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钠与水反应的性质实验教案
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免费)
![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41ec682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a.png)
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免费)教学重点: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与水的反应过程,了解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钠与水反应的化学过程,掌握钠着火后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社会生活事件引入化学知识,增加学生的研究兴趣。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探究钠的物理性质和与水的反应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讲授法:讲解钠的物理性质和与水的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社会生活事件引入化学知识,介绍钠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讲解钠的物理性质,包括钠的颜色、硬度、密度等。
3、实验:进行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
4、讲解:讲解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包括钠与水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过程。
5、实验:进行钠着火后的处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掌握钠着火后的处理方法。
6、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钠的重要性和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
教学评价】1、钠的物理性质和与水的反应过程的掌握情况。
2、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实验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
3、学生对金属与水反应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培养情况。
板书设计】钠与水的反应物理性质:颜色、硬度、密度等化学反应:钠+水→氢气+氢氧化钠钠的保存方法钠着火后的处理方法课后作业】1、总结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
2、查阅资料,了解钠的其他应用。
为了引入新课内容,我们设计了一个实物展示,吸引学生目光,激发他们对钠的兴趣。
接下来,我们通过观察法来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在实验室中,钠被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我们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钠,用小刀切割,观察到钠的颜色是银白色,硬度较小,可以用小刀切割。
钠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银白、轻、软、导、低等方面。
钠与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提出问题:为什么钠要保存在煤油中,而不像初中学过的白磷那样保存在水中呢?通过实验现象,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和总结,培养他们的实验惯和化学兴趣。
初中化学钠与水的关系教案
![初中化学钠与水的关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17437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a.png)
初中化学钠与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2. 知道钠与水反应的性质和特点;3. 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1.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钠与水反应的性质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方法;2. 钠与水反应的安全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试管、钠、水;2. 课件:钠与水的反应过程;3. 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想钠的性质和水的性质,引出钠与水的反应。
2. 实验操作:a. 在试管中放入少量水;b. 将一小块钠放入水中;c. 观察钠与水的反应过程。
3. 实验观察:a. 钠与水接触时,发生明亮的火花;b. 氢气气泡不断冒出,水溅出试管;c. 溶液变成碱性。
4. 实验总结:a.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2O → 2NaOH + H2↑;b. 钠与水的反应是剧烈放热反应,产生氢气并碱性溶液,应小心操作。
5. 温故知新:通过复习钠与水的反应,引出类似的金属与水反应。
6. 教学拓展:可讨论钠与氢氧化钠的区别,引出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
六、课堂练习1. 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2.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3. 钠与水的反应是否具有放热性质?七、教学反馈1. 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和反应观察情况;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澄清他们对钠与水反应的理解。
八、作业布置1. 默写钠与水的反应方程式;2. 阅读相关教材,了解金属与水的反应特点。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细节和安全问题。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反应机理和应用价值,提高他们的化学思维能力。
钠和水的实验教案参考7篇
![钠和水的实验教案参考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eb318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a.png)
钠和水的实验教案参考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个人总结、教师总结、学生总结、企业总结、活动总结、党建总结、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teacher summaries, student summaries, enterprise summaries, activity summaries, party building summari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钠和水的实验教案参考7篇优秀的教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和适应,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组织课堂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钠和水的实验教案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钠与水反应教案
![钠与水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04dc2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1.png)
钠与水反应教案教案标题:钠与水反应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钠与水反应的化学过程。
2. 描述钠与水反应的观察结果。
3. 理解钠与水反应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钠金属、蒸馏水、试管、烧杯、玻璃棒、安全眼镜、实验室外套等。
2. 实验室设备:实验室通风系统、紧急洗眼器、紧急淋浴器等。
3. 教学资源:投影仪、幻灯片、实验视频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展示一小块钠金属,并提问:你们知道钠金属有什么特点吗?它与水有什么反应?2. 引导学生思考,并与他们讨论他们的想法。
实验演示:1. 向学生展示一段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视频,让他们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
2. 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
知识讲解:1. 使用投影仪展示幻灯片,介绍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机制。
2. 解释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的原因。
实验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小块钠金属、试管和蒸馏水。
2. 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安全眼镜、实验室外套等,并提醒学生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3. 指导学生将钠金属小心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4. 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讨论与总结:1. 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并比较他们的观察结果与理论知识的一致性。
2. 引导学生总结钠与水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3. 提醒学生要注意实验室安全,并正确处理废弃物。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关于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如改变钠金属的大小、水的温度等条件,观察实验结果的变化。
2. 分组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观察记录是否准确。
2. 提问学生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观察结果。
3. 评估学生对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的理解。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钠与水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制备氢气等。
2.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钠与水反应的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和回答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找出改进的地方。
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教案
![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2cdb1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0.png)
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钠与水反应的过程,了解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的特点,探究钠与水的化学反应机制。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 实验器材:- 量筒- 镊子- 密封玻璃容器- 滴定管- 软木塞- 导管- 盛水盆2. 试剂:- 钠片- 水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将滴定管充满水,用软木塞塞紧,准备好一定数量的钠片。
- 在盛水盆中加入适量的水。
2. 进行实验:- 将钠片用镊子夹取,小心放入密封玻璃容器中。
- 快速将密封玻璃容器倒置放入盛有水的盆中,注意观察反应现象。
- 观察完反应后,将产生的气体小心地用滴定管收集起来。
3. 实验记录与观察结果:- 观察和记录密封玻璃容器中的反应现象,如是否有气泡产生、是否有颜色变化等。
- 记录收集到的气体的量及性质,并观察气体的性质。
四、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 总结记录各次实验的观察结果,并记录收集到的气体量及性质。
2. 结果分析:-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钠与水反应的特点,比较实验数据,形成实验结论。
五、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观察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和收集到的气体,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2. 钠与水反应剧烈,会伴随火花、剧烈冒泡等现象。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钠片与水直接接触。
2. 实验室中应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七、拓展实验可以通过其他金属与水的反应实验,如铝与水的反应实验,对比研究不同金属与水的反应特点。
通过以上实验教案,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实践,了解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反应的特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对钠与水反应的理解和记忆。
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
![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df10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0.png)
钠与水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处于高中部编版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离子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懂得从离子,氧化还原角度分析问题,在初中也学过钠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本节课的学习承上启下,有利于后续氯化物的学习及后续从微观角度学习离子键,元素周期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有:①钠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②从氧化还原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问题;③能对产生现象原因初步分析,有一定实验能力。
学生未有:①观察能力不足,探究实验流程不熟悉。
②不能够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③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维待提升。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及本质;2.过程与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与得出结论的启发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强与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妙,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水不能灭所有类型的火,要跳出固态思维,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钠与水反应的本质,描述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并解释。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思考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多媒体,提问法,总结归纳法。
学法:讨论,观察,练习。
三、教学过程【PPT】播放显微镜下钠干燥时及在空气中放置十秒切面图【老师】由图我们也可以对比看出,钠是十分活泼的的一种金属,那么从微观来看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易失去,所以易发生化学反应。
【老师】那么在化学反应中钠倾向于变成什么呢?【老师】钠又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老师】没错,从元素化合价及原子结构角度我们看得出来钠具有强的还原性。
板书设计Na与水的反应探究一、钠的性质钠易失电子,具有强还原性二、合理假设三、实验探究现象:溶液变红,碱NaOH产生气体点燃,干燥杯壁有水珠,气体为氢气离子方程式:本质:钠与水中氢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展开教学,以魔术为开端,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结论,再通过两种类型题目来检验学生知识。
化学钠和水反应实验教学教案
![化学钠和水反应实验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6b27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2.png)
实验的安全注意 事项和环保要求
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 氢气
钠与水反应的速率受温度影 响
钠与水反应的产物可以用于 制备肥皂、纸浆等工业产品
实验反思与建议
实验设计合理,操作简便 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 实验结果准确,易于理解 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 意识
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和热情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 社会责任感
实验原理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在空 气中容易氧化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和氢气
钠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钠与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的 盐和氢气
钠是一种活泼金 属,与水反应生 成氢气和氢氧化 钠
实验后处理: 清洗实验仪器, 整理实验数据, 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及分析
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钠块浮在水面上,剧烈反应 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 反应结束后,钠块消失,溶液呈碱性
钠与水反应生成 氢氧化钠和氢气
反应过程中钠的 体积变化和温度
变化
氢氧化钠的性质 和用途
氢气的性质和用 途
实验中可能出现 的问题和解决方
水:实验辅助材料,用于与 钠反应
玻璃棒:实验工具,用于搅 拌和转移反应物
导管:实验工具,用于导出 反应反应容器,防止烫伤
钠:实验主要材料,用于与 水反应
烧杯:实验容器,用于盛放 反应物和生成物
温度计:实验工具,用于测 量反应温度
酒精灯:实验工具,用于加 热反应物
反应方程式: 2Na + 2H2O → 2NaOH + H2↑
反应条件:常温 常压下即可发生
钠与水反应 教案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钠与水反应 教案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42c9d08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8.png)
微格教学教案课题钠与水反应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描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且会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以及自己的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感受学习化学的兴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的反应)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钠与水反应)的观察与分析,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手段黑板、多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部分:课堂导入【新闻导入】教师在PPT上展示一则小新闻“2012年7月,广州珠江河段上惊现神秘的“水雷”,先后有8个铁桶浮在水面上,其中有5个发生剧烈爆炸。
另外三个被有关部门成功打捞,经过化学品专家初步认定,铁桶中装的是金属钠”,并且解释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即钠与水发生了反应,并且提出本节课的课题“钠与水反应”。
【板书】钠的化学性质第二部分:新课讲授【讲授】教师在PPT上展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且讲授“钠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从而形成8e-稳定结构”,并通过“结构决定性质”来进行过渡讲授钠的化学性质。
【讲授】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一起来猜测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提问】“看每一个小组都讨论的差不多了,钠与水反应会生成什么呢?”【播放视频】教师播放钠与水反应的视频,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的关于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的猜测进行验证。
【讲授】教师总结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简称为“浮”,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并且钠的熔点较低,简称为“熔”,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说明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推动小球迅速游动,简称为“游”,发出“嘶嘶”的响声,说明反应剧烈,生成的气体、小球与水撞击而发出声音,简单称为“响”,说明反应后的水溶液变成红色,简单称为“红”,钠与水反应生成了NaOH,溶液显碱性。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案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9f21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f.png)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现象和结论。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现象和结论。
2. 教学难点: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解释。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2. 运用讲授法,讲解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和结论。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相关问题。
4.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镊子、小刀、玻璃杯、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金属钠、水、酚酞指示剂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五、教学内容1.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硬度等。
2.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水、盐酸等物质的反应。
3.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钠离子与水分子反应氢氧化钠和氢气。
4.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金属钠浮在水面上,迅速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溶液变红。
5.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结论:金属钠与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钠和氢气。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金属钠的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实验演示:在实验室中进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讲解与讨论:根据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 知识拓展:介绍金属钠在其他溶液中的反应,如金属钠与盐酸、硫酸等酸性溶液的反应。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学生活动1. 参与实验:观察并记录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2. 小组讨论:与同学一起探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原理和结论。
3. 完成练习: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钠与水反应教案设计
![钠与水反应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66ad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4.png)
钠与水反应教案设计钠与水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实验来展示。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钠与水反应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基本原理。
2. 观察和记录钠与水反应的过程及结果。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安全设施和装备,如防护眼镜、实验室外套等。
2. 钠片和蒸馏水。
3. 试管、试管架和试管夹。
4. 实验台和清洁布。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介绍钠与水反应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等现象。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实验操作演示1. 请示范老师佩戴好实验室安全设备,并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台上进行操作。
2. 将一片钠放入试管中。
3. 慢慢地将试管倾斜,用试管夹夹紧试管。
4. 将试管底部浸入装有蒸馏水的容器中,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Step 3:学生实验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2. 每组学生依次进行实验,确保安全和秩序。
3.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Step 4:讨论和总结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反应过程。
2. 帮助学生总结钠与水反应的特点和产物。
3. 解释钠与水反应背后的化学原理。
Step 5:实验报告和展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简短的展示。
Step 6:拓展实验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钠与水反应的影响,如温度、钠的质量等。
Step 7: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室操作前要佩戴好个人防护设备。
2.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剧烈反应造成危险。
3. 注意实验室通风,及时清理实验台。
钠与水反应教学设计
![钠与水反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85646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f.png)
钠与水反应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
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来一起探索钠与水反应的奇妙世界啦!
咱们先准备好实验用品,有钠、水、烧杯、酚酞试液。
看呀,这小块钠,亮晶晶的,可别小瞧它哟!把它轻轻放入装水的烧杯里,哇哦,它居然浮在水面上,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在跳舞。
而且,它还在水面上快速地游动,这是为啥呢?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呀!
再瞧,钠和水一接触,就发出“嘶嘶”的声音,好像在说:“嘿,我来啦!”紧接着,钠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是不是超级神奇?这是因为反应放热,钠的熔点又比较低。
还有哦,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啦!这就说明有碱性物质,其实就是氢氧化钠。
通过这个实验,咱们就清楚地看到了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是不是很有趣呀?
好啦,小伙伴们,下次咱们再一起探索更多的化学奥秘!
教学设计二
哈喽呀,同学们!今天咱们要走进钠与水的奇妙反应之旅哟!
咱们先瞅瞅这钠,小小的一块,可蕴含着大大的能量呢!
把钠放进水里,“噗通”一声,它就浮起来啦!就像个不会游泳的小朋友套着游泳圈。
然后呢,它还跑得飞快,在水面上乱窜,这是因为钠受到了水的推力哟!
紧接着,钠变成了一个小球,一闪一闪的,好像一颗小星星。
这是因为反应放出的热量让钠熔化啦!
而且呀,一直能听到“嘶嘶嘶”的声音,就像是钠在唱歌。
再看看水,加了酚酞试液之后,变红啦!这说明了碱性的东西,那就是氢氧化钠哟!
同学们,咱们通过这个实验,是不是对钠与水的反应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呀?以后看到钠和水在一起,就能想到这些好玩的现象啦!
好啦,今天的探索就到这里,期待下一次咱们一起发现更多有趣的化学知识!。
钠加水实验教案
![钠加水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9ebb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f.png)
钠加水实验教案教案标题:钠加水实验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钠加水实验,让学生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钠片、蒸馏水、试管、试管架、盛水槽、酚酞指示剂、安全眼镜、实验手套等。
2.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标志笔。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使用教学投影仪或白板,展示钠片的外观,并提问学生对钠的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钠与水反应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和产物。
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佩戴安全眼镜和实验手套,坐在实验台前。
2. 将一块钠片放入试管中。
3. 将试管放入盛水槽中,保持试管口朝下,确保试管底部完全浸入水中。
4.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产生气泡、放出气体等。
5. 将酚酞指示剂滴入试管中,观察并记录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让学生尝试解释这些现象。
2. 引导学生总结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产生气泡和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原因。
3. 强调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的重要性。
实验讨论与延伸(10分钟):1. 让学生讨论钠与水反应的安全问题,并提醒学生在实验室中使用钠时应注意的事项。
2.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金属与水反应的情况,并与钠与水反应进行比较。
3. 鼓励学生提出其他相关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研究。
实验总结与评价(5分钟):1. 请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并让学生自评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并讨论如何改进实验设计和操作。
作业(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观察结果和结论等。
2. 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相关知识。
教学延伸:1. 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其他金属与水反应的实验,比较它们的反应性。
2.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应用和相关的安全措施。
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免费
![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bf1e012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b.png)
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免费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引言: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在与水接触时会产生激烈的反应。
通过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并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种钠与水反应的教学设计,旨在提供给教师们借鉴和参考。
实验目标:1. 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产物。
2. 观察和记录钠与水反应的实际现象。
3. 探索钠与水反应的性质和规律。
实验材料:1. 钠片(小块)。
2. 实验室用水。
3. 试管。
4. 观察瓶或玻璃器皿。
5. 钳子或镊子。
实验步骤: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学生注意安全问题,如穿好实验服、戴好护目镜等。
- 将试管和观察瓶清洗干净,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2. 实验过程:a. 教师将一小块钠片放入一个干净的观察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
b. 学生观察到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例如钠片表面出现气泡、钠片上升到水面并燃烧等。
c. 学生用肉眼观察实验室中的其他观察瓶,注意其他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是否与刚才观察到的一致。
d.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描述钠与水反应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变化。
3. 实验结果分析:a.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总结钠与水反应的特点,如气泡产生、火焰燃烧等。
b. 学生讨论并推测这些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机理。
4. 实验延伸: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钠与其他物质(如酸、碱等)进行反应,会有怎样的现象和结果。
b.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相关实验,并进行探究,以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5.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a.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将过多的钠片投入水中造成剧烈反应。
b. 学生需要佩戴护目镜和实验服,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结论:通过这次实验,学生们充分了解了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产物和反应过程;掌握了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一)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257a97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0.png)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 引言- 介绍钠与水的反应- 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能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氢气和碱性溶液。
- 这个反应是化学课程中的经典实验之一,有助于学生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特点。
-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钠与水的反应,了解金属与水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金属元素与水反应的理解,同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 实验材料- 实验室用钠片- 蒸馏水- 直尺- 玻璃坩埚- 钳子- 实验步骤- 实验前准备- 将实验室用钠片切成小片,去掉表面氧化层。
- 准备一定量的蒸馏水。
- 进行实验- 将切好的钠片用钳子夹起,放在玻璃坩埚中。
- 将玻璃坩埚放置在直尺上,注入适量的蒸馏水。
- 观察和记录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包括氢气的释放和溶液的变化。
- 实验现象及解释- 实验现象- 钠与水接触后,立即起火,产生剧烈的氢气气泡,同时溶液变成碱性。
- 反应方程式- Na + H2O → NaOH + H2- 反应解释- 钠在水中发生单质氧化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 实验总结- 实验得出的结论- 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释放大量热量,产生明火。
- 实验意义-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刻理解金属与水的反应特点,以及反应产物的性质。
- 拓展延伸- 实验扩展- 可以将钠与其他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进行反应实验,比如氯气、氧气等,观察不同反应的现象和特点。
- 实验应用- 通过了解金属与水的反应性质,可以进一步探讨金属的活泼性和稳定性,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钠与水教案
![初中化学钠与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5a565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6.png)
初中化学钠与水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及产物;2. 掌握钠与水反应的条件;3. 掌握钠与水反应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重点】1. 钠与水的反应过程;2. 钠与水反应的条件;3. 钠与水反应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1. 钠与水的反应机理;2. 钠与水反应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会发生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钠与水的反应会产生什么结果。
二、实验操作1. 实验目的:观察钠与水的反应情况。
2. 实验材料:钠片、蒸馏水、密闭玻璃瓶。
3. 实验步骤:将一小块钠片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密闭玻璃瓶中,观察钠与水的反应情况。
三、实验结果1. 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2. 反应式:2Na + 2H2O -> 2NaOH + H2↑。
四、钠与水的性质及应用1. 钠与水反应会放出氢气,产生氢氢氧化钠。
2. 钠与水的反应是剧烈的,会放出大量热量,并且氢气非常易燃。
3. 钠与水的反应可以用于制取氢气和氢氧化钠。
五、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及产物,掌握了钠与水反应的条件、性质及应用。
【课堂练习】1. 钠与水的反应式是什么?2. 钠与水的反应会放出哪种气体?3. 钠与水反应的条件是什么?【作业】1. 列举几个利用钠与水反应的应用;2. 写出一篇关于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报告。
【板书设计】钠与水的反应反应式:2Na + 2H2O -> 2NaOH + H2↑产物:氢气和氢氧化钠性质及应用:剧烈反应、生成大量热量,用于制取氢气和氢氧化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钠与水的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6db4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7.png)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钠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硬度等。
2. 钠的化学性质:与氧气、水、酸、盐等物质的反应。
3.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浮、熔、游、响。
4.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
2. 教学难点:钠与水反应的安全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观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钠与水反应的原因。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镊子、滴管、试管、酒精灯、石头等。
2. 实验试剂:钠、水、酚酞溶液等。
3. 安全措施: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准备醋酸溶液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钠与水的反应。
2. 讲解钠的物理性质:通过PPT展示钠的密度、熔点、硬度等性质,让学生了解钠的基本特征。
3. 讲解钠的化学性质:介绍钠与氧气、水、酸、盐等物质的反应,为学生理解钠与水反应打下基础。
4. 进行钠与水反应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5.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讨钠与水反应产生浮、熔、游、响现象的原因。
6. 讲解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PPT展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理解反应的实质。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自学。
七、课堂练习1. 根据钠的物理性质,解释为什么钠能在水中浮起来。
2. 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描述钠与水反应时的实验现象。
八、课后作业1. 复习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深入研究钠与水反应的原理,查阅相关资料。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b8535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5.png)
钠与水的反应教案本节课主要讲述钠与水的反应。
在初中已经研究了一些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但本章节将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学生对金属的理解。
钠是高中阶段研究的第一种金属元素,研究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研究有指导作用,因此本节课的重要性突出。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及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判断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掌握钠与水的反应及钠着火后的处理方法,总结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以及通过实验探究钠的性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是钠与水的反应,包括反应现象和方程式。
这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学好这一点,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让高中生观察和分析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虽然学生对新事物和新现象充满好奇心,但他们需要更仔细全面地观察,才能理解其中的原因。
突破这个难点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鼓励他们注重实验研究。
为了教学准备,需要多媒体课件和实验仪器,如烧杯、镊子、滤纸、小刀、玻璃片、水、金属钠、酚酞和试管。
在复阶段,学生需要练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新闻事件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用水灭火钠着火的情况。
在新知探究中,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他们需要将钠放入烧杯中的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会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并板书钠与水的化学反应现象:浮、熔、游、响、红。
教师会解释每个现象的原因,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最后,教师会让学生思考如何扑灭着火的钠。
思考交流阶段,学生需要回答金属钠和酸反应是否会产生氢气,以及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中是否能置换出铜。
在课堂总结中,教师会回顾今天研究的知识,强调钠与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需要牢记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现象。
如果钠着火了,应该用沙土扑灭,而不能用水扑灭。
1.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为:化学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离子方程式:2Na + 2H2O → 2Na+ + 2OH- + H22.钠与水反应时,与钠的熔点低、硬度小和强还原性无关的是钠的密度小。
钠和水的反应教案
![钠和水的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d2bce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f.png)
钠和水的反应教案钠和水的反应教学对象:高中化学课教学目标:1.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原理和机制。
2.掌握钠与水反应条件和实验方法。
3.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危险性和应对措施。
教学内容:1.钠的性质与特点:(1)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具有电性。
(2)钠具有低密度和低熔点的特点。
(3)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可燃性,与水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氢气和热。
2.钠与水的反应原理和机制:(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2Na + 2H2O → 2NaOH +H2↑。
(2)钠与水反应时,钠原子的电子被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所吸引,形成了Na+和OH-离子,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氢气和热。
(3)钠和水反应的速度取决于钠的初始大小和形状以及水的温度和纯度等因素。
3.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方法:(1)实验器材:钠片、水槽、盛水瓶、试管、取滴管、点火器等。
(2)实验步骤:1)将干净的钠片切成适当大小,放入水槽中的盛水瓶中。
2)用取滴管取一些水,在小试管中放置。
3)轻轻用点火器点燃小试管中的水,观察现象。
4)将烧杯中的水进行加热,改变水的温度,再对钠的反应进行实验。
(3)实验注意事项:1)一定要注意安全,穿戴好实验室制服和安全防护用具。
2)钠片一定要切成适当的大小,并避免由于反应过程中的汽化造成的钠片飞溅。
3)在实验前必须检查水的纯度,使用纯净水对结果的准确性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4.钠与水反应的危险性和应对措施:(1)钠与水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氢气和热,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瓶颈位置过高,导致大量氢气释放而产生安全隐患。
(2)钠与水反应的产物为NaOH,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接触后会引起皮肤灼伤。
(3)在进行实验时,必须穿戴适当的安全防护用具,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和讲解,学生深入了解了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原理和机制,并掌握了钠与水反应的条件和实验方法。
同时,学生也对钠与水反应的危险性和应对措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钠与水反应的讲解教案
![钠与水反应的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c08c2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7.png)
钠与水反应的讲解教案教案标题:钠与水反应的讲解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
2. 掌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
3. 能够解释钠与水反应的观察现象和产物。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钠片、蒸馏水、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棒。
2. 幻灯片或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忆曾经见过或听说过哪些金属与水反应的情况,并简要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钠与水反应会发生什么现象?产生哪些物质?步骤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介绍钠与水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钠 + 水→ 钠氢化物 + 氢气2. 解释反应过程:钠与水接触后,会迅速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氢气和钠氢化物。
3.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钠是一种高活性金属,在操作时需要小心,避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导致火灾。
步骤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展示实验操作步骤:a. 将一小块钠片放入试管中。
b.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c.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产物。
2. 强调实验安全措施:老师或实验员进行演示,学生不得触摸钠片,保持安全距离。
步骤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产物:气泡的产生、试管内液体变化等。
2. 提问学生:根据实验观察结果,你认为钠与水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反应?为什么?3. 引导学生总结:钠与水反应的观察现象和产物,以及该反应的类型。
步骤五:拓展应用(10分钟)1. 提问学生:钠与水反应有哪些实际应用?可以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钾、锂等金属与水反应,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和产物?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答几个与钠与水反应相关的问题,如反应类型、观察现象等。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钠与水反应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金属与水的反应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
本节紧承上一次课的金属性质,深入分析金属与水的反应。
这一部分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的一个提高和深化。
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巩固;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
在本章和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因此,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
【学生情况分析】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1)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基础。
(2)通过前面实验的探究教学,对本节教材中的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能进行简单的探究,并能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
(2)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
(3)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与技能:了解钠与水的反应,会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各种实验现象;掌握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了解钠的保存方法以及钠着火的扑灭方法,能结合相关知识解释。
2、过程与方法:(1)观察钠与水的实验,提高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分析能力。
(2)通过思考题的练习以及回答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演示以及钠的保存与着火扑灭方法的学习,增强实验安全意识,提高生活中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教学方法、策略】在讲授金属钠化学性质中涉及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 ,那就是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具体实验内容 :向一个盛有水的烧杯里滴如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小块(约黄豆粒大的)。
钠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反应现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怎么才能让学生的求知欲在兴趣中 ,在参与中,在求真儿中得到升华。
如果只由教师单独操作完成,就会显得牵强、死板,达不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我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先讲要求:取、擦、切、放。
学生分成四组(圆围型)分别按要求做。
汇总现象结果:现象解释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溶成闪亮小球反应放热、熔点低迅速四处游动钠受气体推动而游发出嘶嘶响声产生气体及其燃烧反应后呈红色生成 NaOH显碱性现象总结:浮、熔、动、红另外,还出现了学生无法解释的现象:(1)钠与水反应时,钠的周围有白雾。
(2)钠与水剧烈反应时有大量的黑烟。
(3)钠球儿本应四处游动,却有时贴在烧杯的内壁不动。
同学们总结的结论按教材要求已经很全面了。
然而对措手不及的问题是切合实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是避其锐锋,留有悬念呢?点评:学生能发现问题,此时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会使大多数同学对老师有偏见(你不会),也会让学生有种不满足感,更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此时就要求教师见多识广,博览群书,以一桶流动水的知识去满足一杯水的需要。
而且把握住课堂的大方向,循序引导解决问题。
解释(1):此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另有少量氢气燃烧生成的水蒸气,这一条学生很容易接受。
解释(2):我必须请问此小组的“主刀人”,说明你在将钠放入水中之前忘了什么?他想了想,竟红着脸告诉同学们没有“擦”的过程。
我就鼓励学生“顺藤摸瓜”,找到了病症的根源。
于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原来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引燃了沾在钠表面上的煤油,而黑烟恰恰是煤油燃烧产生的。
“出事”的学生满意了,大家脸上的微笑代表了一切,求真儿的天性得到了满足。
点评:教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以事实为依据,见多识广,应急能力强,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因势利导,激活想象力,挖掘潜能力。
解释(3):问钠球四处游动的原因(从钠球受力的情况来分析)。
甲生:产生了氢气推动钠球四处游动。
乙生:钠球受到了不平衡力的作用,致使它四处游动。
问:为什么有时贴在烧杯的内壁不动呢?丙生:气体对钠球的推动力和器壁的作用力平衡,导致钠球静止不动。
点评:学科间的互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促动作用。
这样就解决了这节课的主要问题,为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及时让学生完成钠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如: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氯化铁溶液中,氯化铵溶液中,通过现象及时提醒学生钠的化学性质的活泼性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不存在于盐溶液中,将继续反应,建议先分步写,然后再综合写方程式,从而很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也真正地作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上面有提到生成了气体,从钠和水的的三种元素,我们可以先来推测一下这种气体是什么呢?可能是氢气和氧气两种,下面就让我们来检验这种气体是什么呢?操作:在250ml的烧杯中加入水,水离杯口约1cm,将一支充满水的小试管倒着放入烧杯中,注意试管底部不能有气泡。
将小试管慢慢提起至试管口位于液面下0·5~1cm处,注意不要使试管口露出水面。
用镊子夹住一块绿豆大小的钠,迅速使钠进入倒放在水里的试管。
等试管中气体已经收集满时,把试管倒着移近酒精灯点燃,同学们会听到噗的一声,判断这是氢气。
在这里如果是氧气会有助燃效果,所以用点燃来检验气体。
结论:2Na+2H 2 O===2NaOH+H 2 ↑(2Na+2H 2 O==2Na++2OH-+H 2 ↑)课后点评:通过金属钠的教学,首先在课堂气氛上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亲手参与是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基础,这样才能以实验为基础,形成理论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教与学的融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这节实验教学,感受很深,感想很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
”这一堂课,我感觉深刻。
学生的潜能太大了,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太强烈了,我们做老师的如果对之加以忽视,是对学生潜能的巨大浪费。
应当充分地开发、培养学生的大胆尝试、自主思维、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正因为如此,把课堂交给学生是可行的。
另外 ,还出现了学生无法解释的现象:(1)钠与水反应时,钠的周围有白雾。
(2)钠与水剧烈反应时有大量的黑烟。
(3)钠球儿本应四处游动,却有时贴在烧杯的内壁不动。
同学们总结的结论按教材要求已经很全面了。
然而对措手不及的问题是切合实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还是避其锐锋,留有悬念呢?点评 :学生能发现问题,此时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会使大多数同学对老师有偏见(你不会),也会让学生有种不满足感,更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此时就要求教师见多识广,博览群书,以一桶流动水的知识去满足一杯水的需要。
而且把握住课堂的大方向,循序引导解决问题。
解释 (1):此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另有少量氢气燃烧生成的水蒸气,这一条学生很容易接受。
解释 (2):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引燃了沾在钠表面上的煤油,而黑烟恰恰是煤油燃烧产生的。
点评 :教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以事实为依据,见多识广,应急能力强,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因势利导,激活想象力,挖掘潜能力。
解释 (3):问钠球四处游动的原因(从钠球受力的情况来分析)。
甲生 :产生了气体推动钠球四处游动。
乙生 :钠球受到了不平衡力的作用,致使它四处游动。
问 :为什么有时贴在烧杯的内壁不动呢?丙生 :气体对钠球的推动力和器壁的作用力平衡,导致钠球静止不动。
点评 :学科间的互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促动作用。
上面提到钠与水反应生成了气体这样就解决了这节课的主要问题 ,为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及时让学生完成钠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如: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氯化铁溶液中,氯化铵溶液中,通过现象及时提醒学生钠的化学性质的活泼性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不存在于盐溶液中,将继续反应,建议先分步写,然后再综合写方程式,从而很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也真正地作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课后点评 :通过金属钠的教学 ,首先在课堂气氛上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亲手参与是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基础,这样才能以实验为基础,形成理论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教与学的融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这节实验教学 ,感受很深,感想很多:。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
”这一堂课,我感觉深刻。
学生的潜能太大了,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太强烈了,我们做老师的如果对之加以忽视,是对学生潜能的巨大浪费。
应当充分地开发、培养学生的大胆尝试、自主思维、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正因为如此,把课堂交给学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