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第六章至第十一章【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8.2 课后习题详解1.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哪些?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青少年哪些心理矛盾?答:(1)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点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及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青春期的少年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及面部等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②体内机能的增强在青春发育期,个体体内的各种生理机能都在迅速增长并逐渐达到成熟。
其中包括:心脏压缩机能的增强;肺的发育;肌肉力量的增强;大脑的发育。
③性的发育和成熟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其中包括:性激素的增多;性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发育。
(2)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引发诸多矛盾的心理①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a.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外形的变化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
因此,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但在新的追求中他们又感到种种困惑。
b.性的成熟性的成熟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所以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
②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a.青春期少年的心理活动处于矛盾状态,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b.青春期少年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具体表现为: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2.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思维形式上?答:(1)基本特征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基本模式是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过渡到辩证思维,主要特点是思维逐步符号化。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青少年正处于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是,在头脑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能运用形式运算来解决逻辑课题。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至第十一章【圣才出品】
第10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0.1复习笔记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成年中期个体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稳定与过渡并存。
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在智力、人格等多方面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处于人生的中段,需要瞻前顾后,要知道自己人生的前半段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更要清晰地确定人生的后半段有些什么目标,需要如何去做。
一、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一)埃里克森的观点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1.繁衍感“繁衍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任何一种行为,只要能帮助其他个体发展或者有益于未来几代人生活,都可以被称为是具有繁衍感的行为,如生儿育女、履行父母的职责、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做出贡献等。
(1)埃里克森在比较成年期的几个发展阶段时,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知道你可以关心谁以及关心什么”(繁衍感),发展任务的核心不是生养子女,而是拓展自我,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体验关怀的实现。
(2)麦克亚当斯和圣奥寅麦克亚当斯和圣奥寅从文化需求、内在意愿、繁衍关注、种族信念、繁衍承诺、繁衍行为、个人叙事七个方面来描述繁衍感的特征,并编制了一套测量繁衍感的工具。
这套工具包括洛约拉繁衍感量表(LGS)、繁衍行为核查表(GBC)、生活故事访谈表(LSI),从个体是否具备繁衍动机和行为来具体测量繁衍感的水平。
2.停滞感对于长期持续拼搏的中年人而言,往往因工作超时而负担过重,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一旦感到自己不能一如既往地竞争与创造时,就逐渐进入停滞状态。
处于停滞状态的人往往感到精力枯竭、生活无趣,常常过分关注自己。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此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
因此,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是使个体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章节题库(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发展心理学研究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即()。
A.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B.生理机制和心理现象C.思维发展和言语发展D.个体认知过程发展的年龄特征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答案】D【解析】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具体来说,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这包括两个主要部分:①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②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
2.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B.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C.从动物到人的心理变化D.从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变化【答案】A【解析】从广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科学。
C项,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A项,个体发展心理学则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
BD两项,单研究认知发展特点或仅涉及从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变化都不能够全面地说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
3.狭义发展心理学是指()。
A.儿童发展心理学B.学前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答案】D【解析】人的个体发展离不开种系的发展。
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4.最先具有完整的毕生发展观的心理学家是()。
A.荣格B.霍尔C.普莱尔D.埃里克森【答案】A【解析】A项,精神分析学派的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①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②重视中年危机;③论述了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心理。
B项,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当然,霍尔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他于1922年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但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学要研究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第11章 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
第11章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传统的老年观和毕生发展观的理论及其评价;2.老年人认知活动退行性变化的特点;3.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特点;4.成年晚期的个性及其适应性类型;5.成年晚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6.对死亡的态度转变及对死亡的认知发展。
一、老龄、老化与发展(一)老龄与老化1.老龄与人口老化(1)老龄老龄指进入老年期的年龄。
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规定60岁或65岁为老年期的起点,同时规定:一个国家和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就称为老龄型国家和地区。
我国也将60岁作为统一划分老年人口的界线。
我国属于老龄型国家。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世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2)人口老化人口老化即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老龄化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世界各国的社会问题。
如何更好地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救助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如何健全老龄组织机构,加强老年法律建设,加强老年生理、心理和身心健康教育,都是需要迫切开展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2.老化及其理论老化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
一般而言,人在成熟期后开始老化,速度较缓慢,50岁后老化进程加快。
老化开始的时间和速度,个体差异很大;即便同一个体,其不同组织、器官老化的时间和速度也有差异。
(1)老化原因的理论①损耗理论。
认为人体及其他所有的生物活体同无生命的物质一样,会因长时间的磨损而逐渐消耗、衰老。
人体老化是由于长时间生活劳苦、体能过度损耗的缘故。
这是关于衰老的一种古老的学说。
②遗传程序理论。
认为衰老是按遗传程序实现的有规律的退化,各类生物寿命的长短是由遗传程序决定的。
③生命过程变异理论。
认为衰老是由于生命过程中发生的某些变化引起的。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课件第六章
本章将介绍婴幼儿时期大脑、认知、感官、记忆、语言、社交、情感和性别 角色方面的发展。
大脑和认知的发展
1
注意力和记忆
2
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感知和记忆
能力也在逐步发展。
3
神经元发育
从婴儿时期到青春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的神经元数量 和连接方式都在不断变化。
思考和推理
儿童逐渐发展出深度思考、认知灵活性 和抽象推理等能力。
婴儿期的感觉和知觉发展
味觉
新生儿能品尝不同味道,但不能区分重盐和轻 盐的差别。
听觉
胎儿可以在子宫内听到声音,但听觉发育需要 时间。
视觉
出生时的视力约为20/400,但随着年龄增长, 视力会逐渐发展。
触觉
新生儿对触摸很敏感,可以通过触觉来辨认物 体和人。
婴儿记忆的发展
感性记忆
婴儿通过感觉体验形成记忆,如 美好的睡眠和舒适的抱抱。
儿童会在观察和学习中逐渐学会社会给予男性和 女性的不同角色和期望,从而形成性别角色。
家庭、学校、媒体等渠道的性别角色定型可能存 在偏见,需要引导儿童尊重和理解性别多样性。
儿童社会和情感的发展
社交技能
儿童需要学会交朋友、分享、 合作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自尊
自尊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方 面,需要经常鼓励和支持。
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对儿童的社会、情感 发展有重要影响,需要注意家 庭和谐和亲子关系。
儿童性别和性别角色的发展
性别认同 性别角色 性别偏见
儿童在三岁左右形成性别认同,开始认识到自己 是男孩还是女孩。
儿童智力和学习的发展
1 智力测试
通过智力测试,可以测量儿童智力表现,预 测未来学术和职业成就。
发展心理学考研笔记精华版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林崇德第二版)(Chong-de lin The second edition )第一章绪论(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的过程。
通过社会化,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来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心理特征与个体生理发展阶段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即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林崇德第二版已修改未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广义、狭义)(1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2)狭义: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3)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发展心理学研究涉及的问题:一、先天还是后天二、与环境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三、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四、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5)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年龄特征: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心里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1. 年龄阶段的划分2、人生的阶段依据:(1)以心理性欲的发展为划分标准——弗洛伊德;(2)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柏曼;(3)以认知发展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4)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
两个部分:一、人的认知过程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四个方面:一、心理发展的社会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二、生理因素的发展三、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语言的发展三、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6)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7)从1930年,出版的《发展心理学概论》-何林渥斯,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四.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遗传与环境{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复演说),麦独孤,弗洛伊德}(2)内因与外因{华生(环境决定论),纽曼}(3)连续性与阶段性{斯特恩,吴伟士,格赛尔}(4)相互作用论{皮亚杰:遗传与环境相互依存;遗传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收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五. (1)种系心理发展: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包括动物心理跟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刺激感应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2)人类心理的特点:有意识的;社会性的;有语言功能的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11章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减退是由于不能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所致是()的观点。
A.感觉功能理论B.加工速度理论C.抑制理论D.工作记忆理论【答案】C【解析】抑制衰退理论由Hasher和Zacks提出,认为抑制主要负责控制工作记忆并通过两种机制实现:一是防止无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干扰有关信息的加工;二是防止那些不再相关的信息继续留在工作记忆中,二者一起影响着有关信息的编码和提取。
随着个体的衰老,这两种抑制机制的效率逐渐下降,干扰因素更容易进入到工作记忆中,减少其有效工作容量,降低活动效率,从而导致整个认知过程的衰退。
2.老年人采用一些助记方法,其记忆力可能表现并不差,这说明老年人()。
[2007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再认能力下降B.不善于运用记忆策略C.记忆力没有减退D.信息加工速度慢【答案】B【解析】老年期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的减退或下降。
从编码过程而言,老年人不善于运用记忆策略。
如果提醒他们使用记忆策略,其记忆力表现得并不是很差。
从提取过程而言,和回忆相比,老年人的再认能力下降得不是太多。
因此,老年人“知道”很多事情,只是不能很快地把这些事情从大脑中提取出来。
3.老年丧失期观认为()。
[2005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A.心理发展是可以逆转的B.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C.老年期的心理机能不断衰退D.老年期的心理机能的衰退也可以叫做“发展”【答案】C【解析】老年丧失期观认为从出生到成年,心理机能是不断发展的,而到老年期以后便开始衰退。
这种变化只能称作“老化”,不能称做“发展”。
这种观点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其心理活动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机体的衰退而衰退,并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并认为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的。
4.老年人长时记忆衰退的主要表现是()和组织加工的效率降低。
[2004年12月心理咨询师三级]A.再认能力减退B.对材料的加工缺乏主动性C.回忆能力明显减退D.理解性加工能力减退【答案】B【解析】在长时记忆的组织加工方面,老年人记忆衰退的主要表现是:对材料的加工缺乏主动性;组织性加工的效率降低。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PPT课件
数目守恒(6~7岁)
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A
A
B
B
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B行多(不守恒)”
“一样多(守恒)” 第30页/共42页
• 形式运算阶段
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维。
第31页/共42页
四、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 究
互相重叠的。
第26页/共42页
• (二)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27页/共42页
• 前运算阶段(2-7岁) • 前概念分阶段(2-4岁) • 直觉思维分阶段(4-7岁)
第28页/共42页
•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 守恒性 • 滞差(水平滞差和垂直滞差) • 可逆性 • 整体性 • 思维运算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 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p39) • (一)操作条件反射 • (二)发展观 • (三)强化理论运用于教学
第15页/共42页
•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一)观察学习、替代强化、模仿(p41-43)
第16页/共42页
• (二)儿童的心理发展观——认知行为主义:三元交互作用
P
B
E
第17页/共42页
第2页/共42页
• (一)人格发展理论 • 意识的三个层面
第3页/共42页
• 意识 • 前意识 • 无意识
意识层次结构
第4页/共42页
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 本我:即原我,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 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是一切心理能量之 源,按快乐原则行事。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7.2 课后习题详解1.小学生的学习有何特点?为什么说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答:(1)小学生学习的特点①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在学习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越过直接经验这一阶段,较迅速而直接地把最基本的东西学到手。
这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的特殊本质。
②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是为了学,学则需要教,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受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影响。
③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
要学会学习,就要学会使用学习策略。
(2)学习是小学儿童主导活动的原因儿童进入学校以后,从小学时期开始,学习活动就逐步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并对儿童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之所以说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其主要原因如下:①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与学前儿童的游戏相比,学生的学习不但具有更大的社会性、目的性和系统性,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儿童必须明确认识学习的目的,使自己的活动服从这一目的,并对这一目的的实现情况进行检查。
学习是社会对儿童提出的要求,是儿童必须完成的社会义务,因此,儿童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或兴趣行事。
儿童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责任感和义务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儿童的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②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小学儿童必须通过教学活动,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为进一步掌握人类的知识打下最初的基础。
在掌握这些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儿童不但心理活动的内容有了改变,而且各种心理过程也起了变化。
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都明显地发展起来,其思维活动也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第8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8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青少年身心的发展特点以及引起的心理危机;2.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3.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4.青少年的情绪特点;5.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6.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的表现及特点;7.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表现及特点;8.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青少年期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历时6年。
(一)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及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
1.身体外形的变化青春期的少年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及面部等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1)身高的增长青春期的少年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高的迅速增长。
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第一次在1岁左右;第二次出现于青春期。
①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变化差异。
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13岁,约14岁达到生长高峰;女生的这一过程要先于男生近两年,多数人从9岁左右开始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12岁左右达到生长高峰。
②青少年身高增长速度和时间的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男女生之间,也存在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同班级中的同龄人之间。
(2)体重的变化体重的增长反映出身体内脏的增大、肌肉的发达以及骨骼的增长和变粗,也反映出营养及健康情况等,所以体重也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男孩在12~14岁这段时间,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5.0千克,13岁是增长高峰,15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女孩在11~13岁时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4.5千克,11~12岁是增长高峰,13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3)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部表现,是初中生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①在男性身上,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唇部出现胡须、周身出现多而密的汗毛、出现了腋毛、阴毛等。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3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本章重点】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及原则;3.基本研究设计方法及其优缺点;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分类、注意事项和优缺点;5.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6.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3.1复习笔记一、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1.描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发展心理研究最基本的目的。
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正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现状是必要的。
2.解释解释是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做出说明。
描述是解决“是什么”,解释是说明“为什么”。
3.预测预测是根据研究建立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
4.控制控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
控制是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些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
这四个功能是层次递进的关系,前一项是后一项的基础。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了其研究具有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年龄通常被视为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即独立变量),但它是一个不可以进行人为操纵的变量,因而只有通过相关方法加以改变、操作。
正由于此,发展研究在得出结论时,不能将因变量的变化完全归于年龄。
即使对年龄变量本身,也要作全面分析。
因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年龄变量有历法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被试自己或他人知觉的年龄等多种变量。
2.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的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很大,从新生儿到老年,都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年龄的差距,在研究方法学上和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不同方法的年龄适应性。
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主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能造成事先不能预期的无关变量的产生,使研究的问题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研究的科学性。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11章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什么是老龄与老化?简述老化理论、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发展观及其对我们的启迪。
答:(1)二者的定义①老龄指进入老年期的年龄。
但历龄(历法年龄)或时序年龄,即按出生年月计算的年龄,是各学科一致通用的。
发展心理学所说的心理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这里的年龄指历龄。
②老化,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
(2)有关老化原因的理论大致可归纳为三类:①损耗理论,认为人体及其他所有的生物活体同无生命的物质一样,会因长时间的磨损而逐渐消耗、衰老。
②遗传程序理论,认为衰老是按遗传程序实现的有规律的退化,各类生物寿命的长短是由遗传程序决定的。
③生命过程变异理论,认为衰老是由于生命过程中发生的某些变化引起的。
这类理论主要有差错灾难说、免疫能力下降说、内分泌衰退说、体细胞突变说和代谢残渣积蓄说等。
(3)两种老年心理发展观①传统的观点认为:人自出生到机体成熟直到成年期,其心理活动的变化属于“发展期”;成年以后,有一段稳定的时期,然后便开始衰退,年龄越老,心理活动的衰退越明显,这种变化只能称做“老化”而不能叫做“发展”。
②心理发展观为毕生发展观。
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出现的新的发展心理学的观点。
以德国的巴尔特斯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个体发展是贯穿一生的,发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而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组成的。
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可塑性。
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4)两种发展观的启迪①传统发展观认为人的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衰退,就个体心理变化的总的趋势来说,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这种观点把人主要看做生物有机体,过于看重生物机体的变化和年龄对心理变化的影响,把心理发展看做单向的、不可逆转的,以个体生物机体的成熟期作为心理发展或衰退的临界点,从而否定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幼儿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6.2 课后习题详解1.为什么说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答:朱智贤认为,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法,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
具体而言:(1)游戏具有社会性,它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
儿童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可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游戏解决了这一矛盾。
(2)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简单的翻版。
(3)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因而深受儿童喜爱。
2.幼儿言语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言语发展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答:(1)幼儿言语发展的表现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
言语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①词汇的发展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不断增加。
a.词汇数量的增加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幼儿的词汇量呈直线上升的趋势,3~4岁幼儿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
b.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第一,幼儿词汇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
第二,幼儿词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增加。
第三,幼儿使用最频繁和掌握最多的词汇是与他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词汇。
c.词类范围的扩大词汇的发展还表现在词类范围的日益扩大,幼儿先掌握的是实词,其中最先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最后是形容词;虚词如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幼儿掌握得较晚,掌握的数量也较小,没有明显增加。
d.积极词汇的增长积极词汇是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是指儿童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常有或失之过宽,或失之过窄的现象。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对词义的理解逐渐准确和加深,幼儿运用词的积极性也逐渐高涨。
在幼儿阶段,当儿童词汇贫乏或词义掌握不确切时,还会出现“造词现象”。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11.2 课后习题详解1.什么是老龄与老化?简述老化理论、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发展观及其对我们的启迪。
答:(1)老龄与老化老龄是指进入老年期的年龄。
老化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
(2)老化理论①遗传预设理论该理论认为身体是按照基因决定的正常发展时间表而衰老的。
这类理论主要有预设衰老说、内分泌说、免疫说和进化说等。
②可变速率理论该理论认为老化是因人而异的随机过程。
主要有磨损说、自由基说、生活速率说以及自体免疫说等。
其中大多数理论认为老化是生物系统偶然的错误或环境对生物系统的损坏造成的,另一些理论则强调新陈代谢的内部过程可能对老化的速率有直接而持续的影响。
③新近理论该理论吸取了遗传程序和生命过程变异理论的观点,认为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得能量资源只能维持到繁殖,繁殖以后,身体中的剩余能量不足以继续维持身体细胞和系统在分子水平上的完整。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随机发生的恶化超越了身体的修复能力,从而使个体在疾病和死亡面前变得脆弱不堪。
(3)老年心理发展观①传统发展观人自出生到机体成熟直到进入青春期,其心理活动的变化属于“发展期”;青春期过后,进入稳定的成年,然后便开始衰退,老年期各种心理机能处于衰退阶段,不再发展,年龄越老,心理活动的衰退越明显,这种变化只能称作“老化”而不是“发展”。
②毕生发展观毕生发展观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巴尔特斯,基本观点包括:a.个体发展是贯穿一生的,发展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一个时候发生,即从胚胎形成到衰亡的整个一生都在发展,发展不仅仅限于儿童和青少年,中年、老年也在发展。
b.发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发展的方向因心理和行为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有的心理能力发展较早,衰退也较早;反之亦然。
有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期,而有的则很快衰退,有的却很少变化。
在同一个年龄阶段内,不同的心理能力可以处于不同的发展方向。
c.任何一种心理或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而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组成的。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章节题库(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10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
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B.获得创生感(繁衍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D.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答案】B【解析】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2.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度()。
A.达到一生中的最低谷B.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C.和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特点D.起伏变化较大【答案】B【解析】尽管多数中年人不再有升迁的机会,但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却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许多人在中年期获得了职业成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理应感到满意。
而对那些相对而言不太“成功”或社会地位不高的人而言,他们到了中年期,也不再抱着年轻时候的幻想,对自己的期望值进行了调整,因而对工作也感到了相当的满意。
3.中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相对稳定,按照荣格的说法,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A.社会性B.停滞性C.内倾性D.外倾性【答案】C【解析】按照荣格的理论,人到中年,特别是进入中年后期更多地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
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看,青年期以前的社会化过程要求个体适应外界社会环境,从而也要求他们的心理活动多指向外部、他人,所以他们的意识倾向也更多地表现为外倾性。
中年后期需要寻找自我意识的平衡,再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他们变得老练持重,遭遇挫折时能够反思,自我意识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向内的倾向性。
4.关于成人智力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A.流体智力缓慢上升,晶体智力缓慢下降B.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晶体智力继续上升C.流体智力继续上升,晶体智力保持稳定D.流体智力、晶体智力均缓慢下降【答案】B【解析】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的能力。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10.2 课后习题详解1.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什么?答: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感。
因此,使个体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是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
个体如果能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就能发展出与繁衍感相关的优良品质,即关怀的品质(virtue of care)。
所谓“关怀”,既可以是关心下一代,也可以是对社会的关注,甚至是对种系的关注。
具有这一品质的人,能关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等,而且他们做到这一切完全是自觉自愿的。
成年人将从这种关怀的体验中获得自我的满足和成长。
在比较成年期的几个发展阶段时,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知道你可以关心谁以及关心什么”(繁衍感),发展任务的核心不是生养子女,而是拓展自我,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体验关怀的实现。
2.成年中期智力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谈谈智慧与智力的区别。
答:(1)成年中期智力变化的主要表现①智力发展模式的变化智力发展模式是指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
任何一种智力发展模式必须回答:智力发展是单向的还是多向的,是单维的还是多维的。
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机械型智力在成年早期达到顶峰后出现下降,实用型智力则不断增长。
②智力活动性质的变化不同发展时期,个体智力活动的任务不同。
简而言之,个体在儿童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应该知道些什么”,在青年和中年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应该怎样运用我所知道的东西”,在老年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为什么要知道”。
(2)智慧与智力的区别①二者的含义不同智慧的内涵比智力更能概括成人个体功能的实质与全貌。
一般认为,智力是人学习、记忆、思维、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在能力。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成年早期个体的⼼理发展)【圣才出品】9.2 课后习题详解1.成年早期个体⼼理发展的⼀般特征及主要发展课题有哪些?答:(1)成年早期个体⼼理发展的⼀般特征①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童及青少年阶段被称为成长期。
青少年时期个体⽣理发展达到了⾼峰,⼼理也趋向初步成熟。
进⼊成年早期后,个体进⼊稳定期。
②智⼒发展到达全盛时期成年早期个体的智⼒发展进⼊全盛时期。
思维⽅式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转为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思维更加具有相对性、变通性、灵活性、整合性和实⽤性。
在成年早期的最后阶段,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也达到⾼峰,开始在不同领域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创造⼒。
③恋爱、结婚到为⼈⽗母18~35岁是恋爱、结婚、养⼉育⼥的年龄段。
④创⽴事业到紧张⼯作成年早期的个体进⼊了现实阶段。
现实阶段始于18岁,这时个体开始选择职业,并在⼀定领域内实现⾃⼰的愿望。
个体所选择的职业⼀般是和兴趣、能⼒、价值观联系在⼀起的,于是职业必然成为个体的⼀个⽴⾜点,并成为实现⾃我价值的重要⼿段。
(2)成年早期个体的主要发展课题张⽇昇认为,成年早期个体的发展课题应该包括以下⼗个⽅⾯:①对⾝体的发育,特别是对因性成熟所引起的诸多变化的理解和适应;②从精神上和经济上脱离⽗母并⾛向独⽴;③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性的性别⾓⾊;④对新的⼈际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适应;⑤正确认识⾃⼰在社会中的⾓⾊,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完善⾃⼰;⑥树⽴作为社会⼀员所必须具备的⼈⽣观和价值观;⑦掌握作为社会⼀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付诸社会实践;⑧选择职业及⼯作适应;⑨恋爱、结婚及婚姻适应;⑩成就感的获得与⾃我实现。
2.成年早期个体的认知特点有哪些?答:(1)在观察⼒⽅⾯成年早期个体具有主动性、多维性及持久性的特点;⽽且在实际观察中,观察的⽬的性、⾃觉性、持久性进⼀步增强,精确性和概括性也明显提⾼。
(2)在记忆⼒⽅⾯成年早期个体的机械记忆能⼒有所下降,但成年早期的前⼀阶段是逻辑记忆能⼒发展的⾼峰期,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记忆容量也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才电子书
(三)活动性游戏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它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这类游戏可使儿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如走、跑、跳、
攀登、投掷等,尤其对于婴幼儿来说,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小肌肉动作、手眼协调能力的适宜
形式。由此还可以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并培养勇敢、坚毅、合作、关心集体等个性品质。
第一节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儿童出生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最快,成熟最早,到幼儿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脑和神 经系统的发展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1 / 15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圣才电子书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幼儿的大脑结构继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及神经纤维分支增多和长度增长。幼儿的神经纤维继续增长。额叶表面
积的增长率继 2 岁左右的增长高峰后,在 5~7 岁时又有明显加快,此后维持在一稳定水平。
同时,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也逐渐完成。这就使得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迅速。
(三)脑电波的变化
脑电频率是脑发育过程的又一重要参数。国外有关研究(Corbin & Bick- ford,1955)
第三节 幼儿言语的发展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概括作用和调节作用。言语能力是儿童智力 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词汇的发展 (一)词汇数量的增加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3~4 岁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
6 / 1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指出,5 岁前儿童的脑电中的θ波(4~7 次/秒)多于α波(8~13 次/秒),5~7 岁时θ
波与α波的数量基本相同,7 岁之后α波逐渐占主导地位
儿童脑电图的变化表明,儿童大脑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而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一颞叶一顶叶一额叶(见图 6-4)。
2 / 151
前不存在的东西假想为存在的。以后,可以进行简单的有规则的游戏。真正的有规则游戏出
现在具体运算阶段。
3.学习理论
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
影响。各种文化和亚文化对不同类型行为的重视和奖励,其差别将反映在生活于不同文化社
会的儿童的游戏中。
二、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 (一)创造性游戏 它是由儿童独自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角色游戏 建筑性游戏 表演游戏 (二)教学游戏 它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利用这类游戏,可以有计划地增长儿童的知识, 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提高儿童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儿童优良的个 性品质。从长远来看,教学游戏是儿童对于未来生活所作的准备和适应现实的一种手段。
4 / 151
圣才电子书
2.认知动力说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
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通过身体动作和摆弄、操作具体物体来进行游戏,称为练习游戏。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发展了象征性功能(语词和表象),就可以进行象征性游戏,他能把眼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二、皮质抑制机能的蓬勃发展 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皮质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既可使反射活动更精确、 更完善,又可使脑细胞受到必要的保护,因而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 理前提。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3 / 151
(一)脑重继续增加
如前所述,幼儿期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幼儿脑重的增加情况为理解幼儿的大脑
发育提供了粗略的指标。3 岁儿童的平均脑重为 1011 克,7 岁儿童的平均脑重为 1280 克,
基本上接近成人的脑重(平均为 1400 克)。此后,儿童的脑重不再有明显变化。
(二)大脑皮质结构日趋复杂化
根据大脑生理学的研究,儿童脑重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的结果,而是由于神
(二)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幼儿词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增加。 2.5 岁开始使用描述动作、味觉、温度和机体觉的感觉词,3 岁时能使用描述人的外貌 特征、情感和个性品质的形容词,4 岁以后是儿童形容词快速发展时期,4.5 岁开始使用描 述事件情境的形容词。幼儿使用形容词的发展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从描述物理特征到描述 事件情境;从描述单一特征到复杂特征;从方言到普通话,再到书面语言词汇;从形容词的 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 (三)词类范围的扩大 词汇的发展还表现在词类范围的日益扩大。有关幼儿词类的研究(朱曼殊等,1979; 彭祖智等,l984;史慧中等,l990)表明,幼儿先掌握的是实词,其中最先掌握的是名词, 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虚词如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幼儿掌握得较晚,数量 也较少,没有明显增加。 (四)积极词汇的增长 积极词汇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指或者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 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词义的理解逐渐准确和加深,他们不仅能够掌握词的一种意义, 而且能掌握词的多种意义,不仅能掌握词的表面意义,而且能掌握词的转义。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6 章 幼儿的心理发展[视频讲解] 【学习目标】 1.了解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特点,认识游戏的种类、特点及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主导 作用。 2.了解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 3.了解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理解相关理论和影响因素。 幼儿期指儿童从 3 岁到 6 或 7 岁这一时期。这通常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叫 做幼儿期。又因为这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所以又称学前期。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一、游戏的理论 (一)早期的游戏理论 霍尔(Hall)的复演说 席勒一斯宾塞(Schiller-Spencer)的精力过剩说 彪勒的机能快乐说 格罗斯(Gross)的生活准备说 拉扎鲁斯一帕特瑞克(Lazarus-Patric)的娱乐放松说 (二)当代的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 性事件的手段。游戏使儿童能逃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发泄在现实中不被接受的危险冲动, 缓和心理紧张,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现实的环境。 埃里克森则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解释游戏,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 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自己的精神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