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要求

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要求
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要求

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要求

一、中心接入要求

1、中心配置要求

前端路口设备应质量可靠,性能、效果等参数满足非现场执法系统要求。

2、网络链路要求

前端设备应向支队非现场执法系统中心平台申请分配路口IP地址,并连接上电子警察专用网络,经支队中心测试网络连通后方可接入。网络链路连接时应当采用稳定、可靠、高效的网络接入设备。

数据要求

前端路口设备采集的原始图像文件、数据信息(包含红灯开始时间、抓拍时间、红灯结束时间、抓拍车道、抓拍方向、设备地点)须合并在图像文件中,并采取信息加密校验存储防止信息篡改,以保证作为证据的信息图片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加密方式应满足采用中心平台分配的密钥。

前端设备取证的违法照片要求像素500万(3744×1408)以上,照片数量格式须满足GA/T 496–2009、GA/T832–2009要求,且同一违法行为的照片必须相互关联,满足非现场执法中心平台数据接口的要求。

前端设备采集的闯红灯违法数据必须满足三张连续照片加一段同步违法视频的要求。其中三张连续照片的第一张照片车辆在停车线以内,第二张照片车辆压上停车线,第三张照片车辆越过停车线;同步违法视频要求提供H.264/MPEG4编解码D1(720×576&25fps)分辨率的视频。

前端设备采集的压双黄线、逆向行驶、违法变道违法数据必须满足三张连续照片加一段同步违法视频的要求。同步违法视频要求提供H.264/MPEG4编解码D1(720×576&25fps)分辨率的视频。

3、数据传输要求

违法数据在专网中传递时应采用DES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后发送数据,并在中心端接收后由中心平台系统自动调用解密算法进行解密,防止非法截取。

前端设备应可以将抓拍后的数据主动上传到中心服务器中,每条违法数据上传时间小于15秒,上传数据须满足非现场执法中心平台接口(详见接口说明部分)要求。

4、视频记录要求

前端设备须能够记录路口的全天侯录像,并能将实时图像传送到指挥中心,保存录像的帧率不小于25帧/秒,图像分辨率768*576,色彩24位真彩。

二、路口设备要求

1.根据发布执行的GA/T 496–2009《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GA/T 832–2009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结合杭州市非现场执法的现状制定前端设备要求。

2.在以下条目中未说明的应满足GA/T 496–2009《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

GA/T 832–2009《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的要求。

3.对提供的设备应满足相关各项指标要求并具有省级以上权威部门检测证明文件。

4.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应记录机动车发生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完整过程图片,采集3幅不

同位置的机动车全景特征图片。拍摄两幅机动车特征图片的间隔时间应依据机动车实际行驶速度来设置,通常为机动车在两幅图片上的对应行驶位移>1.0m所需的时间。不得出现因间距太大影响对违法机动车进行认定的情形,且同一违法行为的照片必须相互关联,同时满足非现场执法中心平台数据接口的要求。

5.每幅图片上叠加有交通违法日期、时间、地点、方向、图像取证设备编号、防伪等信息。

并采取信息加密校验存储防止信息篡改,以保证作为证据的信息图片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6.所有安装在室外的设备应能承受高温、低温、恒温恒湿各项气候环境,系统应无任何电

气故障,机壳、插接器等不应有严重变形,功能应保持正常。

7.工作电源:交流154V~264V,频率48HZ~52HZ ,环境温度:-20℃~70℃,湿度:93

±2%的条件下满足7×24小时连续稳定工作。

8.为保证系统稳定可靠、数据安全性,前端设备整体应采用嵌入式设计结构,使用DSP

或ARM方式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控制存储单元应满足以下指标:

图像传感器:1.4英寸CCD

有效像素:3744*1408(约500万)

帧率:8帧/秒

快门:1微秒-125毫秒可调

通信端口:10/100M以太网接口,支持TCP/IP、HTTP、UDP、DHCP、PPPOE

储存:内置8GSD卡,本地同时保存,可以存储4000组以上数据

硬件系统:实时RTOS+DSP形式,嵌入式纯硬件化设计

供电:POE功能

最低照度:1勒克司

信噪比:55分贝以下

摄像机护罩应该有遮阳板、风扇、雨刷等附件,使用光学玻璃,防护等级IP65以上镜头采用高分辨率百万像素级光学镜头。

9.前端设备的车辆检测单元应能同时具备环形线圈检测单元和视频检测单元接口。

10.前端设备应同时具备对闯红灯、压双黄线、实线变道、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取

证的接口,接口数大于12个;单个方向能同时管理三个以上车道,各方向能独立运行存贮;其中闯红灯抓拍须能满足多相位信号灯左转、直行、右转、左转弯待转区、直行待驶区等组合情况。

11.前端设备在白天、夜间(补光)所拍摄图片应能够清晰可辨,数据有效率满足

GA/T496-2009要求。补光采用频闪灯方式。

12.前端设备须能够记录路口的全天侯录像,并能将实时图像传送到指挥中心,保存录像的

帧率不小于25帧/秒,图像分辨率不小于768*576,色彩24位真彩。

13.前端设备应能与中心系统进行时间同步,图像取证设备24h内计时误差不超过1.0s,

并确保每月至少校准一次计时时钟。

14.前端设备须设有看门狗,死机后可自行恢复,恢复时间小于20秒,停电后可自恢复,

恢复时间小于1分钟。

15.前端设备应可以将抓拍后的数据主动上传到中心服务器中,每条违法数据上传时间小于

15秒,上传数据须满足非现场执法中心平台接口要求。

16.系统所采用软件应具有自主产权证明。

附:

接口说明

接口定义

接口所在地址:http://10.118.141.218:86/

接口描述文件:http://10.118.141.218:86/fxczfWebService.ws

接口函数定义

接口调用流程

新增路口的设备组,调用接口上传违法信息主要包括准备过程和上传过程两大步,准备过程和违法上传不直接相关,但这是违法上传前的必须步骤,具体描述如下:

准备工作

在新增一个路口的设备组时,需要先进行一定量的准备工作,才能开始正式上传数据,它主要又可以分为设备组信息登记、用户注册和保存登记信息三步:

1.设备组信息登记

中心软件对设备组进行统一管理,需要知道新增设备组的详细信息。

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向中心软件管理员提供新增设备组信息,进行设备组登记。

2.用户注册

需要注册一个有上传违法信息权限的有效用户,新增设备组需要保存已登记的详细信息和用户信息。这些信息将在违法信息上传过程中使用。

3.基本参数设置

中心软件系统使用自定义的一套基本参数,新增设备组也使用自定义的一套参数,设备组需要获知这些参数,从而建立一一对应。获取到这些基本参数后,需要手工人工设置设备组,使得设备组在上传违法数据时,能够表示正确的含义。

违法上传过程

设备组定期地(或实时地)、自动地上传违法数据,上传过程主要经过用户登陆验证、本地违法信息提取、违法编号获取、违法数据上传、违法媒体文件上传几个步骤。

1.用户登陆验证

上传违法信息前,需要调用接口getInputorUser(username, password) 进行用户有效性检验,检验用户是否存在,密码是否正确,用户是否有上传权限。如果验证失败,则之后一切对于中心软件接口的调用都将失败。

2.本地违法信息提取

违法信息包括违法数据和违法图片。设备拍摄的违法数据的保存方式由设备厂商提供,设备部署人需要根据特定设备的数据保存方式,编写程序来获得设备组上保存的违法信息,然后调用中心软件提供的接口提供数据上传。

3.违法编号获取

通过GetNextVVehID接口,可以从中心软件系统中获取到一个新的违法编号。系统保证违法编号不会重复。

4.违法数据上传

获取到新的违法编号后,设备组软件通过接口upLoadRawData上传原始违法数据。上传时需要用到的参数,可以通过登记的设备组详情、注册的用户信息和中心软件系统提供的基本参数完全获取。

5.违法媒体上传

上传了违法数据后,需要再调用接口upLoadMediaFile上传相关的违法媒体信息,包括违法图片和违法视频。成功上传后,原始数据的上传过程结束。

数据重复性检查

中心软件系统还支持了定期上传数据方式的数据重复性检验。步骤如下:

1.上传前检查数据是否已存在

上传数据前,调用ChkPTable检查指定时间点、指定路口的数据是否已经存在。

2.删除已添加数据

如果确实需要重复上传数据,可以先调用delPTable先删除中心软件系统中已经保存的违法信息。

3.上传后添加数据后添加上传记录

定期批量上传违法信息的路口,可以再上传后指定时期的违法数据后,调用insertPTable添加上传记录。

违法代码

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标准方案2020

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标准方案 北京中交信诚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六年

目录 一.公司简介 (2) 二.方案概述 (3) 1.方案概述 (3) 2.超限超载治理手段现状分析及非现场执法系统介绍 (4) 2.1超限超载治理手段现状分析 (4) 2.2非现场执法系统技术优势介绍 (4) 3.系统应用介绍 (5) 3.1系统应用对象和环境介绍 (5) 3.2系统在超限超载治理和管理中的作用 (5) 4.系统特点 (6) 4.1更加精准的车辆分车 (6) 4.2先进硬件设计,系统统一控制与加密 (7) 4.3嵌入式动态称重采集控制器 (7) 4.4满足非现场执法信息采集及管理需求 (9) 三.方案设计 (10) 1.总体方案设计思路 (10) 2.设计依据 (11) 3.设计原则 (12) 4.方案设计 (12) 4.1选点原则 (12) 4.2系统布局 (13) 5.系统技术方案 (13) 5.1车辆信息采集系统 (15) 6.系统性能指标 (16) 6.1系统总体技术指标 (16) 6.2前端采集系统技术指标 (18) 四.客户端软件 (34) 4.1主要功能 (34) 五.售后服务 (37)

一.公司简介 北京中交信诚科有限公司是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交通的高科技公司,公司骨干人员在此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公司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智能交通系统集成、研发、硬件设备研制、交通信息服务等,具体包括:高速预检系统、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系统、交通流量调查系统、桥梁治超系统、公路计重收费、整车式称重管理系统等。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公路建设的里程数在突飞猛进的增加,使我国的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走向又一个光辉的历程,但令人担忧的是公路货运车辆超载超限违章已经成为危及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随着公路里程的增长及车辆的增多对道路的科学管理及信息化管理要求也更加严格,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公司以“务实、独特、创新”的精神,坚持以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为前进的动力,以锐不可当的敬业精神赢得了新老客户的支持和信赖。 通过公司全体员工不懈努力,公司已经与国内知名企业、设计院、政府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全国各地都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我们愿与社会各界共同进步,共同为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和技术革新努力开拓进取,

市场监管委执法监督数据共享系统建设方案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执法监督数据共享系统建设方案 天津市信息中心 2015年8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业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执法人员基础数据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行政处罚案件(一般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行政处罚案件(简易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行政执法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行政处罚信息公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双打案件信息公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性能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性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设计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部署后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总体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应用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开发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系统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执法平台建设方案

综合执法平台建设方案 为了提高行政执法的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打造智慧城管,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创建行政执法服务新模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实现行政执法新突破,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结合梁溪区实际,建立以乡街、社区为依托,以单元网格为载体,以指挥调度中心为支撑,实现全覆盖、无缝隙、标准化、精细化的网格管理体系,打造梁溪区综合执法平台。 1.1项目范围 本次建设主要系统平台实现全覆盖。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实现“小事化解不出网格,大事调解不出街道”,实现“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实现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转变。 1.2网格划分 按照“网格覆盖、条块融合、责权明晰”的原则,构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格局。 以各乡(镇)办为基本单元划分三级网格。根据“地理布局、区域属性、人员相熟、便于管理”的原则,社区按照“街巷型、楼院型、单位型”等进行划分,农村按照居住区域、村民小组等进行划分,原则上社区每200-500户、农村每100-300户设置一个网格,制作网格服务公示牌,将网格平面图、网格长姓名、照片、联系电话、服务事项等,在网格内醒目位置公示。将辖区内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分类整合,全部纳入网格的服务管理范畴,使每个网格成为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和组织节点。乡(镇)办为第一级网格,乡(镇)办副主任(副书记)主抓政法综治为第一责任人,县政法委主要领导分包负责。村(社区)为第二级网格,乡(镇)办确定综治专干分包兼任村(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对村(社区)工作承担领导责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对村(社区)工作承担直接责任;村(社区)警务室首席民警兼任党支部副书记或主任助理。村组、楼院、街区、辖区公共单位等为第三级网格。 网格长(由社区干部担任)

小议非现场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策略

小议非现场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策略 文章标题:小议非现场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策略 随着电子警察、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转递系统等非现场执法手段的充分运用,有力的打击了交通违法行为,预防了道路交通事故,营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非现场执法为服务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执法活动过程中,由于法律依据不足,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一些车辆所有人或驾驶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严重影响非现场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笔者结合对交通参与者调查和执法中遇到情况谈谈看法,供同仁参考。 问题一:交通违法锁定车辆年检,法律依据不足。 《交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可以对违法的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能够确定驾驶人的,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该条为非现场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三条规定:“对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对提供机动车行驶证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单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予以检验,任何单位不得附加其他条件。对符合机动车 __技术标准的,公安机关交

通管理部门应当发给检验合格标志。”显然,交通违法锁定车辆办理年检等有关业务不符合该条立法精神。 对策: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健全法制,严格执法,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成功管理交通,保障安全的共同经验之一。当前要把非现场执法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三者同步纳入法制轨道,使非现场执法工作真正做到有科学,完备的法规可依,在完善立法的同时要强化执法,坚决杜绝随意执法以及在执法活动中受利益驱动等不良现象。用法制的手段来促进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行为规范化。建议有权制定法律法规的部门,增加交通违法车辆所有人有义务举证交通违法人,无法确定违法行为人的,车辆所有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接受处理。否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撤销机动车号牌,收回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等。 问题二:处罚车辆所有人,达不到教育交通违法人的目的。 由于非现场执法取证所得只能确认车辆违法的事实,具体驾驶员不详,对此规定:车辆被监控设备或者交通警察记录有交通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处罚驾驶员,无法确认驾驶员或者驾驶员逾期不接受处理的,可以依据相关条款对车主实施罚款处罚。但在实际操作中,前来接受处理的当事人即使是违法时的驾驶员也会矢口否认,只承认自

超限超载车辆不停车检测非现场执法流程说明

超限超载车辆不停车检测非现场执法流程说明 一、执法依据 依据并遵循以下国家、地方出具的规定、规范、标准可实现超限车辆非现场执法工作。 规定: 1.2016年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2号《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 2.2019年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9号《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 规范: 地方在以上基础上各省会增加各自依据,例如: 1.湖南省:201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96号《湖南省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办法》 2.山东省:2019年山东省鲁交执[2019]14号《山东省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规范》 标准: 1.判定车辆是否超限的依据:GB1589-2016《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2.车辆动态汽车衡检测依据:JJG907-2006《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3.车辆外轮廓检测依据:JT/T 1012-2015《汽车外廓尺寸检测仪》 4.全国公安交警部门针对超限车辆进行执法的依据:已分配交警违章代码: 1344 —— 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指示 1637 —— 驾驶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30%以上

二、执法流程说明 1.信息采集 不停车超限检测非现场执法系统对超限车辆自动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为超限的车辆完整信息进行完整、准确上传到中心平台,实现超限车辆的完整取证信息采集。 2.信息核验 执法信息采集人员对车辆超限非现场执法系统中的所有超限车辆信息进行准确性核验,包括车辆车牌号码、每张取证图片、轴数、轴重、总重、速度等数据核验,核准符合非现场执法规则的车辆,做好执法准备。

3.车主信息查询 通过车牌信息在运管系统或者全国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中查询到超限车辆的车主信息,包括电话号码、联络地址等信息。 4.通知车主 通过非现场执法系统中的车主告知功能,以短信方式通知超限车辆车主。 通过非现场执法系统中的车主告知功能,打印邮寄信函的方式通知超限车辆车主。

道路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指南

前言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部省共建、联网运行的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本工程将按照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执法队伍管理、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和执法服务为主线,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 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确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确保系统建设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集约性,按照《“十三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

设实施方案》(交办法〔2016〕118号)确定的总体框架,制定本指南。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需的数据元、数据交换、服务接口、设备技术要求等标准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

目录 第一章总体要求 0 一、建设目标 0 二、建设原则 0 三、建设任务 (1) 第二章系统架构 (4) 一、业务架构 (4) 二、数据架构 (4) 三、应用架构 (6) 四、技术架构 (7) 五、系统布局 (9) 第三章建设内容和系统功能 (12) 一、部级系统工程 (12) 二、省级系统工程 (15) 第四章信息资源 (22) 一、数据中心 (22) 二、信息内容 (22) 三、信息采集 (23) 四、信息共享 (24) 第五章基础条件 (34) 一、通信网络 (34)

二、软硬件平台 (34) 三、安全系统 (38) 四、配套场所 (39) 第六章标准规范 (40) 一、标准体系 (40) 二、标准管理 (42) 三、参考依据 (43) 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 (44) 一、建设管理 (44) 二、需求管理 (44) 三、运维管理 (44)

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常见的问题

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常见疑点! 【您所关心的正是我们所关注的】

一、关于传感器(核心部件) 1、缓冲式高频动态称重传感器(缓冲式石英传感器)抗腐蚀性能如何? 答:正规厂家生产的缓冲式高频动态称重传感器(缓冲式石英传感器)表面均经过硬氧化加黑处理,硬氧化可以完全杜绝各种具有物理性破环及化学性腐蚀,加黑是为了更好的便于用户分辨,很多说是本色氧化(氧化后和原来的金属颜色一致)处理的基本都是骗人的,另外这样的传感器在安装的过程中完全是包裹在耐腐蚀的专用安装胶里面,而且裸露部分具有高强度的石英成分材料合成,所以说这样的传感器在各种类似的传感器中耐腐蚀性能是最高级别的 2、缓冲式高频动态称重传感器(缓冲式石英传感器)是纯数字传感器吗? 答:答案是肯定的,该种传感器在目前市场上的所有动态称重传感器中是唯一的数字传感器,其他传感器均属于模拟传感器(如:平板、窄条、弯板等)。数字传感器具有精度高,数据采集频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最适合(0-200)km/h全速度段的动态称重环境,也是目前国际最认可的动态称重传感器。 3、缓冲式高频动态称重传感器(缓冲式石英传感器)的防雷性能如何? 答:缓冲式高频动态称重传感器(缓冲式石英传感器)属于有源传感器,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的有源传感器,该种传感器不需要外接供电,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下是个无限大的绝缘体,这样对于直击雷和各种感应雷的防护级别也是最高的。 而其他动态称重传感器均属于应变式的模拟传感器,靠传感器的形变影响到传感器内部电阻值的变化,这样就会在输入和输出的电信号上产生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和力的大小有关的数字,正是因为应变式模拟传感器需要外接供电,所以很容易出现雷击的故障,而雷击往往不属于厂家的保修范围,从而会增加用户的维护成本,而且故障率高,维修频率同样高,维护频繁,影响正常使用时间相对较长。 4、缓冲式高频动态称重传感器(缓冲式石英传感器)的精度和耐久性如何? 答:该种传感器采用的核心元件是目前导弹和卫星等航空航天同类型级别,更适合各种复杂恶劣的环境,而且目前存在的各种高端传感器采用的核心部件也与此相同,缓冲式高频动态称重传感器(缓冲式石英传感器)是纯数字传感器而且核心部件不是人造的电路元器件,所以其精度和耐久性是目前最高技术级别。 5、缓冲式高频动态称重传感器(缓冲式石英传感器)受温度的影响大吗? 答:该种传感器受温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该种传感器和核心部件是卫星等航天航空设备的首选。 而其他的动态称重传感器由于是应变式的模拟传感器,均依靠金属的变形来反映力的大小,金属的变形量受温度的影响极大。 所以该种传感器是目前动态称重传感器中受温度影响最小,几乎不受影响的传感器。 6、缓冲式高频动态称重传感器(缓冲式石英传感器)防护级别如何? 答:该种传感器防护级别真正的超过IP68级别,可长期在3个大气压的水中浸泡而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在各种动态称重传感器中防护级别是最高级的。 7、缓冲式高频动态称重传感器(缓冲式石英传感器)对路面的破坏大吗? 答:很小,也是目前市场上动态称重传感器中对路面破坏最小的,而且远小于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只需路面切槽宽度76mm,深70mm,切槽后采用强度和韧性与路面基本一致的环保灌封胶灌装。 所以缓冲式高频动态称重传感器(缓冲式石英传感器)是对路面破坏最小的动态称重传感器。

电子警察系统方案

电子警察系统方案 本电子警察系统方案是在某市交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扩大建设规模的要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进行的。为进一步强化市区非现场执法力度而实施的此次电子警察系统,我们相信我方就会给电子警察系统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一、电子警察系统目标 缓解警力不足,可以避免产生警民矛盾,监督违章驾驶,监管违法行为等日常交通管理工作,所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显著的。然而,随着规范化、人性化执法理念的深入,电子警察系统应该推行"一告知、二警告、三取证"模式来运作,其中"一告知"是指公开告知电子警察系统安装位置及功能;"二警告"是指对违法者进行监测并警告;"三取证"是指对不听劝告的违法者进行违法取证并执法。采用视频检测技术,抓拍违章的大车、中巴、小车及摩托车,产生多张能够清晰反映车辆违章过程的可作为处罚依据的彩色照片及相关数据,并将上述图像及文字数据传回后台服务器。 采用视频技术实时监视城市路口交通情况,对视频图像进行数字录像,采用光纤通信技术将上述信号传回指挥中心。 采用视频检测技术,对各路口的车流量进行检测。整个系统应在-20℃-70℃工作环境中,全天候24小时运行,并有良好的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防雷、防尘、防潮措施。 电子警察系统功能 1 识别车辆牌照 系统能够自动处理牌照特写图片,并识别出车辆牌照信息。标准的民用车牌照和军车、警车等特殊牌照的汉字、字母、数字、颜色等信息。 2 抓拍并存储车辆图片 系统检测车辆,当车辆通过检测区的时候,系统能够准确地拍摄通过车辆的牌照特写图片和车辆全景图片各一张。牌照特写图片清楚地反映了车辆牌照特征,可以用于机器识别或人工辨认牌照信息。车辆全景图片可以供人工辨认车辆的车型、颜色等信息。 系统采用专用摄像机,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如:雨雾、强逆光、弱光照、强光照等)下拍摄出清晰的图片。图片采用JPEG的格式存储在系统的大容量存储设备上。 3 测量车速 系统在一个车道上安装有前后两个地感线圈检测车辆,使用我公司自主开发的测

指挥平台方案

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方案 1.1 建设背景 城市执法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即要使城市整治有序,又要使城市群众生活方便,需要管理对此进行统筹兼顾。由于我国存在片面强调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以及优先增长的发展战略,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地扩大,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的现象,造成了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交通堵塞方面更为严重,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乱搭乱建现象,使城市市容,绿化等屡屡遭到破坏等问题,也增加了执法人员执法的难度。而目前,相关法律规定执法人员只有罚款、暂扣物品等简单的手段,使执法队员可供执法的手段过于简单,但执法人员执法又为了依法办事,往往对违法行为采取“运动战”“大兵压镇”的方式进行,如此机械地适用法律,往往无法形成长效地得管理机制。在当今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执法大队更应该灵活地采取执法措施。正如“法律不是僵死的教条,法律是有灵魂的,法律的灵魂是法律的目的,原则,精神。”另外为了增加执法的威慑力,各地执法局往往采取只罚款不纠正的方式,如此,只能短暂地解决城市问题,没有从源头上予以防治,犹如“拔草不拔根,春风吹又生”,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且群众对此意见较大。 1.2 建设的必要性 1.2.1城市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市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整个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行政执法手段却相对滞后,行政执法方式不够精细,导致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城市职能的发挥。为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打造智慧XXX,迫切需要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城市技术等,创建行政执法社会服务新模式,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实现行政执法的新突破,为城市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石英非现场执法系统方案(2019版)

目录 一、概述 (2) 二、设计依据 (2) 三、设计目标 (2) 四、非现场执法系统方案设计 (3) 4.1需求分析 (3) 4.2 系统技术参数 (3) 4.3 非现场执法系统组成 (4) 4.4系统布局图 (9) 五、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说明 (11) 5.1 石英称重传感器 (11) 5.2 电荷放大器 (11) 5.3 数据采集器 (12) 5.4 称重控制器 (13) 5.5 车型检测传感器 (13) 5.6 车型检测分析控制器 (14) 5.7 嵌入式工控机 (15) 5.8 站级科技治超集成软件 (16) 5.9 长宽高测量 (16) 5.10 车牌识别、车头、车尾、车身抓拍机 (18) 5.11 全景监控摄像机 (19) 5.12 全景旋转球形监控摄像机 (19) 5.13 网络视频录像机 (20) 5.14 8通道车检器 (21) 5.15 可变情报板 (23) 5.16 交换机 (24) 5.17 摄像机安装L杆 (25) 5.18 路侧设备机柜 (25) 5.20 光缆 (25) 5.21 配套管线 (26)

一、概述 近年来,车辆超载超限运输已成为非常普遍的问题,超限运输使公路和桥梁过早出现病害,使用寿命成指数级缩短;同时,超限超载还会改变车辆的设计参数和性能,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也降低了公路的使用效率,扰乱了运输市场的正常秩序;由于超限车辆燃油系统负荷过大,排放严重超标,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设计依据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1589-2016 《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交公路发〔2016〕12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9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号) 《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2000年交通部2号令 《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交公路发[2004]219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455号) 《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30号) 《2005年全国治超工作要点》(交公路发[2005]89号) 《道路货运汽车及汽车列车推荐车型表》(交公路发[2005]170号) 《关于加强治超站点管理规范治超执法行为的通知》(交公路发[2005]351号) 《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治超工作要点的通知》(交公路发[2006]76号) 三、设计目标 1)建设不停车超限超载检测系统,采集货车的重量、长度、宽度、高度等数据,检测出超限货车,能够即时在现场大屏幕显示,提示司机向指定车道移动接受查扣; 2)设置现场执法岗亭和执法人员,并配备便携式设备,能够即时接收超限报警信息,对现场超限车辆进行查扣,并押送附近卸货场; 3)检测点附近设置有卸货场(红绿灯300米处),卸货场配置相关的监控和执法设备,对车辆和司机进行执法处理; 4)交通执法局设置监控中心,配置服务器、操作席位等设设施,对整个系统进

2020基层行政执法行动方案

2020基层行政执法行动方案 各站所: 为规范基层行政执法行为,治理基层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中央、省改进工作作风要求和中央纪委、省委关于开展规范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部署,结合石榴街道的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改进工作作风要求及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省纪委二次全会关于规范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有关精神,针对基层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基层行政执法单位和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此提升政府形象,维护群众利益,保障快速发展。 二、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为加强对街道规范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组织领导,石榴街道办事处成立规范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石榴街道纪工委办公室。 三、工作内容 规范基层行政执法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重点解决不依法执法、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粗暴执法、以罚代法以及以权谋私、渎职侵权等突出问题,并从以下六个方面予以规范:

(一)规范行政执法程序。督促梳理行政执法依据,依法确权;细化公开行政执法内、外部程序,制定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度,保证行政执法程序合法合规。 (二)规范调查取证行为。推行行政执法证据格式化,健全行政执法调查规则,规范确证行为,解决调查取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等问题,做到事实认定清楚,证据确凿充分。 (三)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督促各执法部门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推行自由裁量权电子操作平台,实行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保证同事同罚。 (四)规范行政执法人员管理。严格行政执法资格审查,整顿规范执法队伍,坚持持证执法,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严禁乱收乱罚,推动文明执法。 (五)全面推行网上执法。以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平台为依托,建立覆盖所有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处罚网络系统,街道行政执法机关全面推行网上办案,健全完善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执法办案机制。街道办监察室实施网上电子监察,网上全程监督,倒逼执法办案的规范化。 (六)强化执法问责。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市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办法》,严肃查处一批行政执法机关和人员违法执法,失职渎职、利用执法权谋取私利,以及领导干部违规干预执法人员公正执法甚至为不法分子充当“保护伞”的违纪违法案件。 四、工作步骤

非现场治超执法系统

基站式高速称重预警系统安装工程 技术方案 (全一册) 广州聚杰智能称重实业有限公司 科学系统专业创新0 / 39

二Ο一五年一月 科学系统专业创新1 / 39

科学系统专业创新2 / 39

科学系统专业创新3 / 39

系统方案 一、工程概况 近年来,公路货运车辆超载超限运输已成为危及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的一个严重问题。超载超限运输使得公路、桥梁不堪重负,大大降低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超载车辆安全系数在大幅度降低,不断引发交通事故;另外,超载超限货车还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引发环境污染。为此,2004年6月20日国家7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治理超限、超载运输的联合行动。 为了对公路超限、超载运输行为进行有效治理,我公司结合国内现有路网及路网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行使公路车辆的实际通行情况,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使的情况下,研发并制定了基站式高速称重预警检测系统,并向全国推广使用。 该系统可以采用单基站式和多基站式使用。 单基站式定义:在公路或桥梁合适的位置安装高速称重设备,实时上传检测出测量数据及车流量数据; 多基站式定义:在公路全程合适的多个位置安装多套高速称重设备,各基站实时将检测到的数据上传到管理中心,方便对道路超限车辆的处理以及实时检测多路段车流量。 二、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1、QJTJT 001.1-2001高速公路机电设施技术要求 2、YDT 5097-2000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 3、YD5025-96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4、YDJ101-90通信管道人孔和管块组群图集 5、YD5062-98通信电费配线管道图集 6、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7、JT432-2000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标志技术规范条件 8、JTT431-2000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信息技术规范条件 9、GB8566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10、GB8567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11、GBT12504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12、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13、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14、JTJ074-94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科学系统专业创新4 / 39

最新-非现场执法中遇到的问题办法 精品

非现场执法中遇到的问题办法 文章标题:非现场执法中遇到的问题办法自从《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交通技术监控开始普遍运用到交通管理工作当中,“电子警察”一词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电子警察”作为一种现代科技管理交通手段,提高了交通管理的科技化含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能有效地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全天24小时监控路面,对交通违法者起到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对预防事故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总体来说,国内“电子警察”大规模的建设应用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建设没有统一的规范,应用中也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电子警察”这一新事物的普遍运用与法律、法规上寥寥几句的规定形成强大的反差,给交警部门执法带来难点。 今年出现的“杜宝良事件”,也突显出“电子警察”在法律上存在的问题。 我支队“电子警察”的建设应用同样也处在刚起步阶段。 因此,笔者想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当前“电子警察”执法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及对策。 一、“电子警察”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一)建设刚刚起步,应用水平差距悬殊。 总体说来,我省高速公路的的“电子警察”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以移动电子警察为主,同时配有少量固定电子警察。 而从应用上来说,各大队差距明显,非现场执法开展较好,而现场执法效果相对较差。 (二)本身技术仍有待发展完善。 目前,针对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电子警察”没有国家技术标准,各地使用的监控设备技术状况各异,甚至完全没有标准可言。 也没有权威认证、检测机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笔者认为,不管对固定于各路段的监控设备,还对由车载移动或者由民警手持的监控设备,都应制定国家技术标准。 固定的监控设备详细规定包括记录闯红灯车辆的感应设备的感应时间应为

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实施方案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XXX新区管委会: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改进行政执法工作,服务XXX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意见的实施意见》(豫政〔XX〕62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意见》,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迫切需要,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在行政执法工作中,要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深入推进“两转两提”,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创新行政执法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塑造严格、规范、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行政执法形象,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内容 (一)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行政执法模式。各级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把行政执法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对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审批,要坚决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要通过市场机制运行;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要依法公开透明,强化监督制约。要创新社会管理,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推进行政执法从刚性化到刚柔并济转变,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从突击性执法向长效化执法转变,寓服务于执法过程中,在执法中体现服务,构建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行政执法模式。 (二)履行行政执法职责,规范执法行为。各级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在符合法定条件和标准的前提下,及时办理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的申请事项。着力预防和纠正重许可轻监管、只许可不监管的倾向,加强许可后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检查、巡查制度,规范程序,责任到人,切实解决监管缺位、不到位的问题。要高度重视、依法打击扰乱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活动,严厉查处危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违法案件,维护公共利

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执法规范化建设方案

————————————————————————————————作者:————————————————————————————————日期: 2

攀枝花东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四川省文化厅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装备建设的通知》和《四川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为顺利推进东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推进“设施设各规范化,制度建设规范化,执法办案规范化,执法培训规范化”为重点,创新综合执法的体制机制,健全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努力实现“纪律严明,行为规范,执法有力,听从指挥”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总体目标。 二、基础内容和建设标准 (一)设施设备规范化 1、办公场所 大队设立独立、固定的办公场所,挂综合执法徽标和综合执法机构名牌;设立执法人员办公室、会议室;设立执法值班室、询问调查室、档案室、技术监控室、罚没物品库房等专用执法房间各一间;办公和执法专用房间房门上半部装置统一的用途标牌。办公区域显要位置设置专栏,公示执法主体、职能职责、执法程序、内设机构分工、执法监督、执法动态、光荣榜与周值班等相关政务信息、。 2、办公设备 每名执法人员统一配备一套办公桌椅、一组双开门办公柜、一台台式电脑、一部电话机、一个岗位牌,每个办公室配备一组沙发、一个衣帽柜、一台打印机、一台扫描仪、一台碎纸机、一台扫描仪、一台传真机、一台饮水机、一个电话号码、一组报夹、安装一台与办公

室面积大小匹配的空调,支队所属每个大队(科、室)配各一台办公用复印机,支队配各一套投影仪。 3、执法装备 配备执法暗访和市场巡查专用车(巡查车身喷涂“文化执法、举报电话12318”标志)、每辆暗访车和巡查车配各一个执法设各箱、两套暗访设各、一套网络执法设各、六台350兆手持对讲机、一台350兆座式无线短波电台、一台测距仪、一套演出现场监管技术设备、一套远程监管系统。大队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适合现场执法需要的彩色便携式打印机、一个移动无线上网卡、一台数码照相机、一台数码摄像机、一个500G以上移动硬盘、一台移动执法手持式终端、一支录音笔。每名执法人员配备一个便于携带的执法包、一支适用夜间执法需要的手电筒。 4、执法服装 按照上级部门设计执法服装样式配备统一执法服装,执法人员在上班及执法期间统一着执法服装,统一佩戴载明执法人员姓名、职务的工作牌。 (二)制度建设规范化 规范制定日常工作、案件办理、内部管理、人员管理、激励约束、协作、协调等六大类32项执,法制度。 1、日常工作制度 (l)举报受理制度。做好12318文化市场统一举报电话的人员值守安排,明确举报受理工作的职责和程序,规范举报受理文明用语、规定举报案件的查处和回复时限。 (2)执法检查制度。制定日常检查的计划安排,明确日常检查的时

城管执法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_0

城管执法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杭州中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省级软件企业,在多年的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城管执法系统开发出了一套具有开放性、通过性、易操作性的《城管执法信息系统》,并受到新老客户的欢迎和称赞。杭州中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希望用我们个性化的服务与先进的开发技术为您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与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事业正在飞速的发展,政府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趋势。一些重要机关先后开展了像“十二金工程”这样的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因其职能的转变和增加,更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使管理规范化和有序化。现在,电子政务市场上基本没有城管执法类的成熟软件,而杭州中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据此而提出的针对城管执法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整体解决系统,是杭州中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城管执法信息化管理工作定向开发的软件,契合城管执法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要求,并得到了当地政府及众多城管执法局的认可和称赞。 《城管执法信息化整体解决系统》是针对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的专业性行政执法工作而定向开发的一套软件。它基本由以下三个系统所组成:即《城管执法业务管理系统》、《城管执法办公系统》和《城管执法网站系统》。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一、《城管执法业务管理系统》 是对案件管理等城管执法业务进行定向设计的专业性软件,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的方式,在满足主要管理部门事务化处理功能和个性化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统一安全的接口系统,最终形成一个联接下属区局、大队以及中队的大型分布式网络办公应用系统。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原来的信息传递方法,取代部分信息审批流程,建立一套快速、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管理流程,提高执法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包括: 1、城管执法管理与监督 通过对城管各执法大队每天所处理案件的登记,按案件类型、日期、责任人、分管大队等针对不同的条件进行分类录入,同时可形成日报、月报。并支持多种方式的查询如案件数量、罚款、某大队的执法情况等进行查询,以方便领导对日常工作情况实时进行监督。 2、城管执法审批 《城管执法业务管理系统》的另一核心功能是案件审批的流程管理,由案件处理的具体责任人对案件处理信息的上传,至队长、科室领导、局领导的全流程审批管理,根据执法局的工作管理状况权限分工明确、流程合理设置、信息准确及时,使原来需要手工处理且过程复杂往来奔波的工作全部通过网上来解决,极大的完善了执法局的业务管理工作。 3、城管执法辅助功能 《城管执法业务管理系统》还有其他辅助功能如信访管理、信息发布、抄告单管理、通知通告等等。 4、城管执法热线系统 热线系统作为一个面向社会的窗口,提供了社会公众进行咨询、投诉、举报等交流途径;系统通过人工坐席记录信息,通过数据交换平台,把需处理的信息数据发送至执法信息管理系统的其他子系统或模块,实现投诉、举报等事件处理的自动化,为社会公众提供快速及时的服务,提高整体办公效率。 通过这套软件的运行,对于执法局在办公业务管理过程中不仅可以简化、减轻工作流程,同时使执法案件公开、透明化,执法管理明确、合理化,并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详细而及时的信息资源。 二、城管协同办公系统

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技术设备采购项目

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技术设备采购项目招标文件 招标编号:兰财采字公开招2018(021)号 招标人:兰考县交通运输局执法所 招标代理机构:中经国际招标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一月

目录 第一部分招标公告 (3) 第二部分投标人须知 (5) 第三部分项目采购清单及技术要求 (16) 第四部分评标办法 (31) 第五部分合同格式 (37) 第六部分投标文件格式 (40) 附件1:投标函 (42) 附件2:开标一览表 (44) 附件3:投标报价明细表 (45) 附件4:项目技术偏差表 (46) 附件5:关于资格的声明函 (47) 附件6:售后服务计划 (48) 附件7:法定代表人证明书 (49) 附件8:法定代表人授权书 (50) 附件9:投标保证金 (51) 附件10:开户许可证 (52) 附件11:反商业贿赂承诺书 (53) 附件12:行贿犯罪档案结果告知函 (54) 附件13:所投货物技术文件 (55) 附件14:其他材料 (56)

第一部分招标公告 1.招标条件 本项目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技术设备采购项目已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建设,采购编号:兰财采字公开招2018(021)号,招标人为兰考县交通运输局执法所。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委托中经国际招标集团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招标人:兰考县交通运输局执法所 2.2、项目名称: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技术设备采购项目 2.3、招标编号:兰财采字公开招2018(021)号 2.4、项目总投资:约200万元 2.5、资金来源:财政资金 2.6、项目地点:兰考县境内 2.7、标段划分:本项目共划分一个标段: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技术设备采购项目 2.8、招标范围:招标文件规定的全部内容; 2.9、供货期要求:双方签订合同之日起50日历天内 2.10、质量要求:合格 3.投标人资格要求 1)要求供应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 2)供应商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必须提供有效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组织机构代码证(或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三证合一营业执照); 3)投标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授权委托人必须为本单位人员,前述本单位人员是指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的人员(证明材料须附在授权委托书后):①聘用合同必须由投标人与之签订;②投标单位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须提供2017年1月份以来的投标单位为其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证明); 4)投标单位应提供由企业注册地检察机关出具的无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证明(告知函须在有效期内); 5)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投标报名及招标文件的获取 4.1 报名时间:2018年2 月5 日-2018年2 月9 日23:59:59. 4.2报名及招标文件获取:该项目实施网上报名、网上出售招标文件,潜在投标人报名前须登录兰考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进行“企业注册”,并到兰考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理企业入库备案(具体备案参考兰考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7015234157.html,)相关通知)。潜在投标人报名,下载招标文件需凭注册且通过中心备案的相关账号,通过兰考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投标人/供应商登录”入口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文化行政执法平台建设年方案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文化行政执法平台建设年方案

文化行政执法平台建设年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关于开展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年活动的通知》精神,根据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开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省、市“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强我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严抓队伍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和培育,促进我区文化市场繁荣、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围绕构建和谐文化市场的总体目标,通过开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年活动,深化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执法能力建设、队伍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切实提高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正派、形象良好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 三、工作任务 一是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务必要把强化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周二学习日时间,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理论教育,把理论学习与队伍建设密切结合起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执法队伍,以保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知 第 2 页共 6 页

识产权为重点,切实提高执法队员岗位责任意识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积极主动清理文化垃圾,自觉抵御外界不良文化的侵占,坚守健康的文化市场阵地,巩固文化安全堡垒。 二是加强队伍执法能力建设。牢牢抓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业务能力”这条主线,制定业务学习和培训计划,利用学习、培训、交流、讨论、参观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法律法规、执法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加强执法实践训练,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按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通过梳理执法依据,规范执法程序,进行岗位综合考核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现场办案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是加强队伍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队伍内部制度,逐步完善现已建立的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文化市场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方案、服务承诺制度、日常稽查值班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学习和考勤制度、信访工作制度、廉政制度、公务接待制度、举报受理制度、保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员职责、请销假制度、清洁卫生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财产管理制度等二十二种制度,切实做到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制度管理约束队伍,推动执法队伍建设。 四是加强队伍作风建设。以廉政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要求执法队员做到不贪不占,不党不私,防止出现“吃、拿、卡、要”和通风报信等情况,学习树立胡锦涛总书记所倡导的“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 第 3 页共 6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