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及计划(全册)
2024-2024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含计划)
单元二 加减法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2.1 两位数加一位数
1 1. 进位加法
2 2. 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时,个位相加 满十,向十位进一。
个位相加不满十,直接相加, 十位不变。
4.3 认识容量单位
容量单位的概念
容量单位是指用来衡量物体容纳多少液体 的单位。
常用容量单位
常用的容量单位有毫升(ml)和升(L) ,升大于毫升。
学习容量单位的方法
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游戏等方式学习容量 单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容量的物体 。
单元五 时间
时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记录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帮助我们 规划和管理时间。
3 3. 算式练习
4 4. 实际应用
通过各种形式的算式练习,帮 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一位 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 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2.2 两位数减一位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
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例如 32 - 5 。
利用计数器进行计算
通过计数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计算 过程,培养数感。
激发兴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 习惯。
教学内容安排
本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含多个课时。
单元一 数到100
1
认识100以内的数,数线上的数,比较大小。
单元二 加减法 2
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应用题。
单元三 图形 3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完整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学期备课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上学期测试情况,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
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本学期将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编排了9个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一、有余数的除法,结合表内乘除法有利于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也为学习笔算除法打好基础。
二、时、分、秒。
三、认识方向,通过对物体方位和简单路线的判断和表述,发展空间观念。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四、认识万以内的数。
五、分米和毫米,测量方面:认识分米和毫米。
这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初步形成了长度的观念的基础上安排的。
感受长度量的实际意义并加强测量的实践性。
六、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实际问题等等。
七、角的认识,图形的认识方面:认识角和直角。
这是在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认识角和直角是进一步学习图形特征的基础。
八、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简单的统计表、不同分类进行统计在学生初步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学习用简单的统计表表达数据。
让学生体会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分类统计数据。
九、期末复习。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1)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理解三位数的意义,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应用数概念和口算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会对加、减计算进行验算。
(4)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已经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继续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4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4篇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4篇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通过朗读,初步认识成语,大致了解成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记住8条成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教学重难点:认识个生字,会写10个字;通过朗读,初步认识成语,大致了解常用成语的意思;通过朗读记住8条成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一、激趣引入孩子们,你们好!我们曾经学过《有趣的成语》还记得吗?其实呀在我们汉语言中成语是相当多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今天我们又来学习成语,这些成语,同学们会更喜欢的,因为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
来齐读课题:有故事的成语。
二、初读课文1、让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这些有故事的成语!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就拼一拼它头上的音节,老师相信你们能读准每一个字音,把每一个成语读正确。
开始吧!2、孩子们,这些就是成语娃娃家的汉字宝宝,也是大家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出示生字)请自己小声拼读两遍。
刚才大家读得都非常认真,现在请孩子们大声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吧!3、在这些字宝宝中,有哪些字宝宝的名字容易叫错,你能来当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吗?4、孩子们刚才读得非常棒,下面我要瞧瞧谁在读的过程当中最细心,是不是把成语娃娃家的汉字宝宝都认识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拼音小帽找主人。
5、孩子们可真能干,这么快就认识了生字宝宝,那请你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拼音的小主人的?6、孩子们的这些方法都很不错,相信大家已经认识了成语娃娃家的字宝宝了。
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再来玩一个游戏,它的名字呀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八个成语娃娃中的其中一个,名字就叫愚公移山。
怎么玩呢?先请大家听一听这个故事。
孩子们这儿有一座由字宝宝和成语娃娃组成的一座大山,如果你叫对了它的名字它就会消失,相当于我们搬掉了山的一部分,如果你们全认完了,那这座大山也被你们铲平了。
三、精读课文,领会感悟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一读成语。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七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七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整百、整千的进(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算法的多样和优化。
三、学习准备:PPt课件四、学习过程活动一:准备练习,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奠定基础。
出示准备题要求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活动二、教学新课。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流程: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
爷爷去商场买电器,买了一台大电视机,和一台冰箱。
2、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说一说问:(1)爷爷一共花了多少钱?(2)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3)买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根据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
进行并汇报。
学习卡一:一共花多少钱?用加法计算算式:+1000=()1、交流算法()个千加()个千是()个千,也就是()2、电视机和电冰箱哪个的价格贵?买电冰箱比买电视机多了多少钱?先自己独立想一想,再进行小组交流,讲明白你的想法,听懂他人的想法,选择你想计算的算式。
算式是:-1000=()()个千减()个千是()个千,也就是()。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3、完成“做一做”,第1题活动三:1、你能用80、50、130这三个数写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算式吗?学习卡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0+50=13050+80=130130-80=50130-50=802、在练习本上做做、想想应该怎么算?学习卡三:900+600=9000+6000=1500-600=1500-600=组织小组活动,解决问题集体校正3、完成“做一做”,第2题4、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第一单元课题: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枝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提出问题:这10枝铅笔我要分给大家。
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指导操作。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上台示范分一分。
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
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出示表格:表(1)表(2)(3)写算式:①观察表(1)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2=5(人)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5=2(人)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②观察表(2)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枝?这1枝还能分吗?这1枝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③认识余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第一单元1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教材第1~2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并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和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具准备10支铅笔、若干小棒、课件PPT。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与数打交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不信,你瞧!(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情境图)在学校组织的科技知识竞赛中,豆豆和小朋友们齐心协力赢得了冠军,老师奖给豆豆10支铅笔。
豆豆想:这10支铅笔可不是靠我一个人得来的,我要分给大家,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
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思考: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每人分2支、每人分3支、每人分4支……) 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呢?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人呢?每人分4支、5支呢?……让我们来分一分吧!二、学习新课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例1)(1)提问: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呢?在小组里分一分,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内分一分,教师指名汇报。
小组演示分法,展示分的结果。
(2)思考:10支铅笔,每人分2支后有没有分完?现在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记录表)(3)提问:如果每人分3支、4支、5支,分别可以分给几人呢?用上面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4)引导学生分类:把10支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我班共有36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刚分到这个班级,对于这些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换,表内除法(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找规律.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时、分、秒的教学活动,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学生知识现状分析]经过一学年半的学习,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习惯。
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初步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
有三、四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与“识字”、“课文”组成。
“识字”两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6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24课;每单元1个综合练习,共8个。
“识字”课有三种形式:词串识字(1、2、5、6)、形近偏旁的比较(3、4、7)、特殊偏旁的认识(8)。
每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相对集中:第一单元:春光篇(1-4);第二单元:哲理篇(5-8);第三单元:亲情篇(9-12);第四单元:勤学篇(13-16);第五单元:爱国篇(17-20);第六单元:科技篇(21-24)。
以上安排为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每单元一个综合练习,重视综合性和实践性,一般包括学用字词句、朗读背诵、写字、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主要用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在语文能力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适当的扩展。
[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⑴继续掌握正确的勤查字典,并养成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⑵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⑶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⑷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2、汉语拼音⑴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苏教版新教材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新教材全册教案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1 课时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 2 课时
五.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 3 课时
五.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 4 课时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五.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六.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五.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五.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六.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六.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总第课时。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小学教学资料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紧接着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编排的。
人们进行除法计算,或是没有余数,或者有余数。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能够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让他们初步接触除法的试商,既巩固了表内除法,又为以后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分散了难点,为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作了准备。
而且,本单元是除法计算从口算到笔算的过渡。
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题教学内容练习安排例1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例2体会余数应该比除数小例3除法的竖式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练习一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上表可以看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一些概念知识,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
有余数除法知识和计算方法是教学重点,求商又是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仍然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计算,学生已经具有的除法概念在有余数除法里会继续应用并得到加强。
由于除法概念并没有新的教学内容,所以教材把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教学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不另外编排例题。
但是,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在实际问题里表示不同的意思,使用的单位名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这构成了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是余数概念的本质特征,也是计算有余数除法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
教材专门编排一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地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1. 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平均分东西,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
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时,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
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有剩余不够再分的问题。
例1着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分两步帮助学生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
首先安排分铅笔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平均分东西,有时能全部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产生对余数的感性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5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5篇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1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及教材的安排,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知识与能力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点:感悟用词的精当。
教学难点: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一、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一下泼水节,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来听着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看看画面(出示火红的凤凰花画面),师生背第一节。
(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进入情境。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即感受异地风情,非常想去参加泼水节)二、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体验情感,朗读感悟。
A整体感悟第二段1.过渡:想进一步去感受欢乐的泼水节吗?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读完有什么想说的吗?(这是对第二段的整体感知,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3.过渡:想参加吗?这里呀,老师刚刚接到一个邀请,傣家人要我们去过泼水节呢?大家快去准备准备,读1-2句,读好了,待会咱们就去。
B第一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1.学生读1-2句2.谈话:你准备了什么?C.学生边说、边做,理解几个动词(提。
端。
滴。
撒)表示的动作.随机闻一闻、看一看、读一读。
1.齐读1-2(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做一做,(凭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低年级的学生会做的兴致盎然)从而感悟*用词的精当,激发学生饶有兴趣的读1-2句。
)2.第二个层次3-4句是教学重中之重,在此对学生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方案〔精选6篇〕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方案〔精选6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方案篇1一、班级概况经过了一学期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好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局部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不过还有一小局部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根底薄弱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困难。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4课时二、时分秒4课时三、认识方向4课时四、认识万以内的数11课时五、分米和毫米3课时六、两位数、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17课时七、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八、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一〕4课时九、期末复习4课时三、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1〕在把假设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联络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算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拟数的大小。
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数的大小进展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根底上探究三位数加、减笔算的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进展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3〕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2、空间与图形: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识别出其余七个方向。
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道路图。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拟角的大小。
初步认识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拟角的大小。
初步认识直角,会用直角断定锐角与钝角。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一、教学要求: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木兰爱亲人、爱国家和勇敢、刚毅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设计:(一)导入1、师:在课下老师了解到许多同学喜欢听故事,今天我就请一位同学把《木兰从军》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好不好?2、学生讲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读课文。
2、师:花木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学生思考发言。
(三)再读课文,阅读理解,指导朗读1、师:你最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
能说一说理由吗?2、学生自读喜欢的段落。
3、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学生朗读,说理由。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并板书。
第二段联系《弟子规》中的“首孝悌”,注意体会木兰的“思想矛盾,心情复杂”,读出木兰最初的矛盾和做出决定后的坚定、果敢。
第四段联系唐诗《从军行》、《出塞》、《凉州词》引导学生构想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善战。
第五段中,教师点拨:如果你是和木兰出生入死十二年的将士,看到一身女儿装的花将军,你会是什么表情?为什么惊呆?后来又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佩服?引导学生带着既惊讶又佩服的感情读。
1、按照板书梳理木兰的成长过程。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指名读课文,同学评价。
(四)引导评价,鼓励多角度思考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五)拓展1、你还知道我国历还有哪些女英雄?2、花木兰这个女英雄的形象,深得大家的喜爱。
大家通过各种形式来传唱、歌颂她。
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由豫剧演员常香玉演唱的豫剧《花木兰》选段。
(播放豫剧《花木兰》)3、这篇课文是由我国北朝时期民歌《木兰诗》改编的,在课下有的同学找了资料,许多同学已经会读了,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木兰诗》。
(出示《木兰诗》课件)(六)选择性作业1、喜欢《木兰诗》吗?那就背一背吧!2、搜集女英雄的资料,开一个小小故事会。
3、把花木兰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4、喜欢唱歌的同学学一学豫剧《花木兰》吧!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一、教材分析《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5篇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5篇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一、教学要求:1、学习默读课文,并能有条理的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会讲述“黑板”跑了这个故事。
学会默读课文(动嘴,不动声)。
三、教学难点:课题上,黑板两字,为什么要加引号,黑板指什么;通过读课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有关安培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14 “黑板”跑了学生齐读课题2、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自己跑了呢?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1、自读要求:准字音,通句子,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2、检查安培物理学家搞科学研究聚精会神思考计算演算竖着粉笔移动掏出开始结果车厢热闹准备继续车辆只顾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学生默读课文做到:动眼(拼音和字一目双行)、动脑、不动声。
(教师检查)4、分段指名读全课文5、齐读课文。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6、讨论交流(三)学习生字:数搞考始计1、齐读生字,分析字形。
2、教师范写。
(四)讨论理解课文课文用一句话来介绍安培。
请找出来读一读。
1、学第一段(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读(3)怎样读好这句话?(4)相机圈出:法国物理学家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课文就举了一件事,来说明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什么事?讨论;对,安培把马车车厢的后壁误认为是黑板。
所以,课题黑板跑了,其实是------------跑了。
所以课题上加了引号。
用来表示不是真的黑板,而是马车车厢的后壁。
可想而知,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课文的哪些句子能说明安培搞科学研究的的确确非常专心。
2、学习二--五段分小组讨论,找出句子读一读。
(在课文的第二--五段中)全班交流讨论,并随机指导朗读。
安培这样专心,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来说,叫---------聚精会神陆老师还送给大家一个成语:全神贯注(五)总结课文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2、学习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2一、教学要求:1.理解“心算、计算、演算”。
苏教版二年级下教学计划(精选5篇)_二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苏教版二年级下教学计划(精选5篇)_二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苏教版二年级下教学安排(精选5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二年级下学期教学安排”。
第1篇:苏教版二级科学下册教学安排学科教学安排任教年级:二年级科目:科学任课老师:本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正规学习,已经进一步相识了科学这门,知道在科学科。
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比较浓的爱好学课上仔细听讲,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试验操作,驾驭了科学教材的学情分析基本学问,具备了肯定的动手实力。
不过,仍有少部分同学上课不, ,能宁静的听老师讲课,也不喜爱和同伴合作沟通,学习看法不端正因此科学的基本学问和基本实力都不太志向。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对这部分同学加强引导到科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端正其科学学问的看法,力使同学们都达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学习。
第一单元12 课,还有一个专项他们是用什么做的,包括三课内容,分别为《认识常见的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奇妙的新材料》。
其次单元玩磁铁,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磁铁的吸力》《磁铁的两极》教材分析《自制指南针》。
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分为三课内容,分别为打开《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第四单元工具箱,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相识工具》《拧螺丝》《做个小温室》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本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动手动脑,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培育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爱好。
1、引导学生相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通过视察、描述常见材料的轻重,厚薄,颜色,软硬等特征,发觉材料的不同特点。
2、相识新材料的奇妙,了解新材料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爱好。
3、引导学生通过视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态,知道磁铁能够吸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4、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明白磁极吸力最大,知道磁铁能够指示南北,并且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通用20篇)
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通用20篇)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本册包括以下内容:1、有余数的除法2、时、分、秒3、认识方向 4、认识万以内的数 5、分米和毫米 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 7、教的初步认识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9、期末复习,以及两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测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朋友。
二、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25名学生,男生13名,女生12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
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科学态度目标: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三)科学思考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具体如下: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共12课,但是却包含了18个主要概念的分布: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5.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在以上18个涉及的概念中,1、6、7、8、9、11、14、16、18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掌握的度,既不过于浅显,让二年级学生感觉没有在科学通过探究得到成就感,也不能加大教学难点,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及生活经验来系统、科学的学习本册科学知识,并引导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事物间的联系,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既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维,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美好的世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三、各单元设计意图第1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设计意图:材料的发现、发明及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
材料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材料与能源、信息并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因此,引导学生尽早了解材料的发展。
基本性能及其主要用途,是现实生活的必然要求。
物质、物体、材料是物质科学领域最基本的三个概念。
物体是具象化了的物质。
材料是功能化了的物质。
《课程标准》中要求,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学生认识常见材料的基本性能和主要用途,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理解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这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逐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大概念。
第2单元《玩磁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生活发现迈向科学认识。
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和积累宝贵的发现。
然而,这些发现零碎、分散,缺乏条理,不成体系,往往停留在现象上。
不能深入规律与原理层面,从而导致难以长期保存、快速调取、充分利用,就磁铁而言,儿童在生活中会接触多种形状的磁铁和用磁铁做成的器具,出于好奇,他们曾经把玩过这些东西,并尝试采取多种方法用这些东西来吸引其他物体,留下了一次次具体的感性体验。
如果止步于此,则谈不上全面认识磁铁,了解磁铁的特征和性质,更谈不上学会运用磁铁。
出于以上思考,本单元从磁性、磁极两个方面出发,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以“玩”为载体,编排结构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儿童调用过去的零散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和思考中形成对磁铁较全面的认识。
指导学生将学习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儿童的大部分学习源于实践生活,同时学习也是为了将所学用于生活实际,因此。
本单元将工程技术的有关内容融入教学活动设计,不仅介绍磁铁的运用,还在组织儿童认识指南针组成部分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自制指南针,以及用自制的指南针辨认方向,力求实现学与用的统一。
第3单元《土壤与生命》设计意图:本单元主要通过观察、调查、实践、实验、记录、交流、研讨等途径,丰富学生对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认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土壤不仅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孕育了生命,如土壤里的植物和小动物——蚯蚓、蚂蚁、蜘蛛、蜈蚣、蜗牛等。
通过具体指导学生开展栽小葱、养蚂蚁等实践活动,并对植物和动物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植物的生命过程需要水分和养料。
小动物和土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搜集资料和分析研讨等途径,进一步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都只有生存的基本需求,也使学生在科学实践科学研究活动中发展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和分享交流等科学探究的技能,以及保持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的科学态度。
第4单元《打开工具箱》设计意图:技术与工程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重要领域,而谈到技术工程,必定绕不开工具的使用,因为工资本身就是技术的物化形态,从工具的使用价值来说,它是人类劳动的一种手段的帮助与延伸,是劳动者借以提供工作效率、节省劳力的手段。
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很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并使用工具。
工具的使用在学生的周围随处可见,所以在小学阶段认识并学会使用一些常见工具是很有必要的。
本单元通过认识周围常见的一些工具,并了解其功能,让低年级学生学会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学习的方式是将工具的使用与一些具体的工程任务结合在一起,如坐小板凳、做小温室,同时强调工程设计进一步凸显工程技术在整个小学科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打开工具箱就是打开一般家庭常用的工具箱,这些工具基本以五金工具为主,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亲手钉一根钉子或者拧一颗螺丝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强化他们对工具的认识以及实际的使用,这也是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坚韧意志的重要一课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设计意图: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就意味着科学课程不能只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怎么做科学,小孩子怎么学着科学家的样子做科学。
科学的核心在于其方法,科学方法是研究者用以考察自然界的步骤、程序,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总结出来的。
科学方法创造了科学知识,体现着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彰显着科学的本质与价值。
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是小学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科学方法的学习当然要渗透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但是只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采用某种系统的、显性化的方法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对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乃至理解科学的本质都是必要的,因此本套教材在每一册都设计了“专项学习”,构成专门的能力训练板块。
又鉴于小学科学课程中实际上存在科学与工程这两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活动,本套教材中的“专项学习”分别着眼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像工程师那样”和针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像科学家那样”两个系列。
本次的科学探究活动主题从《土壤与生命》单元“养蚂蚁”的学习活动中拓展而来。
以中国古代科学家沈括研究植物开花的故事为例,引导学生学着科学家的样子,提出一个通过观察实验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寻找证据、收集和整理信息,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发现,和同学分享交流研究所得并合理质疑。
从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本册的活动紧接一年级的科学探究专项学习并有所提升,抓住了科学探究的三个主要环节——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和分享交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四、教学策略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
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从摆放科学书及实验用具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
在课堂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
并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3.儿童的科学探究习惯及科学素养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探究能力对自己科学学习的帮助。
在奖励机制上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这种机制中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与上学期相比,经过一年半的科学教育,有了一定的课堂常规与一定的科学素养;但与三年级学生相比,又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及跳跃性思维,所以在教授中,既要引导学生继续保持较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又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