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鹳雀楼

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刘辉

10月的某日与同事一行四人驱车300公里来到山西永济的鹳雀楼。说起鹳雀楼,但凡是中国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那首耳熟能详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由于走错了路,来到永济已是1点多了。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普救寺,说起普救寺,人们似乎很陌生。但是读过西厢记的人都知道著名的戏剧《西厢记》就发生在这里。这里因此被称为爱情之乡。

站在普救寺前,雄浑的“普救寺”三个大字映入眼帘。抬头张望,古朴秀丽的普救寺“莺莺塔”矗立在山巅,峭拔有力。整个普救寺依山而建,亭台楼阁、一应俱全,绿树环抱,柳叶婆娑,颇为壮观。看来此趟没有白来。

我们沿着石阶,缓缓而上。依次来到了大钟楼、塔院回廊、莺莺塔、大雄宝殿,还有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以及听哇亭等。这里的建筑与一般寺庙没有什么不同。唯一感到特别的是这里不仅是一座寺庙,更像是一个爱情主题公园。到处都是连心锁、许愿墙。塔院回廊里,还画有《西厢记》的连环画。就连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还有白马将军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还有张生、崔莺莺的洞房,也一一保留着。不知是普救寺成就了《西厢记》,还是《西厢记》成就了普救寺。总之爱情与佛堂在这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建筑很有特色,具体地说:是这里的建筑有

奇妙的回音效果。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人称奇。地方志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因为还要登鹳雀楼,我们便匆匆离开了这座神奇的寺院。

在来永济之前我们曾想:“黄河入海流”,作为诗歌,到底是实写还是虚写。说白了就是站在鹳雀楼上,能不能看到黄河。能看到,就是实写;看不到,就是虚写,写的是想像之景。

鹳雀楼距普救寺驱车也就是5分钟的时间。来到鹳雀园,在园外的白墙上书写到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写下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另外还写有畅当的《题鹳雀楼》:“迥临飞鸟上,河流入断山。天势围平野,高出尘世间”。

买了门票进园,里面十分开阔。园内小草青青,杨柳婀娜,小桥、曲水、垂柳、花树,组合得恰到好处,别致轻盈,看上去十分舒服。园内游人不多,正好可以随意观景、留影。走过宽敞的广场,宏伟壮观的鹳雀楼赫然矗立在我们眼前,这座鹳雀楼外观四檐三层,高七八十米,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楼的整个油漆以蓝色为主,辅以红色、绿色。看上去典雅、大方,颇具唐代彩画风范。斗拱、匾牌、门额、瓦脊也是一应俱全,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唐代楼阁”。在这里有必要对鹳雀楼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该楼始建于北周,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后毁于战火。该楼是2002年仿建的。尽管这不是原装货,但还是让我们热血沸腾了一阵。我们飞速登临楼顶,顿时感到

心境开阔,呼吸顺畅。眺望远方:农田、树林、滩涂尽收眼底。我们赶紧来到楼的西面,果然看到巨大弯曲的黄河如巨龙般盘踞在远方。我们四人禁不住放声高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不停地远眺,不停地用眼睛和相机360度地记录着眼前的美景。我们真的要感谢当地的政府,因为他们重修的鹳雀楼让我们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王之涣诗中的意境。若非到此,绝对体会不到诗中之胜景。另外我们还要感谢当地居民,因为在鹳雀楼周围绝无高大的建筑,因此我们可以一览无余,一览无余……

感叹之余,我不禁在想:这么宏伟的建筑,为什么游人却这么少呢?是宣传的力度不够,还是它的名气不够大?我没有去过“滕王阁”、“岳阳楼”还有“黄鹤楼”,不知它们是否宏伟,但我知道那里的游人比这里多得多……。算了,就算没有人来,它也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它也成全了我登临名楼的夙愿。一个没有登临过鹳雀楼的老师怎么好意思理直气壮地给学生讲《登鹳雀楼》呢?

此时我又在想:到底是鹳雀楼因王之涣而知名,还是王之涣因鹳雀楼而知名?也许他们是相辅相成、互为载体的。古迹、名人,这也许正是中国旅游兴胜的原因之一吧?

不管怎样,我们是必须要感谢鹳雀楼和王之涣的,鹳雀楼让我们后人有了一个凭吊古人的场所,王之涣让鹳雀楼有了文化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