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集下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介绍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介绍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介绍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啊!就说京剧吧,那精致的妆容、华丽的戏服,还有演员们精彩绝伦的唱念做打,多棒啊!你看梅兰芳大师的表演,那真是让人沉醉其中,难道你不想去感受感受京剧的魅力吗?
2. 剪纸,这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呢!一张纸,在剪纸艺人的手中,就能变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这多神奇呀!就像变魔术一样,你不觉得很惊叹吗?
3. 陶瓷啊,那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非遗呢!从粗糙的泥土到精美的瓷器,这中间凝聚了多少智慧和汗水呀。

想想那些精美的青花瓷,难道不让你心动吗?
4. 针灸,这可是中医的神奇疗法呀!几根小小的银针,就能缓解病痛,这多厉害啊!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点穴功夫一样,你说神奇不神奇?
5. 皮影戏,那是多么有趣的非遗呀!一个个小小的皮影人物,在幕布后演绎着精彩的故事,这和看电影可不一样哦,你难道不想去体验一下这种独特的乐趣吗?
6. 书法,这可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体现呀!那一笔一划中蕴含的韵味,可不是随便能模仿的。

看看那些书法大家的作品,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吗?
7. 端午节赛龙舟,那场面多热闹呀!大家齐心协力划着龙舟,那股冲劲,就像要冲向胜利的彼岸一样,你难道不想去感受一下那种激情吗?
8. 苏绣,那细腻的针法,绣出的图案精美极了!简直就像是用线画出来的一样,你不觉得这是一种让人惊叹的技艺吗?
9. 中医推拿,多舒服的非遗呀!通过按摩就能让人放松身心,这和去按摩店的感觉可不一样哦,你不想试试吗?
10. 昆曲,那优美的唱腔,婉转的曲调,真是让人陶醉呀!就如同仙乐一般,你难道不想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吗?
我觉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和传承它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们。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3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证已由5项增至44项,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的18%,是目前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多的国家。

一、古典音乐方面1、四川的“花鼓戏”——花鼓戏,即“花流鼓”,别名“鼓戏”、“鼓舞”,是一种民间舞蹈音乐表演,流行于四川地区。

主要内容有:民歌唱腔,舞蹈表演,音乐伴奏等。

花鼓戏有着悠久的历史,融合了流传于中国大地上的多种文化。

2、山东曲艺("独龙戏”)——“独龙戏"是流行于山东中、东部地区的民间戏剧,以独龙族为演出群体,独龙戏唱曲既具有独独的曲调,又有其独特的演出形式。

独龙戏的演出运用了RPG的玩法,以诗歌和运动舞蹈的形式对民俗故事进行演绎。

3、四川曲艺“管子曲、唢呐曲”——管子曲又称“笙管子”、“音宝”,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它的发音原理是用气息通过管子控制笙口发出的声音,断断续续,起伏抑扬,把竹子加以夹持发出清脆开朗的声音。

唢呐曲则是以民间乐器唢呐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种民间曲艺,它简单豪放、明亮活泼,是集戏剧化叙述、传统故事和民歌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的歌舞剧形式。

二、传统技艺1、新疆马头琴——新疆马头琴是一种古老的北方民族弦乐器,由一把细的竹竿两端加工镶嵌金属、木头及骨头等制成,每一把马头琴有几十张弦,具有清新、婉转、朦胧、多变的音色特色,与传统外国乐器相比有更鲜明的民族音色,营造出浓烈的民族气氛。

2、云南彩绘——云南彩绘,原为民间纪念节日的小型装饰,以前彩绘的材料有围棋、竹子、小木箱与柱子等,技法十分精湛,用來迎接节日,以展示节日的喜庆歡聚以及民族的传统礼俗和文化。

3、古琴的制作——古琴的制作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木器手艺,其制作过程复杂,需要将手工制作临做琴架、琴筒、琴弦以及即将安装在琴上的金属装饰等各部件精心制作安装,而后再进行调音,并对内部装饰进行精致雕刻,最后才能得到完美的古琴。

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千年的宝藏引言: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个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库,记录了中国历史悠久、独特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代表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通过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继承中国文化的精髓。

正文:第一部分: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类1. 京剧: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戏曲之一,京剧凭借其独特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讲述了许多经典故事,展现了中国戏曲文化独特魅力。

2. 豫剧:源自豫剧坛,以其激情四溢的唱腔和表演风格而闻名,传承了河南地区的民间音乐艺术。

3. 苏州评弹:作为苏州地区的地方音乐艺术,评弹融合了唱、说、弹、打等多种表演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

4. 皮影戏:借助光线透过剪纸人偶的影子来表演故事,皮影戏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戏剧形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赞赏。

5. 辽剧: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辽剧以其豪放热情和粗犷表演风格而著名,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戏曲表演艺术。

第二部分:社会风俗、历史事件和节日类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代表着新的开始、团圆和祝福。

2. 传统婚礼习俗:不同地区的传统婚礼习俗各具特色,反映了各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

3. 粤剧(广东梆子):以广东地区为代表的粤剧,在古老的音乐和表演方式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表达了岭南地区的文化情感。

4. 农民画:农民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的代表之一,它以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农民生活和民间故事。

5. 龙舟竞渡:端午节期间的龙舟竞渡是中国古老而激动人心的体育传统,寓意着驱邪和预祝。

结语: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录了中国丰富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既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能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交流。

中国非物质遗产名录

中国非物质遗产名录

中国非物质遗产名录中国非物质遗产名录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重要。

中国非物质遗产名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权威。

截至目前,已经有近2000项非遗被列入名录,这些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崇尚民间文化、重视文化多元性的体现。

一、传统技艺1、中医针灸——中医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瑰宝,其非物质遗产涵盖丰富多彩的内容,如针灸、推拿、药食同源等。

其中,针灸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京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代表之一,京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独特的唱腔、相声和表演形式,以及精美的装扮和道具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紫砂壶——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其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手工打制而成,具有多种造型,制作精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产品。

二、民俗文化1、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起源于战国时期。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踏青、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传统活动,以此祈求疾病消灾、安康吉祥。

2、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表演形式,其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和神话故事背景。

舞龙舞狮常常在年节和庆典等重要场合进行表演,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健身运动,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武术表演,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舒缓压力,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和智慧。

总体而言,中国非物质遗产名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推动中国文化多元性发展,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对中国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使这些文化传统能够得以长久保存,并能够被传承下去。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音乐、舞蹈、戏曲、传统手工艺、民俗等形式,它们代表着中国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下面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京剧京剧是中国四大传统剧种之一,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它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精湛的舞蹈技艺和卓越的表演艺术。

京剧的音乐、唱腔、演奏、服装、道具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评剧评剧是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多见于北方地区。

它是以曲调为基础,以演唱为主的艺术形式,具有表现力强、情感饱满、形式多样的特点。

3. 黄梅戏黄梅戏源于中国湖北省黄梅县,已有几百年历史。

它以清新、悠扬的唱腔、细腻入微的表演和与众不同的音乐为其特点,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传统文艺形式。

4. 川剧川剧是中国四大传统剧种之一,起源于四川。

具有独特的唱腔、舞蹈、表演技巧等方面的特点,在表现四川文化、民俗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

5. 晋剧晋剧是中国山西省的传统戏曲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它的唱腔高亢激昂,充满热情和激情,表现出华北地区的精神风貌。

6. 二人台二人台是中国北方地区流行的地方戏曲之一,多以爱情、家庭、生活为主题。

表演形式以两个演员对唱、对戏为主,具有自己独特的唱腔、表演技巧和音乐伴奏。

7. 元剧元剧是中国戏曲中的重要剧种之一,是由蒙古族人发明的。

它具有独特的唱腔、表演技巧和音乐,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元朝的文化艺术成就。

8. 古琴艺术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它具有高雅的音乐风格、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9. 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用中国特有的字体书写文字,表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

10. 围棋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被誉为最复杂、最高深的智力运动之一。

中国非物质遗产介绍

中国非物质遗产介绍

中国非物质遗产介绍
中国非物质遗产是指中国各民族和地区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几个代表性的中国非物质遗产进行简要介绍。

1. 古筝艺术:中国古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被誉为"东方
钢琴"。

古筝艺术包括演奏技巧、曲目创作和表演风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音乐表达手法。

2. 中国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源于北京地区,流行于全国各地。

它结合了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形式,以其独特的唱腔、行头打扮和表演技巧而闻名于世。

3. 中国传统民间技艺:中国传统民间技艺包括剪纸、刺绣、泥塑、木雕、银器制作等多种手工艺品制作技术。

这些技艺源远流长,代代传承,并在当代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4. 中国传统医药:中国传统医药是中国独有的医学体系,包括中草药疗法、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多种疗法。

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这些中国非物质遗产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们通过口述传承和实践传统而得以保护和传承,也为世人所珍爱和欣赏。

在现代社会,中国非物质遗产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新动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他们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理解。

以下是中国的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1.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18世纪中叶的北京。

京剧的表演形式独特,结合了歌唱、舞蹈、杂耍和功夫等元素,表现了戏曲艺术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京剧的剧本、唱腔、音乐和表演技巧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中国茶道中国茶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传统之一,是中国人民对茶叶的独特理解和饮茶方式的总称。

中国茶道包括茶文化、茶道礼仪、茶艺技艺和茶具制作等内容,是中国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3.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包括民间音乐、民族乐器演奏和民族舞蹈等内容。

中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

4.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中国书法包括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不同字体,每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气韵。

5.中国园林艺术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反映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中国园林以山、水、建筑和植物等元素为主要表现方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气质。

6.中国面塑中国面塑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是中国人民对形体、颜色和造型的独特理解和表现方式。

中国面塑包括泥塑、糖画、团子等不同形式,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品。

7.中国刺绣中国刺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是中国人民对线条、色彩和纹样的独特理解和表现方式。

中国刺绣包括金线刺绣、绣花、绣片、扎绣等不同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和装饰效果。

8.中国豫剧中国豫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河南省的豫剧。

中国豫剧的表演形式简洁、生动,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豫剧艺术的代表之一9.中国民俗节日中国民俗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对节气和传统习俗的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例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例子

以下是2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例子及其简单介绍:1. 中国传统武术: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群众基础,被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艺术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国画:中国传统绘画之一,以笔墨韵味、形似神骏的特点而著名。

4. 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5. 传统民间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各种节日、婚俗、葬礼等。

6. 中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矿物等多种物质进行药治。

7. 传统手工艺:包括了各种传统技艺,如刺绣、剪纸、木雕等。

8. 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既包括京剧、昆曲、评剧等古典戏曲,也包括潮剧、越剧等民间戏曲。

9. 古代建筑:古代建筑遗址和现有建筑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传统民间文学:包括各种民间故事、唐诗宋词以及民间儒林等。

11. 传统饮食文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包括八大菜系、食材、烹调方法等。

12. 中国园林:中华园林历史悠久,以其高度联系了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形式而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13. 中式茶艺:茶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广泛的大众基础,而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中医针灸: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针刺穴位的手法进行治疗。

15. 传统节日:中国历史文化中保留着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16. 中国传统木偶戏:中国木偶戏具有民间风格和文化色彩,传承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17. 古琴:中国传统乐器之一,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18. 曲艺:包括相声、评书等各种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多元化、富有特色的体现。

19. 传统文化节庆:如舞龙舞狮、放烟火、舞虎等。

20. 传统文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并获得了世界性认可。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些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以下是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在琴艺表演和制作方面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 京剧:京剧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形式而闻名于世。

3. 昆曲:昆曲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4. 中医针灸: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

5. 传统手工艺技艺,如中国的剪纸、陶瓷、丝绸、刺绣等,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传统技艺和文化。

6. 中国国画:中国国画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而闻名,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7. 中国茶文化: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国人对茶叶的
热爱和独特的品茗礼仪。

8. 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
文化俗。

以上是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部分,展示了中国
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 国有哪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 国有哪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有哪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大国,拥有众多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以其华丽的服饰、精美的脸谱、独特的唱腔和丰富的表演形式闻名于世。

它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手段,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魅力。

昆曲则被誉为“百戏之祖”,其唱腔婉转悠扬,表演细腻入微,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此外,还有豫剧、黄梅戏、评剧等地方戏曲,它们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民间音乐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北的信天游,旋律高亢奔放,歌词质朴感人,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豪爽与热情。

江南的丝竹音乐,轻柔优美,节奏明快,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受。

蒙古族的长调,悠扬辽阔,仿佛让人置身于广袤的草原之上。

而侗族大歌,多声部的合唱和谐动听,展现了侗族人民的团结和智慧。

民间舞蹈同样丰富多彩。

东北的大秧歌,欢快热烈,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傣族的孔雀舞,舞姿优美,模仿孔雀的姿态,生动传神。

藏族的锅庄舞,人们手拉手围成圆圈,边唱边跳,体现了藏族人民的豪放与乐观。

传统手工艺更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勤劳智慧。

陶瓷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从古朴的彩陶到精美的青花瓷,再到绚丽多彩的粉彩瓷,每一件瓷器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

刺绣工艺,如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以其细腻的针法、精美的图案和绚丽的色彩而闻名。

剪纸艺术,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剪出各种生动的形象和美好的寓意。

还有木雕、竹编、银饰制作等众多手工艺,无不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学说。

中药炮制技艺独具特色,通过对药材的加工处理,提高药效,降低毒性。

针灸疗法更是神奇,通过针刺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江号子、古琴、皮影戏、剪纸艺术、傩戏和傩戏面具、杨柳青年画、木卡姆、梁祝、少林功夫、昆曲。

2、缂丝简介: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Kesi或Chinesesilktapestry),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

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

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

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3、全聚德简介:全聚德,中华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历经几代创业拼搏获得了长足发展。

1999年1月,“全聚德“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是中国第一例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

全聚德烤鸭肉质鲜美,适合许多人吃。

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备受各国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被誉为“中华第一吃”。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多次把全聚德“全鸭席”选为国宴。

4、苏绣简介: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

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

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57个非物质遗产名录

中国57个非物质遗产名录

中国57个非物质遗产名录以下是中国目前的5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皮影戏2. 木偶戏3. 象棋4. 中国象棋5. 文化大宗师信件遗漏6. 渔鼓7. 故宫8. 北京皇城根遗址9. 昆曲10. 京剧11. 武术12. 太极拳13. 凤凰古城14. 布袋戏15. 宜兴紫砂陶瓷16. 京剧人物脸谱画17. 溯源臣宣纸18. 水墨画19. 珠玑20. 广西壮族织锦21. 丝绸22. 手工绣球23. 乌拉尔傣族文化24. 五台山庙会25. 哈尼族传统节日百人规模庆典26. 云南传统村寨蓝族社27. 彝良竹木手工艺28. 黄绢长鸣山(宜良)彩扎绣29. 东祥纸扇30. 四川熊猫文化31. 青岩古镇与百岁养生文化32. 瑶山树绒墨花绣33. 上海传统美食市井文化34. 挨西北大辣椒文化35. 中国茶文化保护与发展36. 成都火锅37. 宝鸡手工剪纸38. 新疆维吾尔族玛依塔斯科尔克加工技艺39. 青岛烧太大40. 古运河中脉文化41. 大连市保护与展示后山文化42. 九华山文化43. 中华养生文化44. 西藏珠宝文化45. 三门峡神农故里文化46. 中国传统舞蹈大拿融合技术和表演47. 壮锦技艺48. 博斯腊木雕49. 贵州侗族芦笙表演技艺50. 湖南大裂谷瓦窑51. 云南纳西族三期营文化52. 矿泉泡脚53. 滇西/M543腊排子编制技艺54. 广东粤剧55. 福建土楼56. 闽北露天剧场57. 古稻种保护与传承。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1. 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其技艺和表演形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戏服装束而闻名于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3. 中医针灸,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艺和理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4. 四川川剧,川剧是中国四川地方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风格和面谱而著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5. 昆曲,昆曲是中国江苏地方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以其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技巧和华丽的戏服而受到赞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6. 传统木版年画,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绘画形式,以其
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关注,被列入国家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7. 传统戏曲曲艺,传统戏曲曲艺包括评书、相声、快板等多种
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和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而广受欢迎,被
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以上只是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一部分,还有
许多其他项目也被列入了该清单。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
和传承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第一批:
1、中国古典戏曲:京剧、昆曲、豫剧、黄梅戏、越剧、河南
坠子、江苏花鼓戏、粤剧、川剧、闽剧、陕剧、秦腔、湘剧、魏剧、瑶族古老的舞蹈
2、中国民间舞蹈:踩踏舞、花鼓舞、钢管舞、藤条舞、葫芦丝、豫剧舞、火把舞、花灯舞、草裙舞
3、中国民间音乐:京剧、昆曲、豫剧、黄梅戏、越剧、河南
坠子、江苏花鼓戏、粤剧、川剧、闽剧、陕剧、秦腔、湘剧、魏剧、瑶族古老的歌曲
4、中国民间绘画: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草书
5、中国民间工艺:剪纸、刺绣、结网、花钉、烫金、烫彩、
刻蜡、雕塑、烧制、编织
6、中国民间技艺:刀剑、把玩、抛铃、抛绣球、抛石子、抛
沙包、抛接球、抛拳头、抛棒子、抛杂耍、抛投掷、抛绣球、抛把子、抛锤子、抛棍子、抛绳子、抛绣球、抛针线、抛把子、抛投掷
7、中国民间传统体育:跳高、跳远、拔河、抛接球、抛石子、抛沙包、抛接球、抛拳头、抛棒子、抛杂耍、抛投掷、抛绣球、抛把子、抛锤子、抛棍子、抛绳子、抛绣球、抛针线、抛把子、
抛投掷、掷铁饼、投铁饼、投掷沙包、马拉松、越野跑、水上运动、骑马、举重、摔跤、跳水、体操、武术。

我国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43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具体项目包括:
1.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2.蒙古族长调民歌
3.中国篆刻
4.中国雕版印刷技术
5.中国书法
6.中国剪纸
7.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8.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9.热贡艺术
10.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11.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12.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13.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14.西安鼓乐
15.国剧
16.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营造技艺
17.二十四节气
18.藏医药浴法
19.中国传统木雕、砖雕、石雕技艺
20.泥入张
21.藏族唐卡
22.紫式部的女性文学创作习俗
23.江永女书习俗
24.福州软木画
25.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26.京剧
27.中国传统服饰制作技艺
28.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29.剪纸(孝感剪纸、陕西剪纸)
30.花儿(回族、土族)
31.珠算
32.中药炮制技术(中藏药)
33.中国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福建闽南、江西赣州、广东潮州)
34.中国传统村落营造技艺(羌族、苗族、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35.中国传统蒙古文书法艺术(蒙古文)
36.中国传统水星画技艺(朝鲜族)
37.藏族天文历算(藏历)
38.藏医药(藏医药浴法)
39.格萨(斯)尔(藏族、蒙古族)
40.羌族碉楼营造技艺(羌族)
41.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纳西族)
42.中国传统土司制度(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
43.中国传统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福建客家土楼)。

中国各地的非遗介绍

中国各地的非遗介绍

中国各地的非遗介绍中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历史内涵。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各地的非遗,包括传统工艺、民间艺术、传统音乐等方面。

一、四川绣花——川绣川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其细腻、精巧、色彩鲜艳而闻名于世。

川绣以蜀绣为代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蜀绣绣工出色,绣品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被誉为“一针一景”。

川绣的技艺独特,绣工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和耐心,通过细腻的刺绣将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元素表现得栩栩如生。

二、江苏剪纸——苏剪苏剪是江苏地区的传统剪纸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苏剪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剪纸技艺而闻名。

苏剪的主要特点是造型复杂多样,线条流畅,寓意深远。

苏剪常常用来装饰窗户、门框,寓意吉祥和美好。

三、广东陶瓷——粤瓷粤瓷是广东地区的传统陶瓷工艺,以其独特的烧制工艺和精美的装饰而著称。

粤瓷的特点是色彩鲜艳、造型精美、图案瑰丽,常常以花鸟、人物等为主题。

粤瓷的瓷器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制泥、制胎、上釉、彩绘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完成。

四、山西剪纸——晋剪晋剪是山西地区的传统剪纸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晋剪的特点是造型简练、线条流畅、寓意深远。

晋剪常常用来装饰窗户、门框等,寓意吉祥和幸福。

晋剪的剪纸工艺独特,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手工剪刻出各种精美的图案。

五、云南布纹——云布云布是云南地区的传统纺织工艺,以其独特的布纹和精美的织布技艺而闻名。

云布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布纹独特,常常以花鸟、山水等为主题。

云布的制作过程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手工织造,将丝线编织成色彩艳丽的布料。

六、江西剪纸——赣剪赣剪是江西地区的传统剪纸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赣剪的特点是造型简练、线条流畅、寓意深远。

赣剪常常用来装饰窗户、门框等,寓意吉祥和幸福。

赣剪的剪纸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手工剪刻出各种精美的图案。

非文化物质遗产有哪些

非文化物质遗产有哪些

非文化物质遗产有哪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珠算、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清明节等等。

1、皮影戏
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2、剪纸
一般指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古琴
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

4、珠算
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

“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

)5、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中国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技艺、表演艺术、民俗习俗等,以下是部分列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中华药膳,中华药膳是中国传统的烹饪技艺,结合中医药理论,注重药食同源,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具有丰富多彩的图案和意义,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广东木版年画,广东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年画的一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四川川剧变脸,川剧变脸是川剧中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以
变换面谱闻名,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列举的仅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传统技艺至关重要。

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
1. 名传绣技:长江绣、白描绣、莆田瓷圈、古法刺绣、黄布绣、安徽
折扇、古彩绣、浙江贴花绣。

2. 民间戏剧:京剧、越剧、河南少林寺拳、山西大鼓、豫剧、青海黄
河剧、闽剧、湖南花鼓戏、江西古戏和晋剧。

3. 传统体育征服:中国高空翼滑表演、金钱太岁掷铜钱、水上火腿、
搞江撒子、踩踏高跷竞技和长江龙舟赛。

4. 民间工艺:河北书画、贵州普洱茶酿造、泥人、裱花、竹木雕刻和
茶叶制作。

5. 民俗仪式:陕西关中大赛歌、广西桂林芦笙、安徽青阳舞龙、四川
南充五彩缤纷的祭祀仪式、湖南湘西花鼓戏祭奠、江苏江南牌坊古典
艺术祭、广东潮州粽子祭等。

6. 民间歌谣:清明上河图、苗族绕口令、火炬歌、乌兰图雅古曲、青
海钓鱼调、把酒唱诗、伊斯兰教歌谣和闽南调。

7. 中国传统厨艺:客家烧饼、豫菜、湘菜、鲁菜、吴菜、上海菜、广
东菜、东北抄手、台湾小笼包和天津盐水鸭等。

8. 祭祀活动:祭祖活动、山西风神庙祭典、四川安岳祭典、陕西芦笙节、湖南山歌节、江苏孔圣祭扫墓、江苏民俗文化遗产博物馆的祭孔
大典和北京大地灵祭。

9. 中国传统养生:武术、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按摩养生、拔罐、
火罐、拔火罐、拔罐疗法和减肥瘦身等。

10. 神话传说:《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9. 中国传统戏曲:包括粤剧、评剧、黄梅戏、越剧等不同地区的传统戏曲表演形式。
10. 中国传统民间技艺:包括剪纸、刺绣、木雕、蜡染等民间手工艺制作技艺。
这只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一 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形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5.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古老的音乐艺术,包括京剧音乐、民间音乐、宫廷音乐等不同的音 乐形式。
6. 中国传统舞蹈:中国独特的舞蹈形式,包括古典舞、民间舞、少数民族舞蹈等不同的舞 蹈风格。
7. 中国传统工艺:包括陶瓷、丝绸、漆器、金属工艺等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
8. 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
国家级非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以下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部分: 1. 京剧:中国传统戏曲之一,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戏曲的“国粹”。 2. 中国传统医药:中国古老的医学体系,包括中草药、针灸、推拿等疗法和理论。 3. 中国传统书法: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包括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不同的书法风格。 4. 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不同的绘画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简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的修订版。

修订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将原单独印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参考范本》合并在内,以供各地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时借鉴。

此外,新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还根据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提纲中继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门类之后加入了传统医药的调查提纲。

通过补充修订,希望本书对正在全国普遍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工作起到更加有效的指导作用。

编辑本段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Ⅰ 保护与普查概说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是什么关系
(五)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内容有哪些
(六)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实施时间和阶段性任务是什么(七)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普查与保护的范围
(八)采用哪些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杳
(一)建国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录的简要历史
(二)普查工作的目的、性质和意义
(三)普查的指导原则
(四)普查的步骤与方法
(五)普查中应注意的事项
(六)普查中的采集
(七)普查成果与验收
Ⅱ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
一、目的
二、原则与方法
三、分类代码结构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表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码的编制规则
(一)编制原则
(二)编码结构
(三)范例
Ⅲ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提纲
一、民间文学调查提纲
(一)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
(二)民间文学调查的任务
(三)全面调查与重点搜集
(四)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
(五)调查和搜集的方法
附表
二、民间美术调查提纲
(一)概述
(二)分类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提纲
附表
三、民间音乐调查提纲
(一)概述
(二)分类
(三)调查方法与原则
(四)民间音乐与民间风俗、民间信仰的关系(五)注意事项
(六)调查提纲的编写
附表
四、民间舞蹈调查提纲
(一)概述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提纲
(四)填表说明
附表
五、戏曲调查提纲
(一)概述
(二)分类
(三)调查方法
(四)填表说明
附表
六、曲艺调查提纲
(一)概述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方法与原则(四)注意事项
附表
七、民间杂技调查提纲(一)概述
(二)分类
(三)调查提纲
(四)调查方法与注意事项附表
八、民间手工技艺调查提纲(一)概述
(二)分类
(三)调查提纲
九、生产商贸习俗调查提纲(一)概述
(二)分类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手段
(五)调查报告
十、消费习俗调查提纲(一)概述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成果
十一、人生礼俗调查提纲(一)概述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成果
十二、岁时节令调查提纲(一)概述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成果
十三、民间信仰调查提纲
(一)概述
(二)分类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提纲
十四、民间知识调查提纲
(一)概述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内容
十五、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调查提纲(一)概述
(二)分类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提纲
(五)调查成果
十六、传统医药调查提纲
(一)概述
(二)分类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表
第二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参考范本
一、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民间文学)
二、武强年画艺术(民间美术)
三、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民间音乐)
四、泉州南音(民间音乐)
五、宣纸制作技艺(民间手工技艺)
六、大理白族绕三灵(文化空间)
七、妙峰山庙会(文化空间)
附录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附录二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版后记
新版后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
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1]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也是少有的。

百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全面展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特征及其相关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题材包括民间传说、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体育竞技以及民间习俗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00集,每集10分钟。

目录
1 文学
梁祝传说· 1 (上虞、宁波、杭州)
孟姜女传说· (淄博)
白蛇传传说· 1 (杭州)
西施传说· 1 (诸暨)
黄大仙传说·1 (金华)
董永传说(万荣)
水浒文化· 1 (阳谷)
音乐、舞蹈
16 晋南威风锣鼓· 1
17 晋南威风锣鼓· 2
18 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
19 商河鼓子秧歌· 1
20 商河鼓子秧歌· 2
21 长兴百叶龙
22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1
23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2
24 戏曲、曲艺
京剧· 1
25 京剧· 2
26 台州乱弹· 1
27 台州乱弹· 2
28 淄博五音戏· 1
29 淄博五音戏· 2
30 淄博五音戏· 3
31 秦腔
32 临汾蒲剧
33 川剧
34 苏州评弹
35 华县皮影·1
36 华县皮影·2
37 华县皮影·3
38 海宁皮影
39 岐山皮影
40 临淄蹴鞠
竞技、民俗
41 登封少林武功
42 吴桥杂技
43 武当武术
44 美术
无锡泥塑· 1
45 无锡泥塑· 2
46 衡水内画· 1
47 衡水内画· 2
48 衡水内画· 3
49 衡水内画· 4
50 南京云锦
51 天津泥人张· 1
52 天津泥人张· 2
53 天津泥人张· 3
54 济南面塑· 1
55 济南面塑· 2
56 济南面塑· 3
57 潍坊木版年画· 1
58 潍坊木版年画· 2
59 潍坊木版年画· 3
60 潍坊木版年画· 4
61 西藏唐卡· 1
62 西藏唐卡· 2
63 桐乡蓝印花布
64 凤翔泥塑· 1
65 凤翔泥塑· 2
66 凤翔泥塑· 3
67 凤翔泥塑· 4
黑龙江桦树皮制作技艺· 1
68 乐清细纹刻纸· 1
69 宝鸡马勺脸谱· 1
70 宝鸡马勺脸谱· 2
71 宝鸡马勺脸谱· 3
72 庆阳香包
73 苏绣
74 朱仙镇木版年画
75 潍坊风筝· 1
76 潍坊风筝· 2
77 潍坊风筝· 3
78 蔚县剪纸· 1
79 蔚县剪纸· 2
80 蔚县剪纸· 3
81 凤翔木版年画· 1
82 凤翔木版年画· 2
83 凤翔木版年画· 3
84 凤翔木版年画· 4
85 平遥推光漆· 1
86 平遥推光漆· 2
87 仙居无骨花灯· 1
88 仙居无骨花灯· 2
89 仙居无骨花灯· 3
90 南通风筝
91 手工技艺
92 黑龙江桦树皮制作技
93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94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95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96 天台干漆夹[2]苎工艺
97 禹州钧瓷制作技艺·
98 禹州钧瓷制作技艺·
99 湖州湖笔制作技艺· 1 100 湖州湖笔制作技艺·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