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

合集下载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学生版)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学生版)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第01讲物质的分类模块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精讲一、同素异形体1.定义: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实例:金刚石、石墨和C60;O2和O3;红磷和白磷。

3.产生原因:(1)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和成键方式不同,如:氧气(O2)和臭氧(O3)。

(2)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思考与交流: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易错提醒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物。

二、物质的分类方法1.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氧化物的分类(1)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SO2+H2O===H2SO3;SO2+2NaOH===Na2SO3+H2O(2)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价态的碱,或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Na2O+H2O===2NaOH;Na2O+2HCl===2NaCl+H2O 明辨是非(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3)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4)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易错提醒(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2.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明辨是非(1)Na2SO4、KNO3都是含氧酸盐()(2)HNO3既属于一元酸又属于含氧酸,这种分类方法是树状分类法()(3)Na2CO3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4)CuSO4·5H2O属于混合物()(5)2Na2O2+2H2O===4NaOH+O2↑是置换反应()(6)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经典例题题型一:物质的分类【例1】(2021·浙江高一月考)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CO2属于A.碱B.碱性氧化物C.酸D.酸性氧化物【变1-1】(2021·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铁、四氧化三铁、烧碱B.氯气、纯碱、石灰水C.水银、空气、干冰D.二氧化硫、水蒸气、盐酸【变1-2】(2021·三台县芦溪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组成是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 Na2CO3H2SO4NaOH SO2CO2B NaOH HCl NaCl Na2O COC NaOH CH3COOH CaF2CO2SO2D KOH HNO3CaCO3CaO SO3A.A B.B C.C D.D【例2】(2020·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SO4·10H2O是混合物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变2】(2020·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有关氧化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凡是含氧的化合物均可称为氧化物B.依据性质不同氧化物只能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例3】(2020·三亚华侨学校高一月考)下列树状分类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B.物质⎧⎪⎧⎨⎨⎪⎩⎩混合物溶液纯净物化合物C.化合物⎧⎪⎧⎧⎪⎨⎪⎪⎪⎩⎪⎨⎪⎨⎪⎪⎪⎪⎪⎪⎪⎩⎩有机物氧化物酸非氧化物无机物碱盐D .纯净物⎧⎧⎪⎪⎪⎨⎨⎪⎩⎪⎪⎩单质无机物氧化物化合物有机物【变3-1】(2020·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一月考)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等可将物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Na 2CO 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B .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C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变3-2】(2020·抚松县第五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图示错误的是A .B .C.D.【例4】(2021·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请对下列化合物:①NaCl 、②HCl 、③CaCl 2、④CuO 、⑤H 2O 、⑥Fe 2O 3进行分类:(1)依据通常状况下物质的_______为标准分类,属于固体的是_______,属于液体的是_______,属于气体的是_______。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化学物质的分类化学物质是化学运动的物质承担者,也是化学科学研究的物质客体。

这种物质客体虽然从化学对象来看只是以物质分子为代表,然而从化学内容来看则具有多种多样形式,涉及到许许多多物质。

因此,研究化学物质的分类就显得非常重要。

按照物质的连续和不连续(分立的)形式,首先可以把化学物质分为连续的宏观形态的物质,如各种元素、单质与化合物,以及不连续的微观形态的物质,如各种化学粒子等两大类物质。

一、化学粒子的分类化学粒子的种类也是纷繁多样的。

根据现代化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原子、分子、离子、自由基、胶粒、络合粒子、高分子、活化分子、活化配位体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等等。

这些物质粒子中的每种粒子都有其自身的组成和结构。

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然而又是相互联系的。

原子被看作是化学变化中保持本性不变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粒子,是化学运动的主要承担者,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质变。

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带电粒子。

自由基是含有未配对电子的不带电荷的物质粒子。

它主要是从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分解而形成的,又称游离基。

胶粒是在分散体系中线性大小介于1~100nm(1nm=10-7cm)的带电分散相粒子。

它是由分子聚积成的胶核和离子组成的复杂粒子。

络合离子现今通称为配位粒子。

它是由中心离子(或原子)与其它一些粒子(离子或分子)通过配位键结合起来的荷电的或中性的复杂粒子。

高分子则是由大量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起来的大分子。

分子量高达几千到几百万(而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量约在500以下)。

如以来源划分,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等)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如以组成和结构划分,又可分为由同一结构单元(单体分子)多次重复联结成的高聚物高分子(如聚乙烯、聚丙烯等),以及由不同结构单元形成,并具有特殊生命功能的生物高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等)。

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本世纪以来又相继发现了诸如活化分子、活化配位体化合物等一些新的物质粒子。

理科生必收!高中化学物质分类超全汇总

理科生必收!高中化学物质分类超全汇总
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氧化铁 Fe2O3 不与水反应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 Al2O3 是两性氧 化物
III. 两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是指既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 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如:Al2O3、PbO、ZnO 等
二元酸: 硫酸 H2SO4、亚硫酸 H2SO3、碳酸 H2CO3 等
多元酸: 磷酸 H3PO4 等
③碱 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可以按碱的强 弱做出下述分类:
强碱: 氢氧化钾 KOH、氢氧化钠 NaOH、氢氧化钙 Ca(OH)2、氢氧化钡 Ba(OH)2 等(上 述为四大强碱)
IV.不成盐氧化物 与两性氧化物完全相对地,不成盐氧化物是指既不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 盐和水,又不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如:CO、NO、NO2 等
②酸 酸 是 指 在 水 溶 液 中 电 离 时 产 生 的 阳 离 子 都 是 是 氢 离 子 的 化 合 物 。可 以 做 下 述 分 类 : I. 按酸的强弱分
强酸: 硫酸 H2SO4、硝酸 HNO3、高氯酸 HClO4、氢氯酸 HCl、氢溴酸 HBr、氢碘酸 HI 等(上述为六大无机强酸)
弱酸: 氢氟酸 HF、碳酸 H2CO3、乙酸 CH3COOH 等
II. 按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分
一元酸: 氢溴酸 HBr、氢氯酸 HCl、氢溴酸 HBr、氢碘酸 HI、硝酸 HNO3 等
1.单质 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 例如:K、Ca、Na、Mg、Al 等 非金属单质: 例如:S、Cl2、He 等
注意: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 O2 和臭氧 O3 混合得到的物质是混 合物

2020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 在化学中,物质是如何分类的?

2020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 在化学中,物质是如何分类的?

2020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在化学中,物质是如何分类的?按不同的角度,物质的分类有多种。

如氧化物若按组成元素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化合物若按原子成键特点可分为禽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若按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否导电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混合物( 1 )定义: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 )特点:无固定组成的物质;无固定的熔、沸点。

(3)范围①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聚合物)②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③同分异构体(如邻、间、对三种二甲苯)④同素异形体(如白磷和红磷、氧气和臭氧)⑤其他(如混凝土、泥沙)( 4 )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①固态混合物:合金、漂白粉、铅热剂、黑火药、水泥、玻璃、陶瓷等。

②液态混合物;氨水、氯水、盐酸、浓硫酸、浓硝酸、福尔马林、水玻璃、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等。

③气态混合物:辛气、永煤气、夭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等。

2 .纯净物( 1 )定义:由一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 2 )特点: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有固定的熔、沸点。

( 3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纯净是相对的。

3 .金属( 1 )定义: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叫金属。

( 2 )金属的通性①金属具有金属光泽,一般具有延展性,是电、热的良导体。

金属这些性质跟金属晶体里的自由电子有关。

②金属在通常状况下,除汞是液体外,其余都是固体。

银的导电和导热性最好;铂的延展性最突出;饿的密度最大;钨的熔点最高(3683K )( 3 )结构特点:金属原子价电子比较少且原子半径相对较大,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因此金属一般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4 .非金属(1 )定义: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叫非金属。

(2 )非金属的物理性质月卜金属和金属相反,一般没有金属光泽,不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没有延展性。

通常状况下,非金属有的是固体,有的是气体,只有澳是液体。

非金属固体大多数属于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但有的非金属固体如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熔沸点很高。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5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5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五)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一、分类法及其应用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为和。

1、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成分,可将物质分为和。

2)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可将纯净物分为和。

①单质一般分为和。

②无机化合物根据组成和性质,又可分为、、、氧化物、氢化物等。

③一般根据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和。

2、化学反应的分类按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数目的多少分为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化学按反应中分为离子反应反非离子反应应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中分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按反应的热效应分为二、分散系、胶体1、分散系及其分类概念:分散系是指把分散到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系组成:由和组成溶液:分散质离子直径分类:胶体:分散质离子直径介于之间。

浊液:分散质离子直径。

2、胶体的性质与制备: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而形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

2)胶体微粒透过滤纸,透过半透膜。

3)胶体的分散质离子电荷,比如Fe(OH)3胶体的胶粒带电。

4)胶体粒子有运动。

5)Fe(OH)3胶体的制备向加入1~2mL 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制备方法实质上利用了氯化铁的反应,解释其制备原理:。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1、酸性氧化物(酸酐)——某含氧酸脱去一分子或者几分子水,剩下的部分是该酸的酸酐。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部分氧化物,如SO2、SO3、CO2等。

写出下列含氧酸的酸酐:H2SO4H2SO3H2CO3H2SiO3HNO3HClO4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大多数酸酐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注意特例:除外,它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SO2与水反应;SO3与水反应②酸酐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注意少量过量问题)少量SO2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过量SO2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③酸酐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与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碱性氧化物——某碱脱去一分子或者几分子水,剩下的部分是碱性氧化物。

高中化学无机物的分类

高中化学无机物的分类

高中化学无机物的分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化学中,无机物是指除了碳氢氧氮这几种元素外的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

在无机物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种不同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些无机物,我们可以将它们按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

一、金属物质金属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无机物,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比如导电、导热、延展性等。

金属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原子金属和金属化合物两类。

1. 原子金属:原子金属是由单质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通常是由金属原子组成的晶格结构。

常见的原子金属有铁、铜、铝、锌等,它们在化工、建筑、电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 金属化合物: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或其他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有着多种不同的结构和性质,比如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等。

例如氧化铁、氯化钠等都属于金属化合物。

二、非金属物质除了金属物质外,还有许多无机物是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

非金属物质通常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在化工、电子、医药等领域。

1. 硅、硼、氟等元素的化合物:非金属元素之间或与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这一类别。

例如二氧化硅、氟化氢等都是常见的非金属物质。

2. 非金属氧化物:氧和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非金属氧化物。

这类氧化物通常具有酸性,可以在酸碱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

三、离子类物质离子类物质是指化合物中所含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来自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这类物质通常具有离子键结构,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和导电性。

1. 金属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盐。

金属盐在实验室制备、药物生产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2. 酸、碱:酸和碱是离子类物质中的重要代表,它们可以通过离子间的交换反应产生盐和水。

酸碱反应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作用。

四、氢化合物氢化合物是一类含有氢元素的无机物,通常与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结构。

高中化学区分

高中化学区分

高中化学区分高中化学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修的一门科目,它涉及到了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等内容。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区分不同概念、性质或者物质之间的差异。

本文将围绕高中化学中常见的一些区分进行讨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化学物质的分类在化学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的性质或组成来对物质进行分类。

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物质的组成将其分为纯粹物质和混合物。

纯粹物质是由同一种化学元素或者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和组成;而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各组分保持其独立性,能够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物质的状态将其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在化学实验或者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物质发生变化的情况。

这种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比如物质的相态变化、形状改变等;而化学变化则是指物质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化学组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产生化学反应。

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性质相反的物质。

酸性物质具有酸的性质,如酸味、腐蚀性强等;而碱性物质则具有碱的性质,如苦味、腐蚀性弱等。

在化学反应中,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可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并且产生反应的溶液中的pH值会接近中性。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也称为氧化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数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氧化反应不仅在生活中广泛存在,还在许多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合成中得到应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会接受电子,而还原剂会失去电子,从而完成电子转移过程。

结晶物质与非晶物质在物质的固态结构中,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结晶物质和非晶物质两种不同的形态。

结晶物质是由三维有序排列的晶体组成的,具有明显的晶体形状和规则的结构;而非晶物质则是由没有明显规则结构的粒子组成的,没有固定的晶体形态。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新高考化学
考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必备知识通关
1.物质的组成
必备知识通关
2.物质的分类 (1)常见物质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
必备知识通关
(2)常见的分类方法 ①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 关系 高中阶段,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中常涉及的元素有H、O、Na、Mg、Al、 K、Ca、Ba、S、N、C、Si、Cl、Br、I等,这些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分类 如下:
解题能力提升
⑧陶瓷:传统硅酸盐陶瓷的原料是黏土,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氧化铝陶瓷常用 作耐火材料,如制坩埚、高温炉管等;氮化硅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较强的抗化学侵蚀性和电绝缘性等,可用于制陶瓷发动机;碳化硼陶瓷广泛 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⑨玻璃: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SiO2,是混合物;石英玻 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可制作光导纤维;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 酸甲酯。 ⑩塑料: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热塑性塑料是线型高分子材料,主要有聚乙 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这类塑料可以反复加热熔融加工。热固性塑料具有 网状结构,如酚醛树脂,这类塑料加工成型后受热不能软化或熔融,也不溶于 任何溶剂。
分散系
溶液、胶淀粉等
常见特殊的混合物
石油、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天然气、 水煤气、铝热剂、氨水、王水、水玻璃等
必备知识通关
②氧化物 a.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 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 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或过 渡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如SO3、Mn2O7、CrO3等;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 物,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其为不成盐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性氧化物Fe2O3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 的碱。 d.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 含C、H、O三种元素,就不是酸性氧化物。 e.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 f.与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Al2O3。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及分类整理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及分类整理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及分类整理查字典化学网的小编给202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整理了高考化学中常见物质的颜色及分类,期望对大伙儿有所关心。

假如有其他最新的资讯,小编会在第一时刻通知大伙儿,请大伙儿连续关注查字典化学网。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分类方法有专门多种,本文以颜色为基础对各类物质进行了分类,关心大伙儿更好地明白得和经历。

1.高考化学中红色化学物质Fe(SCN)3(红色溶液) Cu2O(红色固体) Fe2O3(红棕色固体) 红磷(暗红色固体) 液溴(深红棕色) Fe(OH)3(红褐色固体) Cu(紫红色固体) 溴蒸气、N O2(红棕色) 品红溶液(红色) 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 石蕊遇酸性溶液(红色) 酚酞遇碱性溶液(红色)2.高考化学中紫色化学物质石蕊在中性溶液中(紫色) Fe3+与苯酚反应产物(紫色) I2(有金属光泽紫黑色固体) —KMnO4固体(紫黑色) MnO4(紫红色溶液) 钾的焰色反应(紫色) I2蒸气、I2在非极性溶剂中(紫色)3.高考化学中橙色化学物质溴水(橙色)4.高考化学中黄色化学物质K2Cr2O7溶液(橙色) AgI(黄色固体) AgBr(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固体) FeS2(黄色固体) Na2O2(淡黄色固体) S(黄色固体) Au(金属光泽黄色固体) I2的水溶液(黄色) 碘酒(黄褐色) 久置的KI溶液(黄色)(被氧化为I2) Na的焰色反应(黄色) TNT(淡黄色针状) 工业浓盐酸(黄色)(含有Fe3+) Na NO2(无色或浅黄色晶体) Fe3+的水溶液(黄色) 硝基苯中溶有浓硝酸分解的NO2时(黄色) 久置的浓硝酸(黄色)(溶有分解生成的NO2) 浓硝酸粘到皮肤上(天然蛋白质)(显黄色)5.高考化学中绿色化学物质Cu2(OH)2CO3(绿色固体) Cl2、氯水(黄绿色) Fe2+的水溶液(浅绿色) FeSO4·7H2O(绿矾) F2(淡黄绿色) CuCl2的浓溶液(蓝绿色)6.高考化学中棕色化学物质FeCl3固体(棕黄色) CuCl2固体(棕色)7.高考化学中蓝色化学物质Cu(OH)2、CuSO4·5H2O、Cu2+在水溶液中(蓝色) 石蕊遇碱性溶液(蓝色) 硫、氢气、甲烷、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淀粉遇I2变蓝色Cu(OH)2溶于多羟基化合物(如甘油、葡萄糖等)的水溶液中(绛蓝色)8.高考化学中黑色化学物质FeO; Fe3O4; FeS; CuO; CuS; Cu2S; MnO2; C粉; Ag2S; Ag2O; Pb S;AgCl、AgBr、AgI、AgNO3光照分解均变黑; 绝大多数金属在粉末状态时呈黑色或灰黑色。

高中化学知识点物质分类

高中化学知识点物质分类

高中化学知识点物质分类高中化学知识点:物质分类在化学研究中,物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看作是一切化学变化的基础和结果,可以用来描述生物体内和自然界中的无数化学现象。

对于高中化学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物质分类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此方面的知识要点。

1.物质的基本分类方式按照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将物质划分为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三类。

其中,元素是由一种或几种相同的原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的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组合形成的化学物质;混合物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元素的分类及性质元素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元素的种类有118种。

元素的分类又可以按照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分类。

以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氢”和第二周期元素“氦”为例,由于它们的电子壳层数量不同,故不同于不在同一周期中的其他元素。

此外,元素还可以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分类,这些分类方法通常用于高级化学知识的研究。

3.化合物的分类及性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的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根据化合物的组成与化学性质,化合物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两大类。

离子化合物是由大量正、负离子以离子结晶的形式组成的。

例如氯化钠(NaCl)就是一个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其中,正离子为钠(Na+),负离子为氯(Cl-)。

分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

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都是典型的分子化合物。

4.混合物的分类及性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中各种成分相对独立,既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也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混合物又可以按照成分的性质分为均相混合物和非均相混合物两类。

均相混合物也叫做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代表性混合物。

例如,饮料、果汁等都是典型的均相混合物。

非均相混合物则是形态不一的两种或以上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的,例如土壤、岩石等,其组成也是变化多样的。

高中化学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高中化学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简单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概念:(1)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注:由同位素原子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2O和D2O混合后仍为纯净物。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从不同角度可见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有机化合物和物质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概念:(1)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一般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盐酸、浓硫酸、福尔马林、水玻璃、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合金、过磷酸钙、漂白粉、黑火药、铝热剂、水泥、铁触媒、玻璃、煤、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注: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

(2)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注:由同位素原子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H2O和D2O混合后仍未纯净物。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1)金属单质:如Fe、Al、Cu等(2)非金属单质:如Cl2、O2、S等(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从不同角度可见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有机化合物和物质化合物,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5)酸、碱、盐、氧化物①酸: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出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常见的强酸:HClO4H2SO4HCl HNO3等常见的弱酸:H2SO3H3PO4HF H2CO3CH3COOH等②碱: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电离出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常见强碱:NaOH KOH Ba(OH)2Ca(OH)2等常见弱碱:NH3·H2O Al(OH)3Fe(OH)3等③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a正盐:Na2SO4Na2CO3(NH4)2SO4等b酸式盐:NaHCO3NaHSO4NaH2PO4Na2HPO4等c碱式盐:Cu(OH)2CO3Mg(OH)2CO3等d复盐:KAl(SO4)2·H2O (NH4)2Fe(SO4)2·6H2O等(6)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①按组成分:金属氧化物:Na2O Al2O3Fe3O4等非金属氧化物:NO2SO2CO2等②按性质分:不成盐氧化物:CO NO等酸性氧化物:CO2SO2等碱性氧化物:Na2O CuO等两性氧化物:Al2O3ZnO等过氧化物:Na2O2H2O2等超氧化物:KO2等•特殊例子提醒:(1)胆矾、明矾等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不是物质和水的混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胶体:(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五个新的化学符号3、各个量之间的关系4、溶液稀释公式:(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注意单位统一性,一定要将mL化为L来计算)。

5、溶液中溶质浓度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①质量分数W②物质的量浓度C质量分数W与物质的量浓度C的关系:C=1000ρW/M(其中ρ单位为g/cm3)已知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W,溶液密度为ρ(g/cm3),溶液体积为V,溶质摩尔质量为M,求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推断:根据C=n(溶质)/V(溶液),而n(溶质)=m(溶质)/M(溶质)=ρV(溶液)W/M,考虑密度ρ的单位g/cm3化为g/L,所以有C=1000ρW/M】。

(公式记不清,可设体积1L计算)。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配制使用的仪器:托盘天平(固体溶质)、量筒(液体溶质)、容量瓶(强调:在具体实验时,应写规格,否则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配制的步骤:①计算溶质的量(若为固体溶质计算所需质量,若为溶液计算所需溶液的体积)②称取(或量取)③溶解(静置冷却)④转移⑤洗涤⑥定容⑦摇匀。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最全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最全汇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最全汇总!一、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i.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等ii.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淀粉、塑料等iii.其他物质:石油及其各种馏分、天然气、油脂、福尔马林、氨水、王水、碱石灰等二、纯净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相对,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物质。

纯净物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继续细化纯净物的组成可将其分为:1.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i.金属单质:例如:K、Ca、Na、Mg、Al 等ii.非金属单质:例如:S、Cl2、He 等i.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氧气O2 和臭氧O3 混合得到的物质是混合物ii.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单质混合得到的物质是纯净物。

如氢的同位素氕氘氚组成的双原子分子 H2、D2、T2 混合在一起得到的是纯净物iii.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如胆矾CuSO4 • 5H2O、绿矾FeSO4 • 7H2O、明矾KAl(SO4)2 •12H2O 都是纯净物2.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 按化合物的性质分类①氧化物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氧化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如:SO2、SO3、P2O5、SiO2、Mn2O7 等注意:i.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高锰酸酐Mn2O7 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金属氧化物ii.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都是不成盐氧化物iii.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如二氧化硅SiO2 不与水反应iv.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二氧化氮NO2 是不成盐氧化物,氧化铝Al2O3 是两性氧化物v.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但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乙酸酐CH3COOOCCH3 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不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指与水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碱,或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1.物质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a、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b、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雨水、溶液、碳酸饮料、牛奶等)。

2.注意事项: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

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另: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1.物质的组成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2.物质的分类(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

高中化学物质分类

高中化学物质分类

高中化学物质分类化学物质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它们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可以被分类。

在高中化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来介绍这些化学物质。

1.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化学物质按照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物质是指由一种化学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构成的纯物质,如氧气、氢气等。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合而成的纯物质,如水、盐酸等。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均质混合物和非均质混合物两类。

均质混合物是指组成物质的各个组分在微观上呈现均匀分布的混合物,如盐水、空气等。

非均质混合物是指组成物质的各个组分在微观上呈现不均匀分布的混合物,如沙水、果汁中的果肉等。

2.按照物质的酸碱性分类化学物质按照其酸碱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酸、碱和中性物质三大类。

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如盐酸、硫酸等。

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中性物质是指既不具有酸性也不具有碱性的物质,如水、氧气等。

3.按照物质的物态分类化学物质按照其物态的不同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大类。

固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如铁、盐等。

液体是指具有一定体积但没有一定形状的物质,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如水、酒精等。

气体是指既没有一定形状也没有一定体积的物质,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弱,如氧气、氢气等。

4.按照物质的用途分类化学物质按照其不同的用途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无机物主要是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学物质,如水、盐等。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学物质,如葡萄糖、脂肪酸等。

有机物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总结起来,高中化学中的化学物质可以按照其组成和性质、酸碱性、物态和用途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

这些分类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化学提供了基础。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它主要关注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一个关于高一化学物质分类及转化的详细讲解。

第一部分:物质的分类1. 物质的基本分类1.1. 纯物质和混合物1.1.1. 纯物质:由同一种类型的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特定的性质。

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1.1.2. 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1.2. 元素和化合物1.2.1. 元素:由同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无法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1.2.2.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确定的化学比例结合而成,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 物质的进一步分类2.1. 元素的分类2.1.1.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大部分为固体。

2.1.2. 非金属元素: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大部分为气体或固体。

2.1.3.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B族元素的区域,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2.2. 化合物的分类2.2.1. 无机化合物:主要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

2.2.2. 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通常还包含其他非金属元素。

第二部分:物质的转化1. 物质的化学变化1.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1.1. 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1.1.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1.2. 化学反应的类型1.2.1. 合成反应:两个或更多物质结合成一个新物质。

1.2.2.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物质。

1.2.3. 置换反应:一个元素或离子取代另一个元素或离子。

1.2.4. 双替换反应:两个化合物中的离子交换位置。

2. 物质的物理变化2.1. 物质的相态变化2.1.1. 固态到液态:熔化2.1.2. 液态到气态:汽化2.1.3. 固态到气态:升华2.1.4. 气态到液态:凝结2.1.5. 液态到固态:凝固2.2. 物质的溶解和溶液2.2.1. 溶解: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共阅
物质的分类知识要点【结构框图】
一、单质
按元素组成分为
1.金属单质
K 钾、Ca 钙、Na 纳、Mg 镁、Al 铝、Zn 锌、Fe 铁、Sn 锡、Pb 铅、Cu 铜、Hg 汞、Ag 银、Pt 铂、Au 金
2.氢气H 2Br 2、碘I 21.2.(11.氧化钠Fe 2O 32.水H 2O 化硅SiO (21.为两性FeO 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
大部分的非金属氧化物为,但有特例:水H 2O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NO 不是酸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 2O 7虽然为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
3.不成盐氧化物:——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如: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NO !
4.两性氧化物:氧化铝Al 2O 3
5.过氧化物:过氧化氢H 2O 2、过氧化钠Na 2O 2
四、酸
中学常见的酸:
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氢硫酸H2S、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乙酸CH3COOH
(1)依据组成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1.含氧酸
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亚硫酸H2SO3、硅酸H2SiO3、乙酸CH3COOH
2.无氧酸:盐酸HCl、氢硫酸H2S、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
(2)依据一个分子能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分为
一元酸:盐酸HCl、氢碘酸HI、氢溴酸HBr、氢氟酸HF、硝酸HNO3、次氯酸HClO、氯酸HClO3、高氯酸HClO4、乙酸CH3COOH
(3

氢氟酸
(4

4
(5
五、碱
氢氧化钾H2O、氢氧化铜2(OH)3(1
NH3·H2
、氢
2
氧化铝
(2
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2(OH)3
六、盐
正盐: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碳酸钠Na2CO3、硝酸银AgNO3、碳酸钙CaCO3、硫酸钡BaSO-

4
酸式盐:碳酸氢钠NaHCO3、硫酸氢钠NaHSO4、亚硫酸氢钠NaHSO3
碱式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复盐: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物质的性质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aO+2HCl=CaCl2+H2O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产盐和水CO2+2NaOH=Na2CO3+H2O
酸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如石蕊遇酸变红
(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盐Zn+H2SO4=H2↑+ZnSO4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aO+2HCl=CaCl2+H2O
(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HCl=NaCl+H2O
(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2HCl+CaCO3=CaCl2+H2O+CO2↑
碱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O2+2NaOH=Na2CO3+H2O
(3)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NaOH+HCl=NaCl+H2O
(4)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MgCl2+2NaOH=Mg(OH)2↓+2NaCl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