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津砖雕墀头特征的分析研究——以天津石家大院为例

合集下载

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旅游活动。

我叫王**,是本车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了,这位是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李师傅。

俗话说:千年修的同船渡。

今天应该是千年修的同车行。

我们一定会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来,不要客气,我们一定会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祝大家在今天的游览中玩的开心,玩的尽兴。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杨柳青博物馆。

它原系清末八大家之一石元仕的住宅。

石家祖籍山东东阿县,明代时起便以漕运粮食为业,盈利渐丰。

乾隆五十年,从石衷开始落户杨柳青,其子石万程颇善经营,家资日丰。

清嘉庆四年,乾隆宠臣和坤获罪赐死,有一侍女携珠宝出逃,被石万程停泊在通州的粮船收留,由此,石家财富骤增,到石万程之子石献廷时期,石家一改累代单传而人丁兴旺,家大业大。

石献廷就把石家财产分给四个儿子,各立堂门,长门福善堂,二门正廉堂,三门天锡堂,四门尊美堂。

其中以四门尊美堂治家有方,财丁兴旺,不断扩建为津西第一家,世人俗称石家大院。

石元仕于民国八年去世,他的夫人携全家迁居天津市内,从此石家便逐渐衰落,石家大院被严重破坏。

自1987年,西青区人民政府相继投资560元逐渐修复,1991年石家大院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天津杨柳青博物馆。

好了,现在我们到石家大院了。

请大家下车时随身带好自己的物品,不要放在车上。

下午5:00在车上集合,记住我们的游览车为白色客车,车号为津A83836。

大家从这边进入,这里以前是石家的内帐房,现在作为名人照片展室。

我们进去看一下,整个大院拍摄了将近四十多部电影,电视剧。

象《刀剑笑》,刘德华主演的;《日出》,徐帆主演的;《烟雨红颜》,刘德凯导演,周迅,张信哲主演的。

许多名人也来过石家大院,像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崔永元。

此外,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石挥就是石家的第六代世孙,他自导自演了电影《我这一辈子》。

现在我们去看一下闻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陈列。

浅议天津砖雕

浅议天津砖雕

浅议天津砖雕
于永苓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0(036)025
【摘要】简要介绍了砖雕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及艺术形成,以具有地方特色的天津砖雕为例,阐述了砖雕在我国古建筑中的应用,以期帮助人们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了解.【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于永苓
【作者单位】天津杨柳青博物馆,天津,3003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48
【相关文献】
1.天津传统民居砖雕的文化内涵解读 [J], 段金娟;马彧;刘洪彩
2.谈天津砖雕艺术 [J], 王娜
3.中国传统砖雕的审美意蕴——以天津老城砖雕为例 [J], 王强;陈学文
4.对天津砖雕墀头特征的分析研究——以天津石家大院为例 [J], 张文东;刘斯思;孙明
5.对天津砖雕墀头特征的分析研究——以天津石家大院为例 [J], 张文东;刘斯思;孙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家大院景点介绍之最终篇

石家大院景点介绍之最终篇

砖雕、木雕、石雕更是石家大院建筑的三绝,现在我们看到花厅和女嫁妆,帽筒:放帽子的,可以把帽子直接扣在上面。

熏香炉:里面可以放檀香木,点燃以后使整个新房香气怡人。

梳头匣:是用来装粉、胭脂、梳子、头油等梳洗用品的。

镜子:是新娘非常珍爱的物品,不仅可以用来梳洗打扮,而且可以预示着生活的平静、安定。

食品罐:刚过门的新娘都比较腼腆害羞,可能因此而吃不饱饭,娘家人想得很周到,特意为她准备了一含食品罐,里面可以盛放-二些点心,饿时偷吃一点。

而这面我们看到的这顶轿子,就是所谓的八抬大轿了。

大家可别以为这轿子看着漂亮,坐着一定很舒服。

实际上,新娘子是坐在一顶小轿中,再被抬入此轿中的,所以坐在这轿子里,穿着凤冠霞啵,又密不透风,着实是件苦差事。

现在我们看见右边的这间屋子是清末民初,杨柳青中等水平家庭的民宅复原室,这里主要体现了杨柳青年画在当时民宅中的应用。

由于杨柳青年画色彩鲜艳,象征性、装饰性很强。

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要求和审美心理,因而形成了有特色的地域文化,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张贴年画,井约定俗成贴不同的地方;‟门神(秦琼、尉迟敬德)贴在大门上,寓示逐除邪恶,去病免灾;灶王爷贴在锅台上,逢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盼望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缸套里面是水缸,缸鱼贴在水缸的墙上,鱼影倒映在缸中,以示连年有余;屋门后面贴武判,以驱逐邪恶,保佑平安;中堂一般贴菩萨或寿星,两个侧屋,上房为老人居住,贴福禄寿内容的年画和一些说教画如“孟母三迁”,下房为儿媳居住,贴多子多福,吉庆活泼的年画。

由于年画的装饰,使人进屋后,便感到一种喜气祥和的乡土气息。

下面我们到漕船轿车的陈列厅看一看。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在历史上,不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杨柳青古镇作为京杭大运河上重要的码头,漕运颇为重要。

浅议天津砖雕

浅议天津砖雕

种 艺术形 式。主要用 于装饰 寺塔 、 室 、 墓 房屋等 建筑物 的构 件
天津砖雕遍 布于传 统建 筑 物 , 特有 的砖 雕技 术与艺 术 , 其 在 我 国独具 特色 。它 与天津 杨柳 青年 画、 泥人张彩 塑 、 魏家风 筝并
和墙 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 而成 的雕塑工艺 品。
浅 议 天 津 砖 雕
于 永 苓
摘 要: 简要介 绍 了砖雕 的历史渊源 , 现形式及 艺术形成 , 表 以具有地方特色 的天津砖雕 为例 , 阐述 了砖雕在我 国古建 筑
中的应用 , 以期 帮助 人们 加强对 民间艺术 的了解。 关键词 : 砖雕 , 古建筑 , 材, 题 雕刻技 法 中图分 类号 : U9 6 4 T 8 .8 文献标识码 : A
盐 家 官宦称 雄 于世 , 们修 他 砖雕是我 国古代建筑装 饰的重要方式 , 以青砖 为基本材 料 雄厚 的财力 支持 , 商 、 财显 赫 的商 人 、 是 建园第 。 由于 盐商们 以巨资投 入 , 加之营造工 匠受 新艺术流 的一种雕刻艺术 。我 国历 史悠久 的传 统 文化促 进 了建筑 艺术 的 祠堂 、 发展 , 在东汉 时期 , 已出现 了花 纹砖 和画像 砖 。砖雕 是指 在 派 的影响 , 匠艺脉 负薪 、 早 即 工 身怀 绝技 , 故天 津砖雕 形成 了特色 , 并 青砖上雕 刻出人物 、 山水 、 卉等 图案 , 花 是古建筑 雕刻 中很重要 的 以其独特 的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铸 成大观。
保持建筑构件的坚 固, 能经受 日晒和雨淋 。
1 7 ) 承和发展 了马 氏刻砖 的“ 9 8年 继 堆贴法 ” 在 同一块砖 面上按 , 需要 分贴 多块 小砖 , 使作 品 凹凸多 、 起伏 大 , 次更 丰富 , 层 更富 于 变化 , 到群众 普遍称 许 , 受 被誉 为 “ 砖刘” 刻 。著 名 的天津 石家大 院砖 刻即为其代表作 品。 天津杨柳青石家大 院 , 始建于 1 7 , 8 5年 至今 已有 10多年 的 3 历史 , 其建筑 结构独特 , 砖木石 雕精美 。石 家大 院规模 宏大 , 占地

青砖雕乾坤:石家大院赏砖雕

青砖雕乾坤:石家大院赏砖雕

青砖雕乾坤:石家大院赏砖雕小津相信,你肯定见过缤纷多彩的水果雕刻还有这样惟妙惟肖的玉雕那你见过蕴意深厚的砖雕嘛?▼话说砖雕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古代的建筑装饰艺术。

它是以青砖为基本材料,由陶艺、石雕等工艺演变而来,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广泛应用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砖雕艺术。

砖雕,最早起源于东周的瓦当和汉代的画像砖。

到了北宋时期才形成砖雕工艺,但只是作为墓室壁面的饰品,到了元代砖雕艺术式微。

从明代开始,砖雕转变为建筑装饰。

天津砖雕兴起于清代咸丰以后,杨柳青的石家大院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在建筑上广泛采用砖雕工艺。

石家大院砖雕石家大院砖雕,受益于杨柳青年画的熏染。

如大院正门寓意荣华富贵的牡丹,和象征书香世家的《麟吐玉书》等,都采用了杨柳青年画《三羊从地起,五福自天来》传统纹样样式。

石家大院是一个砖雕的世界:门楼、影壁、风头、木门窗外廓、门楣、山墙、后檐墙……处处有砖雕,可以这样说,在大院建筑中最显眼的地方,都能看到精美的砖雕。

石家大院正门上雕刻的《富贵牡丹图》,用24块方砖双层套刻,画面枝叶繁茂、疏密相间,托出牡丹花40朵,大花盛开,小花含苞,栩栩如生。

这幅砖雕图案为花枝缠绕,浮雕镶嵌五朵盛开的牡丹花,中间为一大朵,两侧相衬。

牡丹花象征富贵,寓意为荣华富贵,下面有蝙蝠口吐祥云图案。

大院砖雕处处精美,就连房屋垂脊上的砖雕图案也十分精致,有向日葵、葫芦、花卉等,其寓意为子孙万代、蒸蒸日上。

这两幅砖雕图案为《三羊从地起》、《五福自天来》,内容源于杨柳青年画,是由大小相同的两块砖雕刻而成,为对称图案。

《三羊从地起》图案是一童子手托如意,云中有形态各异的三只羊,象征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

人们一般以三羊开泰为岁首称颂之辞;《五福自天来》图案是一童子手托宝盒,盒中飞出五只蝙蝠在云雾中,寓意盼望好运气,好事从天而降,万事如意。

这幅砖雕图案为《凤戏牡丹》。

凤凰为百鸟之王,是吉祥的象征;牡丹是百花之王,雍容华贵,象征荣华富贵。

211188285_天津石家大院戏楼建筑形式赏析

211188285_天津石家大院戏楼建筑形式赏析

探索研究[摘 要]天津市杨柳青石家大院戏楼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民宅封闭式戏楼,它体现了蕴含在传统戏楼建筑中的中华文化与智慧。

中国传统戏楼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石家大院戏楼展开,对石家戏楼的建筑结构、艺术形式和细部装饰进行深入剖析,其中的建筑文化美与内涵值得细细挖掘。

如何在发展中保护与传承传统戏楼建筑文化,更值得深思、探讨。

[关键词]石家大院;戏楼建筑;结构;装饰;文化[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7-0025-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王雁飞,石嘉雯,高佳丽,等.天津石家大院戏楼建筑形式赏析[J].天工,2023(7):25-27. 王雁飞1 石嘉雯1 高佳丽1 马钧瑜1 李 臻2 李 凡3*1.天津科技大学河西校区 2.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 3.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天津石家大院戏楼建筑形式赏析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TJSR21-009);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2SK053);天津科技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210057322)。

作者简介:王雁飞(1989—),女,汉族,山东诸城人,硕士研究生,天津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公共艺术。

石嘉雯(2002—),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天津科技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高佳丽(2001—),女,汉族,甘肃天水人,天津科技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马钧瑜(2002—),女,回族,新疆乌鲁木齐人,天津科技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李臻(1987—),男,汉族,内蒙古包头人,工学博士,天津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化学工程设计与数据分析。

*通讯作者:李凡(1994—),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城乡景观艺术与建筑环境设计。

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是展示天津民间传统文化和民俗民风的历史遗迹之一,其中石家戏楼作为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的清代北方民宅戏楼,如同一座丰富的建筑宝库,记录和见证着中华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深远传承,能够对戏楼建筑研究提供更多的历史依据和文化价值。

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观后感

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观后感

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观后感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建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它由东、西、中三个庭院组成,整个建筑占地四亩有余,主体建筑由前门、回廊、主体建筑、正厅组成,分为东西两院。

大院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民间建筑特色,同时也融合了明清时期的官式建筑风格,使得大院显得更加庄重和典雅。

大院内的建筑和装饰也颇具特色。

大门上的对联“舍有财宝世间美,人多才子胜月明”展现出主人丰富的财富与人才,赞美了主人的家境和家族的兴旺。

同时,整个大院的建筑结构、雕刻工艺和装饰图案都充分展示了古代商贾的财富和气派。

大院内的庭院、假山、盆景等景观也是美不胜收,每一处都充满了古代建筑的典雅和民间艺术的神韵。

不仅如此,大院内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院内的一幅明代著名画家王荣德的《百壁图》,这幅真迹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史料上是个极为珍贵的发现。

这幅《百壁图》表现了明代北京城百姓的生活场景和京城的风物人情,相当具有研究和参考价值。

在这个古老的大院里,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美丽与尊严。

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美好而神秘。

每一个花窗、每一块石头、每一方屋檐都凝聚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艺术。

这种古典的美丽和庄严感染了我,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在这个大院里,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这些都凝结在大院的每一个细节中,通过这些古老的建筑和文物,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

在这个大院里,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繁荣和辉煌。

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建立于清代光绪末年,正是中国近现代史最为辉煌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传统商业文化达到了巅峰,商人们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大院中,我感受到了当时商贾的奢华与财富,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繁荣和辉煌。

怎样介绍天津石家大院9篇

怎样介绍天津石家大院9篇

怎样介绍天津石家大院9篇怎样介绍天津石家大院 1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欢迎大家参加本次的旅游,我是来自阳光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这位是司机-师傅,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今天就有我和-师傅一同为大家服务。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被誉为“华北第一宅”的石家大院,如果大家在游览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向我提出来,我将竭尽全力为大家解决,也希望大家能支持配合我的工作。

最后预祝大家旅途顺利,玩的愉快。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去往石家大院的路上,在到达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石家大院坐落在千年古镇杨柳青,始建于清光绪年初,是一座距今有着130多年的历史的大型清代民宅。

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气势宏浩典雅,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民宅。

石家祖籍山东,明代时以漕运为业,盈利渐丰,后在杨柳青落户后便广置田产,至明末清初已经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亩土地的大地主了。

在清嘉庆4年时,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获罪赐死,有一使女携珠宝外逃,后被石万程停泊在通州的粮船收留,至此,石家财富骤增。

至清道光3年,石家共分4大门户,长门福善堂、二门正廉堂、三门天赐堂、四门尊美堂,其中尤以四门尊美堂最为治家有方、财丁兴旺,不断扩建为津西第一家,世人俗称“石家大院”。

而我们今天要参观的石家大院其实就是尊美堂大院。

好了,我们的车已经到景区停车场了,大家携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参观游览。

进入石家大院,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座影壁。

它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影壁除了能给庭院增加气氛,祈福吉祥之外,也起到一种是外界难以窥视园内活动的隔离作用。

在影壁的四角及中间,有五只雕刻精美的蝙蝠,寓意“五福临门”,而影壁的前方,摆放着一只用玉石雕刻的白菜,在这里谐音“百财”,也是纳福纳财之意。

大家先来随我看看沙盘展示,了解一下石家大院的整体布局。

我们可以看到,石府的建筑布局采用轴线对称式,全院由南至北有一条甬道为中轴线,贯穿四座门楼,东面为过去主人居住的地方,西面为为石府主体建筑。

古建筑构件“出墙之美”——墀头

古建筑构件“出墙之美”——墀头

古建筑构件“出墙之美”——墀头墀头(chítóu)是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之一,山墙在前、后檐两端,沿着山墙砌筑出超过檐柱外皮的墙体,俗称“腿子”,或“马头”,北方古建筑常用的雕刻装饰,是墙体立面装饰的重点部位之一。

墀头这个名字,单从字面意义上看,“墀”中有个“犀”字,众所周知,犀牛的显著特征中是犀牛角,有力的犀牛角凸出于头部,用以御敌。

墀头,也像犀牛的角一样,凸出于山墙,只不过,不像犀牛角那样暴力,而是被赋予了美感,赋予了一些的人文含义,使它有了美好寓意。

墀头的产生应该是伴随着硬山墙的出现而产生的。

砖雕墀头在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其在表现形式和装饰图案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硬山建筑墀头(左)墀头示意;(右)墀头正立面不同屋顶形式的墀头与屋顶的构造关系1 、硬山建筑墀头上端部位有盘头,其构造特点是盘头与上出的椽望和大连檐有着紧密的构造关系,这种构造关系包括形制,也就是工匠师傅们干活时的“规矩”,还包括准确、严谨的尺寸,以保证盘头与木构的椽望部位“交圈”、合“规矩”,所以,硬山墀头的构造最繁复,尤其盘头部位更是做法丰富,也是体现地域风格、工艺做法、工匠技艺的部位。

硬山墀头施工难度最大,最要手艺。

墀头在明代砖的生产大发展之后开始普遍使用。

《清式营造则例》对墀头的解释是:“山墙伸出至檐柱外的部分。

硬山墀头由下至上一般分为下碱、上身、稍子三个部分,庑殿、歇山、悬山等建筑则无稍子。

”2、悬山、歇山建筑墀头上端部位不出盘头,与上出的椽望不发生构造关系,只在墀头上端部位做砖檐(也可不出砖檐)和签尖的收头处理,简单易做。

悬山、歇山建筑墀头的构造做法由下至上依次为:下碱、上身、签尖,也是明清官式做法的形制;一些地域的墙体上身无花碱,其构造做法由下至上为:墙体(砖腿子)、签尖。

3、平屋北京地区传统平屋顶有墀头的建筑和硬山建筑的墀头基本相似,也有盘头,只是盘头上端与前檐的挂檐板“交圈”,也就是盘头与挂檐板有构造关系,相比硬山的盘头要简单。

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砖木石雕的艺术特色

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砖木石雕的艺术特色

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砖木石雕的艺术特色作者:张威媛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年第10期摘要:石家大院的砖木石雕采用了清代的雕饰风格,构思奇特、雕刻精湛、内涵丰富,是天津传统砖木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

文章重点研究了石家大院砖木石雕的构思创意、装饰题材、表现手法、构成语言以及意境表现等,体现了天津晚清时期砖木石雕的地域艺术特色和发展成就及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想内涵。

关键词:石家大院;砖木石雕;艺术特色检索:中图分类号:TU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10-0069-03Artistic Features of Brick and Stone of Courtyard of the Shi Family in Tianjin YangliuqingZHANG Wei-yuan(School of Artistic Design,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Tianjin, 300457, China)Abstract :Carving style of Qing Dynasty was used for the brick and stone of Courtyard of the Shi Family, and it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ianjin traditional brick and stone carving art for its strange idea, exquisite carving and enrichment in content. In this work, the creative ideas,decorative theme, expression, language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were studied, and the regional artistic features,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the brick and stone of Tianjin of late Qing Dynasty were exhibited.Key words :courtyard of the shi family; brick and stone; artistic featureInternet :石家大院坐落于中国北方千年古镇天津杨柳青中心,素有“华北第一宅”和“天津第一家”的美誉。

谈天津砖雕艺术

谈天津砖雕艺术

的特点 、 艺术风格及寓意 , 为今后对砖雕艺术的研究提供 了参考借鉴 。
关键词 : 砖雕艺术 , 民居 , 发展 , 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 : T U - 8 5 2 文献标 识码 : A
中国 自古就有 战国花砖 和秦砖汉 瓦之说 , 上面都 有 图纹 。这 案 , 流水的沟筒采用“ 芙蓉戏水 ” 的小品图案进行艺术 装点 。在技 应算是砖雕 的起 源。但 它们 都是模 印后烧 成 的建 筑材料 , 都 是千 法上天津砖雕 常常会 在一 件作 品 中使 用浮雕 、 透雕 、 浅 刻等 多种
第4 0卷 第 9期 2 0 1 4年 3 月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4 ) 0 9 - 0 2 3 9 - 0 2
S HANXI AR CHI TE C T UR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山 西 建 筑
Vo 1 . 4 0 No . 9
提高艺术品位 , 形成了中国砖雕异彩纷呈 的局面。无数优秀的民间
工匠 , 运用丰富的题材 , 精美 的工艺 , 创作出大量 的砖雕精品。
杨柳青 古镇 砖雕 装饰 以当地“ 八 大家 ” 为代 表 的民宅建 筑尤 为 突出。其 中号称 “ 津西第 一宅 ” 的石 家 , 亦是津 门八 大家之 一。
年画 、 泥人张彩塑 、 魏记风筝 并称 为天津 民 间艺术 “ 四绝” 。天津 楼 ) , 整个大 院砖 雕作 品达 2 0 0余 件 , 各处雕 饰均 异常 考究 , 多数 砖雕在我 国独具特色 , 是 北方砖 雕 的重要 代表 , 带 有浓郁 的地 方 作 品出 自“ 刻砖刘 ” 之手, 件件作品无不精雕细刻 。民间艺人 的巧
篇一律 的。随着社会 的进 步根据建筑物 的功能 , 灵活地 赋 以主题 高难度 的雕刻 技法 , 清 道 光年 间有 马顺 清 、 马少清 父 子创 “ 贴砖

石家大院建筑调研报告

石家大院建筑调研报告

此外泥人张彩塑、民间剪纸、杨柳青风筝、民间花会道具以及民俗陈列,充分体现明末清初建筑风格的石院复原陈列。

值得一提的是,石家大院内的石府戏楼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

在西青区杨柳青镇,建于清光绪年间,原是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四子石元士的宅第。

堂院坐北朝南,由大、小四进院落组成。

东院是三套四合院,为长辈及各房子孙居所;西院建客厅、戏楼和佛堂,是会客、娱乐、祭祀之所。

大院建筑用料考究,作工精细,砖雕木刻形式多样,常用“福寿双全”、“岁寒三友”、“莲荷”、“万福”、“连珠”等喜庆吉祥图案。

进入大门即是一条宽阔的长长的甬路,构成大院的中轴线,甬路上有形式各异、建筑精美的5座门楼。

从南向北门楼逐渐升高,寓意为“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门都是3级台阶,寓意为“连升三级”。

道路东西两边各有五进院落。

东院为内宅,有内账房、候客室、书房、鸳鸯厅、内眷住房等,现在陈列着杨柳青年画、泥塑、木雕、砖雕及天津民俗,细细观览,十分有趣。

西边的院落为接待贵宾的大客厅、暖厅、大戏楼、祠堂等,现已基本恢复了原有陈设。

与内宅相比,这里建筑用材更为考究,做工更为精细。

大客厅院内有高近5米的大天棚,可挡风避雨,当年从镇外很远就能看到。

大戏楼宽敞华丽,可供200人听戏饮宴,是华北民宅中最大的戏楼,京剧名家孙菊仙、谭鑫培等都曾在此献艺,其中花灵格扇全部是楠木原色,精雕细刻,极为华贵。

西院的西边还有三进院落,是私塾先生教书及其他的专用房。

长廊回廊石家大院的长廊回廊大约有800米,它的故事听也听不完。

要是您来到了杨柳青的石家大院,不仅会听到和看到石家的兴衰,要是赶巧在街上兴许还能碰上石家的后代,听听他们口中有关石家的故事呢。

整个石家大院,60米长的大甬道的两侧共有四合套式12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从寝室、客厅、花厅、戏楼、佛堂到马厩,无论是通体歌剧、建筑风格、还是艺术装饰,都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文化遗存和当时的民俗民风。

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观后感

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观后感

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观后感当我踏入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时,立刻被其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所吸引。

穿过大门,进入了一个古色古香的世界,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整个大院被砖墙围合,巷道纵横交错,庭院深深,院落内的建筑布局工整有序,错落有致,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且优美的建筑群。

走进每个院落,我可以看到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四周的房屋靠别具一格,有的是屋檐高翘,有的是斗拱飞挑,有的是小巧玲珑,有的是雕梁画栋,各式各样的建筑风格汇聚在这里,构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古代建筑画卷。

除了建筑本身,石家大院内的花木也是一大景致。

每当走进一处庭院,便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粉红色的花朵,翠绿的树叶,烂漫的花海,满目的绿意,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让人心情愉悦。

除此之外,石家大院还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如古家具、古瓷器、古壁画等,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大家对古代生活的一种重要了解。

在这些文物的陪伴下,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代人的生活状态,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漫步在石家大院内,我深深感受到了其独特的韵味和浓厚的历史氛围。

这里不仅是一个古代建筑群,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沉淀的场所,每一栋建筑、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古代人的智慧和生活方式,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除了这些,我还了解到了石家大院在历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石家大院不仅是石达开后人的居住之地,更是明清时期的文化交流中心,这里曾经诞生了很多杰出的文化名人和学者。

这些名人的足迹和留下的文化遗产,使得石家大院成为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

在这次参观中,我不仅了解到了石家大院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深切感受到了古代建筑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石家大院的存在,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

通过这次参观,我也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和文化的重要性。

古代建筑群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就是在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石家大院调研

石家大院调研

石家大院调研考察报告调研目的:考察古建筑的构造格局调研地点:石家大院调研时间:2012年6月10号6月10日,我和班内同学走访了杨柳青著名的“石家大院”,对其进行考察调研。

调研前期,我从网上搜到关于石家大院的讯息,了解到:石家大院被称为“华北第一宅”,始建于1875年。

它是清代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旧宅,占地7200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

整个大院,60米长的大甬道的两侧共有四合套式12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从寝室、客厅、戏楼、佛堂到马厩,无论是通体格局、还是艺术装饰,都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文化遗存和当时的民俗民风。

现已开辟为杨柳青博物馆的石家大院中收藏大量名闻中外的杨柳青年画的历代杰作,有造诣颇深的神品书画师高桐轩等人的精品;和具有中国古建筑特色的天津砖雕陈列,集中了130余件上乘之作。

砖雕俗称“刻砖”,是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独具一格,成就很高。

此外泥人张彩塑、民间剪纸、杨柳青风筝、民间花会道具以及民俗陈列,充分体现明末清初建筑风格的石院复原陈列。

值得一提的是,石家大院内的石府戏楼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

在杨柳青镇,建于清光绪年间,原是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四子石元世的宅第。

堂院,由大、坐北朝南,小四进院落组成。

东院是三套四合院,为长辈及各房子孙居所;西院建客厅、戏楼和佛堂,是会客、娱乐、祭祀之所。

大院建筑用料考究,作工精细,砖雕木刻形式多样,常用“福寿双全”、“岁寒三友”、“莲荷”、“万福”、“连珠”等喜庆吉祥图案。

等等。

站在大院门口,倒感觉不到大院的气势,暗灰的门楼除了雕琢用心之外,外表看起来十分普通,反映了民间建筑再富再贵也不敢大事张扬的传统。

进入大院首先迎面看到的是一堵影壁,仍然是简洁朴素,但装饰十分考究,特别是四角装饰的狮子,精心雕琢,栩栩如生,寓“四世同堂,荣华富贵”之意。

影壁前面是一条横向通道,连通进入大院三条主要通道,也是三条主轴线。

参观石家大院的感受

参观石家大院的感受

参观石家大院的感受走进石家大院,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清朝末年的天津。

这个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群,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

石家大院的主人石元仕,曾经是天津八大家之一,这座大院就是他家族的宅第。

站在院中,我不禁想象着当年的石家人在此生活、休闲、谈笑的情景。

石家的辉煌和繁荣似乎仍在耳边回响,仿佛还能闻到那份历史的气息。

院内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江南的细腻,又有北方的大气。

精美的砖雕、木雕和彩绘,无不显示着石家对文化的追求和对美的热爱。

而那些保存完好的家具、摆设和文物,更是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文化和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石家大院,我还特别留意了那些女佣、马夫、保镖等下人的生活区域。

通过他们的住所和日常生活物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阶层划分和社会风貌。

这让我更加明白,历史并不是枯燥的文字和事件,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和人性。

除了建筑和文物,石家大院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的氛围宁静而庄重,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

我仿佛能听到那些早已逝去的人们的低语,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里不仅是一座建筑群,更是一座历史的博物馆,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

参观完石家大院,我深深地被它的美丽和历史所打动。

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深厚的人情味。

这座大院不仅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也见证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变迁。

在今天,它仍然散发着历史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和感受。

总的来说,参观石家大院是一次难得的历史和文化之旅。

这里的美景、故事和历史气息,都让我受益匪浅。

我相信,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被它的故事所感动。

天津石家大院观后感

天津石家大院观后感

天津石家大院观后感去了趟天津的石家大院,那感觉就像穿越回了老天津卫的富贵人家。

一走进大院,就被那气派给镇住了。

这院子大得啊,感觉像个小迷宫似的。

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青瓦灰墙,古色古香的建筑,透着一股浓浓的历史韵味。

那些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就像会说话似的,讲述着当年石家的辉煌。

你看那木雕,雕得那叫一个细致。

花朵像是要从木头上蹦出来,鸟儿就像随时能展翅高飞一样。

工匠们的手艺简直绝了,这得费多少心思和功夫啊。

我就站在那儿看,越看越觉得神奇,感觉自己的手指头都变得特别笨,跟人家工匠比起来,我这双手好像只能用来拿筷子吃饭似的。

再说说这大院的布局,讲究得很呢。

正房、厢房、回廊,各个功能区井井有条。

我就在想啊,以前石家的人在这大院里生活,是不是每天都过着规规矩矩的日子,连走路都得按照特定的路线走。

不像咱们现在,在自己家里可以随便溜达。

不过呢,这也正是人家大家族的规矩和礼数的体现。

大院里还有好多展示的老物件,什么古老的家具啊,字画啊。

那些家具一看就是好东西,虽然历经岁月,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美。

我都不敢太靠近,生怕自己一不小心给碰坏了,赔不起啊。

这些老物件就像是时间的见证者,见证了石家的兴衰荣辱。

走在大院里,我仿佛能看到以前石家的老爷穿着长袍马褂,在院子里踱步,指挥着下人们干活;女眷们穿着漂亮的旗袍,坐在屋子里绣花聊天。

这石家大院啊,就像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这一趟石家大院之旅,真的让我长了不少见识。

不仅看到了古代建筑的魅力,还了解到了老天津的家族文化。

这就像是从现代的喧嚣一下子掉进了过去的宁静和繁华,真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我觉得啊,有机会大家都得去看看,去感受一下那种独特的氛围。

怎样介绍天津石家大院

怎样介绍天津石家大院

怎样介绍天津石家大院石家大院是天津的一处历史悠久的民居建筑群,坐落在市中心区内的南市街,是天津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这里既是天津的历史见证者,也是市民们独具特色、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石家大院创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始建者为石钟山,由其子孙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整个大院占地近十亩,在建筑规模上也很宏大,包括四进五合院的殿堂式住宅、庭园式天井、假山水池、花园等等。

大院的外观设计继承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思想和艺术,建筑形式精美雅致,结构布局天衣无缝,既具有较高的建筑史和艺术价值,也是中国园林建筑的一座重要代表,大量地融入了天津的文化元素。

在参观石家大院时,我们可以看到建筑的结构完美地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住宅设计和西方传统的建筑设计,呈现出一种既古朴大方,又典雅精致的美感。

建筑内外石雕、木雕、砖雕、彩画、瓷器等艺术品的应用,使得整体建筑形成一种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

其中尤以雕刻华美、设色精良的栏干、亭阁、门窗、石堆和石器更显得高雅和精美。

参观石家大院可以感受到浓郁的老天津风情,深刻地体验到在过去的岁月里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可以寻觅到一些特色的娱乐活动。

在这里我们可以品尝到传统的天津美食,如道口炸酱面、狗不理包子、麻花等等,还可以玩乐老津城传统技艺,如立颜、同牛、踩高跷等等,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此外,石家大院还会不定期地组织各种文化演出与展览,如中华扇艺表演、陶瓷艺术家作品展览等等,时间和活动内容都非常值得期待。

总的来说,石家大院是一处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艺术的旅游景点。

它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园林艺术、文化艺术、历史文化以及传统美食等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浓缩了天津传统文化精华的好地方。

走在大院里,可以感受到深厚的天津文化氛围,这也是石家大院最重要的魅力所在。

散步其中,一边品味传统美食,一边领略科学精良的园林景观,不仅具有极高的旅游参观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昭示着天津这个曾经的繁荣文化中心,仍然保有着强烈的文化创造力和存储能力。

杨柳青石家大院调研报告

杨柳青石家大院调研报告

杨柳青石家大院调研报告杨柳青石家大院是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一座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的古老建筑群。

该建筑群长约200米,宽约100米,占地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北方民居建筑。

此次调研报告将对杨柳青石家大院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综合分析。

杨柳青石家大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是富裕商家石氏家族的宅院。

经过多次扩建与翻修,大院形成了现今独特的格局与风貌。

这里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雕塑、壁画等文物,展现了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魅力。

大院内有庭院、厢房、庙宇等多个建筑组成,其中建筑风格以明清为主,结合了汉、回、藏等多种民族建筑特色,并融入了许多西洋建筑元素。

大院的主体建筑为石家大宅,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具有北方传统建筑的布局与特色。

另外,大院的石刻、壁画以及庭院中的石桥、石亭等也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然而,杨柳青石家大院目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建筑已经出现严重的老化和损坏,需要进行紧急修复。

其次,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大院的承载压力加大,管理和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同时,大院内部部分分割出来作为商业空间开发,给整体的历史风貌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最后,大院缺乏专业的宣传与推广,使得外界对其了解有限,也错失了一些宣传与营销的机会。

针对上述问题与挑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加强对大院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通过专家团队对建筑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修复方案,并加强资金投入以确保修复的顺利进行。

其次,加强大院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团队,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健全保护措施,并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与专业素质。

同时,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共同进行大院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第三,对商业空间的开发要有限制与规划,确保开发活动对大院整体格局的影响最小化,同时落实合规管理和保护措施。

最后,要加强对外宣传与推广工作,提升大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同时增加相关文化活动的举办,增加大院的文化内涵与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0
对天津砖雕墀头特征的分析研究
——以天津石家大院为例
张文东,刘斯思,孙 明(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摘 要: 针对天津民居墀头砖雕,对石家大院所进行实地调研,文章陈述其装饰特色,分析其高浮雕、透雕以及贴砖法的立体化表现,归纳了石家大院墀头砖雕的纹饰种类。

之后根据装饰特色,归纳石家大院墀头图案的特点,总结装饰重点及美学特征。

关键词:天津砖雕;石家大院;墀头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志码:A
The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Brick Carving in Tianjin
——Talking Shijia Courtyard in Tianjin as an Example
ZHANG Wendong, LIU Sisi, SUN M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brick carving in the Loess of Tianjin folk house,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Shijia courtyard, this paper first studies its decorative features, analyzes its three-dimensional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high relief, through carving and sticking brick method, and sums up the categories of decorative patterns of the brick carving in the Loess of Shijia courtyard. Also, according to the decorative feature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tern of the Headwork of the Shijia courtyard, and summarizes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the headwork decoration and the cornice decoration.
Keywords: brick carvings in Tianjin; Shijia courtyard; brick head
作者简介:张文东(1994-),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建筑设计。

E-mail:244008043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传统的砖雕艺术是建筑装饰艺术中重要的一部分,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以及砖雕艺术本身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

砖雕艺术一直受建筑研究者的重视,宋代《营造法式》、清代《清工程做法则例》对于砖雕的雕刻技法和制作工艺都有详尽的描述。

近代许多建筑学者对砖雕有着系统的论述,如梁思成《中国雕塑史》、张道一与唐家路《中国古代建筑三雕》、楼庆西《砖雕石刻》等。

地方性的砖雕研究也层出不穷,如居晴磊《苏州砖雕的渊源与艺术特点》、赵一娇《临夏砖雕的继承与创新应用研究》等。

作为装饰艺术的一种,砖雕依附于建筑而存在,按部位可分为门楼砖雕、影壁砖雕、墀头砖雕、墙面砖雕、屋脊砖雕等。

国内对于各部分砖雕所开展的研究十分丰富,如张旭《苏州传统民居门楼砖雕艺术审美研究》研究苏州传统民居门楼砖雕艺术的审美,挖掘其美的外在与内在表现及价值,并对其所在环境及其所承载文化进行挖掘。

张雪坤《浅谈常家庄园影壁的装饰艺术》以常家庄园影壁为对象,探究其形式结构、放置位置、材料、装饰题材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风水格局和功能意义等。

本文主要研究天津砖雕及其墀头部分,现有相关研究较少。

对于天津砖雕,主要结合实地考察后
142
之意,中央以牡丹为主体花蕊嵌珠,四周以高超的
雕刻手法环绕飘带,整个图案由于运用帖转法浮于
底部图案,灵动飘逸(图4);雕刻内容为四季平
安、事事如意,象征平安的花瓶相对浅雕,运用高
浮雕的方法表现四季花与如意的柿子,对比之间使
复杂纹饰的高浮雕部分凸显(图5)。

盘头部分纹
样以卷草和花朵等简单图案作对称式构图,浅浮雕
与高浮雕结合线条流畅清洗,视觉观感稳定。

庭院。

此时,墀头纹饰作为装饰纹样同样承担着礼
制的作用,服务于建筑内部。

图4 宝相花形象雕刻
(来源:作者自摄)
图5 浅雕与高浮雕结合雕刻
(来源:作者自摄)
图6 “麟吐玉书”雕刻
(来源:作者自摄)
图7 “平生三级”雕刻
(来源:作者自摄)
中国自古就有以各种瑞兽为对象的图腾崇拜传
统。

石家大院墀头上雕刻的各类动物纹样种类丰
富,常见的有麒麟、凤、蝙蝠等。

石家大院入口处
的墀头雕有“麟吐玉书”为内容的砖雕(图6),
借麒麟瑞兽及孔子典故,传达了祥瑞的意向以及对
于家族的旺文期望,侧面展现了古代重文轻商的传
统观念。

此外,在石家大院墀头上可发现多种以凤
为主要雕刻对象的图案,凤作为整个构图的中心,
通体遍鳞,头部扭转,双翅伸展,凤目圆睁,形象
灵动飘逸(图2)。

凤作为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象
征祥瑞,与同样表现富贵吉祥的牡丹、如意搭配,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石家大院墀头动物类纹饰值得
一提的是一幅大猴背小猴取蜜却都被马蜂蜇背的图
画,取寓意“辈辈封侯”。

雕饰生动传神,以通俗
的画面传达出了普通老百姓对于子孙后代福寿绵长
的期待。

器物类砖雕在石家大院墀头上的展示主要以瓶
器、如意、盘长等。

盘长主要作为盘头的装饰性纹
饰存在,而它作为佛教法器也展现了佛法思想在百
姓家的渗透。

如意作为传统吉祥图案,与多种图案
组合,与瓶器组合意为“平安如意”(图5)。


器主要取谐音“平”,做平安意,内插3只戟意为
“平生三级”,用于男宾庭院(图7);内插牡丹
等花卉意为“富贵平安”“四季平安”,用于女宾
总的来说,无论是牡丹等的植物纹饰,还是蝙
蝠等的动物纹饰,或是如意等的器物纹饰,都是古
人吉祥观的反应。

匠人对于墀头砖雕的精雕细刻一
方面表现的是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对于更高生活品
质的追求,更深层的则是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因
此其内容是居住者对于未知生活期望的物化表现。

其次,石家大院的墀头砖雕除了具有北方砖雕传统
的造型特点,以及作为八大流派的天津砖雕运用贴
砖法的立体化表现特点外,还具有本地的杨柳青年
画的特点。

除了从内容上表现吉祥主题和日常生活
主题与杨柳青年画相似外,在表现手法上也吸收借
鉴了年画的手法,更倾向表现动态的画面。

3 石家大院墀头图案分析
3.1 戗檐作为装饰重点的分析
不同于其他地区楼阁式墀头的复杂造型,北京
天津地区的墀头雕饰主要集中在对戗檐的塑造,按
是否对上身墙进行装饰,可分为复杂式与简易式两
种(图8、图9)。

虽然墀头的层次较多,但由于运
用了大量的雕饰进行层级衔接,使得整个墀头显得
完整和谐。

基于对石家大院的实地调研,现将墀头
部分砖雕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对其内容位置特点等
的定量分析,简析石家大院以戗檐作为装饰重点的
共性特征。

从内容上来说,戗檐雕饰的内容主要以植物、
动物以及器物纹饰为主。

从数据上看,植物类纹
饰占总数的40%,传统器具、纹样纹饰占总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