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网络参数优化设置指导手册初稿(精)

合集下载

TD-LTE网络优化指导手册

TD-LTE网络优化指导手册

TD-LTE网络优化指导手册项目名称文档编号版本号作者版权所有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本资料及其包含的所有内容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大唐移动)所有,受中国法律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法律的保护。

未经大唐移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散布、改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资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违者将被依法追究责任。

模板编号:DTM.TX.04.125 版本:V1.0.0 2005-1-1开始实施文档更新记录目录1引言 (6)1.1缩写术语 (6)2TD-LTE总体背景 (7)2.1概述 (7)2.2TD-LTE基本概念及技术特征 (7)2.3TD-LTE关键技术 (8)3LTE基础知识 (9)3.1帧结构 (9)3.2物理信道 (10)3.2.1下行物理信道 (10)3.2.2上行物理信道 (11)3.3LTE接口 (12)3.3.1LTE网络整体架构 (12)3.3.2LTE网络接口协议 (12)3.3.3S1接口协议 (13)3.3.4X2接口协议 (13)3.3.5无线接口协议 (14)4TD-LTE网络优化概述 (15)4.1概述 (15)4.2TD-LTE网络优化指导思想与原则 (15)4.2.1最佳系统覆盖 (15)4.2.2合理邻区优化 (16)4.2.3系统干扰最小化 (18)4.2.4均匀合理的基站负荷 (18)5TD-LTE网络优化流程 (18)5.1总体流程 (18)5.2优化准备 (19)5.3单站优化 (19)5.3.1室外宏站单站优化 (20)5.3.2室内分布单站优化 (22)5.4簇优化 (24)5.4.1测试前准备 (24)5.4.2簇优化流程 (26)5.4.3簇优化数据采集 (28)5.4.4簇优化覆盖分析 (29)5.4.5簇优化切换分析 (31)5.4.6簇优化调整分析 (32)5.5覆盖优化 (35)5.6业务优化 (36)5.7区域优化 (36)5.8边界优化 (36)5.9全网优化 (36)6TD-LTE关键参数解析 (36)7TD-LTE专题优化分析 (39)7.1覆盖优化 (39)7.2切换优化 (40)7.2.1切换相关参数 (40)7.2.2切换优化原则 (41)7.3重选优化 (41)7.3.1重选相关参数 (41)7.3.2重选优化原则 (44)7.4接入优化 (44)7.5掉话优化 (45)7.6单双流切换优化 (45)7.6.1MIMO模式 (45)7.6.2算法流程 (46)7.6.3参数修改 (48)8TD-LTE优化案例分析 (48)8.1覆盖优化案例 (48)8.1.1弱覆盖 (48)8.1.2越区覆盖 (49)8.1.3重叠覆盖 (50)8.2切换优化案例 (51)8.2.1邻区漏配 (51)8.2.2乒乓切换 (52)8.2.3切换不及时 (55)8.2.4UE未启动同频测量 (56)8.3干扰优化 (57)8.3.1PCI干扰 (57)8.3.2重叠覆盖干扰 (58)8.4参数优化 (59)8.4.1DSR上报周期 (59)8.4.2小区驻留困难 (60)8.4.3同频小区重选失败 (61)8.4.4切换后TAU导致掉话 (62)9TD-LTE网络优化经验总结 (62)9.1网络部署与优化思路 (62)9.2同频干扰减轻与小区边界性能提升 (63)9.3天线性能 (63)9.4TD-SCDMA与TD-LTE网络优化 (64)9.4.1新技术分析 (64)9.4.2TD-SCDMA与TD-LTE之间同步/帧同步/对齐的共存分析 (64)TD-SCDMA与TD-LTE组网规划分析 (66)10D-LTE关键过程信令流程解析 (66)10.1概述 (66)10.2关键过程信令流程解析 (66)10.2.1E-UTRAN初始附着过程 (66)1、流程概述 (66)2、消息解析 (69)10.2.2切换过程 (94)1、流程概述 (94)2、消息解析 (99)11TD-LTE路测软件和终端使用 (107)11.1测试工具准备 (107)11.1.1软件安装 (108)11.1.2终端驱动安装 (108)11.1.3GPS驱动安装 (108)11.2CDS LTE软件测试设置说明 (108)11.2.1添加设备 (109)11.2.2添加测试项目 (109)11.2.3添加视图 (110)11.2.4保存工作区 (111)11.3CDS LTE软件测试操作说明 (111)1 引言描述TD-LTE系统基础知识,通过此文档可以对TD-LTE系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中兴分册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中兴分册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中兴分册(征求意见稿)目录1前言本手册是基于TD-LTE产品的参数介绍,介绍了无线网优参数涉及的主要功能,并给出使用方法和建议。

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建议书。

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分为无线基本功能及增强功能,其中增强功能根据应用效果的不同,又将增强功能分为面向不同建设需求、覆盖增强、降低系统内干扰、基于多天线技术的吞吐量提升四大类。

下一章将对各类功能逐一介绍。

4 无线基本功能无线基本功能主要是保障系统的移动性管理、QoS 管理、安全功能等正常应用,且为了保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不同业务进行区分保障,充分利用无线资源,可开启状态转移、接纳控制等相关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4.1 移动性管理 4.1.1 原理概述移动性管理是TD-LTE 系统的必备机制,能够辅助TD-LTE 系统实现负载均衡、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该功能主要分为两大类:空闲状态的移动性管理和连接状态的移动性管理。

在TD-LTE 系统内,空闲状态的移动性管理主要通过UE 的小区选择/重选过程来实现;连接状态的移动性管理主要通过切换过程来实现。

小区选择:小区选择一般发生在PLMN 选择之后,其目的是使UE 在开机后尽快选择一个信道质量满足条件的小区进行驻留;小区重选:当UE 处于空闲状态,在小区选择之后需要持续地进行小区重选,以便驻留在优先级更高或者信道质量更好的小区。

小区重选可以分为同频小区重选和异频小区重选。

切换:当UE 处于连接状态,网络通过切换过程实现对UE 的移动性管理。

按照同异频划分,切换可以分为同频切换与异频切换;按照基站间网络架构的逻辑接口划分,切换可以分为S1切换与X2切换。

●●●●●移动性管理●QoS 管理●安全功能●随机接入控制●接纳控制●主动迁移用户到空闲态●RRC 信令过程的定时器RRU 级联●小区合并●小区分裂CRS 功率抬升●PDCCH 自适应调整下行频率选择性调度●下行ICIC ●上行功控●上行IRC 接收上行多用户MIMO●下行TM3/双流波束赋形(TM8)自适应●下行多用户波束赋形4.1.2使用建议及配置说明移动性管理是移动通信的基本机制,因此要求全网开启移动性管理功能,包括小区重选(含同异频)、切换(同异频切换及S1/X2切换)。

LTE重点优化参数配置指导手册

LTE重点优化参数配置指导手册


附录:定时器常量
类流程说
明:
1 初始RRC连接建立流程,及相关定时器参数影响
【初始接入流程说明】主要受T300、T302定时器的影响:
UE 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是由UE的RRC层发起,并向MAC层发出随机接入指示以后,启动T300定时器,接Connection Setup消息或RRC Connection Reject消息,或NAS层指示终止RRC连接建立时停止; 如果T3则通知上层RRC连接建立失败, UE转入空闲模式。

网络在RRC连接拒绝时,会在RRC Connection Reject消息中同时向UE指示等待时间(T302 时长),UE需
3 切换流程,及相关定时器参数影响
在“E-UTRAN内切换”和“切换入E-UTRAN 的系统间切换”的情况下,UE在收到带有“mobilityContro 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时启动T304定时器,在完成新小区的随机接入后停止该定时器。

T304定时器超时后,UE需恢复原小区配置并发起RRC重建流程(如第4节所述)。

T311
响:
AC层发出随机接入指示以后,启动T300定时器,接收到RRC 息,或NAS层指示终止RRC连接建立时停止; 如果T300超时,消息中同时向UE指示等待时间(T302 时长),UE需等待
切换”的情况下,UE在收到带有“mobilityControlInfo”小区的随机接入后停止该定时器。

重建流程(如第4节所述)。

中国移动 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 华为分册

中国移动 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 华为分册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华为分册(征求意见稿)目录TABLE OF CONTENTS1 前言1.1 关于本书1.1.1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华为TD-LTE系统版本的各个专题的相关参数,对参数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系统中的参数,提高系统性能。

1.1.2读者对象本手册适用于TD-LTE系统的基本概念有一定认识的华为公司内部工程师。

1.1.3内容组织本手册是基于TD-LTE产品版本的参数介绍,其内容组织如下:第一章:对本手册的目的,读者对象,内容组织进行介绍。

第二章上行资源分配:介绍Sounding RS资源分配和上行调度的参数配置及调整影响。

第三章上行ICIC:介绍上行ICIC相关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四章下行资源分配:介绍PUCCH资源分配、下行CQI调整、下行调度和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参数配置及调整影响。

第五章下行ICIC:介绍下行ICIC相关参数的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六章下行MIMO:介绍下行MIMO(含Beamforming)与CQI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及其调整的影响。

第七章移动性管理:介绍切换、重选的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八章LC(过载控制):介绍负载控制算法、随机接入控制算法、系统消息SIB映射、移动性负载平衡算法、准入控制算法的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九章功控算法:介绍影响上行功率控制算法、下行功率控制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章信道配置&链路控制:介绍影响DRX控制算法、上行定时控制算法、上行无线链路检测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一章数传算法:介绍影响AQM算法、TCP Agent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二章传输TRM算法: 介绍影响LMPT接口板下行流控算法、TRM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三章SON:介绍影响ANR算法、ICIC自组织模式选择算法、MRO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1.1.4撰写和评审记录1.1.5参考文献1)< LTE eRAN2 2 性能参数分册>2)<V100R005C00B009 离线MML>3)<LTE TDD eRAN 参数配置规则>4)< -DBS3900 LTE TDD 产品文档-(V100R005C00_01).chm>1.1.6本文的约定和说明本文重点关注和性能相关的参数:(基于M2000平台,以R版本为基础,缺省配置带宽为20MHz,)本文对应的产品版本请参看修订记录,未作特别说明的参数均是该版本的参数。

(完整版)TD-LTE网络优化性能指标类问题处理指导手册V5

(完整版)TD-LTE网络优化性能指标类问题处理指导手册V5

LTE网优性能指标类问题处理指导手册V5.0目录目录 (1)前言 (4)一、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优化 (5)1、理论介绍 (5)2、指标定义 (5)3、优化方法介绍 (5)3.1上行随机接入的问题 (7)3。

2小区重选参数问题 (7)3。

3下行初始发射功率偏低问题 (7)3。

4上行初始功控问题 (8)4、相关案例介绍分析 (8)小区重选参数问题 (8)问题描述: (8)问题分析: (8)定位过程: (9)解决建议: (10)二、ERAB建立成功率 (10)1、理论介绍 (10)2、指标定义 (12)3、相关案例介绍分析 (12)路由配置错误无法接入的问题 (12)问题描述: (12)问题分析: (12)定位过程: (13)定位结果: (14)安全参数配置问题 (14)内容描述 (14)问题分析: (14)定位结果: (15)解决建议: (15)三、切换成功率优化 (15)1、理论介绍 (15)2、指标定义 (15)3、优化方法介绍 (16)3。

1切换信令流程 (16)3.2涉及话统打点 (18)3.3 切换问题分类 (20)4、相关案例介绍分析 (23)硬件和传输故障 (23)邻区漏配问题 (25)邻区数据配置不当 (27)四、无线掉线率优化 (29)1、理论介绍 (29)2、指标定义 (31)3、相关案例介绍分析 (31)切换不及时问题 (31)核心网问题 (33)帧头未对齐导致的干扰问题 (36)前言话统KPI是中国移动考核项之一,也是对网络质量的最直观反映。

日常话统监测是进行网络性能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日监测,识别突发问题小区,将问题消除在初级阶段。

通过周监测,识别网络性能持续短木板小区,针对性的进行提升优化.话统KPI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接入性指标、保持性指标、移动性指标、业务量指标、产品运行类指标、系统可用性指标和网络资源利用率指标.通过上述重点话统KPI指标的监测,可以达到:识别突发问题、风险提前预警、话统KPI的稳定与提升,目前TD-LTE系统需要重点关注的话统KPI指标如下表:一、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优化1、理论介绍RRC连接建立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在准备阶段中,UE会根据NAS 层的触发原因和系统广播中的接入限制信息,通过一系列检查来判断自己是否被允许进行接入过程,如果可以,则执行后续的实施阶段;否则UE的RRC将启动相应的定时器,在该定时器超时前UE无法发起任何接入过程。

(完整版)LTE精品网格优化指导手册-20150120

(完整版)LTE精品网格优化指导手册-20150120

广州杰赛精品网格优化手册基于2014长春移动LTE专项编写范永明2015/2/12目录1.概述 (2)2.精品优化目的及背景 (2)2.1精品优化目的 (2)2.2精品优化背景 (2)3.精品优化指标说明 (2)4.精品优化方法概述 (4)4.1覆盖类问题分析处理 (4)4.2干扰类问题分析处理 (5)4.3低占用小区问题分析处理 (5)4.4重叠覆盖问题分析处理 (6)4.5模三干扰问题分析处理 (6)4.6传输模式与SINR不匹配分析处理 (6)5.精品优化案例分析 (7)5.1覆盖问题分析处理 (7)5.1.1福民街与福禄街交汇处,LTE弱覆盖 (7)5.2干扰问题分析处理 (10)5.2.1东环城路与长吉北路,SINR差。

(10)5.3小区低占用问题分析处理 (11)5.3.1铁北三路北十条3小区与君子兰2小区低占用情况 (13)5.4重叠覆盖率问题分析处理(网格3内重叠覆盖问题较少不典型,故选择网格19重叠覆盖部分加以补充) (15)5.4.1通达路与南四环路交汇处附近路段重叠覆盖度高 (16)5.5模三干扰问题分析处理 (18)5.5.1远达大街与惠工路交汇模三干扰 (20)5.6传输模式与SINR不匹配问题分析处理 (21)1.概述本指导书讲述基于CDS测试软件的网格精品优化方法。

通过方法阐述和案例分析使读者能够更好的开展网格精品优化工作。

由于能力有限,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斧正,不胜感激!2.精品优化目的及背景2.1精品优化目的随着网格站点开通率的不断提高(>80%),目前LTE网络已经进入网络基础优化的攻坚阶段,通过网格精品优化既可以全面提升网络指标、发掘网络优化亮点又可以充分锻炼网优工程师的网络优化技能,因此有必要针对部分覆盖基础较好的网格开展精品优化。

2.2精品优化背景网格精品优化是建立在基础优化之上的,因此在网格基础优化阶段优化工程师要尽量将网格内的基站覆盖情况进行深入摸底分析(掌握网格内80%以上基站的覆盖情况)以确保网格精品优化的有效开展。

lte无线参数优化指导手册

lte无线参数优化指导手册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中国联通LTE无线参数优化指导手册网络公司运维部网络技术研究院2015年7月目录1 前言 62 参数配置及优化流程 63 基本参数配置 73.1 概述 73.2 小区配置 83.2.1 参数配置列表 83.2.2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83.3 天线配置 163.3.1 参数配置列表 163.3.2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163.3.3 LTE多天线参数配置策略 17 3.4 功率配置 183.4.1 参数配置列表 183.4.2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183.4.3 支持功率配置策略 213.5 DRX配置 223.5.1 参数配置列表 223.5.2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244 小区选择和重选 294.1 概述 294.1.1 小区选择 304.1.2 小区重选 314.2 参数配置列表 334.3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354.3.1 小区选择最小接入电平 354.3.2 小区选择最小接入电平偏置 36 4.3.3 小区内UE最大发送功率 374.3.4 小区重选优先级 384.3.5 同频小区测量启动门限 394.3.6 异频/异系统小区测量启动门限 40 4.3.7 异频高优先级重选门限 404.3.8 异系统高优先级重选门限 414.3.9 服务载频低门限 424.3.10 异频低优先级重选门限 434.3.11 异系统低优先级重选门限 444.3.12 小区独立偏置 454.3.13 小区频率偏置 464.3.14 服务小区重选迟滞 474.3.15 同频重选小区最小接入电平 48 4.3.16 异频重选小区最小接入电平 49 4.3.17 异系统重选小区最小接入电平 50 4.3.18 同频重选判决定时器时长 504.3.19 异频重选判决定时器时长 514.3.20 异系统重选判决定时器时长 525 接入控制 535.1 概述 535.1.1 随机接入前导 545.1.2 PRACH资源 555.1.3 竞争模式随机接入基本流程 57 5.1.4 非竞争模式随机接入基本流程 59 5.2 参数配置列表 605.3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625.3.1 小区接入半径 625.3.2 PRACH配置索引 635.3.3 PRACH频域位置偏移 645.3.4 基于竞争的PRACH preamble的数量 64 5.3.5 CFRA功能开关 655.3.6 随机接入同步组A的大小 665.3.7 组A消息的大小 675.3.8 组B的功率偏移 685.3.9 前导初始接收目标功率 695.3.10 PRACH功率攀升步长 705.3.11 高速小区指示 715.3.12 零相关配置 725.3.13 根序列索引 785.3.14 前导码最大重传次数 825.3.15 Msg3最大发送次数 835.3.16 随机接入响应窗长 835.3.17 MAC竞争决议定时器 856 系统内测量与切换 866.1 测量 866.1.1 概述 866.1.2 参数配置列表 886.1.3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89 6.2 同频/异频切换 956.2.1 概述 956.2.2 参数配置列表 976.2.3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997 功率分配与控制 1177.1 上行功率控制 1177.1.1 概述 1177.1.2 参数配置列表 1197.1.3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119 7.2 下行功率分配 1257.2.1 概述 1257.2.2 参数配置列表 1267.2.3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1268 资源调度 1298.1 上下行资源调度 1298.1.1 概述 1298.1.2 参数配置列表 1318.1.3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1319 寻呼控制 1339.1 概述 1339.1.1 S1接口的寻呼过程 134 9.1.2 Uu接口的寻呼过程 134 9.2 参数配置列表 1359.3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135 9.3.1 默认寻呼周期 1359.3.2 NB值 13610 准入控制 13810.1 概述 13810.2 参数配置列表 13910.3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140 10.3.1 接纳算法配置 14010.3.2 小区激活UE数门限 14110.3.3 小区RRC连接用户数门限 14110.3.4 小区激活E-RAB数门限 14210.3.5 接纳空闲态下小区RB利用率门限(初始业务请求) 143 10.3.6 接纳连接态下小区RB利用率门限(无线承载激活) 144 10.3.7 接纳切换请求业务时的小区RB利用率门限 14410.3.8 上行最小保证速率 14510.3.9 下行最小保证速率 14611 LTE与2/3G互操作 14711.1 概述 14711.1.1 空闲态互操作原理 14711.1.2 连接态互操作原理 14811.2 参数配置列表 15311.3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15511.3.1 小区重选优先级(UTRAN) 15511.3.2 重选高门限(UTRAN) 15611.3.3 重选低门限(UTRAN) 15711.3.4 最小接收功率(UTRAN) 15911.3.5 上行最大传输功率(UTRAN) 16011.3.6 频率偏移(UTRAN) 16111.3.7 UTRAN小区重选定时器 16211.3.8 小区重选优先级(GERAN) 16211.3.9 高门限值(GERAN) 16311.3.10 低门限值(GERAN) 16411.3.11 邻接小区需求的最小接收功率级别(GERAN) 165 11.3.12 UE的最大发射功率(GERAN) 16611.3.13 频率偏移(GERAN) 16711.3.14 GERAN小区重选定时器 16711.3.15 UTRAN RSCP滤波因子 16811.3.16 UTRAN B1,B2事件报告开关 16911.3.17 B1事件UTRAN RSCP门限 17011.3.18 B2事件EUTRAN RSRP门限1 17111.3.19 B2事件UTRAN RSCP门限2 17211.3.20 滞后参数(UTRAN) 17311.3.21 事件触发时间(UTRAN) 17411.3.22 GERAN RSSI滤波因子 17511.3.23 GERAN B1,B2事件报告开关 17611.3.24 B1事件GERAN门限 17711.3.25 B2事件GERAN门限1 17811.3.26 B2事件GERAN门限2 17911.3.27 滞后参数(GERAN) 18011.3.28 事件触发时间(GERAN) 18011.3.29 RIM开关 18211.3.30 是否支持GSM系统标志位(PS) 182 11.3.31 LTE/GSM连接态互操作方案(PS) 183 11.3.32 GSM异系统优先级(PS) 18411.3.33 是否支持UTRAN系统标志位(PS) 185 11.3.34 LTE/UTRAN连接态互操作方案(PS) 185 11.3.35 UTRAN异系统优先级(PS) 18611.3.36 是否支持PS重定向标志位(UTRAN) 187 11.3.37 是否支持PS 切换(UTRAN) 18811.3.38 是否支持PS重定向标志位(GERAN) 188 11.3.39 E-UTRAN异频和RAT间测量的门限值 189 11.4 异系统互操作策略配置 18911.4.1 异系统互操作触发事件策略 18911.4.2 异系统互操作参数配置策略 18912 CSFB参数 19112.1 概述 19112.2 参数配置列表 19312.3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19412.3.1 是否支持GSM系统标志位(CSFB) 194 12.3.2 是否支持CS重定向标志位(GERAN) 195 12.3.3 LTE/GSM连接态互操作方案(CSFB) 196 12.3.4 GSM异系统优先级(CSFB) 19612.3.5 是否支持UTRAN系统标志位(CSFB) 197 12.3.6 是否支持CS重定向标志位(UTRAN) 198 12.3.7 RIM开关 19812.3.8 LTE/UTRAN连接态互操作方案(CSFB) 19912.3.9 UTRAN异系统优先级(CSFB) 20413 定时器 20513.1 概述 20513.2 参数配置列表 20513.3 参数详解及调整策略 20713.3.1 T300 20713.3.2 t301 20813.3.3 t302 20913.3.4 t304 21013.3.5 t304Geran 21113.3.6 t310 21213.3.7 t311 21313.3.8 t320 21413.3.9 N310 21513.3.10 N311 21613.3.11 时间校准定时器 21714 SON相关参数 21814.1 概述 218。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爱立信分册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爱立信分册
po wer. The maximum out put po wer for each configured TX antenna is limited to the RU port out put po wer cap acity.
If the p arameter value is set to 0, the installed op tional features licenses for mult iple antennas defines the configuration, and available resources will be used accordingly. If the p arameter value is set to 0 and the op tional features is Disabled, the pr edefined value for the number of TX antennas is 1.
第二章RRU级联。
第三章 小区合并。
第四章同厂商负载均衡。
第五章
异厂商负载均衡。
第六章
移动性管理。
第七章
安全管理。
第八章
下行功率控制。
第九章
上行功率控制。
第十章
上行多用户MIMO。
eNodeB
2.1
配置eNodeB ID
2.2
P arameterDescri ption
RBS ID forms part of the Cell Global ID that identifies the node over the S1 interface.
This p arameter is contained in the MO and stores the configured maximum sector po wer in milliwatts. This value repr esents the sum of po wer for all antenna connectors used by the sector.

4-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覆盖优化指导手册

4-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覆盖优化指导手册

中国联通LTE 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4分册:覆盖优化指导手册内部资料注意保存中国联通运行维护部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3年12月1概述 (4)2覆盖问题分类定义 (5)2.1覆盖空洞 (5)2.2弱覆盖 (6)2.3越区覆盖 (6)2.4重叠覆盖 (7)3覆盖问题分析流程 (8)3.1基础数据采集 (8)3.2覆盖指标 (9)3.2.1RSRP (9)3.2.2RSRQ (10)3.2.3SINR (11)3.3覆盖优化目标 (12)3.4配置参数调整 (13)3.5覆盖问题分析流程及方法 (14)4覆盖优化原则 (16)5典型覆盖问题及优化方法 (17)5.1覆盖优化手段 (17)5.2覆盖空洞/弱覆盖问题 (18)5.3越区覆盖问题 (19)5.4重叠覆盖问题 (20)6覆盖增强策略 (22)6.1高功放 (23)6.2IRC技术 (25)6.2.1IRC基本原理 (25)6.2.2IRC性能 (26)6.2.3IRC技术应用建议 (30)6.3ICIC技术 (31)6.3.1ICIC基本原理 (31)6.3.2ICIC性能 (36)6.3.3ICIC技术应用建议 (38)6.4TTI bundling (39)6.4.1TTI bundling基本原理 (39)6.4.2TTI bundling性能 (40)6.4.3TTI bundling技术应用建议 (42)6.5MIMO覆盖增强 (43)6.5.1MIMO基本原理 (43)6.5.2MIMO性能 (45)6.5.3MIMO模式间的切换 (48)6.5.4MIMO技术应用建议 (50)本优化指导手册是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系列文档之一,该系列文档的结构和名称如下:(1)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1分册: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原则(2)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2分册:工程优化指导手册(3)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3分册:LTE无线网络优化测试方案及验收指标(4)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4分册:覆盖优化指导手册(5)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5分册:干扰优化指导手册(6)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6分册:切换及互操作优化指导手册(7)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7分册:室内外协同优化指导手册(8)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8分册:开局参数设置及优化指导手册1 概述覆盖优化是网络优化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工程优化指导书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工程优化指导书

中国联通LTE 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中国联通运行维护部2014年2月目录1概述 (4)1.1LTE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 (4)1.2工程优化工作的重要性 (5)2工程优化流程 (6)2.1工程优化基本流程 (6)2.2工程优化问题整改流程 (8)3工程优化内容 (10)3.1概述 (10)3.2单站优化 (11)3.2.1 单站核查 (12)3.2.1.1 基站状态检查 (12)3.2.1.2 基础数据和参数检查 (12)3.2.1.3 天线电调性能检查(仅宏站) (13)3.2.2 单站测试 (15)3.2.2.1 宏站 (15)3.2.2.2 室分 (16)3.3分簇优化 (17)3.3.1 RF优化 (17)3.3.2 结果输出 (18)3.4分区优化 (19)3.5不同LTE厂家交界优化 (20)3.6全网优化 (21)3.6.1 网络评估 (21)3.6.2 网络优化调整 (22)4测试要求 (24)4.1测试指标 (24)4.1.1 单站测试指标要求 (24)4.1.1.1 宏站指标要求 (24)4.1.1.2 室分指标要求 (25)4.1.2 区域测试指标要求 (26)4.1.2.1 覆盖与吞吐率 (26)4.1.2.2 相关性能指标 (26)4.2测试方法 (28)4.2.1 宏站单站优化测试方法 (28)4.2.1.1单用户多点吞吐率测试 (28)4.2.1.2单用户P ING包时延测试 (29)4.2.1.3CSFB测试 (29)4.2.1.4切换测试 (30)4.2.2 室分优化测试方法 (31)4.2.3 区域优化测试方法 (32)4.2.3.1区域覆盖测试 (32)区域覆盖测试 (32)4.2.3.2区域质量测试 (33)连接建立成功率与连接建立时延测试 (33)掉线率测试 (35)切换成功率测试 (35)切换时延测试 (36)用户平均吞吐量测试 (36)4.3验收文档 (37)5附件 (39)5.1入网申请所需资料 (39)5.2宏站单站验证表 (39)5.3室分单站验证表 (39)5.4工程优化进度管控表 (39)5.5电调功能验证表 (40)1概述1.1LTE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任何制式无线网络的优化,干扰控制都是核心内容,而干扰可以分为系统外干扰和系统内干扰。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上海贝尔分册.精讲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上海贝尔分册.精讲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贝尔分册(征求意见稿)1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上海贝尔TD-LTE系统的各个专题的相关参数,对参数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系统中的参数,提高系统性能。

本手册是基于TD-LTE产品LR13.3版本的参数介绍,其内容组织如下:接入类、移动性管理、负载控制类、UE定时器、下行功率配置与PDCCH链路自适应、调度类(上下行调度、上行功控、下行传输模式等)、SON。

2接入类参数配置2.1随机接入配置2.1.1本类参数功能简介随机接入的配置会影响到用户接入成功率,应根据小区覆盖范围、是否为高速小区等特征进行差异化的配置。

2.1.2主要参数配置建议2.1.3优化注意事项根据小区所需要支持的最大半径距离,配置相应参数。

∙建议室外宏站采用format0,微站/室内采用format4∙高速场景建议开启highSpeedFlag。

∙Preamble功率相关的两个参数不建议调整,否则对接入成功率和接入时延KPI影响较大2.2接纳控制2.2.1本类参数功能简介接纳控制基于目前小区内的业务负荷和UE提出业务的QoS特征等信息决定接收或拒绝增加一个新的UE上下文或者新承载的请求。

2.2.2主要参数配置建议2.2.3优化注意事项∙门限需根据负荷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当用户数增多、QoS的需求增强,无线网络开始拥塞时,需要进行接纳控制来保障已有的QoS并实现差异化服务。

3移动性管理3.1本类参数功能简介移动性管理主要分为两大类:空闲态移动性管理和连接态移动性管理。

LTE系统内,空闲态移动性管理主要通过UE的小区重选过程来实现;连接态移动性管理主要通过切换过程来实现。

3.2主要参数配置建议移动性管理是移动通信的基本机制,因此要求全网开启移动性管理功能,包括小区重选(含同异频/异系统)、切换(同异频、S1/X2切换、异系统互操作)。

3.3优化注意事项需要根据覆盖情况设置门限参数,避免过早或者过迟切换/重选、乒乓切换/重选4负载控制类参数配置4.1异频异系统负载均衡4.1.1本类参数功能简介负载均衡用于均衡多小区间的业务负载分布,通过某种方式改变业务、用户负载分布,使各小区无线资源均保持较高的利用效率,同时保证已建立的业务QoS。

Copy of LTE网络参数优化设置指导手册_爱立信

Copy of LTE网络参数优化设置指导手册_爱立信

注:1.表格中取值均为该参数对应的测量值,在实际配置时各厂商配置值遵循3GPP对应的关系
2.小区重选迟滞、小区偏移量、小区重选定时器时长遵照原同频组网即可,注意迟滞和offset之和与同频之和保持一致
(一)1.异频小区测量门限可较原同频切换平均值高2dB
(二)1.室外覆盖以D为主,取D频段规划指标+2dB
2.为避免用户在FD小区间乒乓重选,ThreshXhigh=ThreshServinglow+4dB (由于取值均为偶数)
3.为避免重选不及时,s-NonIntraSearch=ThreshXhigh=ThreshServinglow+4dB(由于取值均为偶数)
(三)1.D小区参数与FD双层网参数保持一致,增加ThreshXlow->E=E ThreshServinglow+4dB(由于取值均为偶数)
2.室内覆盖以E为主,取E频段规划指标+2dB
3.为避免重选到DF小区后,立即满足从选至其他小区的条件,故到DF小区的ThreshXlow需高于DF小区本身的ThreshServinglow 4dB。

LTE网络优化指导手册

LTE网络优化指导手册

1.2.4 均匀合理的基站负荷 通过调整基站的覆盖范围,合理控制基站的负荷,使其负荷尽量均匀。
2 TD-LTE 网络优化流程
2.1 总体流程 如图 5.1
第 4 页 共 99 页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TD-LTE 网络优化基础
分阶段输出 优化报告
开始 优化准备 参数核查
簇优化 区域优化 边界优化 全网优化 优化验收
最佳的系统覆盖 合理的邻区优化 系统干扰最小化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均匀合理的基站负荷
TD-LTE 网络优化基础
1.2.1 最佳系统覆盖 覆盖是优化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系统的覆盖区域内,通过调整天线,功率等手
段使最多地方的信号满足业务所需的最低电平的要求,尽可能利用有限的功率实现最优的覆 盖,减少由于系统弱覆盖带来的用户无法接入网络或掉话、切换失败等。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1) 测试前准备
TD-LTE 网络优化基础
站点状态检查:在站点测试前,首先需要准备待测区域多个基站或单个基站的小区
清单,并确认这些待测小区状态正常
配置数据检查:在站点测试前,需要采集网络规划配置的数据以及基站数据库中配置的 其他数据,并检查实际配置的数据与规划数据是否一致。在测试前必须取得待测站点各 小区的站点位置、TA、UARFCN、PCI 等
众所周知,网络优化是一项复杂,艰巨而又意义深远的工作。作为一种全新的 4G 技术, TD-LTE 网络优化工作内容与其他标准体系网络优化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的是,网 络优化的工作目的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具体的优化方法,优化对象和优化参数。 1.2 TD-LTE 网络优化指导思想与原则
LTE 网络优化的基本原则是在一定的成本下,在满足网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建设一个 容量和覆盖范围都尽可能大的网络,并适应未来网络发展和扩容的要求。LTE 网络优化的工 作思路是首先做好覆盖优化,在覆盖能够保证的基础上进行业务性能优化最后进行整体优 化。整体网络优化的原则包含以下 4 个方面:

HUAWEI--TD-LTE无线优化参数说明文档

HUAWEI--TD-LTE无线优化参数说明文档

TD-LTE无线优化参数说明文档场景无线参数TD-LTE 应用场景无线参数配置手册目录1前言 (3)2小区选择与重选相关参数 (3)2.1 场景描述 (3)2.2 参数分析 (3)2.2.1小区选择参数表 (3)2.2.2小区重选参数表 (5)3切换相关参数 (6)3.1 测量相关参数分析 (6)3.1.1UE测量配置基本信道参数表 (6)3.1.2A3事件上报参数表 (7)3.1.3切换算法参数表 (9)3.1.4UE定时器及常量分析 (11)3.1.5ENB协议定时器分析 (13)3.1.6ENB实现定时器分析 (15)4覆盖相关参数 (15)4.1 参数分析 (15)4.1.1小区配置参数表 (15)4.1.2信道过程参数表 (18)1前言本文档对TD-LTE无线组网中常用的一些参数进行汇总,并对各参数的含义和取值作分析,为LTE实际组网提供指导和参考作用。

本文档个各参数的取值只作为参考,由于实际组网时场景和应用不同,参数实际取值也会做相应调整。

2小区选择与重选相关参数2.1 场景描述小区选择一般发生在PLMN选择之后,目的是使UE在开机后可以尽快选择一个信道质量满足条件的小区进行驻留;当UE 选择小区驻留以后,会继续进行小区重选,以便驻留在信道条件更好的小区。

网络通过设置不同频点的优先级,可以带到控制UE驻留的目的。

同时UE在这个频点上选择信道质量最好的小区为其提供服务,小区重选也分为同频小区重选和异频小区重选。

2.2 参数分析下面对小区选择和重选过程中关键参数进行说明。

2.2.1小区选择参数表LST CELLRESEL:;政和永泰路口+++ HUAWEI 2013-08-01 15:56:54O&M #108460%%/*499536*/LST CELLRESEL:;%%RETCODE = 0 执行成功查询小区重选信息----------------本地小区标识= 1小区重选迟滞值(分贝) = 4dB速度相关重选参数配置指示= 配置UE移动状态评估周期(秒) = 60秒判断进入正常移动状态的时间附加迟滞(秒) = 30秒UE进入中速移动状态的小区重选次数= 4判断进入高速移动状态的小区改变次数= 8 中速移动状态UE的Qhyst额外迟滞值(分贝) = 0dB高速移动状态UE的Qhyst额外迟滞值(分贝) = 0dB异频测量门限值配置指示= 配置异频/异系统测量启动门限(2分贝) = 10服务频点低优先级重选门限(2分贝) = 10小区重选优先级= 7最低接收电平(2毫瓦分贝) = -64重选UE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配置指示= 不配置UE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毫瓦分贝) = NULL同频测量门限配置指示= 配置同频测量启动门限(2分贝) = 29测量带宽配置指示= 不配置测量带宽(兆赫兹) = NULLEUTRAN小区重选时间(秒) = 1速率状态比例因子配置指示= 配置中速移动状态UE的EUTRA小区重选时间比例因子= 1.0 高速移动状态UE的EUTRA小区重选时间比例因子= 0.75同频邻区配置信息= 01同频邻区双发射天线配置指示= 否同频RSRQ测量启动门限(分贝) = 5 异频/异系统RSRQ测量启动门限(分贝) = 4 服务频点低优先级RSRQ重选门限配置指示= 不配置服务频点低优先级RSRQ重选门限(分贝) = NULL同频重选小区最小接收信号质量配置指示= 配置同频重选小区最小接收信号质量(分贝) = -18(结果个数= 1)2.2.1.1 cellSelectQRxlevMinQrxlevMin :小区选择最小信道要求。

2-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工程优化指导手册.docx

2-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工程优化指导手册.docx

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中国联通LTE 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 第2分册:工程优化指导手册2013年11月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目录1概述 (3)1.1LTE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 (3)1.2工程优化工作的重要性 (3)2优化工作准备 (3)2.1优化工作流程 (3)2.2优化工作准备 (5)2.2.1测试路线制定 (5)2.2.2系统配置参数 (6)2.2.3主要的测试指标 (6)2.2.4无线网络设计信息 (7)2.2.5无线网络设计核查 (7)3工程优化内容 (8)3.1概述 (8)3.2站点核查要求 (9)3.2.1宏站核查 (9)3.2.2室分核查 (11)3.3单站优化 (11)3.3.1宏站单站优化 (11)3.3.2室分单站优化 (11)3.4分簇优化 (11)3.4.1RF优化 (11)3.4.2结果输出 (12)3.5分区优化 (12)3.6不同LTE厂家交界优化 (13)3.7全网优化 (13)3.7.1网络评估 (13)3.7.2网络优化调整 (14)4验收要求 (24)4.1验收指标 (24)4.2测试方法 (25)4.3验收文档 (31)前言本优化指导手册是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系列文档之一,该系列文档的结构和名称如下:(1)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1分册: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原则(2)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2分册:工程优化指导手册(3)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3分册:LTE无线网络优化测试方案及验收指标(4)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4分册:覆盖优化指导手册(5)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5分册:干扰优化指导手册(6)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6分册:切换及互操作优化指导手册(7)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7分册:室内外协同优化指导手册(8)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8分册:开局参数设置及优化指导手册1概述1.1LTE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LTE无线网络对干扰的要求更高,在覆盖满足要求的条件下,为了保证用户的上网体验,需要保证网络的干扰较低,由于TDD-FDD的联合组网,无线环境更复杂,对结构、覆盖控制要求更高,网络优化的挑战更大。

LTE无线网络优化工程优化指导手册

LTE无线网络优化工程优化指导手册

LTE无线网络优工程优化指导手册目录1概述 (4)1.1LTE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 (4)1.2工程优化工作的重要性 (5)2工程优化流程 (5)2.1工程优化基本流程 (5)2.2工程优化问题整改流程 (7)3工程优化内容 (9)3.1概述 (9)3.2单站优化 (9)3.2.1 单站核查 (10)3.2.1.1 基站状态检查 (10)3.2.1.2 基础数据和参数检查 (10)3.2.1.3 天线电调性能检查(仅宏站) (11)3.2.2 单站测试 (12)3.2.2.1 宏站 (13)3.2.2.2 室分 (13)3.3分簇优化 (14)3.3.1 RF优化 (14)3.3.2 结果输出 (15)3.4分区优化 (16)3.5不同LTE厂家交界优化 (17)3.6全网优化 (18)3.6.1 网络评估 (18)3.6.2 网络优化调整 (18)4验收要求 (19)4.1指标要求 (19)4.1.1 单站测试指标要求 (20)4.1.1.1 宏站指标要求 (20)4.1.1.2 室分指标要求 (20)4.1.2 区域测试指标要求 (21)4.1.2.1 覆盖与吞吐率 (21)4.1.2.2 相关性能指标 (22)4.1.3 网管指标要求 (23)4.2测试方法 (23)4.2.1 宏站单站优化测试方法 (23)4.2.1.1单用户吞吐率测试 (23)4.2.1.2单用户P ING包时延测试 (23)4.2.1.3CSFB测试 (24)4.2.1.4切换测试 (24)4.2.1.5小区覆盖测试 (25)4.2.2 室分优化测试方法 (25)4.2.3 区域优化测试方法 (26)4.2.3.1区域覆盖测试 (26)区域覆盖测试 (26)4.2.3.2区域性能测试 (27)连接建立成功率 (27)掉线率测试 (28)切换成功率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