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成语误用高考案例
人教高考语文成语误用例说

三、不辨对象 成语因其词义有所侧重,这便确定了该词语的大致适用对象范围。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例①: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②: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例③: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例④: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例⑤:小罗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此外如“鄙吝复萌”,并非专指“吝啬”;“碧落黄泉”更不是“命归黄泉”。 鄙吝复萌:鄙吝,这里指庸俗;萌,植物的芽,引申为发生。庸俗的念头又有所滋生。 碧落黄泉:碧落,指高空;黄泉,指地下。天空中和地底下。形容范围很广。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在浩瀚的成语之中,望文生义的现象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不得不加以留意。
例⑥中“名正言顺”的意思是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后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句中误解为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 例⑦中“大方”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句中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 ⑧中“万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而聚集在一块,形容人多,场面热烈”。 ⑨中“有口皆碑”,意即“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 比喻到处受到赞扬”。 ⑩中“阳春白雪”,原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附答案) 褒贬误用

类型二褒贬误用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
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应使成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否则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
巧识成语的色彩误用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褒贬分明,因此在运用时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下以例说明:一调研典范题型领悟解题方法请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如果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例1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答案]判断:(错误)理由:“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多用于贬义,本句语境是褒义。
例2[2017·河南省调研]媒体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世界35个国家首脑进行窃听活动,其手段无出其右....,招致越来越多的国家声讨和批评。
[答案]判断:(错误)理由:“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
没有能超过他的。
多含褒义。
本句语境是贬义。
名师教你解题巧识成语的色彩误用之(1)(2)(3)(1)明确成语的褒贬色彩。
如[例1]中的“振振有词”是贬义词;[例2]中的“无出其右”是褒义词。
(2)明确陈述对象,辨析语境是褒是贬。
如[例1],句中“他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受学生欢迎”,体现的感情色彩是褒义的。
而“振振有词”是贬义词,所以使用不恰当。
再如[例2],句中“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窃听活动”“招致越来越多的国家声讨和批评”,体现的感情色彩是贬义的,而“无出其右”是褒义词,所以使用不恰当。
(3)但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并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可能因语境的变化而存在差异。
如“标新立异”既可指独创新意,立论与别人不同,是中性词,也可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是贬义词。
再如“登峰造极”既可比喻造诣达到最高深的境地,是褒义词;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是贬义词。
例3柴静十多年来一直住在原来租的房子里。
成语复习——褒贬误用

三.褒贬色彩
别出机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有头有脸:比喻有名誉,有威信。 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 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物逐渐发展、兴盛,形成 风气。褒义。 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景象,多指文物 等。
6.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 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 心真是无所不至。 无所不至:凡能做到的都做到了(多指坏事)。 7.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 8.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 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 谓处心积虑。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9.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 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 ,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赞叹事物好到极点。
(20)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 别。 (21)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 图。 (22)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 表内心不一样。 (23)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4)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5)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26)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7)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8)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常见的贬义词: 八面玲珑 半斤八两 闭门造车 翻云覆雨 沽名钓誉 好高骛远 评头品足 趋之若鹜
抱残守缺 如丧考妣 睚眦必报 蠢蠢欲动 亦步亦趋 无所不为 始作俑者 弹冠相庆 满城风雨 长此以往 明哲保身 忘乎所以 高谈 阔论 巧言令色 好为人师 一团和气 衣冠楚楚 无独有偶 振振有词 咄咄逼人 别有用心 费尽 心机
成语误用分类举例(5篇)

成语误用分类举例(5篇)第一篇:成语误用分类举例成语误用分类举例成语误用分类举例成语的考查是近十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一道稳定的试题,纵观高考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是比较固定的。
考生如果明了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就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
下面介绍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
一、不懂词义而误用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准确意义,关键在于理解其中的关键语素,否则易望文生义导致用错。
例(1)这篇论文观点陈旧,论据不当,文字拖沓,堪称不刊之论。
分析:据文意可知作者把“不刊之论”理解为不可刊登的文字,这是今义释古义。
“刊”本意是削除,引申作修改,“不刊之论”是不容删改的言论,即正确的言论,例句显然不明词语的整体意义,以今律古造成误用。
例(2)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应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分析:“差强人意”是指还能使人满意。
“强”是“振奋”的意思,引申为符合。
很明显,“我”不熟悉那里的情况,却硬派我去,这是“强人所难”,怎么能说还使人满意呢?例(3)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分析:“巧夺天工”指的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巧妙。
而原句中如屏之苍山,似镜之洱海,均是自然的造化,并非人工所为,怎能用“巧夺天工”来言其奇妙呢例(5)在语文教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错误。
分析:在这个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
“文不加点”意为文章一气写成,不需要修改一个字。
例句中把“点”当作标点来使用,这也是以今律古,像这类成语较多,在考查中也容易望文生义造成误用。
例(6)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以一连串的问与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长此以往,学生自然是目无全牛了。
分析:“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文中误用“没有整体把握”。
例(7)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如果胸无点墨,身无长物,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分析:“长物”指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
高考成语误用——褒贬误用经典例题

复习备考★高考成语误用——褒贬误用★“褒贬误用”是高考考查成语误用类型中一种常见的情况。
成语从感情色彩的角度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具有褒奖、赞扬色彩,用于正面、积极的人或物,如“危言危行”“凤毛麟角”等;第二类是具有贬抑、批评色彩,用于反面、消极的人或物,如“猫鼠同眠”“上下其手”等;第三类是没有明显褒扬、贬抑的中性词,使用范围较宽,如“举一反三”“承上启下”等。
命题经常考查的是褒贬色彩,即误用褒贬,因不明成语的感情色彩而误用,导致情感错位。
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褒义误用为贬义,如“目无全牛”“如火如荼”都是褒义,常被误用为贬义;二是贬义误用为褒义,如“阳春白雪”“天花乱坠”都含贬义,常被误用为褒义。
例如:1、书记、市长严令当地公安机关限期破案,公安倾巢出动....,设卡排查,当夜就抓获小偷,钱包如数追回。
【分析】“倾巢出动”比喻全部出动,多用于贬义。
此处为感情色彩不当。
2、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分析】“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是褒义词,不作贬义用。
3、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形成了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
【分析】句子的意思是说辛弃疾笔下的功夫很深,而且富有豪情。
而“翻云覆雨”是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这里显然是误用。
4、现实中,有许多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分析】“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
“胸无城府”的意思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是褒义词,不用作贬义。
5、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皆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
【分析】“有口皆碑”指所有的人都是活的纪念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把它用在“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件事上,犯了“褒词贬用”的毛病。
6、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时,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
高考语文成语题误用类型例题解析

高考语文成语题误用类型例题解析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意义,有时用其引申义或比喻意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
此错误类型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1.弹冠相庆例: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句中只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2.不刊之论例: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刊:削。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
不刊之论,是指不能删简的言论。
句中却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大错。
3.文不加点例:古人写文章不加标点,所以有文不加点之说。
点:涂改。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可是句中却将“点”理解为“标点”,这就与原意相去甚远了。
4.差强人意例: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这个成语在报刊中的失误率较高,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其实它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意思理解差不多相反了。
5.空穴来风例: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竟然说我们老厂长行贿收贿,这不是空穴来风吗?空穴来风,是指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句中将这个意思理解反了。
6.不足为训例:一个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是不足为训的。
训:准则。
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
句中却理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是没有理解“训”的意思。
7.始作俑者例: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始作俑者,贬义词,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开恶例的人。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成语误用类型及举例(望文生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

高考语文成语误用类型及举例一、望文生义(错误原因: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暴虎冯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暴,空手搏斗。
冯,同“凭”,从水中走过去。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能理解为“连续不断”。
【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刊,古代指削除错字。
【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也说一文不名。
【不瘟不火】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
多用于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然,是的,对的。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训,准则。
【惨淡经营】惨淡,形容苦费心力。
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原指下笔前极力构思。
后也形容在困境中艰难地从事某种事业。
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
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因无力抵抗而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多误解为签订合同。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大方之家】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大方,专家学者,内行人。
【大快人心】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仁,仁义,道义。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
形容恳切地教导。
【罚不当罪】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指处罚过轻或过重。
【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也不计较。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
(含贬义)【高山流水】指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成语“误用褒贬”解析及训练

以各 地 的高 考 模拟 试 题 中 “ 用 褒 贬 ” 误 的题 干 作 为例 子 进行 分 析 , 以帮 助 同学们 学 会 判
断 成语 褒 贬混 淆 的现 象 。 为 了不 让 下一 代榆 在 起跑 线 上 , 轻 的 父母 纷纷 送 孩 子去 练 钢琴 , 围棋 , 英 语 年 学 上 兴趣班, 真是 费尽 心 思 , 无所 不 为。
作 “ 自觉 者 ” 不 的定语 . 然 是误 用 。 显
值 得 一 提 的是 , 些 成 语 的感 情 色 彩 是 “ 面 ” 有 双 的— — 既 可 以表 褒 义 , 可表 贬 义 。对 也
于这 些 成语 , 同学 们 要 特 别 注意 。 ̄ 2 0 年 安 徽 卷 考 的一 个 成 语 “ 墨登 场 ” 是 这样 的 I 07 1 粉 就
所 谓 “ 国威胁 论 ” 甚 嚣 尘 上 。 中 却
B 让 许 多美 国民 众感 到难 以 接受 的是 , 国一直 强 调 风 险 自负 的投 资 原 则 , 现 在危 . 美 但
机 的始作 俑 者— — 华 尔 街投 机 者 却 需要 纳 税 人来 为他 们 的过 错 埋单 。
C 土 耳 其 举 重选 手穆 特 鲁 身 高 只 有 15 米 , 多 次 参 加 世界 男 子 举 重5 公 斤级 比赛 , . .O 他 6
还 真 不 少 。 “ 膊 上 阵 ” 即 可 比喻不 顾 一 切 , 敢 战斗 ; 可 比喻 公然 跳 出 来 干坏 事 。 如 赤 , 勇 也 再 如 “ 红 酒 绿 ‘ 入 非非 ‘ 灯 想 瞻前 顾 后 ” 左 右逢 源 ” 旁 若 无 人 ” 如 虎添 翼 ” 按 部 就班 ” 等 “ “ “ “ ,
拿4 金 牌 如探 囊 取 物 , 送 绰号 “ 重神 童 ” 块 人 举 。
成语误用200例与高考语病辨析典型病例整理 (2)

成语使用错误案例分析(句中加点加粗词语,均为使用错误)1.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不孚众望:孚,不使群众信服。
意思反了,应改为“深孚众望”或“不负众望”。
)2.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不能形容商品。
)俄罗斯专家建议,当前的当务之急是查找制造白色粉末的来源,而不是盲目地去围堵浩如烟海....的各种邮件。
(同上,不能形容邮件。
)3.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快乐了。
(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不可用于老友见面。
)4.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
要说成“对……漠不关心”。
)5.近一段时间来,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巴以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
(“巴以和平面临的威胁”是空前的,但今后可能更严重,不会“绝后”。
)6.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
(素昧平生,指与某人从来不理解。
不用于知识。
)7.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能够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既然已经不会走路了,怎么走出自己的路来?)8.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9.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占便宜当然不是应该做的事。
)10.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1. 望文生义型:哎呀呀,好多人会把“差强人意”理解成不满意,其实不是这样哦!就像有人说“这个球队的表现差强人意”,不是说球队表现很差,而是说还算能让人满意啦!
2. 张冠李戴型:“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可不能随便用在人身上呀!可不是说一个人长得美轮美奂,而是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的,你说是不是很容易弄错呀!比如“这座大楼美轮美奂”就很合适。
3. 褒贬误用型:“炙手可热”可不是用来夸人的哟!可别闹笑话把它用在很厉害的人身上。
它其实是个贬义词呀,像“他现在炙手可热,不可一世”才是正确的用法。
4. 语义重复型: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不就重复了嘛!“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啦,就像“他的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就行啦。
5. 前后矛盾型:一边说“莘莘学子”,一边又说没几个人,这不是矛盾嘛!“莘莘学子”表示很多学生呀,比如“校园里到处是莘莘学子”。
6. 错用对象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多的,不是说别的东西多呀!说“他家里的财宝汗牛充栋”就错啦,应该是“他家里的书汗牛充栋”。
7. 不合语境型:在一个很悲伤的场合说“相得益彰”合适吗?当然不合适啦!像“他们俩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才是在合适的语境下用。
8. 随意改造成语型:可别乱改“空穴来风”的意思呀,人家本来是说有原因的,不是说没原因的。
别到时候瞎用被人笑话哟!
9. 忽视多义型:“左右逢源”可不只是说人会办事哦,有时候也能形容做事顺利呢,比如说“他这次考试左右逢源,成绩很棒”。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成语的使用真是要特别小心,稍不注意就可能用错,咱可得多学习多积累呀!。
高考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成语运用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而排除错误选项是我们选出正确项的最常见、最有效方法;因此,明确成语误用的类型对我们做准成语题有重要意义。
现将成语使用中常见的误用情况归纳如下:一、望文生义成语属于固定短语,其意义很多时候不能从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断章取义,只能把它作为整体来理解。
作为检查学生成语储备的题型之一,有许多题目就是在这方面设置障碍,误导考生望文生义。
例1: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辨析: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句中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例2: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辨析:刊:削。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
不刊之论,是指不能删简的言论。
句中却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大错。
二、张冠李戴(用错对象)成语使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时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无误用。
例1: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辨析:“各尽所能”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
这里改变了使用对象,自然不正确。
例2: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辨析: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其使用对象是女子,该句却用来形容民族歌舞,显然用错了对象。
三、误用褒贬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色彩的,使用时如果不加以区别,就会导致无用。
不辨色彩主要表象在褒贬无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成语误用例举

例十三、她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 是歌唱家,平日耳闻目睹,所以也 爱好音乐。 很显然,这里是把“耳濡目染” 误用成了“耳闻目睹”。 两者看来 相似,其实前者说经常听到,经常 看到,强调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后者说亲自听到,亲自见到,强调 真实可靠。
7、语义重复 成语的结构大都是紧缩的,运用时不 注意其结构特点和完整内涵,便容易出现 语义重复的现象。 例十四、女王执政十三载,每天日理万机, 深受人民的爱戴。 日理万机,“日”即“每天”。两相重复。 例十五、日寇无恶不作,使我国人民生 灵涂炭。 “生灵”即“百姓”,和“人民”重复。
例十´ 这次“桑美”台风给闽东浙南一带 沿海造成了巨大损失,回想起去年我们这里 的“龙王”台风,我们真是感同身受,那情 景太可怕了! “感同身受”是指心里感激,就像亲身 受到对方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而这里却理解成“亲身经历过,有着同样的 遭遇和感受”,意思相差太远了。(历历在 目)
例十” 在七月流火的酷暑中,重庆人民 受到了干旱的严重威胁。 “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座名, 即星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 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 所以叫“流火”。用天文变化说明时间变 化,表示夏去秋来,寒天将至。而上例中 明显是指公历七月,且“火”也被误解成 火焰。(热气腾腾)
5、因义生文 由于自己的错误理解,任意改变成语 中的个别字词,变成生造成语。 例十一、市场竞争使得希腊的一些曾经辉 煌的海运公司如今已成昨日黄花,雄风不 再。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 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 重阳节的第二天;明日黄花指由盛开 已转为衰败的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明日”改“昨日”,虽一字之差, 但意思不尽相同。
6、近义相混 有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但又有细微 差别。运用时不加区别,张冠李戴,便易 出错。 例十二、升到中学,就应该遵守中学的一切规 章制度,学好中学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 学生。 这里将“名副其实”和“名不虚传”用 混了。这两个成语虽都有名实相符的意思, 但前者说名称和实际情况相符,后者说流传 开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一般指较大的名声。 上句中忽略了两者的差别。
高考语文复习 成语误用的形式 课件ppt

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 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 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 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 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 解。
(98年全国卷)
例16 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 的英雄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未曾实现自 己的抱负。
五、搭配不当
例17 这所大学里的一些学生语文 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 学校的声誉。
例18 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 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 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例19 张成同志不幸被敌人抓获, 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例7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 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 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例8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 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 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2004年高考福建卷)
二、用错对象
用错对象类成语
• 精神矍铄” 专指老年人 • “鳞次栉比”专指建筑物的排列。 •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抛砖引玉 不耻下问 ……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 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 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 心积虑。 (1998年高考题第5题B项)
例9
例10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 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 好者也趋之若鹜。
(199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考题第4题C项)
例11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 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 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 (02年全国卷第4题)
高考成语常见易混易错+分析

高考成语“故意致误”常见的几种类型,增强辨别能力小结哪六种:【故意致误的种类,形成敏感】一、(望文生义)例1. 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10年安徽卷)【分析】别无二致,指两者完全一致,而非没有第二个和它一样的。
例2.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09安徽卷)【分析】耳提面命:褒义。
意为不但面对面教导,还提着他的耳朵叮嘱他。
后来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命,教导。
而例句中只片面的认为是“提着耳朵当面命令”,成了一种惩罚的方式。
例3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08年全国卷Ⅰ)【分析】句中成语“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
◎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意义,有时用其引申义或比喻意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
此错误类型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安土重迁(不愿迁移,形容留恋故土)安步当车(从容步行当作坐车,形容很悠闲)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文章悲惨动人)惨淡经营(尽心竭力地从事某项事业)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曾几何时(才过了多少时候,指没过多长时间)从长计议(对事情慎重地考虑,不急于作决定)大方之家(有专门学问的人)地老天荒(经历的时间久远)耳提面命(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地殷切教导)风雨飘摇(比喻动荡不安或摇摇欲坠的局势)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或失去现实意义的事物)目无全牛(技艺高超)山高水长(喻恩德情义深厚)特立独行(人的志行高洁)下车伊始(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罪不容诛(指处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差强人意”、“不刊之论”、“望其项背”、“不足为训”、“文不加点”等不刊之论(删改、修改)、不易之论(改变)、不赞一词(添加)、灯火阑珊(衰减、将尽)、久假不归(借用)、师出无名(理由)、叹为观止(赞叹)、危言危行(正直的)、细大不捐(抛弃)二、(用错对象)例4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成语误用系列之误用褒贬(精讲精析)

因为平时使用不够规范或没有搞清楚成语的来 龙去脉,往往容易把褒义词语当作贬义词语,把 贬义词语当成褒义词语,造成判断或使用错误。
例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 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辨析:命题者从感情色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处心积虑”, 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本句对“新上任的领导” 有所褒扬,故“处心积虑”的运用,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二、敬辞 (自己说别人或者说对方)
高抬贵手、 不吝赐教、 鼎力相助、 高朋满座、 大材小用、 率先垂范、 虚怀若谷、 虚左以待
信笔涂鸦:多用作谦词,形容字写得很坏。
一孔之见:多用作谦词,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才疏学浅:多用作自谦,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不情之请:谦词,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 (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一、谦辞(只能自己说自己)
蓬荜生辉、 敝帚自珍、 抛砖引玉、 贻笑大方、 无功受禄、 信笔涂鸦、 一孔之见、 才疏学浅、 德薄才疏、 德薄能鲜、 挂一漏万、 不情之请、 姑妄言之、 笨鸟先飞、 一枝之栖、 望尘莫及、 一得之遇、 尸位素餐、 不足挂齿、 雕虫小技、 绠短汲深、 东涂西抹、 区区此心、 班门弄斧、 聊表寸心、 避让贤路、 恭敬不如从命、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洗耳恭听
成语误用情况
根据具体情境,要注意使用敬辞还是 谦辞 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 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辨析:“蓬荜生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自述,不能用于 他人,否则于人不敬,因此本句犯了用错谦词的错误。另外, “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一句中,“居室”和“蓬荜”意 义相同,因为“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省略,就此而论, 又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删去“蓬荜”才正确。
褒贬误用和常见多义成语35例

18落花流水:比喻敌人被打得大败,也比喻东 西被吃或被抢等残乱而零落的样子。 例:满 满一桌酒菜,没多大工夫,就如风卷残云,落 花流水,被吃个杯盘狼藉。 19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 欣赏。 例一、杜甫一生失意,在时在漂泊的途中,只 好远望长安,顾影自怜。例二、有些人就喜欢 顾影自怜,自以为高人一等。
在丛飞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一个来探望他但他虚怀若谷毫不介意还劝大家不要责怪这些人这种胸怀令人钦佩
1.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以文为是诗,自昌黎始,至东坡大放 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B.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 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 发难数。 C.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长篇累牍的报道, 使广大读者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起到了 振奋人心的作用。 D. 现在有些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画地为牢
贬词误用褒义: ⑴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⑵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⑶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坏事物的发展,使扩大 影响。贬义词 ⑷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⑸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⑹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⑺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⑻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⑼费尽心机;挖空了心思,用尽了计谋。 ⑽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 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 两,各有千秋。 B.既然目前诱导性执法并未明文禁止,, 那么钓鱼执法恐怕仍将此起彼伏,蔚为 大观。 C.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发布报告 称,我国的宽带资费水平相当于韩国的 124倍!这个消息引发了强烈的关注,对 电信运营商垄断、暴利的指责也甚嚣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褒贬误用成语中,有些是有感情色彩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分辨出这些成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产生误用现象。
今天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分享:褒贬成语误用高考案例,希望大家能突破成语难关,顺利迎接2014年高考。
例5:同学们,考人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浙江卷)
【分析】: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多指坏事)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这里的老师鼓励学生应该是件好事,用推波助澜褒贬失当。
例6:.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全国1卷)
【分析】: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份子策划破坏活动,含贬义。
这里用于学生跟潮流选专业明显褒贬不当。
例7:极端个人主义者总以为人都是为自己的,在他们心目中,那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江西卷)
【分析】:不堪设想:指未来情况不能想象。
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也比喻事情坏到极点。
用于指消极方面的事。
公而忘私的行为是好行为,怎能说不堪设想呢?
例8: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江苏卷)
【分析】:小张推动生态自助游不是见坏事,而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多指坏事)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因此成语运用不当。
例9: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分析】: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而句中用来修饰不自觉者怎么说是珍贵呢?
褒贬成语误用高考案例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