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概述-5页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简述劳动关系

简述劳动关系

简述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是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关系的成立和运行都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中国,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机制,如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和工资福利等。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其中用人单位是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而劳动者则是指符合法定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形成的是债权债务关系,用人单位要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而劳动者则要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成果和劳动服务。

劳动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享有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劳动意愿权、劳动选择权、劳动报酬权、劳动安全保障权和劳动参与权等;而劳动者的劳动义务则包括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完成工作任务、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等。

劳动关系的运行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双方都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共同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第十章劳动关系

第十章劳动关系

概念
劳动关系三要素
主体 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劳动者、劳动
者的组织(工会、职代会)和用人单位
内容 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客体
主体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共同指向的事物, 如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安全卫生、劳动纪 律、福利保险、教育培训、劳动环境等
我国劳动关系现状
我国劳动关系现状
劳动关系趋向
经营者职位权力与职工民主权利的逆向涌动 危机感与主人翁责任感的逆向涌动 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的逆向涌动 利益驱动与理想信念的逆向涌动
我国劳动关系现状
劳动关系现状
劳动关系的主体初步确立 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动态化 劳动争议日渐显性化
我国劳动关系现状
劳动争议的特点
劳动争议案件数高速增长 其他性质企业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明显超过国有企业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者的申诉率高,胜诉率也高 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争议案件大大多于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中,依法裁决的比重进一步加大
我国劳动关系现状
非公有制企业(主要是外资企业)的问题
工人以民工为主,存在求职盲目性(原因是信息不充 分、竞争)、组织涣散性、工作短期性的问题,因而 不易建立组织
工人对待不公待遇的方法:跳槽、消极怠工、破坏机 器、罢工(但范围、作用都不大)
加班加点、拖欠克扣工资、忽视劳动保护(安全、卫 生)、没有保险、体罚、侮辱职工人格
、劳动工时、劳动待遇等方面维护劳动者的权
益而进行活动的。作为劳动者群体的代表,工
会成为市场经济中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劳动力所有者的代表。变,并在可能的条件下提高其成员的生 活水平和经济地位;
(2)对社会上的权威关系施加影响,以利于实现工会 的利益和目的;

劳动关系概述

劳动关系概述

劳动关系概述以劳动关系概述为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劳动者为了获取报酬而与用人单位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关系的形成是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来约定的,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一种合法关系。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劳动者是指在用人单位从事劳动的个人,包括全职、兼职和临时工等。

用人单位是指拥有劳动者从事劳动的组织或者个人,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等。

劳动关系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关系是一种双方合作的关系。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是基于平等自愿原则而建立的合作关系,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 劳动关系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

劳动者通过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获取报酬和其他福利待遇;用人单位通过雇佣劳动者,获取劳动力并实现经济利益。

3. 劳动关系是一种稳定的关系。

劳动关系的建立是经过双方的自愿选择,一旦建立起来,就需要双方履行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性。

4. 劳动关系是一种法律规范的关系。

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用人单位的发展。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享有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休息等权益,用人单位则有权要求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但是,劳动关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比如劳动报酬不公、劳动条件恶劣、劳动保护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劳动法律制度和有效的劳动监管机制来解决,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是在劳动合同约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用人单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增强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环境。

劳动关系概论

劳动关系概论

劳动关系概论劳动关系是指由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法律与经济关系以及与劳工有关的履行和执行情况的一系列问题。

它关乎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和履行,工资与福利的支付,劳动安全与保护,劳动纠纷的解决等方面,是劳动法和劳工政策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综述劳动关系的定义、原则、性质、发展趋势等相关概念。

劳动关系的定义劳动关系指劳动者与购买劳动力者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

其核心是雇佣关系,即雇主通过劳动合同购买劳动力,雇佣员工从事特定的劳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劳动关系的原则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劳动关系的建立应遵循自愿原则,即劳动者与雇佣者之间的雇佣行为应是自愿的,没有任何强迫、欺骗或剥削。

其次,劳动关系的平等原则指劳动者与雇佣者在权利和义务上应享有平等的地位。

再者,合同自由原则强调劳动者与雇佣者在订立与解除劳动合同时享有自由。

同时还需要遵循公平原则,即在订立劳动合同和支付工资等方面要保障劳动者的公平权益。

最后,劳动关系还要遵循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雇主需要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对劳动者进行相应的保护和福利。

劳动关系的性质劳动关系的性质是指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一,它是一种经济关系。

劳动者通过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获取报酬,而雇主则通过购买劳动力获得劳动者的劳动,双方之间形成一种经济交换关系。

第二,劳动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

劳动者与雇佣者之间以劳动合同为基础,当事人双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第三,劳动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劳动者与雇佣者在劳动过程中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社会的一个基本要素。

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最显著的发展趋势是由传统的单边主导转变为多边参与。

过去,劳动关系主要是由雇主单方面决定和执行,而现在劳动者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工会组织和劳工代表也在协商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另外,随着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劳动关系也在朝着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劳动关系概述

劳动关系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
本节内容:
劳动关系的概念 劳动关系的类型 劳动关系的内容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
➢劳动关系又称劳资关系、雇佣关系,是指社会生产中,劳 动力使用者与劳动者在实现生产劳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 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经济 利益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类型
➢ 利益冲突型的劳资关系:又称传统型的劳动关系,显著特点是劳方 和资方均强调和注重各自的利益和不同的立场,劳资矛盾和冲突较 为明显,阶级斗争理论曾是指导工人和工会斗争的基本原则。劳资 关系在冲突、 斗争、妥协中维系和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利益一体型的劳资关系:其特点在于较为强调劳资关系双方利益的 一致性。
➢ 利益协调型的劳动关系:劳资关系比较和谐稳定,而且导致社会和 经济能稳定地发展。
三、劳动关系的内容
➢劳动关系的内容从法律上讲就是指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依 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 要权利有:劳动权、民主管理权、休息权、 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 社会保险、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等。
➢劳动者承担的主要义务有:按质、按量完 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学习政治、文化、 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遵守劳动纪律和 规章制度;保守国家和企业的机密。
➢用人单位的主要权利有:依法录用、调动和辞退职工;决 定企业的机构设置;任免企业的行政干部;制订工资、报 酬和福利方案;依法奖惩职工。用人单位的主要义务有: 依法录用、分配、安排职工的工作;保障工会和职代会行 使其职权;按职工的劳动质量、数量支付劳动报酬;加强 对职工思想、文化和业务的教育培训;改善劳动条件,搞 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

劳动关系概论

劳动关系概论
第一节 劳动关系概述
一、劳动关系概念 二、劳动关系结构 三、加强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一、劳动关系概念
• 企业劳动关系主要指企业所有者、经营管 理者、普通员工和工会组织之间在企业的 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责权利关系 • 所有者与全体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 普通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工人组织 的关系;工人组织与职工的关系。
三、加强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 保障企业与员工的互择权,通过适当的流 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 保障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正当权益,开发资 源潜力,充分调动积极性; • 改善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尊重、信任、合 作,创造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
Hale Waihona Puke 二、劳动关系结构• 主体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即劳动 者、劳动者组织和用人单位 • 内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员工招 收、录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协 调等项事务 • 客体是指主体的劳动权力和劳动义务共同 指向的事物,例如:劳动时间、劳动报酬、 劳动纪律、安全卫生、福利保险、教育培 训、劳动环境等

劳动人事法规政策(一)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概述.ppt

劳动人事法规政策(一)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概述.ppt
《劳动法》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 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 中的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 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019-10-24
谢谢聆听
33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 除劳动合同,应当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用人单位为录用劳动者所支付的费用;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 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劳动合同及其附件中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2019-10-24
谢谢聆听
12
d.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 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员 的,但企业应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 工说明情况,听取其意见,并向劳动部门报告。
2019-10-24
谢谢聆听
13
(3)不得解聘职工的情形
a.患职业病或在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 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2019-10-24
谢谢聆听
5
5.改善劳动关系的途径
1)立法 2)发挥工会及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3)培训主管人员 4)提高职工的工作生活质量,这是改善劳动 关系的根本途径 5)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2019-10-24
谢谢聆听
6
(二)劳动管理
1.劳动管理概述
劳动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职工的招聘与解聘、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职 业培训、工作时间与劳动保护、劳动纪律与奖惩、 劳动报酬与福利等。
2019-10-24
谢谢聆听
34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
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反不正当 竞争法》第20条的规定支付用人单位赔偿费 用。

劳动关系概述

劳动关系概述
在劳动关系中,员工向用人单 位让渡自己的劳动力,用人单位向 员工支付劳动报酬和提供福利。于 是,薪酬和福利就成了联结员工与 用人单位的最基本的因素和纽带。
劳动关系概述
二、 劳动关系的特点
1. 劳动关系体现了国家、企业和员工3方面的利益关系
按照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理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国有 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企业职工既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同时具有职工和主人的双重身份。在企 业内部没有劳方和资方的区别,只有生产者和管理者的岗位之分, 劳动关系是不体现经济利益关系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 不断完善,国家、企业、员工都变成了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形 成了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目标。作为3个平等、独立的利益主体, 虽有分歧,更有合作,结成了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纽带关系。
劳动关系概述
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 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因此,依照《劳动法》的规 定,劳动关系并不是一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 动关系,而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的过程 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是劳动 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以实现劳动为实质而发 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概述
4. 劳动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都应遵循劳动法律规范
劳动关系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形成和调整, 属于法律关系的一种,因此,有关劳动关系 的产生、变更和终止都要由法律规范调整。 我国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整的劳动法律规范体 系是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在内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劳动关系概述
三、 劳动关系的要素
劳动关系概述
有的观点认为,在某些条件下,政府也属于用人单位的主体。 通常情况下,在劳动法律关系中,政府并不能以实体法的形式充 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这里之所以将政府也列入劳动法律关系 的主体,是因为劳动基准法是政府与用人单位谈判的结果。在劳 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定劳动关系之前,政府事先就已经替劳动 者与用人单位进行了劳动合同最低条款的谈判,这种谈判实际上 是一种虚拟的谈判,双方的谈判地位并不平等,用人单位必须无 条件地全盘接受最低条款的内容。在这种虚拟的谈判中,政府是 作为一种虚位主体的身份出现的,劳动基准法的制定过程实际上 是政府将其谈判的最低条款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的结果。

劳动关系概论1-6章word资料13页

劳动关系概论1-6章word资料13页

第一章劳动关系概论第一节劳动关系的释义一、劳动与劳动关系的概念1、劳动:特指生产性劳动,即是人们运用自己的劳动能力,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2、劳动关系的含义: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目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含义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的基本含义:是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3、劳动关系的称谓4、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

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还包括政府。

员工:是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利并从属于这种决策权利的工作者。

员工团体:是指因为共同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包括工会和类似于工会组织的雇员协会和专门的职业协会。

雇主:也称为“管理方”或资方,是指雇佣他人为其工作,并需支付工作或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雇主组织:雇主组织的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他们以行业或贸易组织为纽带,一般不直接介入雇员与雇主的具体劳动关系事务之中政府: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一是劳动关系立法的制定者。

二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三是公共部门的雇主。

二、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1、合作的含义: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2、冲突:由于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常常会出现分歧,产生冲突,甚至背道而驰,因而冲突也在所难免。

冲突的表现方式:冲突的表现方式包括明显的冲突和潜在的冲突。

明显的冲突有:罢工。

不太明显的冲突形式:各种“不服从”行为;怠工、辞职;权利义务的协商3、力量:是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是互相冲突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决定因素。

第1章劳动关系概述

第1章劳动关系概述
(4)生产资料的使 用不同 (5)表现的法定形 式不同 (6)建立关系的要 求不同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 存在经济关系,还存在行 政隶属关系 除了支付劳动报酬,一般 还提供劳动条件、劳动保 护及保险、福利等待遇 由用人单位提供
必须用书面的劳动合同来 确立,合同有法律效力 由个人合同与集体合同确 定
第1章 劳动关系概述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劳动关系的定义、内涵, 了解劳动关系的性质及其类型,熟悉劳动关系的 主体及表现形式。
1.1 劳动关系的内涵
1.1.1 劳动关系的定义
劳动关系必须具备如下内涵:
(1)形成劳动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劳动。 (2)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力的提供者 (3)劳动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具有相应的劳动能力 (4)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社会经济关系
3
1.2.3 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 1)合作
2)冲突
3)力量
(一)冲突的根本根源
1、异化的合法化:生产资料、过程、结果、收益都 不归劳动者所有,工人缺乏努力的客观理由(劳动力 价格、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2、客观的利益差异:利润与闲暇的对立 程度取决于利润追求程度和策略(德、日) 3、更深层次原因: (1)个人自由、民主与从属地位的对立 (2)管理权利分布的利润所在(不信任感) 利润分享制效果?
使用劳动力,支付报酬 提供劳动力
劳动者 劳动关系
工会
谈判 协商
干预
政府
用人单位
雇主协会
劳动关系各主体间的关系
1.2.2 劳动关系的客体
劳动关系的客体是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指向的对象——劳动力
作为劳动关系的客体,劳动力具有如下特征:
劳动力存在的人身性 1

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关系概论

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关系概论

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关系概论一、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双方权益、义务以及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是劳动者生存、发展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必然存在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劳动交换的基础,是劳动者获得工资报酬的手段。

二、劳动关系的特点1. 劳动关系具有复杂性。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表现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工资报酬的支付上,还包括了劳动条件、劳动环境、职业发展等方面。

2. 劳动关系具有长期性。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是长期的,雇佣关系不是暂时的一次性交易,而是持续的、稳定的劳动交换关系。

3. 劳动关系具有不平等性。

由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经济、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在劳动关系中存在着不平等的地位,这种不平等表现在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中的地位、待遇、权益等方面。

4. 劳动关系具有社会性。

劳动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关系,它还具有社会关系的性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受到国家的法律、制度、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三、劳动关系管理模式1. 市场化管理模式。

市场化管理模式的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强调雇佣关系的自由、灵活和竞争性,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是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愿和自由选择。

2. 法规管理模式。

法规管理模式强调雇佣关系应该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管和约束,强调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中的权益和待遇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3. 谈判协商管理模式。

谈判协商管理模式强调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应该通过双方的协商和谈判来解决,强调工会的作用和劳资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

四、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1.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劳动关系的重要因素,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受到市场供求、经济周期、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劳动关系(doc 61)

劳动关系(doc 61)

劳动关系(doc 61)第一章劳动关系系统论一、劳动关系的概念(一)劳动关系所谓劳动关系,事实上质确实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截了当与劳动相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

所谓生产关系,一样是指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所发生的一定的、必定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一定的生产关系一样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进展时期相适应。

明显,那个地点界定的生产关系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

将劳动关系界定为与劳动相关的那一部分生产关系,也是一个抽象的说法。

换言之,这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定的、与劳动相关的那部分生产关系,能够称为抽象的劳动关系。

而具体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因此,具体的劳动关系又被称为劳资关系、劳使关系、雇佣关系甚至产业关系等。

一样来说,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是指私有经济中的劳动关系,它反映的是雇主与职员之间的关系。

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的含义或性质经历了一个进展变化的过程。

在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提出的初期,要紧反映的是一种雇主与职员之间的阶级对抗关系;而当前所言的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要紧是指劳动者与资产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反映阶级对抗性质。

劳使关系,那么是日本人为了更准确地说明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而使用的称谓。

在西方教科书中,还经常使用产业关系的概念。

产业关系通常是指产业经济中的雇佣关系,其涵盖的中心内容涉及与雇佣相关的所有方面:个人、企业和社会。

它不仅包括从社会角度而言的人力资源策略,也包括从企业和社会角度而言的劳动关系和集体谈判,同时还包括从企业角度而言的职员治理。

可见,严格来说,劳动关系是产业关系的一部分,或是其核心内容,但产业关系所涵盖的内容要比劳动关系宽广。

(二)系统论与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与劳动有关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内在的最本质的关系。

劳动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它的特性和和谐受到社会进展状况的阻碍和制约,具有客观必定性;同时也受其内部要素的阻碍和制约,表现为人的能动作用。

劳动关系概述

劳动关系概述

当前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呢?
A B
D C
• 1、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 2、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内在要求。
• 3、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迫切 需要。
感谢您支持关注
劳动关系的主体
员工方 (劳动供给)
员工个体
工会
员工团体 员工协会

广 义 主 体
管理方 (劳动需求)
单个管理方
职业协会
义 主 体
雇主协会
政府劳动保障 行政部门(调节)
劳动关系概述
* 劳动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六大模块中的一个模块分支; * 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潜力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关系是否融洽。 * 劳动关系协调员系统学习的六个模块:
劳动关系概述
-Part 01-
劳动关系概述
劳动关系的基本涵义
1
劳动关系
是指劳动者和劳动力 使用者之间的社会经 济利益关系的统称, 指劳动者与所在单位 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 生的关系
2
劳动关系主体
构成劳动关系的核心 要素
3
劳动关系表现形式
劳动关系双方合作, 冲突,力量和权力的 相互交织
*劳动关系协调Biblioteka 三方机制• 思考:公司老板的辩称理由成立吗?
-Part 02-
构建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意义
构建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意义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 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建设和谐劳动 关系作出部署。
• 2011年《十二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协调 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 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 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概述

劳动关系概述

劳动关系概述
2. 劳动关系的客体 关于劳动关系的客体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目前关于劳
动法律关系的客体的认识至少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劳 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行为;第二种观点是劳动关系的客 体有主客体和从客体之分,主客体是劳动行为,从客体是劳 动待遇和劳动条件;第三种观点是劳动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力。
劳动关系概述
(二) 劳动关系的性质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主要方面,劳动关系具有以下 两个方面的性质: 1. 具有对等关系的性质 劳动关系的对等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劳动关系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 劳动关系的建立一般以劳动合同的签订为保证。 2. 具有经济利益关系的性质
在劳动关系中,员工向用人单位让渡自己的劳动力, 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劳动报酬和提供福利。于是,薪酬和 福利就成了联结员工与用人单位的最基本的因素和纽带。
劳动关系概述
二、 劳动关系的要素
1. 劳但动是关,系O的A系主统体不是万能的。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定位,功 能这范个劳围平动不 台关可 最系能 初的无 的主限 定体制 位是地 是在扩 从劳张 协动, 同关它 办系肯 公中定 角享无度有法帮权满助利足企承所业担有员义信工务息提的化升当需工事求作。效 人率。。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主体由劳动者、 用人单位和工会三系的含义与性质
(一) 劳动关系的含义
广义的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关系, 包括劳动力的使用关系、劳动管理关系、劳动服务关系等。狭义 的劳动关系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 法》)的规定为准。《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 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8.1劳动关系概述

8.1劳动关系概述
第八章 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关系概述
第一节 劳动关系概述
任务描述 1、了解劳动关系的含义; 2、理解劳动关系的内容、类型和处理原则; 3、区别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特征与内容 ㈠含义 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现实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 从广义上讲,指人们在社会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关系; 从狭义上讲,指依照国家劳动法律法规规范的劳动法律关系,劳动 者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
㈡用人单位
指在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国 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依法成 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府机构 狭义劳动关系主体包括前两者; 广义劳动关系主体由以上三者组成。
(二)特征 1、劳动关系是在现实的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与劳动 者有直接联系。 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 人单位。 3、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属性。 4、劳动关系具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属性。
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工作的第一天起,或从用人单位开始 使用劳动者劳动的第一天起,不论是否订立书面的劳动 合同,双方就建立了劳动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类型
(一)按实现劳动过程的方式分,劳动关系分为直接实现劳动过程的劳 动关系和间接实现劳动过程的劳动关系两类。
(二)按劳动关系的具体形态来划分,劳动关系可分为常规形式,即正 常情况下的劳动关系;停薪留职形式;放长假的形式;待岗形式;下 岗形式;提前退养形式;应征入伍形式等等。
(三)按用人单位性质来划分,劳动关系可以分为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集体企业劳动关系、三资企业劳动关系、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等等。
(四)按劳动关系规范程度划分,劳动关系可分为规范的劳动关系、事 实劳动关系、特殊劳动关系和非法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精华版苏大)

劳动关系(精华版苏大)

劳动关系第一章劳动关系概述1、劳动关系概念概念:是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各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受制于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2劳动关系主体(1)员工及员工团体(2)管理方及雇主协会(3)政府3、劳动关系表现形式1.合作:指双方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经济制度和规则的行为,这些制度与规则既包括广义的国家法律法规,也包括双方共同集体协议或劳动合同。

甚至是一种非正式的心理、契约形式。

2.冲突:即双方的目标、利益和期望经常出现的分歧。

如员工的罢市、旷工、怠工、抑制等,管理主的“关闭工厂”“黑名单”“排工”等。

3.力量:是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它是相互冲突的利益、目标及期望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决定因素。

力量可分为劳动力市场力量和双方对比关系力量。

具体内容如下:(1)员工力量:a劳动力市场力量,反映了劳动力的相对稀缺程度。

b对比关系力量指用人单位中的员工退出力量:员工退出带来的额外招聘、培训等成本。

罢工力量:罢工带来的损失程度。

岗位力量:员工的怠工或缺勤率所带来的生产成本增加。

(2)管理方力量a劳动力市场力量,同员工力量一样,反映市场的稀缺程度。

b对比关系力量指管理能够控制员工表现的程度,亦有退出停工岗位力量。

4.权力:指代表他人做决策的权利。

主要集中在管理方,使之在劳动关系中处于主导优势地位,管理方权力表现为:指挥与安排权力,影响员工行为与表现权力(如激励与考核),决策权力,管理方的权力必须表现为合法的或符合一定规则和公平的,否则会受到控制。

4、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1).经济环境如经济增长速度及就业率等宏观经济环境及如雇员面临特定产品市场竞争的微观经济环境都能够改变主体双方力量的对比,从而影响员工福利水平、就业、工作转换及工会运动与工会发展直至影响产品生产、岗位的设计等,最终间接影响到劳动关系的整体状况。

(2).技术环境技术环境包括产品生产的工序和方式及由此导致的必要的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密集程度。

劳动关系资料

劳动关系资料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第一节劳动关系概述1.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2.我国劳动关系的概念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3.劳动的主体:是以职工身份所从事的劳动劳动的目的:是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

劳动的性质;是履行法律义务的劳动劳动的形式:是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集体劳动。

4.劳动关系的本质劳动关系的本质是由劳动者与管理方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

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双方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的相互交织。

5.劳动关系主体的概念所谓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

6.个别劳动关系的概念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是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形式的劳动合同,来确规范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特点:人格上的从属性经济上的从属性7 集体劳动关系概念:是个别劳动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特点:独立自主性明确的团体利益意识8 劳动关系的特点个别性与集体性平等性与隶属性对等性与非对等性经济、法律与社会性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1 合作根源概念: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合作根源的两个方面:被迫:雇员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合作获得满足:主要建立在雇员对雇主的信任基础上,包括三个内容:员工对雇主的信任、工作有积极的一面、管理方努力使雇员获得满足。

2 冲突根源根本根源: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背景根源: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作场所的不公平工作本身的属性3 冲突的表现形式罢工(最为明显的形式)不服从退出行为低效率工作辞职4 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文化:员工找工作的价值观和信仰非文化:客观的工作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管理政策和实践5 利用冲突与合作的原理解释现实中劳动关系的现象二者的关系:人力资源策略的局限性理解工会和谈判制度第三节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1 经济环境,能改变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力量对比,首先会影响员工的工资福利水平,就业,工作转换以及工人运动和工会的发展,其次会影响到产品的生产,工作岗位的设计,工作程序等,最后可能会间接影响劳动关系的整体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关系及其法律特征
•劳动者的地位和权力
•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地位作用
劳动关系及其法律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对劳动关系作了明确的界定,是指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劳动法》从法律的角度确立和规范劳动关系,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

(一)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
《劳动法》中所规范的劳动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法律特征:
1、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着直接的联系。

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所在单位。

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所在单位的成员,要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以及有关制度。

(二)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
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工作事件、休息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劳动纪律及奖惩、
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等方面形成的关系。

此外,与劳动关系密不可分的关系还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用人单位、劳动者在劳动就业、劳动争议以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关系。

工会与用人单位、职工之间因履行工会的职责和职权,代表和维持职工合法权益而发生的关系等等。

劳动者的地位和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各项权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职业的权利。

劳动是人们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劳动就业权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参加社会劳动和切实保证按劳取酬的权利。

公民的劳动就业权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

如果公民的劳动就业权不能实现,其他一切权利也就失去了基础。

2、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是指劳动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爱好的职业。

劳动者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作为就业的主体,具有支配自身劳动力的权利,可根据自身的素质、能力、志趣和爱好,以及市场信息,选择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

选择职业的权利是劳动者劳动权利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3、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随着劳动制度的改革,劳动报酬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所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劳动者付出劳动,依照合同及国家有关法律取得报酬,是劳动者的权利。

而及时定额的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则是用人单位的义务。

用人单位违法这些应尽的
义务,劳动者有权依法要求有关部门追究其责任。

获取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持续的形式劳动权不可少的物质保证。

4、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这是保证劳动者在劳动中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对享受劳动权利的主体切身利益最直接的保护。

这里面包括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

如果企业单位劳动保护工作欠缺,其后果不仅是某些权益的丧失,而且是劳动者健康和生命直接受到伤害。

5、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6、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疾病和年老是每一个劳动者都不可避免的。

社会保险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一种客观需要。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但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还存在一些问题,社会保险基金制度不健全,国家负担过重,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不广泛,发展不平衡,社会化程度低,影响劳动力合理流动。

7、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所谓受教育既包括受普通教育,也包括受职业教育。

公民要实现自己的劳动权,必须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而要获得这些职业技能,越来越依赖于专门的职业培训。

因此,劳动者若没有职业培训权利,那么劳动就业权利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8、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因执行《劳动法》或履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规定引起的争议。

第 3 页
劳动关系当事人,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各自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双方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分歧。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用人单位、工会和职工代表组成。

劳动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同级工会、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解决劳动争议应该贯彻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

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地位作用
我国职工代表大会使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企业法还规定: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是企业的工会委员会。

企业工会委员会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

企业法规定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1、听取和审议厂长关于企业的经营方针、成员规划、年度计划、基本建设方案、重大技术改造方案、职工培训计划、留用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承包和租赁经营责任制方案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2、审查同一或否决企业的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奖惩办法以及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

3、审议决定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职工住宅分配方案和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

4、评议、监督企业各级行政领导干部,提出奖惩和任免建议。

5、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决定选举厂长,报政府主管部门批准。

我国的工会切实代表职工和组织职工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以及
在企业中组织和代表职工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我国目前由于经济成分的多元化,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运行,在“三资企业”和私有企业中,工会成为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主要组织,成为维护劳动法和其他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一支重要的积极力量。

总之,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在企业的劳动关系中,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从民主管理的角度保证劳动者的权益得以实现。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3、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

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

第 5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