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耀中华
民族精神耀中华

昭仁中学九年级思品学科教案(课时)备课教师鱼宁珍授课教师时间第周授课班级课题民民族精神耀中华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要求体现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民族精神的形成、基本内涵、重要性;2、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3、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民族精神的新的发展;(二)能力目标: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在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一脉相通。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重难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教学方法设疑、引导、评价、鼓励、提高学法分析、讨论、总结、拓展教具或课件“班班通”设备教学过程设计个案补充1.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答: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答: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③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继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现代换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生生的现实,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
[突出重难点练习]辨析题:我们中学生要注意培养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则可有可无。
参考答案:(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我们中学生要注意培养创新精神,因为创新是新世纪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只有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长盛不衰。
(3)我们中学生也要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表现为创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是成就任何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耀中华课件

作业:
掌握本节预习导学部分 预习第九课第二节
2、从青少年的角度说
中学生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民族精 神?(中学生的做法) 1、我们当代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 2、要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 史使命感。 3、要自觉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感悟伟大 的民族精神。 4、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能 力和实践能力。 5、要积极参加是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道德 素质。 6、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拓创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 救灾精神 世博精神等
抗 洪 精 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 胜利。
载 人 航 天 精 神
主要内涵是: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 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社 (物质基础和保障) 会 主 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建设) 义 (政治保证、制度保证、法律保证) 提高全民族思想 道德素质和 现 根本任务 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代 培养“四有”公民 (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 化 重 要 建 途 径 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设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活动形式?
1、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体现民族精 神的典型人物及事迹。 2、定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3、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定期开展青少年读书活动。 5、组织校园优秀师生评选活动。 6、开展“讲文明、有礼貌”宣传周活动等。
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在 学习生活中要做到: 刻苦学习、勤奋向上; 不怕困难、 敢于创造; 勤学善思、勇于实践; 艰苦奋斗、 敢于创新; 尊重知识、乐于探究; 求知上进、 不断进取。
滕西中学九年级刘洪生民族精神耀中华

(5)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②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6)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继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现代换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生生的现实,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
1、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1、意义
2、民族精神的内涵2、作用
(1)对内:
(2)对外:
教
学
反
思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2.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自学
(三)分组展示环节
(1)各组代表谈感想。
(2)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3)总结出共产党的作用是“不断总结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耀中华
主备人:刘洪生备课组:初三思想品德使用人:思品备课组
课题
民族精神耀中华
课型
新授
教
学
三
维
目
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民族精神的形成、基本内涵、重要性;
2、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
3、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民族精神的新的发展。
(二)能力目标:
在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一脉相通。
民族精神耀中华

----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 ----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民族精 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现代化建设中,才能形成强大凝聚力, 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取得新胜利
问题: 为什么要 弘扬、培 育民族精 神?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 神支撑
在我们了解了民族精神的种种表现之后 。。。
思考:
什么是民族精神呢?
团结统一
民族 (核心) 精神 爱国主义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看图片,试试做个解说员。。。 了解中华民族在中国共展现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伟大气概 的!
井 冈 山 胜 利 会 师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转战千 里,将红旗插上了井冈山,建立了最早的农村革命 根据地。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会师,扩大了革 命武装力量,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根 据地军民团结一心,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围剿”, 在广大革命者中燃起了新的希望,形成了伟大的井 冈山精神
辨析:民族精神是在古代形成的,其内涵是一成 不变的。 答(1)上述观点不正确。 (2)我国的民族精神是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 形成的,其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 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 改革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 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 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红 军 飞 夺 泸 定 桥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以 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赢得 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 从此,长征精神犹如一座丰碑,树立在我们民 族复兴的史册中,它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 脚和前赴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
第九课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

课堂练习:
学以致用: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 一年, 我们成功的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 川汶川地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残奥会”,成功发射了“神州七号”载人航 天飞船。2009年又成功举办新中国成立60年庆 典。 1、我们取得一系列胜利靠的是什么的支撑? 2、现在,我们继续这种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2)新中国成立后:
两 弹 一 星
主要内涵是:“热爱祖国、无私奉 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 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 神。 导弹 原 子 弹
人造卫星
抗 洪 精 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 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载 人 航 天 精 神
载 人 航 天 精 神
1)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 冈 山 精 神
主要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自 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 苦奋斗。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 一精神的主题。
延安标志:宝 塔山延河大桥
毛泽东在延 安的旧居
长 征 精 神
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 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 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 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 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耀中华
何官中学
王建英
学习目标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在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体现 3.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俯 首 甘 为 孺 子 牛
横 眉 冷 对 千 夫 指
苟利国 家生死 以,
岂因祸 福避趋 之
上述图片体现了中华民 族怎样的精神气节?
中华民族精神
团 结 统 一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总结 鲁教版

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总结第一节民族精神耀中华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1、中华民族精神形成:①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在数千年的奋斗中,中国人民以其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奏响了一曲曲民族精神的壮美旋律,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一起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2、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起了什么作用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有不同的表现:①国家危亡的革命战争时期表现为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②在人民生命财产受损时表现为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③在和平时期的日常工作学习中表现为爱岗敬业、勤奋进取、勇于创新。
④青少年:勤奋学习,练好本领、立志报国,振兴中华、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4、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等②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孔繁森精神;非典精神;航天精神等。
二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历史上:(如何理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①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国人民改造了恶劣的生存环境,抵御了外来侵略,延续着伟大的中华文明。
②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到民族的解放和独立,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的初步繁荣昌盛。
2、现在:①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
【K12学习】九年级政治《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政治《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鲁教版一、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能力目标:理解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提高分析历史人物、历史文化事件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知道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发展中的作用;认识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作用三、学习难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四、学习过程:创设请讲导入新课:图片设计意图:利用奥运会奖牌榜中国的排名,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生合作走进民族精神:活动一:寻根民族精神走进历史文化长河,感悟民族精神阅读课本P99-100的名人名言,谈谈每则名言分别体现什么精神?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回顾历史,延续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不同虎门销烟、飞夺泸定桥、井冈山会师、抗洪、神九发射、易思玲射落首金设计意图:利用百度搜索照片,直观、形象的了解我国伟大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的表现,感悟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体会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活动二:探寻民族精神想一想,议一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材料一:北京时间7月31日凌晨2点,伦敦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决赛,以中国队顺利夺冠结束。
中国队在决赛中表现完美,以零失误的成绩夺冠。
团队比赛突出的是团队精神,此种精神说到底,就是宽容、大度,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有成绩给予鼓励,有失误给予包容,在宽松的气氛下,队员的心情才能得以放松,这是取胜的根本所在,正因为如此,在决赛中,队员个个心态平衡,掌握适度,发挥最佳,创造了“零失误”的奇迹。
材料二: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材料三:北京时间7月30日,奥运会举重58公斤级比赛中,中国“希望之星”李雪英战胜各路强手,为中国举重队夺得本届伦敦奥运会的第二枚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9.1.1《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9.1.1《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鲁教版课标内容四、4.1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过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四、4.6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教育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的情感和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能力:能够通过对历史和现实事件的感悟,增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提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
知识: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知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重要的任务。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列举等方法来了解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及伟大作用。
教学重点:1.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青少年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课时安排:四课时授完。
(一)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
课时安排:两课时授完第1课时教学内容: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导学过程:(一)导入本课1、导入语:(详见教材P99页)2、板书标题:(一)民族精神耀中华(二)新课导学知识点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1、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教材支持: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数千年的奋斗中,中国人民以其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奏响了一曲曲民族精神的壮美旋律,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以其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基本观点:①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业绩是民族精神的最好明证,无数人人志士的至理名言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九课第1框民族精神耀中华课件课件 鲁教版

精 神
更需要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
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民 五千年文明 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 熔铸民族魂
族
民族精神的内涵?
精 民族精神: 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耀
1、
中
伟大作用
2、
华
现实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时期, 更需要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1. 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圆满成功,请你为我 们班开展有关弘扬亚运精神主题班会设计两个活动主 题。
材料二:体育是民族精神的弘扬,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1990年,北京亚旧闪亮,但亚运内涵、办赛模式和思维理念却发生了深 刻变革,折射了中国社会20年的历史性跨越。如果说北京亚运 会是一个在改革开放中破冰前行的发展中国家的缩影,那么广 州亚运会则将凸显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东方大 国的新形象。
2.材料中志愿者的做法,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
在学习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耻下问,勇于创新 在生活中:做到乐观开朗、自信自强、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
民族精神,越挫越勇。
民 族 精 神 耀 中 华
五千年文明 熔铸民族魂
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
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为 什
么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
要 弘
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扬
伟大作用
和
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
培 育
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反思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反思本课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充分认识到民族精神对我国发展的重大作用。
课堂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
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列举事实材料、观看视频、图片等方式使学生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从而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还通过对有关典型事例的分析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落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际行动。
一、本节课的可取之处:1、整堂课都以感悟民族精神,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主线。
通过认真研究教材及相关资料,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作为本课的立足点。
通过大量详实的资料以及学生的亲身体验,让事实说话,让典型说话,从而让学生认可民族精神,接受民族精神,并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从课堂教学的反馈情况来看,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准确的,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昂,回答热烈,几乎所有学生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了民族精神意义,并在语言上表达了将民族精神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2、现在的课程内容是开放式的,不断生成的、变化的、发展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时事政治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放式的课程资源,选用时事政治作为课程资源,不仅弥补教材资源相对滞后的不足,同时,又能让学生感觉课本知识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感觉所学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以新近发生的重大时事为载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导入新课,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运用大量信息资料并引导学生收集、整合相关信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唤醒情感、获取知识。
上本节课之前我让学生观注时事,搜集有效信息,及时运用到课堂上。
例如神八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学生在关注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所思考,有所取舍,在课堂运用时,经过交流、碰撞,思想更加成熟、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九课 第一框 民族精神耀中华课件 鲁教版

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判断( ) 理由:
第三十三页,共34页。
• 拓展提高: • 胡锦涛同志(tóngzhì)的“七一”重要讲话,系统总结
了党成立90年来培育形成的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 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正是因为有无数共产党 员始终保持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甘于奉献、昂扬向上 的精神状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党和国家 才能够在艰难困苦中不断进步。这笔丰富的精神财富, 值得我们大力弘扬,从中汲取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 动力。 • (1)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 有哪些?这些伟大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 (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为什么还要继续弘 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九课:《弘扬和培育(péiyù)民族精 神》 第一节——
第一页,共34页。
一 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 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 的人,……虽是等于(děngyú) 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 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 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第七页,共34页。
井 冈 山 精
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yǒngyú)胜利。
第八页,共34页。
(jīngshén
(chángzhēng)
长 征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zhàndòu),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们的内涵是什么?
第十九页,共34页。
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 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 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 昂士气(shìq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 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 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 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9、1民族精神耀中华

民族精神,给我们必胜的信心 如果说,1998年与那场百年不遇洪水的抗争,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大洗礼; 如今抗击“非典”所迸发出的新的精神力量,则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 代内涵。 在北京小汤山,几天前还是一片麦田。从4月24日拂晓开始,4000名施工 人员,500台施工机械开拔到这个没有饮用水,没有地方住的工地。仅仅7天, 这里就奇迹般诞生了一座拥有1000张床位、全国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而来 自军队和武警的首批医护人员,在接到征召命令后6个小时内就踏上了征程。 在上海,15000多名协保、失业人员,戴上手套、口罩,穿着白外套,拎着 喷雾器,走上新的岗位——社区消毒员,对全市小区公共场所、居民楼道、垃圾 箱房等每一个角落进行消毒。正是全市1000多万市民共同守望,从源头上有效 阻击了病毒的蔓延。
五千年文明的发展
延 续 熔 铸
伟大的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 一脉相承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革命时期 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民 族 精 神
社会 主义 建设 时期
抗美援朝精神、大庆铁人精神、雷锋
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新时期 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同学们讨论: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中, 中国共产党起了什么作用? 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内涵,进一步 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执政兴国图伟业,成为我们的领路人。
民族精神耀中华
成语: 夸父 逐日
精卫 填海 愚公 移山
名言: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 周恩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看书 P100第一段思考: 看书 P100第一段:
-----思考: 我国民族精神是如何形成、发扬 我国民族精神是如何 和传承的?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3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1框《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

2、师出示抗日战争和汶川抗震救灾材料,学生思考:靠着什么中国人民抵御了外来侵略、战胜了大的自然灾害?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生说,师引导,点拨。
3、师出示2004年中国女排雅典奥运夺冠材料,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在中国女排雅典奥运夺冠的过程中,民族精神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生说,师引导,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感悟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教学
难点
民族精神的产生、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隐形的翅膀孟天雷的事迹。
雷庆瑶3岁时被电击致失去双臂,但却克服困难学会用双脚穿衣、做饭、吃饭、写字、缝补衣裳、骑自行车、游泳、绘画等等。因成功出演电影《隐形的翅膀》女主角,获xx年华表奖优秀儿童女演员奖。雷庆瑶被称为“东方维纳斯”、“断臂天使”。xx年8月,荣获第二届“四川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9月,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明确学习任务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的能力。
创设情境,师生共同探讨,合作探究,以突破难点。
生说,师启发,引导。
3、学生思考:在民族精神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起了什么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说,师引导,点拨,总结并指出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三)感悟民族之魂
1、考考你: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几个国家?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为古老而又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创设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突出重点。
鲁教版九年《民族精神耀中华》ppt课件2

神七出仓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神州八号发射成功
抗 震 主要内涵是: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 救 灾 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科学理性、开放 精 透明的抗震救灾精神。 神
板块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 的灾难,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
民族精神的体现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 )、导弹、人造卫星。 1956年初至1970年4月,中国科学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 导下,张劲夫、钱三强、钱学森、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老一辈 科学家在国力不强、科研力量有限、条件异常艰苦、国际国内形 势风云变幻的情况下,发扬崇高的革命精神,白手起家,成功地
研制了我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自行研制的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两 弹 一 星
主要内涵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 精神。
原子 弹
导 弹
人造卫星
载 人 主要内涵是: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 航 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天
9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 起了什么作用?
丰富和发展 进一步﹏﹏﹏﹏﹏中华民族精神
10
民族精神的体现
井 冈 山 精 神
主要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英 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其中坚定的革 命信念是这一精神的主题。
民族精神的体现 长 征 精 神
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 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 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 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抗日战争的胜利靠的是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发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奥运精神……不正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吗?民族精神光耀中华。
本课时的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的,相辅相成。五千年文明熔铸的民族魂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使之内涵更丰富、更深刻。因此,“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v_show/id_XMTE0ODI4MDc2.html
师: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多么令人振奋的歌词、多么令人鼓舞的旋律。建设我们的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烘托气氛,引入课题)
课后拓展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举世瞩目,这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良好机遇,如果你是中国馆的设计者你将展示中国的哪些文化精华?并说明理由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材料选取及问题设计既结合社会热点,又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多媒体展示: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播放视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天安门广场纪念活动片断(胡锦涛讲话、敬献花篮、默哀等场面)。
/GB/14645/25059/3616225.html
师:看到这些场面你的心情如何?你知道八年抗日战争最后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多媒体展示:民族精神耀中华。
(二)活动明理
师:中华民族精神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
(教师安排两个小活动,让学生体味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活动一:回顾历史,展示文明
学生把提前搜集、整理和记录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资料,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交流展示。见下表:(媒体展示)
教师指导生讨论: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之间的关系如何?
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在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从“小米加步枪”到两弹一星;从“东亚病夫”到奥运金牌世界第二。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使我们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中华的温暖,祖国的伟大。我们为中华民族而欢呼,为祖国感到无比的自豪。
(二)能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文化资料的能力;提高分析历史人物、历史文化事件和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竭源泉,知道民族精神的含义,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性。
三、教材分析: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当前,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重要的、紧迫的。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本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师生共同总结: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媒体展示: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活动二:小品表演,内化行为
编演《愚公移山》,愚公一家被大山阻挠,但他们挖山不止,坚持不懈,其心之诚终于感动玉帝,他派神仙搬走了两座大山。舞台道具及场景的布置可适当从简。《愚公移山》中的两座大山可用书包代替。
本课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涉及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斗争史,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和发展成就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典型实例,还涉及当今世界形势和我国的基本国情。
本课时“民族精神耀中华”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讲述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二是说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说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规定性。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丰富了这个民族精神。从古至今,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撑。在世界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今天,民族精神更是我们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既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分组讨论,展开竞赛:根据学生收集和已掌握的资料,填写下表。根据座位的编排,分成6个小组展开竞赛,看哪个组填的既快又好,予以表扬。
媒体展示:学生填写的表格:
学生填写完表格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对学生的见解应给予评价和表扬。
师:通过这些活动,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世界文明丰富多彩,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与创新的历史。
课题:民族精神耀中华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思想品德3、课时:3
4、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教师准备:视频、图片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师设问: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古老而又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呢?
媒体视频展示:“患难与共彼此相依”
问题讨论:面对国难和灾害,中华民族是怎样共度难关的?
学生讨论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总结: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抵御住外敌入侵,排除了自然灾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争取到民族解放和独立,实现了国家的初步繁荣昌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多媒体展示图:
思考问题:看到以上场面你有何感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正是依靠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明不仅没有中断,而且代代相传,时至今日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四)走进生活,弘扬民族精神
活动讨论:
初三(2)准备举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
班主任老师布置了以下几个相关话题
1.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
2.举办本次活动的宗旨
3.请你对本次活动准备二句宣传口号.
如: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教师综述:眺望未来,21世纪的朝霞如此绚丽;放眼世界,21世纪的画卷壮美神奇;展望未来,21世纪的舞台充满了挑战也蕴藏着机遇。巴金老人曾动情地说:“青春是美丽的!”是啊,同学们,青春——一个多么美丽灿烂的生命季节啊!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在新的世纪带着一颗青春的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让我们的青春带着生命的激情,带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一起飞扬!
师:通过编演小品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生讨论回答:明白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能退缩,要对自己有信心的道理。勇往直前,自强不息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三)共同探讨:“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教师:走过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感触那里的苍伤与变迁。
通过讨论,学生应明确如下认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传统文明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