,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喀斯特溶洞还可以进行资源开发。

喀斯特溶洞内存在着丰富的矿藏和地下水资源,如石灰石、石膏、石英等矿产资源,以及地下河、地下湖等水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可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但也需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喀斯特溶洞资源的保护喀斯特溶洞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

论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论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论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逐渐加深,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我国拥有着丰富的喀斯特溶洞资源,这些溶洞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还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但是,由于人类的不当开发和利用,这些溶洞资源也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在保护这些资源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它们,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喀斯特溶洞资源的特点喀斯特溶洞是地下溶洞的一种,是由于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

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地貌类型之一,我国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尤以贵州、广西、云南等省份为主。

喀斯特溶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质年代较为古老:喀斯特溶洞的形成年代较为古老,大多数是在百万年前形成的。

因此,它们保存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和地质遗迹,对于研究地球演化历史和生物进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2.地下水资源丰富:喀斯特溶洞是由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因此它们往往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这些地下水资源可以为当地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水源。

3.观赏价值高:喀斯特溶洞内部景观丰富,包括钟乳石、石柱、石笋、石幔等各种奇特的地下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4.开发利用潜力大:喀斯特溶洞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可以开发成为旅游景区、水利工程、地下储气库等多种用途。

二、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产业。

在开发利用喀斯特溶洞资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喀斯特溶洞内部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受到破坏就难以恢复。

因此,在开发利用喀斯特溶洞资源时,一定要保护好原始的生态环境,不要破坏洞内的生物群落和地下水环境。

2.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合理规划,不能盲目开发。

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环境状况,合理规划开发项目,确保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提高开发利用水平: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

喀斯特地区发展遇到的困难

喀斯特地区发展遇到的困难

喀斯特地区发展遇到的困难喀斯特地区,听起来是不是很有趣?那些山川洞穴,奇形怪状的石林,仿佛是大自然随手捏出来的艺术品。

不过,喀斯特地区的自然风光虽美,但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发展上的困难。

你知道吗?光是想一想,地形就让人头疼。

那些起伏不平的山丘,连车都开不过去,别说建房子、修道路了,光是搬个箱子都能让人气喘吁吁。

说到交通问题,真的是没办法不抱怨啊。

喀斯特地区的交通可真是“蜿蜒曲折”,到处都是坡道,弯弯曲曲的山路,开车得像绕迷宫一样。

就算你能忍受那种颠簸,想修条直路、修个高速公路?哈,别做梦了!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很多地方就是天然的屏障,不仅修路麻烦,修桥更是难上加难。

想象一下,过去给水泥搅拌机找地方都得费劲,再怎么打算搞基础建设,简直是在挑战自然规律。

更别提那些重型机械了,真心觉得这些大块头在这种地方像玩命一样。

然后就是水土流失的问题,喀斯特的土地可不耐操。

水一多,泥土就会流走。

你种个庄稼吧,种下去没多久就被冲走了。

这一套下来,农业生产基本就是空中楼阁,种的东西长不好,水稻、玉米都得靠天吃饭。

你问我为什么?因为土壤薄,根本不够深,植物的根抓不住泥土,风一吹,雨一冲,根本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再说了,山地地形还搞得农民种地不方便,很多地方都得费老劲背上工具、翻山越岭。

加上旱涝不均,真的是够呛。

简直可以说,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就是上天给的“难题”,谁敢轻易挑战?再说水资源问题,这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儿。

你以为山多水就多?可惜,这里山多水少。

水源不稳定,干旱的时候水井都得挖个几百米深才有水,遇到暴雨呢,又是洪水泛滥。

水质问题也是一个大麻烦,水源污染很容易,山区的垃圾、农药,甚至是野生动物的尸体,都可能带来污染,别说自来水了,能有水喝就不错了。

你想想,住在这种地方,连水都得靠天注定,是不是心情会很糟糕?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分配也是一个大问题。

在喀斯特地区,很多地方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医院学校少得可怜。

孩子上学、看病真的是“过五关斩六将”。

论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论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论我国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近年来,我国的喀斯特溶洞资源逐渐受到关注。

喀斯特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具有极高的地质、生态、文化价值。

喀斯特溶洞是喀斯特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下河流、地下湖泊、石钟乳、石笋等地下景观的集中表现。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我国的喀斯特溶洞资源面临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因此,对喀斯特溶洞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需要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喀斯特溶洞资源的价值1.地质价值喀斯特溶洞是由岩溶作用形成的,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岩溶地貌类型之一。

喀斯特溶洞内部有各种地质景观,如地下河流、地下湖泊、石钟乳、石笋等。

这些景观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而且对于认识地球演化历史、理解自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价值喀斯特溶洞内部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但也是非常独特的。

喀斯特溶洞内部的生物群落主要由蝙蝠和一些特有的无脊椎动物组成,其中包括了很多珍稀濒危物种。

喀斯特溶洞的生态系统还涉及到地下水的循环,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水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3.文化价值喀斯特溶洞在我国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如华山洞等著名的溶洞,曾经是古人祭祀、修行、藏书等活动的场所,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

这些文化遗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喀斯特溶洞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环保意识。

但是,开发利用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1.旅游开发喀斯特溶洞旅游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喀斯特溶洞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通过开展喀斯特溶洞旅游,不仅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人们对喀斯特溶洞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但是,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环保原则,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科研利用喀斯特溶洞资源在科学研究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喀斯特地貌和喀斯特溶洞的形成机制、地下水循环等方面都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通过科研利用,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喀斯特溶洞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47
旅游资源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0 26( 11)
558 种、哺 乳动 物 46 种、鸟类 174 种、爬行 动物 和 两栖 动物 48 种、鱼类 64 种。
3 中国南方喀斯特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对比 人类历史与地球历史紧密相连, 自 然遗产本 身就是各种 生
马来西亚
Gunung Mulu National Park, 位 于沙 捞 越州 的 婆罗洲岛, 占地面 积 52864 hm2, 以生物 多样 性和 喀 斯 特 地 貌 而 著 称, 符 合 遴 选 标 准 ( vi i) 、( viii) 、( ix) 和( x) , 2000 年 被列入 世界 遗产名录
云南石林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和展示分 别形成于早 二叠世、 晚白垩世 古 新世、始 新世 渐 新世、中新 世 现今 4 个时 期 石林喀斯特 的地 区[1] 。贵州 荔波喀 斯特 寒武 纪 三叠 纪碳 酸 盐岩沉积超过 8000m, 晚古生代 以来复 杂的地 质演化 形成了 典 型和最具代表性的 锥状喀 斯特 地貌[ 1] 。武 隆喀 斯特完 整地 展 示了整个峡谷喀斯特 的演化 系统, 包 括天生 桥、天坑、溶 洞、地 缝、峡谷等, 体现了峡谷喀斯特的演化过程。
我国自 1985 年 加入 保护世界 文化和 自然遗 产公约 成 为 缔约国后, 1987 年拥 有了 第 一批 世界 遗 产。截止 到 2010 年 8 月, 我国已经有 40 项遗产被列入 世界遗产 名录 , 其 中文化 遗 产 28 项、自然遗产 8 项、混合遗 产 4 项。我国 拥有的 世界遗 产 数量仅次于意大利 ( 45 项) 和 西班 牙( 42 项) , 在世 界上 居于 第 三位。
Skocjan Caves, 位 于喀 斯 特高 原距 首 都卢 布
斯洛文尼亚
尔雅那西南约 52km 处, 占地面积 413hm2, 以 落 水洞 和地 下通 道为 特 征, 符 合遴 选标 准
( vii) 和( viii) , 1986 年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克罗地亚 保加利亚
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 位 于 Lika - Senj 县, 占 地面 积 19200hm2, 以 钙华 坝、湖泊、洞 穴、瀑布和森林为特征, 符合遴 选标准( vii) 、 ( viii) 和 ( ix) , 1979 年 被 列 入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 2000 年扩展
(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In 2007, South China Karst was inscribed as a natural herutage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by th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ommit tee. The heritage site included the Shilin Karst of Yunnan, Libo Kast of Guizhou and Wulong Karst of Chongqing, covering 146 016 ha. This paper summarized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China Karst. South China Karst could be compared with other karst areas of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pointed out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esents relevant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to protect the site. Key words: South China Karst; world natural heritage; issues; approaches
物物种和自然生态系 统的自 然资 源宝库。 自然 遗产对 于研 究 生命起源、地球科学、生态系统、生物多 样性以及 人类与自然 和 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截止到 2010 年 8 月, 全球 拥有的世界自然遗产共有 180 项, 许多 自然遗 产地含 有喀斯 特 地貌。此外, 一些文化遗产地也含有 喀斯特特 征。这里仅将 中 国南方喀斯特与国外主要 喀斯 特世界 自然 遗产 地特征 进行 对 比( 表 1) 。
下龙湾
越南
Ha Long Bay, 位于 广宁 省, 占地 面 积 150000 hm2, 以石 灰岩岛、岩柱 和钟乳 石为特 征, 符 合遴选标准( vii) 和 ( viii ) , 1994 年 列入 世界 遗产名录 , 2000 年扩展
普林塞 萨港地 下河国 家公园
穆鲁山 国家公 园
什科茨 扬溶洞
表 1 世界自然遗产喀斯特对比
名称
中国南 方喀斯 特
丰芽格邦国 家公园
国家 中国
越南
特征
Sout h China Karst, 位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 重 庆 武 隆, 核 心 区 47588 hm2、缓 冲 区 98428hm2, 以 石林 的剑 状、锥状 和塔 状喀 斯 特, 荔波 的森 林喀 斯 特, 武隆 的 天生 桥、天 坑、溶洞为代表, 符合遴选标准( vii) 和( viii) , 2007 年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酸盐岩上的地貌。中国 喀斯 特具有 面积 大、地质演 化复 杂、地 貌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中国 南方喀斯 特主要可分 为 三个区域: 云南石林喀 斯特、贵 州荔波 喀斯 特和 重庆武 隆喀 斯 特, 以石林的剑状、锥状 和塔 状喀斯 特, 荔波 的森林 喀斯 特, 武 隆的天生桥、天坑、溶 洞为代 表。中国 南方 喀斯 特的总 面积 达 146016hm2, 面积占 整个 中国 喀 斯特 面积 的 55% 。这 一区 域 集 中了中 国最 具代 表性 的喀 斯 特地 形地 貌区 域, 以 雄、奇、险、 秀、幽、奥、旷 著称。
1 前言 世界遗产是指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 文化与自然 遗产, 是
大自然和人类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 是全人类 的共同财富。 自 1972 年 11 月联合国教 科文组 织在 巴黎通 过了 保护世 界文 化 和自然遗产公约 (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以来, 截 止到 2010 年 7 月 25 日至 8 月 3 日在巴西首 都巴西 利亚 召开 的第 34 届世 界遗 产大 会, 全 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 遗产有 911 项, 其 中包括 文 化遗产 704 项、自然遗产 180 项和混合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 遗 产) 27 项, 分布在 151 个缔约国中。
2007 年, 在新西兰基督 城召 开的 第 31 届 世界 遗产 大会 上 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护区 Arabian Oryx Sanc tuary 从 世界遗产 名录 中除名。2009 年, 在西班 牙塞维利亚 召 开的第 33 界世界遗产大会上世 界遗产委员 会将德国 的德累 斯 顿易 北 河 谷 Dresden Elbe Valley 从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中 除 名。 2010 年 7 月 25 日至 8 月 3 日在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召开的第 34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 M arket 2010 26( 11)
旅游资源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对策
孙克勤
(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喀斯特作为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世 界遗产委员 会列入 世界 遗产名 录 。中 国南方 喀斯特 包 括云南石林 、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喀斯特, 总面积 146016hm2 。简述了 中国南 方喀斯特 的特征, 将其 与全球 列入世 界遗产 名录的 相 关喀斯特遗产地进行了对比, 指出中国南方喀 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保护 对策。
美国
Carlsbad Caverns Nat ional Park, 位 于新墨 西哥 州爱迪县, 占地 面积 18926hm2, 这一 喀斯 特 地形由 80 多 个 溶 洞 组 成, 符 合 遴 选 标 准 ( vii) 和( viii) , 1995 年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猛犸洞 穴国家 公园
美国
Mammoth Cave National Park; 位于 肯 塔基 州, 占地面积 21191 hm2, 以自然洞穴群和地下长 廊为代表; 符合遴选 标准 ( vii ) 、( viii) 和( x) , 1981 年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普里特 维采湖 国家公 园
皮林国 家公园
卡尔斯 巴德洞 穴国家 公园
菲律宾
Puerto - Princesa Subt erranean R iver Nat ional Park, 位于巴 拉望省, 占地 面积 5753 hm2, 以 喀斯特地貌和地下河而著称, 符合 遴选标准 ( vii) 和( x) , 1999 年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届世界遗产 大 会上, 美 国的 大沼 泽地 国 家公 园( Everglades Na tional Park) 第二次 被列 入 濒危 世界遗 产名 录 。到 目前 为止, 全球仍有 34 项 世界遗 产被 列入 濒 危世界 遗产 名录 , 这说 明 世界遗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2 中国南方喀斯特特征 喀斯特即岩溶地貌, 是发育在以石 灰岩和白 云岩为主的 碳
关键词: 中国南方喀斯特; 世界自然遗产; 存在问题 ; 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 F592 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 8141( 2010) 11- 1047- 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