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外阅读,思考]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 一、反思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祖先早就形象凝练地道出了关于阅读的要义——我想无论如何,在教书先生的学堂是破不了万卷书的,唯有在学堂外也即今天的课堂外才有可能去读成千上万卷的书,也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

”这是美国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通过对写作与课外阅读的关系进行长期调查和研究后在其《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与中国古人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

然而我们既丢掉了优秀的传统,也没有借鉴外国学者的先进理念,却走进了讲课文讲作文“唯讲是上”的死胡同,在“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具体看来,对课外阅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硬伤:无趣和贫乏。

“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

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刘国正先生的这段话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闭塞中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抑制了学习的兴趣。

在许多地方和学校,语文课成为学生最反感和最不受欢迎的课。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无疑为语文早早地判了死刑。

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这正是我们长期以来不重视课外阅读所付出的最惨重的代价。

另外,忽略课外阅读致使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成为“井底之蛙”;大多患有“贫血症”,从而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同样的答案,作文中总是同样的思路同样的材料,甚至是同样的假话、空话和套话,孰不知这一恶果的酿造正是我们自身的失误。

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

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

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

”“多读”“广博”正是课外阅读所承载的任务,要治愈语文的致命伤“贫乏”,唯一的药方就是走进课外阅读。

二、实践篇
基于在语文大讨论中的反思,基于对语文高考命题原则“知识点在课内,题在课外”的理解,更基于深圳学生(尤其是笔者所在学校生源为三类)因阅读少而文化底蕴浅,因广东白话的影响而语感差的现状,为适应高考改革形势,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把抓好课外阅读作为突破口,从1998年起在高三这个敏感的雷区大胆进行了尝试和摸索,连续四届高三均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为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其中也包含考试能力)走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我尝试的方法和探究的途径可概括为课外阅读“五个一工程”。

二、欣赏一个作家。


或借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潜心阅读,高三一年内读所喜欢的作家作品不少于20万字,加深对作家的感情,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三、辑录一本《作品精选》。

每周选择抄写一篇自己喜欢的作品,给予点评,并写出喜欢的理由。

文体不限,每篇不少于1000字。

一年约有3万字。

四、推荐一篇好文章。

每周轮流由一名同学给全班推荐一篇自己欣赏的好文章,要求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印发给全班阅读,每篇不少于1000字,文体不限。

一学年全班累计有6万字。

五、做一系列专题对比阅读。

借《语文学习》杂志上的“阅读新空间”栏目,指导学生进行专题阅读。

共进行了如下10个专题:
1.倾心阅读(关于读书与人生)
2.音乐之声(关于音乐与人生)
3.学会倾听(关于感悟自然)
4.品读文化雕塑(关于文人与古迹)
5.风景的再造(关于唐诗宋词散文化)
6.最后的家园(关于环保)
7.感受奥运(关于奥运会与体育文化)
8.疯狂足球(关于足球、球星与人生)
9.感受余秋雨
10.语言的艺术
以上每个专题各由3篇同一话题不同角度的文章组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适于对比。

每个专题约有6000字,共计6万字。

利用课外辅导课进行。

阅读“五个一工程”的尝试实验取得了五大成果:第二,完成了阅读积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语感能力。

北师大博导刘锡庆教授强调,一个人学语言,第一是靠积累。

阅读“五个一工程”一年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总量达到了近400万字,有60%的同学阅读总量达到了30 0万字以上,有30%的同学达到200万字以上,其余同学也在100万字左右,远远超过了新大纲要求高中三年阅读300万字的要求,而在高三以前每学年的课外阅读量在20万字以上的
只有9.85%,10万字以下的却有70.4%,而每学期的课外阅读量在3万字以下的所占比例最高,达36.6%。

300万与10万之比是30倍,300万与3万之比竟达100倍,而这又是在学业最
紧张繁重的高三完成的,面对如此大量的阅读要求持赞成的同学高达97.2%,认为量有些
大的只有2.8%,不赞成的为0。

有85%的同学认为阅读开阔了视野。

有57.7%的同学认为增
强了对文章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是培养语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62%的同学认为提高了
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认为“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要习得以‘人治’为主要特征的汉语文能力,积累语言素材,培养语感是一条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五个一工程”阅读中“读读—说说—抄抄—背背—写写—讲讲”的方式方法也切合了时下被语文界认同的语感培养模式。

第三,顺应了教育改革,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以“讲析”为主要特征的课堂阅读教学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就是把学生当成纯粹的“听客”或“看客”,消磨了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个一工程”阅读给予学生极大的主动性,课外阅读的性质就决定了学生本身是阅读的主人,老师即使“欲讲不休”也只能是“鞭长莫及”。

无论是“喜欢一份杂志”“欣赏一个作家”,还是评《读者》演讲,推荐文章和选抄文章,都突出一个“自己”,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以学生自己“最喜欢”和“最欣赏”为标准,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决不替代学生,老师只做一个组织者和参谋者。

即使是“专题对比阅读”,也是以学生阅读、交流、讨论为主。

自主性不但使学生有了做学习的主人的强烈优越感,也为语文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语文空间。

令人惊讶的是曾经不喜欢的鲁迅成为学生的最爱,钱钟书、沈从文、托尔斯泰、余秋雨也成了” 学生经常谈论的作家。

原先在自习课看不到学语文的状况极大地改变为人人都在学语文,致使其他学科羡慕不已。

而当高三的课外辅导课在学科安排上有冲突时,学生总是以最快最急切的声音呼唤语文课。

在多次问卷调查中,语文课总是我所任教班最受欢迎的课。

五,提升了人生境界,强化了人文精神,真善美广植人心。

“人文精神”的失落是语文失去魅力的根本原因。

课外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人性、人道、善良、美好为基本标尺的《读者》作为国内最具人性、最具温情的杂志,被读者喻为“温暖灵魂的阳光”。

余秋雨先生这样评价《读者》:“它的大多数篇目,只是挖掘出了许多普通人蕴藏在心底的点滴美好;这些美好并不壮丽却纯净得不羼杂质,因此可以一篇篇、一期期地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精神天地;执掌这个天地的主角不是悲剧英雄,凌世超人或深思智者,而是平民百姓;平民百姓不再是呻吟者、诉苦人或抗击者,而是心灵光亮的点燃者。

”难怪学生中有80%把《读者》选为自己最喜欢的一份杂志,人文精神的光芒使
它散发出了恒久的迷人魅力。

学生喜欢的作家鲁迅、沈从文、钱钟书、朱自清、巴金、托尔斯泰、哈代、莎士比亚……无不是人性的化身。

10个专题阅读所选的文章也都与文化与人生相关,学生推荐的文章大多也是向真向善向美。

钟锦云同学在《满溪流水香》的推荐语中写道:“柔弱的溪水尚且能不畏阻挠而勇往直前,那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生活着的人的我们又有什么做不到呢?只要我们用心去把握那股冲劲,那么当深度、广度、纯熟度合并为一时,便再也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成为我们的阻碍了。

”在选抄点评自己喜欢的文章时,同学们更是自由地抒发出了一些对人生的体验和理解。

“一台破旧的冰箱竟成了夫妻二人爱的结晶,物件因为爱而有了生命,世界也因为爱而充满生气,只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满眼都是爱!”“文章是随性随心的东西,它的美需要共鸣和应和的。

凡事只求不负心,不负心,便有了宁静;而宁静,恰是绵延的源泉。

”这两段文字分别是周家荣和钟玉清两位同学对《满眼都是爱》和《缺口》写的点评,课堂是教不出这种体悟的。

在学生评价课外
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时,“有书相伴,人生不寂寞”“在阅读中品味人生”“提升了人生的境界”选择率高达90%,学生的所得,正是我的期望,也是课外阅读的一种必然收获和最
大收获。

三、启迪篇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得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获得良好的效果,从四年的实践体会来看,以下五个问题至关重要。

第一,激发兴趣是前提,养成习惯是最终目标。

国际阅读协会把“鼓励人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而努力”作为根本宗旨。

语文教学的“叛徒”——复旦附中教师黄玉峰自豪地说:“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使学生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中学生年龄增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欲了解社会,关心天下事,要求探讨人生的价值;他们课业繁重,开始人生的烦闷,欲寻求解脱,愉悦自我心情,调整生活节律;他们还想提高修养,涵养气质。

这些精神需求正是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内在有利因素。

还有更直接的外在功利因素是阅读的积累可强化语感,提高理解力,提高语文成绩。

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的最终目标。

第二,积累是首要任务。

实现积累要达到三个要求。

一是量要多,曾有学者将语文教学的问题归纳为“三少一多”,其中一少就是阅读量少。

新大纲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分别要达到400万字和300万字,就是对量的要求。

量的保证,才能带来质的变化。

二是范围要广,阅读视野要开阔。

刘锡庆教授提出:“经典名作和有兴趣的好书,或应读、可读之书等,都可以尽兴去读,越多越好。

”著名作家贾平凹也建议:“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

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

”《读者》杂志视野的开阔和涉及领域的广泛性是获读者好评的原因之一,因而被称为“百科杂志”。

三是要坚持长期性。

课外阅读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是一点一滴积累所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也吃不成胖子。

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期间的边角料时间或休息日来阅读。

语文阅读还要积极与其他课争抢学生的时间领地,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主动让时间给数理化和外语。

也不能给学生没时间的借口。

高三学生尚且一年能读30 0万字,其他年级更无理由不读多一些。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时间如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苟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坚持就是胜利。

第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阅读要体现自由性。

复旦附中黄玉峰老师的语文教学班与学生达成共识突出一个“自己”:靠自己看书,靠自己领悟,靠自己修炼;让学生自己看书,和古人对话,和外国人对话,自己升华。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不可逆转的教育改革潮流,教师应充分地相信学生无限的潜能,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心体味人生。

只有这样,学生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愉快感和自豪感,并享受探求知识的快乐,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越学越要学。

第四,阅读的读物和方式要多样化,切忌单一。

课外阅读的读物应允许在统一中求个性,阅读的方式要在稳定中有变化。

在“五个一工程”阅读尝试中,“最喜爱的杂志”以《读者》为主,也允许选择《青年文摘》等;“欣赏一个作家”任学生自由选择,不求一致;“课前评《读者》演讲”因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力和心理素质能力而受欢迎;“推荐一篇文章”因同龄人推荐,更有知音之感,并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而大受赏识;“系列专题阅读”则因开阔了阅读的视野得到70%同学的肯定;即使是被少部分学生反对
的“每周抄写并点评自己喜爱的一篇文章”的阅读方式也仅仅由于“抄文章也是一种享受”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维护和认可。

让名著经典与杂志时文并存,读写抄评与听说论辩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多样中获得丰富,在丰富中拥有厚实,在厚实中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阅读欲望。

第五,提高品位,突出人文性。

浙江师大王尚文教授认” 为,语文界数十年高举语文的
工具性,致使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应当掀起以突出人文性为基本特征的第三次浪潮。

课外阅读在尊重学生阅读的选择性和自主性的前提下,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的报刊杂志书籍,尤其要诱导学生与那些人类良知的代表者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曹禺、巴金等大师对话,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起他们对人的终极关怀,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

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

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倘若通过课外阅读,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那么便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实现了阅读的终极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