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换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
基于FME的异构空间数据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基于FME的异构空间数据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题目:基于FME的异构空间数据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研究背景在现代化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各行各业越来越依赖于复杂的数据系统,这些数据往往涉及多个来源、不同格式、不同结构和不同坐标系的空间数据,造成数据交换和整合的问题。
FME作为一种专业的异构数据交换和转化工具,在GIS、测绘和遥感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利用FME工具实现异构空间数据的自动化交换和转化,并以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为例,研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可行性。
三、研究内容1. FME的概念和原理,介绍FME在空间数据交换和转化中的应用。
2. 异构数据交换技术研究,探索各种空间数据在FME中的相互转化方式、处理方法和转化算法。
3. 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数据的应用需求分析,包括数据格式、坐标系统、数据结构和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4. 利用FME实现异构空间数据的自动化交换和转化,包括数据连接、数据读取、数据转换和数据输出。
5. 建立数据管理和维护机制,强调数据质量的管理、数据更新和存储方式的选择等方面。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不仅能够提高空间数据处理、整合和管理的效率,而且能够加强异构数据之间的交流与共享,为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精准和科学的数据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意义。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获得以下成果:1. 基于FME的异构空间数据交换和转化实现方法。
2. 以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为例的具体案例应用,展示该方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简便性和效果。
3. 分析应用效果和可行性,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六、研究计划1. 阶段一:研究前期准备(1)文献调研和综述(2)研究方法和流程设计(3)数据采集和处理2. 阶段二:FME异构数据交换技术研究(1)FME技术概述和原理分析(2)常见异构数据转化算法研究(3)FME数据转化模板构建3. 阶段三: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数据应用需求分析(1)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的空间数据属性分析(2)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的数据整合和共享需求4. 阶段四:基于FME的异构空间数据交换和转化实现(1)FME进行异构数据交换和数据转化(2)建立数据管理和维护机制5. 阶段五:成果展示和分析(1)以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为例的应用实践(2)评估应用效果和可行性(3)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4)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七、预期贡献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推广异构数据交换技术,增强异构数据在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数据管理和共享的效果,为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精准和科学的数据质量保障。
中国南方电网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南方电网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概述1.1. 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海量实时数据平台建设1.1.2.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及客户项目承担单位:广东科腾公司项目主管部门:广东电网公司项目主要客户: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1.1.3.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广东省电力设计院1.1.4.可行性研究的工作依据1.1.4.1.广东电网公司2009年~2011年信息化创先实施计划广东电网公司于2009年初提出了实现营配一体化工作创先方案,对营销、配网业务进行整理优化的同时,要求对主网、配网涉及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和应用集成,以支持营配一体化工作的开展。
其中建立海量实时数据平台,实现准实时数据展现工作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随着主网工程系统、主网生产系统、配网GIS系统、配网生产系统以及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并投入运行,提高了局对主配网实时监测的能力,同时为准实时展现功能提供了基础的主配网拓扑、设备属性、图形信息和实时数据。
在SCADA实时数据获取和海量实时数据平台建设方面,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也初步拟定了相应的技术方案,计划在2011年实施。
1.1.4.2.广东电网公司信息化创先工作方案根据《广东电网公司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总体框架方案》,要求位列第一层面的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局2009年实现国内供电企业领先,并在2010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实现创建先进供电企业的目标,省公司制定了通过安全生产、供电可靠性、客户服务、经营绩效四个关键指标来度量总体目标的实现情况。
海量实时数据平台在第一阶段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并整合各业务系统,更加有效的帮助改善内部业务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手段;同时也稳步提高四大关键指标精度。
1.1.5.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基本内容创建国内乃至国际先进省级电网公司,是广东公司电网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南网方略的重要举措,是以更宽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谋划广东电网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根本所在。
数字化行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数字化行业可行性研究报告1. 简介该研究报告旨在评估数字化行业的可行性,并提供一些关键洞察,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商业决策。
2. 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行业成为了当今商业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数字化行业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
许多公司正在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以获得更高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 可行性分析3.1 市场需求通过调研市场需求,我们发现数字化行业正迅速增长,并且有望持续增长。
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消费者对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数字化转型。
这表明数字化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3.2 技术成熟度数字化行业所使用的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熟度。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已经在许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表明数字化行业的技术基础已经足够成熟,可以支持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3.3 商业模式数字化行业的商业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从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研究算法到物联网领域的设备连接和数据交换,不同的数字化行业有着不同的商业模式。
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以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
3.4 风险与挑战数字化行业虽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
其中包括技术安全性的问题、合规性的要求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等。
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需认识到这些风险与挑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4. 结论基于对数字化行业的可行性分析,我们认为数字化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商业机遇。
然而,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企业需要全面评估市场需求、技术成熟度、商业模式以及风险与挑战。
盈利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可能的风险。
附录在本研究报告中,我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
我们的研究结果仅供参考,并建议读者在做出决策前通过进一步的调研和分析来确认相关内容。
智慧城市大脑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智慧城市大脑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公共安全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慧城市大脑系统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通过整合城市各类数据,实现对城市的全面感知、智能分析和精准决策,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功能强大、高效智能的智慧城市大脑系统,实现以下目标:1、整合城市各类数据,包括政务数据、交通数据、环境数据、能源数据等,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流通。
2、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3、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4、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项目需求分析1、数据采集需求建立多源数据采集渠道,包括传感器、物联网设备、政务系统等,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制定数据采集标准和规范,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2、数据存储和处理需求构建大容量、高可靠的数据存储系统,能够存储海量的城市数据。
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
3、应用系统需求开发城市运行监测、应急指挥、交通管理、环境治理等多个应用系统,满足城市管理的不同需求。
应用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体验,方便城市管理者和市民使用。
4、安全保障需求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保障城市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加强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四、项目技术方案1、数据采集技术利用传感器网络、视频监控、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物理空间和社会活动的实时感知。
采用数据接口和数据交换平台,整合政务系统、企业系统等各类数据源。
2、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基于云计算平台,构建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如Hadoop 生态系统、数据仓库等。
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〇一二年八月文件分发表目录1 概述 (5)1.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和范围 (5)1.1.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5)1.1.2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范围 (6)1.2项目提出的背景 (6)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2 需求分析及建设规模 (9)2.1功能需求 (9)2.2预测参数取定 (9)2.3需求预测 (10)2.3.1数据中心 (10)2.3.2管理用房 (10)2.3.3交流展示及监控楼 (10)2.3.4培训中心用房 (11)2.3.4仓储物流用房 (11)2.3.5配套用房 (11)2.3.6地下建筑 (12)2.4需求预测汇总 (12)3 场地选择 (14)3.1场地选址原则 (14)3.2场地概况 (14)3.3场地条件 (16)4 建筑方案选择 (17)4.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17)4.2建设内容与规模 (17)4.2.1拟建建筑内容 (17)4.2.2建设规模 (18)4.3模拟建筑方案 (19)4.3.1建筑设计 (19)4.3.2结构设计 (24)4.3.3暖通空调及给排水设计 (25)4.3.4电气设计 (29)4.3.5智能化系统设计 (32)4.4集中监控系统 (37)4.5地线 (37)5 节能措施 (38)5.1工艺专业的节能措施 (38)5.2建筑、结构专业的节能措施 (38)5.3电气专业的节能措施 (39)5.4给水排水专业的节能措施 (42)5.5暖通与空调专业的节能措施 (43)5.6电源专业的节能措施 (45)6 环境保护 (49)7 劳动保护 (50)8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50)9 资金筹措与投资估算 (51)9.1资金筹措 (51)9.2投资估算 (51)9.2.1估算依据 (51)投资估算 (52)10 经济评价 (57)10.1经济评价概述 (57)10.2企业间接效益分析 (57)10.3国民经济评价 (58)10.4经济评价结论 (58)1概述1.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和范围1.1.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1)中国移动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推进内蒙古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暨共建无线城市的合作协议》(2)内蒙古移动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呼和浩特)数据中心项目合作协议》(3)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规划设计方案竞赛文件(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的《中国移动2009~2015年滚动发展规划》(5)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技术发展路标》(6)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7)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设计人员搜集的相关资料1.1.2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范围本报告为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提出的背景(2)需求分析及建设规模(3)土建工程建设方案(4)节能措施(5)环境保护(6)工程建设进度(7)投资估算(8)经济评价1.2项目提出的背景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企业规模快速扩张、效益持续增长、管理成功转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电子政务平台可行性分析报告
电子政务平台可行性分析报告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平台在政府部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本报告旨在对电子政务平台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便政府部门做出合理的决策。
1. 政策支持
电子政务平台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政策法规。
这为电子政务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和法律保障。
2. 技术基础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
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网络覆盖广泛,硬件设施完备,为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 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政府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电子政务平台可以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提升政府形象。
4. 人才支持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
我国拥有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他们可以为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5. 成本效益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需要一定的投入成本,但是长远来看,电子政务平台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具有明显的成本效益。
综上所述,电子政务平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加大对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电子政务平台的健康发展,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养老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可行性研究方案报告
养老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 (1)1.1 项目名称 (1)1.2 建设单位 (1)1.3 准备单元 (1)1.4 项目概述 (1)1.4.1项目背景 (1)1.4.2建设目标 (2)1.4.3建设内容 (2)1.4.4建设规模 (4)1.4.5投资和来源 (4)第二章可行性建设分析 (4)2.1 现状分析 (4)2.1.1问题状态 (4)2.1.2有利条件 (5)2.2 建设意义分析 (6)2.2.1对政府的影响 (6)2.2.2对业务的意义 (7)2.2.3对公众的影响 (7)2.3 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建立养老大数据管理服务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7)2.3.2养老大数据管理服务的建立有利于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 (8)2.3.3建立养老大数据管理服务,有效提升养老精准服务 (9)2.3.4建立养老大数据管理服务,推动海南智慧城市建设发展 (9)第3 章需求分析 (10)3.1 如何通过养老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解决数据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问题 (10)3.2 如何通过养老金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解决养老金数据采集问题 (10)3.3 如何建立养老金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支撑 (11)3.4 如何通过养老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11)3.5 如何通过养老金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提供数据开放服务 (12)第四章可行性建设方案 (12)4.1 指导思想和原则 (12)4.1.1指导思想 (12)4.1.2施工原则 (13)4.2 总体设计方案 (14)4.2.1整体架构 (14)4.2.1养老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14)4.2.2养老大数据采集平台 (15)4.2.3养老大数据信息库 (18)4.2.4 养老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314.2.5养老大数据开放平台 (31)第五章建设效益分析 (38)5.1 社会福利 (38)5.2 经济效益 (38)第 1 章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名称海口养老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1.2施工单位主要建设单位:海口市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1.3准备单位主要编制单位:海南星云大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4项目概况1.4.1项目背景根据《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养老建设相关建议如下:发展养老服务业,促进养老医疗、养生保健、运动健身、度假旅游等产业互动发展,打造世界级养生岛。
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第1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项目的全称及简称,原则上要与所依据的政府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等文件所列名称保持一致。
1.2 项目性质说明项目性质是新建、扩建、升级改造,其他。
1.3 项目建设单位简述项目建设单位及实施单位、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法人)、职务。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实施方案编制单位简述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实施方案的编制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实施方案编制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1.5 编制依据列出项目建设依据文件、项目规划批复文件、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等名称及文号,并明确说明依据中涉及本项目的内容以及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其它依据等。
1.6 项目建设目标和预期绩效说明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分期目标、本期建设目标。
目标包括:业务目标、信息化系统目标、效益目标、技术目标等,并用可考核、可量化的指标对目标进行刻画。
1.7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建设期简述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建设期。
建设内容包括总体建设任务、分期建设内容及本期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包括总体项目建设规模、分期建设规模及本期建设规模;建设期包括总体项目建设期、分期建设期及本期建设期。
1.8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简述项目总投资和分期投资及资金构成,明确项目资金来源。
1.9 效益及风险概述项目建设的意义,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需要进行量化。
1.10 主要结论与建议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本部门需要进一步落实的工作,可以提出相关建议。
第2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2.1 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描述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包括:单位的性质、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人/法定代表人、主要相关职能。
对于多个部门和单位参与建设的项目,按照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的顺序分别描述。
2.2 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描述项目实施机构概况,包括:机构名称、主要职责、项目负责人、主要技术力量等。
第3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3.1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1.说明《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XXXXXXX通知》等政府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任务等文件中有关项目建设要求或任务计划。
大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新版
大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新版一、项目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产。
大数据中心作为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核心设施,对于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业务效率和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先进、高效、可靠的大数据中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
二、项目背景(一)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企业对数据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无论是金融、医疗、电商还是制造业,都在积极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风险管理、智能生产等业务创新。
这导致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对大数据中心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二)政策环境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强调加强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也纷纷制定相关规划,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为大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三)企业自身需求本企业在业务拓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现有的数据处理能力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建设大数据中心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决策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项目需求分析(一)数据存储需求预计未来几年,企业的数据量将以每年____%的速度增长,需要建设足够容量的存储设施来满足数据存储需求。
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采用冗余存储和备份策略。
(二)数据处理需求为了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需要配备高性能的服务器和计算资源,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并发能力。
(三)网络带宽需求大数据中心需要与企业内部各个分支机构以及外部合作伙伴进行数据传输,因此需要具备高带宽、低延迟的网络连接,以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交换。
(四)安全需求数据安全是大数据中心的首要任务,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措施,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四、项目建设方案(一)选址规划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电力供应、网络接入、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在____地区建设大数据中心。
大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第1章、总论目录11.1概述 (1)1.2建设背景 (1)1.3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2)1.4建设目标与任务 (2)第2章、需求分析 (4)2.1用户需求 (4)2.2数据需求 (4)2.3系统及应用需求分析 (7)2.3.1节点管理 (8)2.3.2主题管理 (8)2.3.3元数据管理 (8)2.3.4公共代码管理 (9)2.3.5数据采集 (9)2.3.6数据整理比对 (9)2.3.7数据交换 (9)2.3.8数据访问 (10)2.3.9数据备份与恢复 (10)2.3.10标准管理 (10)2.3.11应用支持 (10)2.3.12运行管理 (10)2.4性能需求分析 (11)2.4.1业务处理量分析 (11)2.5安全及保障机制需求分析 (12)2.5.1系统安全可靠性需求 (12)2.5.2数据安全保密性需求 (12)2.5.3数据完整性需求 (13)2.5.4实体的可鉴别性需求 (13)2.5.5不可否认性需求 (13)2.5.6对象和行为的可授权性需求 (13)2.5.7统一信任与授权策略需求 (13)2.5.8数据中心统一安全监管性需求 (14)2.5.9保障机制需求分析 (14)第3章、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15)3.1设计原则 (15)3.1.1统一建设 (15)3.1.2相对独立 (15)3.1.3共建共享 (15)3.1.4安全可靠 (15)3.2数据中心平台设计 (16)3.2.1平台总体架构 (16)3.2.2数据资源规划 (16)3.2.2.1数据资源规划的总体思路 (16)3.2.2.2数据资源体系结构 (17)3.2.2.3共享数据一致性的保证 (18)3.2.2.4共享数据库的建立过程 (19)3.2.3数据支撑平台 (20)3.2.3.1数据共享交换子系统 (20)3.2.3.2目录管理服务子系统 (23)3.2.3.3共享数据管理子系统 (23)3.2.3.4共享业务管理子系统 (24)3.2.3.5系统配置管理子系统 (24)3.2.3.6系统安全管理子系统 (24)3.2.4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25)3.2.4.1交换网络结构 (25)3.2.4.2交换概念模型 (27)3.2.4.3交换体系结构 (28)3.2.5共享数据管理系统 (30)3.2.5.1功能设计 (30)3.2.5.2逻辑结构 (32)3.2.6数据接口系统 (32)3.2.7服务器系统设计 (33)3.2.7.1设计原则 (33)3.2.7.2服务器系统选择的依据 (34)3.2.7.3需求分析 (35)3.2.7.4性能测算 (35)3.2.8存储系统设计 (36)3.2.8.1设计原则 (36)3.2.8.2主流存储技术比较及建议 (37)3.2.8.3Raid类型配置建议 (39)3.2.9灾备系统设计 (39)3.2.9.1设计原则 (39)3.2.9.2灾备技术比较 (40)3.2.9.3灾备解决方案 (42)3.2.9.4备份策略 (43)3.2.10网络系统设计 (43)3.2.10.1设计原则 (43)3.2.10.2网络系统设计 (44)3.2.11安全保障体系 (44)3.2.11.1物理安全 (45)3.2.11.2网络安全 (45)3.2.11.3系统安全 (46)3.2.11.4应用程序安全 (46)3.2.11.5数据安全 (46)3.2.11.5.1核心数据加密 (47)3.2.11.5.2数据访问控制 (47)3.2.11.5.3数据传播和复制 (48)3.2.11.6整体安全策略的说明 (48)3.2.12数据中心典型应用 (49)3.2.12.1政务数据交换平台 (49)3.2.12.1.1运行模型 (49)3.2.12.1.2信息共享交换 (50)3.2.12.1.3共享目录检索 (50)3.2.12.1.4共享数据查询服务体系 (51)3.2.12.1.5业务数据整理 (51)3.2.12.1.6决策支持系统 (52)3.2.12.2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 (52)3.2.12.3社会保障信息共享系统 (52)3.2.12.4人事档案托管系统 (53)第4章、运营及保障机制 (54)4.1运营机制 (54)4.2运行管理机制 (54)4.3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54)4.4运行管理制度 (55)第5章、数据中心预算预算经费 (56)5.1总投资概算 (56)5.2投资概算明细 (56)第6章、风险分析及控制 (59)第7章、经济及社会效益 (61)7.1经济效益 (61)7.2社会效益 (61)第1章、总论1.1 概述今年是"十三五"计划的第一年,在"十三五"期间我们预期HZ、浙江乃至其他周边区域进一步发展高新产业园、大力扶持高新企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必将有很多政府、企业眼光转向大数据服务平台寻求从外部快速、低成本地获取IT 资源和管理能力而不只是采用自己搭建IT平台这一缓慢的办法。
物联网可行性研究报告
物联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的需求不断增加,物联网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物联网技术作为连接各种设备和物品的桥梁,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带来便利和效率提升。
然而,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其可行性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物联网技术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物联网技术的概念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通信设备和软件系统,实现对物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实现自动化控制和信息交互。
物联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城市、工业生产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
三、物联网技术的优势1.提升效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和互联互通,提升生产和管理的效率。
2.降低成本: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
3.改善用户体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提升用户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
四、物联网技术的挑战1.安全性问题:物联网技术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性问题成为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2.标准化和互操作性:由于物联网技术涉及到各种设备和系统,标准化和互操作性问题成为其推广和应用的障碍。
3.隐私保护:物联网技术涉及到大量的个人数据和隐私信息,隐私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五、物联网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在当前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下,物联网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市场需求:随着智能化需求的增加,物联网技术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的技术支持和成本逐渐下降,提升了其应用的可行性。
3.政策支持:政府对物联网技术的支持和政策扶持,为其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保障。
六、建议与展望基于以上分析,针对物联网技术的可行性,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安全保障: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安全保障措施,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信息。
光纤交换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光纤交换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
光纤通信作为目前最先进的通信方式,具有高速传输、大带宽和低延迟的优势,已经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
而光纤交换机作为光纤网络的核心设备,起着连接和转发数据的重要作用。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开发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光纤交换机,以满足用户对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具体目标如下:1.提供高速传输:通过采用先进的光纤通信技术,实现光纤交换机的高速传输功能,最大限度提升网络传输速度。
2.提供大带宽:在设计光纤交换机时,考虑到日益增长的网络流量需求,确保设备提供足够大的带宽,以支持多用户同时进行高带宽数据传输。
3.提供低延迟:通过对交换机硬件和软件的优化,降低信号传输的延迟,确保网络传输的实时性,减少数据包丢失和数据传输的等待时间。
4.提供高可靠性:在交换机设计中引入冗余备份机制,以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减少故障时的停机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三、项目计划1.前期准备(2个月):a)调研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确定项目定位。
b)筹集项目所需资金和人力资源。
c)研究光纤通信技术和相关标准,了解当前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
d)招募研发团队,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研发路线图。
2.研发和测试(12个月):a)进行硬件和软件的研发工作,设计和制造光纤交换机样机。
b)进行实验室测试和仿真,对交换机样机进行性能和可靠性测试。
c)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设备优化和改进,确保设备满足设计要求。
3.生产与销售(6个月):a)批量生产光纤交换机,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b)建立销售渠道和客户关系,开展产品推广和销售活动。
c)提供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确保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四、项目投资和预期收益1.项目投资:a)研发和制造光纤交换机的预期投资为500万元,其中包括人力成本、设备采购和实验室建设等费用。
b)生产和销售的预期投资为200万元,主要用于生产设备购置、营销费用和售后服务等。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7.25•【字号】豫发改投资〔2015〕806号•【施行日期】2015.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豫发改投资〔2015〕806号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你办《关于呈报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豫公管办【2015】1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为加快整合省直相关部门现有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源头预防和遏止腐败,同意你单位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二、项目建设地点分别位于省廉政文化教育中心办公楼四层和河南投资大厦12至15层。
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公共服务、项目交易、行政监督等三大应用平台,数据交换及接口设计、网络、安全等应用支撑系统;基础设施改造及配套智能化系统建设,改造面积8080平方米,其中省廉政文化教育中心四层改造面积2240平方米,河南投资大厦12至15层改造5840平方米。
四、项目估算总投资3515万元,所需资金全部由省财政资金安排。
五、同意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节能等措施,并在设计方案中进一步优化,依法组织实施。
六、由项目法人委托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对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进行公开招标。
按照项目招标方案核准意见(具体见附件)开展招标工作。
招标公告在省依法指定媒体发布。
依法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做好招标文件备案和招标情况报告工作。
七、批复项目的相关附件分别是豫发改能评备【2015】63号、省公安厅出具的非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备案证明等。
八、请据此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报我委审批。
可研报告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可研报告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标题:可研报告: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支撑企业业务发展、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环节。
我司为了进一步推动业务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决定实施一项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本可研报告旨在分析该项目的可行性,并为后续的项目实施提供指导。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高效、可靠、安全的数据中心,以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数据处理能力,满足公司业务量的增长需求。
2、提高数据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3、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实现绿色环保的数据中心。
4、提高数据中心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自动化管理。
三、可行性分析1、市场可行性: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据中心市场需求旺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此外,国家政策也对数据中心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可行性。
2、技术可行性:当前,数据中心建设的相关技术和设备已经成熟,可以满足我司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将采用最新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提高数据中心的性能。
3、经济可行性:虽然数据中心建设成本较高,但考虑到其对企业业务发展的重要性,投资回报期较短,具有较高的经济可行性。
4、社会可行性:数据中心建设将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有利于推动行业发展,符合社会的长远利益。
四、项目实施方案1、项目周期:本项目预计需要1-2年的时间完成。
2、阶段划分:项目分为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安装调试、测试验收等四个阶段。
3、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数据中心选址、建筑设计、设备采购、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等。
4、资源需求: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需求。
五、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本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对应的应对策略如下:1、市场风险:加强对市场动态的监测,及时调整项目计划。
2、技术风险:选用成熟的技术和设备,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3、资金风险: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确保项目资金的及时投入。
综合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名称综合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项目。
二、项目申报单位主要申报单位: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三、项目建设地点四、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城市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海量信息集中与交换共享,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智慧”整体运行“体征”,及各地实时状态,全面铺开智慧城市感知、监控、实时响应体系网络,建设集资源统计动态展示、指挥调度、辅助决策支持、一体化融合通信、智能预警、城市信息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
五、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工期为24个月(2016年3月-2018年2月)六、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
七、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其中拟申请国家补贴600万元,其余资金企业自筹。
八、可行性结论该项目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项目建设工期为24个月。
通过项目的投资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内容,经过专家的论证得出结论,该项目建设内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计划合理,建设规模适度,建设资金落实到位,技术上非常可行。
第二章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一、意义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人口等信息急剧增长,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信息共建共享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面向服务时代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统计,80%以上的政府部门都需要使用地理信息。
实践已经证明,以地理信息为基础,实现多种社会城市信息的集成与融合,服务于政府管理和决策分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必要性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是不可或缺的信息化基础软设施。
为了更好地满足各业务部门的应用需求,采用网络、硬件、数据库、GIS、遥感影像、软件开发等技术构建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人口信息、企业信息、社会经济信息进行整合,将遥感影像、地址数据、政务信息图层等现有的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提供共享服务,并解决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等问题,为政府各部门提供一个政府内部统一的综合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窗口,以满足各部门对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共享应用需求,辅助领导进行决策,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为社会公众查询空间信息和参与内建设与管理提供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服务载体,提高域发展核心竞争力。
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1.1 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已经成为企业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承载着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的重任,其建设与发展对于提升我国信息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数据中心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本项目旨在响应国家政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
1.2 研究目的和任务本报告旨在对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经济效益,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任务主要包括:分析项目背景及市场前景;评估项目技术方案与产品方案;研究项目实施与运营策略;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识别项目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最终提出项目结论与建议。
1.3 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市场调研、专家访谈、数据统计分析等。
通过对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的解读,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全方位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 项目概述2.1 项目基本情况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是一项旨在满足当前及未来数据处理、存储和备份需求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项目位于我国某经济发达地区,地处交通便利、能源供应稳定的优势地带。
项目所在地区具有较好的政策环境,为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此外,该地区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产业基础,为项目提供了产业链配套和人才支持。
本项目计划建设一个具有较高安全性、可靠性和扩展性的数据中心,以满足企业、政府及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数据服务需求。
项目将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确保数据中心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降低能耗和环境影响。
2.2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30,000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数据中心主体建筑:包含服务器机房、配电室、制冷设备室、监控中心等关键设施;2.辅助设施:包括办公区、会议室、休息室、食堂等;3.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绿化、停车场、围墙等;4.网络设施:部署高速、稳定的光纤网络,确保数据中心与外界的高速连接。
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因此需要一套完善的技术方案来支持他们的发展。
本报告将对一家企业进行可行性研究,旨在分析其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为企业提供一套完善的数字化转型技术方案,以提高其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具体目标包括:1. 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2. 构建一个信息化平台,方便企业的业务运营;3. 优化企业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提升决策效率;4. 实施一套完善的安全措施,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性。
三、技术方案本项目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1. 内部管理系统的优化:通过引入一套先进的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作,提高内部管理效率。
此外,建议同时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的效率。
2.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建议在企业内部搭建一个信息化平台,集成企业的各类应用程序,实现数据交换和分享。
该平台可以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实现数据的随时访问和备份,提高企业的业务运营效率。
3. 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建议引入一套先进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如Hadoop和Spark,帮助企业管理和分析海量数据,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和价值。
此外,还建议引入一套自然语言处理(NLP)工具,帮助企业从海量文本数据中提取信息。
4. 安全措施的实施:建议在企业内部搭建一个全面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等方面。
此外,还建议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安全政策和操作规范。
四、项目成本根据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需要,估算项目的总成本如下:1. 软件和硬件采购:包括ERP、HRMS、CRM等软件的采购成本,以及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的采购成本,估计总计人民币100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建设背景 (3)1.2应用场景 (3)1.3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 (4)第二章必要性、可行性及效益分析 (5)2.1必要性分析 (5)2.2可行性分析 (5)2.3效益分析 (5)第三章建设目标、思路及原则 (6)3.1建设目标 (6)3.2建设思路 (6)3.3建设原则 (6)第四章总体设计 (7)4.1系统总体结构 (7)4.2系统逻辑结构 (7)4.3系统物理结构 (8)第五章数据交换平台功能设计 (9)5.1交换中心管理系统 (9)5.2接入管理系统 (10)5.3交换前置子系统 (12)5.4交换桥接子系统 (13)5.5运行监控平台 (14)5.6系统管理 (15)第六章交换平台安全设计 (17)6.1威胁与风险分析 (17)6.2安全需求分析 (17)6.3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设计 (18)6.4数字证书认证 (19)6.5数据交换过程的安全保障 (19)第七章数据交换中间件选型 (20)7.1数据交换中间件技术要求 (20)第一章概述1.1 建设背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可见,电子政务建设仍然是今后几年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一。
随着政府投入的增加,市电子政务建设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09年初完成了全市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和全市公文交换系统建设,系统采用集中建设的模式,实现了×个市直单位的网上行政办公和区县的公文传输。
在取得成绩和进步的同时,实际操作过程中也碰到很多问题,比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条块分割、架构不统一。
比如,以前所建的系统,大多数都是属于局部单位的、分散建设的和只有部分功能的系统。
这些系统相互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采用不同的系统平台,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不能发挥整体的作用。
但这些已存在的业务系统通过多年的积累已产生了大量的业务数据,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去挖掘和利用这些系统中的数据为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服务。
为了改变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存在的分散状态,充分利用和挖掘已存在系统中的数据,使电子政务建设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要从现在开始做好有关规划工作,也要利用先进成熟的技术解决已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国内数据交换平台已经日趋成熟,数据交换平台的实现为解决电子政务领域的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等问题提供的很好的解决方案。
1.2 应用场景⏹场景一: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与其它单位的信息交换由于各单位信息化进程不同,特别是一些垂直管理单位已经建立起了自己专门的网上办公系统,这些单位如果要接收市公文,都必须通过手工录入,无法进行信息的自动交换,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结合简单的接口开发,能使市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与已有业务系统之间实现信息的自动对接和交换,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场景三:基础信息库基础信息库包括:人口基础信息库、企业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基础信息库、地理基础信息库。
这些基础信息是政府重要的信息资源,但这些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独立存储,信息不全,也不具备权威性;比如,人口信息在公安、社保、计生、民政等系统中都存在不同类型的人口基础信息,要把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和清洗,形成全面、权威的数据信息,为全市各单位使用,但这些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中,各自保存的属性和各式都不同,对信息的汇总、收集、比对、清洗是一项任务巨大的工作,不可能通过人工完成,必须借助计算机实现。
这也可充分发挥数据交换平台的作用。
⏹场景四:领导决策支持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各级政府的重要理论指导依据,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求有科学的决策,正确的决策需要有科学准确的数据作为支撑,但现阶段大量的数据分散在各个单位业务系统中,各自通过纸质进行报送,一方面这些数据缺乏准确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不同单位数据之间无法产生内在的联系,不利于正确的决策。
要建立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自动从各单位系统中采集数据,然后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比如房地产,涉及国土、税务、房管、银行、运输、电力等。
利用数据交换平台可很好的从不同系统中采集信息,使开发者不需要关心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问题,只需要解决与决策有关的业务问题。
⏹场景N:……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数据交换平台的利用会越来越多,好比是经济发展需要修建高速公路一样……1.3 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全国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和应用建设实施要求》(国信办[2005]10号)《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总体框架技术指南》(国办秘函[2004]79号)《政务信息交换体系》(GB/T 21062-2007)《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办[2006]2号)第二章必要性、可行性及效益分析2.1 必要性分析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职能部门通常采用不同的技术和体系结构来构建自身的信息系统,虽然为各自业务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各信息系统数据独立存储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使得各业务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共享,严重制约着政府各职能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的协作及工作效率的提升。
如何在不改变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实现跨平台数据访问也成为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2.2 可行性分析从当前现状来看,市政府几个职能部门已经建立起成熟的网上办公体系,网络及硬件环境已经部署,各业务系统也已经投入使用,各业务数据对其他系统也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在技术上,当前市场已经涌现很多实现数据交换的平台产品,形成先进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技术体系,能为数据交换平台的建立提供很好的技术架构。
2.3 效益分析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的建立可以打破当前的“信息孤岛”现象,建立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平台,形成政府综合信息库。
同时,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单一安全通道,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也确保了各自数据信息的安全。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当前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可以为以后新的业务系统的建设提供标准,一旦标准形成,审批、监察等业务都可以直接利用共享的基础信息库数据,从而减少了数据采集的资本投入,也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章建设目标、思路及原则3.1 建设目标核心目标是全市建设数据交换平台,作为今后数据交换的支撑,将来在平台上不断的扩展应用。
本期建设目标✓搭建政务数据交换中心,实现政府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为政府内部办公提供数据交换采集综合信息库;✓建立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地方标准和规范,为以后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规范指导。
远期建设目标✓通过数据交换建立企业信息库,实现政务、企业数据共享,为网上行政审批提供决策数据;✓建立业务数据的集中采集平台,实现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数据的在线、实时采集。
3.2 建设思路要实现各部门的数据共享,必须先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通过交换平台实现各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集成,实现原有各业务系统在数据级集成,保证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在建立的数据交换平台基础上,针对各业务系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配置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映射关系,形成各业务系统的应用。
当平台建立好以后,业务应用可以任意扩展,添加新的共享数据。
3.3 建设原则全市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必须遵守以下原则:✓不影响现有或其它相关信息系统的使用和信息安全;✓技术要成熟、可靠,在节约成本投入的前提下确保平台建设质量;✓建立一个坚实的系统应用平台,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技术易于更新,网络及业务规模可以逐步扩展。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第四章总体设计4.1 系统总体结构4.2 系统逻辑结构业务系统的资源交换是通过中间件进行交换和共享。
其中,发送模块负责从业务系统接收信息、把信息的格式转换成中间件可识别的格式、和把转换后的信息发送给中间件;接收模块负责从中间件接收信息、把信息的格式转换成接收系统可识别的格式、和把转换后的信息发送给业务系统。
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B业业业业A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4.3 系统物理结构业务系统通过交换平台接入点连接业务系统,接入交换平台的业务系统,需要开发相应的适配器,如下图:第五章数据交换平台功能设计5.1 交换中心管理系统5.1.1数据交换标准定义根据对目标系统综合性应用内容的需求分析,定义出一系列的数据交换标准。
这些标准将反映各个应用所需要的数据的结构。
同时在标准中定义的还有数据“宿主”位置等信息,表示该块数据将向哪个业务系统请求获得。
所有的数据交换标准定义信息,均以XML结构记录。
可以通过数据交换标准定义管理工具完成如下功能:✓新建标准、修改或删除标准;✓维护标准中的属性,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宿主”位置、缺省过滤条件等;✓实现对用户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5.1.2数据交换流程定义数据交换是依据数据交换流程实现的,针对不同的数据,需要设定和管理不同的数据流转过程。
该模块的作用是提供图形化界面,供给数据交换平台的管理人员实现数据流转过程的定义。
数据交换流转过程的描述也采用XML方式。
具体功能如下:✓新建流程、修改或删除流程✓维护流程的规则、数据加工过程和数据路由方式✓实现对用户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5.1.3数据交换标准与内部数据结构的映射管理由于数据交换标准并不知道在具体业务系统内的相应数据的位置、属性、名称等等信息,所以需要在业务系统内对数据交换标准中的对应项有一个映射关系的定义。
这种定义包括数据项与数据项的对应或组合对应(公式化)、数据类型的匹配或转换关系、数据项位置描述记录等等。
以XML结构保存定义的内容。
具体功能包括:✓数据交换标准定义信息的导入✓维护数据交换标准与内部数据结构间的映射定义表,包括数据项与数据项的对应或组合对应(公式化)、数据类型的匹配或转换关系、数据项位置描述记录等等✓实现对管理员的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5.1.4数据交换流执行数据交换流的执行是通过应用集成中间件实现的。
采用中间件产品可以保证数据交换的高效、安全和可靠地进行。
其工作原理是:读入数据交换流程,根据流程设定,启动数据交换过程。
根据业务需要,同时可以并发若干个数据交换流程。
当业务变化时,只需修改数据交换流程定义,就可以实现基于新业务的数据交换过程,因此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能力。
具体功能如下:✓接收数据✓验证数据✓分析流程定义✓根据流程进行数据交互过程✓数据交互的事务管理✓日志管理和交换数据存储✓消息队列管理✓实现对管理员的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5.2 接入管理系统5.2.1接入点注册在接入点向信息交换平台注册时,信息交换平台会自动检测接入点提供的属性信息是否正确,只有正确后,才可以注册,接入点才可以接入信息交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