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实上,没有任何习惯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
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是天生的——“懒惰”。
无论小孩还是大人,懒惰都是天经地义的——谁都得经历或长或短那么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期才可能长大。
在那段时间里,谁都是随心所欲的。
然而,没有人可以总是“随心所欲”,那只不过是幼年时的真实,少年时幻想。
马克吐温曾说过“保持身体健康的唯一办法,就是吃点你不想吃的,喝点你不想喝的,以及做点你不愿做的事情。
”生活亦是如此,节制既是高级,一个习惯改变终身。
当今世界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最成功的演说家和咨询家之一博恩·崔西认为“人类所有的行动,几乎全部或至少有95%,是由本人的习惯所决定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有95%的行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而大部分的无意识行动都是通过习惯产生的。
所谓习惯就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
不依赖意志和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饮水般轻松的状态”。
我们都尝试过减肥、保持节约、早起早睡、戒烟、每天阅读的习惯。
这些常常提到、听到、去尝试的话题,想做却往往半途而废。
原因在哪里?
美国作家查尔斯·杜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提到,“你坚持不了,是因为你太依靠你的意志力,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你需要依靠的是习惯。
”简言之,我们日常付出有意识的行为,其实是有限的。
我们可以一边跑步,一边思考,或者一边看电视一边和人聊天,而跑步动作就是我们的一个习惯行为,是脑中设定的记忆动作,我们只是把这个行为固定且无意识的重复。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对大脑而言,没有所谓好习惯或坏习惯的分别,被动的被习惯支配还是巧妙地主动运用习惯,是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的,我们需要善用习惯的力量。
为什么我们无法把减肥、看书、运动这些事情转化为习惯呢?那是因为,人类具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的特点,要做出改变时,所有生物会将生理状态维持在某一固定状态,这一状态称为“平衡”。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懒惰的器官,对所有人来说,保持在固定的状态会感觉比较舒适,变化意味着未知、威胁。
正因为大脑对“培养新习惯”的变化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大多数人对于新事物都是三分钟热度而无法的持续,容易回到固定的舒适状态,最终失败。
这种现象,就叫做「习惯引力」。
它就像地心引力牵引着我们在离开地球时需要花费大量的动力,当我们想进入一个新的习惯状态前,也同样困难重重。
— 3 —
对于培养一个习惯所需时间也有不同,通常认为21天可以养成一种习惯,不过,从各种习惯养成的结论来看,其实习惯养成所需的时间长短,是依照想培养的习惯的种类而定的,因为习惯不同,习惯引力作用的强度也不一样。
根据习惯引力的强度大小,我们可以把人类习惯养成大致可以分为:
要摆脱习惯引力的作用,成功跃入习惯化,你大致需要经过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反抗期。
最初的7天,这个阶段的人无时不刻都在想着放弃,其中42%的人都会在这个阶段遭受失败。
第二个阶段:不稳定期。
第8天至第21天,长达14天,由于被预定事项或者其他人的影响,40%的人会在这个阶段失败。
第三个阶段:倦怠期,第22天至30天以上,在这个阶段你逐渐会对已经形成的习惯行为有一种倦怠感,而放弃保持,有18%的人在这个阶段会败下阵来。
— 4 —
那么要怎样成功地摆脱“习惯引力”,顺利度过习惯养成的三个阶段,收获习惯之旅的美妙感觉呢?
一、反抗期应对措施
这个阶段的意志力是最薄弱的,稍有松懈就会功亏一篑,要平安度过这个阶段,就应该保持着“坚持下去”“每天都要坚持”的心态,把重心放在过程中。
原则一锁定一项习惯,不要同时培养多种习惯;
原则二坚持有效的行动,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
原则三不要太在意结果。
可以做简单记录,记录下每天的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对于孩子的改变,家长要予以肯定和支持。
当达到一定天数后再回头看看自己的每天记录,会相当有成就感。
二、不稳定期应对措施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要建立能够持续行动的机制,善于培养习惯的人会采取有弹性的计划,比如可以和孩子或者朋友制定一个奖罚机制,如果能坚持完成即可得到某一奖励。
这样能解决不稳定期时心态的懈怠。
这个阶段要把行动难度提高到自己本来要求的程度。
原则一是行为模式化,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培养节奏感。
原则二是设定例外规则,对不规律发生的事件预先制定应对规则,让计划保持一定的弹性。
原则三是设定持续开关,心理学认为,积极行动的动力来源为产生快感和回避痛苦两种,所以为了保证习惯的持续,就可以运用快乐型开关和处罚型开关两种相结合,让自己持续的获得动力。
三、倦怠期应对措施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要创造变化,应对在培养习惯过程当中产生的一成不变的感觉,当感受不到培养习惯的意义,就会因一成不变而产生空虚感,这时候有创意的变化就是度过这一阶段的利器。
方法一:添加变化,在原有的行动计划上,增加一些不同寻常的内容,比如改变改跑步路线,换一种学习方式等,换种心情让自己产生动力。
方法二:计划下一项习惯,拟定下一个习惯的培养计划,不断地为培养习惯投注心力,将习惯分为短期习惯、中期习惯、长期习惯是比较好的一个方法,就像聪明的厨师会在熬汤的过程中完成洗菜、调料、做菜的其他任务一样。
改变自己的人生,其实就是将好习惯坚持下去,将坏习惯尽量的减少。
事实上,无论你想培养什么习惯,只要掌握了培养习惯过程中这三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再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规划自己的行动,不需要非凡的意志力和超人的耐性,你就能将新的行为、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一夜之间,我所有的朋友都去做微信公众号了。
在政府混吃的朋友,在事业单位等死的朋友,在跨国企业搬砖的朋友,在私人作坊卖身的朋友,在谈理想搞创业的朋友,在学校里头嗷嗷待哺的朋友,一夜之前,殊途同归,全部做起了微信公众号。
理由很多。
求路人打赏,求广告商包养,更多的是上司一声令下——做不做?不做下岗!
于是我的手机从早震到晚,随时随地都在收推送。
内容自然五花八门。
如何穿衣服,如何挑音乐,如何选餐厅,如何炒股票,如何买进口货,如何颠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每一条看了,都让人立志要做更好的自己,拥抱光辉灿烂的明天。
每条推送都是不一样的烟火,除了三位数的阅读量这点,它们没有任何共通性。
做微信号的朋友,其实都挺年轻,下限二十二,上限二十八。
但不得不板出风尘样,脸上写满了“我世面见很多”,嬉笑怒骂,指点江山。
这是很累人的。
月入5千的主儿,成天推荐各大高级餐厅,分享红酒,奢侈品,和境外游。
男朋友还不见踪影的小姑娘,却要拿出灭绝师太的心,教习女同胞们生杀予夺,做爱情的胜利者。
朋友们成天为内容操碎了心,无时无刻不在捕捉热点。
一篇咪蒙的《致贱人》横空出世,模仿版随即一拥而上。
《致好人》、《谁是贱人》、《你个烂人》就不说了,还有理直气壮站出来吆喝,《我就是贱人》。
光是内容没用。
为了做好公众号,还要精通十八般武艺。
拍照和修图只是基本功,画漫画,编段子,录广播,剪视频,样样都要举重若轻,信手拈来。
毕竟现在的公众号多如牛毛,许多读者又爱犯傲娇,动不动就“太长不看”。
如何增添趣味性,脱颖而出,就成了重中之重。
不要小看每一条阅读量只有三位数的推送,他们背后都站着一位被迫害的年轻人,在哭天抢地,抓断上百根头发之后,才用心血凝结出了这图文并茂的推送。
连吃饭都不得安生。
好几回聚餐,吃到一半时候,在座朋友纷纷从包里掏出笔记本或平板电脑,手指上下翻飞,编好推送内容,“biu”地一下发了出去。
“需要这么拼吗?吃完再发不也一样?”
“你傻呀,”朋友小黄大翻白眼,“待会儿就是大家翻手机,看推送的黄金时段,吃完再发,阅读量全让别人给抢光了。
”
“说来恨得我,”朋友小明放下电脑,咬牙切齿,“昨天我跟那谁弄了个差不多的推送,他就比我早发那么5分钟,看看,流量全给抢光了,老天,都将近1万了,我这条才200多!”
“人家好几万的粉呢,你能跟人比啦?200多不错了,我这条才100多呢。
”朋友小宝叹气。
小黄笑道:“你那号开仨月了,每天还那么可怜兮兮的一两百阅读量,怕是风水有问题。
”
小明回嘴:“那倒是,跟你们混久了,晦气。
我就该找个大号,跪舔,抱大腿,散红包,求转发。
”
“还好不是网红,不用发自拍。
要不一照,一个赛一个的磕碜!”
“哎你看你看,那谁,红人汪蒙又推送了。
”
“阅读量多少?”
“乖乖不得了。
半小时,五千!”
“又写了些啥?”
“题目是——《连你的屎都不敢吃的男人,凭什么给他操》。
”
“太粗俗了。
”我皱皱眉头。
“你懂什么,推送题目,就是要黄色,暴力,抓人眼球。
”小明说。
“写了些啥?”小黄问。
小明用手指在屏幕上比划两下,说:“没什么,不就她家那位老方,两人恩恩爱爱缠绵史。
”
“还有她朋友们的悲惨情史。
”
“这可能是她第八百个堕胎的朋友。
”
“堕下来的孩子可绕地球一圈。
”
“这种东西怎么有人看?”我很吃惊。
“红得不行,”小明晃晃手机,“你看,咱说了五分钟的话,又多了上千的阅读量。
”
“无法理解。
”
“你不爱看,有的是小女生追,”小黄说,“每天眼巴巴的,就等这条推送了。
仿佛看了,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连妇科病都可治。
”
“如果你们想炒话题,”我喝了口啤酒定神,“我允许你们写我。
”
“他已经写过你,”小明指指小黄,“他写你留学,劈腿,搞外遇,还是个同性恋。
”
“什么!”
小黄脸上一红,立马反击:“小宝也写过你。
他写你浮夸,炫富,装文艺,又绿茶!”
“其实咱们也不能说是在写你,”小宝慌忙解释,“不就借用个你的名字,显得真实。
”
“对,对,就好比以前写作文,开头就来——一位名人曾说……”小黄在一旁帮腔。
“没想到你们为了点儿阅读量变成这种人,”我目瞪口呆,“这个人吃人的社会呐!”
同时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没有经营微信公众号,尚不用为此费尽心神,甚至出卖良心。
第二天,老板要找我谈话。
我们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自诩思想新潮,紧跟时代,特喜欢跟我们这些年轻人打成一片。
“小张哎,你看这个。
”老板拿出手机,翻开微信。
我定睛一看,是条推送。
“看到了吗?”
“看到了。
”
“觉得怎样?”
“您这玫瑰金挺骚的。
”
“少贫嘴,小张,”老板正色说,“这是咱们对手的推送!我们是创新的现代化公司,新媒体也要搞起来!不能落后!”
“所谓创新就是要另辟蹊径,不舔人家屁股——我完全反对。
”
“那你来做,”老板仿佛没听我说什么,只拍拍我的胳膊,“小张你脑子活,文笔又好,搞个公众号,没问题的嘛!”
我想了想,点点头,回到工位,打开word文档,一边写起辞职信,一边发出鲁迅式的哀叹——
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这中国,已经难见不做公众号的人!没有做过公众号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与人社交时如何很会聊天是个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非常关注与异性聊天的问题。
我综合了此前写过的若干篇文字,有了下面的关于聊天的方法论总结。
从3个方面入手,让大家看完就能去实践。
1,心态篇2,原因篇3,策略篇
【心态篇】
我发现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作为支撑和前提,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倍功半。
反之,心态好,自信心足,就会有强大的抗挫折承受力,甚至是遇强则强,越挫越勇。
大家有没有如下情况:
1、与异性聊天,尤其是与高分异性、心仪的异性聊天时紧张害怕、自卑、患得患失?
2、你总是猜测对方说的某句话的潜在意思是什么?
3、和高分、心仪异性沟通不了,却对和自身价值差不多甚至更低一些的人就没问题?
这是很多心态差的人的首要问题,为什么这么说?你觉得没话说的时候,脑子里要么是一片空白,要么纠结了半天才挤出1,2句话,并还担心说了对方没有反应或是担心说错了,对方会对你产生不良反馈,可你越这样想,你就越害怕。
这情况和当众演讲或表演时会怯场情景类似。
核心原因首先是不自信。
不自信的背后,有2点。
第1,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你心里有这样一幅图,虽然大部分人口头不愿承认,但内心潜意识是这样想的:自己的价值是比要追求的美女低的。
原因就在于他们想从异性身上索取价值。
(你懂的)
一旦陷入这种思维,你就会不自觉认为自己矮人一等,你在价值比你高的人面前自然就会紧张,担心自己说错话,害怕说错话对方给你否定的反馈,你越是这样想和担心就越陷入紧张的状态,直至想找个洞躲起来或是想办法逃离现场,以避免内心的煎熬。
但你又想和喜欢的异性相处聊天,在这样矛盾的思想下痛苦不已。
这就是你遇到陌生异性就紧张的原因之一。
原因2,也有可能你本身是个比较宅的人,平常很少社交,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少,玩电脑时间多,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你的社交能力、语言能力慢慢就有所退化,遇到陌生同性还好,但遇到异性,同时又想索取别人的价值,但能力又不够,不知道该怎么做,大脑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于是恐惧感就产生了。
前面紧张害怕的感觉一般约会连带着患得患失。
人为什么有时候会有患得患失的感觉?
并且这种感觉让人百爪挠心,纠结无比,此心态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模式,致使本来一个简单事情会变复杂或低级失误或是在追女孩的过程中让自己处在被动局面。
这个问题背后的本质原因,是“分别心”在作祟。
那什么是“分别心”?用更通俗的词叫做“得失心”,患得患失的心态。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两个“我”,其中一个“我”就是对于各种自身行为的好坏下判断而产生情绪的“我”,在这里称之为“我1”,另外一个“我”是行动的无意识的“我”,在这里称之为“我2”。
比如“我2”在跟女生搭讪后,女生的反应并不是很好,这时“我1”就会开始下判断,对“我2”进行批评和否定,认为“我2”确实很2,如此,“我2”在行动上就会开始顾虑“我1”的否定而受到影响,害怕搞砸,从而限制住了本身的发挥。
我们在运动场上也经常见到运动员出现这样的情况,譬如在足球赛上单刀却没能抓住机会破门的球员,他们大多在同场比赛下一次单刀表现一定都会不进,因为在他们内心里,肯定会念叨这么一句话——我怎么这么没用。
那么在下次拿到球单刀的时候就会在意上次的失败,从而导致发挥失常错过机会。
在与异性打交道的过程中,我相信也有人有过这种体验,譬如“桃花运”就是这么回事,有一段时间,你因为机缘巧合搞定一个不错的妞,之后就会感觉任何异性你都可以聊得特别HI,不管你说什么那些异性都可以手到擒来,但如果你在一个妞身上投入了很多,却总是受挫,同样会感觉无论任何异性对你来说都像一块钢板,她说什么你都得琢磨半天该怎么回,做每件事都会害怕得到负面的反馈,因为你害怕失去她,人对未来失去某样东西时都会感到焦虑。
比如你成绩不是很好,害怕年终考试挂课。
比如,现在就业压力很大,你害怕毕业后就失业。
比如你父母得了重病,你害怕失去他们。
回到前面刚开始提到的常见现象,很多人认识了一个新的异性,并对对方有好感时,心态发生了变化,变得患得患失,害怕失去,并问我,和对方聊天该用什么心态去面对,会比较有主动权?
我先举个类似的例子说明一下,假设你去面试找工作,一般的做法都是去网上搜集适合你职位的信息,同时都会有很多家公司在网上发布,那你是否会只投一份简历到一家公司?并且期望这家公司一定要应聘你,那如果你没有得到这家公司的工作,甚至连面试机会都没有,那你只会吊死在这一家公司吗?
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你们肯定不会,肯定是同时投很多简历去不同的公司,以期望获得更多的面试机会,和更多的公司选择。
因为你也想选一家薪水更高、福利更好、交通便利、公司办公室环境舒服等等。
一般情况下你不可能在还未得到这个职位之前,就已经在害怕失去了,因为你知道即使失去了这个公司的机会,你还其他公司可以选择,东家不打,打西家,现在年轻人跳槽都还蛮频繁的。
那找工作和找女孩谈恋爱是一样的道理,那该用什么心态和对方聊天呢?
我的答案是:用你失去对方也不会可惜的心态,无所谓的心态,因为他本来就不属于你,失去对方,你是否会掉块肉?失去对方,你是否会死?失去对方,你是否就再也没有机会认识第2,3,4,5.。
个女孩了?同时你们还没在一起成为男女朋友,还未谈婚论嫁,他还不属于你,为什么你就开始害怕失去了呢?
接下来再说说喜欢揣测对方意思的问题,这里主要是从男性的角度阐述。
你喜欢不断的揣测对方说的话的潜台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同时你之所以这样想,完全是你把对方放在了比你更高价值地位上,你心里有这样一幅图,就是前面刚刚说的那幅图。
你在这个基础上,做的任何行为都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姿态,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太监都喜欢揣测皇上的心思,并想尽办法讨皇上欢心。
你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你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姿态放那么低吗?大家觉得作为高高在上的皇上,需要天天揣测自己后宫嫔妃的心理想什么吗?
你们做为真正的男人,应该是带领女人,而不是被女人所左右,只有你在两性关系上掌握了主动权,你才有更多的话语权,你才不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也就不会过多在意对方每句话背后什么意思。
你以对方意志为转移,你的思想就一定程度上被控制或影响了。
你觉得在受影响的同时,对方会喜欢这样被自己轻易影响或控制的人吗?女人一般来说都是希望有比自己更强的男人所征服。
不是有句话说这样说的吗!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而女人是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
【原因篇】
经常有人问我,该如何与异性展开话题,我也经常分享一些方法给他们,而且是我经常使用而有效的,但对方反馈效果不明显。
直到我与一些粉丝、学员在YY上进行语音互动问答时,才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很多人与异性交
流存在障碍,不完全是方法技巧问题。
而这些问题就是影响大家与异性交流的症结所在。
通过大量的交流、整理,我总结出了影响大家与异性交流时经常出现的8个常见问题:
1,当众说话紧张;
2,细声细语,没有感情,没有热情,没有能量;
3,繁复啰嗦,无重点,无逻辑;
4,没有储备足够多的知识、故事、话题;
5,容易说错话,容易冷场、容易终结话题;
6,不会延续话题、不会转移话题;
7,缺乏幽默感;
8,地方口音、甚至口吃;
1,当众说话紧张;
原因很简单,缺乏自信是第一。
而这个自信更多是当众说话方面的自信。
不懂主观上如何树立讲演时的自信心态、突破恐惧、克服当众讲话的紧张感的方法。
二是没有学习过当众说话的系统方法。
第三是缺乏足够多当众说话的经验积累。
可参考经典书籍《金字塔原理》。
2,细声细语,没有感情,没有热情,没有能量;
这是你与这样的人交流的第一感受,正所谓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你还没弄清楚他说的内容,你听到对方声音就没有吸引力了。
有气无力,没有抑扬顿挫,没有情感起伏,感觉不到对方的热情和能量。
你与他的交流感觉就像是碰到了僵尸。
最可怕的是,他自己完全感受不到这点,觉得没什么问题。
而且这也是很多人专门去学很多话术技巧惯例之后依然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不知道语言的本质,不完全是你说什么内容,而是你怎么说。
同样一简单的话,你富有感情的表达肯定比你好无生气的叙述要好上很多倍。
推荐两个简单的方法来知道自己说话的感觉到底是怎么样的。
第一,用手机的录音功能录一段你和朋友对话。
然后放出来听听,感受一下从音频里的声音和自己平常说出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其次,再问问这朋友的感受是什么。
通过次方法,你就能对自己说话有个另一个角度的认识。
3,繁复啰嗦,无重点,无逻辑;
表达一件事情,逻辑线不清晰,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没有规划,语言干涩、重复。
会让你听了半天,也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你只有非常专注的听,并且总结复述给对方,才能确定是不是你听到的内容。
试问如果异性和这样的人聊天,是多难受的一件事情。
依然推荐参考经典书籍《金字塔原理》。
4,没有储备足够多的知识、故事、话题;
这样的结果就是容易在交流时思维枯竭,想表达而表达不出来,因为大脑里储备的素材太少。
原因大致3点:
1)平常不爱读书、不及时学习一些新知识。
“书到用时方恨少”说的就是这些朋友,平常不积累,碰到某个话题时,你对话题的背景、知识、趣闻、等等周边的相关信息知之甚少,就像电脑数据库里没有存储相应的数据,自然无法检索到,你当然也就不知道该聊什么了。
2)没有整理自己,适合与人分享的故事、或是没有把听到的好故事记录下来。
如果想与对方有更深入的交流、想进阶两人的亲密关系,你不表达一些你个人、甚至是隐私的内容,别人就感觉与你距离不够近。
你想想你关系最好的朋友一般来说都是互相知根知底的,只有你们互相更了解对方,才有可能关系更亲密,你主动与对方分享了你的成长经历、恋爱经历、各种有趣、特殊、惊悚、甚至是灵异事件,对方才会对你更全面的了解,对方才可能敞开心扉也对你分享她的故事。
3)不关注时下热门话题
时下流行的东西是最具有可交流性的话题,因为大部分人都有关注,你不参与就显得你很不合群,或是比较落伍。
而且流行内容也是最容易与陌生人、异性展开交流的开始,从这些话题上就可以了解到对方的一些观点、甚至是三观。
时下流行内容典型内容如下:电影、音乐、电视剧、名人、书籍、游戏、热门网络视频、热门网络事件等。
平常上网的时候顺便关注一下,并时常有机会就和身边熟悉的朋友说,再在和陌生人、异性聊时就比较相对比较熟练与顺畅。
5,容易说错话,容易冷场、容易终结话题;
对不擅长聊天的人来说,当你还没调整过来,很容易你在社交场合成为传说中的——话题终结者。
本来几个人正聊得欢时,你不经大脑的一句的话,让大家都尴尬了,整个热烈的聊天气氛就因为你瞬间降到了冰点,同时别人也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来延续或化解。
一般来说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经验的朋友都会直接打个哈哈,迅速转移了话题,直接聊了其他好玩的事情上,以避免尴尬。
你是否也造成过这样的情况?如果有,就请继续往下看。
6,不会延续话题、不会转移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