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8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明确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物质分类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
2. 物质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3. 常见物质的分类举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物质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2. 难点:物质分类的判断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和掌握物质分类的原则。
3.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分类问题。
2. 新课导入:介绍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讲解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及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类实例,让学生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定的物质进行分类判断。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物质分类的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物质分类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评价学生对物质分类方法的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验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物质分类的相关内容。
3. 实例素材:收集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分类实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4.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教学环节:第一课时:介绍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讲解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及特点。
高中化学物体的分类教案
高中化学物体的分类教案
主题:化学物体的分类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物体的分类方法和原理;
2. 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
3. 能够正确使用化学物体的分类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化学物体的分类概念;
2. 提问学生对化学物质的分类方式是否了解。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基本的化学物质分类方式,如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2. 详细解释每种分类的定义和特点;
3. 举例说明每种分类的具体应用。
三、实践(20分钟)
1. 给学生准备一些化学物质样品,让他们进行分类实验;
2.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分类方法的应用;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分类方法的优缺点。
四、讨论(10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化学物体的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分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物体的分类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分类方法,促进化学学科的深入理解。
六、作业布置:
1. 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记录不同化学物体的分类;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分类方法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教案主要围绕化学物体的分类展开,通过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类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和思考,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教案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课题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课型新课授课教师指导教师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中提到“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 这两部分内容。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是新增加的一部分内容,是伴随化学新课程应运而生的。
教科书通过“图书馆中陈列的图书”的图片,使学生直接感受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好处。
通过“思考与交流”栏目中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使学生感悟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分类法进行学习,教科书又列举了“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这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并安排了“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分类方法的了解,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掌握方法比死记硬背更有效” 。
同时也复习了初中学过的知识,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比较整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掌握分类方法及其意义3.初步形成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活中的分类实例,体验分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意义。
2.通过对化学物质的分类领悟分类在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方面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教学重点交叉分类法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分类的标准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策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视频资料】垃圾分类观看让学生树立分【投影】图书馆中的书籍、超市里各因为书、商品都按类别类意识,确定分种商品、网页信息。
摆放好了类的方法【提问】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就找到自交流讨论(图书馆、商引导学生明确己所需要的图书或者是迅速挑出所需场、药房、查字典、户分类方法在生要的商品、信息呢?籍管理)产生活中的重【提问】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学生思考、回答要作用。
用到了分类的方法?学生:够提高人们工【总结】在我们接触的事物中,应用作、学习的效率,使人分类方法的例子很多,分类不是目的,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只是一种手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物质的分类》教案
高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共案时间:星期:【教学主题】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1、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2、学会对常见的化学物质以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知识梳理】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物质的分类⑴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例一:交叉分类法: Na2SO4含氧酸盐K2SO4无氧酸盐NaCl 钠盐BaSO4硫酸盐⑵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例二:固固:粗盐混合物(多种成分)液液:水与酒精气气:空气金属单质:Fe物质(1)单质(3)非金属单质:P一元酸 HCl酸(5)二元酸 H2SO4纯净物(2)三元酸 H3PO4难溶碱 Fe(OH)3化合物(4)碱 (6)易溶碱 NaOH正盐 NaCl盐酸式盐 NaHCO3碱式盐 Cu2(OH)2CO3金属氧化物 CaO氧化物(2)非金属氧化物 CO2 SO2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我们将化学反应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类型实例A+B=AB 化合反应2H2+O22H2OAB=A+B 分解反应CaCO3CaO+CO2↑AB+C=A+CB 置换反应H2+CuO Cu+H2OAB+CD=AD+CB 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课堂练习1]把以下物质分类:H2,CaO,Ba(OH)2, Fe2O3,Al,浑浊的河水,CH3CH2OH,NH3·H2O,Ar,NaHSO4,Cu(OH)2,HCl,HNO3,H2SO4,CO2,H3PO4,NaOH, CuSO4,Cu2(OH)2CO3,NaHCO3,空气,盐酸,CO,CH4,H2CO3,MgCl2,MgSO4(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2)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3)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5)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6)属于氧化物:____________;(7)属于酸: ____________;(8)属于碱:_____________________;(9)属于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属于混合物:___________。
人教版化学必修《物质的分类》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化学①(必修)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制取方法。
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
2、能力培养:通过丁尔现象、胶体制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3、科学思想:通过实验、联系实际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教育学生关心环境。
4、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
5、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胶体的有关概念;胶体的性质;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难点:制备胶体实验
教具准备:氯化钠溶液、植物油、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淀粉、硝酸银溶液、碘水、半透膜;直流电源、U形管、烧杯、试管、过滤装置;电教平台。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8新人教版
第二章第一课时“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教学目标】1.体验进行分类的目的及意义。
2.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方法】讨论、讲授【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引入】若要到“万福”商场买一部复读机,你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它?【思考与交流】请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知识,列举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
【师生交流】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学会使用,以提高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对八支笔进行分类活动分类并没有唯一性,它会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而不同。
【点评】当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的事物的了解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所以分类的方法是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分类法的应用也是非常普遍的。
【过渡】其实分类方法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碰到,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学生活动】案例1、连线:【师生交流】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对于Na2CO3如果从阳离子来看,可以与Na2SO4一起分为硫酸盐。
若从阴离子的角度来看可以与K2CO3一起分为碳酸盐。
因此可以说,【点评】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1、交叉分类法【学生活动】案例2、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1)硫在氧气里燃烧(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案例3、见课本P21,图2-32、树状分类法【点评】:树状分类法可以让我们把同类事物进行再分【实践活动】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仿照P21图2-3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
O2, Cu,H2SO4, Ba(OH)2,KNO3, CO2,空气,含镁60%的MgO【小结】在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就要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高中化学 2.1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板书] 1.交叉分类法
Na2CO3钠盐
Na2SO4钾盐
K2SO4硫酸盐
K2CO3碳酸盐
[讲叙]交叉分类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那么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
[过渡]生物学中把动植物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进行分类,我们化学学科是否有类似的分类呢?
[板书] 2、树状分类法
[设问]如果我们再继续分类的话,还可以怎么分?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等。
酸分为:1强酸和弱酸;2一元酸和多元酸;3无机酸和有机酸等。
碱分为:1强碱和弱碱;2一元碱和多元碱;3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等。
盐分为:1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2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等。
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图片展示]
[设问]从上面图片中我们能发现树状分类法有什么优点吗?
树状分类法可以清楚地表示物质之间的从属关系。
[小结]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应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试题探究]下列物质中:①Na2SO4②Ba(OH)2 ③NaHCO3④NaBr ⑤Fe3O4⑥H2O ⑦HNO3⑧AgNO3⑨H2SO4中,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⑤⑥;属于碱的是②;属于酸的是⑦⑨;。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分类,掌握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2. 难点:如何区分各种物质类型,以及物质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分类的奥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物质分类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教案、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 准备一些实际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物质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矿泉水、空气等,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分类。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各种物质类型的定义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如药品、食品等,让学生运用物质分类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物质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感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质分类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物质分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介绍物质的分类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材料科学、药品研发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分类在环保领域的意义,如如何处理废弃物、防止污染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解答学生关于物质分类的疑问。
2. 讨论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物质分类的理解和实例。
八、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物质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物质分类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教案
【新編精品】人教化學必修一2.1《物質的分類》教案(第1課時)【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⑴學會用簡單的分類法(交叉分類法、樹狀分類法)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⑵知道分散系、液體分散系的分類,知道膠體主要性質及其應用;⑶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斷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⑴認識分類的科學方法對化學科學研究和化學學習的重要性;⑵通過簡單的分類法的學習,進一步體驗到掌握方法的重要性,進而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學法指導】課前實地觀察,課堂上相互交流、討論、進行實驗探究。
師生互動,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起到引導、點撥的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比較、類比、自主探究學會分類的科學方法。
§2-1 物質的分類(第1課時)【溫故知新】1.(自學、討論)什麼是酸?酸的通性有哪些(能寫方程式的,寫出相應的方程式)?【課堂生成】2.(自學、討論)什麼是堿?堿的通性有哪些(能寫方程式的,寫出相應的方程式)?【課堂生成】【課堂研討】1.(自學、思考)分類對生產生活以及學習有什麼意義?你能對你學過的化學物質和化學反應進行分類嗎?請舉出一些應用分類法的例子,分類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分類法是把某些特徵相似的物體及反應歸類到一起。
同種類型事物的相似性可以幫助我們做到舉一反三,不同種類型事物的差異有助於我們做到由此及彼。
分類是一種簡單易行的科學方法,也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一種常用的基本方法。
運用分類的方法不僅能使有關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知識系統化,還可以通過分門別類的研究,發現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
【課堂生成】2. (自學、思考)請把常見的物質按樹狀分類法進行分類。
請舉例說明為什麼要採用交叉分類法?書寫鈣、碳及其化合物相互轉化的方程式,結合樹狀分類法,你發現了什麼樣的規律?能用圖來表示酸、堿、鹽、氧化物之間的轉化關係嗎?【課堂生成】⑵氧化物的分類按照組成: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按照性質: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不成鹽氧化物、複雜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有可能是酸性氧化物(Mn2O7)、兩性氧化物(Al2O3)、複雜氧化物(Fe3O4、Na2O2)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有可能是不成鹽氧化物(CO、NO)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屬氧化物(Mn2O7)3.(自學、思考)什麼是分散系?什麼是分散質?什麼是分散劑?什麼是膠體?把分散系分為膠體、濁液與溶液的分類標準是什麼?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的體系。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分类,掌握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物质的分类原理。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类概念及分类方法。
2. 纯净物、混合物的特点及区别。
3. 元素、化合物的概念及关系。
4. 常见物质的分类实例。
5. 物质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分类概念、特点及应用。
2. 难点:物质分类方法的掌握,纯净物、混合物的区分,元素、化合物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分类的奥秘。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资源,增强学生对物质分类的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引发学生对物质分类的思考。
2. 讲解概念:介绍物质的分类概念,解释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3. 实验观察: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物质分类的规律。
4. 分析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物质分类的方法和原理。
5. 实例分析:结合生活实例,讲解物质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物质分类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物质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参观实验室或工业企业,实地了解物质的分类和应用。
2. 组织科普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开展化学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潜能。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内容,是完成初高中课程内容衔接的重要载体,其将初中所学的单一、孤立的物质及反应梳理扩展为高中阶段多样、系统的物质反应体系,渗透分类观、物质转化观等化学学科学习的基本思想方法,旨在用其发现物质及变化的规律,并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本部分内容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__年版)》中属于主题2: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具体先介绍了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从多种分类的角度来认识物质世界;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引入了胶体这一基本概念,补充了初中对混合物体系的认识,进而精选代表物质,探寻了从“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以及“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分别代表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并用其指导生产生活实际。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初中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观念,指导高中阶段后续内容的学习,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典型物质的基本性质,涉及单质、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类别。
但学生的知识是单一的,分散的没有进行系统地整合,也就不能更清晰地认识其中所蕴含的规律。
而高中阶段,学生将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物质,而往往是复杂的实际的甚至是陌生的物质体系,更迫切地需要学科思想方法的指导,由此可分析学生的发展点如下:1、基于分类思想,构建化学知识框架,并在后续学习中不断丰富,形成化学学科学习的基本模式。
2、认识物质转化基本规律,将初中记忆型的思维模式进阶成高中阶段推理型的思维模式,提高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教案
【课堂生成】 2. (自学、讨论)什么是碱?碱的通性有哪些(能写方程式的,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课堂生成】 【课堂研讨】 1. (自学、思考)分类对生产生活以及学习有什么意义?你能对你学 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
【巩 固练习】 1. 已知淀粉溶液与蛋白质溶液均为胶体。现应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在半透膜袋内装有一
定量的淀粉溶液,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唾液淀粉酶,将盛有混合物的半透膜浸入蒸馏 水中,反复换水多次。最终在半透膜 袋含有的分散质是什么? 最终半 透膜袋内的分散质只有唾液淀粉酶 酶是蛋白质,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后变成了溶液。
⑷水在电解时,阴极能生成氢气。因为水中含有氢单质。×
⑸因为硫酸(H2SO4)中含有氢分子,所以硫酸属于混合物。×
【新编精品】人教化学必修一 2.1《物质的分类》教学案(第 2 课时)
【温故知新】 3. (自学、讨论))什么是胶体?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分散质粒子介于 1nm~100nm 之间的分 散系为胶体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认识分类的科学方法对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⑵通过简单的分类法的学习,进一步体验到掌握方法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 趣。
【学法指导】 课前实地观察,课堂上相互交流、讨论、进行实验探究。师 生互动,教师在学习过程 中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比较、类比、自主探究学会分类的科 学方法。 §2-1 物质的分类(第 1 课时)
碱
3.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A.氧化钙,洁净的雨水
B.氢氧化钾,含铜 80%的氧化铜样品
物质的分类教案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类教案高中化学
教学重点: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的分类原理,能够根据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教案、幻灯片、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初步引入:请学生谈谈平常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有哪些,这些物质都有什么特点?
2.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物质的分类。
二、概念讲解
1. 讲解什么是物质的分类,为什么需要对物质进行分类。
2. 介绍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如按物质的组成分类、按物质的性质分类等。
三、分类实验
1. 准备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观察结果进行
分类。
2.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归纳不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四、拓展应用
1.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不同类型的物质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2. 讨论物质的分类方法是否存在局限性,如何更好地分类物质。
五、归纳总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强调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实际应用。
2. 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加深对物质分类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
应用。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类概念,掌握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
2. 熟悉不同类型的物质(如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化合物等)的特点和区别。
3. 能够正确运用物质分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点和区别。
3.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关系。
4. 常见物质的分类实例。
5. 物质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1. 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3. 元素和化合物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1. 物质分类方法的运用。
2.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分类的知识。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物质分类的实际意义。
3. 利用图表、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物质分类的概念。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如原子、分子等。
2. 提问:同学们认为物质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他们是怎样分类的?【讲解】1. 讲解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通过实例说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点和区别。
3. 讲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关系。
【练习】1. 给出一些物质,让学生进行分类。
2. 让学生举例说明物质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分类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物质分类的相关知识,如物质的进一步分类等。
【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提醒学生注意物质分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物质分类的知识。
2. 选择一种物质,调查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 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实例,如食盐、糖水、空气等,引发学生对物质分类的思考。
2. 提问:这些物质究竟属于哪一类?我们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呢?【知识讲解】【课堂互动】1. 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分类》课程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一)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安排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这两部分内容。
物质的分类初中已讲过,但只是涉及了纯净物的分类,这里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的系统化。
对于本节,新课标的要求是“能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感悟到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用分类法进行分类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科学方法。
(二)教材内容本章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对大量繁杂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是一种科学、方便的工作方法,它在学习和研究化学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章的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物质分类及转化思想贯穿整个化学科学习的始终。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在理性认识上进行升华。
在实践中学会应用和创新,在能力上提升,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提高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的教学内容及学习水平如下:二、学情分析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反应,知道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物质转化的一些实例,但初中化学中没有系统学习和研究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没有对这些物质的转化反应进行整理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由于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物质的共性,以及一些学生初中化学基础差,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反应的本质不理解。
因此在本节学习中不能准确的把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对于基本概念的分类、基本反应的分类,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
但同时,学生学生通过一些社会实践和经验也能够对常见的事物进行简单的归纳、找出事物的共性,进行简单的分类,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 1.1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分类。
3.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1.微观探析:能利用元素的种类以及存在形态将物质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能利用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加以分类。
2.宏观辨识:能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认识胶体的有关特征和性质,认识胶体的特性与其粒子大小有关。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1.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作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例如: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氧气和臭氧(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物质分类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标准进行分类。
如对下列化合物进行分类:①NaCl;②HCl;③CaCl2;④CuO;⑤H2O;⑥Fe2O3。
(1)依据通常状况下物质的存在状态为标准,可分为固体:①③④⑥;液体:⑤;气体:②。
(2)依据物质的元素组成为标准,可分为氯化物:①②③;氧化物:④⑤⑥。
(3)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为标准,可分为酸:②;盐:①③;氧化物:④⑤⑥。
3.树状分类法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4.交叉分类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例如:1.概念辨析(1)单质一定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2)化合物一定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3)纯净物是一种成分(分子)组成的物质,有化学式,有固定的熔、沸点。
(4)混合物是多种成分(分子)组成的物质,无化学式,无固定的熔、沸点。
2.氧化物的类别辨析(1)氧化物的分类①依据性质,氧化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②依据组成,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②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高中化学物质分类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分类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物质的基本特性和分类方法。
2. 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3. 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结构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
1. 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2. 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难点:
1. 化学物质分类的基本原理。
2. 化学物质分类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让学生了解化学物质的种类和应用。
二、讲解:
1. 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 按物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 按物质的聚合程度可分为原子、分子和离子;
- 按物质的性质可分为金属、非金属和金属loid等。
2. 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 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和 ductility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器和建筑材料中;
- 非金属:多为离子晶体或分子固体,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医药行业;
- 金属loid:具有介于金属和非金属性质的物质,如硼、硅等,应用于材料和电子工业中。
三、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分类练习,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对各种化学物质进行分类。
四、总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对化学物质分类的理解。
五、拓展:
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化学物质分类方法和应用领域。
六、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化学物质的基本分类方法,并掌握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物质的分类
含氧酸H2SO4、HNO3、H3PO4(磷酸)H2CO3
按是否含氧
酸
元素:
無氧酸HCl、H2S(氫硫酸) 一元酸HCl、 HNO3
按電離出H+數目
多少::
二元酸H2SO4 、H2CO3、 H2S
三元酸H3PO4
……
按揮發性: 揮發性酸(鹽酸、硝酸等)、難揮
……
發性酸(如:硫酸、磷酸等)
酸的交叉分類法
(2)交叉分類法:
含義:根據不同的分
類標準,對同一事物
進行多種分類的一種
分類方法。
鈉鹽
Na2CO3
Na2CO3 碳酸鹽
鹽的交叉分類法: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鈉鹽 鉀鹽
以所含陽 離子不同 進行分類
硫酸鹽 碳酸鹽
以所含陰 離子不同 進行分類
分類的標準
由以上的學習,你能總結一下兩種 分類方法的異同嗎?
第二章 第一節物質的分類
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
思考:圖書館裏有許許多多的書籍,為什 麼你很快就能找到你需要的書呢?
圖書管理員將圖書按圖書科目進行了分類
大型超市裏有成千上萬種商品,為什 麼你能夠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商品? 超市按照商品的用途將商品進行了分類。
如何在超市中找到你想吃的薯片?
服裝 食品 辦公用品
一、物質的簡單分類及其應用
1.分類的目的: 方便查找應用 2.分類的標準: 根據組成或性質 3.分類的意義: 方便學習和研究
4.常用的分類方法:
幾個重要概念: 純淨物:由同一種物質(分子)組成。 混合物:由不同種物質(分子)組成。 單質:由同一元素組成的純淨物。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 氧化合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一课时“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教学目标】
1.体验进行分类的目的及意义。
2.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
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引入】
若要到“万福”商场买一部复读机,你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它?
【思考与交流】
请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知识,列举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
【师生交流】
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学会使用,以提高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对八支笔进行分类活动
分类并没有唯一性,它会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而不同。
【点评】当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的事物的了解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所以分类的方法是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分类法的应用也是非常普遍的。
【过渡】
其实分类方法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碰到,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也普遍存在,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学生活动】案例1、连线:
【师生交流】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对于Na2CO3如果从阳离子来看,可以与Na2SO4一起分为硫酸盐。
若从阴离子的角度来看可以与K2CO3一起分为碳酸盐。
因此可以说,
【点评】
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1、交叉分类法
【学生活动】
案例2、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案例3、见课本P21,图2-32、树状分类法
【点评】:树状分类法可以让我们把同类事物进行再分
【实践活动】
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仿照P21图2-3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
O2, Cu,H2SO4, Ba(OH)2,KNO3, CO2,空气,含镁60%的MgO
【小结】
在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就要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练习】
【课后作业】
1、通过查找资料或与同学合作,为石油加工后的产物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图或交叉分类图。
2、某学校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的男生、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组、高一女子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3、填表:
【课后阅读材料】“白马非马”的故事
【原文】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食客。
一天,他牵一匹白马出关被阻,公孙龙便以白马非马的命题与之辩论,守关的人辩不过他,公孙龙就牵着马出关去了。
(或说,他还是不得出关。
)公孙龙说,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
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
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
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
【大致意思】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食客。
据说,公孙龙有一次骑马过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马不许过。
”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不是马,这可是两回事啊。
”公孙龙的“白马”有没有过关,我们不得而知。
从常人的观点来看,守关的兵士八成认为公孙龙是在诡辩。
【评论】
冯友兰(我国著名新理学家、哲学家)认为《公孙龙子》里的《白马论》对“白马非马”进行了三点论证:
一是强调“马”、“白”、“白马”的内涵不同。
“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
三者内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
二是强调“马”、“白马”的外延的不同。
“马”的外延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的外延只包括白马,有颜色区别。
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
三是强调“马”这个共相与“白马”这个共相的不同。
马的共相,是一切马的本质属性,它不包涵颜色,仅只是“马作为马”。
共性不同,“马作为马”与“白马作为白马”不同。
所以白马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