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 物质分类
高考化学物质分类最全汇总(附易错分类汇总)(理科生必收)
高考化学物质分类汇总一、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下面列举常见的混合物:●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等●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淀粉、塑料等●其他物质:石油及其各种馏分、天然气、油脂、福尔马林、氨水、王水、碱石灰等二、纯净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相对,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物质。
纯净物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继续细化纯净物的组成可将其分为:1.单质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例如:K、Ca、Na、Mg、Al 等●非金属单质:例如:S、Cl2、He 等注意:●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氧气O2 和臭氧O3 混合得到的物质是混合物●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单质混合得到的物质是纯净物。
如氢的同位素氕氘氚组成的双原子分子H2、D2、T2 混合在一起得到的是纯净物●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如胆矾CuSO4 • 5H2O、绿矾FeSO4 • 7H2O、明矾KAl(SO4)2 • 12H2O 都是纯净物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 按化合物的性质分类①氧化物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氧化物可分为:I.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如:SO2、SO3、P2O5、SiO2、Mn2O7 等注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高锰酸酐Mn2O7 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都是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如二氧化硅SiO2 不与水反应●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二氧化氮NO2 是不成盐氧化物,氧化铝Al2O3 是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但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乙酸酐CH3COOOCCH3 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不是酸性氧化物II.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碱,或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测试卷-附带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3小题1.(2022高二·上海·学业考试)雪蜡是冰雪运动的重要材料,主要成分为石蜡。
以下关于石蜡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是气态B.易溶于水C.是纯净物D.是石油分馏产物2.(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汽油B.食醋C.漂白粉D.小苏打3.(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纯净物混合物酸碱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A液氯碱石灰H3PO4纯碱NaHSO4CO Na2OB石墨盐酸HNO3烧碱NaHCO3SO2CuOC大理石碘酒CH3COOH苛性钾NaCl Mn2O7Al2O3D空气漂白粉H2S熟石灰KClO3SiO2CaO A.A B.B C.C D.D 4.(2023·浙江·高考真题)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铝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制作门窗框架B.氧化钙易吸水,可用作干燥剂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D.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5.(2023·广东·高考真题)部分含Na或含Cu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 .可存在c→d→e 的转化B .能与2H O 反应生成c 的物质只有bC .新制的d 可用于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D .若b 能与2H O 反应生成2O ,则b 中含共价键6.(2023·全国·高考真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B .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C .SO 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 .维生素C 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 7.(2023·广东·高考真题)化学处处呈现美。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化学中两种不同的物质分类方法,即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一、树状分类法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归纳与总结:①酸的分类: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按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硫酸,硝酸和碳酸)和无氧酸(盐酸,硫化氢);按性质分为易挥发性酸(盐酸,硝酸)和难挥发性酸(硫酸,磷酸)。
②碱的分类:碱是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
按溶解性分为易溶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氢氧化钡)和难溶碱(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③盐的分类:盐是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 和酸根离子组成。
按溶解性分为可溶盐(氯化钠、硝酸银、硫酸铜、氯化铵)和难溶盐(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按组成离子分为铵盐,钾盐,钠盐,硝酸盐,碳酸盐,硫酸盐;按酸根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盐(硝酸钾,高锰酸钾,亚硫酸铁)和无氧酸盐(氯化钠,氯化钙)。
④氧化物的分类: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七氧化二锰),碱性氧化物(氧化钠),两性氧化物(三氧化二铝);不成盐氧化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过氧化物(过氧化钠,过氧化氢),其它氧化物(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铅,二氧化氮)。
⑤单质的分类: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分为活泼金属(钾,钙,钠),较活泼金属(铁锡,铅),不活泼金属(银,铂,铜);非金属单质由原子构成(金刚石,石墨,稀有气体),由分子构成(氢气,氮气,氯气,氧气)。
二、交叉分类法特点: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
应用举例:如碳酸钠即属于钠盐,也属于碳酸盐。
交叉分类法涉及分类的不同角度,所以比较复杂多样,同学们在实际应用当中需灵活处理。
三、两种分类方法的对比。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考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必备知识通关
1.物质的组成
必备知识通关
2.物质的分类 (1)常见物质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
必备知识通关
(2)常见的分类方法 ①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 关系 高中阶段,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中常涉及的元素有H、O、Na、Mg、Al、 K、Ca、Ba、S、N、C、Si、Cl、Br、I等,这些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分类 如下:
解题能力提升
⑧陶瓷:传统硅酸盐陶瓷的原料是黏土,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氧化铝陶瓷常用 作耐火材料,如制坩埚、高温炉管等;氮化硅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较强的抗化学侵蚀性和电绝缘性等,可用于制陶瓷发动机;碳化硼陶瓷广泛 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⑨玻璃: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SiO2,是混合物;石英玻 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可制作光导纤维;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 酸甲酯。 ⑩塑料: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热塑性塑料是线型高分子材料,主要有聚乙 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这类塑料可以反复加热熔融加工。热固性塑料具有 网状结构,如酚醛树脂,这类塑料加工成型后受热不能软化或熔融,也不溶于 任何溶剂。
分散系
溶液、胶淀粉等
常见特殊的混合物
石油、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天然气、 水煤气、铝热剂、氨水、王水、水玻璃等
必备知识通关
②氧化物 a.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 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 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或过 渡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如SO3、Mn2O7、CrO3等;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 物,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其为不成盐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性氧化物Fe2O3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 的碱。 d.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 含C、H、O三种元素,就不是酸性氧化物。 e.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 f.与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Al2O3。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的分类课件(68张)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 同时用多个标准对同 一物质进行分类。 如:
2.树状分类法 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
(1)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 ) (2)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 (3)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 新的原子。( ) (净4)物某。物(质经科) 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纯
物质的分类
目标要求
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
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够对物质进行分 团等概念的含义。
类;能够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物质 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
的性质。 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物理变化 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
A.通过D石油的裂化生产乙烯 B.用氯气和石灰浆制漂白粉
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4.一定条件下,如图所示为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其 中 和 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一定属于________(填序号)。 ①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②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③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④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②③④
均一
不均一、不透明
性
稳定性
质 能否透过滤纸
稳定 能
较稳定 _能__
不稳定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2025届高考化学复习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转化
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和转化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3.能从物质类别的视角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性质及转化规律。
4.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元素与物质的组成(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 {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_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4)同素异形体①定义: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②性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但有差异。
③常见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氧元素:O 2和O 3;碳元素:金刚石、石墨、C 60;磷元素:白磷、红磷。
【师说·助学】同素异形体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是化学变化....。
2.物质的分类 (1)树状分类法(2)交叉分类法——用多个标准分类请用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易错诊断】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
1.Cu、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_。
2.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_。
3.Na2O2、Na2O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二者均为碱性氧化物:_。
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_。
【教考衔接】典例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2023·新课标卷,7A]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2023·新课标卷,7B]C.冬奥会“同心”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2022·辽宁卷,1C)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2021·广东卷,2D]典例2[2023·浙江1月,1]下列物质中属于耐高温酸性氧化物的是()A.CO2B.SiO2C.MgOD.Na2O听课笔记【师说·延伸】用交叉分类法对氧化物分类时的易混点①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讲)-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原卷版)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化学学科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输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物质的性质。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明确化学变化的研究范围和遵循的规律。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要注意胶体的有关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必备知识解读】 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①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①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①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特别提醒】“基”与“官能团”“原子团”的区别①基是指带有单电子的原子团。
如—CH 3、—CH 2—(亚甲基)、—CH 2CH 3。
①官能团是指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OH 、—CHO 、—COOH 、—X(卤素原子)等。
①“基”和“官能团”呈电中性,而CO 2-3、NO -3、SO 2-4、NH +4等原子团可带负电荷或正电荷。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①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二、物质的分类1.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特殊氧化物:Na 2O 2、H 2O 2、Fe 3O 4等酸⎩⎪⎪⎨⎪⎪⎧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可溶性碱:NaOH 、KOH 、Ba (OH )2等难溶性碱:Mg (OH )2、Cu (OH )2等按碱性强弱⎩⎪⎨⎪⎧强碱:NaOH 、Ba (OH )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 )2CO 3等复盐:KAl (SO 4)2·12H 2O 等【特别提醒】记住物质分类中的一些特例 ①纯净物和混合物a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 2和O 3,金刚石和石墨,正交硫和单斜硫。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0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0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2.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一、物质的组成1.宏观上:物质由①元素组成,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形式,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称为元素的②游离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称为元素的③化合态。
⒉微观上:质子、中子、④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粒子,原子、分子、⑤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二.分类的方法1.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就是将被分类的对象用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2.树状分类法所谓树状分类法,简单地说,是根据被分类对象的整体与分出的类别间的关系及其陈列式的形状(像树)来定义的,如下图: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有机物,又是弱电解质的是()A.乙醇钠B.氨水C.乙酸D.蔗糖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可用C12H22O11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①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①明矾、石膏、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①盐酸、漂白粉、水玻璃都是混合物①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①植物油、直馏汽油都可与溴水反应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同原子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电解质溶液导电、煤的气化、石油的裂解、烧碱的潮解都是化学变化D.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化学键的破坏与形成,而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键的破坏或形成4.地球形成初期,大气中CO2含量较高,随着矿化反应的进行,其含量不断降低,迄今为止,仍在缓慢发生(图1)。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引入酸、碱辅助完成这一过程(图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矿化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aCO3+SiO2=CaSiO3+CO2B.图中“酸”“碱”“盐”分别指HCl、NH3·H2O、NH4ClC.地球形成初期因CO2浓度较高,该矿化反应速率比现在快D.实验室引入“酸”和“碱”起到了加速反应的作用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氯气的液化B.由海水生产氯化镁C.乙烯生产聚乙烯D.由煤焦油得到苯、甲苯制硝酸苯、TNT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2023重庆,1,3分)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涉及的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重组蛋白B.高性能铜箔C.氮化镓半导体D.聚氨酯树脂2.(2023山东,1,2分)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A.泰山墨玉B.龙山黑陶C.齐国刀币D.淄博琉璃3.(2023浙江1月选考,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耐高温酸性氧化物的是()A.CO₂B.SiO₂C.MgOD.Na₂O4.(2023浙江6月选考,1,3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材料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A.石墨烯B.不锈钢C.石英光导纤维D.聚酯纤维5.(2022全国乙,7,6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B.碳酸氢钠可用作食品膨松剂C.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6.(2023全国甲,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C.SO₂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难以被氧化7.★(2023辽宁,1,3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CO₂合成了脂肪酸:实现了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变B.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₈Y)Fe(PO₄)₇]”:其成分属于无机盐C.研制了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形成,太阳能→电能D.革新了海水原位电解制氢工艺:其关键材料多孔聚四氟乙烯耐腐蚀8.★(2021天津,1,3分)近年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下列成就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的判断错误的是()A.北斗三号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原子钟,铷(Rb)是金属元素B.奋斗者号潜水器载人舱外壳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把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火箭动力源于氧化还原反应D.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过程中使用了芳纶作的降落伞,芳纶是高分子材料9.(2022广东,2,2分)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2024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物质的分类、组成、性质及应用
解析:文楼汤包的汤汁里含有许多物质,A项符合题意。
考点二 传统文化与化学
基础梳理
1.经典史料中的化学物质 (1)《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2)《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中“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3)《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4)《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3。 (5)《神农本草经》中“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里的“丹”是HgO。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应用
目录
CONTENTS
1
考点核心梳理
2
典型精研
3
真题研练
4
教学后记
考点一 物质的分类及变化
基础梳理
1.宏观物质与微观组成
2.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易错提醒】
物质组成、分类的“四个误区”
(1)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 组成的不同单质混合而成则为混合物,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 物,而由H2、D2混合得到物质是纯净物。
答案:A
解析:纳米级金刚石粉末是纯净物,胶体是混合物,A错误; 化学反应前后遵循元素守恒的思想,制造过程里元素种类不变, B正确;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C正确; 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的过程是钠单质置换出碳 单质的过程,属于置换反应,D正确。
练习1 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跨临界将水直冷制冰 B.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 C.《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D.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件
选项 混合物
碱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液氨
苛性钠
胆矾
氧化铁
B
盐酸
烧碱
食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钠
C “84”消毒液 碱式氯化镁 石灰石 过氧化钠
D 聚乙烯塑料 熟石灰
苏打
生石灰
二氧化碳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硅 二氧化硫
4 . 已 知 H3PO3 与 足 量 NaOH 反 应 生 成 Na2HPO3 , 则 H3PO3 为 ________元酸,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
化、硫化、卤化、橡胶老化
①只有化学键的断裂不是化学变化,如离子晶体、 共价晶体的熔化。 ②蛋白质的变性为化学变化而盐析为物理变化。 ③核裂变或聚变不属于化学变化而属于核变化。 ④一般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3.物质的常见转化和反应类型 (1)酸、碱、盐、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转化
①强酸制弱酸:如实验室制 CO2 和 SO2,其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___C__a_C_O__3+__2_H__+_=_=_=__C_a_2_+_+__C__O_2_↑__+__H_2_O_____ 和 ___S_O__23_-_+__2_H_+_=_=_=_ _S_O_2_↑__+__H__2O________。
(3)同素异形体 ①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___性__质__不__同__的__单__质______叫同素异形体。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 之间的转化属于__化__学__变__化____。
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和O3的混合物、金刚 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②高分子化合物为混合物,如聚乙烯等。 ③一种分子式不一定代表一种纯净物,如C4H10等。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1.(2023·新课标卷)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D.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解析:纤维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0O5)n,其相对分子质量较高,是一种天然高分子,A项正确;羟基磷灰石又称羟磷灰石、碱式磷酸钙,其化学式为[Ca10(PO4)6(OH)2],属于无机物,B项正确;熟石膏主要成分为2CaSO4·H2O,Ca(OH)2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C项错误;Fe2O3为红色,常被用于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俗称铁红,D项正确。
故选C。
答案:C2.(2023·湖南卷)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HClO的电子式: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8 8OC.NH3分子的VSEPR模型:D.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解析:HClO中O与H和Cl形成两个共价键,因此HClO的电子式为,A项正确;中子数为10,质子数为8的O原子其质量数为10+8=18,其原子表示为18 8O,B项正确;根据VSEPR模型计算,NH3分子中有1对孤电子对,N还连接有3个H原子,因此NH3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C项错误;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3,其电子排布图为,D项正确。
故选C。
答案:C3.(2023·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由于其具有酸性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解析:苯甲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因为苯甲酸能使蛋白质变性,而不是由于其具有酸性,A项不正确;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发生了散射,豆浆属于胶体,因此,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B项正确;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与丝织品中有色成分化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C项不正确;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此,其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容易被氧气氧化,从而防止水果被氧化,D项不正确。
高考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
高考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1500字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根据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等方面的不同特征,将物质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按物质的聚集状态分类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将物质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大类。
1. 固体: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被称为固体。
固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着比较密集的排列。
固体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呈现出坚固的结构和不可压缩性。
例如,金属、石头、木头等都是固体物质。
2. 液体:具有一定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的物质被称为液体。
液体的分子间距离较固体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可流动性的特点,但不具备固体的形状稳定性和可压缩性。
例如,水、酒精等都是液体物质。
3. 气体:具有一定体积和可压缩性,没有一定形状,能自由扩散和流动的物质被称为气体。
气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相对较弱。
气体具有高度的可压缩性和自由扩散性,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例如,空气、氢气等都是气体物质。
二、按物质的组成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方式,可以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 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质称为单质。
单质的组成方式非常简单,只包含一个元素。
例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等都是单质物质。
2.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被称为化合物。
化合物的组成方式比较复杂,由不同种类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都是化合物。
三、按物质的化学结构分类根据物质的化学结构特征,可以将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
1. 有机物:由碳元素与氢元素以及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合物被称为有机物。
有机物的化学结构相对复杂,具有较为丰富的化学性质。
例如,脂肪、蛋白质、糖等都属于有机物。
2. 无机物:不含碳元素或者只含碳元素与少量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合物被称为无机物。
无机物的化学结构相对简单,具有较为单一的化学性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2.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
A.乙醇
B.液氯
C.醋酸
D.碳酸钠
命题调研
11
【解析】乙醇是非电解质,A项正确;液氯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 电解质,B项错误;醋酸属于酸,是电解质,C项错误;碳酸钠属于盐,是电解质,D 项错误。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1)分类标准是对物质进行正确分类的关键
命题调研
5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2)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命题调研
6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7
(3)交叉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如:
⑤水玻璃 ⑥有机玻璃 ⑦漂白粉 ⑧TNT ⑨H2SO4
⑩含氧 40%的氧化镁 花生油 福尔马林 密封保存的 NO2 气体 CuSO4·5H2O 液氯
王水 KAl(SO4)2·12H2O 分子式为 C5H10 的烃 分子式为 C7H8 的芳香烃
其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①⑧⑨⑩
;一定为混合物的是
②③④⑤⑥⑦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10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2)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3)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 ) (4)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5)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 × ) (6)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 ) (7)纤维素、合成纤维、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 × ) (8)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H3PO2属于三元弱酸。( × )
化学高考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没有数量意义,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原子:是化学变化最小的微粒。
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直接由原子构成。
金属单质也可以认为由原子构成,但实际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它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某些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S8、Br2、I2和Ar等),氢化物(如氨气、水等),酸酐(如SO2、SO3、P2O5等),酸(如硫酸等),和有机物等由分子构成的。
离子: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绝大多数盐、强碱和某些低价态金属氧化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2.元素有两种存在的形式,在单质中的元素称为游离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元素称为化合态元素。
3.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4.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游离态)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化合态)5.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6.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组合)保持不变。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组成中的原子(或离子)重新组合,生成了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场伴随着物理变化,有放热、吸热、改变颜色、生成气体和沉淀等现象。
7.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聚集状态、气味、熔沸点、密度和硬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和热稳定性等。
8.物质的分类:金属:钠、铁混合物酸性氧化物CO2、SO2单质非金属:氯气、硫物质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uO稀有气体:氖、氩纯净物氧化物两性氧化物Al2O3、ZnO不成盐氧化物:NO、CO、NO2无氧酸:HCl、H2S化合物酸含氧酸:H2SO4、H3PO4可溶性碱:NaOH、KOH、Ba(OH)2、Ca(OH)2碱不溶性碱:Mg(OH)2、Cu(OH)2正盐:Na2CO3、K2S酸式盐:NaHCO3、NaHSO4、CaHPO4盐碱式盐:Cu2(OH)2CO3、Mg(OH)Cl复盐:KAl(SO4)2·12H2O络盐:Na3AlF6注意: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100张)
【关键能力·层级突破】 命题角度1:物质的组成 【典例1】(2020·浙江7月选考)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 A.干冰:CO2 B.熟石灰:CaSO4·2H2O C.胆矾:CuSO4·5H2O D.小苏打:NaHCO3
【解析】选B。干冰为固态二氧化碳,A正确;熟石灰成分为Ca(OH)2, CaSO4·2H2O为生石膏,B错误;胆矾为五水合硫酸铜晶体,C正确;小苏打 是碳酸氢钠的俗名,D正确。
(3)硅胶、P2O5、CaCl2·6H2O 均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提示:×。CaCl2·6H2O 不能作食品干燥剂。 (4)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 提示:×。石油中含有碳、氢元素,水中含有氢、氧元素,二者无法直接转化。
(5)Fe 与 H+、Cu2+、S、I2 反应不能生成 Fe3+。( ) 提示:√。H+、Cu2+、S、I2 均为弱氧化剂,只能将铁氧化成+2 价。 (6)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 提示:×。海水淡化、海水晒盐都是物理变化。
2.同素异形体: (1)_由__同__种__元__素__组__成__的__不__同__单__质__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 式: 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 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物__理__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 化属于_化__学__变化。
(2)物质的变化 ①物理变化是指没有_新__物__质__生成,即没有化学键断裂和形成。 ②化学变化是指有_新__物__质__生成,即有_化__学__键__的断裂和形成,也就是结构发生 变化,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
2.化学反应类型的五种分类: (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与数目可分为_化__合__反__应__、_分__解__反__应__、_置__换__ _反__应__、_复__分__解__反__应__。 (2)按反应中_是__否__有__电__子__转__移__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3)按反应中_是__否__有__离__子__参__加__或__生__成__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4)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_吸__热__反__应__和_放__热__反__应__。 (5)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_可__逆__反__应__和_不__可__逆__反__应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复习物质分类一、物质分类的方法用不同方法对常见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类。
常见的分类法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1)定义:交叉分类法就是指对一组事物进行分类时,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的做法。
(2)特点: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能准确定位的不足;分类方法比较麻烦是交叉分类法的缺点。
(3)适用范围:适用于并列关系的物质的分类。
2.树状分类法(1)定义:树状分类法是指按照事物之间的从属关系把同类事物进行分类,从而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分类方法。
(2)特点:树状分类法可以把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从而看清楚事物之间的关系。
(3)适用范围:适用于从属关系的物质的分类。
二、物质分类的应用1.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2. 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分成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
说明: 按照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合物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例如,NaCl、NaOH、NH4Cl、Na2CO3等等。
(2)共价化合物:不同元素的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例如,H2O、CO2、HCl、H2SO4等等3.无机物和有机物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CO、CO2、CaCO3等少数物质除外。
无机物:一般指组成里不含碳元素的物质,叫做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思考与交流】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⑦含有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三.分散系1.分散系:(1)分散系: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物叫分散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能分散分散质的物质。
(2)分类: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分散系可以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当分散剂为液态时,分散系可以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一般来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粒子通常大于100nm,粒子大小介于1nm~100nm的为胶体。
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2.溶液(1)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①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水是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常用来溶解碘、油脂等。
②溶质:被溶剂所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做溶质。
例如食盐、浓硫酸、二氧化碳等均可作溶质溶解在水里。
(2)性质:①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例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
②有的溶液是无色的,有的溶液是有色的。
例如,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
【说明】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的原因是,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溶质溶解时,若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温度降低;若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若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特点:溶质溶解量已达到溶解度允许的最大量。
饱和溶液在温度、溶剂量不变时,未溶解的溶质不再减少,也不增大。
饱和溶液相对稳定,饱和溶液里存在溶解平衡。
温度一定,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特点:在一定的温度时,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
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同温同溶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不饱和溶液里未达到溶解平衡。
3.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指明温度,因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本身的性质;溶剂的类别;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
温度的影响:①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里因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例如硝酸钾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例如食盐;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熟石灰等。
【说明】由于压强对固体物质在液体里的影响不明显,因而固体的溶解度可以忽略压强的影响。
(3)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不仅取决于气体的性质,还取决于压强和温度。
当温度不变时,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也增大;当压强不变时,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一般来说,沸点低、难液化的气体溶质在非极性有机溶剂里溶解度较大,而在水中溶解度小。
沸点较高、易液化的气体溶质则较易溶于水。
相似相溶原理,即极性分易溶于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分子。
4.溶解度曲线:(1)定义:以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溶的温度,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在坐标系上绘制的曲线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意义:①可以反映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溶质在该点所示温度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处于饱和状态。
②清晰地表示了随温度变化时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
③可以比较不同的物质在相同温度时溶解度的差异,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叉点表示在该点的两种溶质的溶解度相等。
④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溶解平衡状态,此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是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是过饱和溶液,很不稳定,易析出溶质。
⑤利用溶解度曲线图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的计算。
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的变化趋势可以选择合适的结晶方法。
如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幅度大的物质宜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而对变化幅度小的物质则适合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晶体析出。
(3)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KN03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为“下降型”,如Ca(0H)2(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可以查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②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溶解度的大小。
③可以判断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总趋势以及变化的程度,并据此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④确定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以及比较不同物质析出晶体的多少。
5.溶解性:(1)定义: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它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
(2)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区别:①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说明某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的一种定性表示,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表示,但它也有在一定范围内定量的意义。
②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的表示方法,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制成饱和溶液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③溶解性与溶解度不同,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的大小,而溶解度要用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表示溶解的具体数值。
【说明】20℃时,通常溶解度在10克以上称为易溶;溶解度大于1克称为可溶;溶解度小于1克称为微溶;溶解度小于0.001克称为难溶;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6.溶液的浓度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叫做溶液的浓度。
浓度的表示方法有质量分数、体积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等。
(1)质量分数:①定义: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叫做质量分数。
②计算式:③关系: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可以相互计算。
(2)物质的量浓度:①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叫做物质的量浓度。
②关系:c=n(A)/V7.胶体(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1nm=10-9m)。
胶粒直径的大小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2)分类:胶体按分散剂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胶体按分散质分为离子胶体、分子胶体。
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胶、蛋白质溶液、肥皂水、硅酸溶胶、有色玻璃等。
(3)性质:①丁达尔现象(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②布朗运动(胶体能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③电泳现象(证明了胶体粒子带电荷);※胶粒带电规律:一般而言,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胶粒带负电。
④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4)胶体的聚沉:胶体较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胶体中的胶粒因吸附相同离子而带同种电荷,当某些因素破坏了稳定存在,胶体粒子就会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凝聚说明胶体的稳定是相对的。
胶体聚沉的方法有:加电解质溶液(盐析);加入带相反电荷的另一种胶体;加热等。
(5)胶体的制备①Fe(0H)3胶体:将1~2 mL FeCl3饱和溶液滴入20 mL沸水中至溶液显红褐色。
FeCl3+3H2O=3HCl+Fe(OH)3(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