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版 (考研必备,一起分享)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考研题库详解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考研题库详解《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 3 版笔记和考研题库详解》提起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 版,我就想起了那段为考研拼命的日子。
那可真是一段让人又爱又恨、充满酸甜苦辣的时光。
当时,我下定决心要考心理学的研究生,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蜜蜂,一头扎进了知识的花海。
而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 3 版的笔记和考研题库,就是我在这片花海中最重要的指南针。
那本笔记,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重点、难点和考点。
每一页都仿佛是一个战场,我在上面与各种概念、理论和案例进行着激烈的“战斗”。
比如说,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那些理论,让我绞尽脑汁。
什么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个阶段孩子的思维特点和行为表现都不一样。
我就拿着笔,一边读一边在旁边做批注,“这个例子能说明孩子处于这个阶段”“哎呀,这个特点得重点记住”。
那些字写得歪歪扭扭的,有时候自己都认不出来,但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我的心血和努力。
再说说那考研题库,简直就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
一道道题目就像山上的巨石,等着我去搬动。
有的题目简单直接,让我松一口气;有的题目却复杂得像绕口令,把我绕得晕头转向。
我记得有一道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题目,问的是在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是如何变化的,还要求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我当时就傻眼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能拼命回忆笔记里的内容,然后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和思考,一点点地拼凑答案。
写了满满几页纸,手都酸得不行,心里还在嘀咕:“这题也太难了吧,出题的老师是不是故意为难我们啊!”每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揉揉惺忪的睡眼,捧起那本笔记和题库,开始一天的“战斗”。
宿舍里的小伙伴们还在呼呼大睡,我就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借着台灯的光,小声地背诵着那些知识点。
有时候背着背着,眼皮就开始打架,脑袋也像装了浆糊一样,什么都记不住。
但我还是咬咬牙,给自己泡一杯浓浓的咖啡,继续坚持。
到了晚上,图书馆闭馆的音乐响起,我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
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笔记(免分分享)
发展心理学要点笔记林崇德<br /><br />第一章<br />概念<br />1. 二因素理论p10<br />2. 复演说p18 -p19 +p187<br />3. 比率智商p19<br />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普莱尔”-《儿童心理》<br /><br />简答、论述<br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P2 -P4<br />2. 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P9 -P11 02 年论述。
<br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P12 -P13<br />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P15 -P16<br />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P16 -P17<br /><br />第二章<br />1. 格式P23<br />2. 同化和顺应P23 同化是01 年名词<br />3. 平衡过程P26<br />4. 客体永存P30<br />5. 守恒P32 02 年名词<br />6. 心理社会危机P40 01 年名词<br />7. 同一性P217<br />8. 观察学习P43<br />9. 内化P44 -P45<br />10. 最近发展区P46<br /><br />简答、论述<br />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P24<br />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P27 -P34<br />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02 年简答<br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01 年论述<br />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P44 -P45<br />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 -P41<br />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P41 -P43<br /><br />第三章<br />1. 组群效应P49 02 名词<br />2. 序列研究P51 01 名词<br />3. ABAB 设计P57<br />4. 跨文化研究P52<br />5. 文化公平测验P56 -P53<br /><br />简答论述<br />1. 说明横向研究的优缺点P48<br />2. 说明纵向研究的优缺点P50<br />3. 双生子研究的优缺点P54<br />4. 说明试验法和相关法的异同P56 -P58<br />5. 介绍几种主要的智力测验?P56<br /><br />第四章<br />1. 同nuan 双生子P64<br />2. 异nuan 双生子P64<br />3. 伴性遗传P62<br />4. 低体重儿P65<br /><br />简答论述<br />1. 产前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P63 -P65<br />2. 产前发展存在哪些致畸因素?它们的作用方式?P65 第一段概括<br /><br />第五章婴儿期(出生-1 岁)<br />1. 髓鞘化P70<br />2. 无条件定向发射P71<br />3. 视崖实验P88<br />4. 前语言思维P92 02 年名<br />5. 依恋P95<br />6. 陌生情景P98<br />7. A 非B 错误P93<br />8. 抓握放射P72<br />9. 双向性原则P100<br />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P95<br />简答论述<br />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P83 -84 P85 举例<br />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01 年论述P96 -98<br />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02 年论述pp<br />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01 年简78<br />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P100<br />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P100 -P101<br />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P81<br /><br />第六章幼儿期(1 -3 岁)<br />1. 第二信号系统P105<br />2. 模仿性游戏P108<br />3. 单词句P110<br />4. 直觉性行动思维P117<br />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br />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br /><br />简答论述<br />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P105 -P106<br />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P108<br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 年简答P132 -P133<br />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116<br />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br />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01 简答P112<br />5. 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P122 -P123<br />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br /><br />第七章幼儿期(3 -6.7 岁)<br />1. 平行游戏P133<br />2. 积极词汇P139<br />3. 消极词汇P139<br />4. 自我中心言语P141<br />5. 内部言语P140 01 、02 名<br />6. LAD P146<br />7. 他律道德02 年名词P161<br />8. 自律道德P161<br />简答论述<br />1. 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br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 年简答P132 -P133<br />2. 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P134 -P135<br />3. 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P141 -P143<br />4. 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维果斯基”和‘行为主义'P142 、P143<br />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162<br /><br />第八章童年期(6 -12 岁)<br />1. 中介缺失P173<br />2. α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P165<br />3. θ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br />4. 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01 选P166<br />5. 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发展心理学考研笔记精华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林崇德第二版)(Chong-de lin The second edition )第一章绪论(一)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的过程。
通过社会化,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来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 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心理特征与个体生理发展阶段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即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三版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三版摘要: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二、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3.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5.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三、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1.婴儿期2.幼儿期3.童年期4.青少年期5.成年期四、发展心理学在各领域的应用1.教育领域2.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3.社会政策制定领域五、我国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正文: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老年心理发生与发展规律的科学。
在林崇德第三版《发展心理学》中,全面阐述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应用。
本书以生命全程的视角,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问题,帮助读者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辩证发展观。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包括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维果茨基、皮亚杰和朱智贤等不同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本能、情欲和无意识的作用;行为主义学派关注环境刺激与个体行为的关系;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发展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影响;皮亚杰学派关注认知发展阶段;朱智贤则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探讨心理发展。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各异。
婴儿期以生理发展为主,幼儿期逐渐出现认知和情绪发展,童年期表现为性格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青少年期则面临自我认同和心理独立的关键期,成年期则涉及人生价值观的稳定和心智成熟的实现。
发展心理学在各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领域,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发展心理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在社会政策制定领域,关注个体心理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
我国发展心理学在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心理咨询与治疗水平,推动发展心理学在教育、社会政策等领域的应用,为全民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作出贡献。
总之,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既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也为各类实践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含考研真题)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第一部分复习笔记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1)心理活动与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或称心理,是指人在实践活动和生活活动中,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必然产生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
人的心理现象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
①人的心理过程a.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
b.情感过程: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惧等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体验。
c.意志过程:根据既定目的,克服困难,做出努力,并通过行为去处理和变革客观的现实。
②人格人格是指对待某个事件,不同的人所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和价值观等的差异的总和。
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后天的经验和学习有关。
(2)心理科学的特殊性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不同,它不具形体,不能直接观察得到。
因此,心理科学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间接性。
心理科学的间接性决定心理学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首先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的外表行为活动上。
心理活动来源于现实和实践活动,又通过外部行为活动,主要是动作和言语表现出来。
②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
因此根据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分析某种心理活动时,必须非常谨慎。
③人心理的复杂性、外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意味着无法研究人的心理活动。
通过较长的时间、全面系统地观察或借助于仪器分析,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有所了解。
2.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部分:a.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是动物心理学的内容,研究动物的心理和行为的实质。
b.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研究的是民族心理学(主要是原始人类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一章绪论所谓发展存有多种含义。
通常人们认知为泛指某人的快速增长、变化和进步。
在此含义上,与生长为同一语。
但严苛意义上、发展尤所指一种持续的系列变化,特别就是有机体在整个生命期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将就是由于遗传因素,也可能将就是环境或自学的结果,这种变化既可是质变也可是量变。
而生长通常用作生理方面,对人类来说,生长从卵子受精已经开始,直到个体或非政府衰败年才的持续过程。
发展与生长两个术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明朗比前两者更为繁杂,它存有两层含义。
其一为生理的明朗,即为身体上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机能臻至完善状态,生长终告暂停;其二为心理明朗,包含智能的明朗、情绪的明朗和社会性的明朗三个方面。
简言之,明朗就是本款年龄的快速增长自然而然发生的个体身心的蜕变与变化,明朗确定了练和经验。
一般说来,明朗不但确认个体发展的最大限度,同时也同意个体自学的效果和速度。
但生理明朗和心理明朗并不完全一致,这就构成了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的发展所指的就是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如同一条绵延的长河,时而可以引起B90的波涛,时而可以静静地推移着。
人的发展也可以存有起至存有条叶,存有激流涌入,存有平淡奔涌;循环往复,循规变化。
人从长大后,随着年龄的快速增长,心理和生理由直观至繁杂。
由低级至高级,由旧质至新质不断地变化。
相同年龄阶段存有相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生理发展就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心理发展,但生理发展不是心理发展的惟一决定因素。
个体的发展除了靠生理结构机能外,更关键的就是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人的心理发展做为人类发展的一个关键部分,从种系心理的演进,至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道“发展心理学”一词,是在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
虽然心理学家对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不论是儿童心理学还是发展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的发展。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考研题库详解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考研题库详解《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 3 版笔记和考研题库详解》对于心理学考研的学子们来说,林崇德教授的《发展心理学》无疑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籍。
而拥有一份详细且准确的笔记和考研题库详解,更是能够在备考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林崇德教授的这本《发展心理学》涵盖了从婴儿期到成年期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笔记中,首先需要对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清晰的梳理。
比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各种发展阶段的划分等。
对于婴儿期的心理发展,重点要关注感知觉的发展、动作发展以及早期的社会交往。
笔记中可以详细记录婴儿是如何通过感知觉来认识世界的,他们的动作发展有着怎样的规律,以及在早期与父母或照顾者的互动中形成的依恋关系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影响。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则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这个阶段,语言发展迅速,思维逐渐从直观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同时,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情绪情感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笔记中可以总结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特点,比如词汇量的增加、语法结构的掌握等。
对于思维发展,可以举例说明幼儿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与成人的差异。
在情绪情感方面,记录幼儿常见的情绪表现以及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童年期是个体开始接受系统教育的时期,这个阶段的认知发展尤为重要。
笔记中要突出儿童在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例如,注意力从无意注意逐渐向有意注意发展,记忆力从机械记忆为主逐渐转向意义记忆为主,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此外,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也不容忽视,包括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以及道德发展等方面。
可以记录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形成的友谊观念,在学校中对教师权威的认知,以及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过程。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与心理上的相对滞后往往会导致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
在笔记中,要着重分析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以及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发展心理学考研笔记精华版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林崇德第二版)(Chong-de lin The second edition )第一章绪论(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的过程。
通过社会化,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来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心理特征与个体生理发展阶段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即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考研发展心理学-笔记(林崇德)-TangDi
2014年应用心理考研备考发展心理学笔记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毕生发展的特点及规律的科学,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儿童心理》。
2.发展心理学研究遵循客观性原则,特殊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生态化原则。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横断研究: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优点:①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②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③省钱省时省力缺点:①缺乏系统连续性;②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容易与代群效应混淆;③取样程序较为复杂2.纵向研究: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也叫追踪研究。
优点:系统详尽地了解发展的连续过程及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缺点:①被试随时间逐渐流失;②反复测量引起被试情绪;③研究期长过程中变量增多3.聚合交叉研究: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研究;克服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设计各自的不足之处,吸取了各自长处,既具有纵向研究系统详尽的特点,又具有横断研究大面积测查的特点;采用动态静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
4.双生子设计: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之间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
优点:①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基因,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结为环境因素的作用②异卵双胞胎基因不同,但在环境上有许多相似性,因此也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缺点:①只孤立地考虑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未考虑到两者动态的交互作用②难以绝对控制环境因素③取样不广泛,样本库小★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本我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简单地追求快乐和回避痛苦。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发展的教材,由林崇德编写。
本教材旨在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理论。
第一部分: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本部分主要介绍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首先,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包括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然后,介绍心理学的起源,包括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和实验心理学的兴起。
接着,介绍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包括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等。
第二部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本部分主要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首先,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
然后,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感知、注意、记忆、学习、情绪和人格等。
接着,介绍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等。
第三部分: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本部分主要介绍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介绍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和评估等。
然后,介绍临床心理学,包括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接着,介绍工业心理学,包括员工招聘、培训和组织行为等。
最后,介绍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认知等。
第四部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
首先,介绍实验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变量操作和数据收集等。
然后,介绍观察研究方法,包括自然观察和实地观察等。
接着,介绍调查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设计和样本选择等。
最后,介绍统计分析技术,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等。
第五部分:心理学的发展前景本部分主要展望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首先,介绍心理学在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重要性。
然后,讨论心理学在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
接着,探讨心理学在教育、医疗和社会领域的发展前景。
最后,总结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阅读《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三版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三版【原创实用版】目录1.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和意义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4.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5.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和挑战正文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从出生到老年各个阶段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旨在探讨人类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心理特征、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从而为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在我国,林崇德教授的《发展心理学》第三版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为研究发展心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案例。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观察法主要用于自然环境下对个体心理行为的记录和分析;实验法则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过程进行操纵和控制,来揭示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调查法则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以揭示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主要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生物因素主要指遗传、生理成熟等,对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产生稳定的影响;家庭因素则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等,对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产生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则通过教育、同伴关系等途径对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产生间接影响。
发展心理学在教育、心理健康、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个体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心理健康、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
然而,发展心理学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文化差异、个体差异、发展速度等。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林崇德版
发展⼼理学知识点归纳林崇德版发展⼼理学:就是个体发展⼼理学,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成熟直⾄衰⽼的⽣命全程中⼼理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简⽽⾔之,是研究毕⽣⼼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年龄特征:指个体在⼀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理特征。
图式:指主体已经具有的动作的认知结构,是⼈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横断研究设计:在某⼀特定的时间内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较的⽅法。
纵向研究设计:⼜称“追踪研究”,是对同⼀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法。
聚合交叉设计: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起的研究⽅法,他通过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
世代效应:⼜称“代群效应”、“群体效应”、“同层⼈效应”,指由于个体出⽣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带来的对个体发展研究的⼲扰效应,即两个年龄组被试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由于个体发展造成的,⽽是由于两组被试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情境不同造成的。
巴宾斯基反射:胎⼉脚底受触时,脚趾呈扇形张开,脚朝⾥弯曲的本能反射活动。
这个反射活动直到婴⼉出⽣六个⽉后才消失。
摩罗反射:⼜称搂抱反射、惊跳反射。
当胎⼉或新⽣⼉突然受到了强声刺激及新⽣⼉感到⾝体突然失去⽀持时,会先仰头、挺⾝、双臂伸直、⼿指张开,然后弯⾝收臂,紧贴前胸,作佝偻状。
习惯化范式:⼜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指婴⼉对多次呈现的同⼀刺激反应速度逐渐减弱,乃⾄最后形成习惯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指婴⼉在习惯化形成后,若换⼀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会增强。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依恋:是婴⼉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指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客体永久:由于象征性机能的产⽣,⼉童开始认识到⼀个物体即使不在眼前,他依然存在于某个地⽅,我们将⼉童的这种认识能⼒叫做客体永久。
客体永久性:亦称“客体永恒性”“永久性客体”。
指⼉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全]发展心理学-林崇德-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考研真题详解1不同年龄儿童认识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加工容量、加工策略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持此观点的学派是()。
[统考2019年研]A.皮亚杰学派B.新皮亚杰学派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D.精神分析学派【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A项,皮亚杰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他以儿童心智发展为基础,进而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变化,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B项,新皮亚杰理论学派是对皮亚杰学派的修正和发展。
皮亚杰之后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应该通过将皮亚杰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结合起来,从而研究儿童智力的发展。
如果能用信息加工理论来建立一个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智力发展的程序模式,就可以对儿童的智力发展设计出比较确切的模式。
C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
D项,精神分析学派由弗洛伊德开创。
弗洛伊德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与心理的应用。
2在孕期的个体发展中,致畸因素最容易造成潜在危害的时期是()。
[统考2019年研]A.胚囊期B.胎儿期C.胚胎期D.受精卵期【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胚胎期是胎儿器官分化、生长的关键期。
如果某一器官或生理系统在这一阶段没能形成,那么胎儿出生后将形成永久性的残疾。
这一时期同时也是胎儿发育的最敏感期,放射性、药物、感染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是早产、流产。
3给6个月的婴儿反复呈现一个红色的气球开始时婴儿会一直盯着看,后来婴儿的注视时间减少。
这时换一个黄色的气球呈现给婴儿,婴儿的注视时间又会增加。
这一过程称为()。
[统考2019年研]A.同化与顺应B.延迟模仿C.操作性条件反射D.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A项,皮亚杰认为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8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青少年身心的发展特点以及引起的心理危机;2.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3.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4.青少年的情绪特点;5.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6.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的表现及特点;7.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表现及特点;8.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社会问题。
8.1复习笔记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青少年期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历时6年。
(一)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及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
1.身体外形的变化青春期的少年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及面部等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1)身高的增长青春期的少年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高的迅速增长。
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第一次在1岁左右;第二次出现于青春期。
①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变化差异。
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13岁,约14岁达到生长高峰;女生的这一过程要先于男生近两年,多数人从9岁左右开始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12岁左右达到生长高峰。
②青少年身高增长速度和时间的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男女生之间,也存在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同班级中的同龄人之间。
(2)体重的变化体重的增长反映出身体内脏的增大、肌肉的发达以及骨骼的增长和变粗,也反映出营养及健康情况等,所以体重也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男孩在12~14岁这段时间,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5.0千克,13岁是增长高峰,15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女孩在11~13岁时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4.5千克,11~12岁是增长高峰,13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3)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部表现,是初中生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①在男性身上,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唇部出现胡须、周身出现多而密的汗毛、出现了腋毛、阴毛等。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3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本章重点】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及原则;3.基本研究设计方法及其优缺点;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分类、注意事项和优缺点;5.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6.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3.1复习笔记一、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1.描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发展心理研究最基本的目的。
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正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现状是必要的。
2.解释解释是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做出说明。
描述是解决“是什么”,解释是说明“为什么”。
3.预测预测是根据研究建立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
4.控制控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
控制是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些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
这四个功能是层次递进的关系,前一项是后一项的基础。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了其研究具有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年龄通常被视为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即独立变量),但它是一个不可以进行人为操纵的变量,因而只有通过相关方法加以改变、操作。
正由于此,发展研究在得出结论时,不能将因变量的变化完全归于年龄。
即使对年龄变量本身,也要作全面分析。
因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年龄变量有历法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被试自己或他人知觉的年龄等多种变量。
2.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的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很大,从新生儿到老年,都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年龄的差距,在研究方法学上和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不同方法的年龄适应性。
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主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能造成事先不能预期的无关变量的产生,使研究的问题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研究的科学性。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10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2.成年中期的智力变化及与智慧的区别;3.控制理论的特点;4.家庭生命周期模式及家庭关系;5.舒帕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10.1复习笔记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成年中期个体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稳定与过渡并存。
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在智力、人格等多方面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处于人生的中段,需要瞻前顾后,要知道自己人生的前半段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更要清晰地确定人生的后半段有些什么目标,需要如何去做。
一、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一)埃里克森的观点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1.创生“创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履行父母的职责,如生儿育女,也包括被称之为“生产力”、“创造力”的内容,如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作出贡献。
所以有人认为,埃里克森的创生概念类似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
2.停滞状态对于长期持续拼搏的中年人而言,往往因工作超时而负担过重,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一旦感到自己不能一如既往地竞争与创造时,就逐渐进入停滞状态。
处于停滞状态的人往往感到精力枯竭、生活无趣,常常过分关注自己。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此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
因此,使个体获得创生,避免停滞是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
如果能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就有助于中年人发展出与创生相关的优良品质,即关心的品质。
(二)莱文森的观点莱文森认为,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
稳定期和转折期的区别在于生活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
所谓生活结构是指个人的社会角色与职业角色的综合体。
根据莱文森的观点,成年期的发展涵盖了稳定和转变的交替。
在比较稳定的时期,人们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优势;在转折时期,人们会改变过去建立起来的东西,重新建立新的系统。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林崇德版)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广义、狭义)(1)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2)狭义: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3)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发展心理学研究涉及的问题:1.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作用2. 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涉及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3. 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5)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 年龄阶段的划分不同的划分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情况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趋势,将人的一生分为:(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岁——3岁)(4)幼儿期(3岁——6、7岁)(5)童年期(6岁——11、12岁)(6)少年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8)青年晚期(成年初期)(17、18岁——35岁)(9)中年期(成年中期)(35岁——60岁)(10)老年期(成年晚期)(60岁——死亡)2、人生的阶段依据:(1)以心理性欲的发展为划分标准——弗洛伊德;(2)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柏曼;(3)以智力发展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4)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
三、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6)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7)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四.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遗传与环境{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复演说),麦独孤,弗洛伊德}(2)内因与外因{华生(环境决定论),纽曼}(3)连续性与阶段性{斯特恩,吴伟士,格赛尔}(4)相互作用论{皮亚杰:遗传与环境相互依存;遗传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收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研究比较心理发展、种族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研究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儿童心理》注意没有“学”字)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1842-1897)撰写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
3、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何林沃斯: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类型:纵向研究、横向研究、横向纵向交叉研究整体研究、分析研究个案研究、成组研究5、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观察法:长期观察、定期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6、弗罗伊德的基本观点(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无意识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意识结构;遵循现实原则超我: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伦理原则文明的产生与超我密切相关本我由人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最基本的部分。
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按照快乐原则活动,即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减少痛苦。
本我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可以看作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本我生而有之,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大。
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他们无忧无虑,只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我逐渐与现实世界接通,产生了自我。
自我产生于婴儿早期,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也就是人能够意识到的部分。
它相当于外部的现实世界与内在的原始冲动之间的缓冲器。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11章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传统的老年观和毕生发展观的理论及其评价;2.老年人认知活动退行性变化的特点;3.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特点;4.成年晚期的个性及其适应性类型;5.成年晚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6.对死亡的态度转变及对死亡的认知发展。
11.1复习笔记一、老龄、老化与发展(一)老龄与老化1.老龄与人口老化(1)老龄老龄指进入老年期的年龄。
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规定60岁或65岁为老年期的起点,同时规定:一个国家和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就称为老龄型国家和地区。
我国也将60岁作为统一划分老年人口的界线。
我国属于老龄型国家。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世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2)人口老化人口老化即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老龄化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世界各国的社会问题。
如何更好地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救助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如何健全老龄组织机构,加强老年法律建设,加强老年生理、心理和身心健康教育,都是需要迫切开展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2.老化及其理论老化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
一般而言,人在成熟期后开始老化,速度较缓慢,50岁后老化进程加快。
老化开始的时间和速度,个体差异很大;即便同一个体,其不同组织、器官老化的时间和速度也有差异。
(1)老化原因的理论①损耗理论。
认为人体及其他所有的生物活体同无生命的物质一样,会因长时间的磨损而逐渐消耗、衰老。
人体老化是由于长时间生活劳苦、体能过度损耗的缘故。
这是关于衰老的一种古老的学说。
②遗传程序理论。
认为衰老是按遗传程序实现的有规律的退化,各类生物寿命的长短是由遗传程序决定的。
③生命过程变异理论。
认为衰老是由于生命过程中发生的某些变化引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考研必备,一起分享)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的部分。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人的一生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各个阶段;个体的心理在不同阶段之间和各个阶段之内都不断地发展变化。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本章内容是狭义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20世纪中期以前,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被称为儿童心理学。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也经过一个准备和形成的过程。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在中世纪时期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来对待,只被视为“小大人”。
文艺复兴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以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本教育观念,认为儿童教育中要以“儿童的天性”为依据,应遵循“自然的法则”的教育思想。
这些教育观念和思想直接推动了对儿童发展和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
随后,福禄贝尔(P.Forebel)、达尔文等不仅继承了上述思想,还采用观察法、传记法等进行了实际研究,写出了儿童心理学早期的研究成果(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
这些思想和研究都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Preyer)。
普莱尔是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他用观察法,跟踪研究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并于1882年发表了他的《儿童心理》一书。
这是第一本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3.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与发展儿童心理学的问世和演变是与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诞生之后,西方儿童心理学又经历着一个演变和发展的历程。
(1)儿童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西方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家有霍尔(G.S.Hdl)的问卷法、比内(A.Binet)的测验法、格塞尔(久Ce8eU)的发育常模、杜威(J.Dewey)的机能主义和儿童中心说以及施太伦(W.Sum)的人格主义等。
他们的成就为儿童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2)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20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历史的变化以及教育的要求,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内容和方法方面都有明显的发展,研究的成果和著作在量和质的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特别是相继出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和学说,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信息加工心理学派等,以及这些学派的演变都表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在众说纷纭、百家争鸣的局面下不断增新、不断拓展着。
随着儿童心理学研究的进展,更广泛地探讨个体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将发展心理学提高到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水平。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的名称,从而以“发展心理学”取代了长期惯用的“儿童心理学”名称,至此,“发展心理学”的内涵被明确为个体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进展也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
霍尔在20世纪初《青少年心理学》一书的发表就将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了青春期。
同时霍尔也研究了老年心理,并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
精神分析学派的荣格(C.C.Juns)是最早对成年心理学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
在本世纪20--30年代,荣格阐述了他的毕生心理发展观念。
这些都为毕生心理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有何布渥斯(H.Z.Honi~wedh)和古德奈弗(F.L.Goodeno)的《发展心理学概论》与《发展心理学》出版,正式提出了“发展心理学”的名称。
20世纪中期之后,对成人心理发展的研究从多方面开展起来。
近40年来有约40本毕生发展心理学著作问世。
这些著作涉及到成人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理论、方法,包括认知、人格、道德、社会性等内容,也包括咨询、干预和治疗以及病理、环境和教育等。
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正在不断扩展和深入。
(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1.我国发展心理学观念和思想的历史悠久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既古老又年轻。
根据文献记载,在2500多年前,我国已经开始有了丰富的发展心理学的思想。
自孔子、孟子、老子、荀子以后,历代许多思想家就以“性”与“习”或“性”与“伪”的形式,阐述了在发展过程中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观点,并提出了划分年龄阶段的思想(刘范,1989)。
这些思想很早就提出,并论及到遗传与环境、先天和后天等心理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同时他们也结合教育实践有所体现。
但是,这些思想都没有成为科学的发展心理学。
2.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当时有一批心理学家,他们把欧美的儿童心理学介绍到中国。
这些心理学家有陈鹤琴、肖孝嵘、黄翼、孙国华等。
最早的研究是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
编制和修订儿童心理测验的有艾伟、陆志伟、吴天敏等。
艾伟、肖承恩等各撰写了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50年代几乎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
前苏联曾强调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突出强调社会教育和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突出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主张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等。
这些思想在当时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中都有体现。
近半个世纪,我国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工作基本上处于模仿阶段。
在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队伍方面均未能树立起中国儿童心理学应有的地位。
从1978年开始,我国的儿童心理学家们身负发展中国儿童心理学的重任,努力开拓新的研究工作。
现在我国的发展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研究都有长足的进步,并将进一步对世界发展心理学作出创新和贡献。
(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突破性进展,也出现了某些新的发展趋势。
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传统的观点多认为新生儿是软弱无能、消极被动的生物个体。
后来由于方法学上的突破,大量的研究揭示了新生儿就具有了不起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反应外界刺激的能力,例如,新生儿、婴儿具有惊人的感觉能力。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取得了越来越多的丰富的资料。
许多著名学派的新兴派别几乎都修正了原有学派忽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缺点,重视儿童社会性的研究。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一些新的研究改变了皮亚杰的实验设计,降低了实验的难度,修改了实验方法,结果发现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并非是截然区分开的,同时发现年幼儿童已经具有很多重要认知能力。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成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发展心理学的内涵已经由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转变为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规律。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运用了系统思想。
随后,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整体性、动态性、联系性和开放性等一切系统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接受。
把心理发展作为自组织系统来分析已经渗透到发展心理的研究中。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许多是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相同的,不过相同的方法用于研究发展心理学时往往具有特殊性。
发展心理学的方法涉及到研究所遵循的原则、采取的方式和运用的具体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为研究的科学性所必需。
- (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要求研究者要尽可能地把握所揭示的心理现象的客观性和对心理现象解释的客观性标准。
首先,从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法的确定、结果的处理等整个过程中都要坚持科学性和严格要求。
其次,从研究者本身来说,必须严守科学态度,严防测或从主观期待和主观印象出发进行推论。
更不允根据研究者个人对结果的“期望”而故意删舍数据。
再者,所得的材料也可能渗入研究者的主观成分,从而使结果受到人为的污染。
以上各方面都是遵守客观性原则所必须注意的。
(二)能动性原则:研究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他们要作出自己的选择,接受外来的影响,并主动地加以反映。
这种反映包括被试者积极地配合、努力地自我表现,也包括接受暗示或接受别人影响的从众心理。
同时更要注意在研究过程中主试者和被试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三)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在研究心理发展和分析心理现象时需要考虑特殊现象与一般规律的关系、量的变化与质的变化的关系、静态现象与动态发展的关系、某一种心理因素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
在分析结果时还要注意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关系。
(四)教育性原则:发展心理学研究一定要符合教育的要求,不应该采取任何对被试者身心发展不利的措施;不允许向被试者出示跟教育目的和任务相矛盾的问题、作业和图片材料;更不允许有与道德教育相违背的各种形式的现象出现。
因此选择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设计研究都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被试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被试者的心理发展、有利于教育这一重要原则。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揭示个体心理发展特点的具体研究方法,由于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和要求条件的不同,可以进行不同方式的设计,选择不同的方法。
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两种主要方式。
(一)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
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在纵向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按照实验设计,安排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要按时去考察同一些个体,以得到他们的心理活动随时间的进展而发生的变化信息。
追踪考察的整个时间长短应根据目的和要求而确定,如数月、数年或整个一生。
各次考查的时间间隔也因研究内容和受试者的年龄而异。
年龄越小,心理变化进程越迅速,考查时间的间隔就要越短。
年龄越长,变化较慢,间隔时间可变长些。
有以日计、周计、月计,也有以年计的。
纵向研究的优点是:它可以系统地了解同一些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的连续变化,便于揭示量变和质变发展心理学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容易发现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它的局限性在于样本少而且在追踪历程中容易丢失样本。
延续时间长和反复测查,可能会影响某些被试者情绪,从而影响某些数据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